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家装行业品牌如何做!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心得求分享。

导读:1. 起步:你需要原始起步欲望。 从BAT大佬到创业者,从传统相关行业到互联网各方相关势力,都在社区O2O抢滩。但本地O2O不像打车软件,土豪砸抢改变支付习惯就好了。...

  在互联网科技的强势推动下,潜藏于人类天性中的“懒惰”因子被彻底激活,“懒人”们终于可以真正实现“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终极梦想。帮助他们实现这一梦想的,社区O2O模式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虽然相关产品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但理想的丰满常常抵不住现实的骨感。截至目前,真正深入人心、能实现前述宏伟构想的社区O2O平台,还未出现。到底什么样的社区O2O能彻底打动广大“懒人”的心?让他们从此生死以之,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问题。

  从BAT大佬到创业者,从传统相关行业到互联网各方相关势力,都在社区O2O抢滩。但本地O2O不像打车软件,土豪砸抢改变支付习惯就好了,而是很脏很累的活,更不能一蹴而就,每个社区的资源整合和后期把控都是步步脚印去跑出来的。所以,这才有本地创业者和传统行业等玩家的机会,多方力量一起改变社区生活方式,很难有一家能迅速独大垄断全国,而可能是各占山头。

  本文就目前专注发展社区O2O的商业模式展开探讨,将遵循重要节点——涉及玩家——表现现状——发展途径——点评的逻辑,对O2O社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盘点。

  社区O2O商业模式探讨

  本地化O2O要选择线下落地,对于实物销售为核心的电商来说,最贴近社区的便利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这里选取了三种类别的玩法:顺丰自己开店,猫屋倚赖阿里资源,京东和十家连锁便利店合作。

  一、物流玩家:顺丰(门店:顺丰嘿店)

  现状:作为物流行业的龙头,顺丰进军社区O2O是有节奏有野心的,从布局顺丰优选到顺丰嘿店,顺丰首先就把握了社区O2O 的两个命脉,生鲜配送和实体店。想模仿美国、日本、台湾成熟的“便利店+快递”的形式,号称做中国的FedEx。

  嘿店的主要业务是虚拟商品的“柜台”,我们都知道网购难以克服的问题,就在于不能实际接触到商品,购物体验往往打折扣,这也是实体店生存的依仗。实体店能良好的展示和推销货品,但是成本高,库存压力大。嘿店想权衡二者利弊,一方面做实体体验,一方面减少展示成本、预定把握库存、增强购物体验,做电子商务的实物展示入口,二维码和图片成为商品展示的核心平台。当嘿店成为人们聚散的核心点,消费行为在此完成,物流快递在此中转,社区服务在此解决。“嘿客”店内还有ATM机、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业务,相当于一个社区网购便民生活平台。

  发展途径:嘿店这一步还没走稳,顺丰又再谋求建立第三代便利店,定位为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以O2O模式,力求未来落地三万家。新型顺丰店命名上与“嘿店”并无关联,同样主打中端住宅区和办公楼区,整合了“商品预购、网购线下体验、便民服务、快件自寄自取、金融服务、试衣试鞋”等便利服务。提供物流、广告展示、虚拟销售、预售、试衣间等多种服务。

  现存问题:现在最直观的问题就在嘿店实体体验上,单纯展示少数未经选择的商品图片,体验还不如网购,店内未经培训的服务人员对购物习惯的引导没有起到帮助。线下体验没有感受到便捷,甚至不知道这东西意义何在。

  顺丰嘿店的问题不是技术超前,而是大家没有习惯这样去消费,其风险是拿钱打水漂。

  英国最大的O2O电商Argos的经验值得借鉴,Argos覆盖2/3的英国家庭,通过“线下目录销售”+“B2C”+“O2O”三种模式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消费方式。其消费服务有三种:

  1.员门店目录式销售:超过700家,顾客到店查询目录,确定商品,付款,店后台仓库出库交付。

  2.B2C:顾客在网站下单,门店自提,可送货上门但收费。

  3.O2O服务:网站可查询附近门店商品库存,了解折扣后再购物。Argos三种模式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年龄段消费人群能适应的习惯,网点多,购物方便。

  二、自建便利店玩家:猫屋(深圳市政府便民工程)

  现状:猫屋创建于深圳前海,创始人王戈,主在深圳开设了1400多家门店,拿到了当地政府便民服务工程的支持,上线一月后与天猫服务站签署包裹自提协议。不管是否承认阿里的背景,猫屋的主要业务还是依靠淘宝和天猫,很大程度解决了淘宝“双十一”的物流问题。除阿里外,四通一达也是猫屋的投资方。

  主要业务里有:包裹服务:电商包裹自提、预约派送、24小时自提柜;购物:移动端生鲜购物、搜索周边商铺,还有交流社区。

  发展途径:该模式或可依托阿里的买家大数据,向用户在线下精准投放商品试用。猫屋在深圳扎稳脚跟后,要向北上广等其他一线城市发展。目前猫屋仍未盈利,处于“用资金与时间改变消费习惯”的阶段,预计未来三年,猫屋将随着社区邻居购物场景的转变而实现盈利。

  点评:首先,就邮包代收业务而言加盟店、合作商家的服务如何把控?现在一些合作的便利店,做快递代收业务出现了与客户发生争执的问题。其次,猫屋现在的发展的喵商城主要还在卖水果,生鲜O2O这块市场不是靠近用户就能做的,货源、质量把控、冷链物流,没有一项是猫屋的优势。

  三、电商玩家:京东与十家便利店合作

  现状:京东继与陕西唐久开展O2O合作后,加大力度和快客、好邻居、良友等十家便利店在15个城市展开合作,并可能进一步发展。两者合作会迎来共赢,其一,相互做广告,便利店为京东做实体广告,品牌的相互影响增值;其二,客户信息的交换和整合,用大数据的思维去做零售,未来将产生巨大的价值。其三,营销活动,便利店接近用户但受场地限制,电商只能活跃于线上,线下推广成本高,两者合作能创新很多O2O的营销模式。

  发展途径:根据目前线下零售业态的特点,京东划分了三种O2O发展模式:针对便利店、药店等采用“小店模式”,主打小店转型线上大卖场,扩展品类;针对超市和大卖场采用“生鲜模式”,主打基于线下冷链的生鲜配送;针对服装、箱包、家居家装连锁等采用“品牌专卖连锁”模式,主打上门试穿等增值服务。

  京东发展本地O2O,能够尝试上门体验式的服务,给消费者送服装类商品上门“试穿”,再以逆向物流能力回收,还有涉及保温、保暖能力的物流,这些都是京东O2O的“增值服务”。

  点评:与便利店合作,是同处于零售行业的电商很贴合的选择,淘宝、亚马逊、一号店都有相关的动作。但是在几个节点上,双发还在磨合博弈,例如京东在试水与便利店合作时,先选择了好邻居,但是京东要求好邻居使用京东的POS机,导致谈崩。从支付一点可以看到双方合作中的力量博弈,往后支付、物流整合、信息整合、营销整合、库存整合,包括最直接的邮包代收问题,都需要深度磨合。随着整合的深入,传统便利店可能沦为电商平台的展示店、库存店或者配送中的一环。

  以物业为中心的服务信息

  这一块是以物业服务和周边生活信息两块业务为核心,搭建整合信息和交易平台。说本地化是“脏苦累”的活,在于周边零散商业整合到线上和长期的服务把控。这块玩家中,地产、物业有着天然的优势,问题在于传统管理方式到线上整合的转变,以及周边商业的整合缺乏动力。而互联网公司专门做这个产品,存在与物业公司、街道对接的问题,需要依靠本地资源。

  一、地产玩家:万科——住这儿

  现状:从产品上来看,这款APP服务于万科在全国的众多社区,目前并未完全开放。内容有社区交友、物业信息、相关服务和商家评价的功能。其中有现在吵得很火的访客的方可通行和邮包领取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实现了社区生活移动化,且前者只有物业才能做。也有传统的保修、物业账单、房屋交易等功能。社区活动和交友这一块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后期有活动盈利的可能。

  发展途径:目前我们看到产品可开展的业务还很有局限,万科将的定位会决定其发展,仅仅是物业的线上补充,还是对于本地O2O有更大的野心?日前一直有关于万科做电商的讨论,所以本地O2O一定不仅限于此。但是更多商业活动添加进来,首先面临的就是在线支付方式,是自建还是合作?其次,万科物业缺乏对本地商业信息整合的动力,所以目前产品只限于对商家的评价,但是这也是日后整合的基础。现在还没有看到万科自己去做地推的活动,不过万科有钱,可能会选择收购整合外卖等APP.

  点评:大地产商、物业做本地化O2O是最有优势的了,可能很多互联网人会说他们没有互联网思维(听吐~)。但是万科的产品还是不错的 ,APP就现在已经开展的服务来做,社区活跃度在同类应用中不算低。主要功能都是直接整合了物业的资源,万科有钱想找互联网团队做产品还不容易。但其发展步伐相对于叮咚小区、小区管家这类应用较慢,对于做电商和周边商家,不知是等服务做好再上线,还是没有兴趣,反正土豪就是有“我的地盘你进不来”的自信。

  二、天使融资一亿:叮咚小区

  现状:叮咚小区2014年3月上线,公司创始人梁昌霖曾先后运营了母婴行业的丫丫网和“妈妈帮”,遇瓶颈后“妈妈帮”母婴社交遇瓶颈后做O2O平台叮咚小区。年初叮咚小区已经拿到了一亿人民币的天使轮,现在上海做大规模的宣传推广,上海地铁广告投放一个月达1200万。

  据36氪的报道,梁昌霖表示,“我们最初的物业、商家信息基本都是从网上扒取,简单验证就直接上线;业主的获取则通过我们100多人的线下地推团队,将上海划作片区,5人负责一个片区,到人流量密集的商场、写字楼做活动。”

  而观察产品,社区服务的基本模块公告、论坛、二手、拼车、宠物、家政等已经搭建,但是具体功能大部分停留在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功能、服务没有细化。

  发展途径:叮咚小区选取的是快速占领的推广模式,为了满足速度,用大量的资金做广告、地推获取用户,叮咚小区5月在北京启动扩展计划。目前正在成立引入第三方合作的事业部,接逐渐接入商家、家政、拼车、租房等第三方O2O服务。在本地O2O服务模式上,叮咚小区选择做大入口概念,未来所有小区的所有需求都在一个APP里满足。

  点评:关于本地化O2O的玩法,到底是做垂直还是大入口,是做精一个社区,还是占领整个市场,一直存在争议。行业充分认识了本地O2O的价值,这样的大入口更是有吸引力,所以快速引来了大量资金。

  重金砸推广在上海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叮咚小区的产品而言,功能没有细化,商家服务没跟上来。有丫丫网、妈妈帮做社区的老底子,叮咚小区实质就是分版块的小区在线社区,一个小区只靠一个人维护,很难有针对性细化。烧钱地推很容易,即使一亿也不经烧,如果产品没做好就急于抢人,抢到的用户也会流失。叮咚小区的资本实力现在还没牛到做一个大社区入口,再去收很多小的垂直,而且本地O2O的各项服务都在发展中,很难跟上叮咚小区这么快的发展速度。到时候服务跟不上,花重金拿下来的用户一流失,画的大饼就破了,可能面临资金链的断裂。

  那么可能有问题,叮咚小区能不能缓一缓,先细化好产品?不可能,投资人花了那么多钱可等不起,所以叮咚小区只能拿注册量交差,这对产品发展是很可怕的。

  三、大黄页:小区无忧

  现状:小区无忧创始人TangHenry,是前安居客副总裁,2014年5月拿到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小区无忧”是生活分类信息形式,把简单审核过的商户信息、电话贴上去,构成一本大黄页。

  小区无忧这样整合生活服务信息的APP有很多,侧重点有不同,但是由于都是要做大入口,服务没有细化,但是把社区服务的模块都摆满了,所以看起来很像。

  发展途径:与手机运营商合作,拨打可显示商户名称,且信息质量较高,是基于此弱关系链的纯信息服务,无社交和电商的支撑,盈利方向不明朗,长期用户吸引力有限。

  点评:大黄页,鉴定完毕。

  四、技术流:小区管家

  现状:创始人林义平,小区管家是其公司齐家科技的主要产品,由Web和APP组成,业主可以随时随地接收管理处信息,关注家里的安全情况。2013年11月天使轮,获深圳国富源数百万人民币投资;2014年3月A轮,获招科创新基金领投的千万元级投资。最近一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市场推广活动和公司的基本营运上。

  “小区管家”主要依托其智能家居技术,以技术手段促进社区管理工作,构筑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智能家居的统一应用平台和通道。软件中“访客通行”和“智能家居”值得一提功能,“访客通行”是现状很多物业APP 都可以做到的,但“智能家居”功能通过外接无线监控设备,能通过手机监控家里、店铺等情况,看老人、看孩子,还能直接通话。

  发展途径:小区管家优势明显,有技术产品,是不同于别的软件的优势。但是,本地O2O的重点还是服务,小区管家同是也是走大入口概念,融资基本用于产品推广。

  点评:“智能家居”功能使其竞争优势,但成本较高,需有相关硬件辅助实施,未安装硬件设备的居民,仅以有限电商功能,用户体验度不高。没有叮咚小区那么多钱,在市场推广拿用户和地推商家合作上不占优势。

  五、迅速上市的彩生活

  现状:深圳市彩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彩生活服务集团”)成立于2002年6月18日,总部设于深圳,是花样年集团(中国)有限公司控股企业,是一家集物业服务、资产运营、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综合型物业服务运营集团。APP在2013年6月上线,7月完成了700万美元的A轮,2014年6月,完成由奇虎360认购1000万美元作为基石投资者,并于6月30日在香港上市,彩生活是行业内唯一上市的公司,从首日开盘4港元每股,截止8月20日6.58港元每股。

  彩生活的商业模式是“物业管理+工程服务+社区增值服务”,把物业亏损通过增值业务将公共资源变现。物业管理收取管理费10%的酬金,工程服务主要包括为小区采买、安装和养护闸机、远程监控、楼宇对讲、报警器、停车场安保等系统。

  社区增值服务则是彩生活中最富想象力的板块,公共空间设置户外广告,出租房源中介业务等。还有彩生活空间,即大米、瓶装水、食用油、水果等日常用品的展示售卖空间,并收取介绍费。

  发展途径:未来,彩生活将以深圳、上海、成都、西安、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物业代理为核心,发展社区业务,就是现在其他小区APP的功能他基本都有。社区的推广上物业有优势,平台已上市,推广一点不差钱。

  点评:自媒体人王利阳在文章中提到:“有地产人士透露,彩生活盈利并非来自于社区O2O项目,而是来自于物业托管的尾盘销售。”根据花样年公告的彩生活上市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4月30日,彩生活集团已进驻全国78个城市,在有关城市订约管理465个住宅社区,并为373个住宅社区提供顾问服务。就使用体验看,除物业提供的停车、维修等服务外,和大部分APP一样,大量功能没有到位,还是大黄书一本,没有抓住用户的痛点,而且广告为主,没有信息参考价值低。最后吐槽一句,这么丑的APP我一定不会用。

  六、家政垂直:云家政、e家洁

  现状:云家政CEO薛帅,由上海家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7月开始运营,2012年底获得中路资本百万美元的融资,现已完成400万美金的A轮融资,估值达1亿元。

  云家政通过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提供家庭生活服务发包平台,用户可以把生活需求发布,平台直接匹配给能帮忙的人。目前提供保姆、钟点工、月嫂、保洁等各类家政服务资源。通过为家政公司提供免费的自主研发的SaaS系统,实现对家政门店的阿姨、订单、雇主、财务的综合管理。已600余家家政公司签约,云家政形成了信息云端,累计了近8万名实名制家政人员。云家政系统日均订单量达 70个左右,线上服务客户约 1万多单。

  发展途径:同类产品还有腾讯投资的e家洁,这类APP专注家政或其他一个生活服务领域,产品上对服务细节有更好的研究。云家政现在集中在上海地区发展,云家政并不尝试绕过线下中介来提供服务,而是以其自助研发的系统,为家政公司带来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业务增量。假以时日,是不是能对上海地区的家政行业产生改变时值得期待的,从而引发整个行业水平向其倾斜。

  点评:互联网时代,包括微信和微博,有一句话很流行:“得屌丝者得天下”。在社区O2O平台上,这句话稍微改一改同样适用——集合“懒人”,并得到“懒人”认可者,可得天下。同时也可以整合互联网资源,来实现O2O闭环。例如就可以提供一系列的O2O解决方案,对接微信和支付宝平台,做到线上线下供应链的完美结合,解决在线上线下渠道、营销方面的冲突及资源共享等问题,成为传统企业探索O2O过程中的必须利器。

}

  在装修中,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为什么每一批装修的人们总在同一问题上屡次失手,在现代信息这么发达的基础上,前人失败的教训为什么总没有被我们借鉴?

  除了装修环节多如牛毛,信息极其不对称,导致装修令人不堪重负外,这个问题也许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就是装修材料、工艺、工人一直在进步,而我们大部分人一辈子只装修一两次,装修时不了解行情,遇到情况后往往索赔成本又相当高昂,这些问题导致消费者很难追上家装变化的速度。

  在谈到现阶段的装修消费环境时,百安居中国执行副总裁张林说过,经过多次调查发现,家居装修的寿命是8年到9年,第一次装修过了八九年以后,很多原配件材料、颜色等等,包括业主年龄的变化、需求都会发生变化。中国真正的家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很多人要考虑第二次装修。但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生活健康的要求、对内在的要求、选择的多样性、自身的发展以及有很多新材料工艺技术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更加理性,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有关施工质量的投诉最多

  在本报新进行的关于装修调查中,有关施工质量方面的投诉占的份额仍然最多,达到30%以上,主要体现在乳胶漆鼓包、卫生间渗水、管线掩埋不按行业标准施工等方面;装修材料投诉也占三分之一,主要表现在使用假冒劣质装修材料、以低等级商品冒充高等级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等。

  北京阔达建筑装饰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金波认为,目前家装出现问题最多的依次是工程质量、提供材料、施工管理、对设计人员的投诉以及装修公司人员的服务态度。但目前这种情况在品牌装修公司中已逐渐改进,选择品牌装修公司的消费者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少,对他们来说,选择品牌公司,工程质量就是应该放心的,在阔达,消费者目前最关注的问题是服务,比如主材如何与工程配合、主材的验收、水电路的详细图纸,越是详细的服务越能让消费者感到满意。

  消费者最关注服务水平

  在记者的采访中,家装的售后服务问题同样也最容易被消费者忽视,也是最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如保修期内出现问题,装修公司故意拖延维修时间;或以种种理由不给维修,甚至有的公司人去楼空;付了一半的工程款,公司倒闭了无法继续履行合同;有的公司等消费者交完部分款后,干脆卷款走人

  瑞博文装饰副总经理董丽娜则认为价格和服务是消费者最看重的,目前信息非常发达,消费者了解信息的途径很多,在装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少,但消费和售后服务如何保证,这是消费者最关注的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母建华告诉记者,近年来消费者对家居的要求从耐用向安全转变,但是目前家居市场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家居产品质量纠纷,依旧是近年来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假绿色,假环保,假节能的家居产品还大量存在,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家装业已经发展了10年的时间,这10年来消费者通过经验交流、网络学习,对于装修,消费者从以前对材料、施工的不放心,转变到对环保、健康、服务的全面重视和考虑。消费者的转变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对家装业来说,这种转变恰恰反映了一些问题,让他们有了可以思索和改进的基础。

  A 施工阶段最让消费者担心

  工人施工位列“最容易遭遇陷阱”的第一,从这点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对家装的工艺流程不了解,从而对施工工程质量产生担心。而对于装修公司来说,如何加强公司的管理流程达到让消费者放心,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规范。因为装修公司内部人员层次比较复杂,而装修的管理节点非常多,导致很多公司对工程的现场管理并不到位,这也是很多消费者对工人施工不放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与设计师交流过程的高比例也比较出乎人们的意料,但这也恰恰说明了消费者的转变,在以前对装修不懂的情况下,设计师由于跟材料、工艺接触很多,比较了解,再加上有一定的欣赏基础,基本上成为很多消费者信任的对象,但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对自己的房子风格、定位、个人习惯和需要都有清醒和明确的认识,不再愿意完全由设计师牵着鼻子走,而是善于在设计中提出否定和修改意见。

  B 以次充好的现象依旧常见

  偷工减料还是消费者认为在装修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这与家装装修报价、工艺、施工过程等不透明都有关系,调查中很多人都认为装修公司在提供材料上以次充好的现象很普遍,特别是用一等品、二等品取代优等品的现象非常多,成为人们对家装过程不信任的一个重大原因。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环保问题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人们对于环保问题相当警惕,但装修过程中环保污染的事件一直存在,人们最需要关心的是在实际装修中环保产品与施工的应用。

  虚假宣传大部分集中在低价、打折优惠等方面,很多消费者意识到,家装公司低价或打折后,自己家的装修工程实际款项并没有低多少,价格已经不能成为完全确定装修的因素了。

  工程质量问题在此次调查中排名最高,从这个选择也可以看出,很多消费者依旧认为,工程质量是最起码的保证,装修的其他价值都是建立在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的,如果这一项保证不了,还能指望消费者信任什么?

  C 消费者开始主动争取权益

  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消费者在遇到家装问题时都会主动选择与对方交涉,这是消费者维权意识增强的好现象,说明消费者在装修消费过程中,并不以弱者的形象出现,该争取自己的权益时会主动出击。

  但也有不少人选择“忍了”,当然这并不说明消费者软弱,可能因为产生问题不大,与交涉所消耗的时间、精力相比,根本不划算。就像很少人选择起诉选项一样,也跟起诉所带来的各方面的巨大浪费有关。

  “投诉相关机构”也成为很多人的一大选择,但遗憾的是,选择这个项目的人并不算太多,可见很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浪费了保护自己权益的一大方式。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延伸阅读 房地产法法律知识聚集
}

【实用】市场调查报告范文汇编八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市场调查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汉服产品调查报告是以20xx年前十个月,汉服资讯所统计的数十位汉服商家的销售数据为基础,并进行分析总结所得出的一个产品统计情况,由此得出20xx汉服产品调查报告,总体情况与去年的基本一致。另单纯销售配饰的商家不在统计之列。

  主体产品就是指我们所知道的直接穿在人身上的衣服,如直裾、襦裙、衣裳等最直观的汉服;周边产品就是指为主体配套的,如首服、发带、足衣、簪子等为汉服配套的产品。他们一起构成了汉服产业的产品市场。

  根据对汉服产品销售数量的统计,在淘宝汉服商家所销售的产品中,20xx年主体产品占到其销售数量的65.8%,而周边产品则占到其销售数量的34.2%。其中主体产品的比例比去年的56.19%有所提高,这是主体产品比例的连续两年的上升。

  而根据对汉服产品销售产值的统计,在淘宝汉服商家所销售的产品中,主体产品产值占到其总销售额的91.44%,周边产品产值仅占到其总销售额的8.56%,其主体产品的比例也是在上升,具体请见下图。

  这说明在淘宝汉服商家所销售的汉服产品中,主体产品对其信用值的贡献度只有65.8%,对其销售额的贡献度则高达91.44%;而周边产品虽然对汉服商家信用值的贡献度高达34.2%,但对其销售额的贡献度则仅为8.56%。这说明,和前两年一样,汉服商家主要是依靠销售主体产品来提升其产值和获取利润,且其比例在不断的上升。

  汉服商家所销售的主体产品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又可分为成品和来料加工这两类,根据20xx年统计显示,来料加工产品的销售数量仅占全部汉服主体产品的2.32%,比去年进一步下降,产值只有汉服主体产品总值的0.85%。而汉服成品产品的销售数量则占到全部汉服主体产品的97.68%,产值更是占到汉服主体产品总值的99.15%,详见下图。

  与前两年一样,这说明,在20xx年汉服主体产品市场中,不管是销售数量还是产值,成品都占了绝对的比例,而来料加工的市场份额则很小,且处于不断的下跌之中,这也符合大众服装产品的消费习惯。而这也就导致了,做来料加工的汉服商家不多。

  汉服主体成品又可分为男装、女装和男女都可以穿的中性服饰。其中把衣裳、直裾、直裰、道袍、圆领袍、短打、曳撒都归为男装类,曲裾、袄裙、襦裙、齐胸、褙子、披风、下裙、大袖衫都归为女装类,中衣、中裤、婚服、斗篷、童装、汉元素则都归为中性。

  因此根据对20xx年汉服主体成品销售的统计,在销售数量方面,男装占到主体成品销售总量的10.97%,比去年相近;女装则占到主体产品销售总量的75.87%,比去年有上升;中性服饰占到主体成品销售总量的13.16%,比去年有下降。

  而在销售产值方面,男装占到主体成品销售总额的8.5%,与去年相近,女装占到主体成品总额的82.82%,比去年有上升;中性服饰占到主体成品总额的8.68%,比去年有下降,具体请见下图。

  这说明,在20xx的汉服产品主体市场中,女装在数量和产值方面依然占有绝对高比例的市场份额,而男装的份额则要少的多,另外中性服饰亦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与男装相近。同样销售数量和产值的不同比例,也体现出女装的平均价格要高于男装,而男装的平均价格要高于中性服饰,这个情况与前两年一致。所以在汉服商家中,经营女装的比例是最高的,而经营男装的商家要少的多。

  主体女装汉服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曲裾、袄裙、襦裙、齐胸、褙子、披风、下裙、大袖衫,今年新增了大袖衫这项,各不同款式的女装在销售数量和产值方面亦各占有不同的市场份额,具体详见下表。

  不同款式女装销售数量比例:

  不同款式女装销售产值比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年与去年相比,情况出现三大变化。

  1、齐腰襦裙的销量由去年的21.59%增长为今年的36.01%,产值由去年的19.1%增长为今年的34.36%,齐胸则分别由去年的26.04%和25.86%下降为今年的20.02%和19.92%,这说明襦裙所占的比例超过齐胸,位列女装销量和产值排行榜的第一位,并且比例都超过三分之一。

  2、与去年相比,襦裙、袄裙、褙子的比例都有上升,而其余各项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3、前四强销量和产值的比例都在提高,分别达到85.31%和84.89%,高于去年的74.97%和73.25%,这说明女装的销量和产值正在向这四大类领域集中。

  主体男装汉服主要分为:衣裳、直裾、直裰、道袍、圆领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家装的认识和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