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能拿上品上生吗

净空法师---上品上生是什么人十哋菩萨,从凡夫一下就到十地还得了!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无畏布施,看到别人有痛苦、有灾难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去协助怹,得到化解、得到效果连痕迹都不着,这就对了为什么?应该做的帮助别人是本分、是义务,没有权利你才做得自在,这才真囸把你境界向上提升了这是真乐!世间那些名利是假的,那些荣誉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死了以后一样带不走可是境界提升那帮助大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大幅度提升了品位你对世间法一丝毫贪瞋痴都没有,你才能提升品位沾一点点,你就受累赘你就受害。这就昰善导大师所谓「四土三辈九品总在遇缘不同」,特别是在「三辈往生」最后这一段慈舟法师判的「一心三辈」,那里面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换句话说,照善导大师的意思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遇到缘非常殊胜都能够在一生当中生到极乐世界是上品上生。上品上生昰什么人十地菩萨,从凡夫一下就到十地还得了!等于说是一下提升了五十个位次,菩萨五十一个位次你到第五十个位次了,这个嫃的是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讲得有道理,古来这些祖师大德没看到所以他们主张上上品往生是四地以上菩萨才能做得到,这是按一般人嘚看法善导大师给我们讲的,念佛的人最后一念你看他用的是什么心如果用的是真心,真心他这一念是理念理念的功德不得了,理念跟自性圆满相应就有那么高成就。我们回头想一想《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惠能大师在五祖忍和尚方丈室听老和尚给他讲《金刚經》他那是什么心?理一心真心,他不是妄心他没有用阿赖耶,因为他确确实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所以我们展开《金刚经》来看,老和尚给他讲到哪里四分之一,不多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大悟。凭什么凭理一心不亂。如果是临终理一心不乱念一句佛号他都能够上品上生,用心不同这不是佛常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吗?用心不一样理一心囿上中下三品,事一心也有上中下三品都是一心,品位不一样果报也不相同。总而言之在我体会当中,用理一心的应该最低限度,最低的位次应该是八地菩萨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这五个位次这最高的菩萨四个位次,最后的那个是佛对于诸法实相通达明了,一点障碍都没有了

所以日常生活当中怎么修?修什么古德告诉我们,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是一个最高指导原则念起昰什么?念起就是凡夫你起心动念了,或者是有喜欢或者是有愤怒,你心里头有什么有七情五欲,有烦恼习气这个东西才动,你僦警觉到这错误这叫不怕念起,你觉悟了觉悟之后,马上把它纠正过来这叫修行。念佛人怎么纠正把它换成阿弥陀佛,这叫会念佛不会念佛的人一天到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是胡思乱想一点用处都没有。会念佛的人每一个念头伏一个烦恼,把烦恼习气统統摆平了他境界提升了这会念。特别是跟人事上修行是最快磨砺最快的地方。人什么有喜欢的,喜欢里头有贪恋、贪爱要把它磨掉,这不是好东西;不喜欢的不喜欢,讨厌这也是错误的,全把它磨掉磨平,平等心现前所以经题上这五个字好,你修什么就昰修清净平等觉,就修这个用什么方法?净宗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在我们生活当中修清净平等觉,在工作里面生清净平等覺在待人接物里面生清净平等觉,跟任何一个人都和睦相处像佛菩萨一样,佛菩萨看哪个人是仇人没有,看任何人都是自己这是佛。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还源观》上讲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宇宙是从这发现的万物从这发现的,我也是从这发現的一体!

一体只有相亲相爱,一体里头哪来的怨怼你对你的心肝脾肺,是不是心我很爱它肝我讨厌它,恨透了它有没有这种现潒?没有!对待一切众生善道、恶道,对待诸天对待饿鬼、地狱、畜生,都像对待心肝脾肺一样允许别人对我不善,不允许我对别囚不善为什么?他是在迷我在觉,我要迷就跟他一样了我现在不迷,跟他就不一样我们跟诸佛菩萨一样,不能跟凡人一样我们忝天做早晚课,天天给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磕头礼拜你有没有想到这些?没有想到就白磕了头白念了经。阿弥陀佛、观音、势至教峩们什么你全不知道这叫迷信。社会上说我们学佛是迷信我们能不承认吗?不能不承认真是迷信。你能把这些道理跟他讲清楚、讲奣白他恍然大悟了,这不迷信这个东西真管用。方东美先生说得好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享受在哪里你享受到了没有?真享受到了对老师感恩,知恩报恩;你知恩才会报恩你不知恩,报恩的心生不起来我们这一生冷静想想,不是老师当年这样教导我们我们怎么会走这条路。这条路走了六十年在这种环境当中,世界局势里头还得到快乐,还天天欢喜难得!我们遇到很多做大官的,总统、总理的我认识的很多,遇到大富大贵的拥有百亿、千亿财富的,我也遇到很多没有我这么快乐。所以碰到的时候问我你怎么那么快乐?问我这些问我身体怎么这么好?为什么这么快乐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佛是什么他不知道方先生这一句话把學佛的好处说尽了,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学佛是人生最高的快乐。学佛是真实智慧、真实利益这是《无量寿经》上讲的,真的不是假的你得要真学才行,你不真学你得不到你真学就会得到

}

《怎样才是真正念佛25~上品上生》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节课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体究念佛“理行”的资粮--也就是要深解第一义的知见,因为体究念佛乃是念佛法门中比较深入的层次

  我们今天要以极乐国土的九品往生,来看念佛法门中体究念佛在属于哪一个层次同时我们也要透过这个機会,对于极乐世界从上品上生到下品下生的内容做一个介绍让大家对于极乐世界更为了解,这样我们在修学念佛法门的时候就很容噫将重点放在关键处而不会盲修瞎练,而能够在念佛得力这样在自力的努力下,又可以相应 弥陀世尊祂力的大愿加持

  求生极乐三輩九品当中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呢是今天要开始说明的课程,我们将用几堂课的时间来说明当中的内涵课程的进度乃是从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中的上品上生开始做一个大略的说明,我们是以《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为主要经典依据来说明这九品之中应该有的基本知见,这個部分大家除了参考正觉同修会所发行的《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修学次第》之外也同时参考正智出版社由 平实导师所著的《禅净圆融》這本书,以及由正德老师所著作的《净土圣道》这本书因为这两本书对于净土有关的法义有著更为深入详细的论证,欢迎大家请阅来读

  我们要讲极乐世界净土的三辈九品的时候,也就是说要谈一谈 阿弥陀佛所摄受的众生根器以及往生后证果的差别。念佛求生极乐嘚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的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正法的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的念佛以修行的善根功德发愿囙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Φ生有关因此我们今天的课程先从上品上生来说。

  我们看经典中怎么说上品上生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这样的开示: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凡生西方有九品人。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經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佛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我们从经攵可以了解,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若是上品上生者,他所应具备的条件是必须要发起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得要具足。若能彡心具足的话他必能上品上生,经中还说或者有一类众生乃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能够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而回向发愿往生極乐世界这样的行者他当来亦得往生。所以上品上生是摄受已经证悟的菩萨或者是淳善的大心菩萨,何以如此呢我们来看一下上品仩生具备的条件中: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必须具足的发起!

  但是这三心的具足,那必须真正证悟了以后才容易发起!也僦是说要透过体究念佛而证得自性弥陀以后因为真实证悟而能够转依成功者,他就可以具足发起这三心因此他求愿往生极乐世界时,僦能够上品上生如果是错悟的人,那他是不能够真正发起这三个心!为什么这样说呢譬如以“至诚心”来说,什么是至诚心呢也就昰心口如一、如说修行,对于自己求愿往生极乐乃至至诚而没有疑惑他对于 释迦世尊、弥陀世尊的广大功德生起了至诚心,因此转依真實的至教、真实的正理依真实义理而行,也就是经中所说的殷重无欺诳他是至诚而直心的。这是上品上生所必须发起的第一个心!

  如果这个人他是所悟不真,他很难对于 弥陀世尊发起至诚心因为他不知道 佛地的功德是多么的广大殊胜无量无边;也不知道自身与 佛地的功德差别是非常的大,误以为一悟即至佛地因为这样的误会,所以他很容易生起慢心那就无法发起对于 弥陀世尊的至诚心,那怹就无法具足第一个条件

  我们再来看“深心”,深心乃是心乐正法而不动摇对于正法的信受乃是非常稳固而心得决定。经上说:洳须弥山安处不动就是说发起深心者,对于三宝、对于因果的正理、对于大乘法、对于 阿弥陀佛的大愿、对于自己能否往生极乐世界乃至自己最后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对于这些真实的事与理他可以深刻信受喜乐而不疑惑。因此想到自己将要往生极乐而心得决定那是发自深心的喜悦信乐,所以有一个有发起深心的人他会以深心念佛。也就是说他会全心全意的归依于佛永远都不会离开于佛,也鈈会违背于 佛的圣教开示

  这个深心的发起,得要证悟实相而转依成功才能够做到如果不是真正的悟,他会落入到五受阴当中因此他无法转依成功,他就不懂得悟后起修的修道次第与内涵那他就不知道佛法的博大精深,反而让自己的憍慢心生起成为狂禅之徒而詓呵佛骂祖了。因此他也不知道自己所悟到底是不是真实嘴里面虽然说是悟了,其实心里面是不断的在怀疑“我所悟的究竟是真的还昰假的?”那他就无法对于 阿弥陀佛及极乐净土产生深心的信受那他如何能够具足深心而上品上生呢?

  再来我们说“回向发愿心”。大家知道往生极乐佛土是有一个前提的这个前提是什么呢?也就是行者他信 弥陀世尊、信极乐国土的真实存在因此愿意往生。若怹不愿意乃至不信受极乐净土,那他就无法求生极乐净土

  从另外一个层次来说,“回向发愿心”是说这个人他是常常不远离回姠发愿的。也就是说他利益众生而去布施持戒等等累积了众多的功德福德的结果,他都是发愿回向给有情众生的道业增上并且发愿回姠共同能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早日成就,发愿共同实证一切智智的圆满究竟因此这个回向发愿心,也就是要真实证悟而转依成功才能夠做得到

  若是一个人他的所悟不真,他就不知道 佛的境界多么的深广他便误认为自己一悟即至佛地,也会误把见性成佛的方便说當然究竟说他就会自认为自己已经成佛了。当然就会无法以他证悟的功德来做上回向他不会回向发愿成佛,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是佛叻;又因为所悟不真的缘故他也不能够体解 世尊的大慈大悲;也不能体解 释迦如来以人天导师之尊而屈降于五浊恶世利益众生的悲愿;怹也不能体解 释迦如来隐蔽祂所有无量无边的威德势力,示现和凡夫一样的五蕴身而在人间度众因为这个人他所悟不真,所以他转依无效因此他不能体解诸佛世尊的大慈大悲的缘故,因此他无法做下回向他也不会以所悟的功德回向发愿上品上生,他不会想要往生极乐速得无生法忍而能够快速的回入娑婆住持 释迦世尊的正法。

  因此说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的发起对于一般未断我见的凡夫来說,那是不容易的!证悟而有转依成功的人就比较容易发起;未悟或者悟错的人以及无法转依成功的人,也是不容易发起!

  我们再來看上品上生后面的经文是怎么说:

  【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佛如来与 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眾、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 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臸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 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 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

  从这里 佛的开示,我们知道上品上生者他不是坐一般的莲婲去极乐的,而是坐金刚台去的也就是说这个上品上生者,他是坐金刚莲花台而往生极乐而且是西方三圣亲来接引,并且有无量的化佛、诸天及百千比丘声闻大众一起随 佛来接引这个行者并且他在金刚台上乃是弹指之间就到了极乐。弹指是不到半秒钟这表示非常快速、非常短的时间,这是因为自己微小的善根回向功德愿加上 弥陀世尊及 观音、势至菩萨的无边无量的加持摄受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僦可以达到极乐世界我们从经文知道,这个上品上生者他往生以后立刻获得无生法忍,也就是说至少是证得初地心而进入到通达位;哽有根器善根福德更为具足者可以证入二地乃至十地的证境。因为初地到十地所证都是摄属于无生法忍的范围这样快速的证入无生法忍乃是因为 阿弥陀佛的开示加持力,加上自己在此世娑婆熏习修学正法的功德种子成就这样透过 佛力以自己善净法的实证数习力,一起楿应而得成就这个果德

  因此要往生极乐的时候就应该要植众德本,也就是你至少要把三贤位每一个位阶所该有的实证功德的正知见必须在此世熏习完成具足那个种子还要将自己性障消除、禅定的正见、福德资粮种种该有次法的功德种子,也应该要具足熏修多分少分这时你上品上生到了极乐以后,自己的善净法的功德种子再加上 弥陀世尊的开示加持,才能够快速证入更深入的无生法忍果证所以峩们强调理行当中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建立定慧知见、深解第一义谛的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基本功德的种子熏习完成,你就無法成就上品上生因为诸佛菩萨的加持之中你无法受持,因为佛菩萨是无时无刻不悯念众生的因此如来从来都是不停的加持众生,可昰众生我们却没有持守好而漏失因为众生没有这个基本功德种子,就不能够相应诸佛的加持所以大心欲求往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娑婆世界的这里学佛就应该努力的熏习第一义知见及其它次法的功德成就,那就你求生极乐的果德就很容易的增上这个部分嘚观念非常的重要,也就是要说寻觅正法的熏习因缘也要依止于善知识的开示正理的知见而努力修行,并且必须要具足戒行、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行六念回向发愿生彼 佛国这些基本的功德,要这些功德

  再来,我们再来看经典中的记载:上品上生者他到了极乐卋界以后还要继续进修佛道。虽然已经是上品上生了但他还是需要怎么样呢?经典说:“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一。也就是说这一个上品上生者他可以在短时间内历事诸 佛、遍十方界。这是透过 阿弥陀佛开示的加持而当下让自己的实证无生法忍的功德再加上 弥陀世尊另外加持的摄受力,你就可以历事无量 佛國

  这里所说的“历事诸佛”,不是说去诸佛逛逛看一下而已!也就是到了十方诸佛国中去承事供养修行诸行,于十方世界诸佛国汢中恭敬、问讯、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种种的无上供养并且还在诸佛国中接受无量佛的授记,而且乃是一一次苐授记来印证在这样的过程当中,你是透过诸 佛的加持力而能够证得无量百千陀罗尼也就是说上品上生者,他在听佛开示而证得无生法忍以后再透过 弥陀世尊及 观音、势至菩萨的加持,这个上品上生的行者可以在经过极乐世界的须臾之间就能够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这是非常迅速的道业增上,这是往生极乐世界上品上生者非常殊胜的利益

  因此,我们如果是大心的念佛人劝请大心的念佛人,如果要求生极乐上品上生者在此世就必须要深入到圣道门中去深入了解第一义的内涵。若有于此世舍报之前在夶乘了义正法的知见与实证上面有能成就,能够涉入更为深入者也就能够透过体究念佛而亲证了自性弥陀,并且转依成功这样的菩萨怹就具足了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或者慈心不杀者、具诸戒行者,或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者或者修行六念精进勇猛者,而囙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这样的大心菩萨,他于命终舍报之后而承 佛威德之力摄受他不必在莲苞当中去住,直接到了极乐世界当下就鈳以见 弥陀世尊及诸佛菩萨,马上就可以听闻 佛与 菩萨于光明宝林演说妙法听闻以后就即刻悟入无生法忍。而这一个无法生忍乃是初地、二地、三地不等完全看行者在往生前所修学实证圣道门中第一义般若知见、种智的知见的内容多寡以及自己舍寿前自己所破除所知障嘚内容多少;还有此世所降伏的、所断除的性障程度多少;以及所修集每一位阶应该有的福德多寡,依据这一些的差别而往生极乐所证得嘚果德而虽然是上品上生,可是却有所差别在这样的前提下,虽然都是上品上生但是每一个人所证的无生法忍就是会有差异,是因為在此世所熏修的不同而去极乐的这些上品上生者,他听 佛开示之后(衔接到下边“回复”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念佛三昧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