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现生态是传销吗?

微商本质上还是电商,只不过它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像微信、微博等社交化平台上,而微传销则是在微商发展草莽时期一种畸形的变种,尽管现在对微商整个行业冲击非常大,但是微商一定还会向前发展。

前不久,央视报道微商乱象,并指出“部分微商形似传销”,甚至提出了一个新名词:微传销。而对于微商究竟是什么?微商与传销如何区分?下一步微商行业走向何方?甚至是一些微商从业人员也迷失了。

微传销是微商生态里长出的恶之花

就在前不久,我应邀参加了一个微商从业者们的闭门交流会。在会上,好几个从事土特产微商的朋友向我提出一个问题:现在微商行业如此之乱,一些面膜化妆品厂商又以类似传销的方式进行运作,这使得外界对微商的误解很深,我们到底还要将自己定义为微商呢?

回想到一年前,微商作为一种刚刚兴起的一个名词,曾经是那么的倍受追捧。很多在微信朋友圈上卖货的朋友都非常自豪的称自己为微商,而这才过了半年之后,形势竟直转而下,在通过微信朋友圈来卖货的很多朋友已经不愿意再将自己与微商这个名词联系在一起了。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事实上,在2014年里,微商的兴起之势如大火燎原一般,势不可挡。而走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给我的亲身感受就是,无论你是在咖啡馆里,还是在公交车上,抑或是在街边随便散步,你都能听到有人在谈论微商,谈论如何发展下线和代理,谈论如何通过微信赚钱等等。这个奇怪的现象依稀只在上个世纪90年代传销最为疯狂的时刻出现过。显而易见,伴随着微信的兴起,直销或传销的理念利用微商这个看似先进的商业形态在微信上死灰复燃了。

特别是以面膜、化妆品微商的出现,更加剧了微商向传销的模式发展。而思埠、俏十岁等面膜微商的创富神话更是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微商大军中。这其中不仅仅有很多学生、家庭主妇等社会经验欠缺的群体加入其中,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白领也尝试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上卖卖面膜,希望随便赚点零花钱。然而,这些以面膜、化妆品为代表的微商从诞生起就带着一些“传销”的影子。就在在今年的4月份,央视新闻报道《新闻直播间》曾经对面膜微商的乱象进行了重点报道,并从产品质量、价格、原料构成、销售方式等多个方面揭露了面膜微商的怪现象。层层加价、暴利销售、添加激素、晒单猫腻等等这些现象在节目中逐一被揭露。

此后,很多在2014年里赫赫有名的微商品牌,有的渐渐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之外,有的则开始向如保健品、孕妇护理等其他的高利润产品转型,但是依然还是采用的央视提到的微传销模式。而随着越来越多媒体对于微商乱象的关注,传说中的微商致富神话被一一戳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性看待微商,那些通过层层发展代理,并赚取高额代理差价的微商代理们将作鸟兽散。

面膜微商危害微商生态,朋友圈卖货已很艰难

早在面膜化妆品微商肆虐微信朋友圈之时,我就有一种预感,这种微传销的模式必不长久。这其实有两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第一,通过金字塔结构层层发展代理,这个与传销脱不开干系,必然不被国家认可。第二,尽管在初期时很多急功近利的商人们能够大发一笔横财,但这种对于商品质量没有把控,带有欺骗性质的商业模式随时会崩溃。而现实是,在媒体一次次的揭露和报道之后,传销的面目被识破,这些面膜化妆品微商已经没有生存之地。

尽管很多微商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甚至很多微商品牌希望通过组建微商行业协会或品牌协会的方式来重塑人们对于商品的信心。不过,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之前的商业乱象已将人们对于面膜、化妆品等微商的好感降到最低。尽管,不少面膜化妆品微商在市场混乱之际,又推出保健品等产品,但是在不改变其自身的商业模式的设计之前,品牌的传销痕迹仍存,依然难以博得信任。

而微传销的泛滥必然对于整个微商生态是一个重大的伤害。特别是在微信朋友圈上,人们的信任关系在一段时间内很难会被重新建立起来。在面膜化妆品为首的各类微传销性质的微商肆虐期间,已经有不少人默默的将自己曾经最为信任的同学或亲友屏蔽了他的朋友圈。而在一段时间以内,他们还在继续在朋友圈里刷屏卖所谓的化妆品、面膜、保健品,无论商品质量如何,无论是否是正品,都不会再对他们产生任何影响,朋友圈卖货这条路已经彻底断裂。

因此,显而易见的是,如果不从商品选择、获利方式和展现方式等方面做出改变,在微信上做微商在今后将寸步难行。

真微商其实只是把社交平台当作渠道

然而,微商的生态里并不仅仅长出了微传销这种恶之花,同时也有与微传销模式截然不同的良性微商出现。他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群体。一类群体是以售卖土特产为主的微商;另一个群体则是一些如苏宁、品胜等大型的品牌电商。他们两者的共同特征是,他们都将微信作为一个渠道,希望借助微信庞大的流量入口,来带动自身平台或商品的销售。

我们先来说售卖土特产的微商。这类微商在微信或微店上卖货,本质上跟在淘宝上开店并无本质区别。之所以做微商的群体当中,售卖大枣、豆腐、黑糖、核桃等土特产最多,可能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原因是这些土特产产品属于新奇特的商品,而且是与健康相关的食品,这使得很多朋友热衷于通过微信好友这个具有信任关系的渠道当中来进行下单购买。另一方面的原因是这些商品的成本并不高,由于有土特产的性质,所以具有较高的利润。不过,这类土特产微商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如果不引入代理,将很快到达天花板。

再来说下品牌电商做微商的意图。比如苏宁云商在内部提出了一个人人微商的概念,希望让每一个员工在微信等社交平台上都成为一个摊主,向微信好友们进行直接售货。这种微商的玩法实际上是将每一名员工都当作了移动柜台,希望将借此增加一个重要的售货渠道来带动整体平台的销售。不过,这种做法的弊端在于对于员工的管理和积极性的调动,因为每一名在职员工实际上除了在微信上卖货之外,还有另外的本职工作,并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微信卖货,这就导致员工得两头兼顾,如果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很可能使得员工顾此失彼,工作效率甚至会出现整体下降的局面。

不过,尽管如此,以上提到的这两种应该做微商的方式还是当前比较正规和良性的,他们都是将微信或微店等平台当作了一个新的商品销售渠道。这也应该是一种看待微商的正确价值观,而不是像很多投机商人一般,将微商当作是一个捞钱的渠道。

前面我们已经理清楚了什么是微传销,什么又属于真正的良性微商?哪么,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问题就是,微商如此之乱,明天究竟会如何?这很可能是很多微商从业者都想知道的答案。我认为,微商必须积极求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微商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去传销化。因为,一旦微传销的帽子被死死的扣在微商的头上,哪么微商将很难再翻身。这个也是我之前担忧的,带有传销性质的微商成为害群之马毁掉已经微商这个名词。因此,去传销化成为当下还想做微商的企业最大的挑战。如何去传销化呢?那就需要先把最像微商的分销制度作出改变,可以发展区域性的一二级代理,但是代理商的盈利核心绝不是赚代理差价,而是真正靠产品的利润赚钱。

第二,微商产品必须差异化。微商不能再局限于化妆品、面膜、土特产品等,这是因为一方面化妆品、面膜等产品已经在朋友圈泛滥,并且各种假冒伪劣充斥其中,用户对这类产品早已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另一方面,同质化的产品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容易导致低价、促销等各种恶性竞争,产品将不再有丰厚的利润空间,这也限制了其市场成长空间。

第三,微商渠道必须多样化。过去的微商主要是指朋友圈卖货,这也使得很多的新入微商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微信朋友圈当作是做微商的唯一渠道,甚至很多人将微信电商与微商等同起来。事实上,除了微信之外,还有很多社交化平台都是微商的渠道,比如微博,很多网络红人都曾借助微博来进行商品的销售。比如8848的创始人老榕(王峻涛)在微博上进行大枣的销售,又比如曾经的急症科女医生于莺的微博也是其淘宝店主要的流量来源之一,甚至一些具有社交属性的新兴垂直社区平台也可以是微商的一个销售渠道。

第四,做微商的方法必须多样化。以往微商基本把精力集中在增加微信好友和微信朋友圈刷屏上,事实上加陌生好友的转化率极低,频繁刷屏的效果也很差,甚至还会被一些亲朋好友屏蔽。因此,做微商必须改变固有的玩法,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方法。比如品胜,他们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开设微商城,并推出上门服务,希望通过结合O2O的形式来做微商;比如一个叫做豆腐老爹的微商,他是通过社群的方法来发展自己的用户。事实上,2015年以来,也有不少产品希望借助于微信这个最大的移动社交平台来增加产品的销售,而他们的玩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创新。

最后总结一下,微商本质上还是电商,只不过它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像微信、微博等社交化平台上,而微传销则是在微商发展草莽时期一种畸形的变种,尽管现在对微商整个行业冲击非常大,但是微商一定还会向前发展。显而易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社交平台作为流量大户,必然会成为众多厂商发展电商的觊觎之地,因为从另一个层面上来看,微商其实正是社交化电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2021全球区块链赋能实体经济博鳌高峰论坛,这个论坛信息看起来刷屏力度不小,不少官媒跟随发布信息,从里到外看到用力之猛,也看到胆子之大,更看到了风险之大。

高峰论坛以“奋进新征程,共筑新生态”为主题,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指导,博鳌国际论坛、DAO超级生态联合主办,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协办,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务、益企链科技共同承办。

中国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黄小纲、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企业管理局巡视员徐晓东讲话。

中国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副局长、巡视员姚万义,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传财富董事长、中国文化产业区块链的代表性人物温伟文,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网副总裁李滨、北京城市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江华、DAO超级生态理念构建者与理论倡导者隆乾围绕“区块链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影响,如何改变世界级经济竞争的态势”等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

这背景两个字描述,少见。

益企链是企业名字,注册时间不长,项目名称益企赋。隆乾,这个人物背景比较丰富,前面有媒体说是白手套,看背景似乎是港资企业,舆论层面不算低调,经验比较丰富且相对单纯。

项目方模式和制度粗略信息

很多信息都被删除,这个操作也是醉了,来回扒拉就这么些资料,凑合着分析吧,有详细资料的网友可以联系易铁,进一步精确分析。(有益企链韶山会议详细信息的网友可以发一份方便深入分析,Q邮箱和微信都是,感谢)

制度相关信息更少,而且制度一般来说项目方不会公然宣传(尤其是涉传制度),所以搜集来的信息只能作为参考。

网上已经有大面积软文出现,对接团队的微信二维码满天飞,这个节奏基本上确定了裂变发展方向。

网络资料中有这么一句:不管是认购商家与节点,锁仓2倍收益,还是消费者每天千分之三,广告主每天千分之七的释放速度。

(199一年原价1980,貌似是内测过咯;

不高于其他平台产品价格,这句话无处下嘴;

让利比两倍奖励积分,如果用利率来说确实很高......)

DAO超级生态HEE营销规则

一:获得积分期权的三种途径

(1)发广告。发积分广告红包,获得双倍广告积分期权,每日约解锁期权总量的0.7%左右。

例:你发了10000HEE积分红包营销,获得20000HEE广告积分期权,每日解锁约%=140HEE,每日可在地图上领取约140HEE数量积分。

(这里信息匮乏最多,看PPT不能确定理解是否正确,也不能确定原意是否合理,而且还是基础信息,积分哪里来哪里来不知道,广告红包什么名堂不知道,HEE公式确实很复杂,没点水平捯饬不出来;有广告积分期权是否还有其他什么积分期权不知道)

(2)消费:获得消费金额100%等价值的消费期权积分

(3)商家:获得让利部分2倍等价值的商家期权积分

备注:消费和商家期权积分解锁规则查看《积分规则》。

(粗看吓一跳是300%,仔细看发现让利部分的两倍,怎么样的标准来确定让利的百分比,这个市场问题怎么解决的,那个价格才是不高于市场价格这句话里的市场价格,淘宝京东还是拼多多,或者亚马逊?专业无比的公式后面,这话太不专业了)

(1)直接被社交人期权积分解锁的20%,可加速自己的期权积分解锁。

(2)被社交人加速解锁期权积分的80%,可加速自己的期权积分解锁。

(有这个何必多弄个下面的级差呢,不知道有没有弹性设定或关闭条件)

初级代理商:体系招募500个广告主

中级代理商:直接招募三个初级代理商

高级代理商:直接招募3个中级代理商

超级代理商:直接招募3个高级代理商

分别享受广告费分润的2%,4%,6%,8%加速

(这一看就会被嚷嚷拉人头,被人扣帽子是跑不的了)

领地:系统按照经纬度将地图按照区县划分成区域,作为本地入口的广告牌展示。

领主:是指在APP首页左上角本区、县广告牌的唯一持有者,主要是给商家作为本地长期广告位使用;定位自用省钱、推广赚钱、荣耀地位等。

(经纬度,这新鲜......)

用户使用RMB进行领地购买,系统一旦出现用户对领地进行购买,该领地将属于购买者(领主),领主可以设置广告牌海报,对所在区/县用户进行强曝光。如果有其它用户购买,该领地将价高者行,每次领地流转价都将溢价30%,系统将扣除最后一位购买者的资金,同时退还上一位购买者的资金并获得领地价格涨幅的50%。

(这个也新鲜,暂时不能理解其必要性)

领地唯一显示:在领地内显示你的头像,领地内用户都能看到。

领地红包分红:即时享有领地内发积分红包金额的1%。

专属城市公告:领地界面有领主公告牌,可自主设置展示内容。

领地增值收益:领地被下一位领主购买后,获得领地价格涨幅的50%。

(这涨幅是泡沫枪喷出来的,杠杆杠出来的,还是实业利润积累而来的,没明白)

购买领地时需要量力而行,正确评估自身资源是否具有开拓市场能力,切勿盲目跟随;(感觉是废话,能转让转卖的话,参与者还会在乎这个问题吗,线下宣传中很快就会变成无风险投资了,贷款卖房什么烂事儿都会出现)

平台禁止以任何形式恶意炒作及虚假交易,平台保留行为冻结收益或封号处理的权力,购买金额盖不退还;(原文复制有错别字,概不退还写成盖不退还。说得简单,落地操作很难实现,启动时容易放纵,放出去收回来时就是个问题)

领地主要定位区域广告牌功能,属用户之是自行转让,平台不支持回购,退费等操作。

(浓烈的OTC味儿,多此一举)

常规质疑,如何避免云联惠覆辙

  • 我让我家二哈去我自己店里买一袋100块钱的贴牌狗粮,二哈得到狗粮,拿到100积分,我贴牌和正品狗粮价格差50,我也得到100积分,益企链如何证明这是我的二哈,区块链能证明吗,假设能证明,三哈四哈呢?
  • 隔壁家的喵和喵粮,和我二哈狗粮交叉呢,这种小范围的作假如何用技术解决?
  • 如果我去深圳请一个羊毛党团队来薅羊毛,技术问题如何解决?
  • 领主的领地范围内,是一个很快就熟络起来的线下本地老乡小圈子,一起薅羊毛的心思会自然发生,这种内外勾结怎么破,技术怎么解决?

如果这个技术解决方案一直避而不答,那再完美的制度也不用考虑了,我可以做最终判断了。

换个说法,如果现有的技术解决方案能解决以上问题的6成,就是有技术有水平且踏踏实实做事情的状态,如果能解决8成,我都敢站台喊单了。

也许一开始就是全金融化战术,这些事儿全部一脚踢到以后去操作,至于这么做是否违反“金融必须服务于实体”这个最高原则,只能请教金融委了。

以上制度分析基于网络资料,信息不足也不一定准确,分析不一定切合实际情况,分析只为媒体和参与者提供方式方法的借鉴与参考。

制度框架多层次团队计酬三三复制级差,此处涉传,貌似夹杂量碰,这制度按产品盘思维看很坑,按金融盘信息量还不够。

积分广告,暂时不能理解其合理性。

领地,看起来和云联惠、趣步合伙人制度类似,也有分红;至于领地增值收益,大意应该是允许领主买卖(其实就是炒作)自己的领地,这个确实新鲜。

积分问题一直是云联惠制度硬伤,加上金融操作从操盘层面看会安全很多。

整体看起来金融化的操作很多,貌似离所谓的通证经济理论又靠近了一步,还没弄明白上链细节。

信息量有限,准确度有限,暂时就这么多。

益企链和趣步雷同之处很多

看到这里,为什么把益企链和趣步放到一起去,就大致明白了,积分广告和趣步广告宝如出一辙,甚至两者都是在长沙地盘,两者都在深圳南山有据点。

这图里的数据和趣步嚷嚷过的千城万店类似

甚至会感觉就是趣步的新马甲,注册时间,宣传时间,很多动作在时间线上都非常一致,不由得犯嘀咕。

唯独有个信息中提到,益企链原始积分只有2100万个,最终发行10亿,而且内部试运行过程中积分价格从4块钱涨到43块钱,这几个细节数据无法证明是否来自益企链官方,如果是那和趣步没什么关系了,找了几轮后我掉头居然找不到出处了,所以没截图。

(有电子档资料、有PPT、有视频讲解的网友可以联系我,微信感谢)

看隆乾这个段位,按说不至于混到和趣步勾兑的程度,但俩人都在长沙被人撺掇一下凑一起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是看益企链的这个炒作,这俩若是搅一起去乐子就大了。

从公式细节看,这确实不是盘思维的人能捯饬出来的制度,把趣步二哈宰了也弄不出这东西,而且看起来公式里可调节之处极多,推导计算会头晕。

很多人的直觉感觉就是盘,再看制度肯定会嚷嚷传销盘。

我第一眼扫下来,直觉性的判断就是消费返利的新版本,或者说是3.0版,2.0云联惠太出名就不多说了。

不同的是,益企链的表达自始至都是使用币圈的语言体系,这个和趣步喊口号的通证经济也是类似,而且很多词也差不多。

变通理解是,之前以陈瑜消费资本论为理论背景的消费返利2.0盘,变成以通证经济为理论背景的消费返利3.0,但这么说也不严谨,因为益企链的模式信息里,似乎重点围绕着可交易的积分做文章,云联惠是重点围绕着收商家的押金来回周转,从2.0桌面上强调流通消费,变成3.0直接强调金融。

期权解锁阀门、积分价格阀门看起来挺新鲜,复杂的HEE公式里每一个数字都会是一个可调节变量,当然推广模式的多层次还会是个鬼门关。

模式硬伤,直觉看到的在于积分广告的底层逻辑了,依赖这个东西和通证挂钩实现金融化,有点生拉硬扯的感觉。原以为我对token理解有问题,但看孟岩表达没发现我理解有啥问题,这个出入暂时不下结论,等待更详细的资料了,等自己学习更多了再琢磨。

另一个硬伤就是,想合规很难,尤其是合新规防非条例,按经验判断是不可能,就看对口部门的态度了。

消费返利,不等于消费返利传销

这是易铁的原始立场,尽管在云联惠、云付通、悦花越有这一波返利传销高峰期里,易铁一直在撕逼最前线,但对消费返利的认知,从来不是一概而论认为是传销,不管有没有多层次。

举例来说的话,花生日记其实就是云联惠的线上版本,只是因为依托于阿里的数据后台,控制了云联惠搞不定的虚假交易(淘宝自己可以控制大部分虚假刷单虚假交易),虽然涉传但仅仅是违法层面的罚款,不触及刑法。

云联惠模式最终的问题无法改变虚假消费,而且黄明的水平确实不行,团队框架里全都是传销出身底色不好;教育方法也是一大堆问题,用户投机浓度和傻叉浓度都太高,对人性幻想太多,对社会心理认知为零,怎么看都是蛋疼。

消费返利为什么可以?消费资本论为什么不可以?

消费返利类似于网购的返券,鼓励重复消费,剥掉洋葱一层层外壳后,最后的里子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就像花生日记依附于淘宝生存,这个逻辑没问题且得到验证。需要注意的是,花生日记商业模式非常脆弱,不要多做幻想;

返券上升到资本的高度,是违反价值规律的(这是说消费资本论),但返券前置期权化金融化,在价值链上看起来似乎可行,起码通证经济这一套说辞里是认为没问题的。

通证经济和消费返利、消费资本论是有很多点是重合的,逻辑上平行的地方也不少,极为神似。甚至可以说是消费返利的技术性解决方案,避开了过度上升的错误,又强调在应用层用技术解决。

区别在于一个从消费流通着手,一个一开始就强调是金融手段,敢于一开始就强调金融底气在于积分交易,当然这里面还暗藏了币圈各种战术工具包(反方视角是收割工具三级包)。

区块链技术因为不能伪造和可追溯的技术特性,有一个美好的想象空间,是否能解决以往消费返利不足,存疑。

消极看问题,技术是人操作出来的,技术也是为人服务的,人有问题,技术的应用结果自然会出问题;而且运作层面的人可以用技术解决,规则制定层面的人则是游离状态。

积极来看则是,给技术调整一段时间,试错一段时间,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冰冷的技术终归比人要靠谱,在宏观层面这是没问题的,社会发展规律不外如是。

我对技术本身有信心,人类终归要通过技术和规则约束抑制人性恶之花;但长期研究人际网络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看,依赖一种技术就能改变人性扭转乾坤,那资本论里说的全是假大空了。

通证经济发起人孟岩说过:目前通证经济还处于早期阶段,最大地弯路是打着通证经济地幌子去做传销盘,做事实上地庞氏骗局,同时其对真正的通证经济预期在十几年后。

孟岩自己总结的通证经济八个陷阱

孟岩显然不是纯粹的理论学者型,从理论框架就能预见到问题确实令人佩服,这八点可以把益企链从头到尾完全质疑到体无完肤。

1,只发积分,不促进实体,益企链信息里看不到实体信息

2,积分凭空炒作,所谓广告积分几乎就是无根之水

4,HEE公式体现了这个问题

5,上链,监管,规则操控都是巨大的舞弊空间

6,对人性理智的过度幻想,对韭菜非理性的无视

7,这个现阶段似乎不存在,以后应该会出现

8,这个几乎不可避免,公司就是中心化没办法透明

尽管如此,但显然有人对此置若罔闻,这个留给媒体去丰富解读,我也不多嘴赘述了,我只说我的解读框架里看到的问题。

个人观点,益企赋起步的姿态里设定的裂变推广方式,就已经预埋了模式的失败基因,这不是企业或者模式的问题,也不是孟岩预言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不是主观内部问题,是面向对象的客观环境问题,为什么商业模式创新一定要从拉人头开始,而且隆乾底色还是个干干净净无关人际网络圈子,走得了这个钢丝绳吗。

人性本身决定,或者说金融的贪婪本身决定了,但不管有什么问题,用这个圈钱是没问题的,于是对居心叵测者来说,模式成立与否反而还不是问题了,反正能圈钱。

这个死结,只能把赌注压在操盘手人品和技术上,赌注额度呢,顶层设计透明度呢,试验边界呢,不特定对象的边界呢,责任人呢,监管呢。放养只有一条死路,万亿盘面的P2P的大败局余音未散,还有人敢嚷嚷放养金融试验,那真是太狂妄了。

现实中消费返利的屡败屡战,而在于因为是一个试验品没有人愿意担责,试验田躲躲闪闪无胆亮剑,更别谈临场实时监管;同时也导致正经人不愿意去研究失败的原因,于是不正经的妖魔鬼怪全来了,益企链屁股后面跟得最紧的就是趣步。

每个消费返利盘都会嚷嚷颠覆世界改变世界的口号,这种狂妄,我已经彻底麻木了,现在连笑的力气都没了。

维度拉高,这是整个中国人际网络应用实践中一个超级BUG,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监管的市场之下充斥着近于极端的自由主义(蒙蔽监管所得),原本可以科学解决的问题却一直丢给市场,管事儿的一直看事儿不看人因为不懂,市场一直看人不看事儿因为现实利益驱动。权健被全国人民围着骂了几个月,愣是没触及问题本质,白死了这一遭。

这个失败基因的分析琢磨有四五年时间了,但基于个人能力局限,一直未能完成严谨推导和论述,多一只或者一群小白鼠,让我测试完善推导对研究来说不是坏事,当养蛊就是了。

话撂这里,如果益企链起盘顺利不遭遇大棒,3-5年后验证吧。

因为积分交易金融化天然的适合消除传销盘泡沫,金融盘表面纰漏少容易做大,大的好处是腾挪空间大不少风险周期长,坏处是风险周期长导致风险积累大,大概因此没人敢明着支持,何况前车之鉴那么多,那么狼狈。

看HEE公式的复杂性,很容易联想可调节阀门及手段储备相对比较多,再加上币圈刀法差不多都可以用,可调控尺度比消费返利充足不少。

另外,社会矛盾在趣步系中验证出了一些结果:参与者关注点集中于积分价格的波动,对模式本身和落地与否完全是麻木,于是导致维权风险低,只怕这也是敢于开口子的原因,但说实话胆儿确实太大了点,也没有和责任建立关联;

商家的利益获取和风险控制,云联惠的经验可参考性似乎不大,暂时吃不准,也缺乏类似场景的近距离体验,但有个简单推理:商家就是参与者的加强版,大家一起追逐积分,实业问题就是个幌子。此处变数极多,是面对人性最需要智慧和技术协调的环节,也是最终金融服务于实业的关键点,不能定结论。

积极看,就需要全程全角度监控不仅仅是宏观把握,这是妄想。

  • 前面数百个消费返利失败的原因没弄明白;
  • 然后是对通证没有充分的理解,而且通证本就比较玄乎;
  • 再后是没有责任没人扛事儿,顶多能提供一定程度的“创新自由”;
  • 自由则放大了金融的先天缺陷贪婪,这简直就是用自己左手在右腰上插了自己一刀,还不知道这刀哪里来的,还要嚷嚷是喷子干的。当然大概率他们是听不懂我这个喷子到底说的是什么问题,什么是问题,问题是什么。

负面信息会恶毒的说,这就是既得利益以区块链技术创新试验为名目公然收割,也不怕搅糊了一锅区块链的粥,开局就去海南甩锅姿态呼之欲出。我没这么说,这是我猜的。

一锅粥里,需要几个死老鼠

有人开头,就有跟随复制,趣步模仿是必然的,而且趣步已经动了,抄袭到什么程度不好说。

而跟随在后面半死不活的各种趣步系盘子,也几乎是必然会模仿的,产生社会问题是完全可预见的,上次趣步系是三亿人次,这次如果按现有节奏有五亿人次要享受涉嫌传销了,我可不想再预言准确一次。

益企链模式里利益驱动强度应该是可以代替趣步卷轴的,趣步模仿来起码也能甩掉卷轴这个烫手山芋,甩不掉按这个模式把卷轴套进来也很简单。至于怎么切换和设计新制度,趣步二哈刨了快一个月还没出结果,估计这公式都够折腾了,看节奏不会原样照抄;按理说换壳后再抽了交易所,很多证据已经毁尸灭迹,上链的前提应该有了,但还是不好说,因为一上链就暴露多少个糖果,打自己脸的事儿二哈没这个勇气,还得准备好一大堆忽悠说辞。

如果真要做实验摸索,起步就有一个烂货跟着搅浑水,而且是个如此出名的顶流烂货,自带几百亿泡沫和数万篇负面,这种情况下还想顺顺当当的创新,那这试验田老板心太大了点。

有没有想过以后的社会认知基础是什么,请准备好三级头三级甲,随时被人请上神位挂着骂十年。(因历史导致的错误且难以改变的社会认知,比如:普通人提到直销的第一反应就是,传销和洗脑;再想想某条例里的三层限制)

试验也应该是有边界的,不能想走就走,也不能什么人都想来就来,要不然就搞成庞氏合法化试验田了,趣步滚到贵州后有些事儿可以翻篇,这件事儿肯定还得拎起来挂着当靶子,一直挂,直到付出代价。

空气币、传销币、资金盘同理

法律上益企链涉嫌传销帽子是肯定有人扣的,我不扣也没办法拦别人扣。

崭新的防非条例一个案例还没出来,前面说抑制全民炒币防范社会风险,这里就开个口子全民炒盘、炒积分制造社会问题吗,这节奏差不多是首次开门迎面被扇了一个大嘴巴,金融委情何以堪。

金融委把空气币传销币打的越狠,币圈降温后的傻韭菜全要冲过来了怎么办,仿盘跟风就会越多,ICO和资金盘表面合法化、理论自洽会形成一股新的歪理邪说浪潮,悲观角度看这必然是一个新的潘多拉魔盒。(这个结果反而贴合悲观设定下的烂苹果策略,写到这里又是一通纠结)

又一轮的传销高潮,即将与我们相遇

不论益企赋如何定位定性,甚至没有必要讨论他自身问题,警报本身不针对益企链,我们必须承认现实面对现实,就是跟风的乌合之众怎么办,不说话就是随便办?

泡沫,其实就是欲望的数字化,交易所里实时价格数字的起伏涨跌,相当程度上解决了传销盘资金盘庞氏底色的道德困境(尽管只是其口头表达),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自洽骗取社会信任,可以大幅度拉长传销盘的生命周期,更大幅度更长时间线的骗更多普通人,币圈收割技术终于要“普惠于民”了,最终能把这个特色金融搞到多烂,无法想象。

预计,没有意外发生,明年夏天类似盘子将进入全面高潮,两亿人次的波及面起步,突破五亿人次不是不可能,全民金融科普韭菜知识的节奏?

是的,理论上她有从良的可能性和空间,但她们的三观里就是笑贫不笑娼,思想不改变一切都是幻想,模式创新就会变成骗术创新、刀法创新,概率不是打开窗户就会有苍蝇飞进来,而是为了得到一颗糖果打开潘多拉魔盒

都知道是个钢丝绳,不平衡肯定会歪,依赖市场解决问题的代价,想清楚了没有。

是不是只想好的一面,忽视坏的一面,

是不是只看眼前两三年,不看五年后,

是不是只看自己一亩三分地,不管他人瓦上霜,

社会治理需要平衡,不需要幻想,需要公平,不需要自私。

宛如2007年丁耀华在北海编造的“宏观调控”、2008年陈瑜的消费返利高峰论坛,看似轻描淡写却主导了中国传销江湖顶层思维十几年,从异地传销到资产解冻骗局再到消费返利,横扫数亿人次,现在终于要升级了。

从现在开始,趣步系新名字就准备好了,叫通证盘,别管是不是正正经经的通证,通不通,反正它们都会嚷嚷自己是通证经济。

开个玩笑孟岩先生提前荣升教主之位,人不在江湖却能高至如此,恭喜恭喜,不过相比陈瑜,因为8个陷阱的论述,只怕没人敢找教主站台背书,教主只怕一直会孤家寡人了,苦了教主啊。

趣步系这样的“傻逼共识”社会现象,基于币价操纵产生的新的社会心理,扩散变迁的涟漪显示出非常丰富的轨迹,很幸运,又一大堆一手素材丰富了我的心理素材库。机会主义者看到这里,就能看到他眼中的机会了,咳咳,我什么都没说啊,我没说他能活三五年啊,而且我说的比孟岩少多了,赚钱不用给我,赔钱也别赖我,开盘可以聊聊,我珍惜每一个近距离观察人性的机会。

马斯洛:为了避免对人性失望, 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停止幻想,面对现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照现生态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