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下历史大事件事件

高一历史下册所有重大事件的意义_百度知道
高一历史下册所有重大事件的意义
我想下载到MP3里 随时随地复习
答得好的加分 我会等到第10天
提问者采纳
中国近代史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 一,鸦片战争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其危害 ①背景原因 ②鸦片对中国的巨大危害 2.中国政府的禁烟 ①林则徐的禁烟措施 ②虎门销烟 3.英国为维护鸦片走私发动侵华战争 ①简单经过: 1840年6月:广东→福建→浙江→天津 1841年: 香港岛→广州虎门(关天培)→厦门→定海(三总兵)→吴淞(陈化成)→南京三元里 ②结果:《南京条约》1842年 a.内容 条约——五项 附件——三项 b.危害 4.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开始进去半殖半封社会 ①社会性质的变化: 独立主权国家→半独立,主权受侵害——半殖半封建经济结构→资本主义,封建经济并存——半封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主要农民与地主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反封建→反帝反封建(旧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背景原因 ①外国商品销路不畅 ②三国提出&修约&要求被拒 2.借口与有关国家 3.战争的简单经过 广州→天津《天津条约》 天津→北京《北京条约》(大沽口) (火烧圆明园) 4.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5.沙俄乘机攫取中国大片领土 6.中国政局的变动与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①那拉氏发动&辛酉政变&1861年11月 ②那拉氏控制下中国政局的特点 ③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放弃中立(英,法)愿协助剿(法,俄) 三,太平天国运动 1.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核心:反清,反传统 2.洪,冯二人赴广西传教——紫荆山——思想,组织的准备 3.金田起义:日 4.永安建制: 天王—洪秀全 南王—冯云山 北王—韦昌辉西王—肖朝贵 东王—杨秀清 冀王—石达开 5.太平天国的顺利进军,与定都天京(1853年3月) 6.《天朝田亩制度》 7.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8.太平天国后期的战争 ①政治上——洪仁玕《资政新篇》李秀成——江,浙,上海:天京保卫战 ②军事上 陈玉成——安徽:安庆保卫战 9.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0.历史评价 ①失败原因 农民的局限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②历史作用 ③性质 四,洋务运动 1.洋务派的产生及其代表人物 ①二个过程 ②群体 ③认识 ④主张与目的 ⑤代表性人物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代表企业,经营方式(官办)与特点(三性),口号(自强),作用〕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教育,引进西方科技 ④创办近代海军〔北洋海军(1884年)→北洋舰队(1888年)〕 3.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五,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阶级力量的成长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创办(时间,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与特点 ①处境:受压迫,受束缚 ②政治特点: a.革命性 b.少,小,弱 妥协性 不彻底 软弱性 3.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①早于资产阶级(三个来源) ②政治特点: 集中→团结 苦→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③早期斗争→自发性经济斗争 六,中法战争 1.法国挑起战争的背景原因 2.战争的主要经过(二线三个战役) 3.结果——中国不败而败——《中法新约》 4.台湾省的设立(1885年) 七,甲午中日战争 1.战争的背景状况:中日出兵朝鲜,就撤军问题产生分歧 2.日本突袭清军,挑起战争 3.战争的主要经过:国外——平壤战役 黄海战役 国内 辽东半岛战役 威海卫战役 4.结果:《马关条约》 ①时间,地点,人物 ②内容:割地,赔款,开埠,设厂 ③危害 5.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1.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的形式及其危害 ①开设银行 ②政治贷款 ③修筑铁路 ④投资设厂 ⑤开采矿山 2.中国社会经济的半殖民地特点 3.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①强占租界地 ②划分势力范围 4.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九,戊戌变法 1.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政治特点 ①维新派产生的历史条件 经济状况——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阶级力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③维新派的政治特点根由——接受双重教育(传统+西学)表现——政治上进步,但比较软弱,反对根本革命 2.维新派的活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代表) ①办学与讲学(万木草堂) ②多次上书(公车上书) ③创办刊物(《中外纪闻》) ④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保国会 3.戊戌变法的实行及落实状况 ①光绪帝下诏变法() ②变法的主要内容 ③变法法令受到严重的干扰与阻碍 a.各省(除湖南省外)拒不执行 b.那拉氏打击维新力量,组织发扑准备 4.戊戌变法的失败 正面战场的抗战: 1、片面抗战路线:(1)内容:只依靠政府和军队(2)原因:阶级本性决定 2、抗战概况:(1)37、8—11月淞沪会战——失败;(2)37年太原会战(国共配合较好战役)——失败。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3)38年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李宗仁指挥 3、评价:(1)抗战态度比较积极,挫败日本速决战企图,配合了敌后战场的开辟。(在防御阶段,正面战场是抗日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是抗日的主力)(2)片面抗战路线导致正面战场丧师失地、一溃千里。 四、敌后战场的抗战: 1、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中共洛川会议确定,即人民战争路线。 2、抗日根据地建立:八路军建立的第一块是晋察冀;陕甘宁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五、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38年春 驳斥了“速胜论”、“亡国论”论调,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胜利属于中国,途径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 第二节 日本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标志:1938年秋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同时表明日本速决战企图破产 2、原因:从日本方面看:(1)日本战线过长,兵力、物力、财力严重不足;(2)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 从中国方面看:(1)正面战场连续溃败;(2)人民抗日力量尚需壮大 3、日本改变侵华方针: (1)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前以推翻国民政府为目标)、军事打击为辅(前军事进攻为主) 影响:汪精卫公开投敌(38年底)建立南京汉奸政权(40年);蒋介石国民政府政策开始反对;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共产党: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影响:造成抗日根据地困难。 二、日本在沦区的统治: 1、经济掠夺:政策(策略)——以战养战;总方针——把沦陷区经济为它的附庸经济。表现:(1)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掠夺劳动力;(3)“统制”工矿交通运输业 目的:原料基地、战争需要、利润。 (4)金融方面:抢占金银、现款;开设银行;苛捐杂税。 2、思想文化:奴化教育——目的:摧残民族意识,实现其同化政策 3、殖民统治:政策(策略)——以华制华;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反动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原因:(1)直接原因——日本政治诱降政策(2)根本原因——蒋介石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本性(3)重要原因——英美等劝降政策 2、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政策 说明其政策重心由对外开放抗日为主转为对内反共为主——积极反共、消极抗日路线。 3、政策两面性:对日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对共想反共又不敢决裂 原因——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的交织 二、内外政策表现: 1、对日本侵略:(1)政策(路线)消极抗日;(2)事件:1940年枣宜战役——张自忠牺牲(被周恩来誉为“全国军人的楷模”);1944年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主要原因是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日本称之为“大陆交通线战役”——直接目的是援救南洋的孤军) 3)影响:造成正面战场形势恶化 (2、对共产党:(1)政策(路线)积极反共;(2)事件:1939年底1940年初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初制造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说明蒋介石既要反共又不敢和中共决裂):叶挺被扣、项英牺牲——中共回击:政治上揭露;军事上重建新四军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说明中共已经成熟;中共以斗争求团结;说明中共坚持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3)影响: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着统一战线。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高一历史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九年级上册历史书重大事件_百度知道
九年级上册历史书重大事件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一单元自测题 第二单元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第二单元自测题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第6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8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第三单元自测题 第四单元 步入近代 ·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12课 美国的诞生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第14课 “蒸汽时代”的到来 ·第四单元自测题 第五单元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15课 血腥的资本积累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7课 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美国南北战争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第五、六单元自测题 第七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七单元自测题 第八单元 璀璨的近代文化 ·第22课 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第23课 世界的文化杰作 ·第八单元自测题
老实说根据书后的中英对照 就可知重大事件我刚毕业就是扎样的
主要是世界史。
饿..人类的形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面哪个地点或历史事件与益阳无关?_百度知道
下面哪个地点或历史事件与益阳无关?
提问者采纳
  C朱张渡  从今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横过书院路,便到了六铺街湘江畔的著名渡口——朱张渡。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理学大师朱熹从福建崇安专程来潭州造访张栻。朱熹在长沙逗留了两个月,著名的“朱张会讲”由此展开。朱张对理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中和”、“太极”等分别在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轮流进行讨论。岳麓与城南仅一江之隔,朱张二人经常同舟往返于湘江之中,“朱张渡”由此得名。朱熹作诗记下了这次意义深远的学术交流活动;“偶泛长沙者,振衣湘山岑。烟云渺变化,宇宙穷高深。怀古壮士志,忧时君子心。寄言尘中客,莽苍谁能寻。”  从此,朱张渡一直成为岳麓书院学子往返于湘江的主要渡口。清嘉庆十七年,学政汤甫捐建朱张渡亭于水陆洲,岳麓书院山长袁名曜作记。咸丰十一年,学政胡瑞澜重修渡口,东曰“文津”,西曰“道岸”,皆朱子讲学时所名也。清代朱张渡口的“岁修”、“油舱”之费全由民间捐田、捐争维持,慷慨之士大有人在。仅道光十一年,杨振声就捐银120两,交“道事”生息,充“岁修”费用;还有蔡先广、蔡先哲兄弟捐店铺2间,租金充作渡口经营之用。  历代题咏朱张渡的诗词不少,清李家骏诗云:“一楫苍江渡,千秋胜迹留。潮添湘水合,沙拥橘洲浮。道岸先登涉,文津共溯游。英英三楚地,事业企前修。”如今朱张渡尚有一艘小机轮往返于橘子洲头及两岸之间,弥补了五一路大桥和猴子石大桥之间的江渡之缺,倒也成为闹市中的幽绝一景。
其他类似问题
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E 哥只是个传说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民国时期 国民党中统主要职能?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大事件没有_百度知道
民国时期 国民党中统主要职能?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大事件没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中统局的人事组织中,由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兼任局长,但实际负责工作的则是副局长。民国三十八年败离大陆前担任局长的有陈立夫、朱家骅;担任副局长的有徐恩曾、叶秀峰。中统局内设人事科、专员室、经济调查处、交通处、统计处;以及一、二、三组(分别负责训练、党派、情报工作,所以二组直接大搞特务活动的说法也是不对的)。中统局组织设立依附于各级党部机关,在各省市设调查统计室,省以下设专员负责“统计调查”。中统局负责除军、宪、警等军事部门外的情报安全工作。实际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维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军统局也不允许他干涉越权。中统局的工作重心在党政机关内部,另一个重点就是暗中打击一切反对派政党,尤其是共产党。此外对于社会舆论、思想言论也负有监控责任。(类似现在美国的FBI)在历史上留下的大事件:中统女特务郑苹如刺杀色懔骸锋忌莘涣敷惟赴隶诱汉奸丁默村(电影《色戒》和电视连续剧《旗袍》的原型)
主要是帮欧阳峰跑腿的,和帮队长做苹果的,历史事件就是南极去挖冰山,船结果沉了
中统是管国民党党内部的机构...跟军统有区别的...
其他类似问题
民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大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