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知声的智能家居中控编程教程屏有什么功能啊?可以当做家里的可视门铃吗?

当展厅遇到AI,会有怎样的突破……

云知声在东南总部厦门建设的人工智能展厅打造了一场科技+艺术的视觉盛宴,整个展厅近300平方米,蓝色的主色调好似星辰大海、浩瀚宇宙。整个展厅设计空间流畅,使产品和场景自然融合在一起,让冰冷的科技瞬间有了情感温度和呼吸,更像一个未来城市的智能体验馆。

云知声 AI 展示厅有哪些酷炫的黑科技呢?

智能展示厅分为企业介绍长廊、两大战略方向、展望未来和智能城市四个部分。智能城市展示区包含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五个版块,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新奇的智能生活方式~

AI 展厅不能错过的七大亮点

小云—听说是最帅的导览机器人

小云是一个帅气的导览机器人,从你踏入展厅的那一刻起,小云就知道你是 boy 还是 girl ,主动和你打招呼,并带你到达参观点,为你详细介绍。

你也可以跟他聊聊天,绝对可以让你刮目相看。内外兼修的他,已经圈了一票粉丝了。

Pandora—神奇的智能中控魔盒

正如它的名字一样,Pandora 是个神奇的魔盒,作为整个家庭的控制中枢,除了能提供各种问答和内容服务外,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指令控制灯、窗帘等家居设备。

最遥远的再也不是昏睡的你和一盏灯的距离了~~

儿童早教机器人—好朋友波比

这只萌萌造型的儿童早教机器人波比,藏着大大的惊喜。它有海量的儿童早教内容,故事、儿歌、音乐、国学、英语无所不能!

除了教小朋友学习,又能和小朋友玩耍,聊天,她会摇耳朵,从她稚嫩的声音就能听出她也是个小朋友,六一儿童节邀请来的小朋友都对她喜爱有加~~~

芯片—自主研发设计的AI芯

芯片展示区展示了云知声的全球首款面向 IoT 的 AI 芯片,三年前,距离人工智能风口十万八千里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芯片研发道路,今年5月份发布后,不少伙伴都对它动心了。

真实的芯片镶嵌在两个放大效果的盒子里,通过盒子观看到的芯片虽然仅有一元硬币大小,性能却是之前芯片模组的 50 倍,小而精的芯片可以用在家居、车载、教育等产品中。

超算—加速度的运算能力

我们在展厅打造了一个虚拟超算中心,真的很未来风,这些加速度跳跃的灯光,像未来的璀璨星光,有种置身星辰大海的梦幻感。

实际超算中心位于中国电信海峡枢纽中心,我们在 2016 年就已经搭建完成国内一流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目前近 千万次/秒浮点运算能力,明年底将会达到 1 亿亿次/秒浮点运算能力。

这个速度,可以说是东南最强!

电子病历—把语音转换成文字

你可能经常看到医生手写病历,但是智能语音录入标准方案,可以将口述的病情自动转写为病历,专业的医用词汇都可以识别转写出来,有效提高了病历录入效率。

每次合照,都要找个路人甲,有了拍拍就不需要了。

“你好,拍拍”“在”“请拍照”,你只要说出拍拍的暗号,它就可以为你拍摄美照,支持扫码下载哦~~

还有颜值取胜的背景墙,非常好看!

你以为厦门展厅就这些,NO! 会说话的空调、油烟机、音箱、车载设备……你都可以在展厅看到,谁知道他们晚上会不会秉烛夜谈。

厦门展厅自开馆两个多月来,人气爆棚,目前接待人数高达 400 人。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厦门市委书记裴金佳,厦门市长庄稼汉、河南人大代表团、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商务领事石泽义治等各路大咖都来探访过云知声人工智能展厅。

云知声的厦门展厅可谓是有逼格、有腔调,未来感爆棚!

如果你也想来看看,欢迎撩后台小哥哥~~

}

2008年高考结束的那个夏天,爸爸托同事花了2800块钱买回来一台港版诺基亚6500S,作为我上大学的礼物。

就是这台滑盖手机,它拥有金属机身、双LED闪光灯、320万像素卡尔·蔡司镜头以及显示效果细腻的2.2吋LCD屏幕。刚把这台诺基亚买回来时我兴奋地睡不着觉,总以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手机。然而大学报到的第一天我就发现不对劲,同学的N82可以在聊QQ的同时切换去看UC网页,并且同时还能听歌,而我的手机却不行,一次只能干一件事。后来我才明白,6500S用的是塞班S40操作系统,而同学的N82是塞班S60智能操作系统。

钱没少花,但只差“智能”两个字,给用户带来的体验却完全不同。单一任务的局限性一度让我在繁忙的大一学习生活中差点崩溃,于是一进入大二便将它早早地扔给了我妈,买了一台带塞班S60智能系统的诺基亚N73。

因为我刚刚从北京798艺术中心回来,参加了主办的GKUI智能生态系统发布会暨(|)PRO全球首发仪式。在热闹的会场里,当我第一次拉开吉利博越PRO的车门接触到那套GKUI车机系统的感觉,就跟我11年前第一次接触塞班S60智能操作系统时一模一样。

GKUI引领智能车机时代潮流

智能车机系统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至少在中国汽车市场是这样。用语音代替双手去操控车辆,例如开关天窗、调节空调甚至设置导航已经成为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儿。然而很多消费者把车买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车上的系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实用,首先,语音操控一定要用官方的话术来表达。例如开天窗这件事,你只能说“打开天窗”它才能识别,如果说“天窗打开透透风”很多车机系统就不知所云了。再比如,跟正常人的语言交流并不需要说完整句话对方就能明白,正所谓“聪明人只听半句话”,而笨拙的车机系统一定要等命令说完并且执行完才能接受新的命令,不但倔强而且还傻傻的。还有,车机系统上的APP应用程序更新缓慢,且数量稀少,想要下载个王者荣耀都找不到对应资源。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很多人爱车上的智能车机系统成了一个摆设。

然而吉利汽车搭载的GKUI系统却不一样,它的语音识别系统由NUANCE、百度、科大讯飞、云知声四家行业巨头共同提供技术支持,带来最接近真人交流的感官体验。现场演示过程中,一句话还没说完紧接着说下一句,GKUI系统就能毫无违和地衔接上来,一点都不突兀。加持了海量的语言命令词库后,即便你说的命令再隐晦,它也能准确识别其中的意义并执行,凸显其聪慧。不仅如此,开源的平台能向广大软件工程师或团队开放,理论上说只要你在手机上见到过的APP,在GKUI系统上都能实现运行。

GKUI系统之所以能这么强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背后有来自联发科的顶级智能芯片。它拥有8个核心,能实现复杂的异构运算。独立的NPU神经元网络对视频、图像、语音等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能够实现几何级提升。而-40℃~85℃的正常运行温度区间也能完美兼容全球绝大部分地区的用车环境,包括极寒的南北极和极热的赤道两侧。当然4G+快速网络的支持能让GKUI随时随地拥抱互联网大数据。

发明汽车130多年的老外做梦也没想到,GKUI会让中国人在智能车机系统上实现“弯道超车”。

博越PRO彰显吉利顶级造车实力

如此优秀的智能车机系统,必须要有一款全新车型才能实现“门当户对”,就像每一代苹果iOS的推出都会搭载在新的iPhone手机上一样。懂消费者需求的吉利自然想到了这一点,此次发布会上博越PRO也同时进行了全球首秀。名字叫博越PRO,给人的感觉似乎与华为P30和P30 PRO类似,初次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的仅仅是大了一号配置更高的博越而已。但从现场的观感来看,这辆车相比现款的吉利博越简直有着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首先进气格栅中央的车标从原来的蓝黑双色变成了全黑色块搭配银色饰条的组合,显得更加简洁精致;其次车头原本带有坡度的中央进气格栅变成垂直内凹设计,与吉利旗舰(|)GE保持一致;而反射式全LED大灯也取代了原本卤素或氙气的组合,变得更加明亮而节能。当然引擎盖上那四条酷似车型的隆起肌肉线条也首次出现在博越车型上,让整个车头显得特别精神。

车身侧面的整体变化相对而言并不大,平直带有一点角度的高位腰线和独特的窗户下沿镀铬饰条让熟悉博越的人一眼就能认出它来。侧面改变最大的要数全新设计的轮毂,复杂的花纹犹如夏季盛开的玫瑰花一般,富有诗意和情调,不过遗憾的是静态体验不能看到它转起来之后的样子,因此只能靠自己想象了。

车尾的最大亮点在那个似曾相识的尾灯上,仔细一回忆原来和博瑞GE一样都采用了中国传统扇子的元素,尤其是点亮后那三根由细而粗的导光条显得异常文雅大气。当然车尾细节部分的不同还有很多,例如下方异色保险杠上的灯条以及博越PRO的徽标等等。总体来说,博越PRO外观的改变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坐进车内,博越PRO内饰的变化相比现款就更加大胆前卫了,恰到好处的棕黑双拼内饰配合点缀到位的铝合金装饰条,显得高档大气又不落俗套。平底方向盘、全液晶仪表盘、不规则造型的中控区域等,充分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从上往下看,柔软而厚实的座椅甚至凸显出一股北欧豪华风格。平心而论,博越PRO的内饰设计已经靠近很多豪华车型了。

如果现款的博越在颜值方面能得70分,那这台全新博越PRO至少能飙升至90分。

软硬结合能给客户带来什么?

优秀的软件(智能车机系统)有了,强大的硬件(全新博越PRO)也有了,那软硬件的强强联合能给这辆车的驾驶者带来怎样前所未有的体验呢?我们可以从这块小小的运动手表说起。你可不要小瞧这块智能运动手表,除了跑步、心率、海拔、轨迹等常见运动功能之外,它还是一把车钥匙,联合GKUI车机系统,拥有十八般武艺。例如远程启动车辆、鸣笛找车、升降车窗等等,当然你还能通过4G网络对车辆的空调温度进行远程设置,主副驾驶的座椅加热也能远程开启和关闭,而类似油箱油量、可续航里程等重要信息也能在手表液晶屏上显示。

高度智能化的平台给予车主更多想象,无聊的长途旅行又该如何排遣寂寞?打开随车携带的原装车载KTV系统,在线K歌不是梦!博越PRO还搭载了高级BOSE立体声音响,能够让车内K歌的音响效果不输专业K房。

就这么点功能也好意思称自己是最牛智能车机系统?当然不是!博越PRO搭载的GKUI系统还与全国最大的智能家居品牌小米合作,实现车辆与家用电器的完美结合。例如,开车即将到家,一句“打开家里空调”就能通过网络远程将家里的小米空调打开,这样到家后就能立即享受到空调吹出的徐徐凉风;而出门后一句“开始打扫屋子”,小米扫地机器人就开始工作,犹如请了一位免费的保姆。当然,随着GKUI用户数每年以百万级的数量递增,开发者也会看到这一巨大的市场前景。待更多开发团队进驻之后,新的APP或功能就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喷涌而出,甚至在车机系统上登录微信也不是件很难的事了。

正如10年前,谁会料到手机那块小小的屏幕能容下这么大的精彩世界?今天,随着汽车的普及,中控屏的功能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手机屏幕,汽车的中控屏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尺寸,也意味着有更多的可能性。未来的智能车机系统能够怎样改变我们的用车生活,让我们一起坐在吉利博越PRO的车内大胆展开想象吧!

  • 两小时暴晒不惧“烤”验,微型电动...
  • 两小时暴晒不惧“烤”验,微型电动...
  • 两小时暴晒不惧“烤”验,微型电动...
  • 两小时暴晒不惧“烤”验,微型电动...
  • 3天5车10项测试,“谁是王者”...
  • 远程控制全配备!“谁是小车王”智...
  • 远程控制全配备!“谁是小车王”智...
  • 合资中高级轿车NO.1,为什么是...
  • 智能化并“不虚”,电动小车智能化...
  • 智能化并“不虚”,电动小车智能化...
}

日前,借Arm中国巡回技术研讨会之际,特别邀请Arm合作伙伴云知声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李霄寒做了题为《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的设计》主题演讲。


在演讲中,李霄寒首先回顾了云知声的创业历程,在年这十年间,云知声核心技术团队多次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署(NIST)说话人识别评测(SRE)项目中获得SRE主任务第一名。

2012年云知声成立,隔年1月,就发布了业界第一家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服务,识别率提升10%以上,处于同时期中文识别最高水平,超过了科大讯飞。2013年9月云知声开放语义云平台,是业内第一个同时支持语义解析、问答和多轮对话的开放平台。

三年间,连续获得国际音频检索评测大赛第一名,同期参与的企业和机构包括:Nuance、IBM、SRI、CMU、Microsoft、科大讯飞、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等。

2014年发布智能家居方案(类似Echo),使用2mic降噪技术,实现5米远讲,比谷歌Home的发布早了两年。

2015年5月,第一家支持5米远讲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上市,云知声成为首家在白色家电行业出货的语音技术提供方。

2016年初云知声大脑Athena发布,2016年7月发布国内首个语用计算引擎,支持融合语境信息的理解、生成和交互框架。形成国内一流规模的深度学习超算中心,成功连接超过160块超算GPU,超过百度的Minwa超级电脑(144块GPU)。2016年11月与平安好医生合作切入移动医疗领域,并于2017年12月成立合资公司澔医智能。

2017年3月AIOS发布,6月发布语音中控解决方案Pandora(潘多拉),12月与厦门市政府合作,成立云知芯。2018年3月,AI可定制化芯片UniOne流片。

如今,云知声已有400多名员工,工程师占比78%,核心技术团队博士占比45%,技术骨干大多来自知名高校和知名顶尖企业,公司网点遍布北京、上海、合肥、厦门及深圳。

李霄寒用一组数据解读了云知声的业务量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现如今云知声云平台每日调用量超5亿次,白电智能家居领域芯片出货量超百万片,服务100多家汽车方案商,占汽车后装市场份额的70%以上,赋能终端数超1700万台,完成测试医院超400家,收集30GB的医疗数据,医疗识别准确度超过95%。在教育行业拥有80个以上的合作客户,服务超3000万人,口语评测服务日调用量达2.7亿次。

语音是人工智能在物联网领域的最佳体验

李霄寒将云知声“从算法到芯片”的芯路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从最早的提供算法,通过软方案向互联网及行业提供服务到基于通用芯片向物联网和行业提供软硬一体化方案,2015年开始,建设芯片设计能力,自主设计AI芯片,并基于专有芯片向物联网和行业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李霄寒表示,语音交互是人工智能产业化的最合适切入点,首先是因为物联网的产品五花八门,很多产品没有触摸屏,只能靠自然高效的语言或者图像进行交互,这也是人类最自然最根本的交流方式;其次,云计算的出现,让语音识别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第三则是语言的信息最为丰富,同时具有AI的标志特性,是人类特有的体系性符号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载体是HTML,在智能手机时代,载体是iOS或者安卓,而到了物联网时代,需要面对的产品是多样化的,可能是一个互联网电视,也有可能是一台冰箱或者空调。”李霄寒说道。“物联网产品需要三大因素,一个是感知能力,通过声音感受到人的存在,一个是表达能力,通过语音将内容传递给用户,第三则是思考能力,设备无论依靠云端还是终端,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

云知声很早就看到了语音的重要性,因此推出了多款面向智能家居模组方案,包括适用于智能家居中端语音模组方案、适用于智能家居的低端WiFi语音模组方案以及适用于各类智能家居的远讲拾音降噪硬件模组方案。

为什么系统公司要做芯片?

“随着我们一步步从互联网向物联网拓展并落地后,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挑战等着我们,所以我们选择自主开发芯片一方面是我们的主动选择,另外也有被动选择的原因。”李霄寒说道。

今年五月云知声正式推出基于 Arm 处理器的全球首款面向物联网的 AI芯片——UniOne(雨燕),该产品解决了云知声的三个诉求。首先是边缘算力的需求,由于物联网需要更强的及时性,拥有较少的带宽资源甚至需要在无网状态下工作,因此最好把大量的语音识别算法处理放到终端上;其次,是用户对于成本的敏感性提高,如何降低成本是每个物联网公司的使命;第三则是功耗问题,需要通过芯片、场景、应用和算法一起发力解决待机问题。

“在物联网领域成本是很看重的,如果模块成本增加一百块,对于终端客户来讲他可能需要多花五百块为这个功能买单,这在绝大部分物联网领域都是不成立的。”李霄寒强调道。

李霄寒谦虚地表示,在芯片领域云知声还是小学生。但实际上,云知声的芯片团队开发速度非常之快。从2015年开始进行了两年的芯片团队搭建、需求调研与技术架构设计,2017年才开始进行芯片设计与验证,2018年1月MPW就已经tapeout,5月面向市场正式宣布UniOne,9月以芯片为载体的系统方案发布。

李霄寒详细介绍了UniOne产品的架构及特性。

UniOne包括了音频、μDSP、DeepNet(AI加速器)、CPU&Memory以及接口五大部分。云知声在语音拾取降噪、DSP及AI加速器等领域进行了自行设计,使得在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等方面的性能远远高于通用芯片,同时功耗变得更低。“我们做芯片不是军备竞赛,是面向场景的应用,所以我们知道具体需要多少算力,可以在成本、功耗和性能上实现最佳平衡点。”李霄寒说道。

正如李霄寒所示,通过专用设计,可以打造适合自己产品的芯片,实现更小尺寸和功耗

李霄寒同时表示,芯片工作的最核心部分都是由云知声开发,但为了让芯片具有灵活通用性,支持客户的二次开发,更具开放性,云知声选择了Arm9作控制。也正是得益于“Arm广谱的IP覆盖和最全面的生态系统”,才使得UniOne可以很快就将芯片系统开发完毕并导入到合作伙伴中去。

未来标准化已成,芯片初创公司如何立足?

李霄寒认为,AI相关软硬件基础架构正在朝向标准化演进。

首先是网络模型的标准化,目前主流的应用场景所需要的网络模型已经阶段性稳定,这就意味着IP的演化路径变得单调起来。

其次是中间表示层标准化,这意味着行业分工已完成,随着NNVM,ONNX等不同的模型在编译链的支持下可以运行在同样的架构上,反之亦然。

第三则是IP的同质化,计算密度的提升主要依靠MAC的堆叠,同时计算密度的提升对芯片和系统的差异化影响在缩减,需要对产品进行精耕细作,发挥极致的工匠精神。

除了标准化之外,李霄寒还表示AI的场景越来越专业化,同时功能也在外延化,这对AI芯片又有了新的挑战。场景专业化意味着应用和AI芯片的结合将会无比紧密,芯片为场景而生,同时软件与系统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物联网的功能越来越多,极有可能在AI芯片中发生安全问题,这极有可能成为物联网的软肋。

正因如此,李霄寒结合云知声的发展体会,总结了芯片创业公司的未来之路,首先是需要从提供芯片转到提供系统,第二则是需要从供应单一的AI芯片到供应完整的AI解决方案,芯片要从场景中来,最终还要回归到场景中去。

“这对于单纯的以技术擅长的芯片公司来讲可能很困难,但却是不得不走的道路。”李霄寒说道。

自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成为市场热点,相关产业正式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各地政策措施的出台,商业成熟度不断提高。其中,智能语音是人工智能发展最早、且率先商业化的技术之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双重积极影响下,产业热潮迭出、产业链日趋完善,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抓住了政策和行业机遇的企业乘此东风实现了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便是其中的一员。日前,其科创板IPO申请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针对此,集微网在《高研发投入及造血能力羸弱,云知声持续靠资本“续命”》一文中,对其技术水平及自身造血能力进行了梳理分析,而此篇将着重分析其主营业务中营收所存在的疑点。主力创收产品变动较大据了解,云知

集微网消息,科创板再次迎来一家AI企业登陆A股市场。11月3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云知声”)科创板IPO申请。由于其近几年核心技术的商业化探索仍在持续进行,营业收入规模较小,且为保持市场竞争力仍在大力投入研发,导致其近三年处于持续亏损状态。因此,其拟采用第二套上市标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二)项规定的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近三年亏损额超6亿元集微网了解到,云知声是一家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智能语音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该公司以“万物智

5 月 11 日,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商云知声宣布获得 1 亿美金 C 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领投,360、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汉富资本等跟投,这是迄今为止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最大单笔融资额。同时,该公司透露新一轮金额更大的 C+ 轮融资也接近完成,C 系列融资由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云知声成立于 2012 年,一直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打造了具备算法、计算能力、芯片能力的全栈式技术链条。云知声将于5月16日推出耗时近3年自主研发打造的国内首枚面向AIoT(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AI芯片(UniOne),其指令集和微架构均由云知声自研,拥有全新的芯片结构。这是业界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5月11日,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商云知声宣布获得1亿美金C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领投,360、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汉富资本等跟投。同时,公司透露新一轮金额更大的C+轮融资也接近完成,C系列融资由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自2012年成立以来,云知声一直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顶尖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  云知声CEO黄伟博士表示:“近期中美贸易战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核心技术短板,我们在很多关键技术节点上依然受制于人。云知声2013年在行业内率先确定‘云端芯’的发展战略,在2015年决定并投入到自有芯片的研发中,云知声未来将持续致力于AIoT领域的自有核心技术积累和行业应用落地。”  本次融资将主要

5 月 11 日,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商云知声宣布获得 1 亿美金 C 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领投,360、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汉富资本等跟投,这是迄今为止智能语音技术领域最大单笔融资额。同时,该公司透露新一轮金额更大的 C+ 轮融资也接近完成,C 系列融资由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云知声成立于 2012 年,一直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技术,打造了具备算法、计算能力、芯片能力的全栈式技术链条。5 月 16 日云知声将推出耗时近 3 年自主研发打造的面向 IoT 的 AI 芯片,这是业界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语音解决方案的物联网 AI 芯片。云知声表示,由于云知声在家居、智能音箱、儿童

5月11日,国内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商云知声宣布获得1亿美金C轮融资,由中电健康基金领投,360、前海梧桐并购基金、汉富资本等跟投。云知声CEO黄伟博士表示,本次融资将主要两个方面:一是用于公司人工智能技术及芯片的研发投入,以更高性价比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业务创新和转型升级;二是联合合作伙伴,加速在智慧生活和智慧服务领域的业务扩张,并积极投入建设产业链生态。”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集AI芯、AIUI、AI Service三大解决方案支撑云知声核心技术的落地,已经在家居、汽车、医疗和教育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智能语音领域,云知声的竞争对手就是大家熟知的思必驰、科大讯飞。但云知声的优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能家居中控编程教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