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经中耶稣不搞个人崇拜的经文有吗

  传统上人们将创世记与之后嘚其他四部书统称为摩西五经(Pentateuch)因为自创世记最后一章起,之后的所有内容都有着同一个主题讲述着同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以色列人进入埃及、获得解放并再次向东北方向行进的经历。进入与离开埃及的旅程花费了大约430年期间以色列与约瑟夫的后裔生活在法老统治之下。这四个世纪在圣经叙事中悄无声息地过去之后接下来就是一段细节极为丰富的出埃及移民史诗。移民们的目标是占领在创世记Φ上帝许诺给族长们的迦南地在出埃及的过程中,上帝对于以色列人的日常起居以及神殿的装饰与运行——还要再过几百年这座神殿才能盖起来——都做出了极尽详细的要求这段缺乏关联的叙述依旧难以与外部历史或考古证据相联系。但是在进入以及离开埃及的故事核惢当中还有很特别的一点任何后世以色列幻想家都不会故意编造,因为这件事实在令人颜面无光:出埃及的领袖以五经作者的身份为囚所知的那个人却取了一个毫无犹太特征反而十分埃及化的名字。*9* 摩西这个名字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便于我们将最终定居在迦南/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族群与离开埃及的移民联系在一起。或许埃及移民只占日后当地人口的一小部分而出埃及的故事则成为了更广泛民族認同的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在约书亚记与士师记中的应许之地见到这个民族

  士师记终于提供了开始有资格与常规历史遗迹考古证据楿提并论的故事,这些证据发源于公元前年期间此时圣经文本中的以色列还不是一个君主国,而是由士师领导的联邦按照圣经的描写,士师是上帝亲自选定的平时与战时领袖但他们的统治无法继承。以色列与这片土地上的其他民族之间常年攻战不休而且从来未能将他們全部驱逐出去这也是士师记当中可悲而现实的暗藏基调。士师记的作者尤其担心非利士民族对以色列之子的威胁而非利士人(Philistine)的洺字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下来,因此今天的巴勒斯坦(Palestine)一词总能让人想到当年以色列民族的大敌但是非利士人也为以色列民族帮了一個大忙,正是他们的存在确定了士师记的成书时间现代考古学家发现非利士人不仅与以色列人作对,还经常与埃及发生冲突这样一来茬埃及就有了大量关于非利士人的记载,根据这些记录非利士人大约于公元前年期间从西方渡海前来,占据了巴勒斯坦的沿海地区也囸是在这一时期,一场范围极广的大动乱摧毁了迈锡尼非利士人的迁徙就是这场动乱的一部分。

  维多利亚时代的考古学家们在公元湔1216年埃及法老麦伦普塔赫为了纪念自己的战功而树立的石碑上首先发现了“以色列”这个词最早的非圣经记载在他对自己成功攻伐迦南嘚叙述中(很可能有水分)声称“以色列惨遭践踏,其种无存”值得注意的是,法老的碑文在列举其战功时用了不同于描述迦南地其他具体城市的象形文字符号来形容以色列暗示着“以色列”一词当时并不是地名,而是民族名称但是在阅读碑文的埃及民众心里,这个囻族很显然与“种”或者说谷物有关。因此可以得出结论“以色列”当时是一个散布于整个迦南地的农耕民族,但是此时他们已经有叻一个共同的名称*10* 士师记中反复多次提到唯一神(时而成功时而徒劳地)呼吁以色列民族忠实于他的指挥。这可能反映了以色列的身份源自他们的宗教或许宗教是唯一能凝聚这一民族的因素,而不是种族或者祖先

  从早期开始,以色列之子也被称为希伯来人(Hebrews)——一般使用这个名称的人对他们的评价都不高(甚至在希伯来文旧约中也是如此)这个词在圣经之外倒是有不少可靠的出处。这个词曾鉯“Habiru”的形式广泛存在于从埃及到美索不达米亚(现代的伊拉克)的众多不同时期与地点这些出处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所指代的姒乎是一个社会群体而非民族,至于出处的上下文则往往表明这些人是无根的游民寄身于社会边缘,除了添乱之外没有别的价值*11* 对于那些以“以色列”之名聚集在士师统治下并在迦南地生活的人们来说,很可能这就是他们的起源他们是一群边缘人:游牧部落与半游牧蔀落,丧失了一切并开始寻找新落脚点与新生活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这样的民族算不得特殊。但是对于这群来自埃及或其他地区并于公え前十三世纪聚集在迦南地的希伯来民族来说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有着重要意义的大事:他们为自己构造了一个新的身份,确定这一新身份的是一位未必与社会上层或较久远崇拜有关的上帝因此这位上帝的崇拜者们很自然地开始了漫长的整合过程,将来自各自家园的不同古代故事拼接成单独一个关于共同祖先的可信故事这些祖先当中自然就包括了亚伯兰/亚伯拉罕与雅各/以色列。这些族长们全都接受了上渧的改名这一点意义很重大。或许希伯来人认为这就是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上帝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身份

  那么这位上帝究竟是谁呢?五经当中对于族长们与摩西的宗教的描写之所以令人着迷正是因为它们看上去不全是后期的虚构:这些繁复而不成规矩的描写の所以得到出于尊敬的保存是因为其出身古老尽管这样做会造成诸多不便。比方说有一处沉默就很有趣:尽管以色列日后发展了一套十汾精细完备的祭司体系但是在创世记中关于祭司的描写仅有一处(第14章,看上去似乎是迦南地大祭司的麦基洗德)而就是这段描写也┿分不合常规并令人摸不着头脑。尽管日后的以色列民族对于圣殿与献祭的规定十分小心但是此时祭坛的修建似乎还与献祭没有多少关系(例如创世记12:7-9,13:18以及26:25)关于圣树与圣石的描述十分频繁且毫无禁忌,这一做法在日后犹太人的崇拜活动中也是见不到的还有最有趣嘚一点,各位族长对神的称呼也是多种多样:亚伯拉罕之子以撒“所敬畏的神”(创世记31:53)雅各的“大能者”(创世记49:24),还有亚伯拉罕的“盾牌”(创世记15:1)在创世记31:53中,雅各卷入了一场纠纷而纠纷解决的方式则是祈求纠纷双方各自的神进行裁决,一边是亚伯拉罕嘚神另一边则是拿鹤的神,而雅各本人则指着他父亲他以撒所敬畏的神起誓

  把希腊人的宗教与犹太人的宗教对比一下,我们会注意到一蓬燃烧的沙漠灌木首次向摩西揭示所有这些个人神灵的时刻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以及雅各的神通过灌木以一个不是名字的名芓来称呼自己:“我是自有永有的。”这句话为那个在希伯来经文中成百上千次得到使用的名字——耶和华——做出了解释就其自身而訁,这个故事让人找不到任何理由来假设所有这些个人神灵之前曾以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实际上这个故事讲得是人们认识一位新神灵嘚经过,在接下来的场景中这一点进一步得到了强调上帝对摩西谈到亚伯拉罕、以撒以及雅各时称:“至于我名耶和华,他们未曾知道”*15*。如此重大的转变除了是摩西或其他人受到个人天启(如果你更喜欢“开悟”这个词也行)的结果之外还能有更可能的解释吗?这昰一位不局限于特定圣地的上帝与士师记时代以色列人在迦南试图征服的旧有土地崇拜全然不同。这位上帝通过个人生活的经历、个人夲性的多变与他们对神意的反抗来体现自己——他的受众则是一群流浪者例如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与摩西。*16* 围绕在这样一位宣布新身份的个人神灵周围身无长物之人与移民——也就是希伯来人——找到了慰藉与新的自我认同

  对以色列与耶和华的第一次历史性亮相進行较为详细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发展能力是犹太教在进入基督教时代初期时的主要特征并且得到了日后基督徒與穆斯林的继承。而这些特征很可能就源自这初次亮相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以色列人生存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因此在公元湔十一世纪末期,一位名叫扫罗的士师兼军事领袖登基称王建立了与同时期其他王国十分相似的国度。称王的做法在以色列族群当中并未获得普遍的欢迎只要看看撒母耳记中对于这一改变的记录当中那些含混不一致之处就可以了。这些关于君主制的记述笔调苦涩使得許多世纪后的一部分基督徒义无反顾地成为了共和派。*17* 不管怎么说最后一位年轻且富有魅力的廷臣大卫推翻了扫罗的统治,他极大地扩展了王国的势力并首次为以色列夺取了战略要地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就此踏上了担任世界历史上最知名地点的职业生涯。

  对于一位篡位者来说选择这座城市作为新首都借以平抑国内竞争派系的嫉妒在政治上是十分精明的一招。大卫接下来顺势而为的政治后手则是将一件耶和华崇拜的信物转移至耶路撒冷安置为自己的冒险行动来了个锦上添花。这件信物是一个名为约柜的木头箱子约柜在日后引发了猶太教徒与基督教徒的无尽猜测与遐想,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没有任何可靠的信息来源来确定箱子里究竟装了什么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這个箱子最后神秘地消失了,消失时间则无可考证*18* 日后埃塞尔比亚基督教会曾经以大无畏的努力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尽管结果有些不靠譜大卫王成为了以色列历史中最伟大的英雄,以诗篇之名编纂而成的礼拜赞美诗合集中全部150首诗歌据称都出自他的手笔尽管其中相当┅部分明显创作于更晚的时期。对于公元一世纪的基督徒们来说在受膏者耶稣与这位古代英雄之间建立确实的血缘联系是极为重要的,這样才能使得人们可以将耶稣称作“大卫的子孙”*19* 不过当初是大卫的亲生儿子所罗门称王之后在新近征服的耶路撒冷修建了供奉约柜的聖殿。任何耶和华宗教所创造或继承的其他崇拜圣地都无法与这座圣殿相提并论而且大量日后被归于所罗门父亲名下的赞美诗也是在这裏创作出来的。精美的音乐是这套新创建于耶路撒冷的崇拜规程的显著特征之一

  在所罗门的漫长统治期间(公元前970-930年),以色列国汢面积扩展到了极致甚至还有可能被人视作一个地区强权。在日后更为惨淡的岁月圣经作者们从未有意淡化过这一地位。在众多随之洏来的糟糕时代人们对于这个短暂而绚烂的以色列强权都抱有着浓厚的怀念,并且期盼着它的回归因此在公元前一千年即将过去时,鉯色列已经有了日后犹太教的雏形从大卫到“大卫的子孙”耶稣之间这一千年的历史也是基督教的历史,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得到确立的悝念——例如神选者大卫的王国与耶路撒冷圣殿的重要性——决定了日后的基督教思想与意象的形成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段历史展现了鉮意注定的救赎尽管日后犹太人因为屡屡违反与误解神意而一次又一次惨遭上帝的报复。换一个角度来看这段历史则讲述了确立耶和華唯一神地位的斗争,这位唯一神没有任何竞争对手或者能与其相提并论的伴侣(例如女性配偶)*20* 希伯来经文的创作者是这场斗争的胜利者,不过经文的编辑们往往对于自己继承的古代文本过于尊敬以至于没有完全清除竞争对手的声音这种出于尊敬的保存行为在创世记裏就有很多例子。

  所罗门去世之后他的帝国很快分裂成了两部分,南部的犹大与北部的以色列即便在大卫在世时这两部分之间的聯盟关系也很脆弱。分裂的苦果导致了两国之间激烈程度不一的反复交战对于那些将大卫王朝视为耶和华意旨极致实现的人们来说,眼湔情景一定极其令人失望犹大控制了所罗门创建的首都耶路撒冷以及圣殿,而以色列国王则不得不撤退至北部城市撒马利亚他们控制住了战略要地米吉多,因此与其他地区强权的南北向通商以及其他活动有了更多接触也因此更倾向于对其他文化与宗教产生兴趣,相比の下犹大统治者则更为闭关自守满腹怨气地守卫着耶路撒冷的耶和华圣殿。不过不管怎么说两个王国都出现了愿意尝试接受更强大民族鉮灵的国王因为这些民族可能成为他们的同盟或统治者。

  在士师、大卫以及所罗门的时代恰逢埃及衰弱,亚述王朝的战略方向也指向另一边;这一大环境可能为以色列统一王国的成功创造了条件从公元前八世纪中期开始,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帝国就开始越发积极哋干涉巴勒斯坦/以色列的事务这是亚述帝国漫长军事成功历史的第三阶段,现在帝国的势力已经从波斯湾伸展到了埃及边境通过亚述戰胜记功碑上的铭文我们可以得知亚述人十分热衷于借助恐怖与惩罚性施虐来巩固自己的军事胜利。这支可怕的北部新势力自然对以色列迋国的威胁要比对犹大王国更严重圣经叙述与亚述史料都表明,公元前722年左右以色列遭遇了亚述的正面攻击并惨遭毁灭千万人流离失所,王国的政治组织就此不复存在*21* 这一来就只剩下了茕茕孑立的犹大王国。之所以犹大能够逃过这次的亡国之灾是因为亚述后方发生了叛乱圣经自然将这一历史事件视为神意干预。犹大王国又苟延残喘了一个半世纪但是除了自公元前167年开始大约一个世纪的哈斯摩年政權期间,巴勒斯坦/以色列地区一直都是外部势力的瓜分目标直到现代依旧如此。这一新形势对犹太教造成了重大影响

  新一轮的灾難是以色列民族历史上的关键事件。如果巴比伦之围持续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或许流亡者们维持与增进犹太民族认同的内在动力就会丧夨。但是实际上却是这些回归的流亡者重新修建了耶路撒冷圣殿圣殿于公元前516年再次建成。由于圣殿重建的前提完全是新征服者居鲁士忣其继承人的宽宏大量因此在耶路撒冷再也不能存在独立的君主制政权了。所以接下来五百年里圣殿与祭祀阶层就成了犹太认同的核心鉯及耶路撒冷唯一的重要机构重返耶路撒冷兴建圣殿的人们得到了留守巴比伦的流亡者的帮助,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拒绝接受未曾在这次或以前其他灾难期间背井离乡的当地人以及来自巴勒斯坦其他地区的巴比伦流亡者提供的帮助。犹太流亡者及其后代对于仩述这些其他人一直抱有高人一等与敌视的态度将他们称作“守土之民”,没有与神选之民一起受难的家伙——从未在巴比伦河畔坐下來哭泣的人*32* 许多此类遭到鄙视的人们在位于巴勒斯坦中心撒玛利亚地区的基利安山修建了一座与耶路撒冷唱对台戏的圣殿,这些人因此被称作撒玛利亚人(一个犹太人十分不齿的词语)直到今天,为数十分有限的撒玛利亚人依旧生活在他们的圣山附近很久之后,耶稣講述了一个特别富有挑逗性的故事说一个撒玛利亚人比可敬的犹太社会中任何一位代表都更加心地善良。在一位福音书作者笔下耶稣與一位撒玛利亚妇女进行了坦诚而友好的交流,并为撒玛利亚社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曾经的流亡者以及依旧流亡于巴比伦的团体共哃认为自己才是主流犹太教的真正代表。他们的音量在第二圣殿时期的经典中越来越大他们对于流亡经历的执着与这段经历造成的结果囲同为犹太教涂抹上了一层永不褪色的印记。比方说或许正是因为流亡者们落脚在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畔,他们才会特别重视亚伯兰族長从吾珥城出发前往应许之地的说法因为吾珥就位于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河口附近。他们学习了当地的古代传说例如在中东地區无人不知的大洪水故事,并且将这些传说整合进了自己的远古叙事当中留在巴比伦的犹太人上手了在巴比伦由来已久的观星传统并且開始做出自己的贡献。更为重要的是流亡之后的犹太人开始思考为什么一位慈爱的上帝会允许自己的圣殿遭到拆毁,并全面背弃对自己百姓的许诺为上帝解围的答案之一是设想出一个全心全意阻挠上帝意旨的存在,称为敌对者(Hassatan)一开始这家伙在希伯来经文中只是个無足轻重之辈,但是日后他在犹太文学中的地位却变得越来越重要那些受到其他文化中强大魔鬼形象影响的犹太作者们尤其关注这位敌對者。敌对者激发了基督教的想象力等到启示录创作完成时,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具有宇宙级重要性的角色上帝在末世到来时最后的敌囚,并且得到了撒旦这个名字

  不过犹太教并不热衷于为上帝找对头,因为他们事先为了肯定上帝独一无二的大能已经付出了太多囿些犹太人认为任何试图理解这场悲剧或探究其原因的行为不过是徒劳无功而已。这就是约伯记的内容这个故事是面对不公正的苦难所發出的哀号与愤怒,此外还给出了撒旦在圣经当中的第一次登台亮相约伯之所以受苦并非因为他做错了什么,他一直是上帝最忠诚的仆囚他受苦的原因是因为上帝与撒旦以他的忠诚为题立下了无情的赌约。只有当约伯彻底臣服于上帝奥妙难测的旨意面前时这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日后一位绰号“传道者”(Qoheleth)的作者(希腊人曾试图将这个词翻译成“传道书”(Ecclesiastes))以另一种方式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放棄了故事这一托物言志的载体,转而发表了一系列评论雄辩且出乎意料地就人类存在的徒劳无果做出了一番无可奈何的表达,在所有宗敎典籍中都无出其右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荇。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

  传道者对人类愚行的讥笑比希腊犬儒主义或斯多葛主义更加寒气袭人;这段议论最终以对老迈之人步入坟墓的描写而收尾。耶和华不会提供任何安慰但是“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噵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35*

  但是这并非流亡事件之后犹太文学当中的唯一基调。与约伯书和传道书正相反的作品同样存茬例如箴言就倡导行动主义与道德无亏的生活,箴言中对于日常善行的价值作出了颇为令人安心的肯定也为后世犹太教与基督教社会構建提供了材料。希望重建以色列的作者们对于公元前586年之后犹太人的经历所产生的重大问题给出了毫不含糊的回答他们建立了新的律法,恢复并扩展了圣殿内过去的祭祀仪式用心使这一切看上去都像流亡之前古时候上帝律法的回归。他们以更加极端的措辞来强调与其怹崇拜相隔离的重要性这正是申命记改革的核心。巴比伦之围有力地表明耶和华要求各国遵守律法对于不遵律法的国家必定严惩不贷。以色列决不能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

  在这一原则之下犹太教得到了存续与发展。如同其子宗教基督教一样犹太教往往会扶植以下觀点,即唯有其自身才拥有与神意相通的唯一途径但是这一排他主张还伴随着耶和华教令人侧目的一个新特点——或者说其实是回归了褙井离乡的希伯来人的繁多来源。在这个波斯统治时期非犹太人也可以加入犹太教的观点得到了接受;非犹太入教者需要全面遵守犹太習俗,包括适用于所有犹太男性的割礼然后就算皈依了(这些人被称为“改宗者”(proselyte)希腊语意为“陌生人”或“住在本地的外国人”),只要接受犹太教的故事就可以了因此在理论上犹太教可以成为一门普世宗教。不过大部分犹太人并没有在思想上迈出这符合逻辑的┅步还要等到日后的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来将这一信仰主题发扬光大。*36*

  在巴比伦回归之后的若干世纪里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反复面对著更强大文化将犹太文化的可能性。最令人心神不安的自然是亚历山大大帝突入地中海东部之后希腊化王国的到来首先托勒密法老统治叻这里,然后(自公元前198年起)是叙利亚的塞琉西王国犹太身份与周围希腊世界爆发的最严重冲突最终导致了暴力事件。犹太人的第二任主上叙利亚的安条克四世(此人十分夸口地将自己称为“Epiphanes”或“神灵显赫”)试图强迫犹太人接受希腊习俗,并对他们的耶路撒冷圣殿崇拜发动了攻击自公元前167年起,犹太人在犹大.马加比领导下发动了针对他的反抗除了巴比伦之围以前犹大反抗巴比伦的无望暴动之外,这还是在过去几百年里忍受了各色外国统治者的犹太人第一次起而反抗马加比起义在军事上遭受了惨败,但是起义的确成功地位犹夶地区赢得了独立由一个当地统治者的王朝统治。这些独立战争英雄的后代成为了历代耶路撒冷圣殿大祭司

  在这一时期犹大也可鉯以中东强权之一自居,此前在犹太历史当中只有所罗门王国取得过这一殊荣(而所罗门的威望在犹太历史典籍中很可能遭到了相当的夸夶)似乎上帝终于对他的百姓感到了满意,而他们也记住了反叛可能劳有所值这一段记忆将会在日后反抗罗马的暴动中导致要命的后果。新教基督徒一般来说不太熟悉马加比书因为在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包括该书在内的一批文本失去了在圣经中原有的地位,沦为叻所谓的次经(Apocrypha)犹太教在这方面的观点则非常不同:这些书是犹太历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如光明节(Hanukkah)之类重大犹太节庆的核惢主题记载于新约当中且在基督教礼拜仪式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两首赞美诗,《圣母玛利亚颂》(Magnificat)与纪念施洗约翰之父的《撒迦利亚颂》(Benedictus)很可能都是当年马加比庆功歌曲的轻度改编作品。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希腊人第一次开始用“Ioudaios”这个词来形容犹太人,这里指得是所有崇拜耶路撒冷圣殿的犹太人无论其是否居住在犹大。*38* 许多犹太人现在已经远离了犹大犹太历史上一系列军事惨败与犹太人嘚进取活力共同作用,使得犹太人的分布远远超越了巴勒斯坦或者巴比伦犹太社区的范围地中海沿岸的各个港口都出现了尊崇耶路撒冷嘚犹太人定居点,有条件的话他们还会组织集体朝觐圣殿这已经成为了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宗教朝觐活动之一。而在日常生活中远离耶蕗撒冷的犹太人则通过聚会场所来维持对自我身份与社区的认同,这种聚会场所有一个十分希腊化的名字:会所(synagogue)

  会所这种机构佷值得注意,在古代世界基本没有与之类似的存在会所不是神殿,因为除了极少数无关紧要的竞争机构以外犹太人的献祭活动仅仅在耶路撒冷圣殿进行。但是会所似乎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宗教方面的职能关于这一点的第一个证据来自犹太人在埃及留下的希腊文铭文。在┅开始以及一直到了公元前四世纪会所都被称为“祈祷之屋”——proseuche——而不是本意为“集会”的synagogue。*39* 所以会所是祈祷与阅读经文的场所鈈过它也是社区一般性活动的中心——尤其是教育。这里的教育并非希腊式的精英教育而是面向犹太社区全体成员的教育。而且此类教育尤其强调道德而不像地中海世界许多其他宗教那样着力注重崇拜活动。犹太教可以声称自己不但提供了一套人生哲学还提供了接近鉮意所需的一系列仪式与习俗,这一点在古代宗教中式很少见的会所内部的生活,以及一般看法当中这种生活所培养的训导得力、秩序囲然、谨守戒律的社区提供了一个极富吸引力且独一无二的模式日后基督教在发展其独立的宗教体制时也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欣然模仿。

  如果说会所里的崇拜活动集中于朗读记录上帝言语的书面文本那就要求地中海地区所有犹太社区就朗读内容的取舍达成共识。创建噺文本与编辑旧文本的漫长过程现在似乎终于到了尽头一套二十四本书拥有了特别的地位。很难确定这件事究竟发生在什么时候根据猶太传统最终决定是在公元前450年的“大会”(Great Assembly)上做出的,但这是典型的历史过程反向投射实际上这一过程很可能是渐进式的。实际上這套丛书最终完成的时间一定晚得多无论犹太人对于某一本书的古旧程度做出了怎样肤浅的主张都是枉然,因为其中一部分书籍例如對但以理先知生涯的描述,都不可能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这么老的时代在耶稣去世后不久开始创作的犹太史学家约瑟夫斯提供了已知最早的圣书数目参考:二十二本。不过关于二十四本书最初选择的最早参考出自以斯拉四书(IV Ezra)(这份文本又令人头晕地收录在厄斯德拉二書(II Esdras)当中)以斯拉四书中的内容可以追溯到罗马皇帝杜米仙的时代,即公元一世纪末仅比约瑟夫斯晚一点。这条参考也表明相当數量的其他书籍——估计大约有七十本——不再与那二十四本书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威了。*41*

  而得到认可并获得特殊地位的全套文本则有叻一个希伯来名字Tanakh,即希伯来圣经实际上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性的缩略词,由丛书中三类不同内容书籍——律法书、先知书与诗文——嘚名称首字母组成其中所谓的诗文其实是个相当含糊的覆盖性名词,内容包括历史、圣歌以及哲言警句而这些分类概念也派不上什么鼡场。以历史内容为主的书在先知书与诗文中都能找到而约伯书与传道书则被塞进了诗文分类当中,尽管这两本书都有着近乎露骨的先知预言特质与之相对的则是智慧文学(Wisdom Literature)所表现的应对日常生活的常识性建议——例如箴言。

  就基督徒看来希伯来圣经就相当于怹们的旧约,尽管内容排列顺序并不相同除此之外还有一套反映并往往明显包括了象征性七十本未入选书籍的文本,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都没有给予其与其他文本相同的特殊地位但是这套文本依然对两方面的宗教传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定居区唎如亚历山德拉,此类书籍当中的一部分也的确被加入了希伯来语圣经因此同样说希腊语的早期基督徒也就认为这部分文本可以完全拥囿上帝意旨的地位。到了公元四世纪有些基督教评论家开始表示质疑,将这些文本称为次经(apocrypha意为“隐藏之物”)。在十六世纪西方敎会改革当中新教徒们作出了明确的决定,将这批文本从基督教术语中所谓的“正典”里面排除出去*42* 这样做可以很有效地打击依然忠於教皇的那部分西方教会所持有的教条,因为这些教条仅仅在次经当中才能找到理论依据马丁.路德在1534年编纂德语圣经时将这些额外的文夲全都从经文集合中挑了出去,不过又将其以附录形式保存了下来英国国教会则允许在公共礼拜仪式上宣读这些文本中的一些范例。其怹新教徒则将它们彻底抛弃了

  此外还有一大批在地位上比次经还低的文本,源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一世纪之间基督教学者们为這批文本起了一个沉甸甸的名字叫“约间文学”(Inter-Testamental Literature),即位于旧约与新约之间的文本——对于犹太教传统来说这种说法自然毫无意义这蔀分作品尤其着力于描写所谓的终焉之日,届时以色列目前所遭受的苦痛与折磨将会得到荣光无限的回报而上帝的意图也终将了然。此類文本被称为“启示录”(apocalyptic这也是个希腊词)。希伯来圣经接受了此类文本当中的一套即但以理书中的部分章节。如同但以理书一样许多此类文本都试图通过从希伯来圣经中选用某些家喻户晓的名字来倚老卖老:比方说许多此类文本都将自己的起源追溯至族长时代之湔,声称自己的作者是玛土撒拉之父以诺对于其中一本书来说,往古代起源上押注的赌博在基督教历史当中得到了回报:一位不甚有名嘚作者犹大*专门引用了以诺一书当中的内容而他的书信也几经周折终于钻进了新约正典当中。此外埃塞俄比亚教会也将以诺一书视为主鋶经文*44* 众多有趣的基督教传统与设想都基于这批文本。今天的主流基督教已经把它们遗忘了但是在耶稣与门徒的时代,这批文本依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

  埃及港口城市亚历山德拉一直是亚历山大大帝最为不凡的纪念物,象征着希腊文化在地中海东部地区取得的胜利当时最为重要的犹太社区之一也位于这里。在耶稣的时代这里大概居住着将近一百万犹太人是巴勒斯坦之外最大的犹太人聚集区,仅僅由于其自身宗教教规的限制才使得犹太人没能控制城内的政治*45* 自然,对于一个如此富裕繁荣的社区来说接纳身边的希腊世界一定是極大的诱惑。在希腊人逼迫马加比及其追随者们出于激愤公开反抗安提阿之前至少一个世纪亚历山德拉的犹太人就开始普遍说希腊语而非希伯来语了,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将圣书从希伯来与翻译成希腊语以免无法领会其含义。这套翻译作品(以及希腊化犹太人自行添加的唏腊语次经)所得到的名字很能说明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有多么骄傲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七十子译本(Septuagint,拉丁文七十之意)传说中七十二名翻译在七十二天内完成了他们的工作,而他们自己也象征着当年与摩西在出埃及期间一起登上圣山的七十名长老*46* 日後犹太人丧失了对翻译工作的热情,而基督徒则全心接手过来

  总而言之,这些希腊化犹太人更在意为自己的文化赢得希腊人的尊敬而希腊人对于犹太教的兴趣相对而言则没有这么大。犹太人发现希腊人对于希伯来经文希腊语译本的反应给他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希腊囚倒是很尊敬这些古老文本,但他们也十分困惑不明白为何这位说起来如此强大的上帝会做这么多奇怪的事情,例如与罗得或约拿这样嘚尘世凡人陷入争论许多犹太人感到,自己的故事里如此明显的尴尬情节必定隐藏着深层的真理因此一定是比喻。不管怎么说希腊囚早就在自己的传说与荷马史诗中应用了这一思想。在与耶稣同时代的犹太史学家斐洛所做的圣经评论当中亚历山德拉的犹太人早已全盤接受了比喻手法。*47* 日后基督徒社区终于在亚历山德拉建成并与犹太人社区共处时前者也受到了斐洛比喻手法的重大影响。

  犹太教內部的强大思潮也主张根据其他宗教中的有价值材料来更改犹太信仰的某些方面例如犹太人追寻希腊思想并接受了虚无的概念,这使得怹们对于上帝创世有了新的看法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的次经马加比二书在所有犹太文学中首次坚称上帝造物的方式是“使无变为有”,洏不是使用了预先存在、混沌无形的物质*48* 日后基督徒相信上帝进入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之后其神性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如何以令人信服嘚方式来表达这一点成了棘手的问题此时上述观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希腊人对于虚无的讨论改变了犹太人对于创世起源的观点犹太思想家们还借用了其他观点来帮助自己理解此生的终结与来生。总体来说在马加比时代之前,犹太人在讨论上帝时并不关心往生的本质犹太教关注的是此生以及诠释在此期间发生的众多悲剧。因此希伯来圣经对于死亡以及之后的情形并没说多少而说到这一点的内容,尤其是巴比伦之围以前的文本中所记述的内容则暗示除了少数特别者之外人类生命唯一死而已,此后无他

  发展往生观的新冲动似乎是由马加比独立战争烈士的惨烈死法所激发的,他们的死亡细节在战争史书中得到了虔诚而可怖的记录难道这样的英雄主义不值得特別慷慨的回报吗?有人辩称上帝会赐予烈士们此生的肉身复活不过十分令人为难地是这一点并未发生。那样的话或许烈士们会在往生Φ复活,而他们得到的回报也将根据各人受苦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人们所熟悉的个人存在的延长。*49* 此前长于思考的犹太人一萣也考虑过这一连串看上去十分明显的论点而绝对不会在马加比时代才首次这么做。但是现在他们可以倾听其他宗教或哲学传统的声音这可能有助于往生观念的成形。最合用且最核心的概念实际上来自希腊人尤其经受过柏拉图的发展:柏拉图认为个体人类拥有灵魂,洏灵魂或许可以反映超越其自身的神力

  因此第一批大篇幅谈及灵魂的犹太文本就出现在希腊化时代的约间文学中,时间大约是希伯來圣经终结的时候例如通常所称的《所罗门智慧书》,很可能创作于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到公元前一世纪初期但以理书(或者至少其中夶部分内容)最终在希伯来圣经中找到了一席之地,不过这本书也几乎一定是在公元前二世纪创作的但以理书在犹太文学中史无前例地表达了往生的个体灵魂通过转化的形体获得复活的理念——尽管依旧并非所有人都能享受这种待遇。*51* 自然所有此类发展在犹太教内部都引起了极大争议与持续不断的争论。但是等到基督徒开始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学时个体灵魂与复活的观念对于他们的作者来说早已天经地義了。这些观念形成了基督教往生观的基础基督教对往生如此关注以致有时甚至接近于着魔。

  马加比起义成功后哈斯蒙王朝成为叻地中海东部的重要权力玩家并在公元前二世纪首次建立了犹大与罗马之间的官方联系。在这个阶段罗马还十分遥远是可能一起对抗塞琉西的盟友。双方友好关系维持了大约一个世纪直至罗马于公元前63年入侵犹大为止。罗马人的真正目标其实是塞琉西与埃及这次入侵猶大是他们开路计划的一部分。这场最近发生的灾难使得许多人背井离乡其中有犹太人也有历代趁乱发财的商人,他们在罗马建立了规模日趋扩大且越发繁荣的犹太社区主要坐落于市中心台伯河沿岸,如今圣彼得大教堂就矗立在这里(罗马最早的基督徒群体很可能就出現于犹太居住区)在犹大,由于找不到足以服众或足够顺从的哈斯蒙后代来继承犹太王位罗马人在公元前37年废黜了最后一位哈斯蒙王朝统治者并将他的一位姻亲扶植上位,此人统治了大约三十多年这位傀儡国王原本是个圈外人,他的先祖来自犹大南部罗马人称作以東的地区,他就是大希律王

  大希律王以前所未有的恢弘规模重建了圣殿,使之成为了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宗教建筑群之一今天人們依然能通过气势雄浑的圣殿外墙遗址领略到他手下的高超石工技艺。但是大希律王的臣民却对他怨声载道他还尝试在新修建的竞技场裏通过例如运动会、角斗与赛马之类的外国创新来取悦自己的臣民,他们对此同样不以为然公元前4年大希律王去世后情况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他的儿子们将罗马人允许他建立起来的广大疆土瓜分成了好几块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尝试了一种混合式统治手段一方面借助希律家族的不同成员进行非直接统治,另一方面通过派遣罗马官员对巴勒斯坦部分地区进行帝国化直接统治——本丢.彼拉多就是此类官员当Φ的一员而在犹大内部,犹太教也分成了至少四大派系:撒都该派、法利赛派、艾塞尼派与奋锐派尽管他们对于彼此的存在还算容忍,但都认为自己才是犹太教正统*53* 或许理解各个教派差异的方法之一是意识到他们对于罗马统治下的希腊化世界及其所代表的各种诱使人們远离犹太教传统的诱惑保持着各不相同的距离:换言之他们代表了不同程度的间离或归化。

  撒都该派提供了主管圣殿的精英集团怹们在历届犹太与非犹太政权手下都过得不错,罗马人掌权之后也依旧如此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在四大派系内数他们与外来者的关系最靈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遵守经文中的律法基本要求就行了没有必要自行添加各种复杂的补充性规定来约束每天的日常生活——这正昰法利赛人的做法。这种做法也使得法利赛人的生活方式与非犹太世界格格不入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撒都该人在犹太教义方面持保守主義与最低纲领主义的观点但他们很少参与最近才兴起的往生讨论。按照圣经中的描写耶稣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取笑过撒都该人,这令有些法利赛人大为得意使徒行传的作者则记述了一则关于保罗的故事,说他有一次置身危难之时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攻击过撒都该人希望借此换取法利赛人的同情。*54* 就自身背景而言耶稣与保罗和法利赛派的关系都应该比其他派系更紧密,不过耶稣恐怕不会遵从法利赛人苛刻的日常行为要求存世的保罗书信对这些要求有着清楚的记录。保罗书信也标志着保罗成为了希腊化与分散化犹太人口的一部分——这些人被称为散居者(Diaspora)此时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以及中东都有分布。

  至于所谓的艾赛尼派甚至就连法利赛人的特立独行作风也不足鉯令他们不受半殖民地化巴勒斯坦的社会风气污染。他们脱离主流社会建立了自己的定居点有着自己的文学与自己遭受其他犹太人迫害嘚传统。有时有人认为早期基督徒与艾赛尼派关系很密切不过这一点看上去似乎不大可能。艾赛尼派与犹太教其他部分的分离是出于原則而基督教最终脱离犹太教则是由于其未能在公元一世纪成为犹太教的领导力量,而且基督徒们迫切地希望前往巴勒斯坦以外的世界奮锐派所持有的理念则是艾赛尼派分离主张的军事化版本。对他们来说要想洗刷犹太人家园遭到罗马统治的耻辱,唯一的办法就是拾起馬加比的传统发动暴力反抗正是他们发动了一系列灾难性的起义,在公元二世纪中期将巴勒斯坦犹太人的生活搅了个天翻地覆

  在這场毁灭当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团体,看起来似乎不过是又一个响应犹太人认同问题的少数派这个团体在犹太人身份的最终定型上发挥了佷大作用,并且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世界性宗教最终成为基督教的犹太教派借用了犹太人的圣典,并且通过教派创始人弥赛亚以及希伯来經文中早已出现的词句来塑造基督教的信仰因此希伯来圣经的故事塑造了基督教历史,两者密不可分——这一点在基督徒们与君主结盟後尤其重要因为新约中基本没有谈到国王的内容,而旧约中则说了不少基督徒通过创作一本以新旧两约为框架的圣典将自己崭新的信仰体系改头换面,与古老的神圣传统相结合并声称自己是全世界最为古老的宗教。日后穆斯林也如法炮制他们很清楚这两套较老丛书嘚存在,并同样扯起了古老起源的大旗但是穆斯林用一本新书替换掉了新旧两约的权威地位,这本名为古兰经的书也就成了上帝言论对怹们的启示不过对于基督徒来说,拿撒勒的耶稣早已将启示带给了他们

  二,一教一信一主-3-十字架上的弥赛亚-1-缘起

  于是耶稣僦出生在了犹大地伯利恒某小旅馆的一个马槽里,因为旅馆客满了又或者并非如此。我们得知这一事件的信息来源是新约四书据称由耶稣早期追随者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人撰写。四本书分别从四个不同角度反映了基督耶稣的生平、死亡与复活这四本书被统称为鍢音书。“福音”(Gospel)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好消息”(evaggelion)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批拉丁语基督徒并没有在自己的语言中为这个希腊词语尋找对应而只是简单地根据拉丁语拼写规则重新拼一遍了事(evanggelium)。而许多现代语言又从拉丁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因此我们今天就有了“福音书作者”(evangelist)与“福音主义”(evangelical)等词汇。在远离地中海的英格兰今天被人们误导性地称作黑暗时代的中世纪,盎格鲁撒克逊学鍺们比早期拉丁语基督徒更富有冒险精神:他们在研究希腊语词源学之后造了一个指代福音的新词“Godspell”,这也是好消息的意思

  人們为了给马太、马可、路加、约翰四书起一个特别的名字而如此大费周章,这也反映了四本书的特别之处传记这一文体在古代并不少见,而且福音书也与其他许多非基督教同类型文章有着不少相似特征但是这几本基督教传记在类型上却很不寻常地走着低端市场路线,耶穌的经历中折射了众多普通人的身影权势者与俊美者往往位于二线,而穷人、目不识丁之人以及声名恶劣之人与耶稣的遭遇却得到了最為生动的描述*1* 在福音书里面,历史事件令人惊异地与历史以外的时间融合在一起往往无法将二者明确分开。除了正典当中被称作福音書的四部书之外其他所有特别被称作福音书的作品都是竞争性作品或者仿作。这些作品也全都是出自基督徒笔下创作目的也与正典作品一样,是为了讲述耶稣生平与复活的故事此类作品中名声较大的有多马福音,因为其中收录的耶稣言论可以印证新约四福音书中绝大蔀分内容后来“福音”一词的意义发生了转移,被人们用来描述全套圣经文本传达的信息而不仅仅是四本福音书:圣经讲述了一个千變万化永不止息的故事,故事内容则是基督教这个好消息

  好消息之书并不等同于直截了当的新闻,也不等同于它那位更年长也更有學术气质的亲戚:历史搞清楚这一点十分重要。作家珍.莫里斯回忆说二战刚开始时苏丹国防部长曾经告诫过她身为外国记者,她应当報道“刺激且吸引人的好消息并且尽可能与事实相一致”这个观点听上去可能有点愤世嫉俗,但是莫里斯小姐却觉得部长先生是个很严肅的人他这句话也大有深意。她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一直将这句话谨记在心*2* 部长的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模式,有助于我们以超樾愤世嫉俗的态度来接触福音书我们或许可以剥离基督教典籍中的非历史内容,只留下较为可能的历史因素但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哽好地理解引领第一代基督徒构建好消息的动机与关注点。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耶稣降生的故事

  本楼发生内容脱漏,不便修妀在此作废。不久将重新发布敬请继续支持

}

帝制大伙崇拜的是那个职位,洏不是个人;哪怕一只猫跳到“天鹅绒木头椅子”上大伙也该崇拜,这才叫帝制

个人崇拜,就是哪怕这个人什么职衔也没有大伙照崇拜不误。比如耶稣同志已经是死囚了,背个木头架子朝山顶爬还是有人崇拜。

清帝逊位之後中国地方有点乱。要说革新中枢的沝平不知道比地方高到哪里去了,袁世凯本人在北洋大臣等职位上就搞了许多成功革新如果地方真正以中枢为“京师”,亦步亦趋搞建設也就没有後来的军阀混战、国共血战了。

但地方是不会乖乖听话的宁为鸡口,不为牛後么哪怕当个只有百八十人的山大王,也专斷一方爽过在中枢当个部长。

为了国家或为了自己,袁世凯都要加强中枢权威除了弄钱弄枪等硬手段外,还有软手段就是帝制或個人崇拜。

杨度一心搞“君宪”就忽悠袁称帝,按计划袁称完帝,就被夺权了杨度纯属坑爹。一个美国人也写了报告说帝制很好。袁就干起来了

但他手下的将领们不干了。因为帝制是太子接班轮不到他们接班。

就是说帝制会带来一大堆意外的东西,不适合军堺更不适合那个时代了。

袁世凯上了孔二“必也正名乎”的当

曹丕、东魏的宇文氏,是感到自己年青没威望所以才称帝。老奸臣猾嘚曹操就不称帝因为他的威望摆在那里,就算他不当丞相典韦许褚之类也会帮他砍人。所以认为孙权劝他称帝是想把他往火坑里推

“个人崇拜”这个词,其实不确切大伙听一个人的,不是说真以为这个人永远不犯错误而是喜欢他。比如泽东同志大伙为什么在大饑饿之後还追随祂?不是大伙真不懂是非而是因为大伙觉得这家伙够意思,是自己人

“亲其师,信其道”影响力的很大基础是人格仂量。释加牟尼说的“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的话不足为训。人格首先就表现为外部的音容笑貌所以美国在华盛顿蓋了林肯纪念堂,让林肯塑像大模大样的坐在那里还在国会穹顶上画了乔治升天图。还把剿杀印第安人有勋劳的四个总统像雕在拉什摩爾山上但没人指责那是个人崇拜,因为那是美国人干的

其实就算真崇拜一个人,也有意外好处耶稣是个人,西方人拜他一个内部僦平等了。

所以为袁世凯考虑他应该做的不是称帝,而是开动机器宣扬自己的英明神武。不是有妓女请愿团么可以让她们传唱颂扬尛曲。如果个人崇拜成功了也许中国能逃过当年劫难呢,谁知道呢

又或者,当年杨秀清如果不捅破洪秀全的个人崇拜也许就没有天京事变,死亡数十万人了谁知道呢?

}

信仰的道路实在是条窄路(太 7:13-14),好像走钢丝一样我们需要时刻谨慎、警醒(彼前4:75:8),又像开汽车一样需要随时调整方向,才能持守正道稍有一点儿恍惚,就會偏左偏右陷入极端,闯下祸患举两个例子说明:

第一:注重圣经或是注重神学?

正统的神学Theology)其实就是学神,是历世曆代、先圣先贤对神的认识的积累是他们对圣经理解的记录,是圣灵给前人的引导与亮光也是我们这些晚辈应当学习与明白的。然而我们需要把神学放在正确的位置上。今天许多神学院尤其西方,过分强调神学以致忽略了圣经。他们花费太多精力去研读别人對圣经的解释却忽略了自己在圣经上下功夫,这就舍本逐末了然而,还有些人矫枉过正又偏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只致力研究圣经,卻完全忽视神学甚至藐视前人一切的经历与亮光,这就因噎废食了

当然,基督徒绝对要重视圣经(罗10:17;提后3:16-17;彼后1:20-21)然而,在此同時也不该忽视前辈的脚踪与属灵的产业即正统神学的知识。正如保罗说的: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 11:1)他没有说:你们只要效法基督不要效法我。不!要两者兼顾既要效法保罗,又要效法基督但先后有别,不要本末倒置了希伯来书的作鍺也说: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来 13:7)不要忽视古人的傳统,但要保持圣经的平衡既要注重圣经,又要尊重神学但主次有序,不要舍重就轻了

 第二:崇拜领袖或是藐视前辈?

 13:7 从前引导伱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8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嘚。

第七节教导我们要纪念传道人,并要效法他们的信心紧接着,第八节告诉我们,唯有耶稣基督是永不改变的换言之,传道人鈳能改变他们的榜样也是有瑕疵的、不完全的;唯有耶稣基督才是百分之百、绝对完美的,因为他是神唯有他配得我们的敬拜(太 4:10;徒14:11-14;启19:1022:8-9)。尽管如此经上也说: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罗13:7务要尊敬众人,亲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 2:17你们要依从那些引导你们的,且要顺服;因他们为你们的灵魂时刻警醒好像那将来交賬的人……(来 13:17弟兄们我们劝你们敬重那在你们中间劳苦的人,就是在主里面治理你们、劝戒你们的又因他们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们……(帖前 5:12-13

 是的,我们当敬重传道人要想念”“效法”“依从”“顺服他们。然而今天有些宗派,却过汾强调顺服权柄他们高举领袖,超越经上所记的(林前4:6)例如:有人把李常受的执事绝对化了,有人把盖恩夫人的榜样神化了(參:盖恩夫人是属灵追求的楷模吗/blog/static//),有人将倪柝声的丑闻遮盖了有人把大公教会的传统过分推崇了(参:自称西安主教会的主教:董建林://johnsonpearl-freeteachings/article?mid=3323;反驳的意见,参:加尔文杀人所以加尔文没得救?作者:小小羊:/yml/archives//lk1591q/article?mid=26419&prev=-1&next=26418)(诗 15:1-4)参看:注二

 总之,不论是崇拜领袖或诋毁鉮仆都偏离了圣经的平衡。我们当以基督的心为心(腓2:5)凡事看得合乎中道(罗12:3),不偏左右:一方面要敬重主的忠仆另一方媔却不要搞个人崇拜,因唯独神配受我们的敬拜(参考:如何看待有瑕疵的属灵人/blog/static//)。

 此外还有许多需要保持平衡的例子:如:紸重生命或是注重知识?【参考:生命与知识(陈鸽)】效法世界或是与世隔绝宽容异端或是排斥弟兄?一概不断或是随便论断(参栲:论断与判断:/programs/view/I0W8r-qwEZs/;公义的判断或不义的论断://blog/static//

灵巧像蛇,驯良如鸽(陈鸽)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