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带奢侈品被税税率税的税率是多少?

    奢侈品,10年前离我们很远,随着小老板和富二代等新群体的涌现,今天,奢侈品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国内,高进口关税、高流通成本让奢侈品价格居高不下;国外,某些奢侈的真品脱下了华丽的外衣,其“平民价格”仿佛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大量的热钱。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而中国人去年境外奢侈品消费已达500亿美元

,“勇夺”世界第一。对比数字不难发现,我国境外消费是境内的4倍还多!

    近日,一场“是否降低奢侈品关税”的口水战,在商务部、财政部之间展开,奢侈品的消费群体也再次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山东半岛最大的奢侈品聚集地和消费地,青岛都是哪些人在消费奢侈品?他们选择“奢侈”的途径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这个特殊的世界。

    奢侈品,10年前离我们很远,现在离我们很近。甚至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每时每刻不能或缺。市民牟璐(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腐女”。过去的12个月中,她花在奢侈品上的消费超过60万元。她买了什么呢?“买了十多个包,七八件衣服,几件首饰,剩下的就是化妆品。”牟璐说,她的生活已经不能离开奢侈品。其实她已经有很多奢侈品了,比如手包:LV的有3个,古驰的有2个,爱马仕有1个,巴宝莉有若干。这些远不能阻挡她继续购买奢侈品,“每年都要买一些,主要是跟上潮流,买新款产品。”过去12个月中,牟璐去了欧洲、香港、美国,3次旅行中,每次都消费15万元人民币以上。在境外血拼奢侈品成为她每年的功课。

    “因为便宜啊。”比如,去年在巴黎的商场里,牟璐买了一个古驰的手包,只花了6000元,可回到青岛,同款价格是8000多元。所以这趟欧洲之行她花得最多,足足花了20多万元。今年春节前,牟璐还去香港逛了一趟。在当地知名的购物圣地“海港城”足足泡了两天。“每天睡醒觉就从酒店坐车去海港城,买到晚上打烊走不动了再回来。”就这样,2天的时间里又花了十几万元。

    今年4月牟璐跟团去美国,15天内又美美地血拼掉了20万元。美国市场很多奢侈品都是“平民价格”销售,让她过足了购物瘾:爱马仕、巴宝莉、古驰、COACH、GUESS……光包她就买了七八个之多,回来的时候,东西装了3个大皮箱!不过这些购买都不是心血来潮这么简单,多数货品牟璐都仔细比对过国内外的价格。在美国水牛城奥特莱斯,牟璐买巴宝莉牛角扣大衣的价格是795美元,加上税折合人民币5700多元,国内则要近1万元。此外,天木兰登山鞋、乐斯菲斯冲锋衣的价格都不贵,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比起国内动辄上千的价格可谓天壤之别。还有兰姿公文包、新秀丽行李箱,都能买到1000元左右的,而国内动辄数千元。“很多国内很高端的品牌在国外都是大众品牌。”她总结说。

    “不是我崇洋媚外,是外面的东西确实便宜。”牟璐总结多年的奢侈品消费经验,一线品牌商品价格香港是国内的60%~70%,在美国和欧洲的免税店和奥特莱斯,价格更低,最低的只有国内的30%~40%。所以“买包、手表、首饰基本去境外”,只有日常用的高档化妆品才是在青岛本地购买为主,“青岛的高端百货店只有搞促销活动时才去!”所以,在过去12个月中,她在青岛本地购买奢侈品消费额只有四五万元。境外消费量是境内消费的10倍!

    经常有机会出国的王女士对此深有同感,她说,她身边不少朋友喜欢去欧美国家旅游兼购物,“奢侈品便宜太多,连旅费都省出来了,何乐而不为?”

    “买奢侈品只是消费爱好,和浪费没有关系。”不过她说,除了购买奢侈品“行头”其实她日常消费并不奢侈,相反有的方面还很节俭。

    记者了解到,像她这样的奢侈品控其实不在少数。市民梁先生也是一个奢侈品控,或者说是“保时捷控”。自从3年前花100多万元买了保时捷卡宴越野车,梁先生就迷上了保时捷这个牌子。现在他一身的行头都是保时捷牌的,从帽子到T恤,到太阳镜,到打火机。“虽然价格都不菲,但配成一套最重要。”梁先生得意地说!

    除了牟璐、梁先生这样的私营企业家以及他们的子女在追逐奢侈品外,还有更多人有着奢侈品梦,他们构成了奢侈品消费更大的潜在市场——这个群体就是年轻的白领一族。更多时候,他们不惜花上万元买个包,代价是要省吃俭用几个月。

    “我刚刚提了部门经理,虽然官不大,但出去办事,再提着手中的GUESS包就觉得寒酸了!”在某大型央企青岛公司工作的杨女士说,她刚刚买了一个经典款的PRADA手包,花了1.3万多元,虽然不免心疼,但还是买了。她说,参加一些商务场合,大家都很看重着装,穿名牌、戴名牌的越来越多,所以她咬牙也就买了。尽管每月3000多元的房贷已经压力不小。

    公务员万女士告诉记者,她买奢侈品属于是“随大流”,生活好了,“人家有的咱也有”。其实她没觉得上万元的奢侈品包好到哪里去,“纯属买了就心理免疫了”。

    正是因为消费奢侈品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国内奢侈品畸高的价格让很多人不满。

    “关税真该降降了,要不然消费外流会越流越多!”牟璐对近日奢侈品降关税争论非常关注,她说她出国的机会多,哪里便宜就在哪买,国内奢侈品价格不降下来,她仍然选择到境外购物。

    境外购买奢侈品到底能便宜多少呢?是不是都比国内便宜?记者采访了多位在境外有购物体验的市民。得出的结论是,多数便宜,也有贵的地方。

    市民石先生说,刚刚结束的美国旅游中,他在水牛城的一个奥特莱斯店买了8个巴宝莉包。“我都是比过价格的确实便宜,一个包最少能便宜两三千元。”石先生举例说,其中一个性价比最高的巴宝莉经典款女手包,当地价格只需要385美金,而在青岛要卖到六七千元。价格差了一倍。不过,石先生也承认,并不是各地都便宜。在拉斯维加斯的一个高端百货店,古驰新款包的价格就比国内便宜不了多少,都得1万多元。此外,在纽约最著名的第五大道,LV包和PRADA包的价格甚至比国内还略高一点。“看来便宜也得分地方!”

    在美国买了苹果最新款笔记本的张女士同样感受到了境内外的价格差。“走进夏威夷的苹果专卖店,店员一听说我是中国内地来的,直接告诉我这款笔记本比中国便宜1000元。”张女士说,见她不相信,店员直接打开苹果官网,上面有全球每个地区的产品售价,通过转换汇率、计算当地消费税率,果然,那款17寸超薄版的笔记本当地卖7000多元,在青岛专卖店要8000多元!张女士同行的“团友”在当地买的IPAD4也比国内便宜150美元之多。

    “国外的产品便宜主要是税率和分销体系的问题。”青岛越洋出入境服务公司刘经理说,部分海外市场没有关税,所以部分商品比国内便宜。此外,国外有成熟的分销体系,上有高端百货,下有免税店、奥特莱斯,而我国高档消费品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层次多、费用高,也增加了高档消费品的交易费用。

    牟璐也赞同这个说法,她告诉记者。在国外成熟市场,高档百货店、专卖店、奥特莱斯、免税店各自成体系,互相不能串货。例如,美国商品可以全国退换货,但在奥特莱斯买的不能到高档百货店退货,只能到同类的奥特莱斯店退换;同理,在高档百货店买的货可以到全国各地退换货,但仅限于高端百货店体系内。

    降低关税无疑会让本地奢侈品市场继续走旺,助推本地经济发展。

    青岛高端百货业的第一步,是海信广场迈出的,1997年,青岛第一家高端百货在山东路开业。第一次让消费者领略了什么叫奢侈品。十几年来,青岛高端百货业从“懵懂”走向成熟,近两年更是发展迅猛。从海信广场、阳光百货、巴黎春天传统三强,到城阳盛文奥特莱斯项目,再到在建的华润万象城、利群崂山项目,未来几年,高端百货店数量和体量将成倍增加。记者采访到的多家百货店负责人都表示,降低关税、还奢侈品一个正常的价格,青岛的奢侈品市场业绩再翻一倍不成问题。

    “我们知道部分商品国外便宜一些,但这就是现状,百货店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海信广场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在青岛本地消费奢侈品的好处是方便、购物环境好、增值服务多。比如,在青岛购买奢侈品可以参加新品发布、明星见面活动等等,还能享受到百货店的“一对一”形象设计、衣橱规划等服务,“这些都是境外购物享受不到的。购物并不光是价格,其实是一种体验!”据介绍,海信广场目前正在推广高端客户专属服务,对3200多名钻石卡会员提供免费接送购物、一对一陪购、形象设计等增值服务。因为仅占5%的钻石卡会员贡献了商场60%的销售额。

    “有的会员一天就能买上百万元的东西!”据介绍,海信广场目前的客源遍布山东全省,外地会员消费占了不小的比重。“在很多会员眼中,青岛就是山东时尚的地标,海信广场就是青岛的地标,所以他们买名表、名包都会来青岛。”

    尽管如此,该负责人还是表示,“我们也希望关税能真正降下来,缩小跟国外的价格差距。这样商家和消费者都能受益!”

    记者采访了解到,名品奥特莱斯项目在岛城商业市场一直命运多舛。尽管盛文奥特莱斯一直保持正常运营,但由于国内奥特莱斯体系的不发达,该商场的一线奢侈品货源还不够丰富。这种模式还需市场考验。

    “在三亚免税店买到称心如意的东西,其实很难。”上周,市民于先生去三亚出差,忙里偷闲之余,他特意去了趟三亚免税店,想给家人带点礼物。同款商品比非免税价格便宜15%~35%,让他对免税行异常期待。但逛了一圈以后,他却发现,最终要么是想买的缺货,要么是中意的商品价格根本不合算,最后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三亚。

    “在电视上看到三亚免税店把门都挤破了,本来还有点担心,但到了现场之后发现情况比预想中好得多。”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免税购物经历,他说,现在逛免税店根本不用排队,进去后需要到前台用身份证和登机牌换一张购物卡,因为三亚免税店是有限购规定的:购物卡上明确标注化妆品、服装类可以购5件,小皮件可以买4件,首饰、手表等只能买2件,购物金额上限是5000元。

    于先生想到化妆品和香水区给太太购买一些礼物,但他很快发现一楼的化妆品区明显是人气最旺的区域。很多专柜前挤满了人,他尝试着挤到倩碧专柜前,但让他大跌眼镜的是,成排的化妆品柜子上已经货去柜空,太太日常使用的倩碧黄油、倩碧日霜等一些产品连影子都没见到,只剩下一些洗面皂、化妆水等“冷门”产品。于先生不死心,又挤到安娜苏专柜,但没想到这里更夸张,整个专柜更是空空如也,在一个的角落,他发现还剩下两支唇彩,刚想上前仔细看看,谁知旁边一位年轻女性快速抓起了口红,“我都要了!”,甚至都没有看款式和型号!“那架势,免税绝对就跟免费似的。”于先生被这样的购物法,着实雷了一把。

    “后来我又看上了一款GUCCI的大衣,但标价为9000多元,但我仔细算了算,如果购买5000元以上的商品,实际上并不划算。”于先生告诉记者,根据三亚免税店的规定,游客可购5000元以上的单品一件,但这样的话,就不能完全享受免税,必须补缴20%-30%的进境物品税。这样一算下来,于先生看中的这款大衣,花的钱并不比非免税店里少。

    在免税店里逛了近两个小时,于先生发现,免税店里明显“冷热不均”,热门品牌例如化妆品中的倩碧、香奈儿,商品基本全部抢购一空;一些比较便宜的奢侈品牌,如GUCCI,还要对消费者实行限时购物;至于一些高端奢侈品,如Tiffany、Burberry,5000元的消费限额,基本只能买一只钱包或者袖扣等“非主流”商品。

    “其实5000元以下的商品,免税店里的价格还是便宜的。”虽然没有收获任何“战果”,但于先生还是细心地对比了下价格。他举例说,比如兰蔻奇迹香水(100mL),免税店内价格是565元,但在青岛兰蔻专柜,这款香水大概要695元左右;再比如Folli Folli白色水晶女士经典手表,店内价格2025元,非免税价格大概就要3500元左右。“目前,三亚免税店内日客流量达到1.2万人,补货根本来不及,国内的消费力太强了。”对于游客普遍反映的缺货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了中免集团市场总监徐丽娜,她告诉记者,三亚免税店目前的货存量达到了3个亿,刚刚开店时不过才7000多万,以后还会不断增加。她还介绍说,4月20日开业以来至今,从免税店销售统计来看,香化类商品占到了销售总额的35.9%,精品类(GUCCI、Burberry、Coach等大牌)占到了59.15%;在整个商品销售中,免税商品销售占到了95.5%,有税商品销售只占了4.95%,其中5000元以下商品销售占比为88.16%,5000元以上商品销售占比为11.84%;从已售商品数量上看,5000元以下商品的销售件数占到了销售件数的99%。“手表卖得最好的是天梭,化妆品是雅诗兰黛,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它们的价格都在5000元以下。”徐丽娜透露说。

    2009年,商务部有关司局就开始草拟 “关于奢侈品进口关税调整议案”,但此后没有下文。

    今年,6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将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包括中高档商品的关税,并指出,降低关税是大势所趋,中国各部委已就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的问题“原则上”达成了共识,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但是这一看法没有达成共识。6月30日,财政部主管的《中国财经报》发表了明确针对奢侈品进口消费税,并引用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的话称,对进口奢侈品征消费税,也就是对富人征税,无疑有利于社会公平,不但不应降低,而应提高。

    据了解,目前,中国内地进口高档消费品通常需要缴纳进口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项。奢侈品税率一般在15%~25%,全球最高。再加上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样的产品价格要比在海外市场至少高30%以上。

    奢侈品“内贵外贱”直接带来了消费外溢。世界奢侈品协会2011最新报告称,中国内地去年的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已经达到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1/4。目前中国是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不过,中国人去年境外奢侈品消费已经达到500亿美元,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对比数字不难发现,境外消费是境内的4倍还多!

    1:4,这个悬殊的比例,对于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无疑是沉重的打击。

    奢侈品税率该不该降,应该怎么降,其实还争议多多。记者了解到围绕奢侈品降税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奢侈品降税是否在给富人“减负”?降税是否等于进口奢侈品降价?

    因为奢侈品关税主要是针对高消费群体征收的,所以,有人认为降低奢侈品关税其实是给富人减负,并不可取。但是相反的看法是,很多被征税的“奢侈品”其实已经“大众化”。维客崂山百货有关负责人说,我国对高档手表、化妆品等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的初衷是为了对富人征税,体现社会公平,但如今许多当时的奢侈品已变成有大众消费特征的中高档商品,比如很多化妆品其实都已经平民化,平价化,所以建议降税,否则消费者就有“被奢侈”“被富裕”之嫌。

    降税能不能直接带来奢侈品降价?这个问题也很难说清。记者采访到的商业界人士多数表示,税率下降肯定会带来奢侈品降价,但具体能降多少不好说。“国内其实并不光是税的问题。”营销专家朱华江说,国外奢侈品价格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分销体系完善。高档百货店、专卖店、奥特莱斯、免税店各自成体系,流通环节成本低。他认为,奢侈品市场在国内刚刚兴起,完善还需要过程,“成熟完善自然会带来合理的价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带奢侈品被税税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