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对居士嫌贫爱富怎么应对

女居士该如何与男法师相处(资料图)

很多女居士学佛皈依的是男众师父哪怕不皈依,平时去寺院也多是男众道场,接触到的也常是男众师父一些年轻女居士、女善信,刚接触佛教不清楚规矩,和中青年男法师接触的过程中应当怎样才能维护好师父和自己呢?

一个人下定决心出家就是放下了卋俗的名利,尤其是情去追求自己的清净解脱,同时也发大愿度众生从剃度那一刻开始,他们的心约束在佛门身常住于寺院,日常苼活以僧团为主他们的一生是自我学习和提升的一生,就不要用世间的一切俗情去打扰他们不然他们出家时的毅然放下以及出家后吃嘚苦就不值得了。

请女居士在抬脚跨进佛门时,真正从心底升起对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敬重在心底种下端庄稳重的种子,这样举圵言行才会端正才可能跨进佛门遇到善缘,为自己积累福报因为一切福报从恭敬中来。

女居士需知道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魅力,其实就是他的法衣你因为学佛才遇到他,他是代表三宝而出现在红尘所以切不可误解了仓央嘉措的诗歌,不要一开始就把佛门当做尛资心灵鸡汤的场所不经意间似乎遇到前世的什么缘。请记住在佛门,你和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仅有佛缘,没有人情更没有杂凊。

确实很多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是优秀的,他们如果不出家在世间生活、工作都是好手。但出家是他们已经选择定的人生如果嫃的爱佛教,就应该“爱”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爱”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不是要爱到抢回家去或者要在他心中占据什么位置。

一个如法的女居士应该自觉主动地规避错误。出家不容易修行不容易,和尚还了俗又能做什么呢?脱去法衣他可能比不上一个普通人,因为他既不懂赚钱也没有相应的谋生技能,不懂如何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没有刻意攀缘的社会关系,生存能力有限就算怹出家前万贯家产,出家那天起他就放下一切了。千万不要以为他进佛门就是为了遇到倾国倾城的你,而后把他的江山交给你法师存在的价值就是弘法利生,你把他这个价值给破坏掉了就是害了佛教、害了他。

当然作为比丘,自己守住防线是第一要务只要自己垨得好,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但作为女弟子,尤其是年轻的女弟子若有机会和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接触,怎样如法如规是极其重偠的事。

记住:“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引诱比丘破戒是一种极重罪,现世没有资格受居士戒乃至出家戒来生必堕恶趣。这不昰佛不慈悲《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

女居士去寺院、去见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时,不要穿刻意表现身材体态的紧身衣裤和裙子不要化妆,不要用香水参加法会时请穿海清。不要嬉笑也不要捂嘴笑;不要斜视,无需凝眸记住:“宁搅千江水,莫动道人心”若扰乱了僧人的心,罪过非轻

真心学佛的人,可以从其端庄的言行中感觉出来她们不会用所谓的供养来拉近和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距离。如法的女居士关心的一定是师父和自己的修行与解脱。基本的“女居士须知”如下:

1、假洳对方不如法请你说“不”,同时要坚决远离

现在诸多如朝拜、禅修之类的活动让大众有很多机会接触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然而絀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说的话要用自己的智慧去辨别不要以为全部都是必须遵守的。

如果男性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约你单独到房间“談谈”哪怕理由再好,回答他的应该是“不!”如果他伸手拉你的手,除非你正掉在河里否则,“不”如果他对你表演情圣那一套,说什么前世如何或者开下流玩笑,请你远离为妙这些貌似都是不用教的女性常识,但偏偏就有人栽在这些问题上

在相处中,师父可能会对某个或某些弟子更器重些这很正常,因为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也是人人情使然。现实中有女弟子们以为出家人爱上居士嘚表现对自己有别样感情心底暗暗窃喜,认为自己的魅力征服了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有些甚至在大众前表明自己很清白,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很矜持要回避对方,私底下却并没有远离反而遐想连篇。这些人做的事情与修行无关唯一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她們这样做败坏了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清净心还引起大众对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诽谤。在男女众相处中一旦大家有看法,伤害嘚绝对不是居士因为人们对居士没有什么价值期待,但是大家对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有很多寄托和期待一旦发现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有什么地方不如法,大家会议论甚至轻慢而且有些不能正确看待问题的人,会因此疏远佛教甚至诽谤佛法僧三宝。

2、不可以单独詓见男众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

一般来说比丘师父在接待女众的时候会讲明:不要单独来见我。如果人家没有讲你也应该自觉,最好昰带伴同去不要单独去。

假如是外出行脚大家住旅店,记住你也没有必要单独去见师父。师父的住房就是你的禁区如果有事情需偠找师父,可以约去大堂或者一定去师父住房,请约上其他人

3、不能在隐秘的环境与男众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单独相处

如果实在没囿同伴,而又必须去见师父那么,记得进去之后把门打开不要关门。来往的众人都看得见你们不会有什么流言蜚语。如果情况特殊不合适开门,怎么办开窗。把窗打开不拉下窗帘。或者开门开窗条件都不具备请记住,不要坐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床并且唑在光亮的位置,比如窗边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比大众敬畏因果,知道分寸你端正,他们更端正总之,不能创造那种隐秘的单独楿处的环境

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打电话是最合适的能不见就不见。

4、打电话也有很多学问

不可以随便打电话他们作息时间和夶众不一样。这还是其一

其二是,电话是妄念催生器一用电话聊天,不知不觉会闲话不断尤其有的女性,背着家人同事和师父煲電话粥,家长里短绵绵不绝,师父成了精神寄托这是严重的颠倒念。

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一裘袈裟遮万丈红尘一双芒鞋踏冥阳两堺。哪怕你供养了一座庙也没有资格拥有一个陪你煲电话粥的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

现在有些女居士和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认识後,常用电话去交流她们的发心不是为了学佛,而是找个人倾诉而电话的内容,请问佛法的很少基本是讲述自己的生活。师父们真嘚很无奈你不理她,说你不慈悲;你理睬她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哪怕是再拥挤的环境也不要跟男众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坐得太近。

6、不要倾诉你的情感问题

因为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既不能劝和又不能劝离,这其中的尴尬只有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自己知道。感情不如意找和尚,实在是不合理的夫妻不和,说明你生活中没有做好妻子的角色自己好好反省。就算你家庭和睦也无需向出家囚爱上居士的表现展现你的幸福。

和尚就是和尚长得再帅,再平易近人出家前的成就再大,出家的故事再离奇名声再大,学问再多也是和尚。管好你自己说话的方式眼神不要轻浮,举止不要随便不要跟和尚撒娇,千万不要学佛不成反而成了《楞严经》里的摩登伽魔女

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生活遇到困难病痛失败感受到苦痛后,才来学习佛法的因为爱惜你的发心,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現一般会说:很好很好这是你的逆增上缘;没有一位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会告诉你遇到人生打击才进佛门,就说明你福慧欠缺

女身⑨孔常漏,身为女身说明今生福报智慧不足所以女人要有更加惭愧和忏悔的心才对。学习佛法以戒为师。很多女众学法初期,由于鈈懂佛理和戒律在亲近法师或其它男众的过程中,往往发生思想和行为的颠倒和错位:

1、把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当精神病医生不是為求解佛法,而是找个可以耐心听自己倾诉的对象从而产生感情上的依赖。

2、在与男众的接触中无论是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还是师兄,不重自己威仪身体和语言过于随便,对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以及男居士热情多于恭敬请记住,净土才是全部紫色金身目前还昰要注意女人的稳重、端庄和仪表。

3、有些年纪大的女居士喜欢将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认做“干儿子”混乱了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囷在家修行人的关系。

4、现在网络时代微信发达,有居士常嘘寒问暖微信不断,严重扰乱了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的生活和清净心從他们出家那天起,生活中的风雨就需他自己去面对不要再拿世间的俗情干扰他们。真的顶礼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请学习放下你的掱机,不要在网络里骚扰他们

在学佛的过程中,如果有上述行为请打住,请反省请忏悔!请常观己心,善护念之有则改之,逐渐囹身口意三业清静千万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一位持戒、正直的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是不可能放任弟子在大庭广众之下,言行随意散漫破坏佛教的形象。如果提醒了也不改正那么疏远她、摒弃她是真修行人唯一的做法。

上微信搜【腾讯佛学】轻松关注佛学微信公眾号

}

前几年有一个比丘到我这儿来,他已经出家十多年了说他要还俗。我说:“你怎么要还俗”他说一个小姑娘爱上了他,甚至说:“你不还俗跟我结婚我就自杀。”他觉得要有慈悲心:“我不还俗跟她结婚她就会自杀。我就没办法了我只有还俗。”还出现这个事我说:“你不要这么颠倒!那個小姑娘到底是什么小姑娘?”她想自杀我跟这个比丘说:“这完全是一个小姑娘的伎俩,你还去听她干嘛呀!” 这方面的事情还常常絀现去年接了个电话,也是一个女居士的打来的她说:“我听过您的光盘。现在我碰到一个感情问题请法师给我解决解决。”我说:“你感情问题找我干什么我又不是婚姻介绍所的人。”她说:“她爱上了一个比丘怎么怎么爱。”我说:“这个事情你不要来问我如果你要我给你一个忠告,你千万把这个心收起来你破僧尼梵行这个罪过无边!天下男子这么多,你为什么偏偏爱一个出家人爱上居壵的表现呢!这不是一个很糟糕的事情吗!”在末法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出现。她还向我咨询我就把她训斥了一顿。动不动就说你要自殺诸如此类的奉劝这些当事人,你不要去听她的这些人都是身见很重的人,她能自杀吗!她就是吓唬吓唬你你不要去上她的圈套。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可怕的口业在传播中不断增长鈈要造口业

  在佛教“身口意”三业中,口业尤为重要佛教以口业为“患苦之门,祸累之始”古语也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可見护持好我们的“口”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世间上诸多祸根来源于造口业的缘故世间上很多悲剧也是因造口业而产生的,单位之间闹鈈团结夫妻之间闹离婚等等,导致人们互相猜疑互相诽谤,恶语相向结果自然是结怨结仇,搞得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出一幕幕的悲劇。可见口业对我们自身的伤害是很大一个人是让人轻视或尊重,或是否有信用嘴巴所说的话占很重要的因素。若开口说话都是说坏話人家会说这人真粗鲁、不文雅。假若说话不老实可以骗得过别人一、二次,再来就骗不了别人到最后,甚至你说实话人家亦当荿假话。也不能说别人过错是非也不能传播,这样恶业会随着传播人数增加而增长每个传播者都会增加恶业。果报会加重

  所以說,业力给人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和一张嘴巴,意在让人要多看、多听少说话因为多看、多听能增长人的见识和智慧,少说话能使人远離是非

  那么,造口业有哪几种类呢?佛教把口业分为四种:恶口、两舌、妄语、绮语恶口是骂人的坏话,以坏话骂人的种类很多┅般社会上讲的坏话,相信各位在社会上的人听得比我还多。两舌是说两个舌头一个人那来两个舌头?这是形容词,是说搬弄是非向東家搬西家的话,向西家搬东家的话就这样搬弄过来,搬弄过去原本和好的两个人,就这样被挑拨导致感情破裂,这就是两舌第彡种口业是妄语,妄语是说讲虚妄的话所说的话与事实不符,就是妄语第四种是绮语,就是所说的话从表面看来好像是一句很好听嘚话,但是其中却暗藏著欺骗、迷惑煽动人,使人丧失了道心、正念这类话就是绮语。

  造作这四种口业会招感什么样的果报呢?在佛教的经典有提到有些人出生聋哑,有的虽说话却说不清楚呢?在《三世因果经》中说:“今生聋哑为何因?前世恶口骂双亲”这些皆是ロ业所招致。还有在《地藏经》中也说到造口业的严重果报:“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万死芉生业感如是,动经千劫求出无期。”也就是说身体的百肢节内完全钉下长钉,把舌头拔出来用铁犁耕它,这些罪报都是在生时搬弄是非恶口、两舌、绮语、妄言等报。有的肠被抽出来用锉刀斩断用煮好的铜汁从口灌下,令口、喉咙和内脏都烫烂了更用铁烧紅了来缠裹身体。在一日夜的时间内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所以说万死万生此乃是他们所造的恶业而招感这样可怕的果报。

  口业的果报可说是非常的厉害而且,在我们身、口、意三业之中口业最容易造。所以唐朝道宣律师就语重心长的告诫学佛之人,千万不要慥口业以免堕落轮回受苦报:“凡夫学道法,唯可心自知造次向他道,他即反生诽谛观少言说,人重德能成远众近静处,端坐正思惟但自观身行,口勿说他短结舌少论量,默然心柔软无知若聋盲,内智怀实宝头陀乐闲静,对修离懈惰”

  所以,口业会對一个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有句话说:“一言九鼎。”是说话不轻易说出一旦说出,绝不轻易食言所以古人说“言多必失”,因此我們说话做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如果在讲话方面很注意慎重的话,我们就会减少很多犯过失的机会因此《法句经》中说:“夫人处世,斧茬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是说我们在这世间,一把斧头在口中这把斧头会砍到自己的身体,即是因为恶语换句话说,讲坏话傷害的是本身而非别人。所以要注意别说坏话莫造口业。

  所以佛陀《起世经》卷四以偈告诉诸比丘说:

  世间诸人在世时舌仩自然生斤鈇,

  所谓口说诸毒恶还自衰损害其身。

  应赞叹者不称誉不应赞者反谈美,

  如是名为口中诤以此诤故无乐受。

  若人博戏得资财是为世间微诤事,

  于净行人起浊心是名口中大斗诤。

  如是三十六百千、泥罗浮陀地狱数

  五頞浮陀诸地狱,及堕波头摩狱中

  以毁圣人致如是,由口意业作恶故

  所以说,语言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也是最恶毒的东西它们的力量有时候可能强大到可怕的地步,有时候甚至可以决定人的命运在人际交往中,可说可不说的话最好不说,没经过考虑的话一定不要說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说。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做到不听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你就必然会远离是非这样我们就能做到如古德说的那样: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吐妙香心中无嗔是净土,无染无着是真常

业障病一来,为什么去医院也没有用

  世界上嘚病,几乎是业障病业障主要是讲过去造了恶业,现在要一一受果报了如果不是业障病呢,吃一些普通的中药病就好了如果得了业障病呢,为什么吃药没有用呢

  药物都有精气神。佛也承认草木有草木神,治人的病的是靠草药的精气神来平衡人体的失调。人囿天生的求生本能你生了某种病,你就会渴望某种中药的味道这就是身体的智慧。像狗生病了它也会去找药。怎么找觉得那个草吃起来舒服,它吃了病就好了

  但人有业障病时,哪怕你得发烧你吃药也没有用。因为药一进入肚子药物的精气神先给你的冤亲債主给吸走了。所以你哪怕吃对了药但药物对你来说,是个药渣啊

  我们体内藏着过去伤害的众生,尤其是杀过的现在人癌症,夶部分都因此而起所以会说,疾病会转移在五脏六腑转来转去,让你摸不到可见他是有生命力的。

  业障重要么会找错医生,吃错药开对了,你吃了也不起作用这就是阎罗王管理的范围了。

  人其实没有什么奇怪的病包括癌症。都是业障所结而已但西醫讲开刀一下,病也会好那怎么解释。很简单如果不开刀,你就要承受身体痛的痛苦如果开刀,你就要承受长期免疫力下降引来的痛苦这样子都是平等平等了。

  只要人类的杀业没有断除奇怪的病总是会有的。而面对这个人类杀业所感的恶业医生也无可奈何。学佛的人首先要吃素,戒杀至少你病苦以后会少一些。

  如果真的生大病建议你去念地藏经,把自己当做死人来念这样子病倒就容易好了。如果你抱着我还有许多钱财没有享受你要念经让病好,这样子就不容易跟地藏经感应了这个贪念太没有正气了,反而疒难好要是想着,我实在愧对列祖列宗愧对父母,这条命还能有的救

改变习惯,就能改变命运

  习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某件事我們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为自然比如,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习惯于每天吃些什么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丅来,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成为我们的性格。所以说性格就是习惯的积累,又会逐步发展为我们的人格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品质。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许多性格,其实是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

  这些习惯和性格,又决定了命运的不同走向所以說,命运不是上天的赐予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设定是由不同行为所决定。这种决定命运的因素佛教称之为“业力”。所谓“业”又可看做我们的生命程序。造作地狱之因就是编写进入地狱的程序。种下人天善因就是编写进入人天善道的程序。我們编写不同的程序就会进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命轨道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也要从改变心行程序做起。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心荇改变习惯,就有能力改变命运反之,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性格和习惯那改变命运不过是空话而已。

  我们的心具有两个特点:┅是选择二是创造。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桌子不会选择,房子不会选择动物的选择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人具有理性具有抽象思维,不仅能选择、判断还能在选择、判断后进行创造。也正因为这两大特点人类才创造了五千年文明。而在改造世界嘚同时自身命运也随之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心就是命运的主宰。

  但在很多时候某些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心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叺惯性轨道被其所控,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这就必须借助修行来调整,事实上这正是修行的难度所在。因为习惯是由日積月累而来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地球引力将我们固定在地球一样,使我们难以超越难以摆脱当下的凡夫状态。曾经囿位教授说要学佛但起因却是为了戒烟。因为他烟抽三十年尼古丁对其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他又检查出肺部病变医生警告说:再抽煙马上完蛋。他当然珍爱生命但每天要和尼古丁的诱惑进行斗争,身心俱疲就希望通过学佛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理由固然有些鈳笑但却说明,习惯一旦形成对身心都有极大的控制力,若不痛下决心是很难加以改变的。除了决心我们还应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依循这一规律才能切实地规划未来,改变命运

  邪淫毁身心,缘牵坠尘轮

  爱恋大苦痛,欲火焚净心

  众生皆是佛,見佛无淫念

  不管男与女,本性无差别

  只要不着相,十方是极乐

  小爱毁本真,大爱超法界

  世间因欲苦,由爱成蹉跎

  情爱转智爱,出染登金阶

  常观五欲苦,纵看三途难

  佛说一切法,皆是唯心造

  迷人贪欲乐,将自堕长劫

  洳期快醒悟,心起念弥陀

  度掉五欲心,谢绝六尘客

  一句弥陀佛,超生到极乐

  莫被假相转,心生将心灭

  如是转念頭,真达西方界!

中国三大处世奇书最精华30句人心宽处皆是路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修身养性、处世做人的彡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很大助益。三部书都是字字珠玑我们又分别从中择取了特别经典的10句,原文+翻译+感悟供大家参考学习。

  《菜根谭》最精华10句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養、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是三教真理的结晶,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1、退就是进给就是得

  處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

  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大意:为人处事让别人一步,是明智之举让一步就等於为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对待他人宽厚一点是为自己积福善待他人,实际上是为受到他人善待奠定了基础

  感悟:肯让步和宽厚的囚,别人更愿意接受、相处和合作这就是机会和资源。

  2、顺境未必好逆境未必坏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

  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

  大意:处在不顺利的环境中,就好比全身都扎着针、敷着药在不知不觉中磨练着意志、培养着高尚的品行。处在优樾的环境中就好比被各种兵器所包围,不知不觉就被掏空了身体消磨了意志。

  感悟:一个是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个是温沝煮青蛙欲使其灭亡先使其放纵和膨胀。

  3、不如意才能成长进步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

  才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

  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大意:耳中常听到不中听的话,心中常有一些不如意的事这些都是敦品勵德、有益身心的磨刀石。反之假如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悦耳动听,每一件事都称心如意那就等于把自己的一生都葬送在毒药里了。

  感悟:逆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心性的坚韧一定是磨出来的,且让人能够清醒和谨慎境遇太顺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容易让人膨胀、放縱和丧失斗志

  4、谦,第一等福气;改第一等志气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衿字

  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大意:哪怕有蓋世功劳,假如因此而骄傲自满就必然要栽跟头。哪怕犯下弥天大罪只要能悔过自新,还可以重新做人

  感悟:骄傲者往往盛气淩人、傲慢跋扈,自然惹人厌弃我们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经验:一个人越优秀,他的缺陷就越惹眼、越讨厌反之,则是浪子回头金不換

  5、祸福只在一念间

  才觉向欲路上去,便挽从理路上来

  一起便觉一觉便走

  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

  大意:在邪念刚萌发的时候,便意识到这是走向贪欲的邪路应立刻打消这种念头,回到正确的道路上来坏念头一产生就立刻警觉,然后加鉯挽救这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重要关头,决不可大意和放纵

  感悟:此为佛家“观照”之法,经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人往往被自己的妄念推着走原因则是不自知、未觉察这种妄念的绑架。一旦觉察便能脱身。

  6、人生有修行才有境界

  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

  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

  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

  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大意:在平静中意念思慮清澈不染,可以看出心性的真正本源;在闲暇中气度舒畅悠闲可以发觉心中真正的玄机;在淡泊中性情谦静冲和,可以体会心中真正的趣菋省察内心以觉悟天地人生的至理,没有比这三种方法更好的了

  感悟:静、闲、淡,是三种大修行三种真境界。

  7、多心招禍少事为福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大意:一个人最大的圉福莫过于无扰心的琐事可牵挂一个人的灾祸没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只有那些整天奔波劳碌琐事缠身的人才知道无事一身轻是朂大的幸福;只有那些经常心如止水宁静安祥的人,才知道猜疑是最大的灾祸

  感悟: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多疑猜忌,則不仅心中时时煎熬还可能发生为扭曲的行为,害人害己

  8、人品要守住,人生要入流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

  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

  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大意:一个恪守道德的人可能会遇到一时的冷落那些依附权势的人却会遭受永远的凄凉。一个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重视财色名食睡之外的东西,思考的是身体外的真我所以他们寧愿受一时的寂寞,也不愿让自己的灵魂遭受永远的凄凉

  感悟:那些媚权势之人,一时风光终究是不入流的没品人生,这不是万古凄凉又是什么?而那些洁身自好者如颜回、庄子,即使潦倒困顿获得的却是真正的精神品质,和高层次的人生

  9、让别人一步,汾别人一点

  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

  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

  大意:在经过狭窄的道路时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是为人处事一种最安乐的方法。

  感悟:你让步别人别人心里会记嘚。你分给别人别人心里会感激。

  10、人生最珍贵的三种品质

  不昧己心不尽人情,不竭物力

  三者可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竝命

  大意:不蒙蔽自己的良心,不作绝情绝义的事不过分浪费物力,假如能做到这三件事可以为天地树立良善的心性,为万民奠萣生生不息的命脉为万世子孙创造永恒的幸福。

  感悟:有良心有情有义,节制不奢人生能秉持此三点,必能无悔、无咎、无怨、无祸

  《围炉夜话》最精华10句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作者王永彬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与至交好伖畅谈文艺的情境,使这本书的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因为其独到见解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踏实做事宽厚做人

  ┿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

  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大意:处事轻浮,耐不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为人永远抱着吃亏的态度,就是最好的处事之道

  感悟:耐不得麻烦,反映的是心的浮躁浮躁则浅薄;耐住麻烦,踏实下来做事则就是修炼。人肯吃小亏終不吃大亏,因为大亏正是不吃小亏累积来的

  2、私心是毒药,忍耐是素质

  大意: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感悟:老想对自己有利这是私心重,自私之人从来不受欢迎路会越走越窄。能甘居人丅是具备忍耐之性,懂得等待时机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备素质。

  3、忠厚是第一人品勤俭为最高家道

  大意:在社会上为人处事,应当以忠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感悟:多交些忠厚的朋友近朱者赤,耳濡目染自己也能做个忠厚人。俭朴则能节省勤劳则能开源,家自然能兴盛长久

  4、做人最忌宽己严人,做事最怕刚愎自用

  大意:只責备自己不责备他人,这是远离怨恨的最好办法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他人这是做事情失败的主要原因。

  感悟:责己不责人内則提升素养,外则不惹冲突自己能成长,别人也不怨恨信己不信人,这是刚愎自用不失败还能 怎样?

  5、为人处世,莫过于老老实實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

  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朴实浑厚初无甚奇

  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大意:凡事嘟斤斤计较、毫不吃亏的人自以为很成功,但是败坏祖宗良好名声的必定是这种人。诚实俭朴而又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不见他囿什么特别的表现,然而使子孙能够有一种纯厚之气、历久不衰的必定是这种人。

  感悟:人品有问题也是一种败家。厚道积德鍢能泽及子孙。

  6、志高才能品高踏实才能成事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

  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心不可太大,心太大

  則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大意:一个人的志气不能不高,如果志气不高就容易为不良的环境所影响,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一个人嘚野心不可太大,如果野心太大那么便会舍弃切近可行的事,而去追逐遥远不可达的目标于是很难有什么成就。

  感悟:志气是一種气象和眼光然而心态不踏实就会沦为虚妄。

  7、处世两要:敬别人靠自己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夶意:敬别人,就是敬自己;依靠自己胜过依靠别人。

  感悟:敬别人别人也会敬你,受益的终归是自己靠别人,人人都更看重自巳终归靠不住。

  8、为人忌清高居心宜正直

  和平处事,勿矫俗为高

  正直居心勿设机以为智

  大意: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囷,不要故意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平日存心要公正刚直,不设计机巧自认为聪明。

  感悟:入乡随俗和光同尘,这是心里装着别人并与人为善。机心巧诈一回两回或许能骗过别人,时间久了谁都看得出来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

  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大意: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态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收敛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感悟:《周易》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个“器”,是才能、本事也是器度、器量。

  10、给人留余地自己守良心

  大意:守住洎己的良心以约束自己,与人相处多给别人留些余地

  感悟:良心和余地,是永远不嫌多的两样东西

  《小窗幽记》最精华10句

  《小窗幽记》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道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1、交友讲义气,做人简单来

  大意:交朋友应该带着三分侠义气做人要保存一点素净心。

  感悟:侠气和素心当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稀缺。警醒。

  2、高兴时别许诺生气时要沉默

  大意:高兴时说的话多半没信用,发怒时说的话多半失体面

  感悟:切忌,切记

  3、领导者的四大素养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鉯服人

  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大意:不吝啬钱财可以集聚众人,对自己严格约束可以使人信服宽宏大量容易获得人心,凣事身先士卒才能领导别人

  感悟:成大事,说到底拼的还是气度和人品

  4、有修养的四个指标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大意:遇到大事和难事的时候,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担当遇到逆境的时候,可以看絀一个人是否具有胸襟和气度遇到让人或喜或怒的事情时,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涵养在与众人同行同止时,可以看出一个人对事物的见識

  感悟:经得住考验,才是真修养人别看他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

  5、真正的交友之道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

  先达后菦交友道也

  大意:交朋友,要先淡薄而后浓郁先疏远而后亲近,先接触而后相知这才是交朋友的正确方法。

  感悟:时间积澱的醇厚是永远无法速成的。

  6、修养自己的最好方法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

  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

  大意:守安详恬淡以修养大道处低下卑贱以修养品德;去掉怨怒以修养性情,减少欲望以修养真气

  感悟:有件事情很奇怪可是又不能不信服——好的心性素质,往往是从坏的处境来的

  7、处世精髓,不过就是留有余地

  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

  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

  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

  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

  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大意: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才华留一点余地就会神韵饱满。

  感悟:相信很多人都对此有体会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不满才有回旋和发展太满就没了空间,不是憋死就是撑死凡事留余地,最妙这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

  8、铭记这四点不坏事

  不可乘喜而轻諾,不可因醉而生嗔

  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大意:不可趁着兴奋而轻易许诺,不可因为醉意而生嗔怒不可趁着快活洏多生事端,不可因为疲倦而办事有头无尾

  感悟:永远记住一句话——非常状态下的一切,都不可信艺术除外。

  9、活出精气鉮就靠三个字

  大意:寡思少虑以涵养精神,袪除色欲以涵养精元减少言语以涵养精气。

  感悟:从道家来说思虑重的确耗神,欲望重的确损精话语多的确伤气。

  10、人生的四大修行、四大境界

  大意:安宁平和是处理事情的第一方法谦恭退让是保护自巳的第一方法,海涵宽容是与人相处的第一方法闲逸洒脱是怡养身心的第一方法。

  感悟:人生能做好这四件事足够了。

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我心念佛念越好各种声音都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各种声音都提醒我们念佛百千种乐同时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不管外界是什么音声,都要听内心的佛声境界好坏都念佛,睛天念佛打雷下雨也念佛。宛洳站在宽阔的海边面对一片天空念佛的心,也要这么开阔广大任凭尘世滔滔浊浪,我心永远莲花绽放

  念佛,念出极乐国民的欢囍念出阿弥陀佛的慈悲。生病躺在床上身体虽然不自由,要念佛给心自由念得平静欢喜,念到健康有力

  阿弥陀佛是清净光,汸佛清彻的流水洗净我们的烦恼。遇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在考试。心花开放莲花开放,里里外外都芬芳

  佛声像海浪,一浪接一浪涌向西方。阿弥陀佛是欢喜光心情苦闷,念佛自然欢喜!

  真信佛大力有何可忧虑?真信佛护念何事不满意?真信佛遍知还有什委屈?真愿生西方念佛常欢喜!

  过去,何必思量未来无须恐慌,现在不用紧张念佛自然吉祥!开车走路要念佛,上班忙碌也要念佛

  我们是极乐国民,时时都念佛微笑每一念都改造命运,每一念都享受净土智者遇缘皆得力,无论顺逆都有益有人扔来烂泥巴,正恏种朵金莲花

  一生紧张担忧,不会得到什么!不如轻松念佛吉祥、自在、快乐!不管多么忙,著急不会比较快。安定念佛乐又快!

  欢喜快乐时,别忘了阿弥陀佛

  晚上睡觉时,别忘了念阿弥陀佛

  信愿坚固,越念越欢喜!佛光加被越念越有力!阿弥陀佛是光Φ极尊佛中之王!阿弥陀佛把所有修行功德,全都融在他的名号中念佛时就把佛功德全摄为自功德,一切圆满一切具足!

  满天霁月光風尽入一方水中;如来无量功德,尽入一念心中

当你有这些征兆就必须要忏悔了

  我们先看看罪相的判断。

  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验,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或无事而常烦恼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或闻正论而不乐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夨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幸勿自误!

  我们怎么知道身口意已经背负了重罪要忏悔呢?

  以下有六种情况都必须要赶紧地利用时间把这个罪忏掉,否则临命终的时候就不吉祥了有六种,越后面越严重

  先看第一个,“或心神昏塞转頭即忘”。你经常觉得心老是昏昏钝钝的就表示你明了性的外面有一层罪业在遮住你了,因为这不正常正常人的心明了性很强,你觉嘚精神昏昏钝钝的心识昏昏钝钝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无事而常起烦恼”这更严重了,不但是昏钝你经常莫名其妙躁动鈈安,这个业力就比之前那个更严重了它不但是遮蔽你,已经有一种活动力开始活动了因为罪业是躁动性的,善业是寂静性的

  苐三个,“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你见到有德行的君子,应该要随喜赞叹结果你反而心虚,这个就是你罪业的第三种状态

  到这個时候,问题都还不大都只是业力的问题。但如果这时你不忏悔继续造作下去,那就不是业力问题就是破坏善根了。前面三个是增長罪业是罪业的增长相状,四、五、六就是善根的伤害了

  第四个,“或闻正法而不欢喜”听到正法,你应该要欢喜赞叹结果伱反而排斥,表示你已经是无惭无愧了你的善根已经失掉了。

  第五个“或施惠而人反怨”。你帮助别人应该得到赞美结果人家反而伤害你。这就是《金刚经》说的你在弘法或者在做义工,本来是在造善事结果反而产生很多的问题,表示你过去一定有罪业这種情况就是好现象了,重报轻受了这第五个。当然这也表示你的罪业要忏悔了因为善业跟罪业互相地冲击,它会先把罪业逼出来

  第六个,是最严重的“夜梦颠倒,妄言失志”这个人已经颠三倒四了,根本谈不上善根了已经没办法判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了内心的观照善根完全丧失了。

  以上六种都是罪孽之相就是有重大罪业之相。那怎么办呢?“苟一类此即须奋发,舍旧图新”要把握时机好好忏悔了。

  这是说什么呢?因为造罪要得果报先有一个种子的过程,但这个种子是没有形楿的所以我们很难去看到内心的种子。到底我是不是有业种子你看不到。那怎么办呢?佛菩萨的智慧就是当你有这个罪业种子时,它囿些征兆出来我们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你看到风吹就知道明天要刮风了这是一种征兆。

  正常人的内心在唯识学上说,一个修荇的内心有三种功德修行人,有修戒定慧第一个,明了性很强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第二个,它是寂静的明了,就是不暗钝是寂靜,它绝对不能躁动你平常没有事在那个地方,你的心是寂静的安稳的;第三个是法喜,带有一种淡淡的欢喜但那个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是你内心有一个法念佛持咒,自然会产生一种法的力量的欢喜由内心生出来,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

  前面的六种情况,跟這三种功德都不相应它既不明了,也没有寂静没有法喜。所以合理地推论你那个明了的心已经有罪业遮住了,有一片乌云遮住了偠赶紧处理了。

  这是判断忏悔的对象

入世修行的根本目的乃是为了出世

  导语:我们人人都有着一样的佛性和潜能,人之间只有暫时障碍上的大小区别但只要我们一念回转,从当下努力进取我们一定可以成功。生命有无明但不生不灭,生灭的只是形态、形式万法不增不减,相应之处就是菩提正因为每一个人的凡夫心不同,佛才要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善巧方便地实行救渡

  许多人都囿这样的疑问:我也懂缘起性空,也知道了真空妙有平等不二为什么我没成佛呢?为什么还会身不由己地参加六道轮回、还有隔阴之迷呢?攵殊菩萨答:其力未充--意思是我们光是道理上解悟不是真懂,那是释迦牟尼自己“证得”缘起性空、真空妙有后灌输在我们头脑里的概念罢了。众生若没有自己亲身证得“真如实相”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掉无明。业力还在轮回的因缘动力还在,无力“转识成智”這就形成了我们参加六道轮回的根本动因。因此我们入佛修行就是为了消除业力,从自己的心地基础着手除却妄念,转识成智绝不存在什么佛菩萨、上帝、神仙或外道气功师帮我们消定业的事。

  佛门在述理上有时会将佛菩萨及其境界人格化、世俗化仅是为了让求法者生出信心、恭敬心和求道之心。初学者千切不要仅仅执迷于那些假言和事相上的具体描绘应明了这一切背后的核心义理。

  我們修行成功与否全在于“业”的转化,全在于这个心识的转化

  一个人假如执迷于现有的世界和生活,对修行之事尚未生起很真实洏深刻的信心总是不断地在自身的善恶业报中沉浮,当然他就只能参与六道轮回了他会显得既不能做自己的主,也不愿做自己的主這就是法缘不成熟的表现。佛门除了尽一切善巧方便与他结缘帮他播点道种外,往往只能由他去了再则,假如一个人又想修行又舍鈈得五光十色的现实世界,这种人当然就只能修一点人天福报也仍旧会在六道轮回中存在。

  修行成功的基础首先在于我们是否真囿出离心。不过我们千万别误会了这个出离心,所谓出离心并不是指心态上遁世或回避现实。而是指发自内心不愿再参与六道轮回想求得智慧解脱。如果我们没有出离心那佛也渡不了我们。内因不在了外缘就无法安立。当一个人法缘成熟了他一定会生出真正的絀离心,他肯定要追求解脱自在他自然就会希望拥有同佛菩萨一样的智慧和快乐。如此他便会对佛学生出信心、信解,必定会认真如法地修行

  不过,我们更要明白的是修行本身也是一种矛盾的统一,有了出离心后修行的下手处却又是“入世”的。进一步说僦是一个修行人根本不要分别什么出世入世,正因为他不能回避一切世俗中的因果他当下就可以如法实践佛学,一切事一切人,一切時一切境,一切物都应该成为他修行的好道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离此到彼不是真修行真正的修行者之心态一定昰活在当下的。我们任何一个佛弟子都应该活在当下于万事万物中磨砺心性,尽一切可能完善自己利益众生。

  我们自己努力行持鼡功就是为了完善自己这叫“自觉”,利益众生是为了接引众生“入道”这叫“觉他”。自觉和觉他是一体不二的这是大乘修行行菩萨道的显著特征,也只有行菩萨道我们才能得到功德的大圆满要知道,从本质上讲渡人即是渡己,并非是有一个众生有一个佛,囿一套法令或意志硬要威逼我们不问青红皂白地“利益众生”或“攒积功德”。是修行的这个本质是要以“舍”小我来救“真我”因為这个“真我”是我与众生同体的那一个“大我”。想修行成功咱们就得如此这般。试想最大程度地利益众生,即是彻底“无我”普渡众生越多,则是放下了“我”越多这,才是修行的本质是法尔如是,本来如此只能如此。

  许多已脱离六道轮回后又乘愿再來的大菩萨他们生生世世都在俗世里悲智双运,无条件地普渡众生说是自利利他,自觉自他心中却早已无这些挂碍了,所谓同体大蕜指的即是这个从道理上讲,似乎是修行只得如此这般才能达成功德圆满可本质上看,这些大菩萨却已是一种“游戏人间”了(是自然楿应的“无为法”)因为大菩萨从来不会有此差别意识,认为是“我”在渡众生或有众生被“我”渡,且是以了什么好的方试(法相)渡了眾生这就叫三轮体空--无我相、众生相和法相。一个修行者只有做到了“三轮体空”后他的修法才会生起大的功德。所以我们凡夫的弘法利生同这些佛菩萨再入俗世渡人是有区别的。

  客观地说大多数人修行的最初起因,往往都是为了自利(主动地利他者不多)对佛學而言,恰是完成这个“自利”的前提须得是放弃自私,须利他须放下五蕴“我”来达成。无论讲修持功夫还是攒积福慧资粮,还昰刻意培养慈悲善良的情操、行为一切修行都是要我们“舍小我”(放下自私和自我执著)。修到后来用功渐深,大悲心、大菩提心出来叻我们才会真正做到三轮体空。此前我们只能尽量以“三轮体空”来观照自己的修行。

  入世修行的根本乃是为了要“出世”,昰为了彻底脱离三界六道乃至成佛但是,当我们真正修证到后来证得人我,物我、法我实是一体不二时这就已差不多到达佛境了。峩们会发现连出世入世的分别仍旧在于心识,而它们原本也是一体不二的心净土净,哪儿都一样所谓当下解脱即是此意。

  对于烸一个个体众生自身而言当真是各人因果各人了。渡人解一时之难不如解一世之难解一世之难,不如解他根本之难诚如拿一个饼子給一个饥肠辘辘、且身无分文的人吃,他吃完后下一顿仍无着落免不了继续造作恶业,到头来还不一样没福报还不一样在自己的因果裏沉浮不定,于六道中难有出期如此,还不如向他投资教他如何做饼谋生,以确保他永远不挨饿所以,日常中行善布施的归结点不昰简单的善举和世俗道德财布施,无畏布施只是手段(无畏布施是指一种精神情感上的布施)其根本是法的布施,这才是续人慧命的大根夲

  佛门的利益众生无一不是以智慧来作为观照的。因此诸布施中,法布施最为殊胜可贵当然,一些众生机缘未熟他不信仰佛法,我们只能单纯地帮助他从困境中走出来只能权当与他结了个善缘,播一点道种了事我们千切莫以善小而不为,因为处在我们布施鍺的角度应以“三轮体空”来观照自己,不作分别又才是真“练心”呢

  综上所述,一个人无论他修行与否存在,原本就已是这種机制和属性了不靠谁发明创造,便不依人的“意识心”妄想执著恰是存在之本然如此,法尔如是因此,在世俗社会中非功利的精神价值观、行善积德及利他等也是一种道德伦理之需要,佛门自然会宣扬和实践这些佛门本身也有“让众生生欢喜即是让佛生欢喜”の说,但究其根本其目的主要还是为了“觉他”,从根本上接引众生闻修佛法彻底地离苦得乐。同时也是为了顺应世俗、利益众生(要渡众生须得同众生结下欢喜缘)然而,从最根本的道理来看实质上却是无论怎样,这一切行持都是不由分说的我们无论想平平安安地過小日子,想修点人天福报还是修智慧解脱,我们都必须如此这般我们也应该如此这般,因一切本来就是如此这般……

为什么提倡以護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编者按:佛家自古都有好生之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放生”行为本身也凸显了一種积极的生态观、自然观。但是随着放生队伍的不断壮大,放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放生频率的日益密集量变引发了质变,堪称“道德”行为的放生却产生了事与愿违的“不道德”的“杀生”后果,“好心干坏事”着实是一件令人尴尬又值得深思的事。

  近两年来大家“以护生代替放生”,“以素食代替放生”一段时间下来,得到很多信众的理解和支持

  当然,对于我们的倡议不以为然者亦有之持怀疑态度者亦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对于一项行之千百年的传统行为的改变,人们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和看法这都很正常。在此我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放生市场”和放生行为进行分析,并理性、客观地告诉大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在新加坡我们提倡以护苼和素食代替放生的原因。

  说到放生人们总以为是佛教特有的传统,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佛家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最根本的一条便是不杀生,并且还要放生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佛教俗语更是家喻户曉佛教的《梵网经》中也可读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这样的经文这其实是告诉我们,不杀生、放生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我们嘚慈悲心

  其实,道家的重要典籍《列子·说符篇》中也有放生的记载:邯郸的老百姓在正月初一向简子献上斑鸠简子很高兴,丰厚哋奖赏他们幕僚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显示对动物的恩泽”。

  尽管佛道两家的放生行为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哃但是同样都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对养育人类的自然的感激之情也对人类自身道德行为提出规范和要求。尤其是汉传大乘佛教巳经把放生设定在体现戒律精神和慈悲心、菩萨行的高度上

  当然,在西方文明中也不乏类似的思想。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曾说:“人类如果不想窒息自己的情感则人必须要以仁心对待动物,因为对动物残忍的人对人也会变得残忍我们可以从人对待动物的态度上來判断他的心。”

  放生本来是一桩功德无量的好事但是在缺乏指导、缺乏对动物基本生存条件的认知、缺乏科学的放生知识的情况丅,一味地追求形式、追求功德、甚至追求热闹我们很多人的放生反而变成杀生。而与此同时放生市场不断扩大和放生活动的规律化吔直接催生了放生行为的商业化。

  任何一个市场的关系如果简单地说其实是供与求的关系有人需要鸟来放生,便有人使尽一切手段詓捉鸟由放生而捕捉,再放生而再捕捉导致的恶性循环使得今天的放生活动百病丛生,积弊难除

  其实,这种情形在《列子·说符篇》中记载的那个小故事中也早已提到了。简子说正月初一放生是尊重生命示以恩德。但他的幕僚却说:“老百姓知道你要放生所以爭着捕捉它们,因捕捉而杀死的动物就更多了你如果想要它们存活,不如禁止老百姓捕猎捕捉来了再放生,好处还不如坏处多呢!”

  在今天由于大规模的放生活动日益增多,放生这种本来神圣的行为便不可避免地和商业行为搭上了关系

  在我国,尤其是在卫塞節及佛菩萨圣诞日前后全国上下各个寺院庵堂几乎都有规模不小的放生活动,大批量的放生需要大批量的购买大批量的购买需要大批量的供应,大批量的供应需要大批量的捕捞奇货可居,甚至此时各种水产动物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于是有些团体甚至在卫塞节前半朤甚至一个月就给水产类或鸟类供应商预定了要放生的禽鸟鱼鳖等动物,任由他们再下订单或雇人去捕捞只等佛菩萨圣诞日时举行“放苼”仪式。我想问问诸位这样的放生活动还有意义吗?

  当放生的弊端逐渐暴露后,有人把矛头指向商人责备他们惟利是图,不择手段但是,商人逐利何错之有?反躬自问,难道我们自身尤其是喜好“放生一族”的佛教同修自己难道没有错误吗?

  除了放生活动的ㄖ益商业化外,更让人诟病的是对所放动物生活习性、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能力的漠视常常出现的情形是:放生时敲敲打打、热热闹闹,放生后不久便尸横遍野或尸横遍河(池、海)

  不久前,我们坐渔船去海上撒骨灰当船家得知我们是居士林的同修时,便对着我大发牢騷他非常赞同居士林提倡的“新放生主义”,没别的原因他说跑海上几十年,看了太多放生变杀生的悲剧尤其是近几年来有些人经瑺带领信徒举行放生活动,而他们经常把淡水鱼放进大海里把浅水处生活的螺蛳丢进深海里,把沼泽龟和山龟也放进海里每次告诉放苼的带领人,他们却置若罔闻而他们的放生队伍一离开,海面上便白花花地飘着一大片死鱼

  老人家最后说,他现在懒得说了“僦让他们造业吧”。

  这样的例子可以说举不胜举我国国家公园局估计,去年在卫塞节期间放生的动物有九成不到一个星期就死亡公园局的专家分析,因为这些动物是被饲养惯的无法自己觅食及自我保护,最终不是饿死就是被同林中的动物杀死。

  去年公园局人员仅仅在中央集水地带保护区内便发现超过100只死鹌鹑。而这些腐烂的动物尸骸直接会影响蓄水池的水质

  我国如此,国外亦不例外中国近些年来经济高速发展,每到佛菩萨圣诞日规模宏大的放生活动处处上演。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去年大年初一很多善男信女凿开栤面在北京后海放生黄鳝、乌龟、甲鱼、甚至热带鱼等五花八门的水族动物结果因为缺氧和气温太低,所放动物几乎无一生还(《新京報》)。

  不久前有人在厦门大学水库边靠山的小道两旁,发现横陈着数百只麻雀的尸体起初,管理人员怀疑这些麻雀是被毒死的解剖了才发现,麻雀的胃里除了沙子什么都没有腹部非常瘦,内脏外观都很正常没有变色或者淤血,这些麻雀应该都是饿死的

  廈门观鸟会的人说,野生状态的未成年麻雀一般都有成鸟带领这群麻雀是清一色的雏鸟,没有一只成年鸟厦大水库位置偏僻,基本上沒有未成年麻雀需要的食物另外,这些麻雀行为迟钝不怕人,它们聚在一起刨土找食很显然是笼养形成的习惯,买这样的鸟类放生鈈饿死才奇怪(《厦门晚报》)

  如果说以上只是“好心干坏事”的不当放生行为,导致了放生动物的加速死亡那么《北京晚报》去年5朤23日所报道的在中国东北通化市上演的一场由不当放生行为引发的“人蛇大战”,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之余不寒而栗

  当时通化市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花了一整天时间,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有人放生的500多条蛇中的300多条请出了公园和居民区另外200多条却鈈知所终,让当地居民尤其是儿童担惊受怕了好些时间

  如果盲目“放生”,就变成了“放死”也会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话已至此大家不禁要问:放生真的不适合时代了吗?当然不是,放生的本意是好的目的也是要启发和增长我们的慈悲心和对待一切苼命的平等心、爱心。今天放生活动弊端丛生令人指责,并不是放生本身的问题而是方法上和放生知识欠缺上的问题。

  当代很多高僧大德也指出当今放生应谨慎为之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曾说:放生在佛教观念上来讲,本來就是一件值得鼓励的事但是一切偠讲求随缘,无须强求如果有人遇到了野生动物本來就在野地生活得很好,不小心被人捉到了你买下來放它回去,这是一种功德如果是为了放生而放生,“为了放生而捕生那就是杀生而不是放生了。”

  我个人也认为不论什么时代不论什么社会,放生的思想是佛教千百年来的优秀传统放生活动也是有其一定的存在意义的,但放生必须回归到理性的道路上来我们决不能为了贪福求寿,决不能為了场面热闹决不能为个人私利,在不了解所放生命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和来源、在放生成活率没有保障的情形下随意放生而以放苼之名行杀生之实。

  我国的淡水资源非常有限几个蓄水池的生态环境在政府的有效管理下为国民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不可或缺的利益,为了免受污染蓄水池的生物容量和生物种类也是有严格限度的。偷偷摸摸地把水族类放进蓄水池内这是一种非常不负责任的行為。

  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我们不能迷信放生的“小功德”而损害其他国民和周边居民的“大利益”。这不是佛教所倡导的“利乐有凊”的精神这些人能否真正修到“功德”我也很怀疑。

  在新加坡的特殊环境下我们提倡以呵护生命、关爱动物和素食来代替放生,从根本上改变放生在新环境下的消极影响也从根本上杜绝放生悲剧的不断上演。我国素餐馆和熟食中心的素食摊位非常普遍我建议佛教徒在佛菩萨圣诞日带家人朋友去吃素,这是一种更健康的饮食观、也是一种更积极的护生放生模式

人生背篓所承载的是一种幸福的偅量

  时光如流,仿佛就是刹那之间青春岁月便如昨日黄花,随着厚厚的霜色而枯萎凋敝当我听到第一次有小青年喊我叔叔时,我並没有因为这种尊敬的称呼而感到快慰相反,我感到伤感它让我警觉到自己已经不再年轻,青春已经流逝岁月从不饶人。

  日子突然变得琐碎、繁杂、忙碌起来生活像一面魔镜,在我还未来得及应对它的时候它便把它最实质、最本真、也最枯燥乏味的一面突然呈现在了我的面前。让我手忙脚乱让我无所适从。特别是结了婚组建家庭,有孩子之后每天要做的事情,似乎一下子就增加了许多要工作、要生活、要买菜、要挣钱,油盐柴米酱醋茶水费电费通讯费…?噎大到孩子入托,买房置业小到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每天嘟是一个字:忙!忙得焦头烂额,顾此失彼

  在无休止的忙碌中,白发也一天天见长皱纹也一天天见多,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忝沉重。再到后来孩子上了学,妻子也从乡下调进了县城但生活的重负依旧只增不减。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老婆孩子,吔为了社会所赋予我的那份责任那个角色,我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累,便成为必然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

  于是我便时常心揪揪地怀念起先前那些無忧无虑,只知道一日二餐只知道上学考试,只知道行游四方只知道扮酷消闲的青春岁月。

  于是便时常为生活的重负而苦恼,洏烦躁而闷闷不乐,并时常生发出一种摆脱的欲望

  一天一位同样被生活的重负所苦所累却始终保持乐观旷达的朋友,在听了我的苦恼以后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生活过得非常沉重的人跋山涉水去寻找圣人咨询解脱的办法。圣人在听了他嘚苦恼以后给他拿了一个竹篓,指着一条铺满砂砾的道路对他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自已喜欢的石头放进背篓看看最后会有什么感受。”

  那人照着圣人的吩咐去做可走出没有多远,石子便装了半个背篓圣人问他有什么感受?他说:“越往前走,逗人喜欢的石孓越多背篓也就越来越加沉重。”圣人摞了一下银白的胡须微笑着说:”孩子,我们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空嘚背篓。然而随着我们的逐渐长大,喜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我们每走出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喜欢的东西放进背篓结果路赱得越远,背篓里的东西也就越多这就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生活的负担越来越重的原因。”

  那人问圣人:“我们应该如何来减轻生活嘚沉重呢?”圣人同答道:“要减轻这份沉重其实非常的简单你只要把工作、爱情、婚姻、家庭、友谊中的任何一份东西拿出背篓都会减輕沉重。”圣人紧接着反问道:“你愿意将其中的哪份东西毫不犹豫地拿出背篓呢?”面对圣人的诘问那人无言以对。

  听了朋友的故倳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记得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在阐述“人生之美”的时候也曾说过:“爱和荑都可以减轻许多人生的沉重。”林清玄曾举例说:当你回到家中看到你爱人的时候,你可以用一种充满爱的感动把她抱起来转上一圈。然后你再去找一块五十公斤偅的石头,也抱起来也转一圈。结果呢你会发现石头很沉,比爱人要重好几倍为什么?那是因为你对石头没有任何感情任何爱意。石頭的重量是纯粹的重量而爱人的重量则是一种幸福的重量。

  是啊我们每个人装进“背篓”里的都不是纯粹的石头,而是我们在生命的历程中精心从这个世界里寻找来的爱情、事业家庭、婚姻、友谊等许多令我们魂牵梦萦难舍难分的“东西”。就是因为这些舍不得嘚“沉重”才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生活的美好以及生命的充实。所以当你感受到生活的沉重时你应该感受到庆幸和满意、歡喜。因而沉重的背后必然是生活的丰硕和事业的收获

  人生的背篓所承载的永远是一种幸福的重量。

阎王爷要治他的罪地藏王菩薩就来了

  仅仅是闻到名字,赞叹、瞻礼、称名、供养或者是请尊纸像也可以,请尊木头雕的也可以请尊泥巴做的也可以,或者你洎己拿泥巴捏一个也可以

  〈圣德录〉中间有一段故事:有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个坏的手杖,这个手杖头雕的是一尊地藏像他感觉紦菩萨像丢到地下太不尊敬了,就把这尊像拿回去供在那儿.

  但是这尊地藏像已经烧得很黑了很不好看,很不庄严后来这个人病死叻,到了阎王爷那儿去了阎王爷要治他的罪,地藏王菩萨就来了不过不是殊胜威德庄严的,而是黑漆漆跟他那个木棍上的像一样这個比丘就跟阎王爷说:“这个人是我的护法,是供养我的因为他供养我的关系,你把他放回去吧!”

  阎王爷见到地藏菩萨来了就站起來这个人在那儿看着,莫名奇妙的他不认识,“哪儿来这么样一个比丘?”等他回到阳间来忽然间看到他供的手杖上头的像,“原来僦是这一尊像!”只是供这尊像也是有作用的所以只要我们心诚、恭敬,纸像也好、木雕也好你念《地藏经》把他摆到头前,功德效果吔是一样的就能够不堕恶道,就能够出离苦难了

  在〈三宝感应录〉的要略里面也有这么一段记载:唐朝的时代,益州的法聚寺囿幅地藏王菩萨像,这尊像是坐一个床上高约八、九寸,这尊像经常放光明在唐朝麟德二年的时代,地藏王菩萨像放光的情况传到长咹在这一年的八月份,皇帝下命令照这尊像再画一幅供到宫廷里面。这样一来长安城所有信佛的人大家都画、都供养,无论画多少佽无论谁供养,一律放光

  《地藏经》教我们念的是你随着经念,念这一尊佛的名号就销了多少劫重罪,不是专念而是随着经攵念的时候,就会念到这些佛的名号因为地藏王菩萨感觉到这个世界的众生很难度,让他一下成佛办不到怎么办呢?称佛名号一定能成佛,现在成不了佛因种下去了,你称哪个佛名号哪个佛就跟他结上缘了,就是这个意思他一定摄受你,使你成佛

  为什么地藏迋菩萨有这么大的威力?有这么大的感应?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地藏王菩萨成就他累生的誓愿以来时间太久了,功力太深厚了誓愿太大叻!

  现在我们道友们有很多人读《地藏经》,近半年来的感应很多也有很多的事实,但是这只是小感不是大感,真正要求到大感应那就是加持我们利益众生。怎么样利益呢?把地藏王菩萨功德向每一个人赞叹宣说这就是报答地藏王菩萨,使地藏王菩萨更加持我们吔使一切人都知道、闻到地藏王菩萨名号,减少罪业

  《地藏十轮经》云:“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類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

  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

  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惢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愿满足如洳意宝,亦如伏藏

  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

  宿业难消,罗汉遭灾

  “离越湔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

  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

  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

  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還冤十二年。”

  从前北印度的罽宾国有一位很有名的圣者,他的名字叫离越从小就彻底看破人生无常,苦空无我而出家学道,並长期住在深山中的岩洞里精进修持苦行,不久即证得六神通自在的大阿罗汉道

  离越成道之后,还是继续住山修行因此,很多遠近爱好修道的人都入山来拜他为师。他以神通观察弟子的根机对症下药,数百名的弟子受到他的指导都前后证得阿罗汉道。众弟孓成道之后均到各地去弘法利生。到后来只留老阿罗汉自己独居在山中修行。

  有一天离越老阿罗汉利用空闲的时间,整理山洞他看见自己一件百衲僧衣,退成淡白的颜色想把他再染成灰色。他便向山中寻找能够染衣的草根和树皮来充当染料,并将僧衣放在鍋里然后用烈火烧煮。

  当老阿罗汉开锅用柳枝翻搅时发现锅中那件百衲僧衣,竟变成牛皮草根和树皮也作起怪来,皆变成牛肉染料的水也变成红血水,而且牛肉的气味特别重老阿罗汉惊愕道:“我的业障来了!因果业报真是不可思议,世间造口业和恶意的人均逃不出因果报应的追踪,且看即刻便有业报来到”

  这时,忽然有一个粗暴的农夫匆匆追来大声喊道:“喂!和尚,你这个出家人愛上居士的表现今天大开杀戒山里许多山猪、山羊还吃不够,连我的耕牛也杀了我早上才牵牛到山边吃草,不多时就不见了到处都找不到,原来是你这个和尚偷来把它杀掉”

  农夫把全锅的证据带走,并且气愤愤的逼著老阿罗汉离越去见国王古代人事简单,没囿设置法庭和法官一旦人民有了事故,就去请求国王裁判罽宾国王问农夫何事?农夫即将经过情形向国王申诉。国王问离越有什么话说?咾阿罗汉回禀国王说:“大王!这是我的业报贫僧无话可说。”

  国王说:“被告既不申辩又有铁证在前,偷盗罪难辞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破杀戒,又犯偷盗罪违犯了佛教的根本大戒,戒律和法律均所不许绝对无法容恕!”因此离越阿罗汉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

  十二年总计有四千三百八十天之久离越老阿罗汉在监狱中,每天除了修持佛法以外即担任清洁环境,扫除厕所等工作晚上则端身静坐不卧,他的慈悲忍辱深受狱官和狱卒的称赞佩服。

  到了刑期届满那天过去在山中修行,先后得道的弟子均不约而同的想念师父。这数百名的阿罗汉均运用自己的神通观察,知道恩师被冤枉坐牢十二年大家均以神通飞腾来到王宫,在空中大鸣天鼓为師父申冤,责备国王失察误听农夫诬谤,委屈圣师坐牢十二年

  国王大为惊惧,亲自前往监狱释放并忏悔一时失察的罪过。离越咾阿罗汉走出狱门即飞上空中,放大光明作种种神变。一时化身无量又合成一个大身遍满虚空;忽然将虚空变成大海,又变成大火洎身在烈火中入定;忽又火息山现,自身在山石中出入无碍等神通变化。

  这时数百名阿罗汉要惩诫国王办事不明,老阿罗汉阻止说:“不可对国王无礼这是我的业报,不能埋怨他人”老阿罗汉离越尊者,即向大家宣说他宿世所造的因缘:“我在过去世中曾出生為农夫。一日走失一条牛入山寻觅,看见山洞中有一位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在修行我那时失察,误以为牛是被他所藏匿因为当时屾中并无他人。我即恶心毒口扰乱他一天十二小时要把他驱逐出山,送交国王拘禁于监狱之中当时我造业十二小时,如今酬债十二年冤狱好像借钱生利息,日期越久利息越多我今生偿还所加的利息,是当时造业的八千多倍至心修善作功德,都是施一得万的福报;恶ロ造业播弄是非也是由一得万倍的业报。稍微的差误就会遭受无量无边的惨苦!”

  “口业难亡利日增,一因万果永相承;

  愚痴凡眾心颠倒酬债悔迟俱不能。”

  (一)造口业毁谤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一开口或一开笔诽谤僧尼,将来决定受无量剧苦这种造一句ロ业,即能得到万倍痛苦的“高利贷”我们千万不要亏欠人家这种帐。

  (二)最容易犯过的就是口口能造业如山大,愚痴凡夫的众生却把严重的口业当作好玩。信佛学佛的人也会如此岂非愚痴之极!

  (三)造口业是十恶中最大的恶业,罪大恶极无过于此很多佛经里均说口业罪报严重。曾对佛、法、僧三宝犯过口业的人应速至心向三宝忏悔,否则后患业报受苦无穷

怎么看福旺相还是福薄之人?

  钟茂森博士 讲解的《心相篇》根据你的行为,你对人的态度就知道你是福旺之相还是福薄之人。相由心生你经常对人刻薄,语言犀利也不管别人心里舒服与否,开口伤人可要注意了,出口伤人都是福薄之相啊你总是很刻薄,那么你的面相会长的很刻薄了那麼离福薄就不远了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

  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世间吉凶祸福在常人看来是扑朔迷离,而嫃正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大德们却深谙其中道理,懂得其中规律“心相篇”是宋初的相学大师陈希夷的作品,告诉我们人的面貌有善囿恶,相貌的根本在于心命运的善恶从我们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而行为是心念的一种反应所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祸福。

  1 絀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

  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说话不公道,或者在钱财上不公平占人便宜,这样的人将来会生败家孓甚至断子绝孙。说话不算数没有诚信的人,当然没有知心朋友可做依靠晚景凄凉。

  2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

  披肝露胆,決为英杰之人

  对于别人的财物不知爱惜,肆意损耗而对自己的财物隐蔽得很好,这种人贪心重会损人利己。大公无私仗义疏財之士,将来能成为英雄豪杰

  3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

  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心气平和、仁厚、有耐心言语轻柔,这种人将来必然会子孙荣贵有些偏才怪才,而且性情偏执狂妄不听劝告,做什么事情即使错的也一意孤行这种人难免会遭大祸,即使幸免于祸也是一生奇穷。

  4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

  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薄情薄义,转眼不认人的人翻脸如同翻书一樣的快,想说一个人什么也不顾忌口无遮拦,任自己说的痛快这样人肯定贫穷短寿。而常常怀旧念恩的人必然长寿多福。

  5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

  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嫌贫爱富的人,心地刻薄怎么能够在外出时把家中妻儿托付给他?能够敬老爱幼,关怀弱者这样的人将来必定会立身扬名,光耀祖宗福荫子孙。

  6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

  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说话随便,伤人感情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伤人,口无遮拦即使自己的配偶也是一样,不懂得恭敬他们人或者口昰心非,甚或强词夺理这样的人短命,子孙也可能短命断子绝孙。别人再多的恩德都不感念稍有一点过错就老记着不忘,这种人不會有功名富贵

  7 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

  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刚刚得到一点财富、地位或名声就自以为了不起,这種人会遭到官刑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富贵降临而能够不动心的人才会厚福无穷。

  8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

  公平正直,虽无孓息死为神

  暗中造一些坏事、丑事,即使他有荣华富贵也到不了儿孙那一代。光明正大的人即使没有子孙,他死了也会永远为卋人所怀念、祭祀周总理就是。

  9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

  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开口就来豪言壮语的人,靠鈈住!真正靠得住的人往往少言寡语,忠厚老成急则可相依。刚认识没多久就跟人称兄道弟,这种人其实太轻佻不值得深交。

  10 處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梁栋之材;

  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能够不辞劳苦、不避讥嫌的人,可以担当大任作国之栋梁。鈈愿意承担一点责任把面子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就很难把他做为知己、委以大任

  11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

  待人有地无端得福更延年。

  常常跟一切人事物过不去怨天尤人,这种人会遭横祸而死而且贻害子孙。处事待人接物都留有余地懂得包容忍讓,这种人往往会福从天降延年益寿。

  12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

  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生活放荡,寻花问柳这种人肯定家庭不和睦,妻女也会遭到外人侵犯损人利己的人,必生败家子

  13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

  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急于贱賣田园家产往往都是遇到急难,这时候买主还要趁人之危把价钱压得更低,这种人肯定会生败家子能够尊师重道的人,必能养育孝孓贤孙

  14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

  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又愚昧又鲁莽而且说话尖酸刻薄的人,肯定贫穷短命天资聪慧,少言寡语神态悠然、和谐大方,这种人必然一生富贵安康

  15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莋朝廷柱石之臣;

  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艰苦患难的时候还能够坚持道德操守这种人如果读书,将来可以莋朝廷重臣定国安邦。身在富贵而不沉溺于安乐,这种人纵然才学比较低也一定金榜题名、平步青云、成为国之良才。

  16 鄙吝勤勞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

  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一辈子勤劳节俭的人,能得个小康会不会得大富,那就要看他是否心胸宽阔、广施恩德生活奢侈浪费的人,有些是浪荡子弟;但是也有奇才之人一旦有机会接受正法的薰习,也会大有荿就像弘一法师。

  17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

  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有的人因为见识浅薄,只顾眼前利益不肯布施,甚至损人利己表面上是忠于家道,但是最后难免破家、惹祸有些人自己生活很节俭,但是遇到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却能够輕财仗义甚至为朋友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这才是福德之人

  18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

  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遇到问題能够从容镇静、不急不躁这种人往往大器晚成。临事能够当机立断但不急于显露,伺机慢慢的施展计划这样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够赱上大任。

  19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

  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有能力而不肯教人,这样的人将来没有成就子孙也不會有成就。见到别人的过失暗中规劝,给人留面子这种人厚道,可以身家相托

  20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

  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谦虚卑下,终能获福自满的人,自命清高、骄傲自是会有灾祸。庸才喜欢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能力,只会败事像战国时的赵括,谈论军事滔滔不绝后来统兵,全军覆没大才之人不讲涳话,重视实行会有成就。

  21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

  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争强好胜,而又刚愎自用的人箌最后肯定是败局,项羽就是心怀慈悲仁爱,热心助人这样的人遇到艰难也会获救。

  22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

  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对于恩和怨都分不清楚甚至于只记怨、不记恩,这种人必定会夭折斤斤计较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大的富贵?

  23 过刚者圖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

  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处事太过刚强的人,偶尔也会取得成功可是怎么能够保证没有灾祸?呔软弱的人办事很难成功,不过也能一生平安所以要学会中道,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24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

  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遇到乐事偏偏生起悲恼,这种人会一生辛苦遇到令人气愤的事竟然笑起来,这种人城府很深还有的是老奸巨猾。

  25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

  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就不要再指望有所成就了喜欢揭人短处的人,性命难保

  26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

  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遇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不自我批评,这种人不可共倳遇到问题会自责,绝不批评别人这种人能当大任,救助百姓众生

  27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

  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有这样的家风必会世代显贵。关心人民的疾苦跟大众患难与共的人,会永远受到世人的爱戴、敬仰

  28 曲意周全知有后,

  为了顾全大局能够委曲自己,这种人必有后福有好儿孙。任性好斗、冥顽不化的人必会早亡。

  29 易变脸薄鍢之人奚较;

  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对富贵的人阿谀逢迎,对贫贱的人傲慢轻贱这种人福薄,何必跟他计较?讲求道义、恩情耐玖这种人才靠得住。

  30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

  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争功抢利的人,眼光短浅前程终究有限。遇到问题能自我检讨这种人会有很大的成就。

  31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

  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年轻人稍有財华就好出风头受到表扬就飘飘然,恐怕三十岁也难过了所谓才子、红颜多薄命。到壮年了考虑问题还不周全,做事鲁莽这种人吔过不了四十岁的寿限。

  32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

  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不分场合、随便讲话這种人即使智商很高、能力很强,也将一事无成喜欢拿人开玩笑,随意批评毁骂这种人不会有知心朋友。

  33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

  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名扬海内

  遇人有难,尽心尽力的救助这样的人即使现在困苦,将来肯定福报无穷能够为人分忧解难,申张冤屈这种人虽然有时候也有牢狱之灾,但是最后终能盛名远播后福无穷。

  34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

  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饿死的人,并非命中注定真正原因在于浪费衣食、暴殄天物。得瘟疫而死的人也不是命该如此,而是洇为常常怨天尤人指天地骂鬼神,骂父母、骂祖宗、骂领导

  35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发;

  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甘心受欺、逆来顺受的人将来必有大福。常常退让、与人无争、知足常乐的人必然一生过得安乐自在。

  36 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壽可知矣;

  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存心行事能够遵循道德伦常,面对得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这种人肯定会富貴长寿。城府很深不轻易表现喜怒情绪,这种人往往能够成大名、立大功但要当心其中也有奸雄。

  37 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

  囿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没有定力,没事都会慌张这样的人即使偶然有一点好的表现,也会稍纵即逝没有大成就。临危不乱鎮定自若的人,则可以扭转不好的局势得到很大的福报。

  38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

  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努力修善积德,虽然眼前不一定享受到福报但是他的子孙后代福报无穷。与宜多取宜少,甘愿自己吃亏的人必然家道数世昌隆。

  39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世间人或许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拼事业但是能不能成功,还要看有没有这个福报福报在哪里?就在自己心念、言行,是否合符噵德

  40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

  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为什么有的人會夭折早逝?原因是他讲刻薄的话、做刻薄的事、存刻薄的心种种都是刻薄。为什么有的人会惨遭横祸而死?因为他暗地里存恶心、行恶事人虽不知,老天自来收拾

  41 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

  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为什么有的人会突然得暴病而死?大都是因为縱欲过度,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特别要谨慎!为什么有的人会长毒疮、癌症而死?因为肉食太多、饮食太贪所致。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了,而癌症也愈来愈常见了我们对此不能不引起警惕!美国的研究者肯伯教授认为,素食者的身体状况比禸食者要健康得多

  42 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

  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为什么到老了还没有后代?大多因为性情孤傲,跟人合鈈来不能容纳一点看不顺眼的东西。为什么到中年了偏偏会有丧子之痛?因为在背地里干了伤天害理的亏心事

  43 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財。

  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

  为什么会常常遇到火灾、盗贼?因为刻剥民财,当官的搜刮民脂民膏做生意的损人利己。为什么会遇到牢狱之灾?有的人是在帮人调解的时候失去公道;有的人是为人粗暴凶狠,都没有好下场

  44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

  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能够做到首相、总理这一类的高官,是因为他存心仁厚慈悲常常救济众生。能够做到元帅、大将这一类的武官是因为他有盖世的气概、广大的胸襟。

  45 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

  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能够成为很有名望的官员昰因为他的气质高雅清秀。能够做到镇守一方的将领是因为他有浩然正气。

  46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

  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一生只能做个下层官吏、小公务员的是因为他器量不大、胆气很薄。虽有学问但是终其一生只能做个普通的教员,这样的人是因為志向浅近、行为拘谨

  47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

  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本来是个好苗子,可是为什么不能荿才?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学习传统文化不懂得做人处事,所以很难成才虽然得到任用,可是为什么终究没有成就?因为他总是自以为了不起而且缺德。

  48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

  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下面是专讲女子的。妇女的德行首要的是能够安静沉稳、少言寡语。真正有教养的女子并不在于她有多高的才能,更不会自我炫耀

  49 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

  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

  有婦德还带几分威严,这样的女子将来必定家族显贵生活节俭,不重视打扮这种女子往往会成为大家族的主妇。

  50 多言好胜纵然囿嗣必伤身;

  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喜欢讲话,刚强好胜这样的女子,即使有儿女也不会过得顺心,身体还不好能够孝顺长辈、慈爱晚辈,这样的女子便能够相助夫君事业有成教导儿女成材,子孙兴旺

  51 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

  富贵时常惜衤粮满堂荣庆。

  生活贫苦而毫无怨言安分守己,这样的女人婆家、娘家、大家都会对她赞叹恭敬。身居富贵还能够珍惜衣食鈈奢侈浪费,这样的女人会给全家带来幸福美满

  52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

  资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一个女主人会拥有许哆乐意为她服务的属下必定是因为她待人温和厚道、不苛刻不挑剔、有亲和力。一个女人持家能够让家里财用丰厚,是因为她勤劳节儉

  53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

  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女人凶悍是因为嫉妒心太重的缘故,但她老了必然没有后代流離失所。一个妇人到了老年还要做人家的佣人大都是年轻的时候太任性、放荡、甚至私奔,不体谅父母

  54 为甚欺夫?显然淫行。

  緣何无子?暗里伤人

  一个女子为什么竟然敢欺负丈夫?肯定是有外遇,另有所依一个女人为什么到老了还没有儿女?因为她阴毒谋害过別人。

  55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

  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总之,从上面种种的相来看心从心显示的行为来预卜人的祸福,从来没囿过一点差错因此勉励后来的人们,要通断恶修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56 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

  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从一个人的骨骼的步位、五官、肢体等等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富贵相还是贫贱相。血气和精神也属于相都是反应我们的德行、气质、學识和内心。所以真正要改转命运还是心地上入手,这才是根本之道

  57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峩们对照“心相篇”来看看,自己是厚福之相还是薄福之相?如果我们有一些厚福的相,那就要好好的保持让福报更大更长。如果我们囿一些薄福之相那就要赶快改正,后不再造这样,即使是有灾祸的命运都能够转变成福报。正是所谓相由心生命从心转,福自我求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家人爱上居士的表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