从《清明上河图全图》中,你寻找到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吗?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
  主持人肖佐刚(东城区图书馆馆长):各位读者朋友上午好,欢迎大家走进东城区图书馆。今天是东城区图书馆与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故宫讲坛”第二讲,在这里我荣幸地向大家介绍此次讲座的主讲老师余辉先生。余辉老师199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同年到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展览与研究工作。曾任古书画部主任,现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2009年余辉老师获首届中国美术理论奖,曾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和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博物馆讲学。余辉老师出版的专著有《画史解疑》、《百年艺术家族——赵宋家族》等,另外发表论文50余篇。今天余辉老师讲述的题目是“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
图1 日,余辉主任在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做题为《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的学术演讲 
  余辉:谢谢肖馆长的介绍。感谢今天有这么多的听众关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这个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古画,约有上亿人知道它。这幅作品问世算来已经有900年了;重新发现它已过60年了,那是1951年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杨仁恺先生在一堆旧画中发现的。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其中最多的研究者是中国专家和学者,其次是日本人,他们为研究这张画开了三次全国性的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研究它的还有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的大学教授、博物馆研究员,可以说,在学界,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
  其实,咱们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有很多新的问题需要发掘出来,介绍给大家。我今天讲的题目就叫《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揭秘》,所谓“揭秘”,就是在这幅画里、画外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涵,涉及到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如果是重复性叙说,那就不是“揭秘”了。我想,在“揭秘”之前应该介绍一下张择端这个人,过去没有对他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就是第一个问题:&
张择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择端出生于北宋中期的东武(今山东诸城),正好是胶东半岛到山东中部之间。这是张择端的塑像,是河南开封雕塑家想象出来的形象,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的年龄应该是这个样子,约莫四五十岁(图2)。我们怎么知道张择端这个人呢,前人留下的唯一一点线索,就是在卷尾有金代监管御府书画的朝臣张著题写的八十五字跋(图3),说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自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来学习绘画,他擅长画界画,尤其是画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自成一家。
图2 在开封清明上河园里的张择端塑像
图3 金代张著跋文
  慢慢解读张择端这个人,从名字可以看出他出生于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张氏名择端,字正道,“择端”出自《孟子》,“正道”来自《礼记》,可以说,他大概出生于一个儒家思想比较浓厚的家庭,这影响了他选择走科举道路的决定,他在日后关注社会的精神也与此有关。
  再说说他的老家东武,现在叫诸城,那是一个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现在还保留有北魏的城墙(图4)。她东临儒家思想的诞生地曲阜,是研究儒家经典著作的经学之乡(图5)。诸城的近郊是非常朴实的农村,孔子的女婿公冶长也出生在这里,他的后代至今还在为公冶长守墓(图6)。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学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爱读经书,要走仕途,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去做官,张择端也不例外。
图4 山东诸城市现存的北魏城墙
图5 诸城在山东的位置
图6 公冶长墓。左四为公冶长后人,右一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薄松年先生,左三为作者,余皆诸城市博物馆的领导和专家
  诸城的地貌基本上是平原,本地交通很发达,但去开封就不容易了。我从开封坐火车到诸城就需要整整一天,途中要在徐州换车,这是在现代社会,就已经感到相当地不方便了。在北宋时期从山东诸城到开封去赶考,得走旱路、换水路,起码需要半个月,当时他是真不容易。那天,我出了诸城车站打到的士,已是半夜一点钟了,我想了解这里的人对张择端知道多少,于是就问出租车车司机知道张择端吗?他口气十分自豪:“咋不知道,那是我们诸城人啊,《清明上河图》就是他画的!”沿途我看到屋顶上的灯箱广告闪闪发光:“张择端美术辅导班”、“张择端美术高考指导班”、“择端绘画速成班”等等,第二天我还看到街头有卖《张择端学画的故事》,一看目录,作者把古代画家学画的故事都安在了张择端的头上,小册子卖得还挺快。可见当地对张择端相当崇拜,而且已经“产业化”了。
  诸城这个地方,描绘社会风俗是有历史渊源的,最早的是东汉画像石上的《庖厨图》,现藏于诸城市博物馆,画家大概是表现某个节日,生动地刻绘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的在杀猪、做菜,好不热闹,描绘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身边的生活,这个艺术传统代代相传到张择端的手里(图7)。
图7-1 东汉画像石《庖厨图》局部(诸城市博物馆藏)之一
图7-2 东汉画像石《庖厨图》局部(诸城市博物馆藏)之二
  诸城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如北宋苏东坡也到山东诸城做过太守,他的豪放词派也是在这里形成的。这些对张择端思想的形成不会没有影响。
  张著说张择端曾“游学京师”,也就是说,他长大成人后到开封城参加科举考试,这是怎么推断的?是英宗治平三年(1066)知谏院司马光上疏时说的一段话:“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非善为诗赋论策者不得及第,非游学京师者不善为诗赋论策。”从中不难得出这样的递进关系:游学京师是为了学习诗赋论策,然后考中进士,最后到朝廷任官。这就是说,张择端“游学于京师”的目的不是在开封到处学习,而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准备诗赋论策。这就跟现在说谁家的孩子“成天泡在北京新东方”一样,我们一听就知道这孩子为出国留学到北京新东方学校突击外语。几百年后,也许会有人将这句话考证为“他成天待在北京东部新开发的区域里”,我们在天上知道了,一定会笑得喷饭的。失去了时代的语境,一定就会出现望文生义的弊病。
  张择端科举考试的结果怎么样?他最后没有考上,为什么没有考上?我研究了当时的考试情况,北宋中后期那个时候,朝廷里旧党和新党争斗得很厉害,新党得宠时,用新党的考题,旧党上台时,转用新党的另一套考题,考试范围老是换,有些人不太适应这个形式,张择端可能是其中一个,前面说过,他成长于孔子经学的故乡,赶上他不能发挥的考题,只有败北。怎么办呢,他也不能回去,只能在京城谋生,所以张择端是到后来才去学画界画的,用直尺、毛笔来表现船,表示桥,表现直线的画,这样的画容易画得像,好买,生活会有着落。终于有那么一天,他按照徽宗的要求考上了翰林图画院,开始了他的宫廷绘画生涯。下面就来了第二个问题: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绘于什么时候?
  张择端是在什么时候画的《清明上河图》?有的说是北宋初期,有的说是中期,有的说是后期,还有说是南宋人画的,甚至有说是金朝人的手笔。我们今天怎么去判定《清明上河图》的具体时代?要根据这幅图里人物穿的衣冠是什么时候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举个例子:某人将今天的演讲现场拍了一张照片,拿给任何人看,谁都会说这是最近拍的照片,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如果过了800年后,某个学者发现了这张照片,他就要仔细研究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他要考证我们穿的衣服是什么时候的,像我穿的这件衬衣,民国时期就有这种样式了,他要考证出这个里面最时髦的、出现最晚的服装,那当然是女士们的新装了,他还要研究这个里面最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如我正在使用的PPT幻灯等等,根据诸多最新物件出现的时间,他可以考证出这张照片拍于21世纪初。
  同样,我们现在是在研究这张古画到底画于什么时候,就要找出属于那个时代独特的证据。证据之一:在该图后面的跋文里,有一个明朝的著名文人叫李东阳,说该图作于政和年(1110年前),理由是他看到卷首有宋徽宗题写的五字题签,只钤有双龙小玺,按照宋徽宗的习惯,他凡在政和、宣和年以后的题记、署款,都要盖上“政和”印或“宣和”印(图8)。在李东阳之后,卷首渐渐被磨损了,明末的裱画师把它裁掉了,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图8-1 明代李东阳在宋本《清明上河图》卷尾的跋文(部分)
图8-2 被去掉徽宗题签后的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
  证据之二就是服装,据元代徐大焯《烬余录》记载,北宋初中期的妇女服饰流行的是长褙,也就是长外套(前有对襟,侧、后开衩),这个外套有多长呢?可以长到接近脚面,有图片为证:这是观音穿着当时妇女流行的长外套,长衣太长了,不得不撂起,这是在山西晋祠的一个塑像,也是如此。崇宁、大观年间()的长外套就改短了。从宣和到南宋初期,女外套改为紧身的了(图9)。
图9-1 1978年苏州瑞光塔出土的宋初观音菩萨像&
图9-2 太原晋祠圣母殿塑像的褙子样式
  再看看《清明上河图》里妇女穿的是什么?大家要找年轻妇女穿的时装,但是《清明上河图》毕竟画于北宋,受封建思想的制约,那时候妇女出门是很少的,张择端画了八百多人,但只画了十几个妇女,其中几个有身份的妇女穿的是当时最时髦的衣服,就是宽松的短外套,当时叫褙子,这个样式就告诉我们,这是当时最时髦的衣服,再早的就没有了。在当时的壁画上找到相同的印证(图10),这再次就告诉我们它的绘制时间了。
图10-1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样式之一
图10-2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样式之二
图10-3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崇宁大观年间(年)妇女时兴的“盘福龙”(便眠觉)发饰和短褙样式之三
  证据之三就是画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在图中看到画有两辆独轮车,前面是牲口拉,后面是用人推,都是拉向城外,这种车在当时叫串车。这是干吗呢?要注意的是,车上都盖着一块大苫布,苫布上面写的是大字草书(图11),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书法艺术品,怎么会被扯来当作苫布呢?写字的文人肯定是在政治上受到严重的挫折,以至于他们写的字幅落到分文不值的地步,这个事件只有发生在宋徽宗登基之初的1102年,他决定大肆贬黜旧党,奸相蔡京下令销毁苏轼、黄山谷等旧党遗留下来的书籍、文字!画中的这两家主人曾经把旧党书写的大字裱成屏风,摆在厅堂,现在也不要了,扯下来当作苫布,裹上旧党书籍装上车,雇人一块拉到郊外焚毁,免得受到处罚。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开封城是有规定的,除了做饭,在城里不允许随便动火,所以车子行进的方向是往郊外去的。画家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恰恰是那个时代最特殊的政治烙印。
图11-1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新旧党争中被废黜的文人书迹之一
图11-2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新旧党争中被废黜的文人书迹之二
  上述三方面的证据表明,《清明上河图》画在北宋宋徽宗朝前期的崇宁至大观年间(年)。
图12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王家纸码店
  《清明上河图》画的季节是清明节,卷首有踏青的人们,画中还有清明节使用的纸码铺(图12)。《清明上河图》画的是什么地方?在这个问题上,争论的不是很多。通常认为《清明上河图》画的是汴京城东南一隅,很多文章都是这么说,我过去也是这么认为的。经过我的几年查询,我这里要揭秘的第三个问题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到底画的是什么地方?
  调查的方法就是乘坐飞机到《清明上河图》的上空进行观览,即模拟航拍《清明上河图》,从高空俯视看《清明上河图》中的汴京城是什么样的。整个《清明上河图》可以分为城郊、虹桥上下、城墙内外三大部分(图13),画家设计得还是挺周密的,我们发现河道旁的港口设计相当科学,港湾凹进去一块,这样停泊的船只不会引起水上交通拥堵,这个城市的绿化搞得很不错,街道两边,河边上都种了柳树,神宗朝在汴京种植了许多柳树,的确是事实。城市的排水系统也挺科学的,当时是用明渠排水,雨水由沟排到渠里,再由渠排到河里,一级一级地往大河里排。这些在平面上的《清明上河图》里不太明显,在航拍图里就能看出来,城里面的建筑有相当严格的规矩,如有四合院、排房等是当时的建筑的风貌,河边这个地方的房子原来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俯看才知道原来是粮仓,证实了这是一个粮船码头,这个粮仓的布局跟现在保存下来的浙江杭州大运河边的清代富义仓几乎是一样的,南宋杭州的建筑工匠有很多是来自北宋灭亡后逃难的开封工匠及其后代,因此,南宋的建筑受到北宋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情。画中也有一些十分糟糕的地方,如街道两边有很多建筑都拼命往马路中间扩,摊贩甚至往桥中间挤,占道经营在当时是很严重的,很多大臣上书要消除这个痼疾,说不但影响交通,而且救火人员都无法及时跑到火场去,因为路太窄了。
图13-1-2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郊外(港口)
图13-3-4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进城(城市绿化)
图13-5-6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拱桥(排水系统)
图13-7-8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城门外(粮仓码头)
图13-9-10 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城内(摊贩)
  我们将航拍图转换为地图,去跟宋元时期的开封地图进行对比,结果是丝毫对不上(图14)。开封地图上没有一条河到了城门口突然以超过90度的弯度转回了,再看这座拱桥,地图上是过了桥就进城门了,可是画中的拱桥不通城门,过了桥的人转到别处去了,出城大道直通河边口了,渐行渐窄,成一条死路。当时的汴京城门口的道路是过了桥就进城了,古代所有的出城大道都是直通桥梁,没有画上这样的。
图14-1 模拟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
图14-2 模拟宋本《清明上河图》“航拍图”转化为城市图
图14-3 开封城郊地图
  在画中能不能找到具体的实景,只有从地标性的景物说起。先看河道,都说这是汴河,汴河在当时与黄河相通,黄河由西边夹带着泥沙流下来,河床渐渐抬高,两岸不得不筑堤,日积月累,黄河成为一个地上悬河,汴河沾了黄河的“光”,河床也很高,河床已经高出地面许多,两岸砌着很高的堤坝,下面才是开封城的街道,在当时是严禁在堤坝那里建房的。而画中的河流却恰恰相反,没有堤坝,岸边商肆鳞次栉比,这全然不是汴河的情景。
  再说拱桥,汴河开封段上架有十三座桥梁,《清明上河图》上只画了一座拱桥,我算了一下差不多平均三里地就有两座桥,按照这个比例,《清明上河图》至少还应再画两三座桥,但画家没有画,为什么?如果画的话,画面的中心就散了。
  重点说城楼。有人看到这个城楼里面有一面鼓,就确定说这是一座某某名的鼓楼,鼓楼是在城市中心独立的单体建筑,鼓楼的两侧是不会有城墙的,离我们这里两站地的地方就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鼓楼,两边哪会有城墙?所有的城门都有门名,画中城门的门名在城楼的牌匾上,画家只写了一个门字,前面两个字只点了几点,说明他根本就不打算画一座具体真实的城门,为什么呢?如果他画的城门是实名的,那么他继续往下画,就必须以此为基点,前后左右都必须写实,画家创作的时候就会受到束缚,他的艺术想象力、概括集中力就没办法发挥了。还有拱桥,也没有桥名,古代的桥梁在桥身上都会有桥名的标识,或者书写在桥头的牌楼上。还有一座颇有规模的寺庙,很可能是皇家寺庙,牌匾上只点了几点(图15)。总之,张择端都回避了表现具体真实的某个建筑物或象征性的景物。
图15-1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城门与城墙
图15-2 宋本《清明上河图》城门上的牌匾有意回避实名
  画中写有很多店铺的名称,还有广告词,写得活灵活现的,我在南宋孟元老的《梦华录》里查过,根本没有这些商铺的名称,都是画家编出来的。这叫“正店”,相当于现在的五星级酒店,它在北宋是名副其实的酒店,政府允许店主造酒,开封城像这样的“正店”共有七十二家。北宋控制民间造酒,因为粮食要满足百姓的需求,造得太多,粮食就会不够吃,怕影响社会安定。“赵太丞家”是一个退了休的御医开的诊所,像这个“十千脚店”,比正店差一档,瞧门口的方柱标牌,外面蒙上白纸,写上店名,晚上在箱内点上蜡烛,这应该是最早的灯箱广告了(图16),说明开封城的夜生活是很热闹的。可以说,画中所有的景物都是有生活来历的。
图16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的灯箱广告
  那么,画家画的是什么地方呢?画中的河流综合了开封城四条河的特点,特别是汴河的热闹和宽阔,概括了诸多拱形桥及其周围的特性,集中了开封城的鼓楼和诸多城楼的特征,因而全图概括、集中、提炼了开封城内外几种类型的建筑物和社会生活。过去有很多争论,讨论这是座什么楼、那是条什么河、这又是哪座桥,等等,张择端刻划生活太具体了、太生动了,以至于使许多人忘了这是一件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品,而不是对客观生活一对一的复制。他在艺术上概括集中了开封城的诸多景致,那么在绘画的思想主题上,他要概括集中什么?这就是第四个关键问题:
他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他在表现汴京繁华景象的背后向何人发出什么警示?&
  画家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在表现繁华景象的背后是向谁发出警示?过去说《清明上河图》表现了北宋时期开封城的繁华景象,画的是清明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商业繁荣,说的都是这个,不错,画面上有许多这些场景,但是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张择端对当时社会深刻的思想认识,并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让我们一一揭示出来:
  第一个是“惊马闯郊市”,这匹白马就剩下半匹了,前半截在明代的时候就破损了,这匹惊马即将闯入郊区的市场,动物之间的信息是相通的,这头毛驴马上就跳了起来,一个老人马上跑开了,另一个老人招呼他的孙子赶紧回家,情形颇为紧张。画面一开始就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气氛(图17)。
图17 宋本《清明上河图》:惊马闯郊市
  往前走,虽然还不热闹,但问题很严重,这个亭子是望火亭,望火亭是干什么的?北宋的开封城里都砌有很多望火亭,每一坊也就是每一个居民小区都有,亭上有人值班瞭望,一旦发现着火,马上组织消防兵拿着水桶、沙子、笤帚去灭火。消防兵就住在望火亭下的两排平房里,可画中的望火亭没人看守,下面的消防兵也不见了,两排房子开了饭馆,消防用房居然也可以经商(图18)!北宋开封城着过几次大火,损失很大,张择端很生动地表现出消防形同虚设的痛病。
图18 宋本《清明上河图》:供观察火情用的望火亭形同虚设
  开卷快一半了,还见不到一个职守的士兵,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呢?瞧,在这睡大觉呢!这是一个衙门口,是负责传递朝廷文件和上报下情的递铺,府里的长官要带着这门口的这一批人把公文送到下一站去,快到晌午了,这个长官还没有出门,吏卒们都等得快睡着了,公文箱放在两边。可见当时北宋官府的工作效率相当低下,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图19)。
图19 宋本《清明上河图》:懒惰的递铺士卒
  拱桥下面就是全图最惊险的一幕,一条大船正紧张地通过拱桥,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我们看细部,船顶上有一个人拿着长杆顶着桥身,这条船并不是想急于过去,一顶船就停住了,船工在船头调整方向,为什么不能过去,因为船上的桅杆还没有放下来呢,这个桅杆应该早早就放下来,原因是这几个纤夫走神了,一直把船拉到桥下,忘了应该提前松下纤绳,让船工放下桅杆,避免撞桥。这个险情被桥上的人发现了,他们大声呼叫,要船工赶紧放下桅杆,桥上的人怕船工掉下去,扔下两根绳子。当时的情景非常紧张。
  这里还可以说明画中的这座桥和这条船是概括了开封城的上百条船和数十座桥,事实上,在开封城的近郊就有拱桥了,船要进城的话,应该在进第一座桥的时候就把桅杆放下来,然后通过去,再往后就要靠摇橹前进了,出城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有的船在城中河道行驶时是放下桅杆摇着大橹,当然也有拉纤的。这条船不可能到了市中心,它的桅杆还没有放下来,那么它前面是怎么过桥的?船工们不可能每通过一次桥就折腾一次桅杆。显然,画家概括了汴河上的十三座桥为一座,就设在城门口最热闹的地方,把矛盾集中起来,这是画家绝妙的构思(图20)。
图20-1 宋本《清明上河图》模拟“航拍”图:俯视船与桥即将相撞时的情景
图20-2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画中险情
  再看桥上,占道经营十分严重,坐轿的文官遇上骑马的武官,彼此互不相让,护卫们争执不休(图21)。桥上、桥下的矛盾交织了起来……
图21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桥上文武官员争道
  在城门口也没有一个兵卒看守,这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在北宋早期到中期,一直有人上书说应该抢修城墙。这个城墙是以内城土墙为原型的,上面长了很多树,一到下雨天水土就会流失,城墙越来越松。但是朝廷没当回事,一直想着跟北方的敌国搞好关系。城头上难得有一个值班的,在看城下的热闹,城楼里还放上席子、枕头,他是值夜班的,还要睡大觉。可见当时的军队都处在非常懈怠的状态(见图15-1)。
  这些御林军们在忙些什么呢?我在“正店”旁的酒铺里找到了他们,他们准备将酒桶运到车上,要过清明节了嘛。御林军要喝酒了,个个来了精神,一个将衣服系在腰上,还有一个在系护腕,一个在试弓,他们是怕路上遇到像水泊梁山那样的好汉劫车抢酒,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细节。一说这是卖弓箭的铺子,北宋是禁止武器买卖的,到了徽宗朝,连竹子做的刀都不让卖,武器管控得很严格(图22)。
图22 宋本《清明上河图》:御林军在“正店”旁的酒铺运酒桶
  画中最后一家铺子是诊所,即“赵太丞家”,广告牌子上写着“治酒所伤真方集香丸”、“大理中丸医肠胃冷”,还有治疗“五劳七伤”的本领,说明开封城酗酒很厉害,形成了社会弊病(图23)。
图23 宋本《清明上河图》:从“赵太丞家”看酒患成灾
  我们查不到张择端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的任何记载,更没有他的言论记录,但是,我们通过他的行为可以推测他在想什么。张择端象征性地画了一些跟清明节有关的现象,如踏青出行,纸码铺开张等,清明节期间的娱乐活动画得很少,只有街头有一个说书的场景。其实,清明节的开封城是很热闹的,有御林军的仪仗队出城时的声势,还有斗鸡、荡秋千、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场景,画家在当时的开封都可以看到这些热闹的情景,但是他都没有画,说明画家的内心是很忧郁的。画家在表现北宋后期商业繁荣的背后,揭示出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矛盾,如惊马闯闹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酗酒成风,占道经营、消防、城防缺失等等,总合起来构成了北宋后期的社会危机。
  也许有的朋友觉得这个说法不太可信,听惯了张择端表现的是繁华的北宋社会,不信再看,看什么呢?这就是第五个问题:
三幅《清明上河图》之比较
  比一比后人画的《清明上河图》,一比就比出来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早的本子,明清时期受张择端影响画的一系列《清明上河图》的本子存世者有百本之多,藏在博物馆的大概有四五十件。
  我们可以比较三件有代表性的《清明上河图》,一是张择端的本子(简称宋本),二是明末仇英款的苏州片(简称明本),三是清代乾隆年间初期陈枚等五个宫廷画家合作的本子(简称清院本),后两本分别是以明清苏州的生活为创作素材的。三幅《清明上河图》一比就比出来了。首先从色彩上看,张择端的设色很少,明清本子则是青绿设色,画的也比张择端的本子长,色彩气氛要热烈得多。
  比较卷首:
  宋本一开头就没有春暖花开的喜悦,出现了一支使人感到荒疏、寒寂的送炭驴队(图24),九百年前开封的清明节比现在要冷得多,开封城里还需要取暖的火炭。几个缩瑟的策蹇老者可能是去扫墓,整个基调是比较灰暗和忧郁(图25),只有踏青归来的富家队伍喜庆一些(图26)。
图24 宋本宋本《清明上河图》:送碳
图25 宋本《清明上河图》:出行
图26 宋本《清明上河图》:踏青
  比较一下明清的本子,很是热闹。明本开卷就是画结婚娶亲时的情景(图27),清院本结婚的铺张场面,吹吹打打,更是气派(图28)。要知道,在所有的黄历里,哪朝哪代的清明节都不是结婚的日子。
图27 明本《清明上河图》:婚礼娶亲
图28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婚礼娶亲
  再比较三个本子的矛盾处理,宋本表现的是复杂的社会矛盾乃至社会危机,前面都说了,不重复了,只是强调一个细节,北宋的开封城市管理处在失控的状态,所有关口没有士卒把守,难免会有许多金国的间谍混入人群,弄清城里的街巷和防备措施。后来的金国铁骑轻而易举地拿下汴京,长驱直入,必定与宋都平时的城防失控有关。
  我们现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感觉画面很热闹、很有意思,那是因为距离产生了审美。如果现在有某位画家按照张择端的表现内容画一个当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商贸大厦林立,一片繁华,但画中有一辆汽车刹车失灵闯到集市里去了,一辆双层客车驶错道路,即将撞上立交桥,立交桥上尽是摊贩,车水马龙,车辆互不相让,乱成一团,而警察、城管根本不管,在那里喝酒聊天,重要岗位也没有人看守,消防车改装成售货车……。谁看了这张画都会揪心,因为这关乎我们每天的生活安全!谁都会说这座城市管理失控,处在危险的状态之中!这张画也许到了百年之后,才会有人像我们现在这样欣赏《清明上河图》中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觉得很有意思。张择端画完这件《清明上河图》之后呈给了宋徽宗,他看完《清明上河图》,题上图名、盖上双龙印后送给了他的舅舅向宗回。宋徽宗真的不太喜欢这幅画,他喜欢欣赏表现吉祥预兆的绘画。他对画中揭示出的社会矛盾,真没当回事儿。
  我们看明本,船和桥没有矛盾,船上的桅杆早早就放下来了,顺利通过拱桥,桥上没有争斗,虽然人很多,但是各行其道(图29)。清院本也是如此,交通秩序很好,车马各行其道,街头也没有贩夫占道的现象,只是船夫进行了“技术革新”,纤绳没有系在桅杆上,而是系在船头,这样减去了许多麻烦(图30)。
图29 明本《清明上河图》中船舶顺利通过虹桥的情景
图30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船舶顺利通过虹桥的情景
  明清本子也描写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表现肢体冲突,如明本中有醉汉打架、为打翻鸡蛋而争吵(图31),清院本还画有为争水而大打出手的情景等(图32),这些矛盾都是比较表面化的,是给欣赏者一点噱头,够不上社会矛盾。
图31 明本《清明上河图》中的肢体冲突
图32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的肢体冲突
  比较城防的问题就更鲜明了。张择端的本子里没有任何城防,也没有军队习武,画中进了城的第一家店是一个税务所,可以看到当时已经不用铜钱结账了,是用纸币当时叫交子结账了(图33)。
图33  宋本《清明上河图》城内第一家是税务所
  在明本里,进了城门第一家不是商铺而是城防守备所,左右立着大标语牌:“左进右出”“排查奸细”“固守城池”,军人在那里站岗,地上还有炮弹,说明城楼上有火炮(图34)。靠着墙的这个武器叫“狼筅”,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发明的,用竹片做成的竹刀环绕在竹竿上,只要挥舞着这个,倭寇就血肉横飞。在明代,倭寇有时是驾船冲进苏州城,因而在水门上装有一个千斤闸,遇到倭寇,就把闸放下,敌船就被挡在外面,门口还有两个卫兵把守,城门和水门都守卫得很严格。这是我在苏州盘门拍下来的千斤闸闸口和城头上的大炮,这都是当时留下的(图35)。明本里还画有老百姓组织起来练习骑射(图36)。
图34 明本《清明上河图》:城内第一家是城防机构
图35-1 明本《清明上河图》:水门的防守倭寇的状况,城门上方的缺口是千斤闸口
图35-2 今苏州盘门上的千斤闸口图&
       
35-3 今苏州盘门上的明代火炮
图36 明本《清明上河图》中民间百姓组织习武的情景
  再比较清院本,城门口也是有人看守的,不过画家已经不画这个千斤闸了,清代苏州城已经没有倭患了(图37)。但习武的阵势大大加强了,场面十分宏大,像是皇家的御林军在练习骑射(图38)。
图37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城内第一家也是城防机构
图38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御林军习武的壮观场景
  宋本在描绘社会风貌方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特别是表现下层百姓们各种艰苦的劳动生活,如在河道里摇着大橹的船工、修车的工匠等等。细看背米工每人手里拿着一根长签,一个监工在发签条,香港艺术博物馆馆长司徒元杰告诉我,他小时候在香港码头看到过这种管理模式,背完了之后按竹签结账。以我所知,这个习俗也一直保留到解放前的上海码头(图39)。
图39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的监工与搬运工,手中的竹签是计件发酬的凭证
  明本就不一样了,它绘于明末,明代万历皇帝都不理朝政了,忙碌于玩乐之中。明代后期整个社会从上层官僚到富足的百姓,有很多人都沉浸在颓废的生活中。画上的老百姓你看不出有多艰辛,老百姓大多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明清本中均有街头表演,如明末本中的这个人在表演木偶戏,街头的商铺都卖名人字画、古玩、图书等,不像张择端画的都是卖生活必需品。明本中画有一些文人在看当时著名的歌舞伎武陵春表演,还画有一座青楼,就是妓院,对面是一家药店,实行配套服务(图40)。&
图40 明本《清明上河图》中的青楼和药店
  清代特别是乾隆朝是完全禁妓的,管控严格,所以清院本里没有画什么妓馆,这张画是画给乾隆皇帝登基后过的第一个年,也就是1736年,不能画任何不吉祥的事物,整个街上很干净,做买卖的很多,没有占道经营的现象,画家不太描绘老百姓的艰辛的劳作,表现了社会安定富足和健康祥和的社会面貌(图41)。
图片41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中整洁的商肆
  当然,从表现客观社会的深度而言,张择端本子的思想性是最深刻的,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艺术水平最高的风俗画,我还应当具体说说第六个问题: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的风俗和画艺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的物件,如凳子是在北宋中期开始流行的,画中较之更普及,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求,还出现了长条凳(图42)。各种新式物件一一登场,像用折叠架来摆摊,在当时很先进的(图43),地摊上出售各种钳子,说明北宋的手工业是相当发达的。还有很多人的背后都有一条竖线,当时的手工纺织布料的门面也就两三尺宽,缝制衣服时不得不把衣料拼接起来。这是酒店里的店小二,送酒时还套上一个便携式的小火炉,租给主人温酒用。
图片42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大量出现的长凳
图片43 宋本《清明上河图》商肆中出现的折叠架
  在北宋的时候,已经实行行业管理了,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服装样式行业化,就是说干什么行业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如在税务所里穿着相同的制服,这是从北宋开始的,还有官员,在节日里穿着便服。
  这里还有很多表现风俗的细节,我们看到这个船帮上吊着一块板,上面放了一些供品,这是在祭水神,有人说这是在祭祖,这未必吧?祭祖时,要摆上祖宗的牌位,应在船舱里面举行,祭水神要面对着流水,方能成仪。为什么要祭水神呢?是为了感谢水神一路的照顾,船主的货物安全运到、顺利卸完,你看船帮已经起来了,显然货已经卸空了,这在北宋是非常流行的风俗,出门走陆路要祭路神,走水路要祭水神(图44)。在城门口还有一个祭路神的场面,过去的图印得不清楚,对这个情景看的不清,很像是一个残疾的乞丐跪在地上向人们乞讨,一个骑驴的过客投来同情的目光。现在把这个图放大了,可以看清楚里面的细节,结合当时的背景习俗,才知道这个人不是乞丐,是一个屠夫,他奉主人之命到城门口送他家的贵客上路,按当时的习俗,要在路口杀一头黄羊祭路神,来保证客人回家路上的安全,两只羊腿还在这儿呢,他的主人在念祷文,祈祷客人一路顺风。这个人如此破费,实在是很富有的(图45)。
图片44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船家祭行神的现象
图片45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杀黄羊祭路神送贵客的情景
  在卷尾有一个情景,过去认为是画说书的场面。要注意到在“说书人”的背后挂着一个“解”字招牌,其实这是解命之地,就是算命。这里为什么不是在说书呢?如果是画说书,说书人周围会有不同年龄、各种身份的听客,还会有小孩混在里面。街的斜对面画有一个大胡子说书的场景,就是如此。“解”字牌旁“说书人”周围来的人的服装都差不多,都是儒生打扮,年龄也差不多,三十左右,都集中在这儿,看来他们有共同关心的问题,那只能是科举考试,在北宋清明节过后大概两三个星期要举行全国性的科举考试,当时北宋专门给考生算命的人就有好几千,在考试之前请人算一卦是很重要的考前一“课”(图46)。在《清明上河图》里,有很多的细节,借用现在的生活知识可以看懂,有的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才能弄清楚。
图46 宋本《清明上河图》:“解”字招牌下是文人考前的解命之地
  现在,我们对该图稍加进行艺术分析:
  前面说过张著的跋文说张择端的界画擅长画舟车、桥梁、城廓和街肆等,张择端在卷首画的界画和中间及卷尾画的界画水平都一样,说明他画界画的水平很娴熟、很稳定(图47)。张著没有称赞他的人物画,但你看他画的人物就不是这样,开头的造型不准确,线条也比较迟钝、呆滞,画到中间就熟练一些了,到后面就画得相当娴熟了,说明他的人物画尚在进步当中,但不如他的界画那么成熟(图48)。
图片47-1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界画、树木
图片47-2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中界画、树木
图片47-3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尾界画、树木
图片47-1-3 对比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卷中、卷尾界画、树木绘画水平的一致性,表明画家表现景物的水平比较稳定,手法十分成熟
图片48 -1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人物画
图片48 -1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中人物画
图片48 -3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尾人物画
-1-3 宋本《清明上河图》卷首、卷中、卷尾人物的表现技巧渐渐娴熟,说明张择端的人物画技巧尚在成熟之中
  过去对该图的艺术特色和成就有过许多研究和介绍,我都积极赞同,今天就不多说了。但应指出该图在细部描绘方面的一些缺陷,如他所画的房屋大多没有基座,也没有门槛,按理说不应该。这条在拱桥下的大船还没有起锚,可船尾却摇起了大橹(图49),这条船哪能走得了啊!卷尾画的两个挑担的人,应该是四个箩筐,可少画了一个(图50)。画家画了前面忘了后面,画了后面忘了前面,也许他是在“赶任务”,画这么大的场面,难免会有疏漏。但这些都不损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丰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图49 宋本《清明上河图》疏漏之一:未起锚而摇橹行船
图50 宋本《清明上河图》疏漏之二:两副担子三个筐
  最后就是关于今天讲座的总结:张择端本系山东诸城人,到汴京投身于科举考试不顺利,后改学界画,供奉于翰林图画院。他的《清明上河图》卷艺术性地概括提炼了汴京城内外一部分代表性的景致,是汴京实情而非实景,画家在展现清明节期间商贸繁华的汴京城的同时,表现了惊马闯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军力懈怠、城防涣散、消防缺失、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等街头弊病,组合成北宋末年沉重的社会危机,暗含着画家对国家社稷的隐忧。通过比较张择端的目下所见与笔下所绘之差异,再与明清时期诸多《清明上河图》相比较,判定他的创作动因是出于对朝廷社稷的牵挂,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思想内涵。
交流与互动
  今天我对《清明上河图》的研究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大家。现在还有一点时间,有没有关于《清明上河图》的问题,我们可以作现场交流。
  读者:老师你好,你讲得特别精彩,这幅画画了多长时间?
  余辉:如果是全天工作的话,差不多要一年的时间,最起码要大半年,画家先要打底稿,再落墨。古人画画的条件跟现在大不一样,没有电灯,晚上比较暗,画细部比较困难,效率会受到影响。&
  读者:你在说《清明上河图》时,总提到“界画”,界画是什么?
  余辉:借助一定的工具画建筑类的绘画叫界画。画家用毛笔间接地借助直尺画直线,如果直接用毛笔沿着直尺画直线,墨会弄脏直尺和画面,这就要在毛笔与直尺之间隔开,隔开的办法就是在笔杆的底端绑上一个小木块,用这个小木块抵着直尺而行,这样,笔锋悬空了,就不会弄脏画面,而且线条挺直、匀细。这个小木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的名字叫“界隔”,用它画的画就叫界画。
  读者:宋朝、明朝和清朝的三个清明上河图的版本,当时朝廷对《清明上河图》都有什么样的评价,有没有研究的材料?
  余辉:宋本在民间的最后一个收藏者是清初的毕沅,他死后的第四年即1799年,其家产被没收,其中就包括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乾隆皇帝就死于这一年,很可能没有来得及看到这幅图,至少他没有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上面题字。嘉庆皇帝是看到了这幅图,钤印“嘉庆御览之宝”,著录到《石渠宝笈三编》里,所以清宫对此如何评价,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从溥仪的行为可以看出清宫是非常看重此图的,他在逊位期间,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
  读者: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没有画寺庙?
  余辉:张择端画了寺庙,但没有写寺庙的名字,画在手卷前半部分的上部,清明节在开封城里有大型庙会,如大相国寺等都会有盛大丰富的集市,那儿是当时开封城最热闹的地方,但是作者没有画名刹,我在前面说过,他不描绘具体某个地方,他要概括集中开封城的诸多世象。
  读者:听说2002年故宫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摹本,是这样的吗?
  余辉:是千真万确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真迹,我亲自办理的点交手续。
读者:听说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摹本是故宫的一个老太太画的,她花了多少时间?她复制的水平怎么样?
  余辉:《清明上河图》的复制品是一个老太太临摹的,她叫冯忠莲,是著名京派画家陈少梅的夫人,是咱们故宫修复厂的老画师。2001年去世了。她花了近十年的时间临摹,中间因为文革的原因,会有一些间断。摹者要研究、熟悉原作者的笔墨风格,做许多笔墨练习,还有研究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临摹之前要先起稿子,然后再摹。所以临摹的时间要比原作者花的时间要长。冯忠莲的摹画水平是很高的,她的摹本可以说是“下真迹一等”,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不过,摹者毕竟是女性,其笔力与男性是有天然差距的,冯摹本中的线条要柔和一些,这些差异是性别造成的。现在这件摹本在故宫博物院被视为文物了。
  读者:有人说《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政治清明,是吗?
  余辉:看怎么说了,如果我今天不做这个讲座,说三本《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政治清明,没有什么问题,明清的本子更是如此,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景象,有秩序,没有社会危机,他们把结婚庆典都画进去了,已经不是清明节了。今天,我揭出了张择端深藏在《清明上河图》里的思想内涵,认为画家一方面表现了清明节期间开封城的商贸景象,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当时的社会危机,如果还说张择端画的是北宋的“政治清明”,那就值得商榷了。
  读者:您刚才说画家少画一个箩筐,其实没有少画,那样也能挑担。
  余辉:我过去挑过担子,要看怎么挑了,如果是挑一个筐,就应缩短力距,您看这个扁担的力距很长,与重物不平衡,会很吃力的。
余辉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参考论文:
  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来龙去脉——从张著跋文说起》
    首刊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5期。
    汇刊于《〈清明上河图〉新论》,故宫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
  2.《从清明节到喜庆日——三幅《清明上河图》之比较》
    首刊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刊于《走向彼岸》(韩文版),韩国国家中央博物院2009年版。
    汇刊于《〈清明上河图〉新论》,故宫出版社出版2011年版。
  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新探》
    刊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5期。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明上河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