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给婆婆说娘家疼出来的女儿婆家不敢欺负大娘大爷是自由恋爱,大娘的母亲给大娘定亲了,大娘不乐意跟着跑来的吗?

点击上面的蓝字“说香河” 关注

选择一个公众号就是选择一种文化以及价值观。

加“祥和君”私人微信xhsy2009,让沟通更便利!


民俗源远流长,从饮食起居、婚丧嫁娶、为人处世,直到生老病死,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民俗,有相同相似之处,又各有不同独特之点。从古至今,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变革,民间有些风俗习惯早已被淘汰、被遗忘。例如:丧葬习俗中的“棺殓”。由于移风易俗,木葬已改为火化,根本不用棺材,所以棺殓过程中的一切习俗以及与棺材有关的一些讲究,自然而然地就被淘汰了。有些风俗习惯,为了使民众易于接受、信服,而托词于鬼神,使人真假难辨。但更多的风俗习惯,究其本质,是由一定科学道理或实用价值的。所以才能历经沧桑,沿袭至今。下面就以香河县当地民众的一些风俗习惯为例,对其科学道理或实用价值,进行一下分析探讨。
在民众生活中,住宅是一家一户的头等大事。为了便于说明民宅建筑和居住的风俗习惯,先介绍一下概况。香河县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北京东南方向60公里处。古为京北东八县之一,现居河北省廊坊市北三县之一。地势平坦,河道交错。村落中民宅分布较为集中,以座北朝南的连山房(排子房)为主,宅前形成整齐的街道。从格局上看,除了绅董富户或有特殊需要者,一般民宅都是三合院。整个宅院呈南北长的长方形。有正房(北房)、东西厢房。房多的户,有厢房向南延伸有对面路亭(读顶);正房后有罩房。与东西厢房南山平齐设门一道,称二门或屏门。二门以内称里院,二门以外称外院。外院砌围墙,设临街大门。正房后有罩房的院落称后院,如无罩房称子院。从建房物料材质上看,可分为:
土房 土坯砌墙或用土夯实拍平的“板打墙”,没有柁,硬山搁檩,檩上铺秫秸把子,上面抹泥。
十三层(读幸)地基往上里外砌十三层砖,在往上用土坯砌墙,柁檩俱全、铺秫秸把子上面抹泥。
四角硬 十三层砖往上,四角、门口用砖砌,余者用坯砌墙。其它于“十三层”同。
砖房十三层砖往上,外面用砖里面用坯砌墙,俗称“里生外熟”,美称为“浑砖到顶”。柁檩俱全,檩上钉花架(木条),檐头钉椽子。花架上铺苇箔或秫秸箔,上面抹泥。
瓦房砖房屋顶上覆瓦,称瓦房。一般十三层砖用灰砌,往上用泥砌。从房基往上都用石灰砌墙,称“挑灰到顶”。每块砖都经过磨制,磨的平整细致,称“磨砖对缝”。里外都用砖砌墙,称“里外硬”。
有关民宅的风俗习惯,大部分体现在盖房过程中。
择基选择宅基地是盖房的首要大事,因为宅院建成后是不能轻易拆改迁移的。选择宅基地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原宅基地上拆旧盖新;一是在空地上另盖新房。不论是那种情况,房主都要请风水先生—俗称“风水眼”—来看一看。原来兴旺发达、人口平安的户,担心在盖房中破坏了自家原有的“好风水”;原来穷困破败、诸事不顺的户,要力求在盖房中改变自己家的“坏风水”,为了改变家宅风水而翻盖新房或拆墙改门者,颇多实例。总之,是都存在着一种趋吉避凶的心理。风水眼除了掌握一些传统勘测理论知识外,最主要的还是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并积累有民宅建筑的丰富经验。请他们来帮助选择宅基地、设计宅院的格局,是具有一定实用意义的。
箭道穿心宅基地正对着由南而来的大道或由东南、西南而来的两条大道的汇合处,称为“穿心道”,犯大忌。风水眼歌曰:“南来大路正冲门,速避直行过路人。急取大石宜改镇,免叫后人哭声频”。又“东西有道直冲怀,定主风病疾伤灾。从来多用医不可,儿孙难免哭声来”。这种说法听起来确实有点儿邪虎、吓人。实际上穿心道的不利在于宅院中没有回避的余地。过去居家过日子,清晨第一件事就是打开临街大门,对外表示全家人都已起床了,对内有督促作用。如果白天还是关着大门,说明这家人太懒,会招人耻笑,甚至于怀疑你家里出了什么事儿。大门既然敞开,从南面道上来人,在很远处便能将院内情形一览无余。如旧宅基处在穿心道的位置上,或虽新宅基别无选择,风水眼回采取破解办法,建议房主在大门内筑一影壁以弥补不足,即所谓“急取大石宜改镇”也。用发展眼光看,这种宅基很难长久,因其梗塞交通,常常在街道规划改造中被拆除。
王八盖儿地四面低洼中间高的地势,雨水向四面流,称为“四出水”,俗称王八盖儿地;南面高,北面洼的地势,称“后出水”。传统习俗把水视为“财”,不是建宅吉地。实际上是因为当地宅院都是北高南低向南排水的,如果与众不同,是不利排水的;二是加大平垫宅基的投资;三是易被雨水冲刷,出现塌方,影响宅基牢固。
抢阳与朝阴宅院的中轴线朝向(俗称山向)也很重要。要由风水眼用罗盘光找出子午线(正北正南)来,只有庙宇或衙门才能用这个朝向,一般民宅必须略偏东南方向,夹角不小于5度,这种朝向称为“抢阳”。如果向西南方向略偏,叫做“朝阴”。顾名思义,抢阳就是先见太阳。抢阳的宅院会东暖夏凉,显得天亮的早、白天长。如果朝阴则完全相反,冬不暖夏不凉,显得白天短,黑的快。直到现在,这种习俗仍在沿袭。公路或大街两侧,有许多宅院、楼房前面不与街道平行,宅前空地呈三角形,就是最好的说明。
肩担二山房基左右都有邻居,房基高出两个邻居太多,成“凸”字形。风水眼称之为“肩担二山”,就像一个肩膀上担了两座山(邻居的房山),负担太重,难以发达。其实,谁家盖房都希望房基高于邻居,利于防潮、防碱、排水、防灾。但是,如果高出邻居太多,由于潮湿浸蚀对邻居房屋极为不利。所以,在盖房时,房基的高矮都要与邻居协商,征得同意。否则,往往会引起邻里不和、打架斗殴,甚至于对簿公堂。有了风水眼“肩担二山”说法的制约,房主就会主动不把房基长的太多,省却很多麻烦。所以在每一排连山房中,很少出现“凸”字现象。对整个村落的街道平整、排水都有利。
码磉俗称码盘儿,就是砌基础。房屋基础俗称“地衬儿”或“地脚”。除了板打墙外,不论什么房,地衬儿必须用砖砌,三五七九层不等。槽沟底要分两三步土夯实,称为“砸地脚”。用的夯不是普通的木夯,是用轧场的碌碡立起来,绑上两根长夹杆,由八个人抬到平身往下砸,称为“高起高撂”。这是个极重的力气活儿,最少要有三班人轮流替换。俗话说“打夯曳锯,请都不去”,实在是体力稍差一点儿的人,都应不了这活儿。打夯之所以要唱夯歌,一是为了叫齐大家用力一致,也是为了使大家稍得喘息。房主自不必说,要尽心竭力准备好酒好菜硬实饭,来酬劳大家的。砌好房基后就要拉土填槽了。这些活儿,都是用人多的。一般盖房户都要在盖房前一年的秋收后农事稍闲、上冻前,将房基砌好。在盖房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条件差的户,砸不起“地脚”,就将槽里的土翻松软,平整好,放大水灌,力求房基受力均匀,称为“灌槽”。
立架香河县民房都是砖(或坯)木结构。以三间房论都有四梁(柁)八柱,立柱支柁,柁上架檩,檩上钉花架,檐檩上钉椽子。这是盖房的第二道工序,称为立架。优点是“墙倒屋不塌”—经雨水冲刷,或洪水浸泡,屋墙倒坍屋顶也不会扒架。
东嘴西舌根扎院说的是架檩的要求。房架上檩与檩之间连接是凹凸形榫接,凹形榫称母榫—像嘴;凸形榫称公榫—像舌。东嘴即东边的檩条做母榫;西舌即西边的檩条做公榫。不论柁檩都要大头(根部)超向院里。
檩条一二三,家宅永不安不论盖三间或五间房,檩条长度只能有两种尺寸。如果有三种长度尺寸,便称做“一二三”。檩条长短不齐,会影响房架承重不匀;盖出房来宅院格局也不好安排,绝难对称。
孤柁燕檩单椽子是房屋木架中的大忌。民众盖房最喜欢用有“豆角弯儿(微向上拱)的柁。孤柁是指不论盖几间房,只用一架柁两根柱子、檩条一端架在柁上,一端搭在山墙上。这样,房架只有承重力没有撑拉力重心不稳,承重后容易滚架倒塌。燕檩是指檩条一端正赶上树木分杈部位,纹理不顺,绞纹居多,木匠不好做公母榫,即使勉强做上,承重后也容易断裂。房檐上不论用多少根椽子,都必须是双数,如果出现单数便是“单椽子”,正好与“单传子”音同字不同。单传子是当地人对一户几辈儿都是只有一个男孩儿,称为几辈儿单传,含有人丁不旺的意思。人们由于趋势吉避凶的心理,由单椽子联想到单传子,所以成了大忌。
桑皂杜梨槐,不入阴阳宅桑树、皂角树、杜梨树、梨树、国槐,这五种树都结果实,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用来染布,桑叶还可以养蚕,具有经济价值。同时,还少有高大、挺直、匀称的树干;有的木质松软无纹,如杜木是雕花刻印的上等材料;有的疤结太多,是不宜做房架和棺材的。
上梁立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盖房过程中一个隆重的庆贺仪式。就是将正中一间房的脊檩安上,称为上梁。这根脊檩正中向下的一面,要贴上画在正方形红纸上的阴阳鱼、八卦图。阴阳鱼中心垂下一条红线绳,绳上串着一串铜线,绳端系一条红布。八卦图两侧各贴一条幅,分别写着“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柱子上要贴“主柱大吉”。门框上要贴对联,常用的词是:“立柱喜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或“青龙扶玉柱,白虎架金梁”。这样一布置,立刻使盖房工地充满了喜庆气氛。会有众多的至亲好友,邻里乡亲前来围观致贺。脊檩安好后,木匠头儿站在脊檩上,将一瓶白酒浇在檩条上,谓之“浇梁”,随后大喊一声:“给东家道喜啦!”随之鞭炮齐鸣。此时会有乞丐来念喜歌,喜歌都是致贺祝福的内容。现举二例如下:
其一:这块宝地圣人留,周公动土鲁班修。
伯温看的风水地,主家盖的万年楼。
小小瓦刀七寸长,老君炉里加过钢。
加钢不为别的事,为给主家盖新房。
盖完南房盖主房,雕梁画栋多漂亮。
南房盖的阁老府,北房盖的祖先堂。
东房盖的金银库,西房盖的万年仓。
金银库里有财宝,万年仓里有余粮。
人旺财旺运气旺,富贵荣华万年长。
其二:脚登云梯步步高,手攀花枝摘仙桃。
要问徒儿哪里去,我上金梁走一遭。
眼望高高一条龙,摇头摆尾往上行。
行到空中定了位,单等主人来挂红。
挂红挂在九龙头,年年五谷大丰收。
挂红挂在九龙尾,为官爱民清如水。
正念喜,抬头观,来了福禄寿三仙。
增福仙,增寿仙,还有刘海撒金钱。
金钱撒在宝梁上,富贵荣华万万年!
乞丐念喜歌,就像现在房屋落成典礼,请文艺团体助兴一样,增加了上梁的喜庆氛。乞丐念完喜歌,将红绒绳编着的九枚铜钱扔在宅基地上。房主必须将铜钱拣起,连同给的喜钱一并还给乞丐。如遇房主吝啬,不肯给喜钱,乞丐就念丧气歌:
一进门来忽害怕,四梁八柱扒了架。
瓦匠木匠砸折腿,小工一个也没剩下------
这一来势必引起争吵,不仅影响施工,还破坏了喜庆气氛。不过这种情况极少极少。
上梁是当地民众盖房约定俗成的喜庆仪式。至亲好友前来祝贺,都是带着礼物来的,虽然礼有轻重,都有从经济上赞助的意思,谓之“浇梁”。更重要的是协助房主检查房架的质量,如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好及时改正,等砌上墙在发现问题为时已晚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话:“陈三儿盖房,柁长檩也长”。说的是有个叫陈三儿的人,盖房的时候,瓦木匠翻错了尺寸,等砌好墙以后才发现柁檩尺寸都长,得锯一截去才合适。俗话说“寸木寸金”,稍长一点的檩柁,就要多花很多钱。这一锯正所谓“大材小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句话是在提醒人们,提前检查房架的质量,是非常必要的。房主要设酒席款待大家,对亲友是招待;对工匠是酬劳;对无偿前来帮工的乡亲门是酬谢。
有钱难买雨浇梁浇梁这一习俗是由来已久的。传说当年斩将封神的姜太公,深山学艺期满,下山后无家可归,就暂住在好友宋异人家里。他发现宋家有一块风水宝地,就建议宋异人在宝地上盖房。宋异人说:“何尝不想在此盖房,盖过几次了,只是刚一立架上梁就着火,盖不起来呀!”姜太公笑道:“有我在此,你尽管盖,确保你平安无事!”宋异人又操持盖房,到了上梁的时候,果然有一股邪火,自天上直奔脊檩烧来。姜太公见状立刻施展呼风唤雨的法术,一阵倾盆大雨将邪火浇灭,房子才盖成了。宋异人自然喜出望外,逐大摆酒席,广招亲友庆贺。后来,人们认为盖房上梁遇雨是吉利事,如不遇雨便在脊檩上浇酒以代,并在脊檩上贴上“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字幅,用以驱邪。这一传说充分说明盖房力架之后,最怕失火。檩条上贴上字幅,是在提醒房主注意防火的。八卦图是表示东南西北方位的,贴在中间脊檩上,可以帮助人们检查房屋的朝向,是抢阳还是朝阴,符合不符合原来的设计要求。垂下来的红线绳串铜钱,系红布条,相当于瓦木匠用的线坠儿;以及门框、柱子上贴对联,都成了检查房架、屋墙垂直度的标志。具体到香河县当地,除了“里外硬”的房以外,盖什么房都得用土坯,盖房时是最怕雨浇的。于是“有钱难买雨浇梁”又有了一种新的含义。如果谁家盖房正赶上下雨,人们边会半开玩笑的用这句话劝慰他。
上梁是个热闹喜庆的场面,房主还会把喜糖散给围观者。但是最忌女人,特别是在经期的女人和孕妇观看。说是会冲了宅神,于房主不利。如果孕妇来看上梁的,被木匠发现,要用斧子往檩条上剁一下,孕妇生下孩子来准是豁嘴儿(兔唇)。这种说法听起来可笑,其实禁止女人进入立架工地,是有实际意义的,一是怕分散工匠们的注意力,造成事故;二是怕木料或工具从房架上掉下来砸伤人,才编出鬼话来吓人。
门口二尺八,死活一起搭在安装柁檩房架的同时,门框(俗称门口)也要立好。门口尺寸指的内径(俗称满里)宽度。盖房瓦木匠所用的尺俗称木匠尺,也称鲁班尺,还是祖师爷鲁班留下来的。一尺约等于,我们希望不一样的面孔不一样的故事能够让更多人倾听。你会是下一个《说香河》关注的主角吗?期待和你相遇!

请将本公号推荐给你最赏识的人

}

“哎哟,电影院,我们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好看的电影。”

  天衣看到前面不远处一片开阔场地,上面有许多广告牌。

  这词对书娟来说,还是第一次听说。乡下放电影,是稀罕事。一年也就那么几回。都是露天电影。公社放映员扯一块电影面挂在两棵树中间。人们搬着小板凳,或者用石头垫着,露天看电影。几个庄的人都跑来看。

  尤其是年轻人,看电影简单比过节还高兴。

  因为年轻人谁都不想靠相亲,和一个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结婚过一辈子。谁不想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结婚呢。八十年代人们思想非常保守。年轻人自由恋爱,尤其是在乡下那是丢脸的事。只是有些胆大的青年,他们就利用赶集或者看电影的时候,去相看前后几个庄的姑娘。

  集市毕竟是白天,只能远远看着。看电影就不一样了。那是在晚上,不但可以靠近看个够,还可以说上几句话当然也有那些不要脸的坏痞子,趁乱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书娟十七八岁的时候也是喜欢看电影的。但经过一件事,就再也没去看过了。

  但电影两个字,对书娟来说,却不再是快乐的词语,而变成了可怕的回忆。

  天衣哪知道这些,拉着书娟就往前走。瞎婆赶紧跟上。

  “真是电影院呢。”

  “姥姥,我请你晚上看电影。”

  天衣听姥姥那话,心里不由有些好奇。姥姥是在哪里看过电影的呢?是姥姥年轻的时候,家境好的时候吗?那时候应该还没电影可看吧。难道是姥姥说的她穿越的时候看过的。哎哟,这样一想,天衣不由回头看了一眼瞎婆。

  姥姥是穿越到二十一世纪去过的人。她看得当然是二十一世纪的电影。只是不知道是什么电影。看电影当然不会是一个人。姥姥又是和谁一起看电影的呢?

  这些疑问,越来越让天衣觉得好奇了。

  “向导,人证,咱们的牛百岁。”

  天衣念着电影招牌上的片名。这些电影可真够老的,她根本都没听说过。

  “我们再去问问,还有没有别的电影?”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天衣还是第一次离电影这么近。对于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离了手机都不能活。真是憋死了。先看一场电影再说。不过,这些片子也太老了吧。

  “姥姥你和书娟姐在这等一会,我去看看就来。”

  天衣让两人等她一会,自己跑到前面售票窗口去打探情况。

  “这一周一共是十部电影轮流放映。一次一人票价一毛钱。《少林寺》贵一些三毛钱。”

  售票员是个小伙子,操着好听的普通话。给天衣介绍了十部电影的名字。

  庐山恋、茶馆、城南旧事、黄土地这些电影,天衣还是听说过的。是很经典的老片子。少林寺就更不要说了。她自然是看过的。小时候在电视机上看过。她爸爸最喜欢看少林寺了。她是在手机上看过的。电影是轮流放映,一晚上放两部。花一毛钱看两个电影,自然是非常划算的事。

  天衣又打听了一下,知道明天晚上放映黄土地和茶馆。这个适合姥爷姥姥看。

  今天晚上放庐山恋和少林寺,票有些贵,一人得三毛,她倒是可以和卫东青一起来看看。只不过,不知电影院会不会让狗进来。一想到这里,天衣不由拍了一下自己脑袋。她脑袋真是进水了。她看电影找谁来看不一样。怎么会突然想到要和卫东青一起来看。真是疯了,这些恋爱片,她们两个一起来看,怎么就合适了?

  陆天衣,你和卫东青是恋人吗?

  你们只是结婚了的名义夫妻罢了。

  怎么能一起来看什么恋爱电影呢?

  天衣买了一些票赶紧退出来。

  “姥姥,书娟姐。还有许多好看的电影,都是循环放映的。我买了一些票,分开几天的。回到家,各人找好同伴拿票来看就行。”

  天衣说着,把票递给姥姥。

  “我们快去看看店铺吧。再晚些回来天就该黑了。”

  她还想看完店铺装修,再到旁边看看那家的房子呢。租房子的事也很得抓紧时间办。

  三人脚下步伐加快,不多时来到赵寡妇家。

  赵大娘正坐在院里收拾捡来的蔬菜。一看到三人进门,赶紧站起来,让孩子拿板凳给客人坐。

  “大妹子让你们娘两受累了。”

  瞎婆比赵大娘年长一些,赵大娘称她为老姐姐,她自然就称赵大娘大妹子了。两个人拉着手坐下,熟络地像多年没见过的老姐妹一样。天衣看着她们两坐下说话,笑着去看店铺。

  卫炎找的人干活果然麻利靠谱。这么快基本就装修差不多了。地面墙面吊顶这些都硬件都处理好了。裁缝铺就等机器桌子面料上来,就能开工干活了。超市这边更简单,只要摆上货架,上了货就能开门经营了。

  赵寡妇正在店里打扫卫生。

  看到天衣走进来,忙走过来,

  “夫人,工人师傅才完工走有一个小时。老师傅说还有一些细活,等吃了晚饭,再带两人过来做一下就完事了。”

  赵寡妇赶紧请天衣到外面坐,说屋里她正打扫着呢。别弄脏了天衣的衣裳。

  “你看,我原先就说过。你叫我天衣就行了。怎么还叫我夫人呢,这也太生份了。”

  天衣笑着,伸手拿起旁边的扫把,

  “你已经把东西都收过了,再扫一遍地,就干净了。我们一起做,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快些吧。再说了,我早就说过,我也是一个乡下丫头出身。你比我年长几岁。以后我就叫你赵嫂子。你叫我天衣妹妹就行。”

  “那哪能行,你可是卫医生夫人呢?”

  赵寡妇赶紧上前夺天衣手里的扫把,

  “哪能让你干这活呢。你租了我们的房子,价格给那么公道,是帮了我们娘几个的大忙了。活又不多了,一会就全扫好。别再沾着你身上脏了。”

  天衣笑了,这个赵寡妇真是性格温顺,有些腼腆。这么年轻,死了男人,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又伺候着一个年老的婆婆,真是不容易啊。

  院子里传来赵大娘的喊声。

  “我婆婆喊我,我们先出去吧。”

  香如?天衣看着赵寡妇单薄的身子,黄瘦的脸。赵寡妇居然有个这么好听的名字。原先好像也听田拉拉介绍过。当时没记住。现在再次听到这个名字,才猛然想了起来。

  “要不,我以后就喊你香如嫂子吧。你直接叫我天衣就行。”

  天衣想着,这么年轻男人就死了。别人都叫她赵寡妇。或者喊她赵嫂子,赵婶子。这样的称呼双让人难受啊。不如换成喊名字,这样会好一些。

  赵寡妇站住了,慢慢转过身来,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连眉眼看着都温润起来。她实在没想到,这个卫医生新媳妇虽然这么年轻,可是心思却这样细敏善良,会为她人着想。以后有这样的人在这院子里陪着她。她的日子怕不再会是以前那样一副苦样子了。

  “香如嫂子名字这么好听,姓什么呢?”

  “孟香如,香如嫂子这名字真是好听。”

  孟香如这三个字,犹如一阵春风拂过赵寡妇的心。

  自从她嫁到来,她就成了别人嘴里的赵嫂子,赵家媳妇。然后成了孩子妈。后来男人死了,她就成了赵寡妇。她的名字,现在只有一个人会喊了。

  那就是她的婆婆赵大娘。

  但赵大娘也只是在有客人在的时候,才会这样正式地喊她的名字。或者偶尔和她商量什么事的时候,才会喊她这个名字。其他时候,婆婆会直接和她说话,并不喊她的名字。

  家里除了两个孩子,就她和婆婆两个大人。婆婆说话自然不用喊名字,就知道是对她说的。

  时间长了,连她自己都快要谈忘了,仿佛成了另一个人,和她没有什么关系一样。

  此时被天衣这样一说,仿佛把那失去的久远的记忆唤醒了一样。

  赵寡妇在心里暗暗叫着自己的名字。

  孟香如,我是孟香如。我不是赵寡妇。我也是一个有着好听名字的年轻女人呢。

  “香如啊,你快些去做饭。今天不管怎么样,一定得留你吴大娘在这吃顿饭呢。”

  天衣不由在心里笑了。

  对,人家不喊,她还真忘了。姥爷姓吴,姥姥自然会被人喊成吴大娘。

  “我和香如嫂子一块去买菜。姥姥你们继续聊。”

  “我身上脏,我去换件衣裳。夫——”

  一个人字还没喊出来,看到天衣雪亮嗔怪的目光,孟香如心里一阵温暖,不由改口轻轻说,

  “天衣,你等着我。”

  赵大娘和瞎婆互相看了一眼,孟香如走进屋换衣裳了。

  “怎么能直接喊天衣呢?你可是——”

  “大娘,你又来了。我上次不是说了吗?我们要住在一起好长时间呢。您老要总是这样让一家人喊我夫人,岂不是太尴尬了。也太生份了。何况你和我姥姥那么亲近呢?”

  “可不是,大妹子。你这样喊孩子禁不起呢。天衣还是个十八岁的孩子呢。”

  才那么短的时间,卫医生夫人就和儿媳妇这么亲近呢。香如嫂子,听卫医生夫人这样喊儿媳妇。赵大娘心里一阵温暖。以前儿子活着时,街坊邻居喊儿媳妇叫赵嫂子,清明娘。她听着是一种幸福。自从儿子死后,邻居们再喊儿媳妇赵嫂子,清明娘。她怎么听,都听得有一种难受的感觉。尤其她知道,有些坏心眼的女人背后还喊儿媳妇赵寡妇。儿媳妇还年轻,她本来也没想让儿媳妇一辈子守着这个家。只是想着再过两年,等两孩子再大一点。到时候儿媳妇自己不提,她也会劝儿媳妇再走一家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这个赵字,最好就不要再往儿媳妇身上安了。

  现在听天衣喊儿媳妇香如嫂子,对,香如放在嫂子前面,要比赵要合适多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娘家疼出来的女儿婆家不敢欺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