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 家专业诊所,平时多功能复合机用得蛮多的,一般都是涉及一些顾客的健康数据?

精选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形态方面   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   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   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在人体内合适的条件下,如各种粘膜上就可能自我繁殖使人致病。只要改变细菌的繁殖条件就可能杀死细菌把病治好。而病毒则是非细胞微生物,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因而不能像细菌一样进行自我繁殖。病毒感染后,先进入人体血液内,形成病毒血症。随后只能严格地寄生在人体靶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进行自身的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换言之,病毒只有进入了人体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此时只要能识别病毒并能区分哪是被感染细胞哪是健康细胞,把病毒和被感染细胞杀死就能把病治好。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的合成药物和治疗方法还不具备这种识别和区分功能,又不可能把人体所有细胞都杀死。而具备这种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如果感染者此时的免疫力低下,特异性抗体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性疾病难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而且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它还可改变肝细胞膜的性质。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误把自身的肝细胞当做"敌人"来破坏,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即使你用抗病毒药物杀死了病毒,但自身的免疫功能仍会继续对肝细胞发生攻击。因此乙型肝炎比较难治愈,除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细菌是一大类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就是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以获得能量和合成自身组分的原料。细菌的表面积大,新陈代谢活跃且多样化,生长繁殖迅速。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不同菌可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有些产物对人有害,例如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与其致病性有关;有些产物对人有利,例如细菌产生的维生素;有些产物对鉴别诊断细菌有作用,例如色素及糖分解产物等。一、细菌的营养1.水分:占细胞浆的70%~90%,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良好的溶剂。2.碳源(carbonsource):碳源既是细菌的组成成分,又是细菌的能量来源。3.氮源(nitrogensource):氮是组成细菌蛋白质、酶和核酸的成分。4.无机盐类:细菌所需无机盐包括磷、硫、镁、铁、钾、钠、钙、氯、锰、锌、钴、铜等。其中磷、硫、镁、钾、钠、铁需要量较多,其他只需微量。5.生长因子(growthfactors):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等。营养物质主要功用:①供给细菌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②用以产生能量;③有的营养物如维生素主要用于调节新陈代谢。二、营养物质的吸收1.扩散(diffusion):是一种简单的吸收方式。受渗透压及溶质浓度的调节。2.促进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不需代谢能,不能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参与。3.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细菌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主动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透性酶或结合蛋白。4.基团转位(grouptranslocation):需要代谢能量主要存在于厌氧微生物中。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以及核苷与脂肪酸的运输均以此种方式进行。三、细菌的营养类型根据细菌对碳源利用情况的差异,可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1.自养菌(autotrophicbacteria):此类细菌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唯一碳源。2.异养菌(heterotrophicbacteria):需要利用有机物质碳作为营养和能源的细菌。异养菌又可以分为两类:(1)腐生菌(saprophytes):有些异养菌能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中摄取营养。(2)寄生菌:有些异养菌寄生于活的动植物体内,从宿主体内的有机物质中获得营养和能量,这类细菌称为寄生菌(parasites)。大部分致病菌属于寄生菌。   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成。   2、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比方说烟草花叶病毒,是使植物烟草叶片感染的一种植物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象绣上了美丽的花纹。这种病毒用来进行转基因研究,对科学家帮助很大。   细菌也有很多是有益的。如人体大肠内寄生的大肠杆菌,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牛、羊等动物能够消化植物纤维,是因为他们的消化道内寄生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要是没有这种细菌的话牛和羊是没法吃草的。同时人们依靠细菌生产药品、食品、饲料、抗生素、味精、调料等。同时细菌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分解动物的粪便、动植物的尸体等。没有细菌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世界,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但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的复制,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然后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人得病的时候发烧,发烧是人体对外界侵入的积极反应.许多人认为发烧就是感冒,这种认识存在很大的误区.通常引起发烧的最常见的原因有感冒、肠炎、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四种。这些病很好区别。   使用排除法:   中耳炎,使用鼻子闻耳朵,可能存在臭味。一般儿童容易得,因为小孩的耳道短,容易感染。   肠炎,经常伴随拉肚子,消化不良等。   呼吸道感染:一般咳嗽,严重气喘。   剩下的一般属于感冒了。   而发烧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如果是病毒感染那么就要用抗病毒的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不要见发烧了同使用抗生素。这里的生就是指细菌。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在一个数量级别上。   细菌特点:   1:细菌是由真正的细胞构成的。   2:它有自我繁殖的能力。   3:体积在0.2~100微米不等,在显微镜下可以被观察到。   病毒特点   1:不是由细胞构成的,而是由DNA或RNA的一个分子构成的,这个分子被包裹在一个蛋白膜内,因此病毒实质上是一种基因信息。   2:它们不吸收营养、不呼吸、不能靠自身力量繁殖,但它们能在进入生物细胞后增殖(生物细胞包括细菌细胞和人类的细胞)。所以有一些科学家对把病毒归类为有机生物持怀疑态度。因为有机"生物"就意味着有能力吸收营养,能自身繁殖。   3:病毒要比细菌小千百倍,它们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被观察到。   按照通俗的解释就是:病毒就是还没有达到细胞的结构,比细胞小得多。另外病毒因为还没有达到细胞的结构,所以不能单独依靠自身力量进行繁殖,只有进入到别的动物的细胞,寄生其中才能法制。病毒很多由简单的蛋白质构成。   正因为病毒小,是寄存在细胞中,所以很难被杀死,现代人类还没有很好的治疗病毒的方法。所以病毒也是人类的克星。一般采取干扰素,干扰病毒的复制,或者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壳。   而对于细菌,人类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生素。最典型的是早期的青霉素。现在叫阿莫西林。   常见的病毒有,艾滋病毒、乙肝病毒等,我们也就知道为什么人得了这些病难于医治的原因了。例如非典中的象皇冠的冠形状病毒,就是很吓人的。   而细菌就很多了,人体内凡是和空气接触的地方都存在细菌。一般是腔肠的地方。细菌存在有益人体的,也存在有害的,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防止杀死对人体有意的,也是怕有害的产生抗体。   尤其对于肠道,要维持细菌群体的平衡。   以经常出现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为例:包括鼻部、咽部、喉部及扁桃体等处。在上呼吸道感染中,90%为病毒感染,而一旦出现咳嗽、有痰、嗓子疼、扁桃体红肿、脓性分泌物则多为细菌感染,由此可区别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与仅仅根据白细胞的数量多少是不全面的,首先明确了发病病原和部位,才有可能更好地进行早期治疗,达到较好功效,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可能。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但药物的治疗却不相同。因此,正确的鉴别对保证合理用药极为重要。下面从五个方面介绍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如果容易群体传染,多是病毒。细菌很少这样。因为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溅等方式传播。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和脓痰的形成原因很有关系。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病毒感染比较急,并且症状不稳定,而细菌感染则开始轻后来重。这也是和病毒和细菌的机理和大小有关系。因为细菌个体大,所以开始进入比较缓慢,但是感染了,则后果严重。   5、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因此,如果临床不做血像检查,就难以确定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白细胞的多少是判断两者的区别之一。这和白细胞在人体内的作用有关。要知道原因则需要这方面的知识。   在正确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的基础上,才可采用适当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一般细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感染现在没有特殊的药品,一般靠自身的抵抗力。我给这样的结论可能让一些人感到灰心。但是也不要绝对相信我。因为我还不是专家。   病毒感染性发热特点   ·一般多呈持续体温升高;   ·退热效果不显著;   ·尽管体温比较高,精神并不差;   ·但孩子会很闹人,使得妈妈很着急,会使用各种退热方法,但往往是不灵验的;   ·妈妈会一趟趟地跑医院;   ·医生或维持原来的治疗,或开一种新的药物;   ·如果正巧换了一位医生,或换了一家医院,吃了新开的药物,体温下降了,父母就会认为这位医生或这家医院的医术高,这往往是碰巧的事;   ·不到病程,体温就是不降。到了病程,体温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   病毒感染性发热应对方法   ·到目前为止,没有非常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多是等到自然病程的结束,疾病也就好了。就像成人感冒一样,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单纯的感冒,不吃药,休息休息,多喝点水,也会不治而愈的。   ·父母要了解病毒感染的特点,了解其自然病程,带孩子看病的目的,应该是让医生看一看是否合并了其他病症。如果合并了其他病症,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如果没有其他病症,还是原来的病毒感冒,就不要吃更多的药物,打针输液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为此而使用高级抗菌素,就更是错误的。父母一定不要求医生这样做。   ·如果继发了细菌感染,必须使用有效的抗菌素,退热药即使临时把体温降下来了,也只能维持几个小时。体温会再次升高。   细菌感染性发热特点   ·持续高热,退热药不能使体温下降,或虽然能降低体温,但不能把体温降到正常水平。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可能能发挥短时间的退热作用。激素类退热药能使体温降至正常,但如果没有使用有效的抗菌素,一两天后体温会再度回升。   ·发热同时常伴有寒颤,面色发白,或满脸通红,如果宝宝会用语言表述,会告诉妈妈她冷。   ·如果选择了有效的抗菌素,体温会在24小时左右降到正常,但如果抗菌素疗程不足,细菌未被彻底消灭,停药后体温会再度回升。   发热与出疹的关系   一日水和风,两日为猩红,三花四麻莓,五斑六寒星。   发热一天就出皮疹,最可能考虑的是水痘和风疹,发热两天就出皮疹的多是猩红热,发热三天出皮疹的多考虑天花(已经绝迹),发热四天出皮疹多考虑是麻疹(麻疹就想草莓一样疙疙瘩瘩的)。发热五天出皮疹多考虑斑疹伤寒,发热六天出出诊多考虑伤寒疹(伤寒疹常长在腰间部,星星点点散在的皮疹)。   当然,这些出疹性疾病不是仅仅通过发热与出疹时间就能诊断的,还要通过皮疹类型的分析,以及其他诊断标准来诊断。   宝宝发热,父母如何护理   补充水分   宝宝发热,父母知道该多给宝宝喝水,可让父母犯愁的是宝宝不愿意喝水。怎么办?一点一点喂。会拿水杯的,直接让宝宝喝。适当放点宝宝喜欢的食物。宝宝睡觉时,用滴管滴。   降低室内温度   宝宝发热不怕受凉,只要没有对流风就行。   吃易消化食物   发热时,宝宝消化能力下降,要给宝宝吃易消化食物,宝宝短期发热时,暂时先不要考虑营养问题。   多睡觉   宝宝发热生病,体力下降,多睡觉是保持宝宝体力的方法之一,这时就不要考虑锻炼身体了。

}

(报告出品方/作者:)

一、三十而立,中疗器械集大成者,勇立潮头敢当先

多款产品全球领先,净利润突破 66 亿元

迈瑞三十年发展,已成为中国医疗器械领域的绝对龙头企业,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支柱业务的多款产品在国内及世界处于领 先地位,2021 年,监护、麻醉、血球产品全球第三,监护、麻醉、呼吸、 除颤、输注泵、灯床塔、血球、POC 超声等产品国内第一。2021 年一季度,迈瑞实现营收 57.81 亿元,同比增长 22%;归母净利润 17.15 亿元, 同比增长 31%, 2014 年-2020 年营收 CAGR 达 18%、归母净利润 CAGR 高达 30%,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成长状态。

海外业务营收占比较高。2020 年,迈瑞在海外营收 99.16 亿元,同比增长 41.21%,海外占总营收 47.16%。

经营质量不断提高。公司净利率近年不断优化提高,2020 年净利率近 32%;迈瑞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率逐渐降低,2020 年销售费用率为 17.8%, 管理费用率 13.2%。

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对比国际巨头及国内部分业务可比公司,迈瑞的毛 利率水平合理,维持 64%左右。从细分业务毛利来看,生命信息与支持产 品的毛利 2020 年实现 68%,其中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的毛利率水平 较高。

公司员工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健全

公司本科及以上员工比例逐渐扩大,2020 年本科及以上占比 81.3%,对比 2018 年涨 2.3pp。人均创收逐年增长,员工数量稳步扩张。

员工结构上,技术人员的比例逐年增长。2020 年技术员工数量达到 25.9%, 这与公司重视研发的战略息息相关。

研发人员及销售人员公司有成体系、规范的培养计划,有利于员工整体水 平的提高,同时在发展设计上清晰明确,有助于调动员工整体积极性。

前端研发高投入紧跟市场节奏,后端售后服务完善保障终端粘度

一以贯之高研发投入,9 大研发中心每年高效转化 7-12 款新品。 年间,公司每年将 10%的营业额投入研发,每年推出 7-12 款新品, 拥有超过 3000 名研发工程师。专利总申请量超过 6400 项,超过 20% 为 美国欧洲发明,2017 年国家发改委《发明专利拥有量前 50 名企业》中, 迈瑞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

9 大研发中心,分工明确、协同发展。迈瑞研发中心布局在美国及中国, 第九个武汉研发中心在建,占地面积约 110 亩,主要方向为生物原材料和 试剂研发、手术设备研发、大健康技术研发,以及全球服务支持中心、工 程技术转化中心等五大板块。项目整体竣工后,员工规模计划约 2000 人, 而研发人员预计有 1200 人,将开启公司自主创新与发展的新征程。

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网络广布全球。全球 28 个子公司,拥有 100 余个驻 地直属服务站点,24 小时客户呼叫服务,在海外疫情扩散过程中,迈瑞向 意大利、英国、俄罗斯、巴西等国提供超过 20 万台抗疫医疗设备,分布在 全球 80 个国家的当地用服工程师团队,保证统一标准安装培训交付。

高效协作获得较高客户满意度。在中国迈瑞拥有 1900 多名服务工程师, 超过 70 各驻点直属服务站,500 家授权第三方服务机构,针对设备展开主 动服务周、指控服务月等多项售后增值服务,同时持续建设面向客户的 IT 管理平台,包括基于 5G 和物联网的设备管理平台、产品解决方案报价和 下单平台、数字化服务管理平台等,售后服务满意度达到 99%。

在 2019 年的“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 据及售后服务调研活动”中,迈瑞多款产品在终端受到好评,调研内容围 绕着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价格、效率、培训、服务态度等六大维度进行 设计,从结果来看,迈瑞产品与同行业对比,有较高的综合满意度和意向 回购率。

二、以史为鉴,后发制胜是迈瑞成功的关键要素

迈瑞的发展是“后发优势”的典型代表,从时间上来看,迈瑞 销售收入实现从 0 到 20 亿美元,用了 27 年,而对比海外其他医疗企业的 发展来看,这一速度是可观的。虽然迈瑞研发投入绝对值虽然与国际巨头 仍存在不小差距,但是研发投入产出比相对更高。

迈瑞快速壮其内在逻辑,经历初期培育、海外蓄力、国内回归三个阶 段,分别探究在每个发展时期,迈瑞后发而起的关键要素,结合整体环境来分析,公司成功关键有三点:精准的企业经营战略、高效的 资本运用效率、一以贯之的高研发投入;公司的积淀的核心竞争实力有三 点:完善的经营+人才管理体系、强终端掌控力、高效的创新转化能力。

年,高性价比产品在海内外利基市场中获得发展机遇

中低端产品打开基层医疗市场,进入跨国公司薄弱区域。1991 年,伴随改 革开放的浪潮,公司成立于深圳蛇口,当时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呈现跨 国公司强势垄断阶段,主流市场对国产产品的接受度低。创始人均为技术 出身,在 1992 年迈瑞发明国产第一台监护仪,在主流市场推广存在一定 阻力,公司最终决定以 4-5 万每台的低价向价格敏感度高的基层医疗市场 (农村、乡镇、县级等中小型医院)推广监护仪产品,避免与跨国公司的 正面竞争。

微创新为利基市场提供价格实在又实用的产品。早期市场产品技术性障碍 高,国内配套供应链相对不成熟,迈瑞通过进口零部件进行组装,针对细 节工艺改进,例如产品的外观、操作性等工业设计优化,电路添加电阻等 微创新应对设备应用环境电源不稳定的挑战,更符合国内下沉市场医院使 用场景。1995 年引入在国内医疗设备领域工业设计杰出的周杰团队,在设 备实用方面进行优化创新,形成与其他竞争产品的差异化。

引入国际资本奠定在国内企业中的领先优势。基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保 持创新持续投入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面对早期的资金周转风险,公司 及时引入了美国华登、日本软库、美国高盛三家风投基金注资共 800 万美 元,保证企业长期存续稳定发展,建立实验室,扩充科研队伍,创新成果 的不断推出,逐渐确定了市场的领先地位。这一时期,有效的资本运作是 公司重要的成功因素。

嗅觉灵敏把握边缘市场,海外大胆拓展。与国内市场同样的策略,2000 年 -2005 年,迈瑞将国内十年时间迭代优化的高性价比产品推向海外发展中 国家基层及发达国家临床市场,迅速打开海外成长空间。

随着海内外市场的探索,研发的不间断投入,公司至 2005 年公司已初具 规模,完成了前期的重要的资本、渠道、研发生产经验积累,营收突破 10 亿元,以超 40% 的速度快速增长,利润突破 2亿元,形成了三大产线,进 入了整体升级阶段。

迈瑞在现下发展所具备的基层渠道积累、高质量产品理念,都 源自这一阶段迅速成长带给企业的正反馈,经营理念形成引导企业未来以 创新品质为驱动打造长久竞争实力。

年,美股上市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打造品牌形象建立终端信任

迈瑞为什么选择美股上市? 2006 年迈瑞美股上市,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国 际市场开拓,市场对于品牌没有足够的认知度将十分艰难,尤其针对医用 设备,售后服务及维权等也是终端考量的重要因素,纽交所上市是迈瑞重要一步,不仅在海外市场赢得关注度,完善整体营销网络和布 局,也推动了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影响力提升,让主流市场对公司产品的接

产品品类逐渐丰富,逐渐由低端到高端发展。坚持较高的研发投入逐渐带 来回报,这一期间,推出中国第一台插件式高端多参数监护仪、中国第一 台自主研发台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中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只是产权 的双相波除颤监护仪、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中高端台式彩超、第一台高速 荧光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等,多项技术打破进口的垄断,各科室间的 协同效应凸显。产品质量上以国际头部企业为标准,设立北美研究院,与 领先的跨国企业合作,继续精进研发。

体系化研发工艺与技术结合创新,赢得持久竞争优势。这一阶段,迈瑞在 原有技术积累下,进行产品与工艺的协同创新,以 MPI 产品研发体系为导 向对准客户需求,打造了平板 TE 系列超声、N 系列高端监护、BC-5390 CRP 五分类血细胞仪、RE 系列高端台式超声等多款高度贴合客户需求的 产品,实现不同场景灵活配臵,工艺创新节省成本,结合突破技术升级,打造市场中多款“人无我有”的爆款产品,初步具备了与跨国公司在发达 国家市场中展开竞争的实力。

海外经营团队搭建。公司上市后随影响力扩大产品逐渐形成规模效应,公 司不单依赖电子商务的模式,而在欧洲和美国各派一个副总进行业务指导, 海外市场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并逐步建立营销团队。后期不断进行本地 化布局,招揽本地员工对业务进行推广,为产品未来出海销售奠定基础。

年, A股创业板上市,多层次产品实现市场广泛覆盖

2018 年迈瑞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发行上市。共发行 1.22 亿新股,发 行价为每股 48.80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 59.3 亿元。

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多层次产品实现广泛市场覆盖。公司建立起一套成 熟、精细的市场和渠道管理体系,将市场切的更细、吃的更透、绑得更紧。 渠道渗透离不开多层次的产品支持,迈瑞产品丰富,中低端产品把握利基 市场机会,随着产品力增强,高端市场逐步有突破。

2020-未来,疫情催化加速商业布局进程,三十而立站上新起点

疫情催化高端客户群突破。通过此次疫情为契机,迈瑞快速实现了高端客 户群的突破,品牌认可度得到广泛提升,为公司未来全球化拓展打下了良 好基础。公司在出口近 20 年时间,海外高端医院客户约 600 家,2020 年 在疫情的催化下,迈瑞国际化进程加速,持续输出呼吸机、监护仪、输注 泵等产品,实现 700 多家高端空白医院的突破,品牌影响力有了质的飞跃, 为实现产品的进一步渗透提供了机会。

国内市场迈瑞品牌认可度提升,缩短品牌推广时间,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在疫情最集中的 1 月中下旬至 2 月底,公司一方面积极组织复工复产;另 一方面发挥最大的产能潜力,全力支持抗疫前线。经此一役,顶级医院对 公司的产品有了更深的认知,提升了品牌认可度,缩短了市场推广周期。 疫情之后国产品牌在拥有核心技术、与进口设备质量一致的情 况下,将拥有更多同台竞争的机会,让高品质、高性能的国产设备真正进 入各大医院,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但总体来看,迈瑞已布局的二十多个产品在全球整体可及市场中的市占率 仍然只有低个位数,伴随疫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迈瑞站上新的起点,目 标在 5 年成为全球 20 强,长期目标是海外收入占比提高至 70%,这意味 着公司海外市场的增长将提速,一方面国内市场机会充分,另 一方面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的正当时,迈瑞的海外发展具备特殊的逻辑 和优势,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将从多维度进行论证。

三、三大支柱业务龙头地位稳固,新兴业务想象空间广阔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龙头地位稳固,升级换代成为看点

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包括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除颤仪、灯床塔、 输注泵等,产品品类丰富,是公司重要的收入来源,2020 年实现营收 100 亿元,占总收入的 47.6%,近 5 年来 CAGR 为 25.8%。

品牌美誉度高,售后保障完善。由《中国医疗设备》杂志联合多部门共同 举行的“2019 年度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发布大会”中,公司三大业务产 品,包括监护类、检验室设备类、超声影像类、呼吸类、麻醉类、输注泵 类、灯床塔在内的设备,均获得“售后服务满意度第一”的认可,其中监 护类产品连续十年蝉联第一。

监护仪:从跟随着到引领者,国内第一稳固,全球有望夺魁

公司监护仪是最成熟的品类之一。发展至今,国内第一,全球市占率第三, 美国市场市占率第三。产品已构成多个细分市场不同类型产品组合,满足 高中低终端不同客户需求。迈瑞监护仪不断推陈出新,未来升级替代将带 来可观市场空间。2020 年实现销售 28 万台,近五年来 CAGR 为 20.7%。

监护仪产品已能够实现完全国产化,技术相对成熟,未来马太效应会 更加明显,迈瑞第一市场地位稳固;国内每百万人 ICU 床位数量仍与 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未来整体市场有望受益于 ICU建设而扩容;

海外市场监护仪是尖刀产品,同样需要把握企业的营销能力,新兴市 场拓展有望加速,疫情暴露医疗系统短板,部分国家疫情新基建有望 刺激增长。

监护仪在英国市场占有率已是前三,ROW 市场布局迈瑞对标中国,计划通 过建立更加细致的渠道管理和考核机制,以成熟产品打开市场带动其他产 品进院,未来增长可期。

监护仪发展有望被复制:中低端市场切入,聚焦用户需求打造产品差异化

阶段一模仿为主:从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和多参数监护仪开始,公司以 低价迅速打入了中低端市场,并一直通过核心客户反馈、龙头技术潮 流进行产品优化。

阶段二微创新打造差异化:公司逐步形成了对产品需求的理解和掌控 能力,利用搭建的成熟产业链,快速将临床上的痛点需求转化为产品 的功能,推出了例如转运监护仪、血球 CRP 等切中要点的产品。

阶段三挑战者到引领者:伴随经验及临床需求分析,公司在监护仪领 域逐步进入技术无人区,开始开发和指导临床需求,例如,推出了能 够提前 4 至 6 个小时诊断和干预脓毒症等多项智能化功能的 N 系列监 护仪, 使得公司在监护仪领域开始逐渐引领全球技术突破。

三阶段成长模式中,迈瑞摸索出自有的发展逻辑,对后续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其他企业难以复刻的宝贵的经验。

麻醉机:国内进口替代明显,海外高端产品有望放量

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市场集中度高,高端市场是未来重要突破口。

公司麻醉机有中高端 A 系列和全段覆盖 WATO 系列。2021 年新上市 的 A9 搭载了新一代电子蒸发器和创新呼吸系统,实现了目标控制麻醉, 开创麻醉定速巡航时代,让麻醉过程更加快速、精准、平稳。

麻醉机在 年间,迈瑞的市场 份额由 11%增长至 29%,其份额主要来自于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国 产替代趋势明显。2020 年迈瑞销量达 8247 台,国内排名国内第一, 未来行业竞争格局稳定,迈瑞龙头地位稳固。

迈瑞麻醉机在二级医院的销售占比较大,产品价格对比海外产品具备 明显的优势,A9 高端系列再一重磅产品推出后,三级医院市场份额有 望进一步提高。

海外市场全球第三,美国市场第三。迈瑞产品之所以能够在美国取得成功, 与美国参与研发有较大关系,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当地市场用户需求。美国市场回溯成功也证明了迈瑞麻醉机产品的品质过硬,未来在其他海外市场拓展具备实力,但麻醉机市场国外巨头布局时间长,渠道建设深 厚,未来成熟市场的拓展仍存在挑战。

除颤仪:除颤领域国内领导者,未来增长确定性高

公司除颤产品线包括 BeneHeart D 除颤系列、AED 系列及心电图机 BeneHeart R。2019 年销售近 4 万台,增长速度维持 30%以上。迈瑞是最 早推出除颤产品的国产企业,打破了多项技术垄断,是国家除颤标准的制 定者之一。市场中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卓尔医学、飞利浦及瑞士席勒等外 资企业,迈瑞产品上市后为除颤产品的价格下降做出贡献。

国内市场渗透率低,政策驱动增长确定性较高。中国 AED 行业 2026 年市场规模将近 30 亿元,对比 AED 的渗透率,我国大陆地区每十万人为 0.2 台,与美国日本差距悬殊,有较大的放量空间。

市场政策驱动,例如北京市计划 2022 年底,北京市所有轨道交通车站将 实现 AED 设备全覆盖,一线站务人员培训取证率达 80%以上,以每站 1 台 AED 设备的配臵标准,共涉及 388 座车站。未来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呼吸机:疫情加速产能提升及产业链完善,海外市场拓展提速

国内市场第一,针对需求精进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公 司 共 四 款 呼 吸 机 产 品 , 分 别 是 SV300、SynoVent E、 SV800/SV600 和 NB350。SV300 是国内第一款电动涡轮呼吸机,由 中国、北欧、北美研发团队合作研究;SynoVent E 是公司全端产品; SV800/SV600 是高端系列。呼吸机高端配件大部分已经实现国产。

公司针对新生儿群体设计 NB350 新生儿小儿呼吸机,配备全面的无创 呼吸通气模式,提供全程的无创呼吸支持,满足各类新生儿呼吸治疗 需求。

国内呼吸机消费量保持稳健增长,人均保有量与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未来渗透率提高产品将迎来增长。

国际市场疫情中 SV300 的贡献较大, SV300在 2020 年 3 月获得 FDA 的 EUA(紧急使用授权)认证,疫情期间对和产品需求量大,公司产能及供 应链环节经受住了考验,开拓了国际高端市场。

灯床塔:市场份额居国内首位,协同效应明显,全球市场具备竞争力

公司灯床塔产品包含吊塔吊桥、手术灯、手术床、数字化手术室等,是手 术室的基础建设配套设施,公司在工业设计上一直较有优势,因此在产品 端能够更好的发挥所长。2018 年迈瑞在国内占 12%的市场份额,以以往 价格进行估算近 5 亿销售额。

销量上,2020 年受疫情影响有所回落,预计未来伴随疫情恢复,将继续保 持以往快速增长势头,基于:

医疗基础建设、分级诊疗等政策带来增量空间;

产品间协同效应强,公司进行产品组合销售有望持续放量。

体外诊断业务:化学发光将成为重要引擎,并购打造全产业链优势

体外诊断市场容量大,从市场空间来看,超过其他两项业务的总体之和, 中国 IVD 市场 2019 年达 716 亿元,全球市场 725 亿美元,其商业模式是 以试剂的销售为主,迈瑞在 IVD 产线的投入高,目前包括的业务主要有血 细胞检测、生化分析检测、化学发光免疫检测、凝血检测等,同时布局微 生物、分子诊断领域,多赛道齐发力。

迈瑞体外诊断收入 2020 年达到 66 亿元,近 5 年的 CAGR 为 22.4%。分 试剂和仪器销售量来看,仪器销量逐年稳步上涨,2020 年销售 4.7 万台, 体外诊断试剂销售快于仪器销售速度。受疫情影响业务增长速度回落,目 前疫苗接种稳步推进,未来有望重回快速增长趋势。

业务结构上,公司 IVD 收入主要来自国内,海外占比较低。渠道方面,公 司 1998 年做血球产品开始,在医院检验科已经耕耘超过了 20 年, 渠道 积累深厚。

体外诊断还将保持较快增速,基于:

第一是随着分级诊疗等政策推进需求扩容+DRGs,行业集中度提高。 IVD 行业厂家众多,DRGs 等政策影响下,成本端和技术端有实力的 厂家将有机会赢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第二是国产企业技术升级进口替代加速。尤其是化学发光、凝血领域, 国产化率均低于 20%,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目前国内厂家在技术上不 断突破,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但上游原材料供应安全性问题上面 临较大的风险,迈瑞对国际顶尖原料提供商 Hytest 的收购,引动了稳 步增长的重要引擎。

血检业务:国内国际领先者,未来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血细胞检测 2021 年中国第一,全球第三。公司血细胞检测产品有三类, 分别是三分群血液细胞仪、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血液分析流水线。三 分类产品开放系统为主竞争激烈,多在下沉市场销售,五分类封闭系统有 一定壁垒,价格较高,竞争格局相对较好。

中国血检市场规模 2018 年达到 48.2 亿元,整体保持 10%左 右的速度稳健增长,市场集中度较高,迈瑞和希森美康为主要玩家,分别 占有约 30%、40%的市场份额。

迈瑞是血细胞检测的领导者,推出多款首发产品。24 年的经验积累产品实 现从低端到高端的突破,打造世界一流水准的产品,已经建立坚实的品质 服务形象,未来有望稳步提高,争取海外市场更多销售份额。

BC-7500 高端产品推出,迅速覆盖全国 30 余省份。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 仪从 5 系列、6 系列到 2020 年推出 BC-7500不断从多维度升级产品,BC7500CRP 实现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测、高速 CRP 检测“三合一”,将血液分 析仪的中国制造水准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上市一年时间覆盖全国 1/3 三 甲医院,50%三级以上医院,40%Top100 妇幼儿童医院装机,可以看到迈 瑞在渠道的效率和品牌的力量具备强劲实力。

迈瑞 7 系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 CAL 7000 即将上市,有望带动业绩提升。 7 系流水线由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BC-7500 CS 或 BC-7500CRP,推片 染色机 SC-120、全自动细胞形态学分析仪 MC-8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 H50 等模块组成,可根据客户检测通量及检测项目需求灵活定制。此外, 亦可实现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批量全自动进样检测,提供血常规、CRP、 SAA 三项联检的炎症整体解决方案,上市后有望带动产品放量,拉动业绩 提高。

生化检测:中国第一全球第七,与流水线间协同使成本可控

迈瑞生化产品丰富,包括天河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模块化生化检测系统,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配套生化试剂。试剂参与厂商较多,竞争激烈,据 中国医学装备学会数据,迈瑞 2017 试剂及仪器加总市场份额共占有 8%, 单看分析仪器方面市场占有率为 9%,市场中最主要的竞争厂商是“罗雅 贝西”。生化仪器技术的门槛高,迈瑞是位数不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生化 仪器的厂家。

协同首条全自主检测模块 TLA 流水线放量,对比国产厂家具有成本优势。 2019 年,迈瑞 M6000 发布,整合生化、免疫、血液、凝血四大自主检测 系统,为中国首条全自主检测模块流水线。以发光为例,M6000 流水线最 大可连接总测速达 1 万多测试发光模块,同时搭载新颖的磁动力三线设计 轨道,配以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数据交互式管理。国内厂家流 水线多搭配进口生化免疫模块仪器,迈瑞实现全自主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2021 年,迈瑞发布 BS-2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市有望带来生化板块升级空间。BS-2800M 迈瑞经过长时间充分调研临床生化检测实际应用场 景,深度挖掘用户需求,独创 1 分钟立检功能,在 10 分钟内,临床即可获 得报告,有效提升 TAT 时间;同时通过独创的 PDR 光测平台、超声波清 洗等技术,保证检测结果精准有度。

化学发光:未来增长主力之一,收购上游原料厂商打通产业链

免疫诊断是 IVD 最大的细分领域,占有 38%比例,化学发光是免疫诊断的 重要检测手段,预计国内 2020 年化学发光市场有接近 300 亿元。保持较 快增长。

迈瑞化学发光切入时间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2020 年在未拿到新冠抗 体试剂国内注册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国内化学发光新增装机前列的位臵。

化学发光市场近 80%被“罗雅贝西”垄断,未来进口替代是较好的市场机 遇,此外,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下沉市场的开拓空间也较为可观。

迈瑞营销网络扎实,对终端的掌控力强,化学发直维持着高速增长, 高速机的占比逐年增加。同时,通过对每台化学发光仪器的联网,可以实 现实时监测化学发光试剂的消耗情况,利于管理和信息获取。

收购顶尖原料提供商,布局上游降低原料风险。2021 年,迈瑞以 5.45 亿 欧元的交易对价,收购全球顶尖的专业 IVD 上游原料供应商 HyTest。在心 标领域,cTnI (心肌肌钙蛋白 I)是衡量 IVD 公司的免疫检测系统能力和 产品质量标杆,2004 年 HyTest 的 cTnI 被 AACC 选为国际心肌标准物质 的原料。此外,HyTest 在传染病、炎症、凝血等方面也有原研和生产能力。 技术层面,HyTest 具有扎实的单克隆抗体设计、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 能够快速满足新的和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收购后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综合 竞争力。

政策压力下,产品实力是核心竞争力。迈瑞产品的技术得分及企业得分均居高位。 在医保控费和 DRGs 的大背景下,重点是提升包括肿瘤、 传染病等主流常 规项目检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进口替代仍然具有挑战,需要时间与耐心。由于试剂研发所涉及的上游原 料的筛选、修饰等程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试验,因此在技术上短时 间内实现突破或有一定困难,但 HyTest 的收购,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迈瑞 缩短研发周期,实现技术的加速推进。

CL-8000i 发布,发光进入千速时代。2021 年迈瑞发布 CL-8000i 全自动化 学发光免疫分析双模块 CL-8000i 发光可以达千速,同时行业内全球独有的 涡旋+超声波混匀技术,有效减少纤维蛋白样本干扰,保证结果准确;样本 急中急功能,为胸痛中心样本提供绿色通道,检测畅通无阻;校准质控自 带条码、全自动混匀等智能化设计,操作更简单,效率更高。

凝血检测:外资垄断,国产厂商逐步发力

血凝是 IVD 行业增长迅速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 Technovia 分析, 年全球血凝市场 CAGR 为 8.6%,中国约为 19.0%,增速大幅领先国 际平均水平,未来中国血凝市场加速扩容潜力巨大。

跨国企业占据我国血凝市场的主要份额,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全球市场主 要被西门子、沃芬、斯塔高、希森美康四家占据,在国内市场,迈瑞市场 份额仅有 3%,预计随着国产企业产品性能、品牌知名度不断改善提升, 国产企业有望逐步取代进口企业夺取更多市场份额。

医学影像:超声需求逐步恢复,移动便携设备有望加速渗透

医疗影像行业包含 CT、MRI、超声、DSA、DR 等,全球医疗影像行业 2017 年市场规模 420 亿美元,整体保持 4%左右增速,中国 2017 年市场 有 73 亿美元,中国市场的增长速度快于全球。

超声业务近两年由于政策及疫情暂时承压,高需求及设备更新驱动下,未 来增长确定性高。迈瑞医学影像业务包括超声设备和数字 X 射线成像产品。 2020年实现营收 42 亿元,近五年 CAGR 为 13.5%。业务结构方面,大部分产品是彩超,与整体行业发展趋势相吻合;2020 年实现近 2.5 万台彩超 销售,超声业务增速放缓,2019 年受基层及民营医院采购放缓影响, 2020 年受疫情影响,随着疫情恢复和医疗建设推进,未来有望逐渐恢复高 增长,基于:

医用超声波诊断设备没有辐射危害,性价比高,性能优良,应用广泛,麻 醉、急诊、ICU多临床科室存在使用需求;

大型医院通常三年更换一次彩色设备,更换彩超 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70-200 亿人民币,迈瑞拥有高端彩超产品,有望 受益换代升级。

全球超声竞争格局较为集中,主要为 GE、飞利浦、东芝三家,2017 迈瑞 占 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六。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目前迈瑞已成为全 球第五的超声设备供应厂商,但市占率仍为个位数,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国内高端超声市场潜力较大,便携超声科室拓展带来发展空间。中国预计到 2022 年超声设备市场将达到 6 万台,预计近 年将以 10%左右的增速稳健增长。

国内中低端超声已基本实现国产化,但高端领域仍有很大的替代空间,公 司的 RE 系列在二三级医院的核心超声科室仍然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超声 检测在麻醉、急诊、ICU、介入等众多临床科室都存在使用需求。在 2020 年新冠抗疫期间,迈瑞 M 系列便携彩超就在抗疫一线如 ICU 科室被广泛应 用,通过图像辅助诊断,未来有望加速在其他科室渗透带来业绩提升。

2013 年,迈瑞以 1.0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的 Zonare 公司,Zonare 是 一家在高端放射领域的领军企业,推出高端彩超 Resona 系列,搭载了中 美研发中心协同研发的 ZST 域光平台,突破了传统超声成像平台技术限制, 实现了同步提高空间、时间、组织均匀性的超声图像需求。

公司便携超声由于灵活性高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速了在 科室间的渗透,未来有望持续贡献销量。

新兴业务:领域想象空间大,撑起可持续发展空间

微创外科:百亿蓝海市场,迈瑞是实力竞争者

微创外科器械中医用内窥镜是临床常用器械,它集中了光学、人体工程学、 精密机械、现代电子、计算机软件等为一体的用于在临床检查、诊断、治 疗中为医生提供人体内部解剖结构图像的医用设备。主要分为软镜(胃镜、 肠镜等)、硬镜(腹腔镜、关节镜)。

硬镜按照内窥镜的工作光谱范围,包括白光内窥镜和荧光内窥镜。其中, 白光内窥镜的图像基于 400-700nm 的可见光光谱,荧光基于 400-900nm 光谱,对比白光能同时实现表层以下组织的荧光显影(如胆囊管、淋巴管 和血管显影),对术中精准定位和降低手术风险起到关键的作用,如下图, 白光视野下,胆管与其他组织混同,医生仅能通过经验判断,而荧光视野 下胆管清晰,便于医生准确实施切除。

未来发展方向是外科手术微创化,内窥镜图像清晰化,内窥镜影像技术复 合化,外科手术可视化和智能化。

内窥镜赛道处于发展初期,国产化率不足 10%。我国内窥镜发展近 30 年, 相对国外发达国家时间较短,荧光硬镜 2016 年开始发展,处于行业发展 初期,整体技术水平及产业化进程落后于发达国家。在 2018 年国内 90% 内窥镜市场为外资所占有,国产品牌不足 10%,其中硬镜类国产仅为 5%。

荧光硬镜能更好的满足临床需求,预计未来市场份额逐年提高。从内窥镜 整机系统的角度,由于荧光内窥镜系统兼具白光和荧光两种模式的显影能 力,对于终端医疗机构来说,可实现设备一体化功能,即既能满足传统白 光内窥镜的临床需求,也能满足对病灶识别能力要求较高的荧光视野手术 需求,有效减少手术室的设备配臵并提升医院的科室诊疗能力购预算充足 的情况下,终端医疗机构更有意愿采购荧光内窥镜整机系统产品。因此, 未来内窥镜市场中荧光产品的市场份额将逐年提高,而白光硬镜的市场占 比呈现下降态势。

2019 年硬镜总体市场规模为 65 亿元人民币,卡尔史托斯、奥林巴斯、史 赛克是主要玩家;荧光硬镜仅 1.1 亿元(占总体 1.7%),市场呈现双寡头 局面,被 Novadaq 和欧普曼迪两大企业垄断,预计未来将保持快速提升。

高水平荧光内镜系统加速国产替代,成为未来发展新动力。迈瑞目前在内 窥镜系列共有三款产品,分别是 HyPixel R1、U1 和 HD3,其中,R1 为 2021 年推出的 4K 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

HyPixelTM R1 搭载的 FluoDirectTM 技术在不改变手术操作习惯的前提下, 实时荧光叠加,实现术中标记及导航,同时荧光信号识别灵敏度高,荧光 与白光图像边界清晰一致、精准分明,并且能够一键切换绿色荧光、黑白 荧光、白光、三分屏等多种成像模式。荧光模式主要的临床应用场景包括: (1)脏器及病灶显影,实时定位导航切除;(2)前哨淋巴结显影,避免过 度清扫;(3)胃肠道血供评估,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兽用器械:人医经验顺势转移,宠物兽用器械有望迎来高增长

截止至去年我国家庭养宠犬猫总数 已经超过一亿只,我国的有宠物家庭比例为 23%,英国为 45%,美国达 69%,相较而言仍旧较低。迈瑞前瞻性布局兽用医疗器械赛道,目前已经 有 10 多年的积累,尤其是在欧美市场,主要的产品有监护和超声设备。

近年我国宠物医疗支出增长快速,2019 年达 405 亿元,过去三年 CAGR 达 23%,未来宠物赛道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基于三点:第一经 济稳步发展,人们消费范围越来越广;第二独生子女和独身主义人群对陪 伴的需求;第三人口老龄化对陪伴的需求。顺应宠物市场增长趋势,迈瑞 于 2020 年 10 月成立了深圳迈瑞动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 2 亿 元,专注于动物医疗方向的发展。

兽用器械与人用器械之前技术迁移成本低,迈瑞动物医疗凭借集团在人医 领域多年的技术和专利积累,可以提供覆盖影像、手术室、实验室三大类 别的动物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洞察市场能力强,配套研发高效,机会可以握住。2021 年 3 月,迈瑞动物 医疗推出一款的麻醉呼吸机 Veta 系列,用于解决动物在手术过程中的 麻醉与通气问题。迈瑞动物医疗工作人员调研发现,现阶段动物医疗市场 中大部分的麻醉机都是简易麻醉机,不支持呼吸机功能,而手术中保持动 物患者通气却至关重要,影响着手术成败。在此洞察之上,迈瑞动物医疗 “重新定义动物麻醉机”,以“给到动物与人类同等的生命关怀”为起点, 面向市场推出了这款可实现智能化通气的动物麻醉机 Veta 系列。借助 VS 智能化通气模式,医生只需要选择动物的体重,一键即可自动同步开始麻 醉的过程和通气的支持。这是业界第一款一体化设计的真正的麻醉呼吸机。

迈瑞动物医疗全自动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是与成都大熊 猫繁育基地的老师联合研发的设备,也是业界目前唯一一台能够对大 进行血液学分析的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

总体来看,迈瑞已形成了具有层次感的产品管线,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实力。 未来成长业务包括微创外科、宠物医疗、AED、骨科等,正在发力的业务 有化学发光、彩色超声等,已成熟且具备较大竞争优势的有监护、灯床塔、 血球、生化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具备充足的业绩增长看点。

四、全球市场:赛道景气度不改,迈瑞海外将迎来加速发展时代

全球市场扩张斜率陡峭,新兴市场及成熟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全球国际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保持稳 定增长,2020 年在疫情的影响下需求激增,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过 5000 亿 美元, 年 CAGR 为 6.6%。

迈瑞所涉及器械市场体量大,全球来看,据估计约占总体规模的 15%, 近 750 亿美元,市场天花板高。但从全球范围看,2020 年迈瑞的营收 32 亿美元,与世界前列公司相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海外新兴市场正处于发展早期,各国医疗总支出占 GDP 的比重较大。新兴市场国家中多数低于 6%左右水平,对比发达国家如美国的 16.89%有较 大的差距,未来医疗器械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亚太地区为例,亚太地区人口占全球的 60%,全球 上市生命科学企业 2020 年 28% 的收入来自亚太地区,研发能力也在逐步 跟进,未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外市场一带一路 16 国设立 19 个子公司。2014年,迈瑞医疗就在肯尼亚 首都内罗毕成立了分公司。目前,迈瑞医疗与中东欧 16 国在医疗健康行业 有合作。例如在波兰,迈瑞医疗的设备覆盖超过 85%以上的公立医院和私 立诊所,而在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迈瑞与大学、医院合作。在整个中 东欧地区,迈瑞每年举行近百场技术培训。

新兴市场提早布局,注重本地化运营。例如迈瑞印度公司于 2006 年开始 运营,通过在古尔冈、孟买、钦奈和加尔各答建立地区办事处,已在当地建立了完善的销售和用服网络,在印度共 100 余人的销售队伍,本地化程 度较高,对印度全国的公立私立市场的覆盖不断加深。

发展中国家有望延续中国发展道路,与市场共同成长。公司在采购管理、 供应商管理、组织架构、合作理念、厂内信息系统等领域都具备实践经验。 中国的发展路径有望在海外提供指导,公司目前的产品齐全,新兴市场拓 展过程中能够提供整体化的解决方案,具备更有优势的竞争实力,随着公 司全球品牌美誉度的提升,未来在发展中国家的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成熟市场主要包括欧洲和美国,占据全球份额大半, 2020 年美国医疗器械市场份额预计增长至 2300 亿美元(+3.65%),欧洲 增长至 900 亿美元(+4.65%),发达国家的技术成熟,并且格局比较稳定, 突破这两大市场充满挑战。疫情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压力,但同时也 对国家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敲响警钟,因此高性价比产品在竞争中优势地位 明显。

欧洲市场医疗基建投入高,全面打开市场。基建方面来看,欧盟即将启动 EU4HEALTH 计划,预计 7 年内投入近百亿欧元用于加大欧盟卫生系统的 建设。此外,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等国家分别计划投入数十亿欧 元在卫生领域,其中重点便是 ICU 床位的建设,迈瑞欧洲有 300 人本地化 团队,保障销售深度开展。

美国市场技术高地,需继续精进产品向高端渗透。美国现有 500 人本地化 团队,监护仪、麻醉机、POC 超声在美国均名列市场第三,并且市场份额 仍在进一步提升。美国市场作为技术高地,有竞争力的产品可以在客户的 不断检验中打磨出最好的产品,保持稳步增长。

横跨多条优质高技术壁垒赛道,具备全球化发展综合实力

医疗器械迭代创新为主,生命周期长,但单品天花板低,多元化发展是巨 头必经之路。但对公司的要求较高,当了解美敦力、罗氏、GE 等公 司的扩张历程时,这些企业之间都有共性:精准的赛道把控能力、 高效高投入的研发、清晰的市场洞察、强有力的市场营销。

迈瑞并购扩张,成功实现业务拓展,具备发达国家高端市场突破潜力。迈 瑞通过并购,丰富产品线,布局海外市场。2008 年以 2.02 亿美元现金并 购 Data scope,收购 ARTEMA,拓展了海外生命监护业务的技术和营销 以及获得关键的麻醉技术; 年,迈瑞密集布局了 IVD、输注泵、 骨科及内窥镜业务; 年,以 1.05 亿美元价格收购 ZONARE 布 局欧美市场高端超声影像业务,收购 ULCO 布局大洋洲经销网络,同时继 续吸收国内优质标的,补充 IVD 产业线血凝等关键业务,2021 年收购 Hytest 完善 IVD 产业链上游。

这些业务中,部分业务迈瑞虽然在国内不是先发布局,但是却能够做到中国前列并突破技术瓶颈,足以证明迈瑞多元化发展能力,拓展模式具备可借鉴性,未来有望传导至其他业务。

逐步过度至微笑曲线两端,企业可持续发展未来可期。迈瑞三 十年的发展,逐步移动至以市场和研发为核心,过渡至高附加值产品阶段, 保证了企业发展持续动力。

五、对比海外国家,中国医械企业出海是向上延伸的发展过程

以海外国家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为例,看中国医械企业海外发展模式

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技术积淀和政策导向息息相关,但 企业出海的最终核心竞争力是创新,但是在发展过程上,中国的出海逻辑 不同于其他国家,是向上延伸的逆向创新。

美国企业出海:高端产品输出占领全球高地,覆盖范围广。美国拥有世界 上多数医疗器械巨头公司,例如贝克曼、美敦力、强生、史塞克、康德乐 等,医疗器械产业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40%,除了较高的需求外,快速发展 还得益于人才配套,审核流程规范化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企业、高校、医 院集群化,建立有效的沟通,推进技术转化。美国的基础工业发达,在机 械、材料、电子等多方面能够配套支持,有助于多种类高端创新产品的产 出,因此在国际上高端产品市场是美国公司的主要拓展方向。

以色列企业出海:特色技术全球化输出孵化。以色列的“义务兵役制”成 为影响以色列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医疗技术进步很大程度就源自于国防 部门。以色列早在 年间,以色列医疗设备专利数年增长率就达 到了 20%,位列全球第三。此外以色列是国际间收购并购的活跃地,因为 以色列的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面对高新技术无法提供相应的完整产业链, 又因为政治等因素,其开发的产品无法销往中东邻国,所以公司们更倾向 于将核心技术转移到其他国家来孵化,其中,中国成为了以色列的最佳选 择之一,据清科研究院统计早在 年中国对于以色列的投资中生 物医疗占过半比例。

中国企业出海:以质高价优、客户需求导向,低端发展至高端。19 世纪末, 得益于海外医疗企业如 GE、美敦力在中国建厂生产,我国逐渐在全球化 的浪潮中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工厂,能够高效率的提供价格低、品质高的 产品能力,是中国企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针对世界市场的特点, 中国企业通过性价比优势逐渐在各行业涌现出海发展较好的案例,如在海 外火爆的电商 SheIn 主打性价比快时尚服装产品、电子配件 Anker 扎 实技术+创新赢得海外市场青睐等,相同的市场逻辑,医疗器械市场逆向发 展、针对特定客群发展是中国企业独特的发展道路,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 迭代升级,挑战高端市场。

以日本医疗器械企业发展为镜,映射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正当时

医保控费压力叠加进口医疗器械份额增长刺激日本企业出海。 日本医疗器械自 1995 年开始至 2007 年,出口金额保持高个位数增长,而 此后受金融危机干扰,有一定比例下滑, 2007 年前的增长原因 有二:

医保控费持续加码。根据药事法,1980 年开始,厚生省从 1980 年开始对 生物材料、人工骨、人工关节、人工血管、人工肾、起搏器、人工晶 体等 FDA 分类的部分 III 类实行上市前审批制度;1981 年日本实施医 保控费;1989 年,厚生省颁发了医疗器械 GMP 制度;从 1995 年开 始对医疗器械进行全面监管。国内医疗器械监管趋严,企 业研发周期变长,投资回报周期随之增长,医保控费导致毛利率空间 压缩,因此企业出海寻求市场机遇成为较佳选择。

进口产品比例逐渐增长。这一时期,国际医疗器械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业 务逐步向全球扩张,进口产品在日本医疗器械市场的占比逐步提升, 国产产品市场份额受侵蚀,开辟新市场具有战略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供给侧改革深刻,企业出海迎来历史性发展时机。借鉴日本发展规律,随着医改不断深入,国产企业出海成为趋势,一方面 市场开拓打开长期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对冲带量采购带来的产品 降价风险,诸如 CRO 等企业出海也为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口碑发挥正 面影响,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进度因疫情再提速。

相比日本的医疗器械进出口较大差距,我国进出口器械金额上比例更均衡, 但在结构上,出口以中低端为主,进口以高端为主;自 2006 年开始,我 国医疗仪器及器械进出口贸易由逆差变为顺差,从 2017 年以来,出口及 进口产品销售金额增速相仿,在疫情影响下,企业出海比例大幅增加,未 来有望迎来出口量的提升。

整体工业水平与产业共成长,但当前仍有部分高端技术存在差距

我国工业水平提高,器械出口量及复杂程度增长迅速。医疗器械涉及多门 学科交叉,对制造业的水平要求高,我国整体医疗器械出口近年保持双位 数稳定增长,伴随我国工业水体的提高,总体制造水平随之改进,2001 年 至 2019 年,出口金额由 6.39 亿美元增长至 129 亿美元,复合增长速度为 18%。结构上来看,出口产品多以中低端为主,高端产品的出口比例较低。

产业化集群支持医疗器械成本端控制。医疗器械中电子配件占有较大的比 例,我国过去发展中,形成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的电子产业集群在上游的电子材料、中游的电子元器件、下游的硬件软件和信息服务可以提供有 力支持,下为医疗器械的产业链成本控制提供了保障。

据一项针对我国医疗器械出口复杂程度研究发现,中国在 年间 高端医疗器械出口的复杂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对比如以色列、瑞士、 美国等世界器械水平发达的国家来说,仍然存在十分悬殊的差距。

高端设备所需的电子元件进出口累计数据来看,我国进口仍然占有较大的比例,医疗器械整体的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挑战。

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国内整体产业链有望加速优化升级。从历史数据来看, 人民币升值伴随的是我国整体医疗器械出口量下行趋势,疫情阶段由于海 外器械需求旺盛导致数据上涨。但从整体来分析,2020 年以来人民币升值 加速,对于我国出口造成一定下行压力,在这一趋势下,低附加值产品将失去一定的全球市场价格竞争优势,低效率厂家加速出清,整体产业有望 在此刺激下优化升级,带动整体水平提高。

市场担心在全球贸易紧张,发达国家提出产业链回流的形势下,国内制造成本红利有限,第一、当前世界范围内不具备如同中国一样自 动化程度高、成本低、质量高、供给效率高的国家作为迁移对象;第二、 发达国际产业链回溯面临成本提高问题,全球范围内来看,不具备与中国 的竞争优势。

跨境并购交易增长,助力企业突破技术及渠道瓶颈

全球化趋势下,通过并购突破知识产权壁垒,可加速企业创新转型。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并购交易方面海外并购的案例数量在 2015 年以来大幅增长。

与外资厂商之间在技术及渠道上的差距,可以借助资本,收购 外资优质标的,能够加速补齐短板,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疫情催化国 内对医疗事业关注度空前高涨,仅在 2021 年上半年, 医建方向的融资高达 1152 亿元。其中医疗器械占比最大,金融超过 370 亿元。

六、国内市场:立足中国,人口、政策、技术三重利好高建市场天花板

老龄化趋势催生需求侧动力十足,中国已开启器械发展“黄金十年”

从发展趋势来看:日本人口老龄化带来医疗产业繁荣,参考日本,我国未 来医疗行业增长确定性高。日本 65 岁以上人口在 2018 年达到了 28.14%, 随着老龄化进程,国民医疗费用支付也逐步增长。

2020 年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约 12.6%,与日本历史值对比,大约处在 90 年代初左右,日本医疗机构数量从 年由 14.32 万多涨至 16.55 万所,参考日本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市场有望稳步增长。

从发展空间来看: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2019 年达到 6341 亿元,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19.7%,远高于全球的增长 速度。其中医疗设备的市场份额为 3601 亿元,医用医疗设备、家用医疗 设备分别占医疗设备的 33%、67%。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容。从三个角度对此进行论证:

以医疗器械的价格*销售量来进行计算市场规模,对影响因素进行拆解:

从价格角度分析,医改逐步深化,通过带量采购的方式挤掉流通环节的利 润空间,部分赛道厂商产品的价格或受到一定影响,但总体来讲影响 有限。个人支付能力方面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而影响力增强。

从销售量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产品的可及度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提高 均促使器械需求增长,此外终端方面,伴随医疗新基建、分级诊疗等 政策的推动下也将进一步扩容。

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我国人均医疗支出 2018 年仅 501 美元/年,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数十倍的 差距,距离典型国家平均水平还有较远的距离,从这一角度分析,我 国整体医疗需求端还存在较大的缺口,未来伴随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 提高,市场的增量具有可观的空间。

国内人均医疗资源与全球主要国家仍存在明显差距,我国无论在每 10 万人 ICU 床位数、还是医生数量方面,均在全球主要国家里面处于中等偏 下位臵。2018 年我国每 10 万人的 ICU 床位数仅为 3.8 个,而 2012 年德国每 10 万人的 ICU 床位数就已经达到了 29.2 个,远低于发达国 家水 平。2018 年,我国每千人口的医生数量为两人,而德国为四人。 中国未来仍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医疗资源的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 疗需求。

双循环背景下迈瑞多重机遇,政策支撑充分发展空间

中国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大循环战略永续能力弱,降低对外经济依 赖度十分有必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 展格局”提出,对我国产业体系安全、高技术水平发展要求更上一层,迈 瑞一方面有望受益于双循环格局下的产业技术升级,进而带动外部循环更 有力;另一方面有望在国内循环中,继续兑现国产替代的增长逻辑。

医疗服务体系救治能力提升,支柱三大产线全覆盖有望长期受益。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指出,将重点加强房屋建设、医学装备购臵、加快诊疗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等措施。在省域医疗建设方面,力争实现每个地市都有三甲医院,服务人口超过 100 万的县有达到城市三级医院硬件设施和服务能力的县级医院,这对医疗设备企业 来讲是较大的市场机会。

医疗“新基建”增量市场规模超百亿元。监护仪和呼吸机增量市场市场份额 近 120 亿元,根据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要求,34 个省至少有 1-3 所,经 测算,新基建市场约 127 亿元。

国家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进行扩容及均衡资源配臵。社办医 院方面,自贸区内开放乙类设备的配臵证限制;国产替代方面,高性价比 国产产品在 DRGs 及医院评审中为更优选择。

优质优价产品符合国内需求,迈瑞强大供应链系统保证制造高水准

注重品质,拥有强大智能化供应链系统。迈瑞的品质高,例如 FDA 准入的 产品中对质量要求较高,迈瑞工厂中生产的一台推片机,其零部件就有 32000 多个,差不多是 100 只瑞士手表部件综合。另外,血球分血阀的粗 糙度要求是 2nm,约为头发丝直径的 1/30000,这些都是精益生产的体现。 迈瑞已经有近 80 项产品获得 FDA510(k)市场准入许可,体现了极高的 加工制造水平。

为什么迈瑞能有优于同业的产品品质?我们认为在于迈瑞建立起了强大的 供应链系统。

智能化工厂转型。迈瑞在深圳和南京拥有 40 万平米的全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引入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进而减少对人的依赖, 以保证产品质量;

SCADA 系统(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进行智能可视化管理,在南京工厂 的工装环节配了 1500 多个传感器,可以实现微秒级分辨率的数据采集, 每分钟获取的数据量达到十万级。实现异地监控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

SQA(Supply Quality Assurance)主动介入管理,来带动上游供应链的 质量提升。另外深圳的光明数据中心 UPS,能够支撑 8 到 10 个小时, 在容灾备份方面,迈瑞两个中心的数据每过 20 分钟就会进行日志备份, 每天会进行磁带备份。

智能化仓储物流。公司在全国范围实行体外诊断试剂冷链运输,推行智能化调度、自动化仓储管理,通过高标准的技术条件实现精准温控,实现恒温、安全交付,并配备高效的紧急预案系统。

精益供应商管理,高效把控源头质量。与普通的合作关系不同,迈瑞和供应商是共同成长的关系,积极协助和支持国产供应商进行原材料的进口替代,产品中所涉及的原材料大部分来自于国内供应商,其中绝大部分在以 深圳为原点的 40 公里半径范围内获得。同时,公司研发部门着力开展并 行工程,从整个业务价值链出发,通过实施 DFP(可采购性 设计)、 DFMA(可制造性设计)、可销售性、可维护性等方向的并行工程, 在研发 之初充分考虑供应商资源的需求,为整个供应链的精益管理打下良好的设 计基础,从而使得未来在质量、成本和交付等方面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七、智能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打造人+设备+信息协同系统

智能信息化助力业务高粘性,长远布局打造人+设备+信息生态

多产品打造综合解决方案。截至 2020 年末,迈瑞共获得注册证 716 项, 领先同业,丰富产品能够为医院提供更综合的解决方案,实现信息化的高 效协同增进用户粘性。

在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迈瑞更具优势:对比 GE、 飞利浦、西门子等医疗设备企业,迈瑞拥有更全广泛的产品线;美敦力、 雅培、波科等巨头多数集中布局在某个专科科室,而迈瑞通过三大业务可 联通院间 10 个以上科室,所覆盖面积广,具备竞争优势,且公司推出瑞智 联、迈瑞智检、瑞影云信息化方案具备较强的用户粘性,有望推动产品稳 定持续放量;

迈瑞借助产品优势,打造全院及科室智能化一体解决方案。临床医疗数据中,医学影像数据较多,此外还包括医学检验、生理参数、病例数据,实现智能化好处在于院间信息协同:

能够提高产品的终端粘性,稳固市场份额;

能够通过信息互联赋能基层诊疗机构,缓解基层医生数量及诊疗水平短板, 进而推动产品在基层市场的渗透;

打造人、设备、信息的生态圈,有助信息及时采集与反馈,对终端的掌控 能力更上一层楼。

迈瑞瑞智联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升维医院管理,提升科室运 营效率,让繁杂的工作变得有序,助力临床工作者轻松应对各种挑战,以 病人为中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智能化布局对企业的综合水平要求高, 迈瑞有望借此提高产品的在市场中的渗透率,保证长期稳健发展优势。

设备物联,提升诊疗。质量以病人为中心,将呼吸机,输注泵等床旁设备 的数据汇聚至监护仪并对数据有机融合,形成智能辅助应用,帮助医 护人员提升诊疗质量;

多环监护,时刻守护。以病人为中心,整合床旁所有设备数据,让医护人 员在床旁工作站、护士站、医生办公室、院内乃至院外,随时掌握病 人情况,及时响应报警,保证病人安全;

数据互联,高质高效。支持自动识别病人身份信息,采集病人数据,输液 闭环管理;从而解放医护人员双手,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照看病人,提 升工作质量及效率。

强强合作,智慧医疗需求下探索 AI+医疗新机会

合作腾讯 AI Lab,有望突破体外诊断难题。迈瑞联手腾讯 AI Lab,共同研 发血液细胞分析的 AI 产品,并进一步探索 AI 技术在体外诊断的融合与应 用。迈瑞和腾讯 AI Lab 希望通过把迈瑞在玻片处理、成像系统、集成设计、 临床专家、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和腾讯云的综合解决方案相结合, 共同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目标推进血细胞形态分析仪的细胞识别能力, 提高中国医疗行业的检测质量,降低人工或带来的失误率,缓解检验人才 缺失造成的困境。

合作华润联手打造基层超声中心,陪伴基层共同成长。华润医疗与迈 瑞医疗联手打造远程超声诊疗中心,成立了迈瑞医疗远程超声示教基地, 将和集团内、区域内及全国各地有需求的基层医疗结构进一步合作,助力 提升基层医学影像诊疗水平。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公司该业务相对成熟,国内市场设备升级换代及新 基建等带来市场需求,海外新兴市场逐渐拓展,国内经验有望复制,海外 成熟市场产品升级+高端渗透,受益于新一轮全球范围内的医疗基础建设,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有望在未来稳健增长;

体外诊断业务:化学发光业务收购上游原料带来整体竞争实力和成本控制 能力的提升,长远来看有望实现利润端优化,国产替代背景下迈瑞有望实 现快速增长;另外生化、血球业务国内外市场份额领先,有望深化市场布 局稳定放量,凝血、分子诊断等业务有望成为增力。

医学影像业务:彩超业务持续放量,便携彩超单品有望成为销量热点,全 球市场受新冠疫情影响 2020 年增速较低,未来院内需求有望逐渐恢复, 影像业务伴随实现恢复性增长。

带量采购风险。未来国内市场耗材、 设备、试剂带量采购或医保控费压力加大,可能对公司收入利润增长产生影响。

汇率及关税风险。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若国际间汇率波动,会对公司 的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公司出口产品如监护仪、彩超等产品及配件均属 于加增关税的范畴,若未能将相关成本进行合理转移,未来对公司利润或 产生一定影响。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海外业务占比逐渐提升,国际间贸易政策变 动会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的扰动,存在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海外 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新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目前公司在研管线产品种类多,且所涉及的 领域技术属于较高端、交叉学科类型,医疗器械研发存在失败风险,或因 而导致公司业务拓展进度不及预期。

经销商管理不及预期风险。公司目前以经销为主,且公司产品品类多,经 销商群体较大,若未来不能对经销商进行有效管理,或经销商在销售环节 存在违法违规、不能提供优质服务等情况,将影响公司品牌形象及产品供 应的稳定性。

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收购了海外公司或存潜在债务风险、诉讼风 险、监管风险,或影响公司财务、法务等常态化管理。

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国际间贸易存在摩擦的不确定性,若外部环境出现悲 观变化,公司的海外业务经营将受到一定影响。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官网】。「链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康医佰多功能治疗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