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动物在我国违法吗?怎么判断是否是虐待动物?

虐待小动物对于施暴者来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宣泄途径。但是如果这种扭曲的心理障碍不得到及时疏解,其迫害对象将可能从动物转换为人,包括陌生人、亲友甚至自己。

  10月15日下午5时许,浙江温州江心屿景区内,四五名男女将一只猫咪悬吊树上,一女子手握美工刀,竞以活剥猫皮为乐。一参与活剥猫皮的男子说:“是我们捕获的野猫,肉好吃的很”。

  10月7日下午3点左右,一位身穿蓝色衣服的老人骑着一辆电动车,车后系着一根绳,绳的另一头则是一只内拖行的小狗。据知情人介绍,但是这个小狗奄奄一息,任凭拖动,并无任何反应。

  虽然他/她们的行为令人发指,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条例,所以不能给他/她定罪或者处罚,很多民众都难以平息愤怒之情。



  不禁让人想起2005年网上出现的高跟鞋踩猫事件、打狗事件、火烧猫事件,也想到在每年夏至举办的玉林荔枝狗肉节等,这些行为引发了社会严重的不满情绪,一些地方出现了暴力对抗和游行示威现象,严重危及社会的稳定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每每看到这样一些残忍对待动物,甚至因为个人的一己私欲就对剥夺它们生命的行为,我都恨不在现场,没能用自己的力量去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一、虐待动物是一种精神障碍的表现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人性多面,暴力因素是天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道德、法律和善良的因子能够有效抑制暴力冲动。

  第二,都市人群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日益攀升,但有的人未能寻找到一种正确的宣泄方式,因此会在一些契机下通过伤害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快感。

  第三,法律约束上的欠缺所导致的侥幸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了这种行为。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虐杀是一种心理障碍或疾病,虐杀者往往喜欢欺凌比自己弱势、低等的生命,并从残害生命中获得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实际上是把生活的压力和自己曾经受到的伤害转嫁给比自己弱势的生命,从而获得一种心理平衡。当前,都市人群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在日益攀升,很多人找不排解压抑的方式,因此会在一些契机下通过伤害动物来满足自己的心理快感。针对这种心理疾病,当事人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主动与人沟通,把自己的痛苦和压力告诉自己亲近的人,而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用刺激、血腥的方式获得愉悦感,无疑是一种心理自残。我们应该培养一种昂扬向上、乐观豁达的情怀,以仁心俯视生灵,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虐待小动物对于施暴者来说,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宣泄途径,即能使欲望得到满足,又相对较不容易被曝光,而付出相应的代价。但是如果这种扭曲的心理障碍不得到及时疏解,其迫害对象将可能从动物转换为人,包括陌生人、亲友甚至自己。因此建议这些有精神疾病倾向的施暴者及时通过正规渠道,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二、中国法律何时才能给动物不受虐待的权利

  这些人对待动物的做法固然有错,但只有他/她们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从法律上来说如果别人虐待我家的动物,那么我是可以控告他的。但是如果他虐待的是自己家的动物,那么这与我并没有切实的联系。而在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虐待小动物还是不属于犯法的等级。



  曾经也有保护动物人士去控告这类行为,但执法人员也无可奈何,表示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法律依据,保护动物只能靠社会道德。但如今光靠道德、靠社会舆论已经很难再起作用了,必须要用法治来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这样一部旨在保护动物不被虐待、非法杀害的法律呼之欲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项目组曾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一节“扰乱公共秩序罪”中增设“虐待动物罪”、“传播虐待动物影像罪”和“遗弃动物罪”专条,用法治来推进社会道德的建设。该罪名最高可处六个月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最后,这个条例没有通过。

  反虐待动物法案提出的是基本的人道要求,而不是完全不食用动物。动物与其它物品不同,它是活的生命,它有感知痛苦的能力。它们也应该有基本的福利保障,不能被恶意虐待和残害。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出台了有关反虐待动物的法案。早在19世纪初,英国就有人提出禁止虐待马、猪、牛、羊等动物的法案。到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法案也是在英国首先出台。随后,法国也在1850年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我国的香港、台湾也有这方面的法案。

  我们不能虐待动物,为什么?因为人性中有一条道德的底线,同时也是起点,叫“恻隐之心”。所谓“恻隐之心”,就是不忍心看着别人受苦受难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观点,这是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天良,故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一个人,只要有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好人。相反,如果没有,就麻烦大了。弄不好,会“禽兽不如”。



  一个人,如果不把虐待当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为乐。这时,他就会完全丧失了人性。所以,必须反对虐待,反对虐杀。比方说,在不得不保留死刑时,坚决废止凌迟、腰斩、砍头等方式;在无法避免战争和执刑时,决不虐待俘虏和犯罪嫌疑人。当然,也不虐待动物,哪怕它“丑恶”如老鼠。

  恻隐之心,要从善待动物做起。而且,只有当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动物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否则,下一个被按倒在床,挖肝取肾抽胆汁的,没准就是我们自己。

  虐待动物的事件同时也在拷问着我们的天良和人性,也拷问着我们的国民性!

  动物们再怎么被虐待也没办法为自己声讨,毕竟它们的生命不在它们的掌握中。最后我想为动物说一句话:中国法律何时才能给动物不受虐待的权利?

}

应不应该将虐待动物入刑?入刑是指写入刑法吗?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区别在哪?虐待动物让许多人感觉到情感受伤可以作为一个违法依据吗

律师回答区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你好,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

  • 你可以向立法部门反映的。

  • 你好,可以向立法部门反映

  • 你好,可以向人大建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虐杀流浪动物违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