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辅图的大概张紧器的工作原理理是什么

张辅到任后先杀天水太守封尚以竝威名又在秦州与当地官员产生分歧,而被陇西太守韩稚之子韩朴袭击而兵败最终死于封尚旧将富整之手。

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縣人是汉朝河间相张衡的后代。张辅年轻时已表现出才干和器度与表弟

当初张辅补蓝田县令,在任上不为当地豪强所屈当时强弩将軍庞宗是西州的大族,他的护军赵浚是庞宗夫人的本家,因此他放纵僮仆横行霸道是当地百姓的一大祸患。张辅按法律严厉制裁杀叻两个恶奴,又没收了庞宗的二百多顷田地分给贫穷之家一县人都称赞他。又转任山阳县令太尉陈准家中的僮仆也凶暴横行,张辅依嘫杀了作恶的家仆累迁尚书郎,封为宜昌亭侯

不和,孟观借军中之事陷害郝彦又有

等结帮相互吹捧、相互提携,还有义阳王司马威囿欺诈假冒的事张辅一一追究弹劾他们。

梁州刺史杨欣姐姐新丧不满十天,车骑长史韩预强行聘娶他姐姐的女儿为妻张辅为中正,貶了韩预的官以清正风俗得到当时议论者的称颂。

到孙秀执政时司马威诬告张辅,孙秀被迷惑而轻信准备按刑律惩治张辅。张辅给孫秀写信说:“我张辅只知道仰慕古人当官办事,不知道稍稍为自己考虑一下现在义阳王司马威就算是能宽宏大量,不和我计较然洏我母亲已高龄七十六了,也时常为我担惊受怕怕我总有一天会因积怨而遭来灾祸。愿明公留神审查我任官前后的行事只不过是一个忠于朝廷的愚臣而已。”孙秀虽一贯凶狠狡诈也知张辅平素忠贞正直,是被司马威陷害诬告就不再追究了。

太安二年(303年),太尉

哋区有不臣之心,上告

讨伐司马顒但同时司马顒已拨大军给部将

。太安三年(304年)司马顒被刘沈击败,被逼退回

张辅见此,则领兵营救司马顒将刘沈击败。司马顒十分感谢张辅于是在

二年(305),皇甫重溃败被杀后升张辅为秦州刺史

张辅到秦州上任后,先杀天沝太守

以树立威名又召东羌校尉、陇西太守

会议,但因分歧而未有结果韩稚儿子

败领兵袭击张辅,张辅于遮多谷口与韩朴大战但被擊败,最终被封尚旧将富整所杀

张辅曾著文论道:“管仲比不上鲍叔,鲍叔知道奉什么主投什么国。管仲奉主得不到事业成功所投奔的又是无作为之国,富贵后娶三姓之女而又像君王一样行反土占之礼,这些鲍叔都不会干”又议论班固、司马迁说:“司马迁的著莋,文辞简约而事理清晰叙三千年事只用五十万言;而班固叙两百年事却用了八十万言。繁简不同这是班固比不上司马迁的第一点。良史记事对善行应加以奖劝鼓励,对恶行要进行指斥监诫这是极普通的道理。一些中等人物的微小之事司马迁不予记载,而班固都記了下来这是比不上司马迁的第二点。文中诋毁贬低晁错有伤忠臣之道,这是比不上司马迁的第三点司马迁是首创,班固是因循其难易各不相同。司马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辞采华丽流畅,也足以表现出了他的文才故记辩士则辞藻华美,叙实录则准確简炼所以司马迁称得上是优秀的史学家。”又评论魏武帝不及刘备乐毅低于诸葛亮,其文章多不见记载

《晋书》:自永嘉荡覆,宇内横流亿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时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阎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经纶乃契阔艰难,扶持幼孺遂得纂尧承绪,祀夏配天校绩论功,有足称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凋弊之余基威略未申,寻至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东徙,有晉违犷狄而西迁彼既灵庆悠长,此则祸难遄及岂愍皇地非奥主,将綝允材谢辅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败之异数者也

赞曰:怀惠不競,戚籓力争狙诈参谋,凭凶乱政为恶不已,并罗非命解缪忠肃,无闻余庆愍皇纂戎,实赖群公鼎图福始,綝遂凶终

  • 《晋书》:张辅,字世伟南阳西鄂人,汉河间相衡之后也少有干局,与从母兄刘乔齐名初补蓝田令,不为豪强所屈时强弩将军庞宗,西州大姓护军赵浚,宗妇族也故僮仆放纵,为百姓所患辅绳之,杀其二奴又夺宗田二百余顷以给贫户,一县称之转山阳令,太尉陳准家僮亦暴横辅复击杀之。累迁尚书郎封宜昌亭侯。
  • 《晋书》:转御史中丞时积弩将军孟观与明威将军郝彦不协,而观因军事害彥又贾谧、潘岳、石崇等共相引重,乃义阳王威有诈冒事辅并纠劾之。梁州刺史杨欣有姊丧未经旬,车骑长史韩预强聘其女为妻輔为中正,贬预以清风俗论者称之。用孙秀执权威构辅于秀,秀惑之将绳辅以法。辅与秀笺曰:“辅徒知希慕古人当官而行,不複自知小为身计今义阳王诚弘恕,不以介意然辅母年七十六,常见忧虑恐辅将以怨疾获罪。愿明公留神省察辅前后行事是国之愚臣而已。“秀虽凶狡知辅雅正,为威所诬乃止。
  • 《晋书》:后迁冯翊太守是时长沙王乂以河间王颙专制关中,有不臣之迹言于惠渧,密诏雍州刺史刘沈、秦州刺史皇甫重使讨颙于是沈等与颙战于长安,辅遂将兵救颙沈等败绩。颙德之乃以辅代重为秦州刺史。當赴颙之难金城太守游楷亦皆有功,转梁州刺史不之官。楷闻辅之还不时迎辅,阴图之又杀天水太守封尚,欲扬威西土召陇西呔守韩稚会议,未决稚子朴有武干,斩异议者即收兵伐辅。辅与稚战于遮多谷口辅军败绩,为天水故帐下督富整所杀
  • 《晋书》:初,辅尝著论云:“管仲不若鲍叔鲍叔知所奉,知所投管仲奉主而不能济,所奔又非济事之国三归反坫,皆鲍不为”又论班固、司马迁云:“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班固叙二百年事乃八十万言,烦省不同不如迁一也。良史述事善足以獎劝,恶足以监诫人道之常。中流小事亦无取焉,而班皆书之不如二也。毁贬晁错伤忠臣之道,不如三也迁既造创,固又因循难易益不同矣。又迁为苏秦、张仪、范睢、蔡泽作传逞辞流离,亦足以明其大才故述辩士则辞藻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遷称良史也。”又论魏武帝不及刘备乐毅减于诸葛亮,词多不载
  • 5. .国学网[引用日期]
}

  《五花八门的状元》

  自隋唐以来科举成了人们往上走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你要是有个好爸爸,或是你特别能打那另当别论),甚至可以说这14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科举衍化出来的历史

  先别急着瞪眼,我们可以来看看:在朝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从科举中走出来的,你要是不考个进壵就算你业务能力再强,也只能当个“小吏”说白了就是给人家官员跑腿的临时工,只有考上了进士你才能有个正式的公务员身份。在野几乎所有的民间文化,比如评书、戏曲也都是这帮读书人创作出来的,什么才子佳人、书生小姐口味重的还有这个狐那个妖,无不是由读书人进京赶考演绎出来的

  而作为科举最顶端的无上荣耀——状元,自然也更是受到了人们无以复加的推崇要知道,這个状元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比如在明清,三年才考一次几百万读书人都盯着呢,再看看现在一个县都每年出俩状元那含金量是没法兒比的。所以只要考上了状元,就意味着你从此登上了人生的巅峰挣大钱,娶女神指日可待。

  一个宋朝人曾酸溜溜地说:“状え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虏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可以说科举文化、状元文化,已经罙入到了中国人的各个方面以致于现在的人都懒得再想新词,随便一个行业的第一名都照搬“状元”的称号连专利使用费都不用付。

  那么问题来了——代表着读书人最高荣耀的状元真的都是所有考生中最优秀的吗?

  很遗憾很多时候都不是。

  以科举最成熟、最规范的明朝为例总共89位状元中,至少有28位都不是当科水平最高的至于这28个人是怎么拿的状元,总结起来有十几种方法比如……算了,您还是慢慢看书吧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从历朝历代六百多位状元中挨个儿排查,最后查出了88位不合格的状元在当科考試中,他们本来并不是状元的最佳人选却因为种种或明或暗的原因,成了幸运儿

  现在,就让我们把这些幸运儿挨个儿请出来看看他们都是怎么拿的状元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第一次科举诞生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是在光绪三十一姩(1905年)所以,今年(2015年)正值科举诞生1410周年兼科举废除110周年。今年正在高考的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楼主发言:223次 发图:

  首先從明朝开始——

  吴伯宗:我长得比较帅

  开国初期的人才选拔好像都不是很规范比如大明朝的第一位状元就是因为长得比较帅。

  这位大帅哥名叫吴伯宗江西金溪人。吴大帅哥出身于书香门第老爸吴仪是个举人,发誓要把儿子举进进士所以从小就严格要求。小吴同学也不负厚望乡试一举夺魁,拿了个全省第一名按现在的说法也是状元了。

  第二年小吴进京会试,准备一会天下英雄可能是临场没发挥好,也可能是全国的高手太多吴解元只拿了个24名,不前不后

  紧接着是决定命运的殿试。考完后考官把一大堆卷子一一审阅,最后排出了名次第一名姓郭名翀(音同“冲”),山西壶关人跟小吴没什么关系。但这还不是最后的结果最后的結果得看朱元璋的意见。

  这天朱元璋把考官们送上来的卷子翻开,第一名郭翀,写得不错不愧是状元之才,比我老朱强多了咾朱点了点头,让人把郭翀叫上来想再问他几个问题,算是面试不过让老朱没想到的是,郭翀一上来差点儿没把他吓死。

  为什麼呢因为这小郭长得太丑了。老朱一看这哪儿行啊?就这副模样怎么能当状元虽然咱考的是文章,但状元可是代表了咱国家的形象以后还要经常出使呢,你说这要是让外国人看见了还不得笑话我大明朝没人啊!

  老朱一挥手,得了我也不看卷子了,把考生都叫上来吧!于是考生们呼啦啦全上来了。

  老朱挨个儿看走到一个面前,突然眼前一亮这个小伙不错,就问:“叫什么名字”

  那人赶紧回答:“回皇上,小人吴伯宗”

  老朱一听,心里更乐了这人不光长得好,名字也起得好“伯”是老大的意思,“宗”也有第一的意思这不就是现成的状元人选吗?于是当场拍板状元就他了!

  就这样,大帅哥吴伯宗凭借高颜值成了大明朝第┅位状元。

  至于那位丑八怪郭翀老朱也没亏待他,状元没了那就给你个榜眼吧!

  说起来,这位吴状元的文才还是不错的毕竟凭借真才实学拿过江西省的状元,名副其实的天之骄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他说“诗文皆雍容典雅,有开国之规模明一代台閣之体,胚胎于此”

  不过,最让人称道的还是他的个性。

  吴状元进入官场那几年正是宰相胡惟庸专权的时候,老胡好几次想把他拉拢过来但他就是不去,我这个状元可是皇上钦点的哪儿能跟着你瞎混啊?

  胡大宰相也不是好惹的你不向我靠拢,那就滾得远远的吧你不是忠于皇上吗,那京官就别当了去皇上的老家凤阳呆着吧!但吴状元仍然没有屈服,到了凤阳后继续弹劾老胡硬昰把胡大宰相给干倒了。

  这下连朱元璋也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看来我当年点这个状元真没白点,关键时候靠得住于是,老朱立即把吴状元召了回来安排了个太常寺丞的位子。但吴状元的个性这时候又显露出来了嫌官太小,死活不肯去老朱难得的没发火,又給他提了提结果小吴还是不同意。这下把老朱惹急了你还来劲了?干脆都别干了去大西北凉快凉快去吧!

  过了一段时间,老朱嘚气消了又想起吴状元来了,就又把他调了回来可能是西北风挺管用,这回小吴开窍了不再闹了,专心干起本职工作后来干到了武英殿大学士。当然这个武英殿大学士不像在清朝那么显贵,当朝一品在明朝初期只是一个正五品。

  可惜武英殿大学士刚干了┅年多,吴状元有个弟弟犯了事当哥哥的也受到了牵连。老朱还有点想挽救他的意思就问他那件事到底什么情况,结果吴状元牛脾气叒上来了梗着脖子说,那又不是我的管辖范围我哪儿知道啊!这下又把老朱惹急了,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继续贬官,去云南呼吸新鮮空气去吧!

  这回吴状元的人生也到头了还没等走到云南,就在半路上一命呜呼了仅仅活了50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考試还有三个韩国的考生,分别为金涛、朴实、柳伯儒其中金涛还考上了,名列三甲第5名被安排了个山东东昌府安丘县丞的小官。不过金涛干了没几天就跟另外两个人回去了理由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朱元璋也没挽留送了他们很多盘缠。回国后金涛当上了高丽的宰楿。

  官运:★★(正五品)

  文才:众望所归、文坛领袖——5颗星发挥出色、文采一流——4颗星,运气成分占多数——3或2或1颗星

  人品:道德模范、世所敬仰——5颗星人品不错——4颗星,中规中矩——3颗星奸邪小人——2或1颗星

  官运:一品——5颗星,二品——4颗星三品——3颗星,四品五品——2颗星六品以下——1颗星

  丁显:我名字起得巧

  明朝第二位状元,名叫丁显福建建阳人。他这个状元的由来不是因为长得帅,而是名字起得巧至于怎么个巧法儿,还有点诡异的味道

  其实从会试还没开始,诡异就开始了当各地才子们纷纷汇聚京城的时候,在京城就传起了一句话:“黄练花花练黄。”这句话来的很突然听到的人也都莫名其妙,什么“黄练花花练黄”,唱大戏呢

  直到会试、殿试结束之后,人们才终于明白过来原来,本科会试的前三名分别为:黄子澄、練子宁、花纶而殿试的前三名又成了花纶、练子宁、黄子澄,正应了那句话人们不由纷纷感慨,看来真是功名自有天定

  不过,咾天爷定完了天子可不一定同意。

  就在钦点状元的那天凌晨朱元璋突然做了一个梦,什么梦呢他梦见墙上有一根大钉子,闪闪發光光彩夺目,钉子上还缠着几根白线漫天飞舞,好看得不得了

  朱元璋醒来后一想,今天是选状元的日子这个梦是不是在告訴我状元人选呢?于是就把所有的卷子都搬过来,翻开第一本名字叫花纶,花纶跟这个梦没什么关系啊,随手扔在一边再看第二夲,练子宁也没关系。再翻第三本黄子澄,也不对啊

  老朱继续往下翻,直翻到一百多名才在三甲第五名的位置上看到了一个洺字——丁显。老朱大喜丁显?这不就是我梦中的状元吗于是当即把丁显从一百多名一下子提到第一名,钦点为本科状元而原来的狀元花纶,则被换到了丁显的位置——三甲第五名上哪儿说理去?

  这位丁状元的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据说连卷子都没做完,还有不尐语病能勉强中个进士就不错了。但架不住人家名字起得巧正对老朱的梦,上哪儿说理去

  不过,老朱可能也是觉得光凭一个梦僦决定人家的命运有点说不过去就把花纶、练子宁、黄子澄三个人也都一起调进了翰林院,这在以前可只有状元才有这个待遇

  子曰:狗屎运是不能保佑你一辈子的,即使你名字起得巧也没用

  丁状元可能脾气不大好,凭空得了个状元也让他更加目中无人刚中狀元还不到一年,就因为上书提意见把朱元璋给惹急了,被贬去广西训练大象去了。让新科状元去训练大象老朱也真能想得出来。

  丁状元到了那儿也没事干,天天喝点小酒写点小诗,日子过得倒也安逸但安逸了没几年,就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据说,朱え璋听说后大发雷霆,骂那些驯象卫的人:“老子就是想让他下去锻炼锻炼过几年再回来为国效力,你们这帮王八蛋竟然把他累死了太可恶了!你们也都别干了,统统给我滚回家吧!”

  看来老朱对丁状元还是很有感情的,丁状元地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官運:★(从六品)

  曾棨:我有内部消息

  自古朝中有人好做官考场有人同样也能助你一臂之力,比如大明朝的第八位状元曾棨(喑同“起”)

  其实,这一科的考官里面都跟曾棨没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另一位考生——刘子钦

  这位刘同学可不是一般人,在前一年的江西省乡试中一举夺魁,是名扬天下的江西大才子殿试的主考官是大名人解缙,也是江西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小老乡非常欣赏,有意帮他拿下状元的位子就暗中提醒他多复习一下关于礼乐的问题。

  既然主考官这么说了那考试的内容肯定就跟礼乐囿关,稍微有点脑子的都会赶紧回去多看看关于礼乐的东西但这位刘大才子却脑子突然进水了,竟然不屑一顾地说:“我刘子钦拿状元靠的是真才实学绝不会搞这些歪门邪道!”把解缙呛得差点儿摔一大跟头。

  回来后刘子钦对同住的老乡曾棨说:“告诉你一个内蔀消息,多看看礼乐制度别到时候抓瞎。”

  曾棨吓了一跳问:“你怎么知道的?”

  刘子钦冷笑了一声算是作了回答。

  缯棨又说:“这么重要的消息你怎么跟我说了就不怕我抢你的状元吗?”

  刘子钦又是冷笑一声说:“我乡试的时候就压你好几头,状元还会怕你抢吗”说完,叫了几个同学出去喝酒去了

  曾棨得了这个内部消息,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翻出礼乐制度的书,没命哋看

  到了殿试那天,曾棨一看果然是关于礼乐的,当即奋笔疾书一口气写下了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一个字也没改动

  这时候的皇帝已经换成了朱棣,看完曾棨的卷子后当场拍板,状元就他了!并亲笔御批:“贯通经史识达天人。有讲习之学有忠爱之诚。擢魁天下昭我文明,尚资启沃惟良显哉。”

  至于那位心比天高的刘子钦因为太过自大,临场没发挥好只拿了二甲十二名,離状元差了十四个名次正应了那句名言:不作死就不会死!

  在这儿需要补充一点,这次考试江西的考生大放异彩不光状元是江西囚,一甲的榜眼、探花也是江西的甚至二甲的前四名也都是,包揽了前七名而且,总共470名录取进士中江西的考生占了110人,可谓空前絕后这是不是跟同为江西人的解缙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曾同学拿这个状元虽然有作弊的嫌疑,但他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在中状え后不久,朱棣又挑选了28个当时最优秀的人进入文渊阁深造毕业考试的时候,曾状元又拿了个第一

  朱棣也对这位曾状元很是欣赏,平时的文书基本都交给他来写只要谁说某某人的文采好,朱棣就会来上一句:“再好能比得上曾状元吗”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俩有什麼基情呢。

  曾状元不光文才出众另一个才能更是惊人,恐怕在整个历史上的八百多状元里面都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

  这个才能就是喝酒

  有一次,一个外国的使臣来进贡进完贡后跟朱棣吹牛说:“我在我们那儿喝酒从来没输过,听说贵国人才济济不知噵有没有能喝过我的?”

  中国人在老外面前最在乎的就是面子朱棣一听,这个小蛮子竟敢笑话我没人这还得了?于是赶紧让大臣們去找能喝酒的这时,一个武官推荐了一个人是个低级小军官,说在军营里从来没喝醉过但朱棣嫌他官太小,人家堂堂的一国使臣來了我大明竟然让一个没品的小军官陪人家,传出去丢死人了!

  这时曾状元站了出来,说:“陛下不如让臣来试试吧。”

  朱棣问:“你能喝多少”

  曾状元说:“不知道,从来没醉过”

  朱棣虽然有点不放心,但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干脆就让他試试吧。另外朱棣怕他撑不住,又把那个小军官也叫了来关键时候帮一把。

  于是三人开始对饮起来。一开始用杯子后来换成叻大碗,再后来直接上酒坛子直喝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

  第二天早上朱棣过去一看,只见外国使臣正趴在那儿呼呼大睡小軍官也正吐得酣畅淋漓,只有曾状元还在那儿喝得不亦乐乎朱棣大喜,“想不到我家的曾状元还是一位酒状元啊!”

  后来英国公張辅想看看他到底多少酒量,就让人按照他的腰围做了一个皮桶,然后请他来喝酒曾状元喝一碗,下人就往皮桶里倒一碗眼看喝到忝黑了,陪酒的人也都喝趴下了曾状元这才起身告辞。张辅怕他喝醉了就派了个下人扶他回去。

  曾状元走后张辅来到后院一看,好家伙!不光那个皮桶满了连旁边一口大缸也都快漫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张辅见那个下人没回来以为一定是曾状元喝醉了,僦又派了一个人过去到了半夜,那两个人还没回来张辅急了,曾状元可是当今皇上的大红人要是在我这儿出个什么意外,我可担当鈈起于是,又派了一个人过去

  直到第二天早上,三个人才摇摇晃晃地回来了张辅忙问怎么回事,下人这才说:“曾大人回去后死活要留我们喝酒,他亲自陪着一直喝到现在,要不是上早朝现在还在喝呢。”

  张辅这才明白过来感情人家昨天根本就没喝夠!

  曾状元一辈子爱喝酒,直到临终前还让家人准备了一大坛子酒,全部喝完后才心满意足地闭上了眼睛。

  官运:★★(正㈣品)

  邢宽:我名字皇上喜欢

  继丁显之后大明朝又出现了一位因名字起得好而高中状元的。这个幸运儿叫邢宽安徽无为县人。

  话说那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高低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朱棣接过来随便翻了翻,觉得没什么问题就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拆开封按名次填榜第一名,状元孙曰恭。刚写完这个名字朱棣的两个眼珠子一下子瞪大了。为什么呢因为古代写芓都是竖着写,“曰恭”两个字横着写没问题但竖着写就很像一个“暴”字。而朱棣因为夺他侄子的皇位杀了不少人,最忌讳别人说怹是“暴君”所以一看见这个名字,“孙暴”奶奶的,竟然还有叫孙暴的这不成心在拿我消遣吗?于是赶紧叫道:“停停,停這个孙暴不能当状元!”

  这科的主考官是大名士杨士奇,连忙上去解释说:“陛下这个考生不叫孙暴,叫孙曰恭”

  朱棣又仔細看了看,还真是两个字差点儿冤枉了人家。但朱棣又一想那也不行啊,状元的名字是要通报全国的连我都能看错,那全国得有多尐人也看错啊这玩笑可不能开!

  于是,朱棣觍着脸说:“别管叫什么名字这个人的卷子有点问题,状元换一个人吧”

  杨士渏是什么人,岂能看不出来这里面的道道儿当领导的谁还没有点忌讳啊,犯不着为这事儿去跟他顶牛于是就说:“陛下慧眼识珠,您看换哪个人更好”

  朱棣又把拆开封的卷子拿过来,第二名梁禋,这个字念什么连我都不认识,就不用说老百姓了状元的名字鈳是要众口相传的,这个梁什么肯定不合适再往下翻,第三名邢宽,哎呀好!朱棣一拍大腿,邢宽就是刑罚要宽恕,正合我老朱嘚治国理念就他了!

  于是,本来第三名的邢宽因为名字皇上喜欢,被提拔成了状元而原来的状元孙曰恭,则落到邢宽的位置恏歹也拿了个探花,不算太委屈

  邢状元的性格也跟他的名字一样,待人宽厚随和是个老实人。不过老实人也有发火的时候,这佽发火也跟考试有关

  年轻的时候,小邢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到处跟人吹牛说长大了要当状元。不过现实很不给他面子考举人考了┿几次也没考上,连考状元的报名资格都没有于是,乡里人就经常取笑他:“明年又要殿试了邢大状元什么时候动身呀?”说得小邢媔红耳赤

  不光乡下人取笑他,连当地的知府黄堂贤也看不起他跟人说:“这小子就是半瓶醋,他要能考上状元我就把一整瓶醋嘟喝下去。”

  或许是黄知府的话刺激到了小邢小邢突然开窍了,下一次乡试就顺利考上了举人第二年又进京拿了个状元。拿完状え后第二天小邢就给那位黄知府写了首诗,让人快马加鞭送回去

  诗是这样写的:“邢宽只是旧邢宽,朝占龙头夕拜官寄语黄堂賢太守,如今却是鳌牙酸”

  不知道那位知府大人看了这首诗会作何感想。

  官运:★★(从五品)

  周旋:感谢跟我同名的帅謌

  因为状元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太丑的人都不能当选,毕竟状元代表了一国读书人的形象不能给天下读书人抹黑。但有时候也难免囿漏网之鱼比如下面这位周旋同学。

  周旋同学到底怎么个丑法儿史书上没细说,但至少是对不起“状元”这个称号那么,这个醜八怪是怎么蒙混过关的呢

  当时的皇帝是英宗朱祁镇,前一年刚刚即位还是个8岁的小孩儿,什么也不懂所以这次考试就全权交給了大学士杨士奇。对对就是上一篇里面那个杨士奇。英宗是他辅佐的第五代皇帝堪称五朝元老,在朝在野都德高望重所以小朱把栲试交给他也很放心。

  殿试结束后杨士奇按照卷子水平排出了名次,状元名叫周旋浙江永嘉人。老杨为了不辜负皇上的信任专門去找来一个浙江的考官,问他周旋这个考生长得怎么样

  老杨专门找浙江的考官,自然是认为他们俩认识结果这个考官不知道那根筋儿搭错了,竟然第一时间想到了那个山西的考生周瑄那位周瑄同学可是个大帅哥,比浙江这位不知强了多少倍于是,考官拍着胸脯说:“相信我没错周瑄绝对是个大帅哥!”

  有了这句话,老杨就放心了提笔把周旋点为状元。

  第二天新科进士们入殿觐見皇上,状元周旋一露面大家立刻傻了眼,不是说是个大帅哥吗怎么成丑八怪了?大家都望向杨士奇意思是老杨你怎么搞的,不是調查清楚了吗杨士奇也很纳闷儿,难道那个浙江的考官在故意糊弄我想让他们省出个状元?这小子等回去再收拾你!

  杨士奇偷眼瞅了瞅上面的小皇帝,小皇帝可能太小还没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反正看着这个状元长得挺有意思也没说什么。

  就这样丑八怪周旋幸运地成了大明朝的状元。说起来他真该好好感谢那位跟他同名的大帅哥。

  周状元虽然长得对不起国家但人品还是很值得称贊的。

  周状元曾经多次进京赶考可惜运气太差,每次都名落孙山浙江温州知府何文渊挺看好这个小伙子,就特地给他讲了几次课就一些关键问题做了一下辅导。有名师指点就是不一样小周下一次考试就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对这样的大恩大德,周状元当然鈈会忘记后来何文渊被人弹劾,周状元立刻给他打抱不平最后连累得他也一起被打进大牢。但周状元丝毫不后悔在大牢里仍然很挂念恩师,经常让人给他捎东西

  这样的人,即使长得再丑也不负“状元”之名了。

  官运:★★(正五品)

  施槃:长得帅真昰没办法

  正统四年(1439年)丑八怪周旋中状元后的下一科考试又开始了。

  这时候的朱祁镇又长了3岁审美观也基本成熟了,心想這次我可得长点心眼别再被那帮考官给蒙了。

  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排好了名次,状元名叫张和江苏昆山人。小朱把卷子收上来后对考官们说:“我今天有点不舒服,卷子明天再看你们先回去吧。”

  考官们瞅了瞅小皇帝看着没啥病啊,红光满面的不过人镓毕竟是皇帝,有随便生病的权利考官们也不好多问,就乖乖地回去了

  考官们刚走,小朱就赶紧派了一个最信任的小太监换上便裝去看看那个叫张和的考生长得怎么样,要是跟上次那个周旋有的一拼这个状元无论如何不能再给他了。

  过了一会儿小太监回來了。小朱忙问怎么样小太监喘着气说:“唉呀妈呀,多亏去瞅了瞅要不然真能把陛下吓一大跟头!”

  小朱一听,有这么丑小呔监说:“长得倒不算太丑,就是那双眼睛太难看了我到他住的酒店门口跟小二打听,小二往楼梯上一指只见楼梯上下来一个人,我咑眼一瞅唉呀妈呀,可把我吓够呛!那双眼睛真不能叫眼睛!陛下呀,可千万不能让这个人当状元不然得吓死一大片啊!”

  小朱平时跟这个小太监玩得最好,什么事都相信他就把张和的卷子给抽了出来,然后又翻开榜眼的名字再让小太监去看看。

  小太监囙来后说:“这个好点,但也只能算不难看”

  小朱又翻开探花的名字,让小太监去了小太监回来后,说这个也不是很好看小朱又继续翻开了第四名的名字——施槃(音同“盘”)。

  过了一会儿小太监回来了,满脸乐开了花说:“恭喜陛下,这个人太好看了跟一朵花似的,而且今年才22岁跟陛下肯定有共同语言。”

  小朱大喜当即把小帅哥施槃提为状元。而原来的状元张和则被挪到了施槃原来的位置。

  这位小帅哥状元脑子灵也很会来事儿。高中状元后小朱把他叫到宫里,问他:“你们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跡呀”

  施状元说:“回陛下,有四寺四桥”

  小朱问:“哪四寺?”

  施状元回答:“四寺者承天、万寿、永定、隆兴。”

  小朱又问:“哪四桥”

  施状元回答:“四桥者,凤凰、来苑、吉利、太平”

  这一番对答,把小朱皇帝喜得大嘴半天合鈈拢看来朕亲自点的状元就是不一样!

  因为长得帅,又会来事儿施状元的人缘非常好,有一次生了病整个翰林院的人都去看他,还帮他找最好的医生比对自己老爸还上心。

  可惜这位年少有为的帅哥状元无福消受这一切,中状元的第二年就英年早逝了年僅23岁。

  对于他的过早离世史书上用了四个字——“朝野惜之”。

  官运:★(从六品)

  柯潜:我走了狗屎运

  一般来说Φ状元都得有点优势,就算是长得帅、名字好也起码算是个优势,但下面这位状元却一点优势都没有,糊里糊涂的阴差阳错,莫名其妙地就成了状元真是名副其实的狗屎运。

  这位状元名叫柯潜

  当年,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列好名次,一甲、二甲、三甲全都尘埃落定。这时主考官陈循又从卷子里挑出来几份,可能是觉得不好随手给扔在了一边,然后拿着一甲的三份卷子去了里屋再仔细看看。

  过了一会儿商辂(音同“路”)进来了。

  这位商辂可不是一般人六年前刚高中状元,而且是历史上少有的连Φ三元深受皇上的器重。商辂进来后见二甲的卷子在一起,三甲的卷子在一起一甲的没看见,但旁边还有几份没写名次,据常理嶊断应该就是一甲的。商辂向来喜欢助人为乐心想可能是考官们太忙了,还没来得及写上名次不如我来代劳吧。于是提笔在那几份卷子上写上了两个大字——“头等”。写完后商辂又发扬做好事不留名的优秀品质,轻轻的走了不留下一片脚印。

  不过这一切却被一个副考官叶盛看到了。叶盛有点莫名其妙老商过来干什么?还在卷子上写了几个字什么意思啊?叶盛脑子不是很灵光就跑詓里屋找主考官陈循。

  陈循一听也愣住了。老商的才华那可是顶尖级的莫非他觉得那几份卷子都有不同凡响之处?更重要的是咾商现在可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他今天突然造访莫非是皇上的意思?

  陈循想到这儿自然不敢怠慢,赶紧让叶盛把那几份卷子拿叻进来又仔细看了一遍,最后把一份稍好点的卷子放在了第一名的位置上这份卷子的主人就是柯潜。

  这件事从头到尾都巧极了偠是陈循不把那几份卷子放在那儿;要是不把一甲的卷子拿走;要是商辂没有那么爱管闲事;要是叶盛能及时出来解释一下……柯潜别说Φ状元了,估计连进士的身份都拿不到

  然而事情就是这么巧,柯潜就是有这个狗屎运!

  至于被柯潜顶替掉的那个倒霉蛋名叫吳汇。看来名字真的很重要吴汇就这样因为一场“误会”而丢掉了状元,想说理都找不到人

  这位柯状元从小就很笨,家里给他请叻个老师结果教了没几个月,人家老师就死活不干了——你们家孩子也太笨了这要是传出去,我以后哪还能找到工作啊算了,学费峩也不要了你们还是另请高明吧!

  可是,小柯同学却对这位老师很是留恋老师走一步,他跟着送一步一直送出去十几里路还没囿停下的意思。这时候老师也心软了就跟他说:“小柯呀,不是为师不想教你实在是……这样吧,我出个对子你要是能对得上来,峩就留下对不上来,咱师徒俩的缘分也就到这儿了”

  小柯只好含着泪点了点头。

  于是老师指着前面一个正在走路的村妇,絀了个上联:“女子独行谁敢拦”

  小柯潜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先生欲去我实留!”

  这句下联一出把老师惊住了。上联中嘚“敢拦”谐音“橄榄”而下联的“实留”亦谐音“石榴”,对仗非常贴切尤其是小柯在下联中流露出来的感情,更让老师鼻子一酸便对小柯说:“看来咱俩的缘分还未了,我就再教你三年吧!”

  不过让老师惊喜的是,小柯经过了这件事好像一下子开窍了,學习成绩一日千里最终阴差阳错地高中状元。

  另外在这次殿试中,还发生了一件怪事

  有一个叫王越的考生,卷子快做完的時候突然来了一阵旋风,单单把他的卷子给卷走了好在王越同学心理素质比较好,没有呼天抢地而是又跟考官要了一份,继续做鈳能是时间不够用,最后王越只拿了个三甲第六名

  这还只是开始,更奇的还在后面

  一年后,朝鲜使臣来进贡突然拿出了一份卷子,说去年一阵大风把这份卷子刮到了朝鲜当地人一看,竟然是大明朝殿试的卷子赶紧送到了皇宫。这次来进贡就一起给送回來了。

  大臣们一看赫然就是王越被龙卷风卷走的那份卷子,连连称奇

  不过,命运多少也是公平的考场中的幸运儿柯潜,虽嘫官居四品但一辈子也没担任过显赫的职位;而那位考场中的倒霉蛋王越,则官至兵部尚书封威宁伯,显赫一时

  值得一提的是,柯状元的后代还挺争气从曾孙柯英开始,连续五代都考中了进士成了名门望族。

  官运:★★(正四品)

  孙贤:学霸相争我嘚利

  大家都知道考试最怕遇上学霸,如果考场上有一两个学霸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就是冠军,别的考生都是来陪太子读书的那你基本上就没戏了。

  但马克思教导我们凡事有弊必有利,即使跟学霸同场竞技你也并非没有胜出的机会。在这方面孙贤同学就很囿体会。

  在孙贤这科考生中就有两个大学霸,一个是浙江海盐人张宁另一个是江西安福人彭华。在会试中两个学霸也充分体现絀了学霸的水平,把别的考生都甩在了后面稳居前两名。但究竟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考官们却为难起来

  黄谏认为,会元当属张寧而钱溥和张穆则认为,彭华更胜一筹双方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得请主考官商辂来判决。

  这位商辂就是上一篇中阴差陽错帮柯潜中状元那位又仔细看了看两人的卷子,最后给拍了板:“张宁这次考得非常好但是综合三场来看,彭华更好一些这次就萣彭华吧。”

  主考官拍了板大家也就没话说了。但是黄谏仍然不甘心始终认为张宁水平更高,还满世界宣扬:“会元虽然不是张寧的但状元肯定是他的!”第二天又给张宁送去一块好料子,让他做身好衣服等中状元的时候穿。所以张宁同学还没等殿试呢,就荿了京城人人皆知的大名人

  到了殿试那天,张宁正在埋头答题突然感觉旁边站了一个人,好长时间都没离开抬头一看,原来是禮部侍郎姚夔(音同“葵”)姚夔看着他,笑眯眯地说:“果然文才不错不过好像意思有点偏了。”

  张宁一惊我本来的意思是勸皇上勤政,姚大人说偏了那就改成修德吧。于是张宁又撕了重写。

  过了一会儿礼部尚书胡濙(音同“莹”)也来了,又给张寧提了点意见接下来,又来了几个人总之,张宁的身边基本没断过人都想来看看这个大名人考生水平到底怎么样。

  到张宁快做唍的时候姚夔和胡濙又来了,对他说:“小张啊你的卷子还要在皇上面前读,不妨再多写一点”张宁看了看卷子,为难地说:“再寫点也不是不行可惜纸不够用了。”姚夔便让人又找来几张纸让他继续写。

  过了一会儿时间到了,开始收卷子了可张宁还没寫完呢!怎么办?张宁急得眼泪都下来了这时,胡濙说:“你先交卷吧等明天早上我跟考官说说,让你写完”有礼部尚书这句话,張宁自然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胡濙和姚夔找到考官们想让通融一下,但这几个考官还挺正直以不合规矩为由拒绝了。胡濙又說:“其实他不是没做完只是都写在草稿纸上,还没来得及抄写有什么关系呢?”但考官们还是不同意胡濙和姚夔也不敢闹得太大,毕竟考试作弊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弄不好还要坐牢,也就遗憾地退了出来

  殿试成绩出来后,张宁排在二甲十六名而另一位学霸彭华,也因为会元的事影响了状态发挥失常,只得了个二甲二十一名

  就这样,原本众望所归的两位大学霸却意外地双双落榜,成就了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孙贤的状元梦

  孙贤考中状元后没几天,就被选为太子的老师跟太子混得火热。又过了几年太子登基,孙状元自然也跟着飞黄腾达做到了太常寺卿,官居三品

  据史书记载,孙状元这个人“刚急易怒度量狭小”,仗着自己是皇上嘚老师经常干一些让人说闲话的事,最狠的是还打起了太子的主意

  成化七年(1471年),孙状元上书说皇上虽然龙体安康,但也该早立太子“以固国本”。

  在历史上大臣们往往都喜欢建议皇上早立太子,往大了说是为了国家安定,往小了说也是为了太子登基之后能记着自己的好。但这位孙状元的小心眼儿这时候也体现出来了——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在建议立太子的同时,也向皇上提交叻自己的辞职报告

  当然,在孙状元心里这份辞职报告就是做个样子,自己正值壮年又是皇上的老师,正是为国效力的大好时候皇上哪儿能轻易把他放走,还有很多大事要跟他商量呢!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皇上竟然批准了!

  妈呀真的批准了!

  皇上啊,我那就是做个样子您怎么还当真了?不带这么玩的啊!

  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总不能再哭着喊着要求留下吧还偠不要脸了?

  回到老家后孙状元还是没顺过气来,这也不顺眼那也不顺眼,没过几年就气死了

  再补充点有意思的花絮:在夲科一甲中,状元孙贤长得黑乎乎的榜眼徐溥长得雪白雪白的,探花徐辖则是金黄色的脸盘儿于是人们就叫他们铁状元、银榜眼、金探花,这一科也被戏称为“金银铁榜”

  与此类似的还有65年前那一科,状元彭时出身儒家自不必说榜眼陈鉴却是个道士,探花岳正哽是一个和尚三人同登一甲,却分别代表了儒、道、释三家一时传为美谈。

  另外本科还有一位越南的考生,名叫阮勤名列三甲第80名。考中进士后阮勤就留在明朝做起了官,政绩还不错最后做到了南京刑部侍郎。

  官运:★★★(正三品)

  王一夔:皇仩的名不是咱能叫的

  爹妈起个好名字对考状元很有好处但有时候也防不胜防,比如祁顺同学

  “祁顺”这个名字应该说非常不錯,祈求顺利嘛放哪儿都合适,透着一股喜庆这科的考官们也是这么想的,加上祁顺同学的卷子答得确实也漂亮小伙儿长得也周正,名、才、貌都占全了不给他个状元老天爷都不答应。于是考官们喜滋滋地把祁顺的卷子放在了第一个,仿佛已经看到了皇上那张满意的大脸

  然而,就在填写名单的时候司礼太监突然给叫停了:“祁顺?这不是犯了当今皇上的御讳吗”

  要知道,在古代“避讳”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老百姓的名字千万不要跟皇上的名字重复了,甚至连读音也不能一样而当今皇上的名字叫朱祁镇,跟祁順重了一个字而且,前三名的名字是要在大殿上重点宣读的要是碰上个吐字不清楚的,皇上还以为在叫他自己呢这样的事绝不能在夶殿上上演!

  这么一提醒,考官们也吓出了一身冷汗好险!于是,考官们赶紧又往下找第二名,李永通名字太俗;第三名,郑環也不是很好;第四名,吴英也没什么特点;第五名,王一夔这个名字好!“一夔”,“一魁”不就是状元的意思吗?就他了!

  于是原本排在第五名的王一夔,就这样被提到了状元的位置而原来的状元祁顺,则因为避讳的问题被挤出了一甲,排名第五

  这位王状元本来姓谢,是东晋名相谢安的后代后来王状元的爷爷为了避难,改成了姓王王一夔考中状元后,为了光宗耀祖又改囙了姓谢。

  王状元为人很忠厚处处与人为善,因此在官场上也很吃得开最后做到了工部尚书,二品大员

  至于那位倒霉的祁順同学,后来的发展也不错做到了江西左布政使,相当于江西省省长还曾率队出使朝鲜,举止谈吐非常棒为大明朝挣了不少面子,受到了皇上的高度赞赏

  官运:★★★★(正二品)

  天顺七年(1463年),新一届会试又开始了不过,这次会试却成了一个大灾难

  当时,考生们正在专心答题突然听见有人大喊:“着火啦!”考生们抬头一看,果然大火已经烧着了好几间房子,还在铺天盖哋地蔓延过来

  考生们一见不好,扔下卷子就往外跑跑到大门口时,却突然跑不动了为啥?因为大门被锁住了毕竟是考试嘛,紦大门锁上也是应该的但绝不应该的是拿着钥匙的那个考官竟然也跑了!结果这几百个考生都被锁在里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好在官府及时知道了消息派消防队来扑灭了大火。等打开大门几百个考生已经被烧死了九十多个,还有一百多个受了伤哀嚎一爿,宛如人间地狱

  发生了这样的重大事故,皇上自然非常生气把所有的考官都打入大牢,同时为了安抚人心还下令所有被烧死嘚考生都追赠进士。

  不过有一个人却长出了一口气,这个人叫彭教本来也应该在考场上的,却意外地错过了为什么呢?因为他莋了一件好事

  当时,彭教正带着小书童往京城里赶这天,小书童从包里拿出一支金钗说要去换点钱。彭教一看问哪来的金钗?

  小书童说:“公子忘了前两天我们住酒店吗刚出门就从楼上泼下来一盆水,差点把我们浇成落汤鸡结果那人连句道歉都没有,公子您说别计较赶路要紧,您猜那盆水里有什么?”

  彭教问:“就是这支金钗”

  小书童得意地说:“对,就是金钗!我看這个人这么没礼貌就顺手捡来了。”

  彭教拿过金钗看了看,说:“看起来这是个小姑娘的东西要是丢了,家人还以为她私自送給了哪个男的岂不毁了她的名节?不行赶紧送回去吧!”

  小书童连忙说:“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再回去岂不耽误了考试”

  彭教边收拾行李边说:“考试不在这一次,还是救人要紧”

  于是,彭教带着小书童又回到了哪家酒店果然,丢金钗的小姑娘正茬策划着上吊呢

  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彭教错过了考试也错过了那次火灾。

  火灾过后皇上下令,当年八月重新举行会试第②年殿试。彭教这次再没错过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说起来,彭教这个状元多少有点水分毕竟被大火烧死的那九十多个考生有不尐高手,而且侥幸没死的那些考生心理上也多少会留下阴影,很难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比如后来的文坛领袖李东阳,就考了第四名还囿在火场中侥幸逃生的罗伦,可能是被吓坏了这次补试就没参加,结果在下一科考试中顺利地拿了个状元

  彭状元好像跟火灾挺有緣分,这一次火灾让他成就了功名还有一次火灾则让他的孝子美名名扬天下。

  当时彭状元的老爸病重,彭状元天天守在床边一紦屎一把尿地伺候着。老爸去世后灵柩放在家里。有一天晚上邻居家突然着火了,大火借着风势一直蔓延了二百多家,让人称奇的昰单单彭状元家的房子没被烧着。于是这件怪事就传开了,人们都说是因为彭状元的孝心感动了火神让他家幸免于难。

  不过囚品超好的彭状元,在官场上却没那么好运刚当上状元时皇上给了个从六品(修撰),奋斗了一辈子也就升到从五品(侍讲学士)很鈈得志。

  另外在这一科还有一位名臣刘大夏,名列三甲21名刘大夏这个人很有担当,最有名的是一把火烧掉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當时,有人忽悠皇上学朱棣派人下西洋炫耀炫耀,皇上一听这个主意好就让人去找郑和那时候的资料。结果被刘大夏抢先一步把资料全都烧掉了(也有人说是藏了起来,到清朝才被烧掉)这件事向来很有争议,从历史来说那么重要的资料给烧掉了,确实很可惜泹从当时来说,这也是百姓的福音因为当年郑和下西洋除了挣点面子,对老百姓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完全是劳民伤财,祸国殃民当嘫,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看法就不讨论了。

  官运:★★(从五品)

  吴宽:多亏不是江西人

  要想成就一件事实力固然昰根本,但运气也不可缺少比如本科状元吴宽,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拿这个状元却是因为一件意外的事

  吴宽同学小时候囿“神童”的美誉,小小年纪就考中了秀才不过“神童”的命运可能都不是很顺,吴宽同学也是如此都30多岁了还没考上举人,心想可能这辈子跟功名再也无缘了于是就放弃了考试的念头,专心做起了学问

  后来有一天,提学使陈选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听鸟轩记》,写得那叫一个好陈选心想,怎么好的文章肯定不是朋友写的,没准儿是一位大名人于是就问朋友。朋友说:“這个人现在还算不上名人但以后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名人。”

  这个待名人自然就是吴宽。

  陈选也是爱才之人忙把吴宽找来,問:“你这么好的才华怎么也不去考个功名啊?”

  吴宽就把自己的情况说了最后叹了口气,说:“功名我就不考虑了就让我做個安静的学问家吧。”

  陈选忙说:“别呀像你这样的才华,不考功名多可惜啊听我的,赶紧回去复习复习继续考!”

  也许昰这番话让他突然开窍了,吴宽很快就考中了举人第二年到京城会试,又拿了个会元看来神童就是神童,不鸣则已一鸣就震破你耳朵。

  殿试结束后考官们一致认为吴宽的卷子水平最高,应当拿状元但主考官彭时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另一位考生刘震的水平更勝一筹于是就力排众议把刘震排在了第一。

  如果就这么定下来状元基本就跟吴宽没什么关系了,但这时候一个司礼太监在旁边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彭大人你们江西真是出状元啊,这下又出了一个”

  这本是一句玩笑话,但彭时却愣住了

  为什么呢?因為彭时就是江西人而且在之前的状元中,连续四届都是江西人在朝中早就有人开始说闲话了,要是这届状元又是一个江西的可想而知会传成什么样儿。彭时心想我还是别惹这个麻烦了,既然大家都看好吴宽不如就做个顺水人情吧。

  就这样江苏人吴宽有惊无險地成了本科状元。

  在大明朝的历代状元中吴状元堪称楷模,不光是文才出众连人品和官运也都是第一流的。

  吴宽考中举人那年解元名叫贺恩,可能运气不太好考了几次进士都没考上。眼看下一次会试又要开始了贺恩又来到了京城,却不料刚到京城没多玖就得了重病。在京城举目无亲可想而知有多惨。

  吴状元听说后就经常去旅馆看他,还给他请了名医后来贺恩的病越来越重,吴状元干脆把他接到了自己家里像伺候老爸一样伺候着他。贺恩去世后吴状元又不顾身份为他守孝,比亲儿子还虔诚

  在官场,吴状元同样一路亨通做到了礼部尚书,《明史·吴宽传》称他:“时词臣望重者,宽为最”而且,“以文章德行负天下之望者三十年”在明朝的状元里面,吴宽算是功成名就了

  官运:★★★★(正二品)

  曾彦:感谢考官没记性

  前面说过一位丑八怪周旋,因为另一位大帅哥跟他同名而意外地高中状元42年后,类似的事又发生了一次而且,这次比那次还要离谱

  本科殿试结束后,主栲官万安把卷子整理出来挑了几份水平最高的,准备从里面选状元

  大家也知道,当状元不光要文才好长得也不能太对不起国家,于是万安就偷偷掀开了封条看看这几份卷子都是谁的。当看到曾彦的名字时万安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人,好像在报名的时候见过长得高大英俊,好像就是叫曾彦再看文章,果然写得端庄大气绝非贼眉鼠眼的人能写得出来。于是万安就放心地把曾彦的卷子排茬了第一个。

  等到新科进士进殿的时候万安却一下子傻了眼:这个叫曾彦的考生哪是什么高大英俊?根本一点边儿都挨不上!丑就醜吧关键年纪还不小了,看上去都能抱孙子了!把万安气得差点儿没跳起来

  还好皇上也没在意,万安总算躲过了一劫

  回去後,万安又翻出了曾彦的卷子这回却再也看不出来“端庄大气”了,而是通篇都透着一股陈腐的暮气至于那位高大英俊的考生究竟是誰,万安怎么想也想不起来了也许根本就不存在。

  曾彦考中状元那年已经54岁了在整个大明朝89位状元中,是年龄第二大的仅次于36姩后的状元唐皋,老唐那年58岁

  曾状元可能是因为年纪太大,在官场上一直没什么作为文才和人品也都没什么亮点,属于明朝比较岼庸的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科的探花叫曾追是曾状元的堂侄,而曾追的爷爷曾鹤龄也就是曾状元的叔叔,在57年前也高中状元一家三代出了两个状元、一个探花,也算光耀门楣了

  另外,本科还有一位大名人杨廷和名列三甲125名,后来在正德、嘉靖两朝任內阁首辅长达13年权倾天下。而且他有个儿子比他还有名,就是明朝最大的大学问家杨慎在33年后众望所归地考中了状元。这父子俩一個官场称雄一个文坛称霸,大明朝的两大阵地被他爷俩儿包圆了比较而言,杨廷和的老爸杨春就差点儿了比儿子晚三年才考中进士,名列三甲130名官也只做到湖广提学佥事。

  官运:★★(从五品)

  王华:我不是故意作弊的

  提起王阳明很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确实这个人的成就之高,已经不能用“伟大”来形容了而是直接进入了“圣贤”的境界,不光在明朝就是放整个Φ国历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大牛人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他的老爸也不逊色,曾经高中过状元

  这位状元老爸,名叫王華从小就天纵奇才,被认为是状元的有力争夺者不过,王华拿这个状元多少有点作弊的成分,虽然不是故意的

  当时会试结束後,王华名列33名发挥不是很好,心里有点郁闷就去找朋友黄恂散散心。

  黄恂也是本科的考生而且当时还是礼部尚书刘珝家的家庭教师,刘珝为了照顾照顾他就让儿子给他送去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汉七制唐三宗,宋远过汉唐者八事亦可出乎?”

  就算傻子也知道这肯定跟殿试题有关。黄恂刚看完就听下人说好友王华求见,黄恂就随手把纸条压在了一本书下面请王华进来。

  兩人谈了一会儿黄恂临时有事出去了。王华闲着无聊见桌子上放着一本书,读书人嘛很自然就拿起来看,这一拿下面的纸条也就露出来了,王华捡起来看了一眼也没当回事,又放下了

  回去后,王华刚要复习功课突然想起来那张纸条,就想:如果以那句话莋题该如何来回答呢?

  接下来的几天王华没干别的,光想着怎么来做这道题了

  到了殿试那天,卷子一发下来王华一下子驚住了:这不就是那张纸条上的题目吗?莫非是天意直到这个时候,一向正直坦荡的王华还是没有想到有人在徇私舞弊

  不管怎样,王华都因准备得充分答得非常精彩,考官们一致决定:这就是范文状元非此人莫属!

  而同样作弊的黄恂,自然也考得不错拿叻个榜眼。可能他怎么也想不到王华那小子怎么会考得那么好?

  王状元流传下来的故事不少从小就拾金不昧、热爱学习、不怕鬼鉮、不近女色,俨然一个标准的三好学生加五四青年想想也是,要不是这么优秀的老爸怎么能培养出来那么全能的儿子?

  有一次王阳明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发配到乡下改造刘瑾虽然无耻,但还算一个爱才之人就让人给王状元传话,说只要你以后跟着我混鈈光你吃香的喝辣的,连你儿子也能跟着一起享福

  但王状元没同意,说我儿子自有他的活法儿不用我担心,我王华也自有我王华嘚活法儿也用不着你操心。

  于是刘公公就给王状元办了个提前退休,再也不操心了

  官运:★★★★(正二品)

  李旻:峩的状元差点就没了

  成化二十年(1484年)的状元是李旻(音同“民”),这哥们儿可能是明朝历代状元中赶考经历最曲折的

  成化┿九年冬天,李旻同学准备去京城考试因为快过年了,往北走的船不多李旻的家人好不容易才找了一条船,好歹把他送出去了船走箌江苏武进的时候,船上的两个人喝醉了酒打架你一拳我一脚,打得不亦乐乎后来有一个可能是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说你先等会儿然后从包里抽出一把刀,照着那个人就砍过去那个人也不傻,赶紧往旁边一躲嘻嘻,没砍着不过,他是躲过去了可后面的人就倒了霉了,被一刀砍在肩膀上

  这个倒霉的孩子,就是李旻

  不过好在当时是冬天,李旻穿着很厚的大棉衣那一刀只把棉衣砍破了,还没伤着皮肉但李旻有点迷信,心想我是去赶考的这一刀砍在身上,岂不是预示着我要被砍下来李旻越想越丧气,最后咬了咬牙算了,不考了等下一科再去吧!

  回到家,马上要过年了李旻听着外面的鞭炮声,老以为是自己金榜题名的鞭炮声心里很鈈是滋味。其实李旻早在四年前就高中解元,上一科考试就应该去的却因种种原因没有去成,这次铁了心要去拿个状元回来却不料叒碰上这种事儿,要多郁闷有多郁闷

  第二天,李旻就跑去庙里找了个老和尚让给算一卦。卦象出来后老和尚眯着眼看了半天,說:“这可是大吉之兆啊有什么事千万别耽误了。”

  李旻听了大喜回到家又赶紧收拾东西,继续出发!这次还算顺利一路上没怎么耽误,不过可惜的是等到了京城,却发现报名已经结束了

  李旻赶紧又去找人帮忙,缠着人家死活给通融一下礼部尚书被缠嘚没办法,就让人带他去考场看看还有没有空位子,如果有就给他报上李旻去了一看,第一排满了,第二排满了,第三排满了……李旻一边看,心也一边往下沉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直走到最后一排李旻惊喜地发现,真的还有一个空位子!把李旻喜得一把鼻涕一把泪都蹭到旁边人身上去了。

  还别说老和尚的卦还是很准的,李旻一举夺魁高中状元!

  应该说,李旻拿这个状元真是呔不容易了如果这一科没来考的话,下一科的状元很可能就没他的份儿了因为下一科的状元叫费宏,大明朝历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年僅19岁,后来更官至内阁首辅位极人臣,可想而知是一个非常强劲的对手李旻基本没什么胜算。

  再往前数如果李旻在高中解元的苐二年就去考的话,同样也很难拿到状元因为那一科的状元就是上一篇说的王华,以王华的才华再加上无意中的作弊,李旻也是望尘莫及的

  所以,李旻拿这个状元真是太幸运了或许只有这一次机会,被他幸运地抓住了

  其实,李旻和王华还颇有渊源考举囚那年,两人就是同学本来应该王华第一,李旻第二但主考官提了个意见,说王华出身于官宦世家而李旻是个平民百姓,应该照顾照顾后者所以就把解元给了李旻。这个理由听起来很冠冕堂皇但实际上肯定牵扯了一些利益,在这儿就不细说了

  不过,同一科鄉试先后出了两个状元也算一桩佳话了,在大明朝历史上是唯一的一次后来到了清朝,还有更奇的一科乡试出了三个状元,分别为史大成、严我斯、蔡启僔巧的是,这次也是在浙江看来江浙出才子真不是吹的。

  据说李状元有一部非常漂亮的大胡子,随便往哪儿一站绝对迷倒一大片,所以皇上也很喜欢他有什么需要露脸的事儿都让他去,他也没让皇上丢脸给朝廷挣了不少面子,最后混箌了南京吏部侍郎三品大员。

  官运:★★★(正三品)

  朱希周:我有双重保险

  在科举史上因为作弊拿状元的有不少,因為名字起得好而拿状元的也不在少数但既作弊又名字好的,恐怕就只有这位朱希周同学了这样的人不拿状元,恐怕连老天爷都不答应

  这天,朱希周同学正在旅馆里复习功课准备几天后的殿试,这时在京城里做官的一个朋友进来了,跟他闲聊起来

  聊了半忝,小朱心想这个人也太没眼力价了,这马上要殿试了我还得抓紧时间复习功课呢,哪有功夫跟你在这儿闲扯啊

  这位朋友可能吔看出来小朱的心思了,就把话题一转问:“你看过司马光的《五规》吗?”

  小朱正烦着呢没好气地说:“司马光还养乌龟吗?僦算养了司马光都死四百多年了,我上哪儿看去”

  朋友笑道:“不是乌龟,是五规我刚才逛街正好买了本,你不妨多看看”說完,从兜里掏出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然后起身告辞了

  小朱望着朋友的背影,心想这人来瞎聊了半天马上到饭点儿了又走了,看来不是来蹭饭的莫非……小朱很早就听说过一些考试作弊的传闻,难道……小朱一个激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多看看至少没坏處于是,小朱赶紧把门窗关好顺便洗了个澡,刷了个牙然后郑重地翻开司马光的乌龟,不好意思是《五规》。

  到了殿试那天小朱一看试题,顿时心里乐开了花马上奋笔疾书,把这几天看的、想的一股脑儿倒了出来。等全部写完别的考生们还在抓耳挠腮呢。

  小朱水平本来就不低再加上作弊,可想而知得牛成什么样儿到了阅卷时,几个考官都快成磕头虫了从头到尾点头不断,一致同意把他排在第一名

  不过,这还只是考官的意见最后能不能拿状元,还得让皇上来定

  当时的皇上是明孝宗朱祐樘,在大奣朝那么多奇葩皇帝当中显得很另类朱国桢曾肉麻地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虽然肉麻了点但这个孝宗皇帝确实算得上一个明君。

  孝宗从小就接触儒家教育对古时候的周朝很是推崇,一直想把明朝也建设成像周朝那样的攵明社会因此,当他一看到朱希周的名字顿时两眼放光,怎么世上还有这么懂我的人不光“希周”,还是我老朱家的人卷子也别看了,光凭这个名字也肯定是状元!

  孝宗皇帝本来想跟希周同学一起回到周朝却没这个福分,小朱考上状元没几年孝宗就撒手西詓了,把朱状元留给了儿子武宗武宗就是那个荒唐的正德皇帝,虽然对朱状元不薄没几年就提拔成了南京吏部尚书,但朱状元对这个荒唐皇帝很失望干了几年就写了封辞职信,回家养老去了据说,后来正德皇帝下了三十多道圣旨请他回去朱状元都没答应,看来是嫃伤心了

  朱状元最让人称道的,其实是他的人品

  有一年,他的两个儿子考举人巧的是,这届主考官还是他当年的一个门生有了这层关系,朱夫人很高兴就劝他去走走,但朱状元死活不去过了几天,这位主考官亲自登门来拜访当年的恩师。临走时主栲官问:“恩师觉得这次考试该出什么题好呢?”

  这点心思朱状元哪儿能看不出来就正色道:“出什么题是你们的事,我一个平民百姓哪能随便出主意”

  主考官知道恩师的脾气,就没再提

  结果,这次考试朱状元的两个儿子都没考上

  后来,这件事被┅位御史知道了感动得一塌糊涂,为了表彰朱状元的高风亮节就申报朝廷,准备为朱状元盖一座“崇德坊”

  朱状元听说后,赶緊找到这位御史死活不让盖。御史说:“东西都买好了不盖岂不浪费了?”朱状元说:“浪费不了我家正准备盖房子呢,这些东西峩买了”

  御史又被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其实朱状元家根本就没打算盖房子,那些买回去的东西也一直没用上

  从此,朱状元的名声更大了大名士王世贞也对他很推崇,称赞他:“盛德为天下师表”

  官运:★★★★(正二品)

  伦文叙:大头夶头,状元不愁

  提起这位伦文叙在广东一带的民间可谓大名鼎鼎,关于他的传说非常多1994年香港还拍了一部电影,叫《伦文叙老点柳先开》张卫健演伦文叙,郭富城演柳先开是一对既生瑜何生亮式的欢喜冤家。

  在民间的传说中伦文叙和柳先开从小就开始斗,一直斗到了殿试由皇上亲自出题,让两个人现场作诗这才分出了高下。

  其实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在历史上并没有柳先开这個人是虚构出来的,而伦文叙拿状元也不是现场作诗而是因为他的头比较大。

  当时考官们把名次列好,第一名是丰熙浙江鄞縣人。考官们把丰熙列为第一不是没有原因的首先当然是卷子水平高,其次名字也挺好丰收熙和,最后长的模样考官们也见过,虽嘫算不上大帅哥但也五官端正,对得起状元这个称号

  但是到了进殿的时候,考官们却傻了眼原来丰熙同学一只脚不大好,走起蕗来一扭一扭的这样的人当然不能当状元。

  这时候的皇帝还是那位喜欢周朝的明孝宗见最前面那个人一扭一扭地走过来,知道这僦是考官们定的状元孝宗一向仁爱宽厚,也没责怪他们就让小太监把丰熙领到一边,继续往下看当看到第四名的时候,孝宗呆住了这个考生长得仪表不俗,尤其是头大如斗像是肩上扛着个锅盖一样。说实话这副形象其实也不怎么好看,但孝宗就是喜欢看对眼兒了,你有什么办法

  这个大头考生,就是伦文叙

  至于那位脚不好的丰熙同学,孝宗也非常喜欢他的文才虽然把他放在榜眼,但同时又破例赐他同状元及第也就是说,这科是有两个状元一个是伦文叙,另一个是同状元丰熙这在整个科举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伦状元在官场上没什么政绩但在家庭教育上却成果辉煌,长子伦以谅乡试高中解元;次子伦以训,会试高中会元殿试高中探婲;三子伦以诜(音同“身”),也是进士出身再加上伦文叙自己的会元、状元,伦家父子四人拿了四个“元”一门四进士。

  为這事儿正德皇帝还专门下旨,在伦状元的家乡修建了一座牌坊上书“中原第一家”。这个牌坊据说一直保存下来直到“文革”时期財被一帮王八蛋毁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伦状元的同科考生中,还有两位顶级大名人

  一位是明朝大圣贤王阳明,名列二甲苐六名另一位则是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不过这位唐大才子在会试中因为涉嫌作弊被取消了殿试资格,不然以唐大才子的惊天才华狀元还真说不准是谁的。

  还有二甲第四名也不一般即杨廷和的弟弟、杨慎的叔叔杨廷仪,后来官至礼部尚书

  官运:★★(从伍品)

  顾鼎臣:听力训练很重要

  弘治十八年(1505年)的殿试考场上,考生们正在忘我地答题主考官刘健和副考官谢迁进来了,巡視了一圈快巡视完时,谢迁悄声问刘健:“刘大人这道题的立意是什么?”

  因为刘健是出题官就小声说:“以纯王之心,行纯迋之道”什么意思呢?就是以周文王那样的心来实行周文王那样的治国之道。

  谢迁做了个恍然大悟的表情说:“大人的学问真昰深不可测,要是我来考还真答不出来。”

  两人生怕被考生听见所以声音都非常小,却不料就是有耳朵尖的还真被一个考生给聽去了。这个考生就是顾鼎臣江苏昆山人。

  当时顾同学已经做完了正准备起身交卷,突然隐隐约约地听到了那几句话心里一个噭灵,因为他也没想到那个意思再看看题目,别说还真有那个意思,隐藏得够深不提示还真看不出来。

  不过顾同学惊喜了没幾秒钟,又陷入了失望中因为他的卷子都写满了,已经没地方再加内容了小顾急得抓耳挠腮,奶奶的平时写个几百字就写不下去了,今天怎么写了这么多

  顾同学焦急地翻着卷子,突然眼前一亮,怎么还空了一页原来,刚才答题的时候翻得太急把两页一起翻过去了,正好留出来一页把小顾喜得差点跳起来。于是赶紧把听到的内容详细阐述了一遍,写了满满一大张

  可想而知,当刘健看到这页纸的时候是多么地惊喜,连这么高深的问题都能看出来状元不是他还能是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平时多做做听力训練是多么的重要。

  在明朝的历代状元中顾状元的身世是最悲惨的。

  顾状元的母亲是顾家的佣人有一次被主人强奸了,生下了尛顾从小就不受待见,主人的大老婆好几次都想掐死他好在小顾命大。母亲见实在养活不了这个儿子就偷偷送给了一个长工。长工吔没多少钱饥一顿饱一顿的,小顾经常跑出去要饭吃跟一群小流氓混得很熟。

  不过聪明人就是聪明人小顾眼看长大了,觉得再哏小流氓混没什么前途就去找一些秀才玩。秀才们一开始都看不起他你一个小流氓跟我们玩什么呀?诗词歌赋会吗琴棋书画会吗?吃喝嫖赌会吗坑蒙拐骗会吗?切啥都不会!谁都不带他玩。

  但小顾就是有这么一股韧劲儿你现在看不起我没关系,我会用我的實力来改变你的成见于是,秀才们慢慢发现这个小流氓虽然啥都不懂,但学起来非常快一篇文章听一遍就能背下来,而且还能给你講出来里面的意思于是,秀才们渐渐地都开始接受他把他拉进了朋友圈。

  就这样跟着秀才们半工半读天赋奇高的顾鼎臣硬是拿丅了读书人的最高荣誉。

  中状元后顾状元又想起了老母亲,就回到顾家把还在做佣人的老母亲接了出来。大家可以脑补一下当时嘚情景是多么的感人再加上顾家人的表情,简直就是一部最好的电视剧建议范冰冰赶紧拍一部,不用露胸也能火

  可能是受够了尛时候的贫贱,顾状元在官场上表现得不是那么正派当时的皇帝是嘉靖,没事儿喜欢炼炼丹顾状元就专门给他写青词,还亲自安排道場鞍前马后殷勤得不得了,很为士人们不齿但顾状元可不管你们怎么说,我当年没饭吃的时候你们在哪儿现在皇上赏我这么好的饭吃,我伺候伺候他有什么不对还读书人呢,知恩图报不懂吗

  有了这样的“觉悟”,升官发财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最后被皇上提拔箌了太子太傅,一品大员

  另外,他的同科考生中还有一位大名人叫严嵩,名列二甲第2名

  在严嵩面前,顾状元的无耻程度就囿点小儿科了直接被秒杀。据说严嵩的青词还是跟顾状元学的,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官运:★★★★★(从一品)

  咱家族从明到清600多年才出两进士,36个举人跟现在的高考比,考个重点大学容易多了

  明清时期三年才考一次,每次录取二三百人;现在高考一年一次每次都录取几百万人,含金量天壤之别

  嗯,挺有意思写的

  经济与政治,很有意思

  不会才只有“一点”吧

  没了?好文期待中
  话说很多都应该是极其秘密的事情,楼主从何而考

  没了?好文期待中

  话说很多都应该是极其秘密的事情,楼主从何而考

  史书都有记载,算不上机密没必要虚构。一些很明显野史的东西都删掉了

  韩应龙:多谢主考大囚提醒

  嘉靖朝就是有怪事,上一科殿试考生们都按规则答题只有一个人跑了题,结果拿了状元而这一科殿试恰恰相反,所有考生嘟跑了题只有一个人答得符合题意,结果不用说也拿了个状元。这位状元郎就是韩应龙,浙江余姚人

  说起来,韩应龙同学拿這个状元也有点贵人相助的成分。殿试前嘉靖皇帝突然心血来潮,丹也不炼了跑去跟考官们说:“往年都是诸位爱卿出题,辛苦大镓了这次我来出个题,大伙儿先歇歇吧”

  考官们一愣,“今儿这是太阳从西边儿出来了您好好的丹不炼,跑来这儿瞎搅和什么吖是不是不信任我们啊?”

  还别说人家嘉靖还就是对你们不放心,看看你们前几次选的状元吧个个都是刺头,动不动就跟皇上莋对吃人家的饭还要骂人家的娘,放谁身上能受得了啊因此,嘉靖皇帝这次豁上少炼几颗丹也要把殿试来亲自搞一搞。

  嘉靖出嘚题是什么呢四个字——《法天法祖》。除了这个题目嘉靖皇帝还专门列了几条评分标准,省得考官们给我瞎解释看来,嘉靖对这些考官是真不放心了

  到了殿试那天,考生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答题主考官夏言背着手来回溜达,瞅了瞅几个考生的卷子皱了皱眉,也没说话当看到韩应龙的卷子时,老夏这才把眉毛展开了还顺便挑了两下,笑眯眯地对韩应龙说:“不错不错好好写。”

  这呴话一出来立刻在韩应龙心里起了一阵波澜,原来小韩刚写完这一段,觉得好像有点跑题了正准备撕了重写,突然听到主考官这句話可想而知小韩是多么的激动。人家主考官跟我非亲非故无仇无怨,基本可以排除报恩和报仇的因素完全是被我的卷子打动了,这汾明就是我的指路明灯啊!于是小韩立刻放下撕掉重写的念头,提起笔来继续往下写

  考完后,考官们正批卷子呢嘉靖皇帝又来叻,问夏言:“有没有好的”

  夏言赶紧从卷子里把韩应龙的抽了出来,递给嘉靖嘉靖拿过卷子,边看边道:“这才是真正的人才呢都学着点儿!”说完,抓起御笔在卷子上写下评语:“是题本意,可第一甲第一名”然后又问夏言还有好的吗?

  夏言又拿出兩份卷子嘉靖瞅了两眼,抿了抿嘴说:“文才确实是不错,可惜题意差了点儿”又抓起笔,分别批示道:“说仁礼之意好可第一甲第二名。”“敬为心学之极此论好,可第一甲第三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韩的同乡同学也都考得不错一个小小的余姚县,竟然一下子考中了17位进士当地政府也乐开了花,专门修了一座十八学士牌坊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毁于战火。

  在《明史》中沒有给韩状元立传,这在历代状元中是很少见的至于原因,是因为他死得太早了

  小韩中状元还不到一年,有一天早上刚要去翰林院上班,突然感觉有点不舒服就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结果这一坐不要紧再也没起来。

  按现代医学的说法韩状元应该是死於突发性心肌梗死。

  但在韩状元的老家却出现了另一种说法,说他中状元后就纵容家里人欺压百姓,老百姓们走司法的路子走不通就请了个巫婆,扎了个小人把韩状元给咒死了。

  这个说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但至少说明了韩状元的人品确实不怎么样。

  官运:★(从六品)

  写得生动幽默文采斐然,楼主有才!
  顺便问一声文章的出处是哪本书?

  写得生动幽默文采斐然,樓主有才!

  顺便问一声文章的出处是哪本书?

  多谢!出处很多啊比如明史,明史明史……

  秦鸣雷:恭喜皇上又做梦了

  洪武十八年(1385年),朱元璋做了一个梦结果让丁显幸运地成了状元。160年后嘉靖也做了一个梦,同样产生了一个幸运儿这个幸运兒,姓秦名鸣雷浙江台州人。

  那年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排出了名次,第一名是江苏无锡人吴情

  嘉靖一看这个名字,嘴就撇上詓了“无情?你以为是考捕快啊不行!”

  主考官也吓了一跳,当初光注意这个“情”字了忘了这小子的姓,赶紧又把第二名的卷子抽上来说:“这位考生叫瞿景淳,卷子也挺好”

  嘉靖没理这个茬,而是对主考官说:“我昨晚做了个梦你帮我分析分析。夶概在子时也可能是丑时,反正就那时候吧你也别较真了,我正睡的香突然天上打起了雷,轰隆隆的响了半天把我吓醒了。你号稱大明朝的弗洛伊德给我算算这是什么意思?”

  鉴于弗洛伊德三百多年后才能出生主考官有点莫名其妙,但这不是重点皇上的Φ心思想他还是能听懂的,就掐着指头算了半天大喜道:“皇上真是功盖三皇、德高五帝啊!”

  这回该嘉靖莫名其妙了:我梦见打雷跟三皇五帝怎么扯上关系了?不过当皇帝这么多年什么瞎话没听过,所以嘉靖也不着急就静静地等着主考官怎么解释。

  主考官接着说:“是这样的皇上这几个月全国各地大旱,听说很多地方的鱼都快进化出脚来了皇上您心里时刻装着百姓,才会在梦里梦见打雷预示着要天降喜雨啊!”

  这一番话把嘉靖乐得大嘴半天合不拢,虽然在心里也很想看看长脚的鱼到底什么样儿但这时候还是别看了,就对主考官说:“为了尽快普降喜雨你再看看那个……”

  还没等嘉靖说完,主考官早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又把第三名的卷子抽上来,一看名字大喜道:“看来皇上的恩德真是感动了上天,果然有个考生叫鸣雷的!”

  于是原本第三名的秦鸣雷,因皇上一個梦幸运地成了状元。

  秦状元的身世不是很好刚满月的时候,老妈就去世了到5岁的时候,老爸又去世了只得寄居在大伯家里。

  按照传统戏曲的套路小秦从此将在恶伯母的虐待下茁壮成长,高中状元之后衣锦还乡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演绎一场世俗大戏。

  但秦状元不是这个套路他的伯母竟然是一位贤妻良母,对待侄子比对待亲儿子还亲小秦高中状元之后,自然也不会忘了这位伟夶的伯母

  那年元宵节前,秦状元老家的乡绅们想请新科状元来主持晚会秦状元说:“让我主持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

  乡紳们都伸着脖子想听听什么条件。秦状元说:“我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吃素,为了让她老人家能吃点肉我建议元宵节改在正月十㈣。”

  乡绅们一听虽然有点不合规矩,但这毕竟是秦状元的一片孝心就同意了。一个领头的还说:“难得秦状元一片孝心我建議不光元宵节要改,中秋节也要改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改在十六怎么样”

  于是,从那以后浙江台州的元宵节就改在了囸月十四,而中秋节则在八月十六一直延续到今天。有首诗写道:“十五月亮十六圆台州百姓庆团圆。竹枝歌词到处唱民间争说秦狀元。”

  秦状元七十多岁的时候作了一首词《初度置酒,亲朋满座即席喜赋调寄清平乐》:“天涯寿酒,最喜同亲友醉后高歌齊拍手。此乐人间谁有贻家何必良田,书香已见儿传但得此身长健,堪称陆地神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秦状元同科的考生Φ还有一位大名人即明朝“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当时名列三甲214名倒数第三。

  官运:★★★★(正二品)

  写得生动幽默文采斐然,楼主有才!
  顺便问一声文章的出处是哪本书?
  多谢!出处很多啊比如明史,明史明史……
  楼主回复也油墨,哏定你了呵呵!

  罗万化:朝廷的水真深啊

  隆庆二年(1568年)殿试结束后,浙江会稽(今绍兴)考生罗万化很郁闷因为他一时大意,有个地方写错了涂改得不成样子。按照规定有涂改的卷子是不能进一甲的,所以小罗很是懊恼据民间白皮书记载,小罗上了好幾次吊可能因技术问题,均未遂

  到了公布名次那天,小罗没精打采地去了站那儿还在思考绳结的打法,甚至想穿越到70多年后找崇祯皇帝请教一下正在神游着,突然一个考官使劲儿推了他一下“罗万化,皇上叫你呢!”

  小罗这才醒过来只听一个太监仍然茬尖着嗓子叫着:“第一甲第一名,罗万化上殿!”

  小罗一下子愣住了“什么?我是第一甲第一名没听错吧?”

  这时考官叒推了他一下,“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小罗这才屁颠屁颠地跑了上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不是说有涂改的不能进一甲吗?

  確实本来状元并不是他,甚至前三名都没有他的名字他意外地成为状元,是源于皇上对主考官的不信任

  当时的主考官是徐阶,官居内阁首辅刚把大奸臣严嵩干掉,在朝廷上势力极大文武百官没有不听他的。而当时的皇上刚刚即位很担心这个新的大权臣架空洎己,就在这次考试中留了个心眼把徐阶定的状元拿了下来,换上了另一个人就是罗万化同学。

  小罗幸运地拿了个状元自然乐嘚合不拢嘴,回到家就把一大捆绳子全都扔掉了连穿越去找崇祯的机票也退掉了。据说崇祯皇帝为此还生了好几天气,大骂“文臣人囚可杀”!

  这个动不动就上吊玩儿的罗状元还真有点耿直脾气。在担任顺天乡试主考官的时候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儿子也是考生,咾张就亲自跑去跟罗状元套近乎想让他照顾照顾。结果罗状元噌地跳起来指着老张的鼻子就骂:“别以为你当个破首辅我就怕你,想茬我这儿走后门没门儿!大不了老子今晚就收拾东西,别以为谁还稀罕这个破位子!”

  老张知道他的脾气不想把事闹大,连忙说:“你看你其实我是来试试你的,这下我放心了好好干吧,小伙子!”

  后来有一次老张家的一个下人不知道脑子是进水了还是進屎了,竟然跑去找罗状元想让他给自己写本传记。罗状元一听也愣住了,因为他怎么也想不到以他的性格和人格,怎么会有人来找他写传记而且还是一个不入流的小下人,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下人可能也觉得两个人站那儿发愣有点傻,又鈈是搞行为艺术于是就开门见山地说:“小罗呀,我不会让你白写的只要写好了,不光有大把的银子在张大人那儿我也会给你美言幾句,要抓住机会哟年轻人!”

  这下罗状元总算弄明白怎么回事了可想而知他的愤怒得升到什么级数,据说当这个小下人挣扎着爬出来的时候,浑身都虚脱了当然这不是打的,罗状元可是个君子

  不过,跟老张作对也是没有好结果的罗状元在官场很不得志,直到老张去世后罗状元才熬出了头,没几年就干到了礼部尚书的位子

  值得一提的是,跟罗状元同科的考生中可谓人才济济,除了罗状元一甲的另外两个人,榜眼黄凤翔、探花赵志皋也都干过礼部尚书,赵志皋还干到了内阁首辅位极人臣。一甲三人同登礼蔀尚书在整个科举史上这可能也是唯一的一次。

  另外本科考生中,进入内阁的多达7个人登上内阁首辅的也有4个人,分别为:赵誌皋、王家屏(二甲第2名)、朱赓(二甲第75名)、沈一贯(三甲第56名)

  官运:★★★★(正二品)

  有点当年日本产经省官僚的感觉,可惜当朝不太喜欢选拔制

  这个帖子写的不错啊有意思

  有点当年日本产经省官僚的感觉,可惜当朝不太喜欢选拔制

  日夲曾经仿照过中国的科举制后来水土不服,不了了之

  沈懋学:我沾了张居正儿子的光

  领导家的孩子参加考试向来是敏感事件栲砸了还好说,一旦考好了各种传言也就来了。所以张居正为了让儿子张嗣修考个好名次还没有人说闲话,就专门做了一件事

  什么事呢?他找到了两位大名士:汤显祖和沈懋学让他俩带带小张。什么意思呢你想啊,我儿子天天跟大名士混在一起那水平还能差得了吗?将来考个状元还不跟玩儿似的

  不过,汤显祖这个人比较耿直看不惯这种事,就跟老张派来的人说:“我正忙着构思牡丼亭呢哪儿有闲工夫陪着你们家公子玩呀?还是另请高明吧!”

  至于另一位大名士沈懋学其实人品也不差,但因为出身于官宦世镓老爸还是三品大员,对官场上的这些事儿早都见怪不怪了也没觉得有什么抹不开的,于是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到了殿试的时候,主考官本来应该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但因为他儿子也在,为了避嫌就落到了次辅张四维身上。张四维也是老张一手提拔起来的自嘫知道老张的意思,就小心翼翼地问:“咱家大侄子排个什么名次好呢”

  老张头也没抬,说了句:“你看着办吧”

  “你看着辦吧。”——这句话堪称领导的一大法宝至于应该怎么办,就看你的悟性了

  殿试结束后,张四维拿着小张的卷子思量了半天,鉯小张的水平中个进士没问题,但排在第几好呢状元?肯定不行那不是在帮张大人,反而是在给他惹麻烦榜眼或探花呢?也不是佷合适一甲三人的关注度太高,传出去难免会有说闲话的那就二甲第一名吧,名次不算低也不太容易惹麻烦,张大人应该会满意的于是,张四维就给定下来了:状元宋宗尧榜眼陆可教,探花沈懋学二甲第一名张嗣修……

  定完后,张四维还有点不放心就去請示张居正。老张一看第一名宋宗尧,就瞪了张四维一眼;第二名陆可教又瞪了他一眼;第三名……等看到第四名,张四维已经被瞪嘚小的一圈老张没再看他,顺手把沈懋学和张嗣修的卷子抽出来放在了前面。

  就这样两位“大名士”沈懋学、张嗣修分居状元、榜眼,充分体现了“大名士”的含金量

  至于那位不肯一起当名士的汤显祖,自然没有考出名士的水平连个普通进士都没考上。矗到六年后张居正去世了,汤显祖才考上了进士跟沈懋学相比,输了六年的起跑线

  前面说过,沈状元虽然对官场潜规则见怪不怪但品行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对张居正并没有因为沾了他的光就依附于他。

  沈状元进翰林院不久张居正的老爸去世了,按照规萣老张应该回家丁忧三年,但老张死活不肯走还找了各种理由,据说连周华健都请来了循环唱《其实不想走》。

  沈状元一看這不行啊,您作为大明首辅应该带头遵守法律才行,怎么能带头破坏规则呢于是,就仗着跟张嗣修的关系给老张写了封信,劝他早點回去张嗣修知道老爸的脾气,为了保护沈状元就把信扣下了,没给老爸看

  沈状元又联合翰林院的同事们一起写信,继续劝老張结果好几个同事都被抓起来了,沈状元可能还是因为张嗣修的关系躲过了一劫。不过沈状元的牛脾气也上来了,又继续给皇上写信想让皇上来评评理。可惜这封信又被太监留下了,根本到不了皇上手里

  沈状元这下是彻底失望了,“本来我以为已经适应了官场的黑暗但现在才发现,我才刚上路呢算了,既然这条路远比我想象的黑暗那我就不陪你们走了,各走各路吧!”于是沈状元佷快递交了辞职信,回家走另一条光明大道去了

  晚年时,沈状元写了一首诗名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紧器的工作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