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为线索的作文(按照小说写)

阅读写作之关系
阅读写作之间的关系,是语文教学界的老话题。这个老话题,现在自然应该在课程标准的新背景之下讨论。
课程标准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据此,我们提出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人类存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形态的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通过社会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就成为个体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
与此相对应,存在着两种语言、两种语言素养: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人文语言的典型形态);科学语言素养与文学语言素养。两种语言均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语言为基础,而各具特色。文学语言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模糊性、多义性等特点;科学语言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准确性、规范性等特点。
人文文化、人文素质与科学文化、科学素质之间,文学语言素养与科学语言素养之间,文学语言素养、科学语言素养与文学素质、科学素质的培养、发展之间,都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
1、科学语言、文学语言这两种语言素养——包括阅读、写作素养的培养发展,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关系如何?我们认为:两者之间,既各有特色,又相互为用。不同的两类语言、两类文体必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阅读、写作:科学类文本依据科学的思维方式,着眼于科学素养、科学语言素养的提升发展进行阅读写作;文学类文本依据审美的思维方式、着眼于文学素养、文学语言素养的养成、发展进行阅读写作。
比如,声情并茂的朗诵,可以表达出对于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的理解、感悟,但是用于阅读科学论文可能却不一定有利于进行深入严密的理性思考。一般来说,科学语言素养中包含较多理性因素,比较容易进行科学、系统训练;文学语言素养包含较多情意因素,需要潜移默化、熏染陶冶。当然,科学论文阅读写作中也需要形象、情感,而文学作品阅读、写作中并非排斥理性思考、事理逻辑。李泽厚评价杜甫是“以学为诗”,李白是“以才为诗”,前者为后人提供了如同颜真卿书法一样可以学习的范本,后者则如同怀素的狂草,不可企及,令人惊叹不已。
2、阅读、写作哪个是本位,哪个作为主导?我们认为:写作素养、阅读素养与观察、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与阅读、写作兴趣、审美情感均密切相关,因此“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均应与各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据此我们认为:阅读与写作是“双脚”,同等重要;需要立足于“生活”这个“本位”才会有根基。至于哪只脚重要?跑路先迈哪只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
有时候我们为了实际需要而写作,需要阅读相关资料,这时候写作成为主导,成为阅读的目的、动力,成为选择阅读内容、方法的依据。这种写作、阅读是实用性、功利性很强的阅读。
有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紧迫的功利目的,可以说为了消遣,为了享受审美愉悦而阅读。这时候的阅读,对于积累知识、陶冶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兴之所至,我们可能信手随笔,写下片言只句,抒发一得之见,一时之感。这是功利性、实用性都不很强烈的审美性阅读、写作。
实用性比较强的阅读写作素养,与审美性比较强的阅读写作素养,大致分别属于科学语言素养与文学语言素养。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主张“以读带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美国与前苏联都进行过“以写促读”、“为学习而写作”的实验,应该说各有长短,均可学习、分析、借鉴,都需要我们面向生活世界,同时借助于正确理论指导。那么具体而言,阅读写作教学如何相互结合呢?
1、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以什么作为链接的纽带?写好作文一是需要具备写作能力,二是需要拥有相关信息、材料。为此,作文训练应该注意两条主要线索:一是系统开展能力训练的线索,二是系统地掌握与学生发展、成长密切相关的人文信息的线索。联系阅读教学进行读写结合,依照那条线索呢?现在的语文阅读教材多以人文话题为中心,这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为读写结合提供了方便。这种读写结合的特点是:在阅读中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材料,为写作提供题材来源,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但是在教学中,需要我们补充设置&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点”,连点成线,形成一条线索,构成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绝对不能有失偏颇,只顾及人文话题,人文性;忘记了科学性,忘记了对各种文体文章阅读、写作方法的指导。温儒敏教授最近几次讲话一再强调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应该说是针砭时弊、有感而发的。
2、阅读、写作教学如何构建能力训练的体系呢?我们通常认为语文素养、写作素养涉及人的综合素养,因此其提升发展,需要长期的熏染、陶冶。其实“语文素养”、“写作素养”是可以具体分析的:其中与理性思维、科学思维相关的部分,往往是能够经过掌握知识、有计划的训练、评价、反馈、矫正,得到培养、发展的。比如论说文、记叙文写作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以及很多写作技巧,实用文写作的格式规范等等,大多是如此。这些可以考虑作为安排阅读、写作教学“能力训练点”的依据。这里所说的“语文素养’其实是广义的语文素养中理性因素比较强的部分。
3、如何培养语文素养中理性成分比较薄弱的部分,比如如何培养狭义的语感?狭义的语感就是遣词造句的感觉、经验。语文学习主要学语言,语言学习主要培养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中包括语感,这种语感是语文素养中非理性因素的部分。它的培养主要靠审美性阅读、写作:随意翻翻,浏览各类文章;精读、品味名家名篇;圈点勾画,随笔点评,养成推敲字句的习惯,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些都有利于语感的培养,必须日积月累,想走捷径、“立竿见影”是不太可能的。
总之,阅读素养、写作素养,乃至各类文化素养,有的可以而且必须经过科学安排的学习、训练,有的则需要经由长期的陶冶熏染,均需视其所属门类(科学,还是人文),以便各依其法。比如,能够给出明确答案的,就应该明确答案;确实自身具有多义性的,自然不能强求答案的唯一性;能够构成严密训练体系的,自然力求构成训练的体系;不能构成逻辑性、序列性很强训练体系,绝对不应该放任自流,而需要深入研究,以我们的教学智慧,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慢工出细活,给学生以熏染陶冶。
与时下流行的某些观点相比,我们似乎更多强调科学、理性:强调论说文、科技文、应用文的写作;强调提供给同学们更多的理性思维材料、逻辑思维、科学认识的方法;强调训练内容的序列性、逻辑性;等等。我们觉得: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一直忽略科学、理性,五四以后直至今天,语文教育领域这种倾向仍然存在。而建设四个现代化,确实需要我们不能忘记科学、理性。如果一味因循我们的语文教育传统,一味偏重人文熏陶而忽略科学素养、理性精神的培养训练,我们的学生进入大学、走向社会,仍然缺乏阅读、写作论说文、实用文的能力,那将是语文教育的重大失误。
4、读写如何结合,归根结蒂离不开语文教师素养提升发展;教师素养提升发展,离不开理论指导、观念更新。目前一个明显的倾向是:现在由于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运动学生”上面。其实,教师自身对于文本解读,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怎样才能解读好文本?目前亟待强调的是:批判性思维、论证逻辑的知识对于论说文阅读写作教学的作用;新的美学理论、文艺学理论对于文学作品阅读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掌握了这些理论,熟练地加以运用,教师就能高屋建瓴,自己把握教材。有了这个根基,如何读写结合,将是水道渠成,路路皆通的。
总之,面向生活世界,牢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阅读、写作相互结合的路子,将会越走越宽广。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写作训练
——介绍《中学生写作训练教程》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界对于语文教育的性质一直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改革开放尤其是课程改革以来,扬州中学与扬州市语文教育界同人,在国内许多学科专家学者启发、指导下,在实践基础上,提出并实施了“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念”,《中学写作教程》是这一教育理念在写作教学中的体现。下面对此作一简要阐述。
一、“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
1、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人类存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形态的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严格地从观察和实验得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在客观上被证明了的知识。它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系统性、实证性等特点。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所必须借助的方法,包括观察、实验、逻辑思维等,科学方法表现出一种非情感的特性。科学精神是科学探索中必须具备的、与科学活动内在地直接地相关的,是从事科学活动的人较普遍地具有的追求真实、推崇理性、注重实证判据、注重最大功效的精神。人文文化是与科学文化相对应的文化形态,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即关于人类价值和精神的人文主义的学科。人文知识包括下列人文学科:现代与古典语言、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法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人文科学方法是获得人文知识所必须借助的方法,它具有我向性、情感性、感悟性、形象性、多义性、模糊性等特征。人文精神是从人文学科中提升出来的文化精髓、价值观念等等,它一般与人文活动内在地直接地相关的,是从事人文活动的人较普遍地具有的,体现为以人为中心(开掘主体的内在感受)、推崇觉智、追求美好、重在达就良善、实现浪漫情怀、向往健全完美的人格等等价值理想。
2、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通过社会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就成为个体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人的“素质”包括个体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这三个相互区别而有相互联系的层面。其中心理素质指“人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包括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和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性格等);社会文化素质是“社会历史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又是社会现实生活通过社会化在人身上的内化”(《素质教育论》,孙孔懿等编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我们所说的“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应该涉及“心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两个层面,是社会文化素质——包括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与这两种文化内化而成的个体的心理素质的结合,是“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的最高层次的素质”。莱斯利·史蒂文森在《多面孔的科学》中,将典型的科学家与传统的文学家、艺术家、浪漫型人之间的素质特征进行了有趣的对比,构成14个方面的两两对照,这就是:理性——感觉(左端为典型的科学家的素质特征,右端为后者的素质特征,下同。),抽象——具体,概括——特殊,有意抑制——自然而然,决定性——自由,逻辑——直觉,简化——杂多,分析——综合,原子主义——整体主义,实在性——表面化,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男性化——女性化,阳刚——阴柔,左脑——右脑(《科学人文的当代融通》,萧峰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两类人“素质”的区别,大致就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区别。当然,现实中的人,不可能完全地只有一种素质而没有另一种素质,但每一个具体的人在两种素质中有所偏重却是大量存在的,有时甚至还有走到极端的情况,从而造成在素质的偏失。
3、“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创新素质”:当代脑生理、心理科学和教育学认为:人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相互融合,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产生的基础。虽然有不少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未必具有健全人格、全面素质,但是培养创新素质还是应该强调“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相互融合,不应该因重视前者而忽略后者。
4、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学校教育:我们以“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学校教育”作为学校自主发展所追求的特色,就是力求地自觉通过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传承与熏染,提升、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全面发展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其实历史上一直存在着或者偏重于科学主义或者偏重于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与实践,“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教育”是这两者的辩证统一。
二、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
1、“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理念”是对课程标准的准确阐述。《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语文的性质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高中语文课程将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些重要论述,表明《标准》强调的是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知识、能力与兴趣、情感、态度等的统一。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与新课程的语文教育观是完全一致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似乎过多强调了人文性,兹不详述。)
2、“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强调综合素养与语言素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科学语言素养与人文语言素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我们可以把综合素质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两类。世界自身是统一的。因为人们观察、思考、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不同,于是产生了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文化(知识)这两大类精神文化成果。科学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人文文化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科学文化、人文文化通过社会遗传在个体身上的积淀,通过社会化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便成为个体所具有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它们所使用的语言系统也存在明显差异,被分别称作“科学语言”和“人文语言”(文学语言是人文语言的典型形态)。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条件下,我们总在与不同的语言打交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操着一种“日常语言”,而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又必须运用另一种较为严格和较为抽象的“科学语言”。“文学语言”也以日常语言为基础,但它却创造出自己的语言规则。它是文学家对事物的一种情感态度的表现,而且希望在读者那里引起情感效果。概言之,文学语言的情感性、形象性、模糊性、多义性、与人文科学的我向性、感悟性、丰富性、多义性是密切相关的。同样,科学语言也以日常语言为基础,并形成了自己的符号规则系统。科学的语言更多的是指示的而不是表达的,它运用诸如事实、规律、原因、变化、预言一类概念,通过一种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科学语言来传达。科学语言具有以下特点:主要使用规范的书面词语,科学术语频现,极少使用描述性、表情性语言;复句多于单句,多采用常式句;对描绘类修辞方式有很大封闭性。这样便形成了谨严、平实、庄重的语言风格。这些都是和科学文化的讲究客观性、规律性、系统性、实证性、抽象性、逻辑性密切相关的。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认为:文学语言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发展之间,科学语言素养与科学素质的提高发展之间,都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之间,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之间,也存在着辩证统一关系:绝不应该畸轻畸重,片面发展。我们在课程改革之前曾经强烈反对片面强调语文“工具性”的观点,我们现在同样强烈反对“泛人文化”的主张。
3、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课程观、语文教材观。我们认为,在教材编写以及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坚持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辩证统一。以前的语文教学中的确有过分偏重语文知识而忽视能力、兴趣情感的倾向,但是现在不能因此彻底否定所有语文知识。科学的态度是对于语文知识进行具体分析。以前常说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章,语修逻文。这些基础知识中,有些似乎学了暂时未必有用,比如语法修辞;但是还有一些语文知识,比如文章学,学习一点,无论是学习科学作品还是学习文学作品,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果把文章学中陈述性的知识,转变为近乎实用阅读学、实用写作学的程序性知识或方法策略性知识,那么对学生的阅读写作都可能产生具体的指导作用。现在的教材大多按照“话题”组织单元,教师在组织教学单元时,不仅着眼于“话题”,也兼顾到文体,这些文体知识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教学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一些知识,比如哲学、文化学、思维科学、审美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思维品质”的培养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知识的体系当然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但是如果教材编写者、教学工作的实施者自己都心中无数,放弃了主导作用,岂不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学生的自我建构又从何谈起?
4、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的思想方法论。我们认为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坚持科学思维方法与人文思维方法的辩证统一。以前曾经片面强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答案的统一性、唯一性,强调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强调课堂教学的“一课一得”而忽略了人文思维的模糊性、多义性,限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在则反其道而行之:课堂教学缺少明确的目标,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课上热热闹闹,课下一无所得;提倡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独特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生搞得晕头转向一头雾水;“主体”确实被“运动”起来了,其实只是傻乎乎地充当了群众演员,向听课者显示其莫名其妙的自主建构------这样下去,必将重蹈了美国五十年代曾经盛行一时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覆辙。其实,语文能力包括狭义的语文能力即遣词造句能力和语篇能力即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能力主要来自语感,是个体对语言现象直觉感受、判别、领悟、贮存,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表达生成的评估监控能力,它又包括字词感和语句感——这些主要依靠实践中的积累、感悟;语篇能力由语境、语用和语体、文体,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则必须有知识的支撑,必须经由理性的分析、思考、实践的历练。学生的主体性是要的,自由讨论是要的,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少的,该有明确结论的地方明确结论也是不可少的。如前所说,语文素养包括科学语言素养与文学语言素养,它们分别侧重于采用科学思维方法与人文思维方法,一概而论必将有失偏颇。
5、确立“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的理念,是准确理解、阐释《标准》的关键。目前仍然存在种种偏向于“科学主义”或者“人文主义”的观点,妨害《标准》的贯彻实施。比如强调“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固然没错,但是不加分析地断定语文教育的确“曾经一度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在自觉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中,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就让人不解:只要还需要同样重视科学素质、科学语言素养的培养发展,那么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数量化和标准化,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向自然科学靠拢,就不能说绝对是错误的。试问在学习科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象学习文学作品那样追求情感性、多义性、形象性、模糊性,光凭直觉感悟吗?强调语文教育的实践性没有错,一概否定掌握语文知识的意义,就有失偏颇;强调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不无道理,一概否定理性把握,“会导致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丧失”,“在现代社会真是不可想象的”(《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7日于伟《现代社会不重视理性教育,是不可想象的》)。
6、确立“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的理念,是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把综合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提到了突出的位置。现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已经充分证明:“综合素质”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创新素质包括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与人文素质有关,后者主要与科学素质有关。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的融合。
7、确立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结合中国国情,在当前形势下,尤其需要防止“泛人文主义”,坚持科学精神。历史上的文明及其成果,总会积淀为种种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西方的文化传统有着明显的不同。西方传统重理性、重科学、重法治,而中国和东方的传统则重感悟、重人伦、重人治,这已标明了它们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上的分野。即使我们不能说,中西文化传统之分别直接等同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分别,也可以说我们传统中人文精神的“含量”远远高于“科学精神”的含量,而西方的传统与此相反,这从受两种传统影响深重的中国人(以及东方人)和西方人身上,从他们的思考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方面,都可以见到两者的这种区别。有鉴于此,在我国,在提倡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教育,科学素质的培养发展,即使不说应当特别强调,至少也不应该受到忽视。语言素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文化素质的发展。因此就语文教育而言,根据中国的国情,科学语言素养至少应当得到与文学语言素养同等的重视。
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存在着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古典模式,它比较重视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其根本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这种不注重实际运用的语文教育传统越来越遭到人们的怀疑和反对。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模式。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非常强调培养实际有用的读书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多次教育改革中,针对忽视系统知识教学引起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下降的偏向,提出了“恢复基础教育”的口号;与此同时,仍然把文学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三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东西方混合模式。它坚持语言的实际运用与文学熏陶并重,较好地处理基础与运用、古典与现代的关系,语文教育较少波折。上述三种模式走的虽然不是同一条发展道路,但是殊途同归,最终都走向语言与文学、科学性与人文性并重的道路。有鉴于此,在理解、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可忽略语文教育的科学性。
8、总之,确立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符合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符合科学发展观。我们的目标是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提倡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语言能力及其学力与兴趣、动机、态度、人格等同步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材: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科学的语言,也要让学生掌握“文学”的语言;既要让学生学会“经世济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让学生学会“修身养性”、“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为此,就必须既注重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又注重人文素质、艺术修养、审美趣味、超越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就必须既注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训练的系统性、科学性,又必须注重语感、审美趣味、文化品味的养成的模糊性、艺术性;就必须把语文教学活动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各种似乎对立的精神、文化的对话、交流中生发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这样的语文教育,适应了人类思想发展的潮流,适应了新世纪对于综合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才真正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
9、实践成果与影响。&扬州中学与扬州市语文教育界同人,从198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思维教学、审美教育以及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的研究实践,这些课题作为教育部“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课题,均已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验收、鉴定,《光明日报》(1993、11、11)、《中国教育报》(1996、&7、12;2004、11、11;2004、11、25)、《中小学师资培训》(1997、5)、《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语文教学通讯》(2006、2;2006、5;2007、2)《中学语文教学》(2007、11)、中国人民大学资料复印中心《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1)等曾数十次作专题报道,发表经验总结。尤其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经验,曾经在江苏省教育电视台、在全国各地为高考考生、中学骨干教师开设培训班数十次,连续五年在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为香港中文大学师资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
三、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写作教育的主要观点
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观,概言之,一是强调语言素养与综合素养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强调两种素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科学语言素养与人文语言素养——之间的辩证关系。据此,我们强调写作素养与综合素养之间的辩证关系:一是写作素养是综合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培养、发展须与综合素养“同步”。所以“综合,是作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所谓趋向于“综合”就是不再把作文训练看成是单纯的写作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把作文训练与观察、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写作兴趣、审美情感的激发、培养,与阅读教学乃至于各科教学有机集合起来,与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集合起来:一言以蔽之——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社会化”、“人化”结合起来。二是强调科学、实用文体写作与文艺文体这两种文体写作教学(阅读教学)的区别与联系、既各有系列,又相互为用。大致需要考虑下列问题:上述两种文体的区别联系;抽象的理性思维与与形象的情感思维的不同特性与培养发展路径;作为“加工信息材料”的“写作能力”与“搜集、拥有相关信息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作为语言表达能力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与“遣词造句”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兴趣习惯之间的辩证关系;处理这些问题的理念,就是“科学人文的相互融合”。
1、论说文(含科技文、应用文)与记叙描写性散文之间的辩证关系。前者属于“科学语言”,后者属于“文艺语言”;前者主要与科学文化、科学素养相关,后者主要与人文文化、人文素养相关;前者主要采用理性思维,后者主要采用感性思维--------这两种文体、语言有区别,但是又不是截然对立,它们都植根于日常语言,又会融入日常语言。科学语言中少不了人文因素的渗透,人文语言中也少不了理性因素的介入。两种文体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学习运用,而且涉及两种素质的全面发展,涉及健康人格培养与创新素质培养的重大问题。由于有着不同的特性,所以需要设置相互独立的训练系统;由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其训练系统自然会有分有合。在高中写作教学中,两种文体写作均应该予以重视,而尤其应该重视论说文、实用文。
2、“加工信息的能力”与“相关信息材料”之间的辩证关系。全书设置两条主要线索。作文训练涉及写作技能、技巧训练,观察、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的训练,涉及写作兴趣、审美情感的激发、培养,涉及与阅读教学乃至于各科教学、生活实践需的联系,需要把写作教学与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学生的“社会化”、“人化”结合起来,头绪很复杂。那么其主要线索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从信息加工理论看来,作文就是运用“信息加工”能力加工“信息材料”从而形成新的信息材料。简言之,写好作文一是需要具备写作能力,二是需要拥有相关信息、材料。为此,全书设置两条主要线索:一是系统开展能力训练的线索,二是系统地掌握、熟悉与学生发展成长密切相关&的人文信息的线索。这两条线索,是本教程安排的两条主要线索。其他如写作兴趣的培养发展、与读做听说能力、兴趣的培养发展、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发展,都力求在写作活动中得以实现。
3、关于能力训练的线索。我们通常认为语文素养、写作素养涉及人的综合素养,因此其提升发展,需要“慢工出细活”,需要长期的熏染、陶冶。其实“语文素养”“写作素养”是可以分析看待的:其中与理性思维相关的部分,往往是能够经过掌握知识、有计划的训练、评价、反馈、矫正,得到较快发展的。比如论说文、记叙文写作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以及很多写作技巧,语言运用中不少修辞手法,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规范等等,都是如此。
(1)论说文写作中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各种类型的议论文,其写作过程,大体可以归结为提炼论点,将论点分解为分论点,论证论点,修改等几个基本环节。这些环节,从思维科学的角度看,都离不开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的运用。而学生议论文写作中一些常见的毛病,如不善于提炼论点,不善于展开说理论证,拿到题目后感到无话可说或者议论起来套话连篇,容易模式化,绝对化等,其实质还是在于不能掌握、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可以而且应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进行议论文写作训练。论说文包括议论文、说明文等。
实施的办法:首先,在传授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单项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然后引导学生将各种思维方法、思维形式运用于议论文写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提炼论点、展开论点.如何使论点准确、鲜明、深刻、新颖,如何对论据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取舍、阐释、论证、评价等)。抓住了这条训练的主线,就抓住了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矛盾,就能够形成训练的序列。
在以上训练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审题列纲、谋篇布局方面的训练,将会有明显的成效。其实审题列纲、谋篇布局是密切相关的。在文章的论点(中心思想)、分论点确定后,文章的段落结构也就大体成为定局。再谈“谋篇布局”,重点无非是从文章学角度考虑:如何加强表达效果。从全篇来看,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承上启下、过渡转折;如何突出全篇主旨、“立一篇之警策”;从每一段来看,如何突出段落的主旨,如何运用段首概括句,使得每一个段落既是具体而微的精美短文而又全文一气贯通:这些都属于“谋篇布局”的问题,属于广义的“语言表达”的范畴。应该说,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以后经过训练,是能够比较迅速地看到效果的。
(2)记叙文写作训练以抒情写意的散文、美文为主,其训练以审美能力训练为主线。记叙文阅读、写作,从目的、功用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用性记叙文,比如新闻报道、人物传记;一种是美文,用于抒情写意。当然还有介于两者之间者。前一种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可以单独作为专项训练内容。后一种记叙文,根据其主要特征,可以归入文学作品的散文、小说之中。这类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以审美观观察、审美想象、审美创造、审美表达等训练为主线。首先指导学生写观察笔记,写“放胆文”。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北京景山学校曾经实验并取得成功的写作教学经验,这样一来可以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二是可以充分调动、激发学生“自由发表”的积极性。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着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人物写景物的文章,自然需要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人物、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为记叙、描写所进行的观察训练,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写出来的观察笔记属于“科学性、实用性”的说明文字。但是作为以景物描写为手段的“美文”,这样“科学性、实用性”的描述可能使描述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只有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审美观察其实是审美移情、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创造相互融合的过程。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可以说抓住了训练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进行审美表达、审美创造包括立意、谋篇、选材、布局、技法等方面的全程训练。审美素养包括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等,与情感、思维(抽象、形象)等心理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需要长期的陶冶、熏染,比起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展,相对困难一些,但是毕竟是能够取得成效的,而且审美教育就是让人学会感受和谐、追求和谐的教育。当今世界,理性与感性、抽象与具体、理智与情感、功利与超功利,矛盾的双方均偏重于前者,造成人类文化、人的素质的严重失衡。审美教育的追求是追求“和谐”,因而在现实中,是遏制失衡、“单向度发展”所必须的;“和谐”几乎可以成为人类的终极追求,审美教育对于人类而言,具有终极价值。
上述两种文体写作能力训练,在本教程三册书中,分别安排了基础编(对应课程标准中的“基础等级”要求)、发展编(对应课程标准中的“发展等级”要求)和应试编(语文高考“考试纲要”要求)三编,形成各自独立、循序渐进的训练序列。事实上每次作文,都会涉及训练中各个章节的内容,所谓系列,是一种纯乎出于逻辑思考的安排。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按照顺序全面而有重点地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3)关于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安排。应用文写作,从语言方面看,与论说文相近。其训练的要点一是各类应用文体的格式规范,二是须学会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本教程每册最后安排附录“综合实践活动与实用文、应用文综合训练”,第一、二册每册设计四次,第三册设计两次,总共十次。训练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相符合,自成系统,相对独立,安排教学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4、关于掌握、熟悉相关人文素材的线索。写作中一方面需要上述写作技巧、能力,一方面还需要拥有相当的人文素材——更准确地说,肚子里要有货色——占有相关的“材料”、“信息”。肚子里面没有货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动起笔来肯定为难,即使勉强挤出来肯定干瘪。这“材料”说得高雅点就是文化知识素养,说得时髦点就是“信息”,说得具体点就是事实和事理。如今是信息社会,信息太多,我们写作需要积累的是有效信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既重视工具性,又重视人文性,既重视知识能力,又重视情感人格。就写作而言,单纯了解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肯定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具备比较深厚的科学人文素养。历年的作文题,大多不离“人”、“人生”这些话题。“人”、“人生”是永恒的话题。如果我们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这些根本性的话题有所了解,在谈论一些有关人生的具体话题时肯定大有裨益。比如,去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大意是强调“人生”当如写文章,应当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今年江苏的作文题,话题是“人和路”,侧重点还是谈人生。“路”固然可以是生活中真实的“道路”(“要致富先修路”,某地区某城市的道路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度量器,甚至可以折射出该城市人的精神面貌),但是与“人“对举,更多可能带有比喻的意思,“人生之路”,包括学习之路、成功之路、创新之路、幸福之路、充满坎坷之路;可以是现实的人生之路,人生轨迹,也可以是理想、想象中的人生之路,对于人生的憧憬、筹划------比如,我们谈论人生的“幸福之路”,如果知道古今中外圣哲先贤关于幸福的一些论述,自然视野开阔、神思飞扬、有物有序、纲举目张:儒家以修齐治平、超凡入圣、建功立业为幸福,所以主张“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家以神游物外、逍遥自在为幸福,所以主张清心寡欲、齐物我等生死;现代哲学家认为幸福是“理想实现的心理体验”,包括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利己幸福和利他幸福,过程幸福和结果幸福。人是否能够获得幸福,与“才(才能)、力(努力)、命(外在条件)、德(品德)”正相关,而“欲”(欲望)则是取得幸福的动力因素和负相关因素(欲望愈大则愈难以体验到幸福)。如果对于德行、能力、情感(兴趣)、意志、成功、学习、交往、事业、整体素质、创新、真、善、美等基本话题能够有所涉猎,相关材料能够有所积累,我们在内容方面就有了扎实的准备。其实这些材料,我们可能在政治、历史、艺术等学科中涉及过,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触类旁通、为我所用。我们利用选修课、课外活动的时间,学习了先秦诸子和人生哲学、伦理学、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把这些与阅读、写作结合起来,同学们底气自然足了,文章自然就充实、有气势了。多读点理论书籍,还有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增强理论思维的能力和兴趣,最终受益的就决不仅仅是论说文写作了。本教程设计的60个人文话题,涵盖面比较广阔,可以包容许多层次、方面的“子话题”,历年高考作文题几乎无出其外。审题中力求引导学生化“大”为“小”,更加切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作文指导中,教师对所提供“人文话题”作简要的阐述,帮助同学建构起基本的知识背景,以求开拓思路、激发写作兴趣、感情。
5、关于语言能力培养。广义的语言表达,涉及文章的审题列纲、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相比,它更多的需要理性思维的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审题列纲、谋篇布局方面的训练,将会有明显的成效,应该纳入写作训练的主线,前面已经说过。狭义的语言表达就是遣词造句,主要依靠语感。语感是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感”者,感觉、感性之谓也。语感确实具有感性经验的色彩,它的培养发展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决非一日之功。浏览各类文章;精读、品味名家名篇,有些篇目熟读成颂;写写随笔,注意推敲字句;再进一步说,积累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这些都有利于语感的培养。想走捷径想“速成”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学习一点“语修逻文”的知识,对我们提升、发展遣词造句能力,至少是有益而无害每次作文,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掌握这些理性知识,对于如何遣词造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应该也是一种文化素养。在本教程中,在语法、修辞和语用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一并安排在第一册的“基础编”中,供同学们随时翻检。了解知识仅仅为提升能力提供了基础,主要依靠同学们在写作全程训练中、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将语言素养的逐渐提升,作为始终的追求。为此,我们养成认真的习惯,讲究遣词造句,讲究文面的整洁美观,尽量减少病句、错别字,如此等等。
5、关于写作兴趣的培养。做任何事情有了兴趣再辛苦也乐意去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培养发展写作的兴趣呢?本教程考虑了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的话题,是同学们生活学习中应该关心、乐意谈论的。六十个话题涉及做事为人的方方面面,如果进一步具体化,与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境结合起来,相信没有兴趣“侃”的同学很少甚至没有。二是能力训练,抓住了每次训练都能有所成就的这些训练内容构成训练的系列,这样力求每次训练都能够给同学们带来成功的喜悦。三是改进评价的机制和体系。改变以前作文评分的机制和标准:只是教师一个人根据总体印象给个“印象分”,这样,“作文好的”老是高分“作文差的”老是低分,导致大家对评分都没有了兴趣。每次作文将本次训练的成效作为评分高低的主要因素;同学们参与评价,实行“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综合评定”的评分标准和机制。四是将写作与同学们的各科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各类活动(科技、文艺等)、生气勃勃的生活结合起来,给作文提供源头活水。
总之,上面1——5的阐述中,涉及到知识、能力、方法、兴趣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的训练,是以作文能力训练为主线,组织学生就写作中经由训练可以得以提升的写作能力(主要是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进行系列训练;所谓某种写作能力,是与某种方法的掌握运用相关的;掌握某种方法,离不开掌握相关的知识、观点——“方法”是由观点转化而来的。广义的知识包括策略性、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指导“能力训练”的“写作例话”中,我们涉及的是策略性、程序性知识。每次训练我们都给同学们提供了与作文的话题相关的信息、材料,这些知识大致属于陈述性知识,介绍一些事实、事理。熟悉这些知识,自然会积淀成为一些观点,又会转化成为我们的方法。掌握了方法,自然会对知识的学习掌握有所促进:由此可见知识、能力、方法之间的辩证联系。上述“5”中,阐述了如何在作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激发培养写作的兴趣、情感问题。重视知识、能力、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也是指导我们实施“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语文教育”的核心理念。
与时下流行的观点相比,我们似乎更多强调科学、理性:强调论说文、科技文、应用文的写作;强调提供给同学们更多的理性思维材料、逻辑思维、科学认识的方法;强调训练内容的序列性、逻辑性;等等。此举决非故意标新立异,也并非闭目塞听,不知道现当代否定理性、功利主义的思潮。只是觉得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一直忽略科学、理性,五四以后这个问题仍然存在。而建设四个现代化,确实需要我们不能忘记科学、理性。如果同学们进入大学、走向社会,仍然缺乏阅读、写作论说文、实用文的能力,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各位,尤其是那些说话影响甚巨的,将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一味阅读、写作那些时髦的如同流行歌曲歌词一样的抒情散文、网络文字,缺失了科学理性精神,绝对不可能真正懂得审美、懂得人文,绝对不可能形成健全人格!
四、《高中写作教程》的体例与编写
上述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高中写作教程》(暂名)一书中。
1.高中阶段按照年级编写。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每个年级一册,共编写三册,每册35万字。每册书安排20章,每章安排一项能力训练。
2.&三个年级的训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索。能力训练要求严格根据高中新课程标准对于“表达与交流”的规定设置。
高一:着眼于基础训练,教学目的是掌握写作“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高二:着眼于提升训练,教学目的是写好各类文体,进一步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并且有所完善、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高三:着眼于备考,教学目的是进行“高中作文复习应考”的综合训练。
3.除了 “能力训练”这条线索外,各册还安排了
“人文话题”这条线索。每册涉及20个人文话题,全套书一共设计60个人文话题,涉及同学们学习、活动、生活的各个方面。
4.每册最后安排附录“综合实践活动与实用文、应用文综合训练”,第一、二册安排四次,第三册安排两次。设置具体情境,组织实施实用文、应用文写作训练。训练内容、要求与课程标准相符合。
5.每章分两个板块:
第一板块:写作例话。结合实例阐释该章训练内容所需掌握的写作知识和所需具备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相关能力的训练。例子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名家实例,也可以是学生佳作。所举事例力求简洁准确,所举作品以片段引用为宜。行文力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
第二板块:写作实践。这是与“写作例话”并列的两个栏目之一,引导学生经由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包括下列7个栏目:
【话题链接】&每章设置一个人文话题,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审题列纲。设置的话题一般外延比较广泛,函盖面比较大,全书60个话题力求函盖学生做人做事的方方面面。审题中力求引导学生化“大”为“小”,更加切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审题列纲,力求引导学生综合使用各种思维方法(在第一册“基础篇”第三章中作全面系统介绍,见下文“各册目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对所提供“人文话题”作一些简要的宏观阐述,帮助同学建构起基本的知识背景,以求开拓思路。
【情境作文】&本栏目实际上是在上述人文话题下,设置具体情境,拟出3-5个作文题目。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新鲜题目,请最好回避历年高考陈题。“情境作文”与“话题链接”是子话题与母话题、小话题与大话题的关系。本栏目撰写要求列举作文题之后,简要指导学生如何实现这两种话题之间的转换:大话题转为小话题可以“开口小,挖掘深”,小话题转为大话题可以站得高、看得远。
【写作建议】针对“情景作文”中列举的作文题目逐一进行“写作指导”,指导时请对每一道作文题围绕本章训练内容进行简明的写作指导,可以举例说明。书写时以“文题一:”“&文题二:”“&文题三:”的形式依次排列。
【误区诊断】请对每一道作文题围绕本章训练内容进行简明的误区诊断,可以举例说明。书写时以“文题一:”“&文题二:”“&文题三:”的形式依次排列。
【佳作点评】选取与本章“写作例话”内容密切相关的2-3篇优秀文章进行点评,点评以分评与总评相结合的形式。点评时要紧扣本章训练内容,无须面面俱到。
【病文举隅】选取与本章“写作例话”内容密切相关的2篇病文进行点评,并展示修改后的作文。点评以分评与总评相结合的形式。点评时要紧扣本章训练内容,无须面面俱到。
【小小贴士】以关键词的形式附录若干与本章训练内容有关的人文知识、写作知识、写作能力、文化常识等内容。每则百余字。
五、《高中写作教程》的体例安排与教师的灵活运用。本教程的体例安排,综合考虑两种文体、两条线索(能力训练、人文话题)、三个层级等诸多方面,自成系统,同时注重师生使用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作系统训练之教程,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地阅读、使用其中某些篇章,比如通过能力训练点或人文话题,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版等语文教材联接:使“教程的体例安排与教师的灵活运用”二者之间得以辩证统一。
《高中写作教程》综合了数十年来国内外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成果和参与者自身实践研究成果,此次制订编写体例经过多次研究讨论,时间长达二年之久。又邀请了邀请全国各地六十位著名特级教师、各级教学大赛中获得大奖的中青年名师参与撰稿,堪称语文教育界的盛举。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说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