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派嵌装集成灶的气电分离有什么好处?

发布时间: 来源:集成灶之家网 作者/编辑:小浩 浏览次数:841

集成灶,集成灶把油烟机、灶具、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具有油烟吸净率高、节能环保、超静音及显示直观等特点,节省了空间、费用以及人力操作流程。这些可以说

,集成灶把、灶具、、储藏柜等多种功能集合在一起,具有油烟吸净率高、节能环保、超静音及显示直观等特点,节省了空间、费用以及人力操作流程。这些可以说是集成灶的“标配”了!那么能突出重围,赢得“十大集成灶”品牌硬核荣誉,靠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银田虎跃系列产品的优胜点。

01、我们不一样--不仅能蒸烤,还能消毒!

什么叫一台顶多台?一个腔体就能实现多种功能,H5正是如此。除了拥有56L大容量蒸,轻松实现八大蒸烤模式,还能一键切换到消毒烘干状态。真正的“全能士”!

02、我们不一样--大火力还是一级能效!

能将热负荷做到4.8KW,那么这款灶具火力就很大,但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除了看灶具的热负荷还要关注热效率,也就是有效火力。银田集成灶H5在热负荷做到4.8的同时兼顾了热效率,那才值得认可!热负荷再大,热效率跟不上,实际使用时就是火力不足,实际有效火=热负荷X热效率。

03、我们不一样--不可复制黏贴的专利技术!

四重油烟分离技术(专利号:5)

油脂通道独立,前三重分离出来的油脂通过主油路引流,第四重分离出油脂,油脂通过双切面油盘汇集导流,油脂直通油杯。

上进风炉头设计(专利号:.6)

专利上进风设计,高效净燃烧,安全放心,而且整体完全封闭、无风门调节,内部结构简单,调试方便!

气电分离系统(专利号:X)

模块化气电隔离设计,电器元件与灶具完全隔离,提高安全系数,厨房安全有保障。

厨房,承包了我们一天三餐,我们的温饱与温暖都由它输出。所以,必须是安全、健康、便捷的。银田电器,高新技术企业,为您定制爱心厨房!

}

一款需要时尚酷感的造型,但功能上的贴心设计也是不能忽略的。那么我们应该选购怎样的集成灶产品呢?下面小编为您带来奥普7F集成灶评测,这款产品实现了颜值与技术的双重升级,是您居家必备的厨房电器产品哦!

相对于上一代尚雅系列集成灶,新的7F在外观风格上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从一个硬朗直爽的硬汉变为颜值更讨好年轻人的时尚型男。7F采用黑晶钢化玻璃材质与拉丝不锈钢组合,操控面板以45度的倾斜置于头部平台正中,两边配上白瓷调味罐,时尚酷感又不失便捷。

7F延续了奥普产品一贯的模块风,各功能模块可以独立拆卸,导烟板为可拆卸式活动板,便于打扫内部卫生。燃气灶这块它采用的是一个独立的嵌入式灶具,对门板则做了一个百变柜门的设计,模块处理方式可以让这款集成灶完适配任何材质任何风格的厨房。

机身功能柜用了一个双抽八轨的结构,取物方便,更重要的是单个抽屉能承受高达200斤的重压。下面的抽屉还带有一个消毒烘干功能,可以对器皿进行消毒。

7F抛弃以往的纯机电式控制系统,采用了全新的电脑控制系统,配备了烟灶联动、离子点火及离子熄火保护装置,0秒点火,更快更便捷。该系统特意设置了用户模式,使用7F产品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来为它设置不同的工作状态,比如烟机关闭时间、各功能模块的工作时间等,都可以自己调节。这套系统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它会进行自检,自己检测并分析自身出现的故障,通过声音和代码告诉用户故障部位。

更牛的是这个操作系统还预备了一个物联网接口,后期可以接入物联网,实现与移动通讯端和其他家用电器的联动。

7F的照明技术非常的特立独行,发出的光线很亮但一点不刺眼,常规发光体都有的频闪它却没有。

五腔驱动式大火力燃烧器

五腔驱动式大火力燃烧器,全进风辅以大容量隆形增氧仓。气氧混合更充分,均衡供气,消解气压波动,烧出纯正的蓝色火苗。省气但不省火候,热负荷高达4.2。离子点火技术,0秒点火,精准调节火力大小,满足各种烹饪需求。采用先进的电流融合技术,灶具点火同时支持市政用电点火和干电池点火两种方式,再也不用为停电或者干电池用完无法启用灶具而烦恼。

7F的油烟分离系统有别于市面上常见的二重油烟分离系统,它用了一个四重油烟分离技术,即进风口冷凝板一次分离、双V导流板二次分离、涡轮离心三次分离、旋转烟道四次分离,油烟经过四重分离后顺畅流入下置抽拉式油盒,是450mm*190mm的超大油盒哦。油盒还特意做了保鲜膜附贴处理,可以快速而牢靠的吸附住保鲜膜(油盒启用前先垫上一层保鲜膜,需要清理时直接收起保鲜膜扔掉)。

7F上最值得圈点的地方是它的漏电保护装置,这个装置是一项军转民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神舟飞船、导弹、战机、雷达等一些高精尖设备上,这种漏电保护装置的反应速度是传统漏电保护器的3倍,当发生漏电时他能而且他会24小时不断的进行自我检测,而传统漏电保护器则需要手动去检测。

奥普7F集成灶延续了奥普经典款型“尚雅系列“的置物平台设计,但它的造型和颜值较尚雅系列则更为时尚酷感,特立独行的照明技术则诚意的给到了健康配置的升级,这两项贴心设计是奥普送给消费者的小小。如果要笔者给出几个购买它的理由,超凡的适配性和维护性得算一个,时尚外观和高配置得算一个,安全实用更要算一个。

}

集成灶,是当前家电中的大热门!
都叫家用电器,但市场表现却是「冰火两重天」。
有的市场早就饱和了,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这些白电,一直稳中有降,老态龙钟。
有的市场则还在高速增长,比如集成灶洗碗机净水器这些厨电,一直黑马姿态,异军突起。
众多厨电中,集成灶是绕不开的一个。
从十年前的很少人用,到现在厨房必选项之一……
从之前线下根本看不到,到现在橱柜展厅标配……
集成灶的爆发,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
由于崛起过快,所以集成灶的口碑一直两极分化。
我写内容这么多年,这些情况见得太多了!
有的人用过后觉得好,成为了铁粉;
有的人用过后觉得不好,成为一生黑;
有的人没用但过觉得好,一直跃跃欲试;
有的人没用过也觉得不好,较劲暗中抵制。
作为消费者,您怎么想都对!
人民币在你手里,你来决策!
您就不想追问「为什么」吗?
您就不想知道到底哪种更好吗?
您就不想探究所谓高端贵在哪吗?
一万多的旗舰集成灶值吗?
所谓超大风压,有用吗?
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
盘点,对比,拆机,一次搞懂
|  怎么判断集成灶好坏?
|  高端集成灶好在哪?
2020年,我在618和双11大促时,前后两次做了市面上各种集成灶的横向点评。
这应该算是全网「首开先河」的系统性揭秘集成灶优劣好坏区别的文章。
文章发表之后,在多个平台都「爆了」。
很多被点评的品牌也都给了回应。
还没看过?可以来这里看一看:
时隔半年,恰逢618之前,再发一篇集成灶干货。
与之前的盘点不同,这次会换成「理论到实践」的模式来讲解。
之前多次作为压轴的德普,最新出了一款所谓「旗舰机」,售价高达14000+。
相比之前价格定位,这个步子迈的确实有点大了。
所以我决定「拆一台真机看看」!
1、如何判断一台集成灶好坏?
先来回顾一下判断优劣好坏的「方法」。
目前,因为购买集成灶的人「普遍外行」,所以很多企业会「把缺点当成优点宣传」。
我们都不需要买来真机去看哪些问题没暴露,只要把他们自己宣传的东西看懂了,大部分问题就暴露完了。
基于这些很容易获得的直观指标,我把判断集成灶好坏的方法分成了「4个大维度和20个小细节」。
因为之前文章里有过系统表述和逐一举例,所以今天就不详细讲了。
全部列在下面,做个回顾
模块化设计、气电分离设计、恒温置物台
风道设计、吸烟风量、自动清洗、可换芯设计
炉腔容积、控温精度、水箱位置、蒸发盘螺丝、蒸汽后排、高温蒸控温、内胆材质工艺、蒸箱隔热、单烤控温、操控面板、手机app操控
单看分类会比较枯燥难以理解。
配合下面这个表格可能更直观易懂一些。
如果还是觉得看不明白,可以参考:
2、高端集成灶,提升了什么?
国家标准并没有对集成灶做高端和中端的分类。
但为了搞清各种产品不同,还是要人为做个划分。
针对集成灶的分档,暂定如下:
成交价格在之间的,为中端。
成交价格超过12000元的,为高端。
我对市面主流产品做了调研分析。
最终归纳出了高端集成灶的「3个提升点」。
这3个主要提升点分别是:
蒸烤全能、智能操作、超大风压
蒸,就是蒸的能力,蒸米饭蒸包子蒸菜蒸肉蒸鱼。
蒸的重点是,宽度要大,功率要足,换水要方便。
烤,就是烤的能力,烤蛋糕烤披萨烤肉烤菜烤鸡。
烤的重点是,温度要高,温控要准,模式要丰富。
中端里有一些产品,也会配置蒸烤一体机。
但真正能集成顶级蒸烤箱的,还要从高端机里去找。
中端和高端的主要区别在于:
炉腔体积、蒸烤功率、温度精控、内胆材质等各种细节。
这里顺带解决一个问题:
半蒸半烤和蒸烤一体,哪个好?
除了集成蒸烤一体机外,某些商家还搞了「奇葩机型」:
把蒸烤一体一分为二,一半单独蒸,一半单独烤……
直观感觉,好像一下子拥有了两个单独的蒸箱和烤箱,似乎是赚了……
但实际上,你的「潜在损失」要远比你的「表面收获」多得多!!
1)个数从1个变成了2个(直观感受)
2)2个设备可以同时工作(做不同用途)
1)蒸箱宽度变小,从高级蒸箱掉到普通低端蒸箱
2)蒸和烤的功率都变小,从强力蒸烤变成了普通
3)失去了高温蒸、加湿烤等蒸烤结合的高级功能
不排除以后有更好方案(减少损失),可以让我们同时享受单蒸和单烤。
但以目前来说,所谓蒸烤独立,不过是用两个低端单蒸和低端单烤替代高级蒸烤而已。
提供这种解决方案的品牌,在蒸箱烤箱领域基本都是门外汉。
貌似有创意,其实不过是闹剧而已。
高温蒸加湿烤到底有啥用?详见:
1)操控的智能化:触控面板或其他智能操控方式
2)方案的智能化:更多且可以更新的功能或菜谱
目前,几乎所有国产大家电都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欧美日韩产品在这方面显然偏弱,当然,他们也没有集成灶)
真正在这方面有突破,可以算是第一梯队的厨房大家电品牌,是德普和美的。
前者是靠多年的积累和探索,后者是在整体智能化中不断完善。
这里引入个分层「金字塔模型」方便直观理解。
一共大概可以分为三层,也可以叫三个梯队。
(到底哪个品牌在哪个梯队,大家可以试着对下号)
第一梯队表现(顶层):
实现了操控的智能化,也实现了方案的智能化,并在不断提升人性化
第二梯队表现(中层):
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操控智能化,但还有缺失
还没实现或部分实现了方案的智能化,缺失还很大
第三梯队表现(底层):
正打算实现操控智能化和方案智能化
目前还在使用老式操控方式,并且无法实现功能或菜谱的更新 
在第二梯队的摸索中,有一条歧路:
使用天猫精灵等语音助手实现操控智能化
在家中,很多场景都可以通过语音实现便捷操作,但唯独不太适合与厨房。
厨房…… 自身背景噪音太大,非要扯着嗓子喊口令是一种折磨。
2019年我评测的油烟机就是有天猫精灵操控功能的。
在实际使用的这3年时间里,尽管厨房就有天猫精灵,但真很少用语音操控烟机。
(顺带一提:挥手操控其实远比语音操控实用的多)
▲用过的都懂,那是真捉急啊……
吸烟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点:
风量就是每分钟能带走空气的体积,是直观衡量「换气能力」的一个指标。
达到同样的油烟排出效果,进烟口距离油烟产生位置越远,所需风量越大,反之,进烟口距离油烟产生位置越近,所需风量越小。
所以,如果同样是15~17立方米的风量:
对于顶吸来说,可能会不够用;
对于侧吸来说,勉强够用,还凑活;
对于集成灶来说,已经够用了,效果很好。
但高端的集成灶不会停留在15~17立方。
目前各大品牌集成灶都在试图做17立方的大风量,比如19立方。
大风量,必然带来大噪音……
好在一般就算做到19立方的,也会给更多中间档位挑选。
类似于开车,车辆的设计速度是230公里/小时,但不代表您每次开车必须飙到230才行。
买「好车」无可厚非,但非必要情况,还是不建议大家飙车,车速够用就好~
蒸烤和智能,相对来说,都算是「刚需」。
但「超大风压」并不是刚需,而只是「特需」。
早在5年前,方太老板等品牌就开始用「直流变频」来大幅提升「最大静压」。
油烟机领域,也一直都有很多产品会标榜700Pa以上的超大风压,作为卖点。
对于不存在排烟阻力的情况,超大风压其实没啥用。
所以,是否选择超大风压,请先判断您家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排烟受阻的情况。
▲广告宣传图,真实情况没这么可怕
当然,这里也要强调一下:
提升风压,可能是一种军备竞赛
高层住宅里,烟道的容积是有限的,而做饭的时间又是集中的……
这势必导致,在烟道使用的高峰期,烟道内很可能存在从烟道向住户内「推的正压」,而不是从烟道向住户内「吸的负压」。
如果每家每户都是常规风压,那么就算有点正压,也问题不大。
但如果除了您家,别人家都是超大风压,那么您家还是常规风压,可能也排不出去。
按老话说,这就是「军备竞赛」。
按新词来讲,这就是「内卷」。
这事留给大家自己判断……
除了上面3大提升点外,还有N个细节不同。
比如火力是否达到5.0KW,最大风量是否达到19立方,蒸烤炉腔容积是否达到70升等等,内胆是否使用了陶瓷涂层等等。
这些细节,部分中端机器也能做到,但高端可能会做得更好。
照顾之前没接触过集成灶的新朋友。
下面会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一点点介绍。
我归纳了10个角度,也可以说是10个问题。
您可以从头到尾阅读,也可以直接挑选您感兴趣的问题切入。
搞懂这10个问题,您对集成灶的档次划分、能力高低一定会有全新认识。
宽度高度多少,我家能装下吗?
目前几乎所有集成灶都是黑色外观。
这既有黑色钢化玻璃耐用、抗老化、易清洁的原因。
也有各类厨电倾向统一设计语言,导致逐渐趋同的原因。
(之前之所以会有所谓「黑电」「白电」一说,也是这个原因)
下面是几张德普G65E的外观实拍。
正面,比较典型的三段式结构。
和德普上一代相比,点火操控挪到了立面。
底部接油盒未安装,露出的是可调高度地脚。
棱角比较分明,三段式分区(烟机、灶具、蒸烤)简洁明了。
应该是朝着「简约」方向来做的,整体算是中规中矩,但距离设计巅峰肯定还有距离。
可以看到正面有彩屏操控面板,同时依然保留了机头顶部的保温功能。
侧面一般不会露出来,所以并没太考虑颜值,整体以实用为主。
两个侧面结构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根据需求调整了烟管、进气的位置。
(具体调整有什么讲究,后面会详细讲)
样机是「液化气」,所以标明的燃气种类就是「液化石油气(20Y)」。
1)最大风量19 (算是集成灶里比较大的)
2)额定输入功率3100 (蒸烤功率比较大)
3)风压≥1000 (应该算是业内比较大的)
4)蒸烤箱容积70 (同类中算是最大一档)
结合一起看,基本所有细节参数都有了。
中低端集成灶比较常见的尺寸有750mm、800mm、900mm。
而高端机基本只有900mm(90厘米)一种可选。
不仅集成灶如此,油烟机也是一样。
安装角度考量,一般都会略小一点点,避免预留过小导致无法安装。
机头正面,约900mm,和下面灶具一样大。
机头顶部保温区,860mm左右。
因为没有不锈钢包边,所以两侧各有2厘米左右的缩入。
进深为600mm,非常标准。
目前橱柜台面主流尺寸为55~60厘米,如果选集成灶,那就要预留60厘米台面,否则会导致长短不一样。
高度是可调的,最高可以升到85厘米均可以通过调节地脚高度实现。
如果觉得有不平,也可以通过调节地脚来调平。
(实拍时下面是地毯,略有不平,未调)
灶台距离烟机进烟口上沿约42厘米,下沿约31厘米
机头顶部,保温置物台高度约133厘米
机头顶部面板边缘略高,约为135厘米
集成灶一大特性就是用下排烟的方式,腾出了烟机上方的空间。
如果希望多做一些有收纳功能的吊柜,这是一大优势。
保温置物台宽度为14厘米。
只要盘子底部不超过这个大小,就都可以放在这保温。
这算是标准尺寸了,无论是集成灶还是单买烟机灶具,基本都是这个尺寸。
不过,集成灶的操控会和烟机灶具有些不同。
而且是,每一款可能都会有所不同(单买油烟机也有这个问题,建议也自己多试试)。
那到底G65E这款操作的手感和体感如何呢?
下面这个是改进比较大的:
操控面板放到了机头上,站姿就可以直接触摸。
相比半高嵌入,放在底部的蒸烤箱需要弯腰操作,这确实是一个「槽点」。
如果您家确实有安置半高蒸烤箱的空间,可以纠结一下到底是选择底部这个更大但需要弯腰的蒸烤箱,还是选择半高位置略小一些但不用弯腰的蒸烤箱。
(顺提:德普新一代的NK55TC可以考虑)
G65E的点火旋钮升级比较多。
首先是整体的质感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都比较高级。
点火和没点火,发光也会不同。
左侧没点火,会用蓝色提示您这是未点火状态,右侧点火后会变为红色,提示您是已经开火状态。一目了然。
电源、烟管、进气都是怎么接的?
集成灶的安装,相比传统烟灶确实略复杂一点。
但也只是略复杂一点,还没有到颠覆性的地步。
网页上一般会给出安装尺寸图,如下:
我配合真机再给大家做个简单解释。
【三个预留:排烟、电源、进气】
机器的左右两侧,共有6个接口。
每一侧,都有一组进气、排烟、电源。
其中,烟道的位置一般都是靠下靠后。
排烟管的粗细一般都是标准的18厘米,但外壳预留开孔则是20厘米。
排烟管的预留方式,很重要!
市面上绝大部分集成灶(无论高中低档),依然使用的是老式的「左右同时排烟」的设计。
这种设计方便了出厂检查,但却会增加噪音并降低排烟能力。
德普全系集成灶采用的都是「单向直排」设计。
生产时,会提前预设好蜗壳的排烟方向,虽然也可以到货后拆机调整,但最好还是预先规划好左右,一步到位。
▲蜗壳可以左右调整,但需要拆机来调
(这个在后面模块化部分会有详细讲解)
此外,G65E还有一个重大改进:
排烟管会预先安装好,不用再现场安装。
(这样,即便集成灶距离墙很近,也不影响排烟管的安装,提升了安装包容度)
现场实测,拉开之后是140厘米。
这算是标准尺寸,如果还不够用可以再驳接一段。
但要注意的是:排烟软管尽量不要拐超过2个弯,最好一个都不拐!
集成灶的排烟管怎么改造?
常规的走管方式就是在橱柜里走。
这样的走法,会占用一部分的橱柜空间,而且用的是软管也不能拐弯。
如果需要拐很多弯,而且希望隐藏起来,推荐使用ABS硬塑料的烟管。
关于集成灶安装的预留,我写过长篇,详见:
德普G65E的电源,采用的是「左右均可」的设计。
如图,其实左侧和右侧都提前预装有电源线,都可以接电源线使用。
进气口,一般在靠上靠前的位置。
这个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提前选择好。
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内部结构不同,不能混用。
而且,左右也是固定好的,要根据自己家情况确定。
集成灶吸烟效果好吗?会不会漏烟?
集成灶是比较典型的「近吸烟机」。
相比顶吸来说,吸烟效果会好很多。
所以,集成灶也是为数不多可以演示「炒辣椒」的烟机。
条件所限(写字楼里),我就不演示炒辣椒了。
用其他方式模拟一下吸烟的效果。
这是比较常见的「烟机排烟演示道具」。
它其实是个雾化器,白色的其实是水雾,不是油烟。
但因为和油烟成分特性接近,所以用来演示也可以。
(当然,比真正的油烟好清理,而且也没有异味)
1)不同档位的排烟能力
首先试一下最小档位,1档
看动图,排烟效果是可以的,但对于已经飘散远了的烟抓烟能力略弱。
也就是说,大部分做饭情况(不是大油烟爆炒时),只开1档也够了。
但如果,油烟已经飘出来很多了,想要开1档抓跑远的烟,可能不太够。
看动图,抓烟的能力比1档强了很多。
也就是说,如果突然烟很大且四处飘散,那么直接开8档也能抓回去不少。
吸烟能力适中,抓烟能力适中。
个人觉得,其实大部分情况下,1档就够用了。
综合噪音大小,1~3档应该是平时用的最多的档位。
集成灶这个能力是公认的,之前也讲过很多了,不过多介绍了。
放个大点的动图,大家感受下。
集成灶是近吸,对人来说最大的好处还不仅仅是「吸油烟能力强」……
看图,因为吸烟口位置比较低,所以烟气在经过面部前就会被吸走。
(我已经尽全力往低趴了,这个角度不扶着下面台面都待不住……)
在我之前的认知里,集成灶如果「大幅颠勺」是会跑烟的(因为烟气热,会自带向上跑的动力)。
但,到底这个「大幅」是什么幅度,我没做过定量的研究。
评测G65E时,我把这个实验做了。
使用的设备还是风速计(之前评测都会出场)。
可以直观看出:在高于进烟口的位置,不但有负压,还能形成一定风速。
(有风速代表负压非常强,烟基本跑不了)
用不同档位分别定量测一下:
1)3档时,距离灶台40厘米(净高1.2米),依然有风
2)8档时,距离灶台是45厘米(净高1.25米),依然有风
颠勺出烟高度距离灶台低于45厘米(净高1.25米)时,使用G65E的8档依然可以保持强大的「抓烟」能力,不会出现漏烟跑烟。
如果是更高位置,理论上有跑烟可能。
集成灶经过这么多年发展,早就解决了「把火吸进去」的问题。
在灶台附近,没有任何风。
8档其实也没有风速,但8档时虽然不会吸入明火,但可能会对火力有小小的影响。参考上面的抓烟演示。
集成灶的噪音大吗?和普通烟机比呢?
只谈风量不谈噪音就是耍流氓。
很多低端烟机会把风量标的特别大……
达到25~30立方的风量并不难。
难的是,尽量用比较低的噪音实现较好排烟效果。
19立方的顶吸,可能还不如15立方的近吸。
而19立方的风量,噪音一定大于15立方,而且已经接近国标上限了。
真达到25立方这种风量的,有一个算一个,噪音一定是超标的!
(做饭多了,油烟危害确实少了,但听力大幅下降,值吗?)
国标检测噪音,距离叶轮的距离大概是1.44米(垂直1米横向1米,对角线就是根号2),要求风量在12立方米以上是,噪音应该小于73分贝。
距离正面进烟口0.6米左右
(盲猜距离叶轮高度0.8米左右)
这样算一下,距离叶轮的距离大概是「1米」,比国标更严苛一些。
用肉身演示的话,大概是这个距离。
可以默认为是做饭时弯腰低头看锅的「极端情形」。
3档,也就是默认开启档时,噪音约60分贝。
8档,也就是最高档时(19立方风量),噪音约68~69分贝。
1档,也就是最低档时(15立方风量),噪音约56分贝。
G65E的噪音控制很到位!
从上一环节的吸烟能力可以看出,即便是1档,常规使用也够用。
而在1档时,噪音仅为56分贝(声压级42分贝),可以说是非常低了。
即便是最大档8档,风量为19立方时,噪音也仅仅为68~69分贝(声压级52~53分贝),也算是很小了。
(很多油烟机标的噪音都是「声压级」,也就是用「A声功率-14分贝」得到的,我们直接测的都是A声功率,国标要求的也是A声功率)
之前评测的侧吸2档(19立方米):70分贝
什么是模块化?有啥好处?
模块化之前讲过比较多了。
德普一直都是模块化里做的比较好的。

有些细节还是要拆机才能看到。

所以,这个环节是免不了的。

机头和下面有2根线相连,断开即可拆下机头。
当然,现在还做不到全部「拔插设计」,该拧螺丝还得拧螺丝。
有些集成灶别说「模块化」,甚至连拆壳重装都不可能!
G65E的外壳干板厚度是0.8mm左右,是很硬的,基本没有变形。
但很多低价集成灶的外壳钢板厚度可能只有0.6mm甚至0.5mm,而且公差极大。
没拆之前,全靠螺丝叫着劲,一旦拆开再想装回去基本不可能了……
灶台的重点是「气电分离」。
在灶台周围,尽量少的安排电线,避免电线和燃气交叉。
德普一直是按「气电分离」进行设计,G65E也是如此。
与燃气在同一层的,走线很少,层次分明,这就是「气电分离」。
下面这是个反例,某其他品牌点火和电线就在同一层,而且距离还挺近。
▲大家可以猜猜是哪个牌子……
灶台和下面的中控也是拔插式设计。
整个灶台是可以直接「端走」的。
中控电路板是单独一层。
上面一层是「气」,电路板这层就是「电」,实现了「气电分离」。
不同模块之间,线路是插拔设计,比较方便拆机维护或检修。
后面这两个,是明火检测探针,当有明火被吸入箱体就会自动熄火。
中控层下面,就是独立的蒸烤箱模块。
这是一个独立的蒸烤箱。
蒸烤箱有独立的的电脑板,不但控制了蒸烤箱的操作和运行,同时也集成了上层中控的信号,一起通过彩屏和wifi进行操控。
(具体操控方式后面会讲)
G65E的的电热清洗,比之前更「精细」了。
在蜗壳外面贴了强化热能利用的隔热膜,电阻丝也比原来更细了,紧贴在蜗壳表面。
拆掉螺丝后,蜗壳可以独立取出。
单向排风的左右,怎么实现的?
同一组蜗壳叶轮,换一个面就实现了左右单向。
比如,下面这样就是右侧单向。
而下面这样就是左侧单向。
德普提供「换芯服务」!
蜗壳、叶轮、电机,因为接触油烟最多,老化速度也最快。
传统烟机一般8年报废,但德普提供了只换芯的服务,不用整机报废,也能继续服役。
拆机完成,模块化的整体结构如下:
超大风压有啥不一样?表现在哪?
这个测试项目,我也是第一次玩。
为了直观表现超大风压,试了各种方法后,最终还是请出了「风速计」。
所谓风压,指的就是风道有阻力导致风量产生了下降时,烟机所产生的的推力有多大。
「风压」指的是风量降低到7立方/分钟。
「最大静压」指的是风量降低到0立方/分钟。
(通常,商家标注的都是最大静压,因为数字大,更吸引人)
我们没有测量压力的仪器,所以就改用了测风速的风速计。
虽然不能直接算成压力,但增减关系是一样的。
这个测试过程有点「理工」……
如果看不懂,就直接看结论吧!
篇幅所限,我就不讲具体远离了
1)烟道无阻力时,风速变化
选取30厘米和0厘米两个点测风速。
2)有阻力时,风速变化
还是30厘米和0厘米,但增加了烟道阻力。
遮挡烟道出口约2/3。
看动图,遮挡后风速变化。
再看看出口0厘米位置。
3)阻力解除后,风速变化
可以发现,同样距离,在阻力解除后,风速会比之前快。
到8.2时,进入一个稳定期。
直流变频提升风压作用明显!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烟机还是「交流定频」,一般只能预设2~4个档位。
德普G65E的烟机吸力有8个档位,而且基本是平顺调整,这都是「直流变频」的结果。
但「平滑变档」还不是商家选择直流变频的最主要原因。
真正吸引商家的,是「超大风压」(比如德普的1000Pa大风压)!
有了超大风压,就能在出风口受阻时快速提升风压,保证排烟能力。
我们用人为遮挡模拟,其实算是一种「极限实验」。
因为现实中并不会有这么「稳定且强劲的阻力」,基本上风压提起来之后,一旦打通了出风口形成了新的惯性,就不需要那么大风压了。
我也测试了一些普通非直流变频的烟机,当出现遮挡后,因为排烟受阻,风速其实都会大幅降低。
只要推不开面前已经形成的阻力,排烟能力就会变得非常差。
关于要不要超大风压,还是那句话:
这个东西不是必须品,是不是需要取决于您家的实际情况,如果排烟顺畅那就没有意义,如果经常受阻那就可以考虑。
单向直排有必要吗?大叶轮有啥好处?
单向直排和大叶轮,都是「更强排烟能力」的保证。
做不到单向直排,就会出现扰流,噪音就会增大,排烟的能力也会下降。
所以,无论是高端油烟机还是高端集成灶,一定都会首选单向直排。
而且,蜗壳会选择「鹦鹉螺式」(也叫阿基米德式)。
德普全系都标配单向直排,G65E也不例外。
同样转速下,叶轮越小,排烟能力越差,叶轮越大,排烟能力越强。
而转速越高,噪音越大…… 所以,要想压低噪音,大叶轮是必须的!
目前,业内第一梯队高端机的叶轮都在28厘米左右。
德普G65E的叶轮直径就是28厘米。
上面图轮廓有点不清晰,下面这个更清楚一些。
支持什么方式操控?智能程度如何?
在智能操控领域,德普一直走得比较靠前。
G65E相比上一代A1又有了2个重大提升:
触控面板融入彩屏触控中,统一
彩屏触控位置上移,人体工程学
这个主界面大家应该会感觉比较熟悉。
因为,德普的彩屏蒸烤箱和A1集成灶也是类似的面板。
但深度体验的话,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如果要做菜,可以直接触屏选菜谱。
不但有制作方式介绍,还能一键启动。
上面是彩屏蒸烤箱的逻辑,大家也都比较熟悉了。
下面还有几个,就是G65E独有的了,也是比较新鲜的。
彩屏内融入了三个娱乐应用,分别是「腾讯视频」、「QQ音乐」和「喜马拉雅」。
有影像,可能是怕大家做饭时无聊。
选择有声音的娱乐,对自己烟机噪音控制还算很有信心的。
常规1~4档确实不太影响听音乐、听书和看视频,能听清楚。
就当是做饭时多个解闷的工具,也还可以。
如果是需要开到4档以上的爆炒……
之前的烟机灶具操控,还是独立在彩屏之外的。
但G65E已经把所有烟机灶具的功能控制都集成在了彩屏里。
因为功能多,所以界面按钮也不少。
最顶上一排是主菜单,与烟灶的控制无关。
最底下一排是各种快捷按钮,在每个子菜单里都能快速使用。
中间这些才是和烟灶控制有关的:
照明、保温、左右灶具分别定时、风量档位、清洗、风机延时
点击按钮打开烟机,默认是3档。
如果是打开点火,烟灶联动,默认是6档。
上面说了半天烟机一共有8个档位,下面这个图会比较直观。
值得一提的是下面这项:「灶具定时」
当灶具点火后,可以使用定时功能调节「开火时间」,可以选择5~120分钟。
如果你火上煲着汤,要出门一趟,又怕家里人忘了关火。
那就直接定时一下就搞定了,再不用担心烧过头。
4)手机app全能式控制
相比彩屏,app的智控就更狠了!
所有项目,都可以通过app执行!
比如烟机灶具的界面,风力调节等都是同步的。
每一个调节,都是「即时」的,同步响应。
清洗功能,坐在沙发上就可以启动了。
在蒸烤领域,app能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搜索菜谱会更容易,查看起来也更直观。
如果菜谱给到的方案还不够满意,还可以自己设置一个。
轻轻一点,就一键启动了。
集成灶的蒸烤箱,比单买好在哪?
德普在蒸烤箱领域也是佼佼者。
所以,如果自己比自己的话,德普集成灶集成的蒸烤箱只不过是比德普独立的蒸烤箱更大了而已。
但如果是对比其他品牌的产品,那德普集成的蒸烤箱绝对是「吊打」级别的。
德普现在已经全线升级了集成灶蒸烤的尺寸。
从之前的65L提升到了现在的70L。
图中,小一点的不锈钢盘就是之前65L的托盘尺寸,下面的陶瓷托盘则是新的70L的尺寸。很明显的大了一截啊!
高度基本没变,还是支持4层托盘。
(最顶层托盘不适合烤)
不用开门就能换水,这是必须的。
尽管有人认为蒸发盘式蒸发是上一代的落后的技术……
但我认为,在蒸烤箱这种明显比较高的炉腔里,只有蒸发盘式才更「靠谱」。
(多说一个细节:螺丝是暗藏的)
蒸汽是从下向上走的,底部蒸发盘遵循物理学定律,没毛病。
嵌入式蒸烤箱一般都没有独立下烤管,但有风扇可以实现「热风烘焙」和「热风烧烤」。
无论是烤肉还是烘焙,都并没有削弱,反而因为蒸烤结合,表现更好!
(后面会举例几个烘焙效果)
蒸烤箱的各种蒸烤结合,到底好在哪?详见:
业内一直用料良心的德普铰链,比别人家粗一大截。
挡水条升级成了硬质塑料,比原来的胶质耐更耐用。
搪瓷是很古老的技术,容易磕碰导致掉瓷。
陶瓷是比较新的涂层技术,不但更结实,而且清理更容易。
我家的NK55TC嵌入蒸烤箱就是陶瓷内胆的。
已经用了半年了,阿姨表示比原来的好清理多了!
不锈钢其实也挺好,只不过,不太好清理。
而且,不锈钢在高温下容易出现「黄变」,看起来不舒服。
本来是不锈钢色,烧烤多了,里面就变成了「斑驳不均的黄色」。
用是没啥问题,但看起来别扭……
毕竟是做食物的地方,色香味尽量都要满足下啊~
问题10:【高端重点】
集成蒸烤有必要吗?都能做什么菜?
德普最早就是做蒸烤箱起家的。
直到现在,德普蒸烤箱依然是业内很能打的好产品。
我自己上一代彩屏和这一代陶瓷内胆彩屏NK55都用过。
无论是蒸发盘式还是蒸汽导入式,都很不错。
对比德普自己的蒸烤,德普集成灶内集成的是更大了,但功能是持平的。
对比其他品牌的蒸烤,德普集成灶里集成的就是王者级别的,几乎是碾压和吊打式的!
(我不是美食博主,一定会适可而止,放心)
鱼肉鲜美,尤其是蒸鱼,更是格外鲜上三分。
但家里普通蒸锅尺寸都不给力,没法蒸「大鱼」。
德普接近60厘米长的大托盘,蒸鱼简直如探囊取物。
下面是粉丝,中间是鱼头,顶上是辣椒,放入蒸烤箱。
100度普通蒸20分钟……
注意:鸡翅直接放在了陶瓷托盘上,没有用铝箔垫着。
陶瓷表面要比不锈钢好清理得多,不垫那些「耗材」也可以。
具体做法不详细演示了。
网上有人说蒸烤箱做不了水浴法古早蛋糕……
所谓水浴法,就是在托盘里放上水,提高环境湿度辅助烤蛋糕的一种方法。
但具体实操方式容我卖个关子,感兴趣可以进群问客服~
我从2019年入坑蒸烤箱……
基本上现在已经离不开了。
这方面我写过太多文章了,就不再详细讲了。
一切都在图里,自己体会吧~~
做个总结,谈谈我对G65E的看法
与同价位X星人、X大、X田、X丰比:
集成的蒸烤箱、彩屏智能触控、大风压大风量,这三个高端提升点,都是这些大牌们18000元以上才有,甚至最贵机型也没有的。与他们相比,就一个字,「值」!
与自己万元以内的A1E彩屏蒸烤款相比:
改进了内胆涂层、提升了风量风压、增加了叶轮大小、智能触控更方便了、增加了灶台定时功能…… 但贵了接近3000元。我个人觉得,A1性价比更高一些。
G65E无疑可以算是高端机的表率。
如果您确实能承受这个价位,也想要最好的高端机,那可以考虑它。
如果您还是希望用尽量高的性价比解决问题,那么之前的A1E也不错。
「哪里买半价德普蒸烤箱」
「买德普集成灶有渠道吗」
是因为太久没写德普了吗?
还是因为终于到了该买的时候了?
不管怎么样,都进群吧~
集成灶和蒸烤箱,全系列开团!
好价都在群里,比直接买便宜!

————————————

别人家6000多的蒸烤,3000多拿下

别人家1万多的集成灶,八九千拿下

想买的都在,不买也来看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成灶和普通灶哪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