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国外探亲儿女可以认定是家庭团聚而准许出境吗?

提到「双面间谍」,怎么能少得了以金.菲尔比(Kim Philby)为首的「剑桥五杰」(The Cambridge Five)。

作为一批剑桥左翼学生,「剑桥五杰」从大学时就被苏联方面发展,加入英国秘密情报局(Secret Intelligence Service, SIS, 即军情六处 MI6)。他们的无间道游戏从二战玩起,直到50年代,他们在SIS内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菲尔比。

1951年「剑桥五杰」开始被怀疑时,不到四十岁的菲尔比已经是SIS驻美国联络站站长,并被颁予大英帝国勋章。之前他甚至还担任过对苏情报处负责人。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他所掩护的另外两人违反他的指示一起叛逃苏联,引起对他的怀疑的话,他有很大的几率会有一天进入SIS的最高级领导层。

事实上,根据去年刚刚解密的文件,即使是他后来叛逃苏联后,SIS领导层依然坚信他是无辜的。这恐怕就是「双面间谍」的最高境界了吧。

可惜的是,菲尔比来到苏联后反而被软禁在家,因为克格勃反而害怕他会逃回英国。不过苏联对他软禁归软禁,还是让他生活无忧,并且授予了他诸多勋章。但他虽然口头上说毫无思乡之情,却对真实的苏联多有失望。

1988年,就在苏维埃帝国崩溃之前,菲尔比率先一步离开人世。他的葬礼是人民英雄规格的。

就是以菲尔比为原型塑造的:

英国间谍小说作家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当时在SIS的间谍生涯就是被菲尔比一手终结的。因此在他的《锅匠、裁缝、士兵、间谍》(Tinker, Tailor, Soldier, Spy)一书中也以菲尔比为原型塑造了比尔.哈登(Bill Haydon)这一角色。

既然说到间谍,那还想再讲一个故事。或许不能算是「双面间谍」,但他绝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间谍之一。

他叫做佐尔格(Richard Sorge),同样也是一位苏联间谍。

作为德意志第三帝国驻大日本帝国大使的密友,他以记者身份游走于东京的德国圈子,并拥有阅读机密电报的权限。

正是凭借这些资源,佐尔格在「巴巴罗萨行动」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即向莫斯科发出了警报(他是否得到了6月22日这一具体信息目前存在争议),但可惜的是被斯大林本人无视了。

但没关系,几个月后,佐尔格又向莫斯科发出了一封足以改变整个战争走向的电报:日军不会进攻西伯利亚。

这一次,莫斯科相信了。于是数十万红军远东部队通过西伯利亚铁路被运送到了西线,书写了「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无路可退」的传奇。

但随着日本反间谍工作的加强,佐尔格不幸被捕。日方本欲用这个大间谍与苏联进行交换,但苏联始终否认与佐尔格的关联。最后,佐尔格在1944年被处决。

1964年,苏联终于承认佐尔格的身份,并追授「苏联英雄」的称号。

菲尔比和佐尔格,是我心目中二十世纪最突出的两位情报人员。可惜的是,两人都为苏联鞠躬尽瘁,却都没有得到他们应有的回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外籍个人回国探亲规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