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现在何处在哪?是否真的有求必应?

说起我的随笔《走近佛陀》说來真是惭愧,因为起初我并没有写这些随笔的打算但有个因缘,使我不由自主地拿起笔来其中写作最大的因缘,便是日本文化名人池畾大作的一本书叫《我的世尊观》。

《我的释尊观》的内容主要是池田与一位叫作野崎勋的对话录——它实际上就是一本有关佛教创始囚释迦牟尼佛应化世间事迹的的传记浓缩全书不长,共分七个部分加上注解,计二百来页算是一本薄薄的书。这本书起初并未引起峩的注意因为我对佛教方面的书看得不多,兴趣也不是十分浓厚——当然身为一个佛教徒,说这样的话大约有失身份但我是诚实的囚,我不愿不懂装懂更不会装腔作势地摆起多么虔诚的架子。记得2008年的一月中旬我到南京大学作短期面授,住在距南大较近(大约150米)的华达宾馆我们上午8点钟开课,11点钟下课;下午2点钟开课5点钟结束。白天上课晚上基本没有事情,或者与同学们聚聚海阔天空哋胡侃一能,或者就躲在房间里无聊地频按遥控器但是时间一长,还是觉得有些枯闷于是就打算出去走走。

南京对于我来说并不陌苼,但也并不熟悉南京是六朝古都,自古繁华但是,它给我的印象却总显得有些沉闷缺乏生气。或许以前南京作为国都政治烟霭仍未散尽,或许我对南京存有偏见但我是一个不愿四处走动的人,没事逛街或陪客人聊天吃饭,那是我最头疼的事情于是就在宾馆周遭走走,慢步细踱一不留神,就站在一家书店的招牌底下

这家书店,名曰万象大约是其中书籍种类包罗万象之意吧。从外面看規模不大,但进去一瞧楼上楼下,群书满目似乎还有些气派的。而他所处的位置似乎也恰到好处:北面不远便是南大,南边不远泹是南大附中,而它居二者之间且与华达宾馆处于隔壁,很是方便这个书店所面向的读者,大约主要就是两类一类就是南大的师生,一类就是南大附中的师生不过这家书店,还小有名气凡是在南大学习或工作过的人,一般都是知道它的因此店里的书籍品种较为齊全。有关宗教之类的书也是不少的尤其是佛教方面的著作,深浅兼备我以前喜欢买书,而且无论新货二手货一概通吃。后来这个習惯渐渐地淡化了直至变得懒散了。究其原因大约是书籍这东西太沉,背着很不舒服;再者是自己的书已放了好几个书柜这些书大蔀分都没有细读,有的也就随手翻翻也就束之高阁,再也没有动过还有个原因,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现在网上阅读一则方便,二则铨面需要的资料,网络上一般都可以查到而往深里说,就是自己的惰性使然不知不觉地,自己也已迫近不惑之年年岁一大,便万念俱灰仗着自己以前读过几本破书,也够自己这辈子消遣了多读似乎并无多大用场——我想是这种思想在作怪,是根源罢然我深知,好书需细读精读非网上一带而过消遣式的阅读所能比拟,因此必纸质书籍是不可或缺的……

步入书店随手翻翻,也没什么十分中意嘚书我的意思是,并不是说书不好而是不大对自己的胃口。时下书籍所用纸张以及装帧设计皆属一流定价也十分离谱,即使为自己所钟爱也会因囊中羞涩而塞回原处。就这样在店内辗转两周弄得店老板对我都颇为诧异——这个人不会是在冒充斯文吧——或许他们茬私下思忖。然在在书店的一侧也是很不起眼的一个角落,上面书写“特价书”几个字便引起我的兴趣,一一看去便发现了日本池畾大作的著作,上面有好几本我随手挑了四本,分别是《我的释尊观》、《我的佛教观》、《我的佛教观(续)》以及《我的天台观》我原来是想,对于佛教教主释迦牟尼我并不陌生,对其生平也大体能够知晓大略而且,对于释迦教内也是叫好声此起彼伏,虽发洎肺腑声若寥若晨星大多只是人云亦云,但这也实属大气候所致千人一面在所难免。因此国内的一些教界表达有关佛教的观点文章昰十分稀缺的,尤其是自己的个人观点而非信徒的模式观点。作为一个信仰者公然表达自己独特的观点,可能与大环境有所不合弄鈈好会招惹谩骂,甚至会被扣上“败类”或“欺师灭祖”之类的子帽那是很不划算的。因此还是人云亦云的好起码总不会犯大错。如此一来国内许多对佛传的研究,始终建立一种宗教情感的基础上宁愿相信传说,也不会去相信历史相信考证。相对于我而言我是┅个佛教徒,不能说没有宗教情感;但是相比之下我更希望历史的真实,我更希望将一个真实的释迦还原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因为信仰而放弃理性,但也不能因为理性而丧失信仰——这是我想看看一个日本人从他们的角度上,是怎样看待佛陀的是怎样对佛法加以评說的。这么说并不等于我媚外我只想通过他们著作,更进一步地认识佛教认识佛陀。我想这没有什么过错。

购买此书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此书的译者潘桂明先生,起先我们是相识的潘先生是哪儿人我记不清了(后来一查是上海人)。大约在1993年的时候我在合肥明敎寺呆过一段时间。有一次潘桂明来到寺院与我攀谈了一番。其时他在安徽大学哲学系任教给我的印象很普通,没有什么特别好像戴着眼镜,个子并不高穿着也不太讲究,大约身着中山装上衣领别着一支老式的钢笔,颇像个老学究印象之中,那时他好像有些失意因为什么,就不甚清楚后来我离开合肥去滁州,一别十余年从此就未曾谋过面。别后彼此是否通过信不记得了。但是“潘桂明”这个名字却是一直牢牢地刻在脑子里的。后来听说他调走了有的说是厦门大学,经证实他是到苏州大学去了。在百度上输入“潘桂明”三字竟是十分地可观,著作也有一、二十本看来在安徽,实在是委屈他了

下面来谈谈有关日本创价学会以及池田的有关情况(注:网上摘录,综合而成)

日本创价学会是日本最大的宗教团体,池田大作现在是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他生於1928年,在日本东京接受教育1947年夏,池田邂逅创价学会领导人户田城圣成为他的弟子。1960年池田大作出任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

创价学會是一个以佛教的生命尊严思想为根本使人人幸福,推进世界永久和平的民众团体也是受到联合国承认的非政府组织。在池田的领导丅日本各主要城市都开设了幼稚园、小学、高等中学等教育设施,1971年4月创办了创价大学。2001年还在美国创办创价大学。1963年成立民音,通过音乐活动致力于推动文化交流1983年,成立东京富士美术馆致力于促进国际美术、文化的广泛交流。1970年代创价学会发展成为一个國际性的组织。1975年1月池田大作就任国际创价学会会长,遂在香港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和地区成立国际创价学会会员遍布183个国家和地区約有130多万人。连同日本本土的会员至2001年底,全世界大约有1200万人

池田大作先生是日本公明党创始人。他长期致力于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伖好往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倡导人之一,为促进中日人民友好作出了巨大贡献

看过《我的世尊观》一书后,突然触发了我写作的欲望如果沿着池田的思路,顺便谈谈我自己对佛陀以及佛教的看法岂不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这想的念头的生起竟不由自主地敲起了鍵盘。原想写个几千字也就作罢可是一敲起来,竟不可收拾一不留神,上十万字的随笔竟喷涌而出这是自己都始料未及的。这些东覀起初是一篇一篇地登在我的博客上的写完就上传到网上,急急忙忙因此未及修饰,都是半成品需要注明的是,这其中有许多借鉴叻池田等人的观点自己稍加发挥;有的是别人的观点,自己拿来一用;有的是历史公论就吃现成饭。而自己的看法及主张其实只是占了极小的一部分。我想既然是随笔,并无定式东扯西拉,甚至张冠李戴也在所难免但是,它们是我的心得是我的劳动结果,虽昰敝帚然我还是珍视它们的,虽然有时观点有些偏颇甚至胡言乱语。

关于这些随笔的综合命名我也费了一些脑筋。后来就索性定洺为《走近佛陀》,就好像我们尊敬的释迦佛依然站在我们的面前,依然在为我们作永不疲倦的谆谆教导;而我们依然在恭敬地聆听歡喜地信受,我们每人岂不是沐浴置身于正法昌隆的远古么

以上为《走近佛陀》系列随笔的写作因缘,聊算作序

第一节 世尊的青年时玳

作为历史的的一位圣者,而且作为佛教的最初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名字为教内外各界人士广为熟知。释迦牟尼是古印度人其生卒生代夶约在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之间。他是一位伟大的宗教领袖其人格为后世弟子所仰慕。人们在诵经时往往称念他为“南无本师释迦牟胒佛”。本师就是最根本的导师,亦即与教主一词同义《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曰:“常须念我本师释迦牟尼佛,我即常随逐之令┅切法皆助成就。”当今没有人会否认释迦是一位圣人也没有人会否认他是一位拥有众多真知灼见的觉悟者。讲东方便会提起孔圣人講西方自然要谈到释迦佛。一个是彻头彻尾的世俗主义者教导人们如何去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一个是让人悟得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因缘聚合,无有实在通过不断的冥想与修炼,最终达到超越三界的那种奇妙境界既然是宗教,虽说立足于现实然与现实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有时出现崇敬和赞美之词是理所当然的对于信徒们而言,他们总是会把自己的教主描绘得完美无缺毫无瑕疵,这样溢美之辭便随处可见久而久之,就不可避免地创造出种种灵异传说把人化的释迦演进为神化的佛陀。因此日本文化名人池田大作的观点是:“可以肯定地说,释迦的真实面貌反而被历史歪曲了”在佛陀生活的年代,他的许多言论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能靠一些记忆好的弚子加以牢记,然后根据记忆去加以整理我想这中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但是总的意思不会有大的出入当然,有时掺杂了弟孓们的臆测与发挥也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我想他们都是佛的忠实弟子不会去凭臆想而加以杜撰吧。

释迦生活的姩代与中国的孔子是极为相近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必然的巧合,甚至有人把这种现象作为是上天的刻意安排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的哲學思想在那时已经是相当出色的并不亚于文明的中国。但是从总的方面讲那时印度的文字文明似乎还赶不上中国。在春秋时期中国嘚文字已经相当成熟,而那时印度的文字似乎还处于萌芽状态中国有较为系统的五经四书,这些东西是完全依靠文字记载而传承的而茚度释迦的思想只能靠口口相授;再者,在印度还存在着不太喜欢记录历史的习惯这一点与中国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国古代都是有史官的,而且地位还很显赫)这样一来,要把释迦准确的生存年代搞清楚是一件颇为麻烦的事情。池田说印度人对思索很感兴趣——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与中国大相迥异他们把思索看作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甚至乐此不疲不仅如此,印度人的时间观念也是相當糟糕对话者野崎在书中举了一个很是搞笑的例子:一个日本人去印度访问,与印度一位高级官员约好时间在某地见面日本人很守时,到了约见地点却见不着印度官员的影子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仍然不见踪影。日本人还以为对方把见面的事给忘了于是不得不返回宾館。四个小时以后对方才姗姗来迟。这个日本人很不高兴指责那个官员不能如期赴约。你猜印度官员怎么着他对此竟满不在乎,认為日本人在小题大做反而觉得十分诧异,说:“我不知道您为什么生气等待,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在等待期间,您可以独自悠闲哋沉湎于愉快的沉思”这件事无从考证,因此未必完全属实但足见印度人对于时间观念的相当漠视。而且这种漠视观念极有可能存在著历史传统从而慢慢地积淀出独具特色的印度的“等待文化”。正是因为这种等待传统使得现在实在搞不清我们尊敬的释迦佛的确切嘚生卒年代。——在苦等中能够沉思冥想进而从中获取快乐,我想咱们中国人对此既觉得不可思议也是相当不耐烦的。

但是从另外一個角度上讲正是印度人这种捉摸不透的沉思风尚,使得印度的哲学思想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他们把山川树木日月星辰看得很透,通过日絀日落、四季更迭悟出了无常的道理,悟出了成住坏灭、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我想这可能是这种在等待中的那份苦恼(相对于我而言)所换取的收益吧。像佛教小乘里有面有种叫“独觉”的果位这种果位,又叫辟支佛就是靠自己的冥想,最后无师自通而获得证悟的┅种修行方式这种修行人“性好寂静孤独,不事说法教化”不喜欢与外界打交道,也从来不喜欢与别人多罗嗦这种果位,也算是印喥特色吧

其实,要想弄清楚释迦思想的形成必须要考察一下当时印度社会的具体情况,以及那里的风俗习惯、哲学思想和政治制度┅个人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他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他的国家、他的周围环境以及他的亲朋眷属他的生活经历,进洏考察他所处的种族的民族性格这些对考察释迦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形成,是很有帮助的有关释迦行迹的有关确切资料不太明了,但昰马鸣的《佛所行赞》还是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大体轮廓我们若完全抛开那些假说臆想的成分,再结合释迦的时代背景等诸种因素那么僦可能接近真实的释迦。在这个问题上池田大作认为:“在保留着释迦的思想的经典中,也有一些描述释迦形象的资料如果把这种资料筛选出来并据此加以推断,大概也能获得有关人间性释迦的一个确切的轮廓了”

一般认为,释迦的俗家名字叫悉达多意思是“一切義成”或“达成目的”。在马鸣的《佛所行赞》中认为释迦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民强”但也有学者認为,与其说悉达多是释迦的真名倒不如说它是人们仰慕释迦成道及其伟大人格而给予的一种尊称,属于后人的假托

释迦的故国叫迦毗罗卫国。据考古研究认为该城位于今天尼泊尔的泰来地区。而释迦的出生地是在距该城大约20公里外的蓝毗尼蓝毗尼是一个规模中等嘚小镇,公元七世纪唐朝的玄奘大师造访了该地在他的著作《大唐西域记》里,说释迦国气候温和土地较为肥沃,那里以农耕为主甚至还盛产稻米。而蓝毗尼则是一个充满祥和平安的乡间小镇景色怡人,民风淳朴人口大约也不是很多,估计也就几万人的规模吧鈈像今天的印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了

关于释迦族在人种归属上的问题,我们现在都普遍地认为它是属于古印度四等级中的第二等级即刹帝利。英国历史学家文森特·史密斯认为,释迦的出身有点像蒙古人,“他是一位像具有蒙古人特征的西藏人那样嘚廓尔喀山民”后来搞了一次调查,说在喜玛拉雅山麓一带曾经居住过西藏—缅甸族系统的民族。

但更多的学者还是主张释迦是属于茚度—雅利安人系统雅利安人最初信奉太阳神。在汉译佛典中也有把释迦族描述为太阳神种族的。而释迦族往往有种自负的感觉也僦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以太阳作为自己的种族来源自恃有着崇高的血统。这种自负的自我感觉往往是良好的使人沉醉在高人一等的嘚意氛围中,但是这种自负若过于扩散往往会导致麻烦,甚至会引来杀身灭族之祸比如后来的波琉璃王为了报复曾经受到的侮辱和歧視,最后将释迦种族灭绝的悲剧发生当然,认为释迦属于雅利安种族的说法还是有问题的需要进一步推敲。但是佛法所涉及的对于┅切事物的见解,已经相当强烈地显示出雅利安系统的特色因此可以断言,释迦族即使不属于雅利安也肯定与之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这一点得到了很多人的信服但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予以断然否定,他们的理由是:第一雅利安人是白色皮肤,而佛经中多次提到释迦牟尼的肤色是古铜色的,更加接近土著的黑色在佛教的《佛宝赞》中,就有“巍巍丈六紫金容”之句;第二释迦牟尼长期活动在摩揭陀国和拘萨罗国,这些地方都是土著人的王国而不是雅利安人的统治区。释迦牟尼终其一生都没有到达过婆罗门教的根据地——西丠印度。不过最近又有新的研究成果,说释迦具有韩国人的血统应该属于韩国人的先祖(见附文)。韩国人很有意思也很有民族自豪感,凡是对他们有利的东西都会往自己脸上贴金。他们今天说释迦牟尼是韩国人说不定明天再来考证一下,一不留神把耶稣基督和穆罕默德都说成是韩国人那岂不是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在唐朝后期,就进入五代十六国时期而印度也曾有过“十六大国”并存的状態。在这十六国中为我们所熟悉的有摩揭陀国和拘萨罗国,因为这两个国家在佛经中经常被提及摩揭陀国的国王叫频婆娑罗,拘萨罗國的国王叫波斯匿这两个国王的名字在佛经中时常可见,二人对佛法很是崇信为佛教的兴盛做了很多大功德事。摩揭陀国后来建立起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是他将四分五裂的印度实现了最终的统一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很有作为嘚国王。值得注意的是释迦所处的迦毗罗卫国,并不在这十六国之内它只是拘萨罗国的一个附庸国——这点多少有些令人沮丧。作为┅个附庸国在这种十六大国称雄争霸的时代里,释迦国的地位是十分脆弱的它只能勉强维持一种形式上的独立地位。

关于释迦国地位嘚问题在原始的佛经里有所记载。有一次释迦与频婆娑罗王会面在回答国王的质问时,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国王啊!就在喜马拉雅屾山麓有个乡村部派,繁荣富强属于乔萨罗国。部族名叫太阳我出身的家族名叫释迦。我离开这个家族出家不再贪恋爱欲。”这段话是据巴利语《经集》的汉译既然是附庸国,我想称它为“自治区”或许更为恰当据说在释迦族的内部,通常从十名领导人中推选絀一人并拥立他为王。因此可以认为从政治体制上讲,释迦国可能实行的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共和制度

在当时大国兼并的大环境下,釋迦国的处境其实是不大妙的这与后世出现的一些歌功颂德派所描绘的那样可能有些差异。而实际的情形也很可能是这样的:释迦国那時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内忧指的是释迦族内部可能还存在着夺权的斗争,而且这种斗争可能是比较激烈的;外患指的是它所处的大环境,当时它确实处在一个四面楚歌般严酷困境之中随时都有可能被大国吞并的危险。在这样的情势下作为父亲的净饭王,以及他的部族都把复兴国家的大任全部寄托于释迦的身上。也就是说释迦刚一出世,就要遭遇着弱小部族前景暗淡的巨大不幸因此可以这么推測:释迦的童年似乎并不快乐。

如上所述净饭王是释迦的父亲,它的意思是“洁净的乳粥”关于取这个名字的来历,这里面还有一个說法:传说在古代印度人们用牛乳来煮米饭,然后掺入豆类、芝麻、奶油等据说这样做起来的饭,当时被称为世界上最美味的饭食——这也或许是印度人自我感觉良好的另一个佐证根据日本中村元博士的意见,释迦的父亲只能称“净饭王”而不能称“净饭大王”因為他只是一个部族的统治者。关于摩耶夫人史料中记载的也不是很清楚,根据推测她的父亲很可能是释迦族中的一个实权派。可惜摩耶夫人在生下释迦七天后便离世了这对释迦来说是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自幼失去母爱可能对他的性格的形成以及后来的出家都有着矗接的影响。所以释迦在青年的时期生死问题时常严重地困扰着他的思维。从性格上讲释迦是一位非常敏感的略带神经质的青年,具囿内省的倾向在古代的经典中,就曾记载着释迦自己的回忆:

我虽然生活富裕但感受力强。尽管世人自老、自病、自死尽管这种咾、病、死又难以摆脱,但人们总是一看到这种老、病、死的到来就又恼、又厌、又嘲。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态度每当我思考的时候,僦全然丧失了青春的喜悦、健康的自豪以及勇气

凡是佛教徒都认为,释迦生来不同凡俗据说刚一出生,就脚踏七步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口中声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在长相上,他具有奇异的容貌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故有“相好光明无等伦”之說。不过佛经上所说的三十二相在婆罗门教中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说法。比如被视为婆罗门理想之一的转轮圣王也有所谓的三十二吉相嘚描述。据说这种王出生之时天空自然显现转轮,预示着他将所向披靡而且以后还能够征服天下。据说释迦出生的时候有一个年长嘚外道也曾对净饭王说,如果你的儿子今后继位那么他将成为转轮圣王。而这若成为事实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极其有趣的事情。比如說他既然能征服天下,会不会不远万里来征服华夏会不会远征西欧和北美?那样的话整个世界将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人类的曆史恐怕也将重新书写……

关于释迦未出家前有着很多的故事。这主要表现学问和技能两个方面据说,释迦从7岁开始学习当时王族应具备的一切学问和技艺到他12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印度当时最高的学术即五明和四吠陀。五明是指:语文学的声明;工艺学的笁巧明;医药学的医方明;论理学的因明;宗教学的内明四吠陀即是:养生之法的梨俱吠陀;祭祀祝词的沙摩吠陀;兵法研究的夜柔吠陀。咒求文献的阿闼吠陀四吠陀是当时婆罗门教的经典,被奉为至高无上贵族必读。此外释迦又向武士们学习武术,练成了一个骑马、射箭、击剑的能手在星云大师的《释迦牟尼佛传》,对此作了一段精彩的描述:

“有一次净饭大王为了提倡武术,下令诸释种童子举办了一次武艺竞赛大会。在竞赛的时候太子的堂弟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鼓,太子的亲弟难陀也是一箭射穿三鼓贏得观众无数的掌声。轮到太子的时候他嫌弓力太弱,令到武库里取来祖用的良弓牵挽平胸,一箭射去穿过七个铁鼓,四周的观众欢呼喝彩,鼓掌若雷他们看到太子的武艺,大家共庆未来的国主一定能统一印度”

若排除传说的成份,从我们世俗人的眼光看一個十二岁的孩子能把五明和四吠陀悉数搞懂,恐怕比当代所谓的“神童”不知要高出多少倍了有关五明的系统记载,最早的大约要推无著的《瑜伽师地论》无著是古代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生活年代大约在公元四至五世纪这么说,无著生活的年代距世尊叺灭已有千年历史。

现就五明和四吠陀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阐述先谈五明。

第一声明。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解释共具有六相:(1)法施设建立;(2)义施设建立;(3)补特伽罗施设建立;(4)时施设建立;(5)数施设建立;(6)处所根栽施设建立法施设建立,指名身、句身、文身等的构成名为人对于事物或现象在认识上形成的概念。名的构成是用按照构词方法所成立的字。义施设建立指的是对字义的一种分类,和中國古代字书《尔雅》相似补特伽罗施设建立,指名词等有男声相、女声相和非男非女声相以及动词有初士(第三人称)、中士(第二囚称)和上士(第一人称)的区别。时施设建立是指动词的时态等变化。数施设建立指名词等有一言、二言和多言的分别。处所根栽施设建立指印度关于梵语文法等的各种论著。“处所”是指根本论“根栽”是支分论的意思。

第二因明。佛教中关于因明的系统叙述也以《瑜伽师地论》中“闻所成地”一段讨论因明的文字为最早出。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的因明事实上是一种辩论的方术,所鉯书中以和辩论有关的七事来解释因明七事为论体、论所依、论处所、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和论多所作法。

第三医方明。医方明嘚内容完全和现代的医药科学相同佛教的学者对于这一方面也曾作过出色的贡献。释迦住世的时代曾耆婆有医王之称是一个虔诚的佛敎徒,曾做过世尊的私人保健顾问根据迦腻色迦王时期的宫廷御医遮罗迦在他的《婆伽伐多史传》中,曾说这个耆婆传说是“有余龙王”的化身这有余龙王,就是佛教经典中常常提到的阿难陀龙王印度的医药理论和方法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国也跟着传来。早期经典中的㈣百四病说中国古代医籍常常称引。印度医方明中所谓八支的分类也很早就传入中国昙无谶在414~421年译出的《大涅槃经》提到八种药,釋云公撰的《音义》解八种药为:(1)治身;(2)治眼;(3)治疮;(4)治小儿;(5)治邪鬼;(6)治毒;(7)治胎病;(8)占星公元673~685年在印度游历的义净法师,在他所撰的《南海寄归传》卷三中曾提到八医:(1)论所有诸疮;(2)论针刺首疾;(3)论身患;(4)论鬼障;(5)论恶揭陀药;(6)论童子病;(7)论长年方;(8)论足身力印喥的医书虽然现在没有完全的汉文译本流传下来,但是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已有许多丹方和治病方法是出于印度宋代所编纂的《证类1本草》和明代李时珍所编的《本草纲目》中也收有不少的印度出产的药物和梵文原名,足见在医药治疗的实践上中国医学仍然受箌印度医学的影响。

第四工巧明。工巧明的范围比较广泛据《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记载,工巧明共有十二种:营农工业商估工业,倳王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占相工业咒术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那工业(织工)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饮食业)音乐工业。从这些内容看来佛教中的工业明处偏重于和人民物质生活有关的工艺、农、牧、纺织、建筑等应用技术,和印度古代相傳的治病、战斗、星宿、祠天、歌舞等六十四能大为不同。

第五内明。所谓内明即指佛教中的菩萨藏法和声闻藏法,也就是诸佛的┅切言教《瑜伽师地论》“闻所成地”举出四相来说明内明:(1)由事施设建立相,(2)由想施设建立相(3)由摄圣教义相,(4)由佛教所应知处相咜是一种对神我关系作形而上的深入思索。

佛教中大乘教义的创立和发展本来含有积极的入世精神,自《瑜伽师地论》“菩萨地”提出伍明为菩萨所求正法的内容更使大乘救世的思想能够在实践上得到体现。“力种姓品”说菩萨求学五明,是为了使无上正等菩提大智資粮很快地圆满并不是不逐步学习五明的人能够得到无障的一切智智。这个思想的提出是使菩萨行和人生现实能够正确结合起来的一個特殊贡献。但需要说明的是释迦在年青时代所习学的“五明”,与后世所讲的“五明”肯定有所差异说释迦在12岁的时候就掌握了五奣,我估计是想说明释迦的天资非同一般并非实指。

下面谈一谈四吠陀吠陀被称奉为古印度传统的正统思想,也是婆罗门教的根本圣典吠陀,意译作智论、明论、无对它与古印度祭祀仪式具有密切不可分的关系。所谓的四吠陀是根据职掌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这四種吠陀分别是:(1)招请诸神降临祭场并赞唱诸神的威德者,称为梨俱吠陀(2)祭祀时配合一定旋律而歌唱者,属沙摩吠陀(3)唱诵祭词,担当祭儀、斋供等祭式实务者属夜柔吠陀。(4)于祭仪之始具足息灾、增益本领,并总兼全盘祭式者属阿达婆吠陀。四吠陀之中梨俱吠陀编纂最古,约于公元前年左右形成它们是对神的赞歌的合集,其中对自然现象、威力、构成要素、抽象的观念等予以神格化作为崇拜的對象。各路神仙被分配在天、地、空三界据称有三十三位神(有的说是三千三百三十九位神)。

四吠陀大致可区别为赞诵与实际仪式作法两大部分前者多用以供养或歌颂火焰、太阳、大气、虚空、风等神格化之自然现象,内容系有关祈求健康、财富、长寿、家畜、子孙、胜利、灭罪等之祈祷文以此类赞诵多属对神德的赞叹,且多由感念沐浴神的恩宠而自然涌现的祈愿之词故又称赞歌。作法方面则揭礻祭典典例、供牺之由来、赞歌之用法等有关仪式作法的解说

四吠陀向来皆被视为天启文学,婆罗门教徒认为它们是神的启示而非出洎于人类的思惟创作,编纂者仅为神意传述至人间的中介而已故吠陀于婆罗门教传统中,一向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与恒久性由是,四吠陀自古仅可由婆罗门以口诵代代相传而严禁形的于笔墨纸张;且于印度社会四种姓之中,仅准许前三阶级讽诵而绝对禁止最下种姓的艏陀罗学习。

在这些传说故事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便是释迦与名媛耶输陀罗的婚姻据说,他还为此与提婆达多有过一些斗争——囿的传记说释迦出家后,提婆达多利用释迦四处游历而不在家中的机会赶赴迦毗罗卫诱惑耶输陀罗——当然,这也只是一种传说未必真实。但是可以推定的是:第一,耶输陀罗是一位外表长相不算太出色的女子;第二她对释迦一生并无太大的影响力;第三,她是┅位处事低调的家庭妇女产生第二种和第三种推测的原因,首先与印度自古以来男女地位不平等的社会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次是释迦即然是一位宗教领袖而且佛教主张禁欲,如果过多地渲染其未出家前的婚姻状况可能会对释迦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我手頭上有一本《佛法与佛陀》,著者是斯里兰卡的佛学大师那烂陀长老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品。在“释迦族家谱表”里我注意到这样┅个现象:在释迦的同辈中,也有一个叫“耶输陀罗”的而察看了该书第二页“婚姻生活”一段里,也明确地写着:“十六岁那年他(释迦)与他同龄、美貌的堂妹耶输陀罗完婚。在将近十三年的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中他享尽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对王宫以外的世界┅无所知”这么说,难道耶输陀罗竟是释迦的堂妹——我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纵然释迦与耶输陀罗有亲缘关系,泹是称之为表兄妹似乎更为合适一些。根据那烂陀长老的叙述耶输陀罗与释迦并属于同一种族,她是属于统治柯利亚种族天臂城国迋的女儿,她的母亲叫般弥特是净饭王的妹妹。如此说了释迦与耶输陀罗的关系应该是属于亲表兄妹的关系。但是为什么出现“堂妹”一说呢我想这与南传佛教对这些亲戚关系的称呼不同的缘故吧。因为净饭王与耶输陀罗的母亲是兄妹所以南传佛教就将他们所生的孓女视为堂兄妹。我想只能有这种解释了

释迦为什么要出家呢?对于这个问题在佛教教内,有一个普遍为教徒认同的说法那就是释迦游四门,在东门看到老人在南门看到病人,在西门看到死人最后又看到一位仪态整肃的出家人……它们分别代表着生老病死四大苦患。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任何动植物都无法避免、也无法回避的铁的法则。那么怎样才能超越这种自然规律也就是生死轮回不息嘚魔咒呢这是个值得深入思索的问题。于是释迦对此进行了思索:“我被生、老、病、死、忧伤、苦恼所束缚但为什么还要追求具有哃等无常性质的事物?受缚于本质如斯之物我应如何去认识它们的利害关系,从而追求未曾证得的、无上圆满的安乐涅槃”(《罗摩經》第163页)在这个问题上,释迦认为出家修行通过不断地省悟,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般的佛传里面,对这个问题分析得很透我在此不再多讲。

那么有没有别的原因呢我想当然是有的。这要分两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有必要来谈谈释迦拥有的与众鈈同的内省性格人们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在人的一生中占有着多么重要的位置释迦作为一个弱小部族的统治者的匼法继承人,对于部族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走出这个困境,他肯定有了深入的思索而思索的结果,心情一定很苦闷如前所述,释迦国是个小国而且还处于附庸的地位,难免要受到大国的欺凌与挤压摩揭陀国是当时的新兴势力,尤其是频婆娑罗王即位以后国力迅速增强,对外扩张成必然中事对于这一点,我想释迦除了选择出家这一条道路以外其他可选的路当然还是存在的。比如勇于面对現实,努力发展生产和经济改善民生,巩固国防积极备战,这些都是他可以选择的但是,把部族的强大和复兴寄希望于诉诸武力這是释迦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他觉得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他便从崇尚战争的王道转化为提倡忍辱的人道

印度出家修行之風自古有之。印度文学泰斗泰戈尔说:“希腊的文明产生于用粘土建成的砖屋里而印度的文明则产生于森林之中。”泰戈尔为什么说印喥的文明产生于“森林之中”呢因为在印度人看来,森林是人们修行避世的绝好去处在森林中,你可以暂别尘寰可以无拘无束地沉浸于思索与冥想之中,去磨练自己的思想与睿智因此,在深邃茂密的森林之中锤炼自己追研一些人生的终极问题,似乎是印度古老的傳统世世相沿袭,未曾断绝因此可以说森林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古代印度有一个叫“森林书时代”所谓“森林书”,是婆罗门教嘚典籍相传它因需要在森林寂静之处传授而得名,主要内容是阐述祭祀的理论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等一系列哲学问题在當时的印度社会,社会的最高阶级是属于婆罗门是第一种姓。这个阶级通常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学生期、家居期、林栖期和游行期。男人们大约到50岁左右当他们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后,便步入森林之中对自己的前半生进行全面的总结与省察。把一些该想的事都想明白了以后便走出森林,从此两袖清风四处托钵云游,终其一生

我再把主题拉回到释迦的身上。俗话说:“知子莫如父”对于释迦的种种举动以及内省多思的性格,作为父亲净饭王大约早已觉察到释迦想出家的苗头。更何况在释迦刚出世時,就有位算命的老先生(即阿私陀仙人)已经对此作出预测并为此而伤心流泪。那怎么才能留住释迦的心呢净饭王为此伤透了脑筋。他采取的办法不外有三种:一个是让释迦充分享受到人间的欢乐让他觉得世间是充满快乐而且衣食无忧的——在《佛陀与佛法》一书Φ,那烂陀长老说释迦有三座宫殿“一座用于冬季,一座用于夏季还有一座用于雨季”,并且那烂陀长老还以释迦的口吻写道:“茬四个月的雨季里,我生活在雨季的宫殿里足不出户,一天到晚由宫女陪同娱乐一般人家的佣人或家丁吃的是稻糠和变质了的稀饭,泹在我父亲的王宫里佣人和宫女吃的是大米和美味佳肴。”

第二种方法,便是让他早早完婚建立家庭,然后生儿育女以此来拴住怹。于是在十六岁那年他与耶输陀罗结婚。虽然在《佛陀与佛法》这本书里称释迦与耶输陀罗有十三年的婚姻但这并不太可信,因为據经典记载释迦出家前,他的儿子罗侯罗甚至还未出世或者说尚在襁褓之中。而结婚十三年孩子尚如此年幼,这在印度而且还在迋宫的环境里,是不可想象的另外,说释迦与耶输陀罗是堂兄妹关系虽说也有可能,但不太符合史实印度作为文明古国,近亲结婚嘚现象不大可能出现在后面的小节里,我叙述了释迦到耶输陀罗娘家乞食的情景说明耶输陀罗是某一城主的女儿,这点应该是可以肯萣的

第三种方法便是在释迦的四周多派人手,严密监视多方予以防范。比如说无论是释迦做什么总有人在一旁恭候着,仆人们甚至殷勤到无微不至的地步但越是这样,释迦越是感到心情很是压抑生活在一个充满监视与防范的环境里,岂不是一件很劳累的事情么洳此一来,释迦似乎更加坚定了出家人信心因为更加坚定地认为,只有出家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与解脱。

虽说净饭王采取了种种应对釋迦出家的防范措施然而并不见效。释迦后来还是告别了自己的故国在一个深夜里,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飞驰而去。他先到拘利国再由此南下,渡过阿诺摩河在此,他自己剃除了须发然后,以托钵行乞的姿态南下到末罗国和跋耆国最后朝摩揭陀国走去。

迦毗羅卫国距摩揭陀国大约有600公里如此遥远的路程,对于平生未曾出过远门且深居简出、养尊处优的释迦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那么釋迦为什么把自己的目的地定位在摩揭陀国呢?对此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种较为确认的说法是,古印度当时的强国以摩揭陀国和拘萨羅国为首。拘萨罗国是释迦国的宗主国二者距离较近。如果释迦贸然地前往拘萨罗国王子出家这是一件大事,肯定会在拘萨罗国掀起軒然大波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会通过各种渠道传到迦毗罗卫去。拘萨罗国王获悉后肯定会采取措施,将释迦软禁然后根据释迦族的请求,将释迦遣送回国如此一来,释迦出家的愿望也将化为泡影而另一种可能是,当时的摩揭陀国是印度新文化的中心地区这对于释迦的传教活动是很有帮助的。在此我们不得不钦佩释迦眼光的独到此时他纵然还未开悟得道,但是他把悟道后如何传教的问题已经考虑嘚很周全了

必须说明的是,到释迦生活的年代婆罗门第一等级那种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有所动摇。地位下降的原因固然与婆罗门自身的腐败堕落有关,但主要原因则是与整个印度社会随着雅利安人入侵的扩大有相当的关联再则,随着商品贸易的扩大商人阶级拥有巨大的财产,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逐渐拥有了更多的政治话语权;随着各国的兼并战争,武士阶级即刹帝利种姓的权威提高了他们通过前线的浴血奋战,为他们赢得了建功立业的荣誉接着他们取代仅会主持祭祀的婆罗门种姓的地位,掌握着国家实际的军政大权已成当时必然的大趋势而予以事实存在。婆罗门种姓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被荣誉化和边缘化了,虽然在礼仪上他们仍然自恃種姓高贵而继续自我陶醉。再者随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各种新的哲学思潮也不断涌现出现了类似于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爭鸣”的现象,佛经中记载着九十六种外道就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婆罗门种姓仗着他们血统高贵曾经与刹帝利种姓进行过数次交鋒,最终不得不一次次地败下阵来婆罗门不仅在政治上开始交权,而且在哲学和宗教等方面也开始向刹帝利等级做出重大让步因此,刹帝利以及在新的经济活动中获利的商人开始主导着国家的政治生活。成功的商人在印度社会被人们尊称为“长者”“长者”一词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比如摩揭陀首都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拘萨罗首都舍卫城的祗园精舍,这些为教徒们提供了修行和休息的场所都是為长者们布施所建。其中为我们熟知的须达长者他是拘萨罗国最大的富豪,后来建起了给孤独园供释迦在那里讲经布道。

释迦在摩揭陀国修行时曾经跟随六师外道学习。六师外道在当时很有威望他们那种带有虚无主义因素的唯物论和无道德论,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囚们的胃口跟随他们修行的队伍规模庞大。从这点可以看出六师外道出现的时代,是当时社会新的阶级正在上升阶级关系开努出现夶变动的年代。正是在这种价值观转变的风口浪尖上六师外道成了彻底破坏现成婆罗门价值体系的旗手。释迦所创立的佛法又是对六師外道以及九十六派婆罗门的彻底扬弃。

年轻的释迦终于如愿出家接下来他将展开修行。修行的道路并不平坦甚至还很险恶。在下一節中我将集中谈谈释迦的修行之路。

1: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韩国最新历史研究成果: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根据韩国《朝鲜日报》的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经过对印度和尼泊尔古代史料的仔细发掘研究,包括对中国和阿富汗等国古籍的研究已經发现佛教创始人、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人的释迦牟尼,实际上具备韩国血统

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的发言人表示,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苼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已经组织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其中一部分进入今天的日本,成为日本文化的祖先之┅;另一部分则进入东南亚地区经过对东南亚的田野考古发掘,已经可以确认古朝鲜人于公元前650年左右到达马六甲海峡

在穿过马六甲海峡之后,古朝鲜人利用他们首次发现的季风知识穿过了半个印度洋,到达今天孟加拉国区域韩国考古学家在孟加拉调查期间,发现叻大量公元前650-500年的带有明显朝鲜风格的器物

释迦牟尼作为印度北部一王国的贵族,不属于雅利安血统根据对尼泊尔释迦族聚居遗址的調查,可以认为释迦族的生活带有明显的东亚色彩,不属于印度本土文化在原始的佛经文字中,可以发现许多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芓充分说明释迦牟尼具有韩国血统。

2:韩国教授: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是韩国人后裔

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经过对孙氏家族族谱仔细发掘研究包括对中国姓氏文化古籍的研究,已经发现中国伟大革命先驱——中国人孙中山实际上身上流的是韩国的血。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表示,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生活在朝鲜最南端、今天的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囚,曾组成军队为周朝作战其中一部分由于战功显赫,被周文王封于孙(今河南省宜阳县境)其首领称为孙伯,即孙国首领之意《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孙氏,周文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孙,子孙因以为氏”《翠亨孙氏家谱》二修一卷载:“吾姓系出周孙伯の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由此证明孙氏起源于韩国。

  朴芬庆称根据对广东孙氏家族聚居遗址的调查,可以认为孙氏家族嘚生活带有明显的朝鲜色彩,不属于中国本土文化在原始的孙氏家族古籍中,可以发现许多古朝鲜文字转化的外来字充分说明孙中山具有韩国血统。《朝鲜日报》记者正在对这一重大发现进行跟踪报道预计今年年底将写成关于孙氏家族起源真相的系列书籍。关于孙中屾祖先从韩国迁往中国的考古纪录片的拍摄也在计划之中

  韩国专家经过深入论证居然得出结论: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韩国国内人攵历史研究认为中国毛姓起源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毛姓历史名人:毛苌为西汉北海太守。為河间王博士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当时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齐、鲁、韩三家皆亡今天中国的《诗经》是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

汉时期汉诗与高丽朝诗人嘚作品在辽宁、河北、山东一带颇为流行,高丽着名诗人如崔冲、李奎报(号白云居士)、郑道传等都有大量诗歌作品流传用汉文字和高丽文字记载下来,至今可查毛苌在《诗经》中也有记录。

  而北海正是现在的山东省、河北、辽宁一带临近河南毛姓发源地。当時在这一片区域由于高丽王统制有方经济文化发达,人民互通婚姻出现很多后世景仰的人物,如被中国推崇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孔夫子也是韩国人)

  后毛姓南迁,逐渐兴盛于江南自北宋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着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为:紟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嘉萣、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几乎遍布江南而湖南正是毛泽东的出生地。

  韩国国内学界对这一偅大历史发现正在做进一步的史料考证相信将在毛姓族谱和其他相关历史文献中找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并期待能早日向世界公布这一研究成果

附: 《韩国著名近代史专家奋战了整整三年之久:毛泽东有纯粹的韩国血统》

  香港宏华日报1月19日报导

  韩国着名近代史專家,汉城大学副校长南政英於当地时间1月18日下午三时在汉城大学北会议厅召开记者招待会向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世界各大新闻媒体镇重宣布,他领导的世界近代史研究课题组近日已经得出准确结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是韩国後裔!

  南政英在记者招待会上声称他领导的课题组中有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生为此课题日夜奋战了整整三年之久,查阅资料数百万份最终得出的准确结论是,毛泽东有純粹的韩国血统他的祖祖辈辈都是韩国人,而毛泽东的爷爷和奶奶早在中国清朝时代就从韩国移民到中国湖南韶山冲并且,在移民时毛泽东的父亲已经出世,毛泽东的母亲当时则是他们家的童养媳同样是韩国人,所以毛泽东的血统纯粹是韩国的

  南政英在会上強调,这项研究得出的突破性结论是世界近代史研究的里程碑参予研究的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已经全部获得博士学位其中有七人由於在这项研究中的突出贡献,被破格提拔为汉城大学副教授另有两名参予这项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近代历史研究所录鼡为终身教授。

  韩国研究“成果”选摘

  ●李时珍是韩国人

  ●姚明是韩国人后裔。

  ●毛泽东是韩国人后裔

  ●熊猫嘚故乡发源地在韩国。

  ●“端午”起源于韩国为其申遗。

  ●佛教创始人、一直被认为是印度人的释迦牟尼是韩国人

  ●韩醫针灸为国际标准,“超过中国证明了韩医的优秀性”。

  ●在其新版的万元纸币上印着中国古代天文发明“浑天仪”称是其发明,为“国宝”

种种迹象表明,释迦的故乡迦毗罗卫对教育是极其重视的据说,释迦国的宗主国拘萨罗国的男孩们为了修习文武之道,都纷纷托关系走门路到释迦国去求学深造。从这个角度上讲释迦国虽然在军事力量上显得十分薄弱,然而在文化教育事业上却超過了它的宗主国。因此能不能这样理解呢在军事实力上,释迦国是拘萨罗国的附庸;然而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拘萨罗却奉释迦国为宗主。正是由于释迦国良好的注重教育的传统铸成了释迦卓绝的学识与智慧。这对于他以后的讲经说法还是管理教团,都起到了相当大嘚作用

修行之途并不平坦,荆棘布满释迦剃除须发后,成为一名云游的僧人他没有固定的住所,在浓郁的树荫下在孤静的山洞中,他度过了日日夜夜除了一只用于乞食的钵和一件仅能裹体的袈裟外,其他一无所有这样风餐露宿,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了摩揭陀国。

释迦到了摩揭陀国以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考察环境,主要是详细了解以王舍城为中心而聚居的那些出家人的情况并深入到出家群体裏面,与他们融为一体向他们讨教。我想这对于新出家的释迦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此时,他对出家的一些生活规律似乎并不熟悉僧团里的许多潜规则他都不是很懂,因此有意识地与这些出家人亲近以便更快地适应并成熟起来。但他毕竟深受着王宫生活的熏陶——身为王子他举止文雅,气宇轩昂谈吐不俗,即使穿着破烂的百衲衣也难以湮没他内在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很显然他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许多人,没过多久在他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他的崇拜者。这倒是富有戏剧性的——从起初的向别人讨教瞬间便转变为众人的精神导师了。然而释迦的一切举动都被国王布下的密探敏锐地发现,并快速地禀报给了摩揭陀国的频婆娑罗王国王对些感到诧异:一個初来乍到的年青出家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不能不令国王深感意外——经过多次的核实一个举止攵雅、气质非凡、面相庄严的年轻出家人的形象,在国王的脑海里形成并无法抹去了。

其实频婆娑罗王对于密探的报告也并未深信。朂后为了证实真伪,他还是带领众臣亲自登上了城楼,对王舍城中的出家人进行了观察他的眼光很是独到,一眼便识得释迦绝非等閑之辈这样一来,他对释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知道释迦的行踪以及他具体在做些什么。于是他便指令密探在暗地里继续监视,並随时向他报告后来频婆娑罗听说释迦去了郊外的般度山(山上最著名的就是灵鹫峰),就想去造访这便引发了释迦与频婆娑罗的初佽会面。

或许是感应的缘故吧频婆娑罗国王自从在城楼上见到了释迦的真实形象,便始终难以忘怀经过了解,他初步了解了释迦的一些情况对释迦舍弃王位毅然出家的举动十分仰慕。最后他亲自带着大臣以及侍从赶往般度山。在山麓他见到了正在休息的释迦,便毫无拘束地走上前去主动问候:

“您还年轻,正值青春鼎盛之时您具有英俊的容貌,像是出身名门王族我将赠送您巨大的财富。我將任您自由支配一支以象军为首的辉煌的精锐军队”

但释迦对国王的邀请予以了谢绝:

“我从名门王族出家,不愿享受世俗的乐欲我受世俗之欲牵累过多,知道唯有离此方得安乐我将精进努力求取真理。只有这一目的没有别的愿望。”

然后频婆娑罗询问了释迦的┅些身世经历,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对释迦备加赞赏。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频婆娑罗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国王他能够慧眼识英才,一眼便看出释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试想,二者素昧平生作为一国之王,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出家人如此信任把一支精锐的部队交给他指挥,這可充分说明他是一位具备雄才大略的国王绝非泛泛平庸之辈。联想起战国时期各国都是求贤若渴,苏秦腰挂六国相印这与古印度此时的情形,多少有些相似吧

但是从另外一角度上来分析,可以得出三个推论:第一频婆娑罗一见面便提出将军队交由释迦指挥,从悝性角度上讲他似乎有些冒失的,因为仅从相貌和气质上只能看出一个人的极小的一部分唯有长期的交往和实践,才能试探出一个人嘚真正才干因此,我想频婆娑罗在事先已经对释迦的身份背景作了一番详细的考察了解并对释迦的经历和性格进行了充分的分析论证。否则他不大可能十分轻率地把军队交给一个不知底细的陌生人。第二如上所述,频婆娑罗很可能早已知晓释迦的真实身份也知悉釋迦出家的动机。他此时以财富和权力为诱饵目的是对释迦进行再次试探,看看他出家的决心究竟是否坚决或者说坚决到何种程度。苐三若释迦被财富和权力打动,那么释迦就会留在摩揭陀国为频婆娑罗的政权效力,频波沙罗王从此也就有了一位出色的帮手而此,如果摩揭陀国一旦与拘萨罗国发生了利益冲突或交锋那么频婆娑罗无形之中便增加了谈判的砝码。理由很简单释迦是拘萨罗附庸国迦毗罗卫的合法继承人,一个属国的王子在为对手的国家效力那么拘萨罗国对此不能不有所顾忌。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看出频婆娑罗詓朝见释迦,具备了一定的政治意图当然,随着释迦的谢绝邀请频婆娑罗的各种计划便随之流产。但他并不失望因为他看到了释迦絀家的决心,使他十分欣赏于是,他转而钦佩起眼前这位年青僧人了据说在释迦觉悟后,频婆娑罗恳求释迦为自己作首次说法成了釋迦的忠实弟子,在弘扬佛法中功勋卓著

释迦在王舍城的山麓会见了频婆娑罗之后,便继续他的修行接下来他遇到了两位婆罗门仙人,他们的名字分别叫阿罗逻·迦兰摩和顾及陀迦·罗摩子。这两位仙人是当时众多出家修行者的皎皎者,各自率领众多的弟子,展开独特而艱苦的修行仙人据称是婆罗门中的最高权威,他们长期居住于山林据《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卷下记载,此诸仙人皆持成就禁戒常修苦行,具足威德有大光明,或住山河或居林薮,食果饮水具有五种神通,游行虚空一切所为无有障碍。而这两位仙人与六师外噵却有着重大的差别。严格地说六师外道并非什么宗教派别,而称他们是六种哲学观点和思想体系似乎更为妥贴。

据说迦兰摩获得了“无所有处”的禅定境界而罗摩子则获得了“非想非非想处”的禅定境界。什么叫“无所有处”和“非想非非想处”呢要用简明扼要嘚几句来解释这个问题,似乎显得有些困难我想所谓“无所有处”,简单地说就是把世间万物都看淡了“空无所有,不见诸法寂然咹稳,心不动摇”就好像“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那般稳当对什么事都看得很开,能拿得起、放得下如果能达到此种境界,已經是很了不起了而“非想非非想处”呢?它的层次应该比“无所有处”更高《楞严经》说:“识性不动,以灭穷研于无尽中,发实盡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非想非非想处”佛教把我们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共分为三个等级,叫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因侽女参居,多诸染欲故称欲界。色界是远离欲界淫、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的世界而无色界就是没有任何物质存在的世堺,唯以心识住于深妙的禅定故称无色界。此界共分四天分别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由此可见“非想非非想”是三界之中等级最高的境界超过这个境界,那就是圣位了

释迦首先师事的是迦兰摩,也就是证得“无所有处”境界的那个仙人有的资料说他住在离摩揭陀不远的吠舍离,也有说他住在温德亚山脉据说他有300名弟子,而释迦的加入无疑使他有些相形见絀,因为释迦不费多少力气便证得他所拥有的境界这让迦兰摩很吃惊。而另外一个罗摩子也就是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境界的那位仙囚,据说他有700名弟子住在王舍城附近。他的这个境界也很快被释迦所证得所以他们都极力挽留释迦,让他当帮手协助带领弟子们修荇。可是问题释迦所追求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所以结局也令他们二位十分怅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释迦的悟性的确大大超越了一般普通囚,按佛教里的话讲叫“上上根机”。但是在当时这两位一流的禅定家虽然都把毕生的本领传授给了释迦,可是他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洎己所追求的那种觉悟前后只呆了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们离开后的释迦打算怎么办呢?他经过冥想觉得靠自己的苦修,大约能解决這个问题于是,他就进入了漫长的六年(有的说是十年)苦修的岁月顺便说一句,释迦成道以后第一个想度化的并非五比丘,而是怹第一次所师事的两位仙人可是二位缘薄,等释迦觉悟后他们已经离世,释迦为此据说还为二位离世而太息

释迦苦行的地点,据经典记载是在距摩揭陀国王舍城以西不远的一个树林里,位于优娄频罗的舍那村附近这个林子,据说是在一条叫尼连禅河的沿岸尼连禪河属于恒河的一个支流,可惜如今大部分已经干涸只有少许地方尚能看到浅滩流水。但从三四十米宽的河床可以推知昔日的尼连禅河可谓是碧波荡漾,气势不凡尼连禅河的西面就是佛教著名的道场菩提伽耶,它是释迦的悟道之地与释迦的诞生地、第一次为五比丘說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的拘尸那迦,合称为印度四大佛教圣地菩提伽耶位于印度巴特那城南约150公里处,位于该地的大菩提寺相传有1800哆年的历史据称为阿育王所建,寺庙主体为方台形上建圆锥形尖顶,高170英尺寺前拱门上有狮、鹿、牛、象等动物雕刻。寺中靠西墙嘚祭台上有释迦牟尼像寺外院中有很多高僧的舍利塔。大菩提寺中的毕钵罗树虽已不是当年佛陀修成正觉所靠的那棵树但仍深为教徒所崇拜。该地区还有一些佛教国家教徒出资新建的寺庙已成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穿过尼连禅河的河床继续前行过一个小村就来到了釋迦牟尼当年接受牧羊女乳粥的地方,现设立了一个泥庙有牧羊女的塑像。如果不是这个牧羊女的施舍释迦有可能就无力走到菩提树丅获得证悟,佛教也就不可能流传至今距小泥庙几公里以外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一山洞佛祖曾在那里打坐参禅,洞内现在也是香烟缭繞成为佛家圣地。

关于释迦修行的具体细节在汉译的《方广大庄严经》里有着生动的记述:

“菩萨出伽耶山已,次第巡行至优娄频螺池侧,东面而视见尼连禅河,其水清冷湍洄皎洁;涯岸平整,林木扶疏;种种华果鲜荣可爱;河边村邑,处处丰饶;栋宇相接囚民殷盛。尔时菩萨渐至一处寂静闲旷,无有丘壑非近非远,不高不下即作是念:今止此地,易可安神;往古已来修圣行者,多於此住”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出家人修行选择一个好的修行场地是必需的。释迦很会选地方修行的场所,第一要“寂静闲旷”太熱闹的地方不太适宜修行。当然也有人说修行在心,并不在乎在哪闹市中也同样可以修行。话虽这么说但是选一个相对安静且无人咑搅的地方,对尽快地抵达修行次第不是很有帮助么?再说闹中取静有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闹市中修行大约也是自我宽慰与解嘲之辞令罢。其次是修行场地的选址问题即“无有丘壑,非近非远不高不下”,在这种地势平坦开阔之地有利于扩大心界,易于调解心身

谈起苦行,其实在古印度是件很流行的一种修炼方式它并非佛教的产品,而是古印度凡是修行人都共修的一种方式包括前面所讲的六师外道和婆罗门二仙人,他们都是主张苦修的这是一种为了实现精神理想或目标而克制肉体或心理欲望,是一种极端吃苦耐劳嘚修炼法门修苦行的动机一般都是为了获取法力或者进行赎罪。苦行的种类很多包括禁食、保持困难的姿势(比如倒立、站着睡觉等)、在烈火前或严寒中长久不眠以及屏息等方式。在婆罗门教里甚至还有人喜欢躺在荆棘上打滚,越是人多的地方越是滚得欢喜兴奋,像小孩子玩游戏似的显得有些滑稽可笑。在穿着方面苦行者们好像从不讲究,身着所谓的“粪扫衣”就是把衣服弄得又脏又破,戓者说越脏越破就说明自己越是讲修行,与街头叫化子的打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苦行僧们往往吃住都在乱坟堆里有的居无萣所,哪里痛苦就往哪里赶。反正他们就是想着法子折磨自己的肉体和精神使自己不得安宁。而且他们有着一套貌似合理且冠冕堂皇嘚理由他们认为苦行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境界,甚至把苦行当作是代民受苦——人间充满苦难要有少数人受苦去解脱众人疾苦——这點很像基督教的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替众生赎罪的那样架式因此,苦行者认为苦行是高尚的吃苦受难后可以洗礼灵魂,求得灵魂嘚安静以求更快出尘脱俗,进入光明圣洁的神仙世界

其实伊斯兰教的有些教派也是很讲苦行的,比如产生于公元七世纪末期的苏菲派(意即“身着粗羊毛的派别”)他们就认为苦行十分崇高,无与伦比这个派别是不是受到印度教(婆罗门教的前身)的启发而崇尚苦荇的呢?不得而知但是他们的苦行与古印度这些外道的苦行显然是有着某种必然的关联。《古兰经》中既有重视现实生活、反对禁欲主義的启示也有反对物质享受、重来世甚于今世的内容,而苏菲派就继承了后者他们注重来世,轻视今世物质享乐以苦为乐,以苦为榮苦行作为一种自发的苏菲行为方式,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时常因人而异,因教团而别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四方面。苦行者一般皆主張不择衣食以步代车,以步代马不择寓所。他们认为苦行者除内心对安拉的虔信外,一无所有别无所求,而一个人的身外之物只鉯满足生存为限苦行者一般以粗羊皮或粗布外衣遮体,以普通食物乃至素食、野果充饥住所简陋,有的则无固定住所四处流浪,有些隐居于穷乡僻壤过单身生活,长期斋戒彻夜祈祷不止。有的徒步朝觐沿途宣教。当然伊斯兰教的正统派(如逊尼派、什叶派)昰反对苦行的,他们对苏菲派的苦行多有呵责极力排挤。因此这种派别的苦行的空间日益狭小。

苦行还有一个类别就是断食,也就昰不吃任何食物是极为严酷的。断食这种苦修做得最彻底最坚决的大约要数耆那教了。耆那教的兴起几乎与佛教处于同一时代在宗敎主张方面与佛教有着很多相通之处。该教否定婆罗门教主张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反对婆罗门的至上地位他们认为婆罗门只是一些鈈学无术的祭司而已,他们和骗子差不多理应裁汰。耆那教宣扬种姓平等声称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的界限是人为划分的;反对婆罗门教的神灵崇拜,主张灵魂解脱、业报轮回和非暴力等认为人们只有通过修炼,使灵魂摆脱“业”的桎梏才能获得最后解脱。耆那教主张五戒:不杀生、不妄言、不偷盗、不奸淫、戒私财——这和佛教的“五戒”倒是十分相像的耆那教的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仩反映了古印度下层人民的要求,在当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这个教派下面还有一个很特别的教派,叫空衣派又称裸体派。为什么被称為裸体派呢因为他们认为耆那教徒不应蓄私财,因此连衣服也不能拥有只能以天为衣(这是不是“天衣”一词的最早来源?)却又赱向了事物的极端。十分遗憾的是这个派别又很鄙视妇女,不许妇女参加社会活动这与他们所主张的种姓平等,似乎又有些自相矛盾

耆那教的断食修行,大约以一昼夜或一周的断食作为起点然后一个月、两个月,根据情况据说最后可以达到六个月之久。耆那教的敎主大雄的11名弟子中据说有9名因为断食而结束了生命。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耆那教认为绝食至死可以加快转世投胎。为此有的教徒僦长时间躺在地上,直至自己被活活饿死她死后,教徒们奔走相告弹冠而庆,并为死者的殉教行为举行各种庆祝仪式因为教徒们认為,通过绝食而死灵魂可以得到快速的救赎。但他们又反对自杀认为“自杀是可恶的罪过”。但绝食而死不是自杀又是什么呢?

在這里必须要予以说明——不可否认苦行也具备一定的哲学意义。苦行的梵文叫“Tapas”字面意思是“热”,也就是指赤身裸体地接受酷热陽光的暴晒最终把肉体烧焦。为什么要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认为肉体是染污不净的,而精神却是清净无染的在他们看来,只有在毁损禸体、摆脱肉体束缚的情况下精神上才能达到无苦无忧、安乐舒适的理想境界。因此在古印度,苦行是一种很流行的修行方式

那么,释迦的苦行方式是怎样的呢在《增一阿含经》等经典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述:

“我继续在摩揭陀国境内寻寻觅觅后来,来到靠近郁卑罗地方的西那尼加码村附近发现了一处适合禅修的清净林地,就留下来强练『闭气禅』想从中得到解脱涅盘。然而纵然以我强大嘚毅力持续修练,但因极度强忍闭气造成身体强烈的头痛、腹痛与灼热感等,种种的身体痛苦与疲惫使得身体过度负荷而得不到平静。

“之后我又尝试了裸体、持守各种饮食禁忌、以树皮羽毛等各种奇怪东西当衣服、常站不坐、常蹲不站、以棘刺与铁钉为床、一晚三浴、倒立而行、将身体吊离地面、受烈日曝晒、冬天坐冰块、泡水、禁语等,种种常人难忍的奇怪苦行;长年不洗澡让身上积满污垢,甚至于长出青苔的污秽行;小心每一个步伐在乎每一滴水,以免伤害小虫的谨慎行;离群索居的孤独行;吃牛的粪便吃自己粪尿的不淨行;住令人毛骨悚然的弃尸墓地,捡拾尸体残骸为床任人在身上吐痰、小便;又经历了日食一粒麻、一粒米、一枣果的少食,以致于瘦弱到皮包骨而两眼深陷头皮皱缩,手一放到肚皮上就能摸到脊椎,身上的毛一摸就掉下来了连小个便都会因体力不支而倒栽葱。”

然而苦行只能使肉体及精神产生剧烈的苦楚,最后把释迦弄得形容槁枯精神疲惫,如果没有牧羊女及时地供养牛奶以补充养分那麼释迦可能就再也无法站立起来了。苦行的结果却并没有解决释迦所要解决的那些实质性问题——它甚至是徒劳无益的。更为糟糕的是在释迦的整个修行过程中,苦行可以说占去了大半的时间无论是六年,还是十一年都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后来他在回顾自巳的修行体验时说:

“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即使过去有能够承受极端痛苦的人但也决不没有像我这样尝试过最为彻底的苦行的人;洏且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即使在未来也决不会有像我这样进行严格苦行的人;而在一切沙门或婆罗门中 即使在现在也决没有像我这样實施极端苦行的人但是,即使我继续作这样的彻底苦行也还是不能达到最高的觉悟。”

可以看出释迦做事是极其认真的,认准了一件事就会投入全心身去做好做实。他既然选择了苦行可以说没有人会做得像他那样的彻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通过自巳的深入实践给苦行下了一个明确的结论:“苦行是不可取的!”于是,他毅然彻底地与苦行作最后诀别

放弃苦行对于佛教来说是意義重大的——也就是说,佛教的教义并不强迫人们去做极端的苦行实践,它也不是一种单纯的冥想和观念的学问对于世间人,佛教有鈳能以极其平凡的手段为基础而展开的也就是说,佛教不主张极端的苦行但也不主张一天到晚无所事事地去苦思冥想。不主张极端的苦行不等于说佛教就是现世享乐主义;不主张过度地苦思冥想,不等于说整天无所事事什么都不要去思想。佛教既主张适当地节俭適当地艰苦朴素,又主张适当地静坐冥思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和调适。用佛教的话讲就叫做“不执二边”,也就是“中道”释迦对于摩诃迦叶的态度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摩诃迦叶习惯于苦行一直至年迈仍坚持不辍。释迦佛觉得他对自己过于严格就劝他说:伱年岁大了,有些事可以方便一下嘛但是摩诃迦叶没有吭声,释迦见此也就没有多说什么。此点足以说明释迦在对待苦行的态度然洏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佛教中所主张的“中道”的“道”它的本意与中国甲骨文中的“道”的本意竟是如此地接近。中国古代“道”的本义是一个人站在十字路的中间,正在朝四下不停地张望大约是在为选择走哪条路而动脑筋。而“中道”之义就是我们所要选擇最适合自己的那条道路,亦即适合天地自然法则的那条道路故而极端的苦行主义和极端的行乐主义都不是真正的“中道”,它们是偏執于一边的“邪道”、“魔道”因此释迦在《转法轮经》中对自己作了一番自我反省,原文是:

“于是佛告诸比丘世间有二事堕边行,行道弟子舍家者终身不当与从事何者二?一为念在贪欲无清净志;二者倚着爱,不能精进是故退边行,不得值佛道德真人若此仳丘不念贪欲著身爱行,可得受中如来最正觉得眼得慧,从两边度自至泥洹。”

上面经文中的“二边”指的是“贪欲”和“倚着爱”没有提到苦行。但是增支部经典73云:“世尊于婆罗奈斯附近园林告五比丘曰:若彼两端,我等出世不应追求。二端云何一者处情欲中尽情享乐。精俗凡庸无结于福乐;一者虽曰虔诚,而实苦楚、暴虐无臻于福乐。诸比丘众!此二极端慎勿追求,如来所阐中道可得觉知,可获智慧导人于清净、正觉、槃、寂灭之境。”(《印度哲学史》黄心川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73页)这段经文如鼡现在的话说,可以这样表达:“修行僧们!世上有两种极端修行者不可偏于其中任何一边。这两种极端是什么呢第一,随心所欲沉缅于全身心欲望满足的快乐。这是卑贱的、低级的、愚昧的、下等的是无益的。第二醉心于自己折磨自己。这是一味折磨自己的做法是下等的、无益的修行僧们!如来抛弃这两个极端而悟得了中道。由此获取智慧和觉知达到寂灭、觉悟和涅槃。”它们比较鲜明地反映出释迦对于极端苦行的态度

释迦在放弃苦行后的大约一个多月,就获得了正觉这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释迦对极端苦行持排斥态喥,但是他放弃苦行后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就获得了解脱,这是不是可以把苦行与解脱作为有着一定因果关系的过程呢或者说,苦行是不是为释迦的快速觉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了呢如若没有长时间的苦行,释迦就不大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获得解脱从这样的角度说,若把苦行说的一文不值显然有失偏颇的。因此据说乔陈如等五比丘看到释迦过于严酷的苦行时就怀着敬佩和期待的心情,发絀这样的感叹:“释迦通过这般激烈的苦行必然获得觉悟。”

那么释迦是如何觉悟的呢这将在下一节中予以详细叙述。

第三节 释尊的荿道

释迦在经过漫长的六年(或说十一年)极端的苦行后却一无所获,他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就毅然放弃苦行。释迦作出这样嘚决定是极其英明的举动——如果他继续苦行下去那么他就会像耆那教主大雄的弟子们一样,最后憔悴疲惫而死一旦失去生命,一切將化为乌有像诸如证道、创教、弘法等一系列宏图大业都将是一句空话,这将严重悖离释迦出家的初衷但放弃苦行后,释迦所面临的艏要问题是:如何把羸弱的身体恢复起来

根据传说,释迦放弃苦行后就到尼连禅河中洗了一个痛快澡,把满是污垢的身体洗个干净此时他太虚弱了,简直是骨瘦嶙峋形同槁木,看来苦行已严重伤及他的身体

谈到沐浴,在印度可算得上是一种传统习俗而且,印度囚民还把沐浴视为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在印度,成群结队的男女老少一起到恒河里淋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印度人把恒河视为圣河将其看做是女神恒迦的化身,他们虔诚地敬仰恒河这里面还有一个传说故事。据说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發,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使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自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而尼连禅河是恒河的支流也被视为圣河。在神圣的河流中洗掉自己身上的这些污垢世代相沿荿习。在印度教徒的眼里恒河的水就是地球上最为圣洁的水,只要经过它的洗浴人的灵魂就能重生,身染重病的人也可以重获健康生命因此每年都有众多的朝圣者虔诚而来,在恒河水里举行自己的重大宗教仪式——在水里举行宗教仪式在中国很少听闻。据说有些崇拜者竟然要跳到恒河里去自尽期望洗去此世的罪孽。于是恒河上有时会漂浮着尸体。人们将尸体打捞起来进行火化后会遵死者遗嘱將骨灰洒在恒河里。时至今日恒河的水如中国众多的河流水质一样,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恒河甚至是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可昰一些印度教徒对此全然不顾依然我行我素,他们沐浴于恒河饮恒河之水,可是他们却很少中毒或者得病令人称奇不已。

其实这种沐浴风俗与印度的地理环境不无关系印度的地理位置约处北纬八度四分至三十七度六分之间,地处低纬气候炎热,尤其北回归线以北更是燥热如火。以印度首府新德里为例其位于北纬二十八度以北,与我国南昌、长沙同纬但地近沙漠,由于季风关系每年十月至佽年七月初无雨,三至六月室内温度高达华氏一百度以上(约摄氏38度)有时最高温度甚至能达到华氏117度(约摄氏47度)。每至炎热季节Φ午以后,闹市形同鬼域路无行人,野无农夫鸟兽遁形,虫蛇匿迹如果冒险出门,只觉脚下火舌缭绕眼前万针刺来,火风扑面囚即晕蹶,倒毙不醒;室内家具亦如熨斗般用冷水洒到墙上会丝丝作响,立即化作白烟蒸发掉人居其中可以不吃东西,但必须不断饮沝然饮水却无汗,自皮肤上可以刮下一层盐来所以时时要用冷水自头顶灌下,以保持头脑清醒因此恒河两岸人民总是喜欢跳到河里沐浴,以此来消解酷暑

释迦淋浴过后,就回到岸上据说此时有一个牧羊女,名叫善生她向释迦供养了乳糜。所谓乳糜大约就是掺叺牛奶煮成的稀饭,据说很有营养善生是人名,在佛经中名叫善生的可能不止一个在《佛说善生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时罗阅祇城内有长者子,名曰善生清旦出城,诣园游观初沐浴讫,举身皆湿向诸方礼。东西南北上下诸方,皆悉周遍”可见这个名叫“善生”的是一个男同胞。而供养释迦的这个善生有种种传说,但一般认为她是当地的一个村长的女儿《庄严经》对当时供养乳粥的情形有所记述,原文为:

“尔时太子至尼连河洗浣故衣入水浴已。河边有一大树于彼树下自纳故衣。时净居天子名无垢光将沙门应量袈裟供养菩萨。于是菩萨即受著之时聚落神告善生女,汝宜营办美食供养菩萨时善生女即以金钵盛满乳糜持以奉献,菩萨受之时河Φ有一龙妃名尼连茶耶。从地涌出手执庄严微妙宝座奉献菩萨,菩萨受已即坐其上取彼善生女所献乳糜,如意饱食净尽无余菩萨食於乳糜,身体相好平复如本……食乳糜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转增赫奕菩萨正念诣菩提场而取正觉。”

但在《因果经》中有鈈同的说法经中原文为:

“尔时太予心自思惟。……我当受食然后度生作是念已,至尼莲河侧露地而坐时彼林外有二牧牛女人,一洺难陀一名波罗。时净居天劝牧女言:“太子今在林中汝可供养。”女人闻已心大欢喜即择肥壮牛入河洗浴亲手自取淳乳,如法煎煮即取乳糜盛满金钵至太子所,头面礼足而以奉献太子即便受彼女施而咒愿之:“今所施食,欲令食者得充气力当使施者,得色嘚力得舍得喜安乐无病终保年寿智慧具足。”即复作如是言:“我为度脱诸众生故而受此食”

以上这两部经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僦是这个牧羊(有的说是牧牛)女是受了天神的指示前来供养的(前者是聚落神,后者是净居天)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文学创作的成份,作为一种文学语言是允许的。但是如果将之作为史实来看待则可能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障碍。当时的情况也许是这样的:释迦从尼连河中淋浴上来感到浑身疲乏。此时他很想吃点东西,以补充体力此时,善生正打此路过——他们应该是相互熟悉的释迦在此苦修陸年,牧羊女在此一带放牧应该对释迦并不陌生。释迦先前苦修断食对任何普通人食用的食物,一般都不会享用而对乳糜这类营养豐富的食物更加不会接收受。此时牧羊女见到释迦的生命已是岌岌可危,她十分同情便上前询问释迦是否需要吃点什么。释迦这次没囿回绝默然应允。于是善生欢喜踊跃迅速回家煮成乳粥,奉献释迦使释迦在短时间内恢复体力。

释迦开悟的地方据称是在优娄频羅附近的伽耶城。在释迦开悟以后这个地方就被改称为佛陀伽耶了。从很早的时候起(大约自公元前2世纪)印度的国王以及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和其他国家的国王们就在这里修建佛塔和佛寺。对于信徒们来说这里是佛教最重要的圣地之一,在他们看来全世界的佛敎徒,都是“同参道友”跨越种族,跨越国界没有任何性别上的岐视,都一致对释迦心存无比尊崇

释迦在佛陀伽耶成佛以后,巴利攵献中虽没有说他在传教的旅行中重游此地而信徒们则认为到佛陀伽耶朝拜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有大功德的事情。阿输迦王(就是公元湔3世纪的阿育王)曾游此地多次有一次的游历描画在桑其的石牌坊上,他也必定是佛陀伽耶寺的建造者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裏的佛寺和佛塔先后都遭到无情的焚烧与毁灭。至19世纪亚历山大·坎宁安先生(英国人)发现了大部分被埋藏于厚厚土层之下的佛陀加耶大菩提寺。正如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在大菩提寺的周围还有许多的古老的佛寺和佛塔它们依然被埋藏在土层中。经过发掘矗立在人们媔前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高50米的雄伟佛塔。这是直到今天依旧矗立在印度大地上的5世纪前后那一时期的惟一的伟大佛塔建筑佛陀伽耶夶菩提寺是一座活的历史遗址,即使在今天仍然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聚集在这里,虔诚地向佛陀祈祷在这里,礼拜的传统已经持续叻很多个世纪

有的经典说佛陀开悟的过程共经历了七个阶段,每个阶段计七天加起来共四十九天。这个说法似乎有些牵强我想开悟往往是随缘而定的,时机到了瓜熟蒂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如果一定要给释迦冥想行为作个硬性标准并加以量化,便会有穿凿的荿份大约在印度,诸如“三”、“七”、“九”之类的奇数似乎都很受欢迎例如绕佛“三”匝,过去“七”佛、“九”品莲花还有寺院里打佛(禅)七,做水陆法会一般都是以七天居多。大约以七为基础或者是七的倍数,那么就与吉祥攀上关系不过对于历史上嫃实的情况,现在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加以复原只能凭藉零星的记载以及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来粗略推测当时的情况了

根据传说,茬第一个星期释迦在菩提树下,大约在为修行做各种准备工作这种准备工作,包括前面所述的修行场地的选址工作卧具的准备,而苴释迦大约还要为今后的修证工作做些思想上的筹划。第二个星期佛陀站在菩提树的正前方默想。想些什么呢是对以前的修行经历進行着一番总结,还是对未来成佛后的蓝图作一番系统的规划我想对早已证得非想非非想处境界的释迦来说,我们纵然展开无穷的想像也难以揣测他此时的心境。在第三个星期释迦在菩提树旁来回踱步18步。据说随着他的踱步,莲花就在他的脚下绽开这条小路如今被称作“莲花步道”,安置在那上面的石莲花标志着佛陀的脚步这样看来,释迦在第三个星期里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他踱着方步脚下竟然有莲花涌出,足已说明他的境界已经相当了得释迦在第四个星期里,他继续默想并在菩提树下的卧具上端坐七天。在这次默想中据说他预见到了自己说法的未来经历。第五个星期佛陀在一棵名叫“Ajapala Nigrodh”(阿贾帕拉尼格柔德)的树下默想,据说此间释迦在这裏回答了婆罗门的一些质问并使他们信服。第六个星期佛陀是在沐伽林达水池边默想。据说在他默想的时候忽然狂风暴雨席卷而来,扑向释迦这个池塘中有一条名叫沐伽林达的蛇王从巢中出来,膨起它的颈部遮挡在佛陀的头顶上为他遮风雨这件事在《佛本行集经》卷三十一、《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都有所记载:“佛自菩提树下起至目真邻陀龙王池边,于一树下静坐思惟是时洪雨七日不止,龙王乃出绕佛七匝,复以七头作于大盖覆世尊上,以守护之”最后,佛陀在一棵名叫“Rajyatana Tree”(剌伽特纳树)下度过了苐七周的默想据说,当佛陀默想了七个星期之后可能已接近成佛的状态。在这时候有两个商人向释迦敬献上了他的第一餐。释迦为怹们讲了法这两个商人也成了他最初的俗家弟子。

上述的经典如果叙述准确那么起码可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释迦的在证悟的修行過程中地点并不是完全固定在一处,而是时常移动的纵然这种移动的幅度并不是很大,就在树的周围第二,释迦的修行方式也是十汾灵活的比如说他有时默想,有时踱步有时站着冥想,时间允许他还饶有兴趣地回答了路过此地的婆罗门的一些询问。过去我们往往会对释迦的证悟方式存在误解,认为释迦在一棵叫做毕钵罗树(后来被称作“菩提树”)下成佛而在这漫长的四十九天中,一直都昰处于静坐禅定之中基本上没有起身走动过。事实上连续静坐四十九天的说法通过上面的经典记载,被彻底地否定了第三,那条叫莋沐伽林达的蛇王(也有说成是龙王的)我估计是一条十分巨大的眼镜王蛇。在所有的蛇类中只有眼镜蛇能够膨起颈部,把脖子弄成扁平的形状如同一把小型的雨伞。而印度气候干燥在雨季时又接连不断地落雨,这种执于两端的气候条件似乎十分适宜大型的毒蛇苼存。第四商人与释迦的缘份不浅,他们有幸能成为释迦最早的俗家弟子这与我前面的叙述完全吻合,那就是在释迦生活的时代商囚的地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他们的活动范围和活动能力都超乎寻常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往往就会有商人们的身影佛教自创竝以后,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几乎遍布全印度在政治上纵然得力于统治者的崇信扶持,而在经济奉献与传播方式上商人们可谓功不鈳没。我想佛经中的这种叙述应该不会是纯属巧合。

当时释迦穿的是粪扫衣因为释迦虽接受乳糜的供养恢复了体力,但是在穿着方面依然十分糟糕而且,连续四十九天他都处于高度的思维状态下,不大可能像日常生活那样把浑身上下收拾清爽能有一件粪扫衣蔽体,便是很不错了什么叫粪扫衣呢?简单地说粪扫衣就是拾取人家弃之不用的、与拭粪秽物差不多的衣片来补纳成衣。说白了就是差鈈多用人家扔弃的抹桌布做成的衣服。这种衣服穿在身上既脏又破,现在人是不大可能见到了其实早期的粪扫衣并不是佛教所独有,洏是一切修苦行的僧人所共穿的衣服根据律藏的记载:“比丘行至坟间拾取衣料”,因此粪扫衣主要是坟间衣也就是死者穿过的衣物戓送葬衣。有些苦行僧将市场上丢弃的衣料捡来重新加以缝制,也可以叫粪扫衣《五分律》卷二十一记载了粪扫衣的种类:1、王受位時所弃故衣;2、塚间衣;3、覆塚衣;4、巷中衣;5、新嫁女所弃衣;6、女嫁时显节操衣;7、产妇衣;8、牛嚼衣;9、鼠咬衣;10、火烧衣。在上述衣类中“王受位时所弃故衣”是指升任新职时,把原来所穿的旧衣丢弃掉说明弃旧从新了;“覆塚衣”则是死者的亲族为表达对死鍺的哀思而覆盖在坟墓上的衣服。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死者家属往坟墓上覆盖衣服,是为了寄托哀思而且更重要的一层意思是,地府阴湿为了防止亡者受到寒侵,就在死者的坟上覆上亡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用以御寒。如果比丘拾取覆塚衣往}

  释迦牟尼佛言传身教的一生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释迦牟尼佛他的言传身教一生有这么殊胜的因缘,我们开始共同来学习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那么应众多善信的祈请我们来学习作为一个佛教徒,如果不懂得自己的老师释迦牟尼佛的话,那么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佛陀弟子我们有这么好的洇缘来学习释迦牟尼佛的一生。我们采取星云法师给我们编著《释迦牟尼佛传》来共同学习星云法师把这部经典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列为㈣十八章,从前面的序说到最后的涅槃把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当然释迦牟尼佛的一生远远不止这些他的教囮的经典浩若烟海,一大藏教是无量无边把释迦牟尼佛从出生到灭度,示现八相成道最后因缘圆满,给我们示现了人的一生的真相峩们要想真正的明了佛陀的教育,就应该先来学习学习释迦牟尼佛知道释迦牟尼佛其人其事,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为他也是峩们这个世间的一个人,从人而成就佛道达到究竟圆满,表明我们每一个众生都能够像佛陀一样达到究竟圆满的层次。

  我们来看這部传记先看第一章序说,序说里面给我们告知我们每一个众生要想了解一个宗教的内容以及一个宗教是否为我们人生所需要,你必須先了解一个宗教的教主以及什么是宗教佛陀的教育它不像是世间的那个宗教,一个教主一尊神而我们这个宗是宗旨,教是教育什麼宗旨呢?达到彻底究竟的圆满觉悟,这个宗旨也就是回归我们人生的本性,依这个宗旨那么佛陀用他的大智慧来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回归到这个根本当中

  佛陀的宗教是教育,不是拜一个神一个主所以我们把佛陀的教育的宗教,不要当成我们所说的那种信仰的崇拜的祈求的那种宗教这个佛陀的教育是人人都可以按照这个教育达到最终的终点的。就像我们去北京一样你只要按照佛陀的教育,他教给我们的方法你坐火车坐汽车坐自行车,步行或者坐飞机都能够到达北京,这就是佛陀教导的八万四千法门

  他最终都偠我们回到自己的本性当中,都能够成就大觉悟的佛陀人人都可以,所以这是宗教宗教的宗旨我们明白了,那么我们还要知道释迦牟胒佛其人其事他的人格魅力智慧方面,是否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信任,去追随那么以及他所教导的真理是否真正的能够让我们达到人苼的最终的终点,解脱我们人生的烦恼和痛苦那么这是我们首先要知晓的课题。我们依靠佛陀就是为了真正的成就自己的大觉也就是智慧和福报的圆满,回归自己的本性

  我们信仰宗教,尤其我们跟随释迦牟尼佛学习不是暂时寻求精神的寄托,或者是心灵的安慰以及是现世的某一方面的幸福,我们呢信仰跟随释迦牟尼佛学习,其根本的目的是了生脱死离苦得乐,而且佛陀教育不单单能够达箌这一终极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得到我们所想需要的,像人生的幸福健康的长寿,以及事业发达平安家庭等等各方面都如意,那么这都是能够达到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只要我们按照佛陀他的教导使现生和来生都能够一切获得,现世获安乐临终生极乐,達到究竟圆满的程度这才是我们真正学佛所需要的。

  学佛不单单是追求现世的幸福也不是单单的追求临命终时往生极乐,而是现卋中就获得幸福命终自由自在往生极乐,这才是真正的佛陀教育真正的释迦牟尼佛来到这个世间所要表达的,给我们所告知的也就昰现在很多人说人间佛教,不单人间佛教而且达到究竟圆满的佛陀教育,是圆满的不是单方面的所以我们单寻求这一生的幸福或者来苼的幸福都不圆满,而从当下就开始幸福直到究竟的圆满,这是真正的佛陀教育

  我们首先先要了解,释迦牟尼佛他出生的历史以忣他修行的历程他自己是佛,已经达到究竟的圆满我们所说的解脱,他这一生中是否幸福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所以首先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历史释迦牟尼佛全世界公认是出生在公元前464年的四月初八,以中国的历史来记载释迦本师出生在周庄王24年,也就是甲寅年1027年四月初八灭度于周穆王52年,也就是壬申年2月15日平旦这是中国的记载。中国的记载和全世界公认记载之间相差了五六百年一个昰464年,一个是公元前1027年这个有差距,因为在周庄王24年那时候呢比我们中国的圣人,孔老夫子早上几年这是比较标准的,如果是464年那就晚了,因为佛法在汉朝的时候已经传到中国如果是464年,那么就到了晋朝

  晋朝的时候佛法早已经兴盛了,他可能在三国之后應该在三国之前,在孔老夫子之前1027年这还是比较标准的。释迦牟尼佛降生在中国的西南所说的喜马拉雅山那边的印度,这是中外历史仩都有记载的在印度是不可否认的,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他出生时间地点他的父母以及他的修行,都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年限上面咱们先不去考证它,但是从历史的记载古今中外的学者宗教家都承认有释迦牟尼佛的存在,所以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间呢出生学习修噵成佛,度众生涅槃,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相信他能够从出生到圆满成佛,我们每一个众生也都会像他一样也能够在一生之中圆滿。

  我们既然归投到佛的怀抱当中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佛陀的教育当成宗教来信仰,也可以当成学术来研究也可以作为我们每一个囚学习的最好的典范。当然我们每一个人更应该学习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所作所为,他的慈悲他如何的修行,如何的成道如何的去帮助一切的众生。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最崇高伟大的圣人尤其佛教在世界上所流通的经典,一大藏教是最博大精深的

  虽然佛教传箌今天已经三千零四十三年,虽然遍及全球但是现在宣传佛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很少,赵朴初老居士一直告诫我们佛陀教育重在缺尐人才人才,还是人才尤其很多人虽然学了一点佛理佛法,但是重在玄谈而忽略了佛陀应化在世间的精神,他真正的在世间去教化┅切众生让一切众生不离世间而成就大觉悟智慧的圆满。所以现在我们一定要把理论来结合实际结合现在我们的生活,在生活中去实踐佛陀对我们的教导把佛陀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的言教,来体会到实践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你才能够真正体会佛陀住世的本怀。

  我们┅定要发扬佛陀觉人救世的精神那么一定要在实践中去体悟,人生中去体悟生活中去体悟,才能够更加的让人们真正的获得佛陀的教育思想真正的能令一切众生敬仰,有所效仿才能够获得真实之利,真实之慧达到真实的安乐。

  我们作为一个佛教徒一定要把佛陀的教理,自己亲身去在生活中实践来做好一个佛教徒的本分,自己能够在生活中体验佛陀的教化也让更多的众生来获得利益,这僦是佛陀教育重在生活中去体验,生活中去实践这就是普贤行,真正的把佛陀的教育传遍整个世界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迦牟尼佛现在何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