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跟国家电网有关的大学有哪些受网络攻击方向的学校

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已经严重影响了互联网的正常运作。于是,“安全加” 总是接到媒体的需求(特别国外媒体)要求说一说DDoS对工控领域的威胁,这让安全加小编有些哭笑不得。1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对关键基础设施,尤其是涉及国家命脉的工控领域,都是通过木马渗透内网,然后实施APT攻击;2涉及国家命脉的工控领域,大多都不会直接暴露在外网,这包括国外也是一样的;3DDoS大多是攻击外围网络,然后瘫痪它,你把外网打瘫了,自己不也进不去了吗?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小编整理了安全加近期发布的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相关文章。

在下面的内容中,安全专家认为,类似电网和天然气管道等关键基础设施不太可能会遭到大规模的DDoS攻击。但是他们也承认,目前大量的关键基础设施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近期的DDoS攻击关键基础设施事件

就在上个月,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域名系统(DNS)服务商Dyn经历了一次大规模DDoS攻击,而此次攻击也给北美地区的大量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次事件不仅使大量热门网站被迫下线,而且还导致广大网民好几个小时都无法正常访问互联网。此次事件中没有人员死亡,也没有人员受伤,只有财产损失,但是却吸引了全国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

鉴于此次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力,很多人开始担心这种由数百万台物联网设备所组成的僵尸网络在将来会做更加恐怖的事情,甚至还会影响国家的关键基础设施。像国家电网这样的关键基础设施一旦遭到了攻击,那么带来的影响可就不只是“不方便”这么简单了。如果没有电的话,企业、家庭、应急服务、金融行业以及互联网根本就无法正常运转。

其实现实中也发生过类似的事件。就在 这个月的月初,芬兰拉彭兰塔市(芬兰东部的一个城市)的两处供暖设备因遭到了DDoS攻击而无法正常为市民提供暖气。 虽然此次供暖中断是暂时性的,但是当地媒体指出,由于当地气温低于零度,所以暖气的长期中断会导致供暖设备和传输线路的出现物理损伤,因此受影响的市民不得不搬到其他的地方过冬。

近期,安全研究专家在一篇题为《 》论文中表示,他们可以使用飞利浦Hue智能灯泡和ZigBee协议来构建大规模的僵尸网络。这是一种新型的安全威胁,如果一台物联网设备感染了蠕虫,那么与该设备临近的物联网设备也会交叉感染,蠕虫将会迅速传播开,这就类似于一种核链反应了。

“攻击者可以在城市中的任何一个地方接入一个使用ZigBee无线通信协议的智能灯泡,此时该蠕虫就会像生化危机里的“T病毒”一样在几分钟之内感染大量的物联网设备。攻击者将可以随意地开关城市中的电灯,或者利用它们来进行大规模的DDoS攻击。”

如果攻击者可以使用这项技术来对城市的供暖、供水、污水处理和交通管制等基础服务系统进行攻击的话,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Resilient Systems的首席技术官Bruce Schneier 表示:“这些关键基础设施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不仅会导致财产的损失,而且甚至会引起人员的伤亡。”

但是,负责监控和管理国家大部分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业控制系统在受到DDoS攻击之后,真的会引起长时间的服务中断吗?

DDoS攻击对关键基础设施的影响有多大?

安全专家们对这一问题持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人认为,国家的工业控制系统与普通的物联网设备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们没那么容易受到DDoS攻击。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这些系统也是物联网中的一部分,所以它们同样有可能遭到DDoS攻击。

某些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关键基础设施而言,DDoS攻击并不是直接的威胁。因为工业控制系统与消费者手中的物联网设备并不相同。拿温度控制器来打个比方,从表面上看也许它们很相似,但是工控系统所使用的温度控制器与用户家中墙上挂着的恒温器相比,它所采用的是不同的技术,使用场景和性能也完全不同。而工控系统处理信息的过程也并不依赖于互联网服务。

“对于那些极度依赖网络通信的设备来说,DDoS攻击是非常有效的。但是ICS和SCADA这样的工业环境并不具备对网络服务的依赖性。”

“物联网设备应该被严格定义为消费级设备。虽然大多数关键基础设施接入了互联网,但是这些设备采用的并非消费级通信技术。企业会在SCADA系统的安全性上投入大量资金,这与消费级终端有着显著的区别。”

“虽然目前有的工控系统需要依赖互联网,但是绝大多数工控系统并非如此,这些设备的网络数据和终端节点所使用的技术是十分复杂的。因此,DDoS攻击并不足以干扰关键基础设施的运作。”

“工控系统绝对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因为整个行业正在从物理系统转变成网络物理系统。在过去的几年里,工业环境和外部网络之间的联系正在加强。所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环境遭受外部攻击的可能性也会越来越高。”

“关键基础设施正在逐渐趋于自动化,而这种自动化需要依赖基于IP的通信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到公共蜂窝数据网络。这样一来,这些设备与消费级产品将共同组成我们的物联网。”

不过他还补充说到:“某些组织的私有物联网使用的是软件定义无线电技术,这与公共设施所使用的专用技术是有区别的。”

工控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安全性的发展

Robert M.Lee也承认,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了。对于工控设备的制造商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安全方面的压力不容小觑。而现实就是,工控设备制造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此之前,信息安全并不是这些厂商首要考虑的因素。因为他们既没有能够与攻击者抗衡的技术,也没有聘请并留住安全技术人才的实力。实际上,检测复杂的网络攻击是有难度的,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虽然这个行业现在已经开始逐渐关注安全因素了,但是如果想要抵御复杂的网络攻击,那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当然了,虽然DDoS攻击并不算是十分复杂的网络攻击,但是它仍然会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困扰。Matt Devost认为:“如果商业建筑中数百万的家用智能恒温设备和智能电网设备遭到攻击并同时消耗大伏交流电的话,电网将会因超额负载而发生故障。”

不过Gumbs表示,他认为DDoS攻击并不会给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带来灾难性的破坏,因为这些设备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样的攻击。他说到:

“我们也许可以将这种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与自然灾害进行比较。在面对飓风、洪水、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我们可以沉着应对。所以我认为,在面对网络攻击时,我们也同样能够妥善处理。但是,这种攻击给金融系统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更加严重。在遭受攻击之后,用户在ATM机上的取款操作以及各大商场的刷卡支付操作都将会受到影响。”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的公共事业部门都会逐渐开始重视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当今这个世界,黑客们越来越聪明了,黑客社区也在不断分享着各种黑客技术和先进的DDoS攻击代码。我们需要对信息安全的各种细节因素进行仔细的研究,虽然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是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关键基础设施攻击的相关文章

}

国家电网,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主要掌管着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命脉,以建设和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

最重要的是公司自建成以来,以飞快的速度拓展主营业务,如今,除了国内的电网业务外,已经逐渐向国外多个国家延伸,其中涉及的国家包括巴西、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等。

因此,也让国家电网跻身于我国大型骨干企业的队列当中,和中国烟草、中石油等占据同样重要的位置,毕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自然也是备受国家重视的企业单位。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只能先回家待业,这就使得很多毕业生将就业的重心转向国企上,国家电网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虽然国企在招录时,并没有公务员、事业单位如此严格,并且毕业生上岸的概率非常高,但是像国家电网这类国企,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者的专业功底要求非常高。

通常情况下,国家电网在组织招聘活动时,大部分时间会采取校招的方式,并且只会针对一些方向非常明确的大学进行校招,因此学生的毕业院校非常重要。

3所对口国家电网的大学,校招名额较多

学校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的重点大学之一,也是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

学校主要培养的就是电力相关人才,并且在整个东北三省都很受欢迎,并且有很多专业和国家电网密切相关,自然毕业生也深受国家电网的重视,就业前景非常好。

是中国独立建制的三所电力高校之一,主要负责培养电力特色相关人才,是上海市9所“卓越工程师”学校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唯一的电力本科高校,深得国家电网的青睐。

上海电力大学每年都有很多毕业生进到国家电网工作,并且随着工作年限不断地升高,其中有一些毕业生已经在国家电网中,担任重要岗位的高职级,就业前景一片大好。

是直属于教育部,并且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建的重点大学,是“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以电气与电子工程为主。

也是因为学校有参与创办,自然在每年招聘时,会对华北电力大学的毕业生有特殊照顾,给到的校招名额也更多一些,这就意味着该校的毕业生,进国家电网工作要容易很多。

实际上想进国家电网的学生,都能从上述学校中找出相似处,就是国家电网在招聘时,会格外针对电力相关的大学组织招聘,这也是最大限度保证所招人才的专业水平。

国家电网作为针对性非常强的国有企业,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财政,自然能进国家电网上班的人,也要相比之下非常优秀的人才。

想进国家电网的学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首先,学生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一定要和电力相关的专业,比如电气工程、电子信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这些都在学生的报考范围,但是也要考虑清楚再报。

其实上述和电力相关的专业,大部分并不适合女生报考,有很多相关专业会涉及大型机械的操作,不仅在学习上已经对女生增加了难度,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很难把控。

再者,想进国家电网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有挂科或作弊等行为,因为是国家电网的招聘,所以对于大学生的资质有很高的要求,几乎能进国家电网的都是品学兼优的毕业生。

最后,大学生要各方面能力突出,在大学期间珍惜每个自我提升的机会,等到毕业后学历不过是获得工作的“门票”,想要保住工作,还是要以个人能力证明。

国家电网对当代大学生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工作选择,但却并不是大学生们唯一的选择,实际上在国家电网中,有很多岗位的危险性极高,还会涉及高空作业。

这些都是需要大学生在报考前,和家人一起想清楚,毕竟想要获得国家电网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最后发现不合适,岂不是得不偿失。

你会因为想进国家电网,而报考这3所学校吗?

}

2021)在成都成功举办。在10月13日举办的空天智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沈昌祥院士为我们带来了题为《用主动免疫可信计算筑牢网络安全防线》的精彩演讲。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国家三网融合专家组成员

以下是沈昌祥院士的演讲实录:

当前,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 5 大国家主权领域空间,也是国际战略在军事领域的演进,我国的网络安全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的法律、战略和等级保护制度要求,推广安全可信产品和服务,筑牢网络安全底线是历史的使命。

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数据和网络为核心,其发展前提是用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筑牢安全防线。

2017年5月12日爆发的WannaCry病毒,通过将系统中数据进行加密,使数据变得不可用,借机勒索钱财。病毒席卷了近150个国家的教育、交通、医疗、卫生、能源网络,它们全部成为了本轮攻击的重灾区。2018年8月3日,台湾台积电遭到了勒索病毒的入侵,几个小时内其在中国台湾地区的北、中、南三个重要生产基地全部停摆,造成十几亿美元损失。

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保护网络技术知识产权,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同时我国发布了《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提出的战略任务“夯实网络安全基础”,强调“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加快安全可信的产品推广应用”。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2.0标准已经执行,要求全面使用安全可信的产品和服务,保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

一、安全风险的实质与对策

安全的风险是来自于网络空间极大威胁。威胁的产生主要是现在网络上有利可图,全方位攻击。黑客通过网络谋财;敌对势力通过网络攻击社会的稳定,破坏生态发展,国家的基础设施是暴恐的目标;霸权国家通过网络侵占对方国家的主权,称霸世界。所以总书记讲,没有网络就没有国家安全。

网络空间极其脆弱是对网络安全的严重挑战,首先是计算科学问题。图灵发明电子计算机要解决的是科学技术问题,因为是技术工具,因此没有理论基础,缺少攻防理念。其次是体系结构问题,主要是冯诺依曼架构,缺少防护部件。最后是计算模式问题,这种模式在重大工程中应用,没有安全服务。因此网络工程中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和威胁。

我们要从本质上、从基础理论上认清认知科学问题。设计IT系统不能穷尽所有逻辑组合,必定存在逻辑不全的缺陷,因此利用缺陷挖掘漏洞进行攻击是网络安全永远的命题。

病毒总是存在的,我们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目标,叫做主动免疫的计算目标,确保为完成计算任务的逻辑组合不被篡改和破坏,实现正确计算。这相当于具有主动免疫功能,使得其能够健康生活。

我们以前没有认识本质,查杀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的传统“老三样”难以应对人为攻击,且容易被攻击者利用,找漏洞、打补丁的传统思路不利于整体安全,不解决利用逻辑缺陷攻击这样的问题(而且其自身也是存在不安全的超级用户),很可能被攻击者所利用,没有杀病毒反而破坏了整个系统。

二、构建新基建网络安全主动免疫新系统

(一)“一种”新模式——计算同时进行安全防护

主动免疫可信计算是一种运算同时进行安全保护的新计算模式,以密码为基因抗体实施身份识别、状态度量、保密存储等功能,及时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与排斥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相当于为网络信息系统培育了免疫能力。

(二)“二重”体系结构——计算部件 + 防护部件

在个体计算设备上必须是双体系的,我们叫做“二重”体系结构,也叫做计算物件和保护物件。如下图所示,与人体一样,也有免疫部件,下图左边的计算部件,是典型冯·诺依曼的体系结构;右边是防护部件;下面的可信密码模块相当于基因,TPCM 控制模块是抗体,产生白细胞循环相当于可信软件基,保证左边的计算部件、应用软件能准确按照原定设计的计算目标工作,这样的系统才是主动免疫的。与共产党反腐败系统一样,即要建立一个免疫、防腐败子系统。我们现在纪检委并行,派出巡视组监督一个单位的工作情况怎么样?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策略,也就是我们监督的一个规则,要按照策略控制下的双重体系结构。


(三)“三重”防护框架

可信安全管理中心支持下的主动免疫三重防护框架,如下图所示。


计算部件像人体一样要有免疫能力。社会单位组成框架很好理解,一个单位有办公环境,门口还有警卫室,传递信息要检查;更重要的要有管理部门。现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办公环境是计算环境,警卫室是对边界安全可信,通信要安全检查,单位的管理要更便捷,必须有一个保卫部门管理系统的配置、物流等。第二,一个单位有保密室,单位软件什么级别、处理方式,都要管理策略制定。第三有监控室,信息系统里有审计,审计就是审计记录送到审计评审;相当于信息送到监控台,留下证据,这样的系统有责任保证可信。

(四)“四要素”人机可信交互

免疫系统有了,交互很重要,交互不好效益不好。人机交互可信是发挥 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动能作用的源头和前提,必须对人的操作访问策略四要素(主体、客体、操作、环境)进行可信度量、识别和控制,纠正传统的访问控制策略模型只基于授权标识属性进行操作,而不作可信验证,难防篡改的安全缺陷。

(五)“五环节”可信设施

系统访问控制操作,可以加强基础设施全程安全管控,用可信密码的技术检查确保设施各环节安全可信。基础设施体系架构有 5 个环节可信,体系结构要可信,不能被篡改、破坏;资源配置要可信,不能乱。更重要的是操作行为要可信;现在是数字经济,数字资产等数据保存要可信;策略管理体系要可信。

(六)“六不”防护效果

我们的新系统,攻击者进不去系统、非授权者重要信息拿不到、窃取保密信息看不懂、系统和信息改不了、系统工作瘫不成、攻击行为赖不掉。我们有可信的审计记录,有据可查、可追溯。这样的系统我们在国家病毒库对所有的病毒进行了一一验证,经受住了考验。

三、建造安全可信自主创新的新型产业空间

中国可信计算源于1992年立项研制免疫的综合安全防护系统(智能安全卡),于1995年2月底就通过了测评和鉴定,大量推广应用。经过长期军民融合应用攻关,形成了自主创新安全可信体系,开启了可信计算3.0时代。

在1995年2月25日,解放军保密委员会技术检测办公室对智能安装卡做了严格的评审测评,其有4个特点,一是具有公钥密码身份识别、对称密码加密存储;二是具有智能控制与安全执行双重体现结构;三是环境免疫抗病毒原理;四是数字定义可信策略对用户透明。

2015年《求是》,发表了我的文章《用可信计算构构筑网络安全》,其中提到可信可用方能安全交互、主动免疫方能有效防护、自主创新方能安全可控。2016年新华社《中国名牌》对我采访以后发表了《可信计算让信息系统国产化真正落地》,可信计算的出现进入了网络安全的主动防御时代(可信计算3.0时代)。

20世纪90年代就有可信(trust)这个词,尤其是世界容错组织,当时要排除故障,不做切换很麻烦;后来用可信概念,对早日故障的苗头采取措施,即要有故障诊断、容错算法,这是可信的早期。

后来,国际上的TCG(可信计算组织),由IBM、微软、Intel等巨头公司发起的,现在形成了一个很大的集团,他们把单节点的PC机加一个可信平台模块,通过主机调用可信软件的TSS来盘查系统。它的体系结构没有主动,是串行的被动调用,但不能防止主动攻击。可信计算3.0是一个具有公钥、对称双密码主动系统免疫,终端、服务器、存储系统体现可信,宿主+可信双节点平行架构,基于网络可信服务验证,动态动量实时感知的全可信网络系统。

《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2006—2020年)》明确提出“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可信计算广泛应用于国家重要信息系统,如增值税防伪、彩票防伪、二代居民身份证安全系统、中央电视台全数字化可信制播环境建设、国家电网电力数字化调度系统安全防护建设,已成为国家法律、战略、等级保护制度要求进行推广应用,其密码体制和体系结构等五大核心技术已被世界著名企业和机构采用,如俄罗斯卡巴斯基最近宣布不研制杀病毒软件而要建免疫网络,以及美国防部热推“零信任架构”等都是异曲同工之举。

完备的可信计算3.0产品链,将形成巨大的新型产业空间。自主可信计算平台产品设备有系统重构可信主机、主板配插PCI可信控制卡、USB可信控制模块三种形态,可以方便地通过可信网路支撑平台把现有设备升级为可信计算机系统,而系统不用改动,便于新老设备融为一体,构成全系统安全可信。

四、按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化解网络安全风险

(一)等级保护2.0新标准

等级保护2.0新标准把云计算、移动网路、物联网和工控等采用可信计算3.0作为核心要求,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下表示出了四级保护的内容。


(二)国家电网电力调度系统安全防护建设

十几年前,发改委14号令已经决定国家电网电力调度系统以可信计算框架实现等级保护四级。目前,电力可信计算密码平台已经在34个省以上调度控制中心使用,覆盖了几千万套地级以上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涉及十几万个节点,约4万座变电站和1万座发电厂,有效抵御各种网络恶意攻击,确保了电力调度系统的安全运行。

我国十几年来,因为有新标准,没有出现过由于网络攻击引起大面积瘫痪问题,证明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国家电网电力调度系统安全架构见下图,它有4个特点。一是高效处理,测试不高于12%的消耗率,因此能实施实时调度;二是不打补丁,不装查杀病毒程序,免疫抗病毒,这非常重要;三是可以不改代码,实施起来相当方便;四是精炼消肿,成本比较低。


(三)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安全架构

我们一定要贯彻5G网络设施等级保护新标准。下图是5G标准框架。5G网络在传统电信云的基础上引入NFV/SDN等技术进行ICT融合,将移动通信网络云化、虚拟化和软件化,使网络变得更灵活、敏捷和开发。

5G是通用计算机、云平台、边缘计算等的应用,完全是虚拟化的网络。下图中,图上面是核心网,中间是接入网,下面是许多基站(实际上就是单板计算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解决安全问题,5G出问题系统就会垮掉。所以,一定要把5G安全工作做好。


下图是等级保护制度要求的5G核心网络可信计算架构,上面是云计算、边缘计算、通用计算平台的可信架构,下面接入基站。我们一定要按照可信架构成主动免疫可信保护三重防御体系。


(本报告根据速记整理)

CAAI原创 丨 作者沈昌祥院士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翻译

如需转载合作请向学会或本人申请

转发请注明转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跟国家电网有关的大学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