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鸿丰果蔬食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产业动态第383期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迅猛,栽培面积和区域逐步稳定和集中,产量稳步增长,栽培面积和产量早已位居世界首位。据统计,我国苹果产量已从1978年的227万t增加到2017年的4139万t。然而,作为苹果生产大国,我国仍存在市场相对过剩、品质不高、价格低迷、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目前,我国苹果、梨、桃、柑橘、猕猴桃、枣、西甜瓜、草莓、葡萄、石榴、樱桃等果树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果生产国,但还不是水果生产强国,更谈不上水果贸易强国。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2017年,我国水果进口量分别为314、319、307、387、422、392、440万t,6年增长超40%;出口量分别为305、320、311、283、298、360、354万t,6年仅增长16%。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苹果贸易国,苹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直是专家学者的关注重点和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苹果出口量急剧增长,1995年我国苹果出口量不到11万t,2017年出口量已达133万t,占当年水果出口总量的37.6%。目前,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地区,如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泰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对苹果的价格比较敏感,对苹果的质量要求不高。笔者总结分析了目前我国苹果出口现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预测,以期为我国苹果出口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和进出口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为4139万t,2018年受大面积晚霜冻害影响,产量预计为3200万t,但仍然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45%左右。按产量高低排序,2016—2017年我国苹果主产省依次为陕西、山东、山西、河南、甘肃、辽宁、河北、新疆、四川、云南、江苏和宁夏。

1、我国苹果进口情况。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11—2018年,我国苹果进口量分别为7.71、6.16、3.86、2.81、8.75、6.71、6.85、6.40万t,近3年来进口量稳定保持在6万t以上。主要进口国家为新西兰、美国、智利。

2、我国苹果出口情况。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06—2018年,我国苹果出口量分别为80、100、115、117、112、103、97、99.4、96.5、83.3、132、133、111.5万t。2017年我国苹果出口量为133万t,其出口量、出口额均创历年最高。从2018年11月开始,我国苹果出口退税率从5%提升到10%,但由于2018年苹果减产较多,苹果价格提高,用工、包装等成本增加,特别是暂停对印度出口苹果,都影响了我国苹果的出口势头,但出口量依然超过110万t。

3、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市场。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市场为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2016年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国家为孟加拉国、印度、泰国、菲律宾、越南、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缅甸、朝鲜和尼泊尔(按出口量由高到低排序)。2017年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国家为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朝鲜、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缅甸(按出口量由高到低排序)。2018年我国苹果主要出口国家为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泰国、俄罗斯(按出口额由高到低排序);出口省市按出口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山东49万t、甘肃9万t、云南8.5万t、新疆7万t、广东6.4万t。

1、苹果出口数量仍然依靠价格优势。目前,我国苹果生产存在分散小户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劳力难求、工资提高、老龄化加剧、区域化不够合理、品种结构急需调整、劳动效率低下、机械化和自动化不高等问题,苹果价格的市场波动较大。我国是世界第一苹果出口大国,但与苹果贸易大国相比,鲜苹果出口价格相对较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整体不高,出口竞争力动力不足,呈现出价低出口量就大、价高出口量就小的趋势。

2、出口企业众多,品牌价值不明显。虽然国家政策鼓励苹果出口(出口退税率已提高到了10%),但出口企业众多(2014—2018年出口公司数量分别为593、687、853、826、652个),行业存在着不规范性(如通过提高报关价格获取不当退税等)。苹果出口企业品牌价值不明显,以低价争取客户订单为主,企业利润微薄。苹果出口企业尚为散兵游勇式的经营状态,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3、出口市场集中。我国鲜苹果出口市场较集中,且以低端市场为主。我国苹果出口以边贸、海运近港和欠发达国家为主要市场,每年出口到60 多个国家和地区,依地缘优势和市场需求,主要出口南亚、东南亚、东欧国家,少量出口至西欧和美洲。苹果品质不高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是制约我国苹果拓展国际市场的主要因素。

4、成本增加,技术落后。用工紧缺,人工成本高,机械化程度远远不够。包装模式陈旧、物料升级慢,不起关键作用的成本居高不下。

我国苹果出口的未来趋势

未来几年,我国水果总量仍然会保持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苹果替代品越来越多,苹果价格会趋于稳定或走低,从而促进我国苹果出口。目前,我国苹果出口的主要市场是东南亚地区,这些国家不适宜种植苹果,需求是存在的;又具备区域优势,运费低、船程快;同时这些国家华人较多,比较喜欢富士苹果。此外,为鼓励苹果出口,我国苹果出口退税率已从5%提高到10%。总体看,我国苹果出口数量仍会保持稳定或稳中有增的趋势。

我国苹果出口企业众多,按最大年出口量133万t计算,一家企业平均仅出口0.16万t,大概只有74个集装箱,出口少的企业甚至是个位数。小企业不具备规模优势,成本高于规模大的企业,难以生存;小企业出口数量少,难以打造企业品牌,没有品牌就会被逐步淘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苹果出口总体效益较好,出口企业总量有所减少,比2016年少了200多家。总体看,苹果出口企业数量会逐渐由小而多向大而少过渡。据统计,2018年全国苹果出口量前10位的企业中,山东省占了6位。苹果出口第1位的企业仍然是山东佳农诚信果业有限公司,后面依次为山东莱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甘肃静宁鑫龙果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栖霞德丰食品有限公司、河南三门峡鸿丰果蔬有限公司等。

以低价竞争向品质竞争转变

在国际市场,我国苹果自主品牌方兴未艾。自主品牌的崛起支撑着我国苹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目前,我国苹果品牌中的佳农、诚信人、小蜜蜂、广源、王山、德丰、众合、ALFA、富原红、ABC已经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印度、新加坡市场上的著名苹果品牌。

此外,国外市场需求升级,迫使企业重视品质。苹果质量差,会造成市场堵货、客户亏钱,出口量大降,口碑降低,恶性的低质、低价竞争最终会丢掉市场。品质竞争是今后我国苹果出口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竞争优势、拓展国际市场的健康竞争方式。

苹果出口供应链分工会更加明细

事实证明,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在种植、贮存、加工、贸易到市场开拓等环节都能做到最好,企业涉及环节越多,越不利于做专、做强。从苹果品种结构看,晚熟红富士依然是我国的主栽品种,早、中熟品种种植不多,面临着供给结构不合理、品种集中、口感风味单一等问题。要想进一步扩大市场,应从进口国的消费偏好导向和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另外,加工企业应把好质量关,出口企业应把好市场关。苹果出口供应链各环节应分工明确,各尽所能,共创品牌。

由小作坊向规模化工厂过渡

当前,我国的人口红利已逐步消失,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苹果加工机械化已迫在眉睫。国内的苹果加工水平要比发达国家低20%,且加工量和商品化处理比率较低。一台大型生产设备的投入可以节省大量人工,小作坊却无力投入设备,而且小作坊通过手工生产的苹果品质难以达到标准化,会逐步失去市场。目前,我国对水果检验检疫要求的提高和国外客户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都会促进苹果加工机械化,苹果智能分选包装设备正在逐步普及。

2014年法国迈夫公司和山东烟台龙口南村果园公司合作,成功安装运行改进型的2通道、5t/h的苹果智能自动分选机,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烟台龙口南村果园公司“DDD”品牌苹果标准落地。在降低包装成本,提高苹果分选质量,增加企业效益之后,短短5年间,全国100多家公司购买安装了迈夫公司现代化的苹果智能自动分选线,津成泰、佳农、汇源、德丰等公司一连安装2条、3条分选线,使用的效果越来越好。4通道10t/h的分选线也已经在甘肃海升工厂、阿克苏农夫山泉17.5度苹果品牌工厂或安装完毕或投入使用。近几年,我国在自动智能分选(规格、颜色、糖度、瑕疵)上进步明显,江西绿盟公司的苹果智能自动分选设备异军突起,仅在山东、陕西等地就有30多条生产线投入使用。

以降低成本和顺应环保要求

目前,世界上苹果出口包装中只有我国的苹果在使用网套,不但污染环境,还费钱、费工。据计算,1个出口苹果集装箱中网套成本约2500元,再加上套网套人工费用约1500元,网套总成本约4000元。实践证明,苹果出口包装不使用网套完全可以避免果实碰压伤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明确要求不允许苹果带网套出口。因此,建议我国尽快升级苹果出口包装方式,以顺应环保要求,同时又能降低成本。

来源:北方果树种植联盟

声明:陕果大数据公众平台产地动态、市场动态、苹果行情相关均来自作者调研代办、冷库所得,因调查数据并不具备全面数据、本着服务果业、更好的为果农服务,本人仅供果商、果农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苹果期货专家观点仅是作者为了更好响应国家期货为果农指明苹果价格的政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果蔬店怎么经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