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产自销多种蛋类,开普票可以开成 畜禽产品*禽蛋 吗 ?合法吗?

为什么商家常常不愿意开专票?如果开专票,货物就加钱?

就以隔壁种小麦的老王为例吧。

老王买了小麦种子,由于种子的价格很低,所以先忽略不计,这样方便计算。

等到小麦都成熟了,老王将小麦以1000元的价格卖给了面粉厂,但是面粉厂要求老王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老王一脸懵逼,纳尼?开发票?那不是要我缴税?那就得加价了!

(备注:实际情况中,自产自销农产品是免税的,这里只是为了举例子,用了自然人代开最常见的3%税率来说明,希望不要引起大家的误解)

面粉厂花了1030元买了老王的小麦,开始制面粉,厂商想要赚2000元的利润,如果买面粉的人也要求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面粉厂要开价多少呢?

应该是:1030(进货价)+=3290元 其中290元就是增值税。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果面粉厂没有从老王那里取得面额为1030(增值税30)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国家就会认为面粉厂是没有成本拿的原料,那么面粉厂就需要在以3290卖出这批糖的时候,交290元的税。

因为面粉厂老板不想缴这么多税,事先要求老王提供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于是国家知道,这290元税金中的30元已经交过了,所以厂家只要再交260元即可。这就是增值税抵扣链的作用。


继续上面的产业链,面粉厂以3290元卖掉这批糖,按照上面的计算,可以赚2000元,这是在下游的购买者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况下,那如果面粉厂直接零售给消费者,而大多数消费者都不要发票呢?

  • 原则上,不要发票的时候,面粉厂也应该要交这260元的增值税;
  • 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不开票收入都不申报。

可是税金早已被加进了面粉的售价之中,所以这260块的税最后进了面粉厂老板的口袋。那么,原本打算用这批面粉赚2000块的面粉厂,实际上赚了2260。

我国是以票控税,想要扣除的成本、费用都需要发票,如果没有发票,国家就认为你的生产经营是没有成本的,买了多少钱就都算“所得额”,这所得税交起来就“很可怕”!

无票支出是吞噬企业利润的最大陷阱。

所以企业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四处找票。找来增值税专用发票最好,能抵扣增值税,还能计入费用,少缴所得税;找来增值税普通发票也能算费用,所得税税前扣除,何乐而不为?

不过,最近税局查票查得越来越严了,每个公司开出的每一张发票都在监管之内,不论是增值税专用发票还是普通发票,虚开虚抵的风险都很大!小编可不建议大家四处找票哦~

还有一些企业就说了,我能开的票都开了,可为什么进项票还是不够?

像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业高度融合的产物,具有资源消耗低、应用领域广、产品科技含量高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行业利润普遍较高。据统计,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毛利润,可以达到50%-60%。

根据「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2018年“降成本”专题调研报告」显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纳税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015年到2017年逐年增加,分别为4.4%、4.75%、6.55%,可见税负压力越来越重。

1、人力资源成本占比较高,基本没有进项税额抵扣,公司增值税进项少,增值税税负压力大;

2、公司高管/股东、高薪酬员工的个人所得税高。

总体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只有极少量的进项,导致企业增值税抵扣缺口大,增值税税负压力大。

那企业该如何进行税筹改变,税负重的情况呢?

改变运营的模式节税——雇佣关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承包经营的模式

不再雇佣设计人员、营销人员,而是成立相关业务工作中心,外包给设计中心、运营中心去干。

案例:某设计公司因成本大多为人工工资,导致企业所得税税负高,于是该公司在园区成立一家个独,将部分项目外包给个独,个独代开专票给设计公司,不仅增加了公司的成本,还可以抵扣三个点的增值税。

同理,缺少进项票的商贸企业也可以通过,改变运营的模式来得到这部分的票。

通过将企业的采购部门拆分, 成立一家一般纳税人个人独资企业(商贸中心),帮主公司采购原材料,这样就可以解决主公司缺票的问题。

商贸型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税负极低!

如果您有避税方面的相关需求,欢迎留言、私信(我会第一时间回复)。您也可以关注我,我会不定时分享避税干货,希望可以帮到您!

}

摘要 亲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不能,个体户可以代开专用发票3税点,购货方能抵进项。除非申请为一般纳税人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2008年第538号)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决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条规定,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征管的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须携带下列资料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理:

5、 条形章(含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税务登记证号、开户银行及帐号。根据税

亲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不能,个体户可以代开专用发票3税点,购货方能抵进项。除非申请为一般纳税人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令2008年第538号)第十二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征收率的调整,由决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条规定,商业企业一般纳税人零售的烟、酒、食品、服装、鞋帽(不包括劳保专用部分)、化妆品等消费品不得开具专用发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征管的纳税人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须携带下列资料到办税服务厅窗口办理:

5、 条形章(含单位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税务登记证号、开户银行及帐号。根据税

你好,亲 非一般纳税人一般无法出示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必须,小规模纳税人(还包括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国税局申请人按照征收率代开,并缴付适当税款。

2、在小规模纳税人出示增值税专用发票试点中,鉴证业、住宿业和建筑业小规模纳税人在起征点以上的,应该向国税局申请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自行出示,国税局不再为其代开。

课税主体是课税客体的对称。亦称“纳税人” 或“纳税义务人”。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直接向政府缴纳税款的自然人和法人。自然人指本国公民及在本国居住或从事经济活动的外国公民;法人则指依法成立、享有民事权利、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和社团组织。

一种税的课税主体是由其课税客体的性质决定的。每一种税都有特定的课税客体,也都具有相应的课税主体。如:个人所得税以个人应税所得为课税客体,以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为课税主体;房产税以房屋为课税客体,以房屋的产权所有人为课税主体。由于税法中关于课税主体的规定明确了由谁来承担纳税义务,因而,课税主体是税法的一项基本构成要素。

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一般计税方法下,应纳增值税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不含税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税额=含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进项税额。

其中不含税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时取得的不含增值税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费用,比如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等)。

简易计税方法下,应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销售额×适用征收率=含税销售额÷(1+适用征收率)×适用征收率,简易计税方法下,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适用征收率根据具体应税行为分为5%和3%(阶段性减免政策3%减按1%征收)。

扣缴计税方法下,应扣缴税额=购买者实际支付的价款÷(1+适用税率)×适用税率,扣缴计税方法下,适用的税率同一般计税方法下的税率一致,根据具体应税行为,分为13%、9%以及6%。

你好,亲 进项是增值税普通发票,销项是增值专用发票不可以。

进项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销项是增值税普通发票才可以,普通发票是不能抵扣进项税的。

1、使用对象不同,增值税专用票除住宿业、鉴证业外只能供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用;增值税普通票可以是一般纳税人使用,也可以给小规模纳税人领用;

2、功能不同,增值税专用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可以抵扣;而取得增值税普通票除了农业生产者自产自销农产品外是不可以抵扣的;

3、开具对象不同,对于免税货物和个人消费及烟酒、餐饮、娱乐活动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票;而增值税普通票都是可以开具的;

4、构成不同,增值税普通发票由基本联次或者基本联次附加别的联次构成,基本联次为两联,发票联和记账联;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基本联次或者基本联次附加别的联次构成,基本联次为三联。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者承担的增值税的税额。购

比如我是一般纳税人,在某养殖公司购买一批生猪,该养殖给我开具了普通发票,我通过屠宰场屠宰后,将鲜肉销售给另一个食品公司,能给该公司开专票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视同销售货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印发)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即,选择视同销售,则正常抵扣进项税额。选择进项税额转出,则不视同销售。

交际应酬消费不属于生产经营中的生产投入和支出,是一种生活性消费活动,而增值税是对消费行为征税的,消费者即是负税者。因此,交际应酬消费需要负担对应的进项税额。政策规定的用于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包括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

你好,亲 如果你是免税的企业,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鲜活肉蛋免征企业所得税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