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财务: 有这样的图,那么假设小明月工资是4000元,那么他个人所得税应当缴纳多少呢? 再问,是

【/s2/】个人如何避税:企业和个人如何合理避税?

那不叫合理避税。我只能告诉你一句最明白的话。如果但从会计的角度去避税的话,而是叫假账晕你怎么可以这样问。现在的合理避税从企业战略角度上来说已经是财务筹划。现在谈到避税这个敏感的话题的时候有很多是不能说的,企业的战略方针政策就在哪。...

个人如何避税:个人如何合理避税

合法避税是指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纳税人采取适当的手段对纳税义务的规避,减少税务上的支出。合理避税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一种正常合法的活动;合理避税也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务等各个部门的合作,从合同签订、款项收付等各个方面入手。避税是企业在遵守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以对法律和税收的详尽研究为基础,对现有税法规定的不同税率、不同纳税方式的灵活利用,使企业创造的利润有更多的部分合法留归企业。它如同法庭上的辩护律师,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税是合法的,是企业应有的经济权利。必须强调一点:合法规避税收与偷税、漏税以及弄虚作假钻税法空子有质的区别。 避税的种类按其特征和内容分为国内避税、国际避税和税负转移三种形式。我们将主要为中小企业家们介绍中国国内常用的一些避税方法。 从实用角度来看,国内的避税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和手段避开国内纳税义务。从更现实的条件出发,企业的老总和财务经理需要解决不同难题。 合理避税:老总能做什么 规避税收,现在早就不是一个只适合于私下交流的话题。现在许多企业老板都在交流怎样规避税收,成功的经验大家“群起而效仿”。十届人大刚刚谢幕,税收政策、税收监管和税率水平等问题被各位代表多次提及。 一个企业经营的角度来分析的。假如能是一个管理决策层,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来看,这样的操作更适合于您。 换成“洋”企业 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税收倾斜政策,因此由内资企业向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等经营模式过渡,不失为一种获取享受更多减税、免税或缓税的好办法。 注册到“避税绿洲” 凡是在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老市区以及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设立的生产、经营、服务型企业和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企业,都可享受较大程度的税收优惠。中小企业在选择投资地点时,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以上特定区域从事投资和生产经营,从而享有更多的税收优惠(本节内容读者可参见《推开“离岸绿洲”的门》一文)。 进入特殊行业 比如对服务业的免税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残疾人福利机构提供的养育服务,免缴营业税。 婚姻介绍、殡葬服务,免缴营业税。 医院、诊所和其他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免缴营业税。 安置“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的民政福利企业,其经营属于营业税“服务业”税目范围内(广告业除外)的业务,免缴营业税。 残疾人员个人提供的劳务,免缴营业税。 做“管理费用”的文章 企业可提高坏帐准备的提取比率,坏帐准备金是要进管理费用的,这样就减少了当年的利润,就可以少交所得税。 企业可以尽量缩短折旧年限,这样折旧金额增加,利润减少,所得税少交。另外,采用的折旧方法不同,计提的折旧额相差很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所得税额。 用而不“费”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应考虑到如何对经营中所耗水、电、燃料费等进行分摊,家人生活费用、交通费用及各类杂支是否列入产品成本。 当今的企业界,这一项被频繁运用。他们将自己买房子、车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学的费用都列支在公司经营项目。这样处理并不为国家政策所允许,虽然此方法在时下的企业界并不鲜见,但我们在此并不提倡。 合理提高职工福利 中小企业私营业主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考虑在不超过计税工资的范畴内适当提高员工工资,为员工办理医疗保险,建立职工养老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职工教育基金等统筹基金,进行企业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等等。这些费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时也能够帮助私营业主调动员工积极性,减少税负,降低经营风险和福利负担。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支出赢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做足“销售结算”的文章 选择不同的销售结算方式,推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企业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延迟收入确认的时间。例如某电器销售公司,当月卖掉10000台各类空调,总计收入2500万左右,按17%的销项税,要交425多万的税款,但该企业马上将下月进货税票提至本月抵扣。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延迟纳税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节税的效果。 合理避税:财务总监能做什么 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避免了减免税过多过乱的现象。同时,税法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从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利用“三废”作为主要原料的企业可在5年内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以及与其有关的咨询、服务、培训等,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免征所得税等等。企业应该加强这方面优惠政策的研究,力争经过收入调整使企业享受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最大限度避税,壮大企业实力。 同时,现在全国各地经济开发区如雨后春笋,他们开出的招商引资条件十分诱人,大多均以减免若干年的企业所... 收起回答

其他回答:实施“合理避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合理避税也叫税收筹划。来源于1935年英国“税务专员诉温斯特大公”案。当时参与此案的英国上议院议员林书宇爵士就税收筹划发表过这样的声明:“每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如果依法作出的一些安排可以少缴税,那么就不能强迫他多缴税。”这一观点得到了法律界的认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税收筹划的规范化定义已经逐步形成,即“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事先规划和安排业务、投资和财务管理活动,尽可能获得节税的经济效益。”这个定义表明,税收筹划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合法性,即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业务是偷税漏税。税收征管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法是处理税收征管关系的共同标准。毫无疑问,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税务机关也要依法纳税。但在现实中,企业在守法的情况下,往往会有多种纳税方案,有不同的税负可供选择。企业可以通过决策选择减轻税负,增加利润,税收筹划就成为可能。第二,策划,就是提前规划、设计、安排。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纳税义务通常是滞后的:流转税是在企业的交易行为发生后才缴纳的;所得税只有在收入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房产税是在取得房产后才缴纳的,客观上提供了税前提前规划的可能性。另外,商业、投资、理财活动多种多样,税收法规有针对性。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不同,税收待遇往往也不同,这说明纳税人可以选择较低的税负决策。如果已经发生经营活动,并且已经确定了应纳税额,那就不是税收筹划,而是偷税漏税。第三,目的性是指获得“节税”的税收利益。这有两层意思:一是选择低税负担。税负低意味着税收成本低,资本回收率高;还有一个意思是拖延纳税时间(不同于违反税法规定的欠税)。纳税期限的推迟可能会减轻税收负担(如避免高边际税率),也可能会降低资本成本(如减少利息支出)。无论哪种方式,结果都是节省了纳税,也就是节税。从税收筹划的起源和定义可以看出,税收筹划不仅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途径,更是企业领导决策的重要内容,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税收筹划活动迅速发展和普及的根本原因。总之,税收筹划是寻求企业行为与政府政策意图的最佳结合。成功的税收筹划不仅能使经营者承担最轻的税收负担,还能实现政府在税收法规中赋予的政策意图。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从政府宏观调控的立场来看(如产业政策等)。),税收筹划活动应该鼓励,至少不应该禁止。税收筹划作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存在的。目前,这一客观条件至少包括两个因素:政府依法治税的水平和税法的变迁。首先,依法治税是税收筹划的前提。税收筹划以现行税制为基础。如果某个地区的实际税收管理不是基于现行税法,而是基于其他类似于收入指标的因素,那么税收筹划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因为前提条件已经消失,这是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应该注意的首要问题。其次,税法作为一种法律,具有稳定性、灵活性和可变性,因此税收筹划应时刻关注税法的变化。在体制转轨尚未完成、税法频繁调整的现阶段,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因为税法一旦调整,税收筹划的基础可能会消失或改变,筹划的结果可能与一开始的筹划预期完全相反。换句话说,企业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应该关注税法的变化和调整,并相应地调整税收筹划的策略和方法。任何税法本身的调整都可能是新税收筹划的基础,但关键在于决策者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税收筹划手段,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

其他回答:具体分析没有规则。

其他回答:你放心,你会找到会计师帮你解决所有税务问题。会计是合理的逃税。

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如何规避个人所得税

1、投资并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你所说的避税是什么意思呢?2、公司注册资金低于实际投资的时候,可以到工商部门办理增资手续,并不复杂,就可以将多余的投资合法入帐,计入企业的实收资本科目,这样处理既合法又安全,建议你好好考虑。

其他回答:720万元不征收个人所得税,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可能不相等。超出部分为货币性投资,应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非货币性投资,应借记固定资产(或原材料等)。),记入资本公积,也记入其他应付款。

其他回答:目前常用的方法有几种: (1)工资发放尽量安排在允许税前扣除的范围内; (2)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h/】( 3)月工资收入可以通过延迟或提前大致持平; (4)纳税人尽可能长时间分期领取劳动报酬。【/h/】其中,提高员工福利水平、降低名义收入的主要方法有:【/h/】( 1)企业提供住宿,是合理规避个人所得税的有效途径; (2)企业提供假日旅游津贴; (3)购买保险公司的金融保险;【/h/】( 4)部分计入工资表,其余凭发票报销;【/h/】( 5)从税务机关获得更多利益,获取更多利益; (6)以实物分发;【/h/】(7)公积金多交(但企业也面临多交)【/h/】(8)企业提供员工福利设施。比如:①企业提供免费午餐,或者企业直接支付寄宿管理费;②企业提供并安排免费医疗福利;③使用企业提供的住宅设备;(4)企业提供运输工具;⑤企业为员工子女设立教育基金,为员工子女提供奖学金等。

其他回答:个人工资所得税筹划技能工资薪金收入是指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等与就业或就业有关的收入。它要按照九级累进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越高,要交的税就越多。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何有效地规划个人所得税的纳税,自然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具体技巧有很多。在此,笔者披露几个常用技巧:一是为了增加公益支出,间接增加员工收入,可以采用非货币支付方式增加员工公益支出,如免费为员工提供宿舍(公寓);提供免费交通设施;为员工提供免费餐饮;等等。企业为员工支付这些费用,可以作为费用减少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实际工资水平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减少了个人应该承担的税收,可谓一举两得。二、工资分成办法具体行业(指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的工资薪金可按年计算,按月预缴。因此,这些行业的纳税人可以利用这一政策来合理化自己的税负。其他行业的纳税人遇到月薪大幅度变动时,可以借鉴这个政策。三、实行“双薪制”的个人取得的“双薪”,根据国税函〔2002〕629号文件的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等单位实行“双薪制”(根据国家规定,单位为其职工支付一个月以上的工资)后,个人取得的“双薪制”应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和工资收入用于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全额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纳税。但纳税人“双薪”当月工资收入不足800元的,以“双薪”收入加上当月工资及工资收入减去800元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比如2003年12月,广东新达利公司税务总监领工资5000元。因为当年在税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方面的巨大成就,公司计划当月给他发年终奖2.5万元。公司为了合法节税,把年终奖中的5000元作为“双薪”,剩下的20000元作为奖金。(1)税收筹划前,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125=505元;2 .年终奖励应纳个人所得税=75=487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05+元。(2)税收筹划后,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125=505元;②“双薪”应付个人所得税=5=625元;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5=3625(人民币);应纳个人所得税总额=505+625+元。与上述两种方案相比,后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比前者少625元()。四.平衡奖金分配法奖金属于工资范畴,扣缴义务人应按适用于工资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企业是按月发放奖金,还是按季度、半年度、年度发放奖金,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中有所不同。根据国税发〔1996〕206号文件规定,按月发放奖金的,奖金应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奖金是几个月内发的,按照税法规定,平均每个月不能和工资一起缴纳个人所得税,但是一个月的工资要分开缴纳。对在中国无住所的个人,其每月领取的奖金也按适用税率全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再按居住天数计算;无住所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担任境外企业职务,同时担任外国企业机构职务,但未实际或经常在中国境内履行机构职责的,其一次性获得的月奖金属于不在中国境内的月奖金,根据劳务发生地原则,不得作为来自中国的奖金收入计算纳税。可以看出,如果一次性支付奖金收入,由于金额相对较大,将适用较高的税率。这时候如果采用分配规划的方法,可以节省很多税收。在具体操作上,企业可以细化奖金,每月发一部分奖金,留一部分奖金用于季度考核,最后留一部分奖金用于年终“拉大差距”。这样,总体来说,税收负担就会减轻。比如梁应聘了北京志东公司的工作,一直取得不错的效益。他的月薪是2000元,2003年12月,公司给了他3.6万元的年终奖。(1)无税收筹划:①年薪应付个人所得税=[(%-25]*12=1140元;2 .年终奖励应纳个人所得税=75=7625(元);以上应付个人所得税合计8765元()。(2)如果进行税务筹划,年终奖改为按月预缴,每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0)* 15%-125]* 12 = 6060元。与两种方案相比,后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少于前者2705元(元)。五、实行年薪制的办法实行年薪制的企业经营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税,按月预缴计征。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年基本收入和受益收入÷12-费用扣除标准)*适用税率-快速扣除额]*12。上述公式表明,年薪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实际上是对个体经营者12个月的年均总收入进行计算,可以有效避免因累进税率过高而带来的高额税负。参考:中国税务网

其他回答:“”720万换成贷款或者放入固定资产是可行的。" 借款:固定资产 借款: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 这两者可以同时存在,而不是你的"或"[h/]

个人如何避税:个人如何合理避税

那要看你收入的来源是什么性质的,比如是个体户,还是公司股东,还是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等,不同的收入来源有不同的避税方法。如果是公司职员,主要收入是工资,那要不用谈什么避税了,公司的财务会从公司整体方面考虑税负的问题。

其他回答:那不是合理避税。 我只能告诉你最清楚的一句话。【/h/】如果避税是从会计角度做的,那就叫假会计晕[/h/】怎么能问? 合理避税已经是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规划了。【/h/】谈到避税这个敏感话题,有很多话不能说,企业的战略方针政策都在。 这个不会被任何人怀疑。 国家的优惠政策在哪里

【/s2/】个人如何避税:个人所得税避税10法!

逃避个人所得税的十种方式如下:

合理避税是合法的,可以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减轻个人或家庭的经济负担。

(差旅费补助200元,餐费补助200元。对“工资薪金”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是因公出差,不征税。标准由地方税务机关规定

2.员工离职有税法优惠

领取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三倍以内的遣散费的职工,免征个税;

单位为个人承担的因工作需要全额或限额报销的办公通讯费用,暂按每人每月300元的标准征收个人所得税,不计入个人月工资和有合法证明的工资收入。

单位以补贴等形式为个人支付办公通讯费用的,应当计入个人月工资和工资收入,用于个人所得税。

4.员工夏季清凉饮料费用

报销单可以免税,税金要和工资一起交

大学老师在企业兼职,项目完成后,获得劳动报酬3万元。如果他一次性申报纳税,那么

如果我们和企业协商,两个月内两次缴纳,每次应纳税额为( × 20%) × 20% = 2400元,合计纳税额为4800元。相比两者,节省400元。

税务师点评: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劳务报酬所得扣除20%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比例税率为20%。但个人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一次性超过2 ~ 5万元的部分,按照税法计算的税额增加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增加10%,经此计算,2000的速算扣除额即为教师应纳税额。对劳务报酬所得的税收以频率为基础。

可见,纳税人如果能多次取得一项收入,分享收入,增加扣除次数,就可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节省税收支出。

Xi高新区的一家公司雇佣了高级管理人员,并计划支付120万元的年薪。但咨询税务师事务所后,与高管达成协议,将年薪降至80万元,同时为高管提供现房和用车。此外,针对公司员工的特点,如技术类员工占多数,雇佣合同期相对较长,适当降低员工的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适当增加缴纳的公积金和养老保险金额,从而提高员工福利。粗略计算,该公司高管因此至少少缴税40%。

税务师点评:增加工资收入可以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个人所得税对工资和薪金的税率是一个过高的累进税率,当累进率达到一定程度后,新增工资和薪金带来的可支配收入会逐渐减少。所以要尽量减少名义收入,把个人现金工资变成必要的福利待遇,以满足消费需求,少交个人所得税。

Xi安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雇佣别人经营自己的私营企业,他在另一家公司工作,月薪4000元左右。他当初没有和这家公司签订任何合同,所以作为劳动报酬的4000元应税金额=()×20%=640元。但经协商,如果他与公司建立雇佣关系,作为工资收入的4000元应税金额=()×10%-25 = 175元,与前一个月相比,每月为465元。

9.高工资月分为以下低收入月

一个公司的业务员,一般收入在元左右。6月份佣金收入高,工资总收入3万。如果部分工资分配到6个月,每月12000元,最后一个月10000元,那么总纳税额为6470元;如果正常纳税应该是30000元,5620元,再加上接下来五个月的8000元,一共每月1725元,也就是7345元,这样就交了接近1000元的税。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收入非常不稳定的人,被称为“削峰填谷”。

10.增加五险一金金额

如果你的收入不等于你的钱,你可以把社保和公积金的标准提高到最大。当然,公司支付的金额也相应增加了。这个可以和公司协商。多交社保后,退休工资自然就高了,个人和公司都要向个人账户缴纳公租房税。各地也有提现机制,所以筹集住房公积金是更好的避税方式。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工作的依据。在日常工作中必须依法纳税)

【/s2/】个人如何避税:如何合理避税?

如何合理避税?首先,避税的主体是谁?个人和企业的节税方式有很多。你可以看看我之前发的几篇文章,详细介绍一下。

个人节税:苏思节税宝:个人所得税节税,如何做好节税规划?(二)乙

企业节税:苏思节税宝:企业节税-法定节税方法总结

【/s2/】个人如何避税:中国有哪些合法的避税方式?

答过一个类似问题,偷个懒直接把我的贴过来。

答主还是先从理论说起。

答主认为,合法避税主要是利用社会现实,与税收条文之间的空隙。
条文是针对现实归纳来的,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比如手机贴膜,膜和屏幕之间总有起泡,避税就是利用这些气泡呗。

答主举几个危害不大的实例。

话题有点敏感,说多成教人偷税,一点不吐说又我没有干货,勉强答一下,说点浅显的。

1.最常见的,个人所得税,累进到一定数额,税率增高,这时候很多企业就不在给员工直接发工资,改成每月给一定的费用报销,拿发票领钱,把工资改成费用,对企业没影响,个人少交税,员工得实惠(这个很多人都知道,灰色地带)。还有如日常月工资累进额低,年终奖累进额高,可以统筹计算,拿出部分工资到年终发放,节约大笔税款。(经答友提醒)

2.增值税,很多劳务或商品,其界定很模糊。像广告业,包含制作和发布两个阶段,很难仔细核算。
举例1.比如你是小规模企业,给人做了个广告牌然后挂出去,国家规定广告业要额外拿文建费,这时候你开发票开广告费3+3=6个点。这时候就有较大操作空间,一是管的松,直接开成牌匾制作,3个点,一般税局不查,查的严会补费,这个属于灰色地带,操作糙一点就这么搞,问题也不大。二是操作精细一点,90%开制作,剩下开发布,就能省不少,而且没破绽。

举例2.你是广告业一般纳税人,操作就要反过来了,制作17,发布6+3,税款还是省一大笔,细节不讲太细了,这里面有破绽要避免,讲太细就不是税法科普了。

举例3,二手车经营者,其出售价格包含购车价和利润。经营时,车辆从卖家过户到经营者,然后经营者在过户给买家,要全额征税,车价+利润的17%。如果直接从卖家过户买家,税法上看做中介服务,仅收利润的6%。但是这样就不能欺上瞒下多赚钱,因为发票是从卖家开给买家,这里可以先过户给一个无关个人,待价而沽,也是只收中介费的6,经营者就可以又省税又赚黑心钱啦。

举例4,小规模企业销售货物和广告业务。如果混在一起核算,月营业额超过3万就要交税,只有3万免税额度。而两项单独核算,每项都是月3万才交,加在一起是6万的免税额度(2016 23公告,截止2018年前。)。

举例5,某员工业绩突出,公司买辆宝马奖给他,进项税好几万,不能抵。某员工业绩突出,公司买辆宝马配给他专用,进行项税好几万,可以扣抵。

举例6,公司买辆客车,用于员工上下班,进项税好几万,不能抵。如果车辆还用于接待客户,可以抵。

举例7,公司盖了栋楼,给员工当食堂(宿舍),进项一百万,不能抵。这栋楼里有一个房间当仓库,存公司商品,一百万可以抵。

举例8,收到宾馆开的住宿业专业发票,是客户住的,不能抵。员工住的,可以抵。

举例9,公司刚买一辆法拉利,被偷了。公司管理不严疏忽大意丢的,不能抵。公司管理严格,还是丢了,可以抵。
(拍桌子,这还有王法吗? 兄弟啊,这就是王法 ?_? )

3.所得税。操作空间就更大。(容易教坏人,这段不说了 →_→ 。)

避税和筹划,尽量要在业务进行之前开始,这样空间较大,如果等业务搞完了,操作空间就很小了,瞎鼓捣,很可能就是偷税。

答主一直有一个观点,虽然很多税法不能说是两张解释,但作为税务从业人员,如果对税法,不能做到像手里的泥巴一样捏来捏去,又能怎么查处别人违法呢。

这下可以给我 赞谢 了吧,哈哈 (≧?≦)/

中国的税真的很高吗?在世界上排第几名?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中国的税负相对其他国家如何?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像肖申克中安迪为狱卒避税的例子在国内是否也有类似?能举一两例吗,运用的方法是?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为什么很多中小企业家都说「在中国不“偷税”基本都赚不到钱」?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如何看待曹德旺说中国增值税过高,是企业最大负担,建议改成所得税?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发票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会用那么多类发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所谓的「虚开发票」是怎么回事?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代开发票是靠什么牟利的?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从本质上说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是不是重复的? - 麦托什的回答 - 知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2000实际工资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