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臂的原理是什么?

  天才少年,一人成伍。

  稚晖君一更新,其他科技区UP主纷纷回到生活区。这算是年轻人对稚晖君的最高褒奖了!

  国庆期间内,华为天才少年稚晖君送上一份大件:一人!一条龙!造了一只钢铁侠的机械臂!

  据说这是他迄今为止的“业余项目”中最复杂的一个。连何同学都在评论区占据沙发:我好菜。

  机械臂的名字也非常有趣——叫做Dummy,不仅致敬钢铁侠的机械臂笨笨,还是绑定到机械臂的末端上的“引导点”,暗含稚晖君的小心思,实在是妙哇!

  这次稚晖君的项目,操作系统和 AI 计算平台也分别都用上了华为鸿蒙和昇腾 Atlas 处理器,机身还是一抹靓丽的中国红。身在华为,心在中华,在弹幕大军感叹稚晖君软硬件通吃的超强专业能力和连做四个月的高效“肝”能力的同时,还对这位天才少年的人文素养竖起大拇哥!

  用B站“专业话术”说,这不得“一键三连”!

  正如稚晖君多次在B站动态中表示:要努力成为科技和人文交叉口最靓的仔!

  主业华为AI算法工程师,副业科技区UP主,这届的博主不简单

  路人粉应该知道,他身上的标签,最显眼的“华为天才少年”。但是关注过他的人却知道,他的标签,是对科技的极致热爱。

  稚晖君应该是每一个电子爱好者所向往但是又渴望而不可及的大佬。但他表示自己不算CS科班,本科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是信息与通信系统专业,18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之后进入OPPO算法岗工作,目前已经是华为AI算法工程师。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技术追求极致的UP主,从一个爱好动手的大学生分享各种硬件DIY视频,到分享B站最强小电视、FOC矢量控制器、PocketLCD,自动行驶自行车,在斜杠的路上受到众多网友追捧。

  用稚晖君自己的话来说,上班做AI算法研究,芯片使能软件栈开发,DSA架构下稀疏矩阵加速,视觉库异构加速之类的,但是下班做的东西对大家来说更好玩。

  在这款机械臂的动态中,整整两个月,他与粉丝一同分享机械臂的长成记录:

  8月6号预告“下一个项目是机械臂”

  10号的与众多网友报备“已出设计图”

  在这之后的一个月中,顺便吐槽一下加工师傅拖慢进度,等待的时间已经做出小模块

  9月17号终于收到加工件,19号完成机械臂的整套闭环驱动

  10月6号全部完工,7号出视频

  网友惊叹稚晖君的恐怖之处在于:一个人完成了所有细节,建模,算法,电路设计,驱动设计,APP开发,单拎出来足够做个毕设了!

  其知识覆盖面并非靠普通的学业方式实现,被华为以天才计划纳入麾下,想必就是看中他这一点。

  在8月2日,任正非在中央研究院创新先锋座谈会上与部分科学家、专家、实习生的讲话中说到:

  对于2012实验室(华为的总研究组织),公司从未给过你们过多约束。比如,有人研究自行车的自动驾驶,公司没有约束过他。我们要生产自行车吗?没有啊。这是他掌握的一把“手术刀”,或许以后会发挥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巨大的商业价值。

  这个项目看上去是四个月的工作,实际上有之前无刷驱动、小电视等项目的大量沉淀。表面上看起来是项目是电子和机械,背后全是算法和数学。在项目背后,稚晖君自己表示,坚持每个项目开源,与大家一同进步。能够通过一个项目视频带大家概览某一个方向的技术,有了对该领域的sense和兴趣之后,再激励大家去自主学习,这相比于独乐乐可能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如何做出一只“紧凑”的机械臂

  如何自己造一台很酷的机械臂呢?如何在成本有限地情况下造出市面上精度最高、性能最强、体积最小的机械臂?

  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机械结构设计、电子系统、软件系统。

  结构设计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精度问题,在机器人的硬件设计中,常说的机器人三大核心部件是电机、减速器、驱动器。

  真正的工业机器人中使用的电机一般是无刷伺服电机。无刷伺服电机不论是在动态响应,力矩保持,精度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缺点是驱动系统比较复杂,不适合用在本次这样极其紧凑的结构中。

  于是稚晖君的方案中,决定使用步行电机。这类电机的精度最高,但缺点在于高转速下力矩比较小。所以为了解决力矩的问题,一般会给电机配备减速器。

  减速器就是类似汽车的变速箱,是用于降低输出的转速,而成倍增加输出力矩。目前市面上的小型机械臂使用的都是行星减速器,而在本次项目中,使用了工业机械臂里面最常用的谐波减速。在柔性轮和波发生器的相互作用下,谐波减速器具有零背隙、高减速比,超小体积等优点,非常适用本项目。

  在电机和减速器确定后,最后是驱动器。同样为了保证驱动精度以及体积的最小化,稚晖君设计了一个步行电机的一体闭环驱动

  在“第151个设计稿”上,整只机械臂一共使用了6个电机,6个谐波减速器。同时为了保证机身强度和精度,机身的主体采用铝CNC加工,而装饰的组件则使用3D打印制作。所有的控制电路都集成在本体上且充分考虑美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

研究了多自由度气动机械臂的新型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  (本文共3页)

为了保证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传统的机械臂大都采用刚性结构设计。刚性机械臂质量大,在工作时消耗更多的能量。在航天领域等场合,为了提高运载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所以采用了轻型柔性机械臂。柔性机械臂具有刚度低、结构阻尼小等特性;因而,柔性机械臂容易产生持续的振动。如果不对振动施加主动控制,振动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还会引起结构的疲劳破坏。为了满足对机械臂高稳定性和高定位精度的要求,必须对其结构振动施加主动控制。针对柔性梁结构的振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杆气缸驱动的振动控制方案。采用脉冲码调制方法(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构建气动回路控制气缸活塞的运动,同时进行柔性梁定位和振动控制。活塞的位移由直线位移传感器测量,柔性梁的振动由表面粘贴的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进行测量。进行了数学建模、算法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提出了气动驱动控制柔性梁系统方案,包括基于气动PCM控制方式的气动回路...  (本文共113页)  |

电动执行器具有定位精度高,传输信号快等优点,在自动化领域应用广泛。但是,电动执行器的推力不大,定位控制过程中必需确保供电的持续性,耗电量巨大。气动执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同等缸径下输出力大且工作介质清洁等优点。但是由于空气的可压缩性,导致气动系统的稳定性较差。气动位置伺服系统执行器受到很多非线性要素的影响,将对气动系统的定位精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使之大幅下降。本课题研究的一体化电-气复合执行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电动执行器功率消耗大,气动系统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一体化电-气复合执行器是将小功率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通过大导程梯形丝杠和气缸的活塞杆连接。在步进电机和梯形丝杠之间加入扭矩传感器,用以实时监测电-气复合执行器的力矩变化。其中,气缸负责平衡负载力,在承载范围内,电动执行器带动气缸的活塞杆和负载运动。此时,电动执行器保证了控制系统的位置、速度。在本课题中,首先介绍了电动执行器、气动力伺服系统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应用现状。对电动执行器和气动... 

工业机械臂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作为多学科融合的边沿学科,它是当今高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业机械臂是一种能按给定的程序或要求自动完成物件(如材料、工件、零件或工具等)传送或操作作业的机械装置,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较高级型式的机械臂,还能模拟人的手臂动作,完成较复杂的作业。本课题所研究的机械臂是用于在工业生产上钻孔的机械设备。它可根据预先给定的任务,用编程的方式规定好机械臂要行进的路线,自动完成其行为控制,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钻孔工作。本论文中的主要工作涉及以下方面:(1)以钻孔机械臂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以LPC2138为主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设计,以及LPC2138与伺服驱动电路、液晶显示电路、键盘扫描电路等的接口设计,且着重对机械臂执行机构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进行了设计研究;(2)针对μC/OS-II操作系统精小、稳定、可靠、易移植等特点,对μ... 

与传统刚性机器人不同,软体机器人具有高柔软性、高安全性和包裹性好等优点,可以吸收外界干扰产生的力与冲击,不会对交互的环境造成任何损伤。具备优异的运动能力,以及在军事探测、医疗手术、自动化生产线等复杂环境中进行作业的能力,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当前的研究多集中于保持软体机器人本身的柔顺性,很少考虑任务中的刚柔可控性,即要求任务中具有满足一定条件的刚度和可控性。虽然软体机器人表现出其他类型机器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目前软体机器人研究领域仍存在着诸多技术难题,严重约束了其在重要场景下的实际应用,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建立精准模型和控制问题。本文结合主动驱动的气动驱动结构并耦合可变刚度的阻塞机构,设计出可变刚度的软体机械臂,进行理论和有限元分析仿真以验证机构的合理性,进一步建立精准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通过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运动轨迹控制,并进行分析和仿真验证,最后对变刚度软体机械臂的变刚度性能与弯曲性能进行实验验证。具体内容为:首先,在分析软体驱...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日益严重和残疾人希望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以护理和助残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需求迅速增加,另外一方面,目前的工业机器人较差的人机协作性以及出现的各种安全性问题,使得人机协作型的机器人成为学者们近年来研究机器人技术的热点方向。针对服务型机器人对系统的柔性、安全性提出的高要求,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现代气动技术的优点开展了对气压驱动轻量型机械臂的伺服控制系统和碰撞检测方法的研究。设计制作了2自由度轻量型机械臂样机,建立了机械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基于动力学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探究,对系统的摩擦力矩进行了辨识。采用PID与加速度反馈和摩擦力前馈补偿控制策略,解决了机械臂关节旋转过程中的低速爬行问题。通过基于逆运动学和插补算法的方法获得的轨迹进行多关节协同控制研究,获得了较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针对机器人人机安全性问题,利用被动柔顺控制和基于动力学方程的碰撞检测方法,实现了机械臂... 

}

>>>液压驱动连续型机械臂原理与设计

  连续型机械臂是一种新型仿生机械臂,通过模拟象鼻或章鱼触手的运动方式来实现多自由度作业。从1999年提出连续型机械臂的概念以来,国内外研究团队已经提出了很多种设计方案与较为成熟的运动学模型。目前国内外对连续型机械臂的设计多采用或气动伺服肌肉来驱动,WALKER等研制了绳索驱动的机械臂。针对工业使用的大功率连续型机械臂研究较少,英国某公司研制出用于工业现场探查与检修用的柔性机械臂。

  针对大功率连续型机械臂关节运动同步较难实现,提出采用缸连接钢丝绳,通过对液压缸进行闭环伺服控制来驱动大功率连续型机械臂。实验用的机械臂直径达140 mm,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并驱动大负载,在国内外对连续型机械臂研究中,研究设计的机械臂功率较大。

  通过搭建试验台来验证设计和运动学模型,采用3个比例阀和位移来对液压缸进行闭环控制。在控制系统方面,采用编程处理采集卡的数据,并根据机械臂的数学模型,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对3个液压缸进行同步控制。

下载该资料的人也在下载 下载该资料的人还在阅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臂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