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的应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税率怎么计算的?

ynw2021 2022-11-28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相关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小编表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税。
  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怎么计算
  据了解,个税征管方式已经由过去按月、按次计税转变为——平时按月、按次预扣预缴,次年3月—6月汇算清缴。
  所谓汇算清缴,简言之,就是在平时已经预扣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遗补漏,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预扣预缴税额”和“年度汇算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预扣预缴税额
  (1)工资、薪金所得
  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款的算法,小编真的不想讲太多。
  (2)劳务报酬所得
  当劳务报酬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20%
  当劳务报酬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稿酬所得
  当稿酬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70%×20%
  当稿酬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70%×20%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当特许权使用费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800)×20%
  当特许权使用费收入>4000元时,应预扣预缴税额=收入×(1-20%)×20%
  2、年度汇算应纳税额
  根据政策规定,“综合所得”是实行按年计税的,所以,年度终了,纳税人需要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全年收入和可以扣除的费用进行汇总,收入额减去费用、扣除后,适用3%—45%的综合所得年度税率表,计算全年应纳个税。
  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综合所得应纳税额=(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小编提醒,“综合所得收入额”的计算方法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全部工资薪金税前收入
  (2)劳务报酬所得:全部劳务报酬税前收入×(1-20%)
  (3)稿酬所得:全部稿酬税前收入×(1-20%)×70%
  (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全部特许权使用费税前收入×(1-20%)
  另外,“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情况,可以在“支付宝—城市服务—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里面查看个人每个月缴纳的三险一金标准,再相加计算,便能得到一整年的缴费金额。
  或者直接查看单位每月给发的工资条,里面也有相关缴费标准介绍。
  如有疑问,还可直接向单位财务人员咨询。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情况,是“因人而异”的。
  具体的扣除标准如下:
  (1)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2)继续教育: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定额扣除;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3)大病医疗: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部分每年限额8万元
  (4)首套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5)住房租金:最高每月定额扣除1500元
  (6)赡养老人:独生子女每月按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标签:
本文地址: /caishui/6594.html文章来源: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分享,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或违法违规内容,请发送邮件到252979913@qq.com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立即删除。
}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计税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实行按月计征的办法。因此,工资、薪金所得以个人每月收入额固定减除8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800元
2.减除费用的具体规定
(1)附加减除费用。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再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其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800元-3200元
(2)单位承担个人所得税:
累进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费用扣除额-速算扣除数)÷(1-税率)
比例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费用扣除额)÷(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计税方法
1.应纳税所得额
对于实行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业户,其生产、经营所得或应纳税所得额是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公式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准予扣除的税金)
2.收入总额
个体工商业户的收入总额,是指个体工商业户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所取得的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各项收入,包括商品(产品)销售收入、营运收入、劳务服务收入、工程价款收入、财产出租或转让收入、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
3.准予扣除的项目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从收入总额中扣除的项目包括成本、费用、损失和准予扣除的税金。其中:
(1)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是指纳税义务人从事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是指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等直接材料和发生的商品进价成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差旅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低值易耗品等,以及支付给生产经营从业人员的工资。
销售费用:是指个体工商业户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委托代销手续费、广告费、展览费、销售服务费,以及其他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个体工商业户为管理和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劳动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审计费、土地使用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开办费摊销、无法收回的账款(坏账损失)、业务招待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个体工商业户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中的其他财务费用。
(2)损失:是指纳税义务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支出。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
(3)税金:是指个体工商业户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以及教育费附加。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义务人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4.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的其他项目及扣除标准
(1)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中的借款利息支出,未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部分,准予扣除。
(2)个体工商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财产保险;运输保险以及从业人员的养老、医疗保险及其他保险费用支出,按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计算扣除。
(3)个体工商业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修理费用,可以据实扣除。修理费用发生不均衡或数额较大的,应分期扣除。
(4)个体工商户按规定缴纳的工商管理费、摊位费,按实际发生额扣除。缴纳的其他规费,其扣除项目和扣除标准,由省、自治区、直地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5)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租入固定资产而支付的费用,其扣除规定为: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而发生的租赁费用,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不得直接扣除;以经营租赁方式(即因生产经营需要临时租入固定资产,租赁期满后,该固定资产应归还出租人)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可以据实扣除。
(6)个体工商业户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开发费用,以及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购置的单台价值在5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和试验性装置的购置资,准予扣除。超出上述标准和范围的,按固定资产管理,不得在当期扣除。
(7)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盘亏,由个体工商业户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以在当期扣除。
(8)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以外币结算的往来项增减变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发生的人民币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所得或在当期扣除。
(9)个体工商业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无法收回的账款,应由其提供有效证明,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10)个体工商业户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其提供合法的凭证或单据,在下列比例内据实扣除:全年销售收入净额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销售收入净额的5‰;全年销售收入净额1500万元以上的,不超过销售收入净额的3‰。
(11)个体工商业户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捐赠额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以据实扣除。纳税人直接给受益人的捐赠不得扣除。
(12)个体工商业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家庭生活混用的费用,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分摊比例,据此计算确定的属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准予扣除。
(13)个体工商户的年度经营亏损,经申报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用下一年度的经营所得弥补。下一年度所得不足弥补的,允许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14)个体工商业户购入低值易耗品的支出,原则上一次摊销,但一次性购入价值较大的,应分期摊销。分期摊销的价值标准和期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
(15)个体工商业户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分别在其计税工资总额的14%、2%和1.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5.不得在所得税前列支的项目
(1)资本性支出,包括;为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投资的支出;
(2)被没收的财物、支付的罚款;
(3)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滞纳金、罚金和罚款;
(4)各种赞助支出;
(5)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分配给投资者的股利;
(7)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
(8)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支出;
(9)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支出;
(10)税法规定不准扣除的其他支出。
6.资产的税务处理
个体工商业户购入、自建、实物投资和融资租入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采取分次计提折旧或分次摊销的方式予以列支。
(1)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个体工商业户的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期限超过一年且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器具等。
①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税法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最短年限分别为:房屋、建筑物为20年;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电子设备和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②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按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计算提取。
(2)无形资产的税务处理。无形资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商誉、著作权、场地使用权等。
①无形资产的计价。无形资产的计价应当按照取得的实际成本为准。具体是:作为投资的无形资产,以协议、合同规定的合理价格为原价;购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价款为原价;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所附单据或参照同类无形资产市场价格确定原价;非专利技术和商誉的计价,应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后确认。
②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内分期平均扣除。
作为投资或受让的无形资产,在法律、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按该使用年限分期扣除;没有规定使用年限或是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扣除期限不少于10年。
(3)递延资产的税务处理。个体工商户自申请营业执照之日起至开始生产经营之日止所发生的符合税法规定的费用,除为取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以及应计入资产价值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之外,可作为递延资产中的开办费,并自开始生产经营之日起不短于5年的期限内分期平均扣除。
(4)流动资产的税务处理及存货计价。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
}
2021-06-14 07:36 来源: 企服在线
原标题: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1.综合所得年度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表(适用于年度计算):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年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公式
年度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60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月度综合所得,适用于2019年及以后取得的综合所得)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计算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
月度(包括按月预扣)计算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额-准予扣除额
准予扣除额=基本扣除费用5000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2018年第四季度工资薪金所得月税率表,适用于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工资薪金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过渡期
(过渡期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纳税人在过渡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不扣除个税新法规定的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
二、经营所得适用
个人所得税公式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适用于2018年10月以后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应税收入额-准予税前扣除金额
三、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时,应当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一)超过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1-20%)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1-20%)
2.稿酬所得=收入*70%*(1-20%)
(二)未超四千:
1.劳务报酬所得 =收入-800元
2.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800元
2.稿酬所得=收入*70%-800元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20%
个人所得税公式
四、特定所得的基本计算
1、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2、财产租赁所得
按照每次租赁收入的大小,区别情况计算: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费用800元)×20%
②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1-20%)×20%
3、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转让财产的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4、偶然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收入额×20%
注意:如果另行给予优惠税率或者减半征收的,则按优惠税率或者减半计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00万税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