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被公司开除,会影响国内的求职吗?谢谢

简单的英语日常用语有哪些?

英语只是一种语言,学习方法很关键。
1.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每天至少看 15-20 分钟的英语,早晨和晚上是学英语的最好时间。
2.方法要灵活多样。一种方式学厌了,可以变换其他的方式,以便学而不厌。
3.上下相连,从不孤立。记忆英语要结合上下文,不要孤立的记单词和短语,要把握句中的用法。
4.熟记常用语,确保准确无误。把常用的交际用语背熟,熟能生巧。
5.尽量用第一人称来记忆习惯用语和句型,以便记忆牢固。
6.多方位多角度来学英语。经常读报、听广播、看外语电影、读课本和别人交谈等方式来练习英语
7.敢于开口说英语,不要怕说错。只要敢说,就一定能学好。
8.要创设情景,加强交际训练。语言的运用离不开场景的强化训练,只有交际,才能学好。
9.勤奋和持续坚持。多背,课文范例,背得越多越好,越熟越好;大多数人学不好英语根本的原因是懒惰
10.把英语当成一门声音而不是文字来学。敢说,,天天说,大胆说,大声说,不怕错,错了及时纠正。
11.建议从学单词开始就听音背单词,建立起人对英语单词声音形象的条件反射能力。
总之,是个积累的过程,你了解的越多,学习就越好,所以多记忆,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

100句英语对话形式的日常用语有哪些?

想看懂一篇文章能够翻译出来,首先要求的是词汇,其次要求的就是语法。
这两个部分弄懂了,就一切都不是问题。
最好买本大众的词汇书,不要太高深,可先追求广度,认识的多。不要抠生僻的意思,因为不常用。
如果认识了词汇,即便语法不懂,我想你一句话里所有的单词都认识的话,也可以猜出来句子的意思。
语法方面,先学习句子成分及结构,买本简单点的语法书,讲解也干净利落,明快,不要买太复杂的,如大学生语法。
先从句子成分走起,然后各大从句看一遍。这两部分弄懂了再看看主谓一致,直接间接引语及比较级,虚拟等一些额外的框架。渗透着看,了解着看。
让你看语法书能够帮你从思维大框里抓住语法,但是在运动上并不能做到很自如。
不如练习翻译文章的时候买一本英汉对照的读物,先看一句英文句子,猜意思,看看对不对,之后对照着汉语再看,熟能生巧,时间长了也就明白英语句子其实不过就是几大成分几大部分。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一看到句子立马就会翻译。
报班什么的耽误钱耽误时间。
不如靠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才是重要的!
如果选择看英文电影跟着学台词,如果基本功不行,语法句子,词汇都不认识,即便学会了也只是复述台词。而且对你来说有些难其实。

求100句日常生活的英语短句

一般般当然生活中不可能事事如意,总会有一些事让你感到不满,那么这时也不能没词用。看完一部电影之后,别人问你“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movie?”“你觉得这部电影怎么样?”如果你觉得“一般般”,就可以说“So-so!”,如果觉得是百年难遇的烂片,你就可以说“Pretty bad.”“ pretty”在这里是一个副词,表示“十分”。

with?”“这个星期六我们要去蹦极,你想一起去吗?”作为回答,如果你非常想去而且能去就可以说:“That's great!”如果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那你只好说:“I'd love to. But...”“我想去,但是……”解释一下不能去的原因。

always be a good sport.”注意哦,这句话不是用来说比赛项目的,而是用来形容人的。胜败乃兵家常事。“a good sport”指的是那些输得起的人,虽然输了却仍能保持不凡的风度,不怨天尤人。所以这里的“sport”实际上指的是“sportsman”。“don't be a sore loser。”这句中的“sore loser”指的就是那些输不起的人了,觉得自己的失败全是别人的错。这两句一正一反,虽然来自体育赛场,却广泛地运用在了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了不顺心的事,也要酷一点。“remember,always be a good sport.don't be a sore loser.”

视力不好在英语中怎么表示呢?简单而又随便的说法是 “my eyesight sucks.”“我的视力很差。” “suck”是一个比较随便的词,所以用的时候要注意场合。生动一些的说法,比如 “without my glasses, i'm as blind as a bat.”“bat”是蝙蝠的意思,这句话就是说“没有了眼镜,我像蝙蝠一样瞎。”

“don''''''''t mind if i do.”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这样做的话,请不要介意”。如果你去异地出差顺便造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晚上留你在他家里住,而且还坚持你睡卧房,他睡客厅。虽然你感到不妥,可是苦于盛情难却,也只好接受。这时你不妨说一句“don''''''''t mind if i do.”其实这句话的用法很简单,就是表示非常礼貌地接受别人提供的一次帮助,一个邀请等等。当然这句话还可以用在很多场合中,比如说你初次去别人家做客,主人热情招待“would you like a cup of coffee?”“想喝杯咖啡吗?”你也可以说“don''''''''t mind if i do.”

“best of luck to you.”这句话的意思是“祝你好运!”如果你有一位朋友,即将去参加面试,你就可以对他说“best of luck to you.”在信的结尾,你也可以用这句话捎去你的祝福。当然句中的“you”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更换,比如你想祝他家人幸福,就可以说“best of luck to your family.”表达类似的意思,我们可以说“wish

i got beat up.”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被揍了一顿,”“beat sb. up”是“狠揍某人的意思”。当你的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时候,也许你就可以用上这句话了。有一点要注意,虽然是被打了但并没有说“i got beaten up”。“beat sth. up”又是另有其意,意为“用*子或搅拌器搅拌某物”,比如说“beat up the eggs and then cook.”“将蛋搅拌后再烹制。”

有些人总是喜欢把一件事反复说,这时“新闻”也成了“旧闻”了。这时用英语中的一句话最恰当了:“that's old news.”“这是老新闻了。”如果这时还有人把克林顿下台当做新闻来告诉你,你就可以对他说:“that's old news.”“这已经是老新闻了。”“news”是不可数名词,所以千万不要说成:“those are old news.”也不要说成:“that's

100句比较短的好的,英语句子

}

求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名单(只要物理学奖的 还要标上获得时间)

  1902 H.A.洛伦兹 荷兰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1903 H.A.贝克勒尔 法国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国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国
  1904 L.瑞利 英国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1905 P.勒钠德 德国 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 J.J汤姆孙 英国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1907 A.A迈克耳孙 美国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国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1909 G.马可尼 意大利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C.F.布劳恩 德国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兰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 W.维恩 德国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1912 N.G.达伦 瑞典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1913 H.K.昂尼斯 荷兰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1914 M.V.劳厄 德国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1915 W.H.布拉格 英国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W.L.布拉格 英国
  1917 C.G.巴克拉 英国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国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国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国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1921 A.爱因斯坦 德国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1922 N.玻尔 丹麦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结构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国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1925 J.弗兰克 德国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G.L.赫兹 德国
  1926 J.B.佩林 法国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顿 美国 发现康普顿效应
  C.T.R.威尔孙 英国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轨迹变为可见
  1928 O.W.里查孙 英国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1929 L.V.德布罗意 法国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1932 W.海森堡 德国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1933 E.薛定谔 奥地利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P.A.M.狄立克 英国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国 发现中子
  1936 V.F赫斯 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孙 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 J.P.汤姆孙 英国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C.J.戴维孙 美国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费米 意大利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1939 F.O.劳伦斯 美国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国 测定质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国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奥地利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国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1947 E.V.阿普顿 英国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1948 P.M.S.布莱克特 英国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1949 汤川秀树 日本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1950 C.F.鲍威尔 英国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1951 J.D.科克罗夫特 英国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E.T.S.瓦尔顿 爱尔兰 蜕变的研究
  1952 E.M.珀塞尔 美国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1953 F.塞尔尼克 荷兰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1954 M.玻恩 德国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W.W.G.玻特 德国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1955 P.库什 美国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W.E.拉姆 美国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1956 W.肖克莱 美国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W.H.布拉顿 美国
  1957 李政道 美国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1958 P.A.切连柯夫 前苏联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I.M.弗兰克 前苏联
  I.Y.塔姆 前苏联
  1959 E.萨克雷 美国 发现反质子
  1960 D.A.格拉塞尔 美国 发明气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国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R.L.穆斯堡 德国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1962 L.D.朗道 前苏联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维格纳 美国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M.G.迈耶 美国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1964 C.H.汤斯 美国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苏联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罗夫 前苏联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1965 R.P.费曼 美国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J.S.施温格 美国
  1966 A.卡斯特莱 法国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1967 H.A.贝特 美国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1968 L.W.阿尔瓦雷斯 美国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1969 M.盖尔曼 美国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1970 H.O.G.阿尔文 瑞典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L.E.F.尼尔 法国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1971 D.加波 英国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1972 J.巴丁 美国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L.N.库珀 美国
  J.R.斯莱弗 美国
  1973 B.D.约瑟夫森 英国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江崎岭于奈 日本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I.迦埃弗 美国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1974 M.赖尔 英国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A.赫威期 英国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1975 A.N.玻尔 丹麦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B.R.莫特尔孙 丹麦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国
  1976 B.里克特 美国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1977 P.W.安德孙 美国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J.H.范弗莱克 美国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国
  1978 A.A.彭齐亚斯 美国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R.W.威尔孙 美国
  P.L.卡皮查 前苏联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1979 S.L.格拉肖 美国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A.L.萨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罗宁 美国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V.L.菲奇 美国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国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A.L.肖洛 美国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1982 K.威尔孙 美国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1983 S.钱德拉塞卡尔 美国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W.福勒 美国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1984 C.鲁比亚 意大利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S.范德梅尔 荷兰
  1985 K.V.克利青 德国 量子霍耳效应
  1986 E.鲁斯卡 德国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G.宾尼 瑞士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1987 J.G.柏诺兹 美国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K.A.穆勒 美国
  1988 L.M.莱德曼 美国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J.斯坦伯格 英国
  1989 N.F.拉姆齐 美国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W.保罗 德国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H.G.德梅尔特 美国
  1990 J.杰罗姆 美国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1991 P.G.德燃纳 法国 液晶基础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国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1993 J.泰勒 美国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1994 C.沙尔 美国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B.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尔 美国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6 戴维.李 美国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R.C.里查森 美国
  1997 朱棣文 美国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1998 劳克林 美国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1999 H.霍夫特 荷兰 证明组成宇宙的粒子运动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马丁努斯-韦尔特曼 荷兰
  2000 授予三位科学家和发明家,他们的工作,特别是他们所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级管和集成线路(芯片)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这三位科学家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约飞物理技术学院的Zhores I. Alferov,美国加州圣巴巴拉加州大学的Herbert Kroemer,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Jack S. Kilby。奖金总额为900万瑞典克朗,前两位物理学家分享其中的一半。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艾里克A.科纳尔、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凯特纳以及美国科学家卡尔E.威依迈,三人将共同平分1千万瑞典克郎的奖金。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打开了人类观测宇宙的两个新“窗口”。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以表彰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4年度物理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今年的诺贝尔单项大奖奖金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6万美元。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予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文告中称,他们是因在夸克粒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才获此奖项的。夸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这三位科学家对夸克的研究使科学更接近于实现它为“所有的事情构建理论”的梦想。
  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和罗伊·格劳伯
  成就:研究成果可改进GPS技术
  未来手机信号更清楚
  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约翰·L·霍尔、哈佛大学的罗伊·J·格劳贝尔,以及德国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简称慕尼黑大学)的特奥多尔·亨施。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用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彼得·塞曼荷兰 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法国 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特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 (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 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超导体的发现)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
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
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
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
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


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奖者

历史上所有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求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名单

以下是最近十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研究领域: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的小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的小柴昌俊,表彰他们在宇宙中的微中子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美国的里卡多·贾科尼,表彰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2001年:美国的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的沃尔夫冈·克特勒,表彰他们对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

2000年:俄罗斯的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的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表彰他们的研究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1999年:荷兰的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表彰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1998年: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德国的霍尔斯特·施特默和美国的崔琦,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电子流,这有助于理解物质的内部基础结构和动力。

1997年:美国的朱棣文、威廉·菲利普斯和法国的科恩·塔诺季,表彰他们在发展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方面所做的贡献。

1996年:美国的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R·C·里查森,表彰他们发现了氦-3中的超流动性。

1995年:美国的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茵斯,表彰他们在轻子物理学所作出的先驱性贡献。

1994年:加拿大的比尔特拉姆·布洛克豪斯和美国的克利福特·苏尔,表彰他们发展了研究浓缩物质的中子散射技术。

1999年,荷兰科学家杰拉尔杜斯·胡弗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他们在理论上解释了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2000年,俄罗斯科学家泽罗斯·阿尔费罗夫、美国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和杰克·基尔比。他们因“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的基础性工作”获奖。

2001年,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卡尔·维曼和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他们根据玻色-爱因斯坦理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

2002年,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了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取得的成就。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他们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2004年,美国科学家戴维·格罗斯、戴维·波利策和弗兰克·维尔切克。他们发现了粒子物理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现象。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得者都有哪些突出贡献?

前段时间诺贝尔医学奖刚刚揭晓,热度还没过去,前两天,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已经揭晓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是因为在宇宙学和地外行星相关领域做出的贡献而获奖,甚至被称赞其研究成果“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今年的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科学家罗杰·彭罗斯,德国科学家莱因哈德·根泽尔和美国科学家安德里亚·格兹,以此来表彰他们在研究黑洞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具体情况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像去年一样,仍然聚焦天体物理,不同的是,今年该奖项又带我们发现了位于黑洞和银河系“最深处的秘密”。这三位科学家正是因为在这一领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荣获2020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之一罗杰·彭罗斯在英国科尔切斯特出生于1931年,他发现了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莱因哈德·根泽尔出生于1952年,安德里亚·格兹出生于1965年。这两位科学家都是因为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天体而荣获此奖项。诺贝尔奖的官网称,他们三人在天体物理领域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为人类提供了目前为止最值得让人信服的证据来证明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一个超大的质量黑洞。在过去一百多年间,诺贝尔物理学奖见证了人类用上百年去探索未知领域的艰辛历程,研究领域从我们脚踩的这颗星球逐渐延伸我们头顶仰望的这片星空。近两年,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桂冠的基本都是天文领域的研究者,但是,这在半个世纪前,是一件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半个世纪前的诺贝尔奖很难“看的是”天文研究。因为诺贝尔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天文学奖项,才使得过去一些研究价值十分巨大的天文学发现只能被埋没。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及成就和原理是什么?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 1865~1943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1908(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玛丽·居里 1867—1934.(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 (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1905年:伦纳德 (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 (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7、1907年:阿尔伯特·亚伯拉罕·迈克尔逊 (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8、1908年:李普曼 (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布劳恩1912-1977(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    10、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维恩1864-1928(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3、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853~1926(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4、1914年:马克斯·凡·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5、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1862-1942、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890—1971(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他们各自领域都有何贡献?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颁给了罗杰·彭罗斯,根泽尔和格兹。彭罗斯是通过使用巧妙地数学方法证明了黑洞的存在,这对于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很有必要。而后面提到的两个人的贡献是:发现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 总的来说,202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对象,都是针对黑洞展开研究的科学家。 1、黑洞是什么 很久以来,人们一直对宇宙充满好奇,黑洞是人们探寻宇宙过程中的未知事物。最早关于黑洞的概念的提出,是在1783年,当时的一位英国科学家—约翰·米歇尔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他的想法:有一个天体,十分的巨大,即使是光也无法逃离它的表面。在他之后,又有科学家对该种天体展开了研究并且作出了预测。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并提出一些概念,如:天体质量压缩到很小“引力半径”范围内,那么所有物质都会被关在它里面。因此,这个天体是黑暗的存在,因此被称为黑洞。但在当时,诺贝尔物理学奖只对经过验证的理论进行颁奖,因此爱因斯坦只获得了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因此,广义相对论也只能算是一个预测,但是,彭罗斯这次的研究证明了黑洞存在,因此也就直接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合理性。 2、研究黑洞的意义 黑洞是一种引力很大的天体,它的时空曲率大到光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离。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被证明在极端环境下依然成立。在这几十年来,神秘的黑洞魅力引人遐思 ,但是没有人看到过黑洞。所以,第一张黑洞照片才会引起巨大轰动。 而彭罗斯对黑洞形成的详细描述,以及根泽尔和格兹发现银河系中央具有超大质量的黑洞的事实,都在彰显着科学的进步。让人们相信,我们终将发现宇宙的奥秘,探索地球产生的过程以及出现的时间。

美法加三名科学家获2018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都是谁,有什么成就?


他们分别是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 成就:3人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所作出的开创性发明。 阿瑟·阿什金已经96岁,是迄今年龄最大的获奖者。唐娜·斯特里克兰是55年来首次有女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而将该奖项的女性获奖者增至3人。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激光物理学领域开创性的发明”,其中一半奖金授予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其在“光学镊子及其在生物系统中的应用”领域所做的工作;另一半奖金由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科学家热拉尔·穆鲁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分享,以表彰他们在“产生高强度、超短光脉冲方法”方面的工作。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名誉教授热拉尔·穆鲁于1944年出生在法国阿尔贝维尔,1973年获得博士学位。唐娜·斯特里克兰于1959年出生在加拿大贵湖,1989年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穆鲁和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是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共同发明人。该技术使短激光脉冲放大到极高的峰值功率成为可能,可达到万亿瓦级(1012瓦)。它彻底改变了激光科学领域,并在物理学的不同分支中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包括核物理和粒子物理。

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者有什么成就?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奖项一半获得者为罗杰·彭罗斯,另一半获得者为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三位的成就主要如下: 罗杰·彭罗斯: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罗杰·彭罗斯,于1931年出生于英国,是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他在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两方面深有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这一理论成果是彭罗斯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1965年,彭罗斯与霍金一起证明了奇点定理,并将其存在性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况,对这一物理学中的难点进行了探究、解释。 1969年,彭罗斯提出了著名的宇宙监督原理——保证任何时空奇点都会被视界包围起来,在这一层面,黑洞就像宇宙中的回收站,这一猜测至今还在被讨论。 莱茵哈德·根策尔与安德烈娅·盖兹: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另外一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二人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 赖因哈德·根策尔于1952年出生于德国,是一名物理学家、大学物理教授。 安德烈娅·盖兹于1965年生于美国,美国天文学家,是迄今为止第四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获奖三人的开创性、突破性发现,提供了具有跨时代意义并令人信服的依据,证明了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是宇宙研究中的一重大理论成果。 浩瀚的星空总是神秘莫测,多少年来无数的科学家终其一生去探索奥秘。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设立与持续颁布,是为他们的杰出贡献做出嘉奖,记录着这些优秀的科学家们,见证着我们人类一步步的探索足迹。尽管宇宙无边无际,但我们的努力终将会带我们奔向浩瀚神秘的海洋。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都是谁?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戈兰·汉松宣布,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半授予罗杰·彭罗斯,“因为发现黑洞的形成是对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另外一半授予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因为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超大质量的致密天体——黑洞。 一、罗杰·彭罗斯 在本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中,虽然得奖者有三位,但是罗杰·彭罗斯独占了一半的奖金。罗杰·彭罗斯爵士是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牛津大学数学系名誉教授,他在数学物理方面、特别是对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方面的贡献受到了高度的评价,他巧妙运用了数学的方法,证明黑洞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的直接结果。 二、莱因哈德·根泽尔和安德里亚·格兹 根泽尔与格兹提供了迄今为止证明黑洞存在的最令人信服的证据。为什么一半的奖金由他们两个人共同获得呢,就是因为他们研究的领域是相同的,并且得奖的原因都是一样的。 莱因哈德·根泽尔,德国天体物理学家,出生于巴特洪堡。 安德里亚·格兹,美国天文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值得一提的是,格兹是百年来第4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根泽尔与格兹二人就专注于研究银河系中心的区域。他们通过研究发现,银河系中心有一个质量超大却看不见的物体,大约有4百万个太阳那么大,而且还能够扰乱恒星。随后,他们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开发出了一种测量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穿透星际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巨大云团看到银河系的中心。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意义非凡,一个科学家一生能够获得此项殊荣,可以说是对他事业最大的肯定了。不管奖金有多少,这都是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了。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你最佩服哪位获奖者?

获得202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分别是罗杰·彭罗斯,雷因哈德·艮泽尔和安德里亚·凯兹。用以表彰他们对黑洞天体研究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彭罗斯证明黑洞的存在,另外两位则发现银河系中存在着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物理学分为很多方面,而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青睐于天体物理则让很多人感叹:现在天体物理是最热门的物理学了。在这获奖的三人当中,无疑最让我刮目相看的就是安德里亚·凯兹,不仅因为她是罕有的女性物理科学家,更因为她年纪轻轻就在这条神秘的天体之路刻录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是最让我敬佩的是证明了黑洞存在的罗杰·彭罗斯——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物理学家,也是享誉盛名的娱乐数学家与极具争议性的哲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严谨的医学家庭,他的父亲是著名的人类遗传学家,但是家里浓重的医学氛围并没有使他子继父业成为一名医生。他转而向自己真正热爱的数学物理不断冲击,在利用广义相对论研究宇宙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而这位已经90高龄的老人利用广义相对论证实了黑洞的存在,要知道虽然我们人类一直都在不断推测与猜想黑洞,但是猜测与证实之间相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证实黑洞的存在说明人类在天体研究上,对宇宙的认识又更进了一步。 这其实也鼓舞了无数的天体物理科学家们,我们人类的潜力无穷无尽。我们通过头脑风暴,可以利用研究的公式与论文,用文字与定理研制出穿梭宇宙的飞船与火箭,研究出高尖端武器,揭开宇宙神秘面纱。 而诺贝尔奖也无疑对世界科学技术、文学、和平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幸福与美好。

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都有哪些获得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之一,目的是为了奖励那些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且每年都在瑞典举行。每一年的诺贝尔奖揭晓都会有无数人去关注,这些获得诺奖的人都为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进步,在2020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揭晓,有三名学者得到了奖项,他们分别是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 和 Andrea Ghez。下面为各位读者来介绍一下这三位科学家具体的接触贡献。 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罗杰·彭罗斯在爱因斯坦去世后近十年内做出了黑洞的形成是广义相对论的预测,并对他的描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因为这种可靠预测让他成为了获得奖项的人选,在前一阵子,人们发现了黑洞的照片,黑洞的照片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吻合,那么罗杰的预测便是成功地,这为人类观测黑洞有了更多的积淀。 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 莱因哈德·根泽尔与安德里亚·格兹 (Reinhard Genzel 、 Andrea Ghez)两人发现了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致密天体而获奖,他们发现的这个无法被看见的天体拉动了整个银河系恒星旋转。 这些发现的意义无论是黑洞的形成还是广义相对论的可靠预测,又或者是发现了超大质量天体,这些都将箭头指向了黑洞,两者分别是研究黑洞形成和发现超大黑洞,这为人们研究黑洞都积累了更多事实依据,通过最近几年诺奖的颁布,可以明显发现现在物理学界的目光更多地面向了外太空。 各位读者对这些获奖者获奖者地发现有什么其他见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020年诺贝尔奖揭晓,名单里都有哪些人?

诺贝奖是由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创立的,主要是用来奖励在“相关学科”上做出了对人类最大贡献的人,这个“相关学科”主要包含了“化学、物理学、生理或医学、和平、以及文学”。每年的诺贝尔颁奖都可以聚焦全世界的目光,因为相关学科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该学科的最高学术荣誉,是至高荣耀,而获奖者除了可以拿到丰盛的奖金外,也会受到世界上所有人的致敬,因为他们经常被认为是相关学科的智慧顶峰。 今年的诺贝尔颁奖刚结束不久,让我们让看今年的获奖者都有谁? 诺贝尔经济学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和保罗·米尔格罗姆(Paul Milgrom),他们都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教授。 他们或将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拍卖理论”,致力于将物品拍卖给最需要最合适的人,建立了新的“拍卖”法则。 诺贝尔化学奖今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是法国女科学家伊曼纽尔·夏彭蒂耶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 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基因组编辑方法的运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因而获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物理学奖获得者是安德烈娅·盖兹与罗杰·彭罗斯,他们主要致力于研究宇宙黑洞。 他们的相关学术成果表明黑洞是形成广义相对论的有力预测。 诺贝尔文学奖来自美国的诗人Louise Glück获得了今年的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她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 诺贝尔医学奖今年有3名科学奖荣获荣誉,他们分别是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 以及 Charles M. Rice三位科学家。 他们的获奖成果是他们发现了丙型肝炎病毒。 诺贝尔和平奖今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主要是感谢他们为世界和平作出的努力。

中国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谁


1、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为中国国籍,后加入美国国籍,2017年恢复中国国籍。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获奖时杨振宁为美国国籍)。 3、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也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扩展资料诺贝尔奖(瑞典语:Nobelpriset,挪威语:Nobelprisen)诺贝尔奖是根据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并由诺贝尔基金会管理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产及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则是由瑞典中央银行于1968年设立的,以表扬在经济方面作出贡献的人士。 每个奖项都由不同的委员会负责颁发:化学奖、物理学奖和经济学奖经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文学奖经由瑞典学院颁发,生理及医学奖经由卡罗琳学院颁发,和平奖经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颁发。 每名诺贝尔奖得主都会获得奖章、证书和奖金。1901年,首名诺贝尔奖得主获得了150,782瑞典克朗,这笔奖金在2007年12月已相等于7,731,004瑞典克朗。10,000,000瑞典克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诺贝尔

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名单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十一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 李政道 1957年物理学奖 杨振宁 1957年物理学奖 丁肇中 1976年物理学奖 李远哲 1986年化学奖 朱棣文 1997年物理学奖 崔琦 1998年物理学奖 高行健 2000年文学奖 钱永健 2008年化学奖 高锟 2009年物理学奖 莫言 2012年文学奖 屠呦呦 2015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扩展资料: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Physics)、化学(Chemistry)、生理学或医学(Physiology or 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关资料:诺贝尔奖 百度百科

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奖者


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奖者如下: 从1901年到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共颁发了207人次,但是有一位名为约翰·巴丁的人两次获奖,所以总获奖人数是206人。其中47人是单独获奖,32人是与一位同仁共同获奖,32人与另两位合作者一起捧得殊荣。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是因为组委会认为如果有两人的贡献不相上下,或者一份成果由两人或三人共同完成,那么奖项理应颁给多于一人的获奖者。 1、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劳伦斯·布拉格。1915年,年仅25岁的他凭借用X射线研究晶体内原子和分子结构的贡献,与父亲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年龄最大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小雷蒙·戴维斯,2002年他获奖时已有88岁。 3、在200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中,只有两位是女性,她们分别是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Marie Curie,1903年与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获奖,1911年又独自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及德裔美籍女物理学家迈耶夫人(Maria Goeppert-Mayer,1963年获奖),后者因与德国物理学家延森(Johannes Hans Daniel Jensen)共同在发现核壳层结构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奖。 4、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长长的颁奖名单中,曾有4对父子档获奖,他们分别是: 威廉·布拉格及儿子劳伦斯·布拉格(William 1906年获奖)和儿子乔治汤姆逊(George Paget Thomson, 1937年获奖) 5、值得一提的是,居里夫人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Irène Joliot-Curie)继承了母亲的事业,与丈夫在1935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6、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用其遗产中的3100万瑞典克朗(相当于现在的17.12亿瑞典克朗,约合14亿元人民币)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每单项的诺贝尔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61万元人民币)。

中国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是谁

如果是说中国国籍的获奖者,只有两位——莫言和屠呦呦。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7位外国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高行健。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0年,高行健获得文学奖。
隆重介绍下面两位具有中国国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莫言在2012年北京时间11日下午19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屠呦呦诺贝尔奖事件是指2015年10月5日 ,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和一名日本科学家及一名爱尔兰科学家分享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疟疾治疗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屠呦呦由此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此答案为2017年12月23日所著)


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获奖者将会获得多少奖金?

就在最近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也是发布了名单,这些名单上的人物都是对物理科学有着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几乎每年的十月份都会发布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这也是我们众所周知的,就在之前的时候中国的文学家莫言也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几年物理学奖都颁发给了许多的外国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对于地球真的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名单已经公布,这次的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美国的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以及瑞士的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最后一位就是迪迪埃奎洛兹,这三位为世界的物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当之无愧,我们最关注的应该也是他们的奖金,据了解,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金竟然达到了九百万的瑞典克朗的高薪。 这些钱相对于这三位科学家所做出的贡献来说,真的不值一提,知识的价值是无限的,只有创新才能够进步,只有这样社会才不会停滞不前,虽然说奖金有着九百万,但是换作美元就是九十多万,奖金只是激励的一种方式。 然而最重要的就是他们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我们值得敬佩的,让我们也是非常的敬佩他们,毕竟世界上这么多人,只有他们三个人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是地球上物理学上最高的荣誉,让我们为他们致敬。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后,对3位得主人生有什么影响?

诺贝尔奖的荣誉是很高的,提升了地位。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一.杨振宁 获奖时间: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原因: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二.李政道 获奖时间: 1957年与杨振宁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原因: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理、和非拓扑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三.丁肇中 获奖时间: 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获奖原因: 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三.朱棣文 获奖时间: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获奖原因: 1997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朱棣文从事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尖端的激光致冷捕捉技术研究,有着非常广泛的实际用途,这项研究为帮助人类了解放射线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深入理解气体在低温下的量子物理特性开辟了道路。 朱棣文等3位学者则利用激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即用激光束(molassos)达到万分之一绝对温度,等于非常接近绝对零度(摄氏零下273度)。原子一旦陷入其中,速度将变得非常缓慢,而变得容易俘获。 该技术可以用来做精确测量,特别是做"重力测量";人们还可以利用此技术做成重力分析图,由此解开地球上的许多谜团。 例如观察油田的内层、勘探海底或地层内的矿物质,在生物科技上可以解读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密码;科学家还可以借此研究“原子激光”,制造精密的电子元件;也可以测量万有引力,进一步发展太空宇航系统,进行准确的地面卫星定位。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研究成果。 四.崔琦 获奖时间: 199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获奖原因: 1998年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98年10月13日,华裔美籍科学家崔琦因发现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互相作用,能形成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许多电化学过程发生在固体-电解液界面,腐蚀则常发生于固体-气体和固体-液体界面,因此界面物理和表面物理一样具有巨大的实际意义)。 电子量子流体现象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它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崔琦因此又获得美国著名的弗兰克林奖。崔琦在互联网自己开设的网址上称,他的主要学术兴趣是研究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的性质。他的这些研究将可应用于研制功能更强大的电脑和更先进的通信设备。 扩展资料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杨振宁 百度百科—李政道 百度百科—丁肇中 百度百科—朱棣文 百度百科—崔琦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及其获奖理由!


1、1901年:威尔姆·康拉德·伦琴 (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亨德瑞克·安图恩·洛伦兹(荷兰)、塞曼 1865~1943 (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1908(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玛丽·居里 1867—1934.(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 (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2009年:英国籍华裔物理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学通信领域中光的传输的开创性成就” 而获奖,美国物理学家韦拉德·博伊尔(Willard S.Boyle)和乔治·史密斯(George E.Smith)因“发明了 6、 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成像半导体电路——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 获此殊荣。 7、2011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体物理学家萨尔·波尔马特、美国/澳大利亚布莱恩·施密特以及美国科学家亚当·里斯。

2020年诺贝尔物理奖揭晓,是哪三位科学家获奖?

2020诺贝尔物理学奖最终获得者是:罗杰·彭罗斯 、莱茵哈德·根策尔 、安德烈娅·盖兹 这三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奖领域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诺贝尔奖每年评选和颁发一次。通常在每年10月份公布得主。 1.罗杰·彭罗斯是英国的数学物理学家,兴趣广泛研究也涉及多方面,1931年出生于英国埃塞克斯州的医生家庭,父亲是著名的遗传学家莱昂内尔·彭罗斯 ,罗杰·彭斯先后进入伦敦大学附属中学和伦敦大学学院,1965年以著名的论文《引力坍塌和时空奇点》为代表的系列论文和著名数学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工作一起创立的现代宇宙论的数学结构论,63岁被授勋为爵士。 2.莱茵哈德·根策尔出生于德国法兰福克大区,他的父亲是一名固体物理教授,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莱茵哈德求学在弗莱堡大学和波恩大学,这两所都是德国著名的研究型高校,尼采、海涅、贝多芬以及马克思都曾在弗莱堡大学求过学,之后莱茵哈德凭借马普所射电天文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博士学位。 3.安德烈娅·盖兹此次物理奖的一名女性,大学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开始主修数学,但是为了自己想要探索宇宙的梦想在她大二的时候转专业到物理,在198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学士学位,并在1992年在美国著名航天员兼科学家格里·纽格鲍尔的指导下获得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她曾说过:“我喜欢在开始思考重大问题时思考会有哪些悖论的问题。例如时间的开始和结束是什么?宇宙的边缘在哪里?在面对拥有130亿年历史的宇宙时,你如何看待人类微不足道的10万年前的存在?”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到底获得了多少奖金?

在科学中,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颁发给对科学贡献巨大的科学家,每年10月揭晓。2017年10月,雷纳·韦斯、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三位科学家首次通过LIGO激光干涉仪探测到引力波,从而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2018年10月,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阿瑟·阿斯金、热拉尔·穆鲁和唐娜·斯特里克兰三位科学家,因他们在激光物理学领域有突破性发明。奖金900万瑞典克朗(约合650万人民币)。 2019年10月已经悄然到来,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到底颁发给谁了呢?这是全世界人现在最关注的事情,科学界沸腾,事实上答案已经揭晓了,获奖者同样是三名科学家,分别是现年84年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77岁的瑞士科学家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53岁的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詹姆斯·皮布尔斯出生于加拿大,是一位著名宇宙学家,他揭示了宇宙主要由暗物质(一种将银河系在一起的不可观察的物质)和暗能量(一种使宇宙膨胀的无形力量)组成,任何科学仪器都无法观测到但仍占宇宙能量的95%,为宇宙演化建立了理论框架,从而使人们了解暗能量和暗物质,被美誉为是“物理宇宙学理论发现者”。 皮布尔斯还开发出一些模拟软件工具来向我们解释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模拟展示了宇宙大爆炸一百万分之一秒内发生的事情,宇宙的快速膨胀,膨胀期间的微小量子波动,物质的“展开”和“团块”化,以及无数星系的诞生。这些“团块”以及暗物质完美地解释我们今天看到的星系大小,形状和分布。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谁?研究的啥?为啥颁奖给他仨?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这次表彰的是帮助人类认识宇宙的卓越贡献者。 其中一半授予来自美国的吉姆·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他发现了构成恒星、行星以及我们的这些常规物质只占宇宙能量的5%,剩下95%的宇宙能量都是未知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暗物质表现为不知来源的巨大引力,暗能量表现为导致宇宙膨胀的无形力量。皮布尔斯的工作为人类认知宇宙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框架,开创了“物理宇宙学理论”。 另一半授予来自瑞士的米歇尔·麦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他们于1995年10月首次发现了一颗名为飞马座51b(绰号“伯洛尔芬”)的系外行星,它绕着银河系中的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这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热木星”。麦耶和奎洛兹掀起了天文学界的一场革命,开启了人类探索系外行星的新征程。 诺贝尔奖的反应迟钝是众所周知的,但这也体现了科学领域的严谨,这份奖项的含金量也远超900万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697万元)的奖金。 皮布尔斯阐明的宇宙结构与历史,为过去50年的宇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工作为现代宇宙学开创了一门新的内功,对人类而言是一座巨大的“金矿”,而麦耶和奎洛兹的工作激励了人类探索宇宙的热情,如同一门精彩绝伦的外功,对系外行星的发现开启了人类探寻新世界的“淘金”热潮。 要具体阐述皮布尔斯的工作可能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与数学知识,一时半会无法说透,所以今天我们不妨说说麦耶和奎洛兹的工作,我们是如何探测系外行星的? 探索系外行星,第一个被发现的并非飞马座51b其实在麦耶和奎洛兹的工作之前,1992年人们就发现了一颗围绕脉冲星转动的系外行星PSR 1257+12B,不过它的发现纯属意外,而1995年发现的飞马座51b才是传统意义上围绕恒星公转的系外行星。 麦耶和奎洛兹目前都是日内瓦大学的教授,而麦耶是奎洛兹就读博士期间的导师。他们于1995年10月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转的系外行星,这颗行星正是飞马座51b。其质量接近或超过木星,与其宿主恒星距离只有0.5至0.015个天文单位(地日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大约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1/8至金星到太阳的距离范围,称为“热木星”。 飞马座51b距离地球约50光年,质量只有木星的一半,但体积却是木星的两倍,一年只有4天,表面温度在1000 °C ,并且它被潮汐锁定永远以同一面朝向恒星。飞马座51b的发现引发了天文学界的一场革命。之前主流理论一直认为行星的形成需要冷却的构造块,而这些构造块只可能在远离恒星的地方才能形成。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让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行星系统的形成原因,也掀起了系外行星探索热潮。此后,银河系有4000多颗系外行星被发现。 在此之前,发现系外行星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因为行星反射光线比恒星的光线弱得多,要在一颗恒星璀璨的光芒里发现它,谈何如意。对于跨星系的我们来说,遥远恒星的耀眼光芒将淹没周围的一切,要找到伴随它们身边的行星,这就如同在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里,找到一根小小的针。而有时我们连这片湖都无法找到,更不用说湖中的针了。 而随着科学探索手段的发展,遵循事物的因果关系,后来我们发现了许多新的探测技术,大大加速了对系外行星的探测。而第一个成功的探测技术就是径向速度法。 径向速度法要搞清楚这个方法其实很简单,但需要更深刻地理解一下恒星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一般都认为行星围绕恒星公转,而恒星静止不动。但实际上,行星的公转是由于恒星的引力造成的,然而力是相互的,在恒星拽着行星转圈时,行星也拽着恒星轻微的左右晃动,且行星的质量越大,晃动就越明显。 比如,太阳系里的木星大哥,就能拽着太阳左摇右晃。而恒星作为一个光源,它的位移就会产生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具有波性质的一切信息源,在移动过程中会导致发出的波被拉伸或压缩。信息源远离目标运动,波长就会变大;信息源靠近目标运动,波长就会变小。 这就好比我们日常听见的警笛声,从远处传来时,声音还很柔和,但随着警车靠拢,警笛声的波长被压缩,会感觉声音立即尖锐了起来。当警车远去时,声音又变得舒缓了。多普勒效应在声波上,表现为音调的升降,而在光波上,则表现为颜色的变化,光源远离我们就会变得更红,称之为“红移”;光源靠近我们就变得更蓝,称之为“蓝移”。知道了这一原理,天文学家就可以使用光谱仪先得到目标恒星的吸收光谱线,这个光谱线就好比这个恒星的指纹一样。但如果它身边有一颗行星在围绕它公转的过程中,使它在朝我们的方向上前后摇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这颗恒星的吸收光谱线不断地来回移动。因为光谱线的灵敏度相当高,所以径向速度法能检测到几百万光年外,恒星每秒1米的细微移动。不仅可以用来发现系外行星,还可以计算它的质量。飞马座51b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被发现的。虽然径向速度法十分精准,但一颗行星想要牵引恒星晃动,并产生足够探测的多普勒效应,需要行星对恒星有足够大的重心引力。这就意味着,径向速度法最适合探测离恒星近的类似木星的大质量行星,这也是“热木星”名字的由来。 对于像地球这样质量不够,无法拖动恒星晃动的行星,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针对这种情况,天文学家们又想到了另外一种简便的方法来寻找系外行星。 凌星法“凌星法”的原理也很简单,当一颗系外行星刚好从它的恒星与我们之间经过时,恒星的光芒被其所挡,短时间内会变得暗淡一点,行星离开后又恢复如初,这一过程就称为“凌星事件”。当然造成恒星变暗,除了被行星所挡,还会有多种原因。比如,突然爆发一大团太阳黑子(温度低的区域),或食变双星(双恒星系统相互交叉挡住对方的光芒)都可能引起混淆。为此天文学家设定了两道“门槛”:一个确认,一个验证。确认有足够多的数据来确定天体的质量。验证就是仔细检查一遍数据去除可能干扰因素,这些都是极其繁琐的工作。验证这些数据至少要满足观察到一个恒星的凌星间隔时间总是相同。凌星间隔时间即为行星公转周期,周期越长,它和恒星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远,根据距离和恒星的光谱,我们还能确定这颗行星是否在其宜居带内。而恒星在此期间变得越暗,说明被挡住的光越多,而这颗行星就越大。自从2009年发射升空,NASA的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前4年就一直盯着天鹅座和天琴座那一片星空,在15万颗恒星里,寻找着它们的凌星事件。 截止2017年4月为止,它已为我们辨别了9500个可能的系外行星,其中还有不少刚好位于宜居带。当然这些大量的数据还需要天文学家们慢慢的挖掘与确认。凌星法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观测的行星必须要从它的恒星与我们之间经过才行。这种苛刻的要求,使得我们能发现的系外行星注定只占少数。不管是径向速度法,还是凌星法,都是天文学发展的智慧闪光。而当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系外行星之后,你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简直是凤毛菱角。 但对于浩瀚的星空,无穷的宇宙,我们心中却永远回荡着一个无声的心愿:另一个世界,另一个地球。 为何我们热切地想探寻系外行星?对于真正向往星空的人,永远不会认为我们就是宇宙的唯一。正是这股热诚,毅然决然地将他们几十年的目光投向最深邃的夜空,思考行星起源背后的物理过程。对于今天来说,一个崭新的宇宙探寻才刚刚开始。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地球,还等待我们去发现。麦耶和奎洛兹的卓越贡献掀起的系外行星寻找热潮,只是为探索宇宙开了一个头,最终我们还是会去解答那个永恒的问题:地球之外是否还存在其他生命? 这份对宇宙最深层的思考,还需要更多年轻的科学家传承下去,带着热诚,带着严谨,带着信仰,去探索宇宙的未知,发现全新的世界。 如皮布尔斯说:“希望年轻人们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踏入这一领域,即便奖项很诱人,但那不是你入行的原因,你应该被科学本身深深吸引。” 最后,再次祝贺那些为人类科学发展而投入极大热情“仰望星尘,伸手摘星”的科学家们。

3位科学家共享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奖有多难得?

3位科学家共享2019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奖有多难得,大概就是自己的发现能为世界带给非常大的帮助,甚至改变世界,难度可见有多大,3位科学家共享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贡献相差不大造成的。 就在最近,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公布,我们可以发现一共有3位得主,很多人都好奇这个奖有这么难得吗,还有一起获得,其实真的非常难。 我们都知道诺贝尔奖是由发明了炸药的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开设的,而他本人正是一位物理学家,因此诺贝尔奖对于物理学是非常注重的。在诺贝尔写于1895年、要求设立五大领域奖项的遗嘱中,物理学就是他最先提到的领域。诺贝尔要求物理学奖被授予“在物理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奖多么难得了,每年虽然都有很多发明发现,但是要打败所有什么,成为最突出的,不得不说非常难。 这次的诺贝尔物理学家也是难分伯仲,才分给了三个人,谁让他们的发现对我们的帮助都非常大,尤其对于人类认识宇宙非常有帮助。相当于为我们又打来了世界的一扇门,能达到这个程度,其难度可以而知,不过这些发明也是我们的福音,只要好好运用,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 物理学奖之所以难得,还以为它目前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从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划世纪发现,现在物理学研究其实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因此这个奖十分难得。

应该将摆线向下拧动,这是等于将摆线变长了。


大连理工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怎么样?

“都是一个大学的没有人会太计较你是学什么的,只要你有兴趣就好,你就可以参与。”

这句话不知道楼主看懂了没有~
意思是,都是大工的,我615的飞行器专业,不会歧视你没就业每排名的悲剧物理专业学生的。

大连理工的物理专业是除了数学以外最差的专业了吧~
基本上学物理的同学继续学习的动力就全来自嘲笑数学系的同学了。
最恶心的是这两个学院的口号:悲剧物理的口号是:传奇物理, 更悲剧的数学系的口号是: 精彩数学

真tm 傻逼,物理是全学校除了数学以外最受人歧视的专业, 要工作没工作,要就业没就业,我寝室的一个同学,就因为得知学物理找不到工作,大二上整整一学期没有上课没考试,寝室的另一个同学一直在网吧里排解学物理的压力。每次我们喝多了,都骂:tmd,学校开物理专业,把我们骗来了,又找不到工作,这不是坑人嘛。

压力太大了,大二我2+2到滑铁卢大学了,这里数学反而是北美最好的,这回连数学系的都嘲笑不了了。。。。


求美国麻省理工的研究生专业:物理学、物理科学 专业解释。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大连理工大学的应用物理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到底是干什么的??

找工作是一个很实际的结果,当然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好的稳定的工作,是很必要的。学其他工科专业似乎工作好找一点,但学物理出来也不是想象的那么难找工作,要看个人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在咱们的社会中,专业知识很少真的能起到巨大的作用的。物理属于基础学科,将来搞教育也不错;如果去读研的话,进高校虽然理想一点,但也有可能;进入研究领域,那倒是百里挑一的事情;进入其他行业去发展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所以现在如果准备去读,也要想着提升自己;不去读,那就要权衡更多,找前辈了解和借鉴家人的意见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专业怎么样?

理科真的是一般,想学物理的话就看看其他学校,想上北理的话就选工科!


}

时间太少,还要提行李。

如果两小时的联程还好啊

温哥华不太保险,有时候过海关比较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拿到offer不去会拉入黑名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