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某首表现传统节日的古诗词词而对一座城市印象深刻的,有哪些

”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
时间: 8:48:19
A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二)教学内容单元序号单元名称单元篇目单元教材简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时数&&&&&&&&第一单元&&&&&&&&语文乐园一&&&&&&&&1、在天晴了的时候2、三月的原野3、古诗二首选读一、昆明的雨语文乐园一&&&&&&&&第一单元教学目标:本组四篇课文都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通过教学,让学生在欣赏美好的景物、品味优美语言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学重点:以读为主,在读中逐层理解字词,品味关键句子,10—1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课时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的思路扩展起来,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后让学生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刷子李5、顶碗少年6、体育颂选读二、有个男孩儿爱唱歌语文乐园二语文乐园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教学目标:学习《刷子李》一课,从文中领略精彩的人物描写以及颇有趣味的天津方言。学习《顶碗少年》一课,让我们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体育颂》一课用华丽的语言歌颂了体育,让我们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有个男孩儿爱唱歌》向我们介绍了音乐家施光南的音乐之路,让我们感受到他对音乐的执著和热爱。教学重点:教学时,注重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内心,做到悟其心,体其情,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难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朗读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10—12课时&&&&&&&&语文乐园三第三单元&&&&&&&&7、奇异的琥珀8、松鼠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选读三、生命交响曲语文乐园三&&&&&&&&第三单元教学目标:《奇异的琥珀》《松鼠》《生命交响曲》这三篇说明文从多角度地展现了大自然的奥秘、生命的精彩。学习本组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读懂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从而让学生懂得尊敬老师、爱戴老师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备的条件,体会科学家的合理想象。学习居里夫人尊师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美好品质。&&&&1&&&&&&&&10—12课时&&&&&&&&&&&&教学难点:用居里夫人的事业上的成就与她敬师爱师的事相对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美好品质的热情。语文乐园四第四单元10、蒲公英不说教学目标:本组四篇课文体裁不同,形式多样,从不同角度一语上展示了生活的趣味。学习《蒲公英不说一语11、古诗二首》和《古诗二首》,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学习《童年的12、童年的朋友朋友》和《小船,小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选读四、小船,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小船教学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美妙的画面,感受10—12语文乐园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受真挚的朋友情、课时师生情。教学难点:品读中感受两首诗不同的表达形式,体会联想句的作用,学习文中所用的心理刻画,体会这种描写的作用。&&&&&&&&第四单元&&&&&&&&语文乐园五&&&&&&&&第五单元&&&&&&&&语文乐园六&&&&&&&&13、飞夺泸定桥14、七律长征15、延安选读五、六月雪语文乐园五&&&&&&&&第五单元教学目标:本组教材以“革命、信念”为主题,《飞夺泸定桥》让我们了解红军飞夺泸定桥的经过,学习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六月雪》《七律长征》让我们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战胜种种困难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10—12乐观主义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延安》让课时我们体会这一革命圣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风光的美好。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学习课文按时间顺序记叙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事件,概括文章大意,简要复述红军战士英勇夺桥的经过。&&&&&&&&第六单元第六单元教学目标:教学本组课文,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去感受秦兵马俑的宏大规模;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要认识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勿忘国耻;从汉字中感受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10—12教学重点:抓住中心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悠久灿烂课时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通过体会重点语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文本感悟,自己组织语言,来表达作者的爱国之情。&&&&&&&&语文乐园七&&&&&&&&16、秦兵马俑17、圆明园的毁灭选读六、别了,语文课(一)选读七、别了,语文课(二)语文乐园六&&&&&&&&2&&&&&&&&&&&&第七单元&&&&&&&&18、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9、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0、一双新鞋选读八、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语文乐园七&&&&&&&&第七单元教学目标:本组课文以“先人后己、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为主题。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关爱、奉献”的氛围,引导学生体味关爱与奉献,学会关爱,学会感恩。10—1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人人为我,课时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赞赏平实、仁爱、敬重生命的生活态度。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关爱父母、孝顺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语文乐园八第八单元&&&&&&&&21、寓言二则22、齐天大圣23、苏武牧羊选读九、马兰花语文乐园八&&&&&&&&第八单元教学目标: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些做人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教学重点:读懂文言文,感悟寓言中蕴藏的道理。了解齐天10—12大圣与众仙作战的经过。体会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课时教学难点:能用“掩耳盗铃”“画蛇添足”造句。《齐天大圣》文中有些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要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理解《苏武牧羊》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及“旌节”所表达的含义。&&&&&&&&(三)教学进度&&&&&&&&周1234567&&&&&&&&次&&&&&&&&教&&&&&&&&学&&&&&&&&内&&&&&&&&容&&&&&&&&安&&&&&&&&排&&&&&&&&备&&&&&&&&注&&&&&&&&开学复习,常规教育。第一单元1、在天晴了的时候2、三月的原野语文乐园一&&&&&&&&第一单元3、古诗二首选读一、昆明的雨&&&&&&&&第二单元4、刷子李5、顶碗少年6、体育颂第二单元选读二、有个男孩儿爱唱歌语文乐园二&&&&&&&&第三单元7、奇异的琥珀8、松鼠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第三单元选读三、生命交响曲语文乐园三&&&&&&&&3&&&&&&&&&&&&21&&&&&&&&第四单元10、蒲公英不说一语11、古诗二首12、童年的朋友第四单元选读四、小船,小船语文乐园四第五单元13、飞夺泸定桥14、七律长征15、延安第五单元选读五、六月雪语文乐园五&&&&&&&&第六单元16、秦兵马俑17、圆明园的毁灭选读六和选读七、别了,语文课(一)和(二)语文乐园六18、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19、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0、一双新鞋选读八、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语文乐园七第八单元21、寓言二则22、齐天大圣第八单元23、苏武牧羊选读九、马兰花语文乐园八复习考试&&&&&&&&(四)教学措施:1、把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2、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5、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课前的“阅读提示”指导阅读,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4&&&&&&&&&&&&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3.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课时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三、再读课文4.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5.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四、作业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2.朗读课文。3.抄写词语。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二、交待目标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三、品味诗句、练习背诵&&&&5&&&&&&&&&&&&(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4.背诵诗句。5.小结学法:(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四、朗读、背诵全诗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三月的原野教材简介这篇文章节选自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的短篇小说《小城三月》,作者真实地描绘了北国初春的原野独特的景象,同时传达出对生命的渴望,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抒发了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文章开篇写儿童发现了钻出土皮的草芽,揭开了儿童眼中的原野,接下来用朴实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原野上景物的特点,最后写了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欣和鼓舞。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4个。会写“胀、欣、籽、鸦、棉、粪、觅、巷”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重要句段并背诵下来。3.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习文章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4.体会春天带给人们的喜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本文语言率直自然,抒发了春天到来时的欣喜之情。在学习课文之前,应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萧红的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为学好课文做好铺垫。课文引入本课的教学可以通过谈话创设情境,在学生现有认识的基础上,设疑激趣,引发学习的欲望。也可以带学生到野外去寻找春天,使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课文品读这篇课文字面意思比较浅显。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圈画自己喜爱的句段,然后说说理由。在品词赏句的同时,熟读成诵,进行积累。在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来指导,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验。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仔细观察,把事物写生动、具体。&&&&6&&&&&&&&&&&&识字与写字本课共识字4个,会写8个字,有些不理解的词语,引导学生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仔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这样放手让学生自己逾越字词障碍,不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拓展延伸在教学后可推荐朱自清的散文《春》等文章来阅读。课后建议学生搜集、阅读与春天有关的文章、诗歌、谚语等,并进行交流。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记在本上,也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尔作品影响。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1942年在香港病故,时年31岁。&&&&&&&&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生字,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2.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清明》和《惠崇春江晓景》两首诗诗句的意思,能够描述两首诗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诗人的心情,并熟读成诵。教学准备: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大家喜欢读古诗吗?(学生汇报)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两首古诗。介绍两首古诗的作者杜牧和苏轼,揭示题目。我们先来学习古诗《清明》(师板书课题)说一说有关清明这个节气、节日。。(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师:(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①指名读诗。②范读(出示课件)。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学习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二行)。(1)指名读。&&&&7&&&&&&&&&&&&(2)点击重点词语:雨纷纷、欲断魂。(3)这两行诗的意思是什么?(自己试讲,再讲给同桌听,最后全班交流)(4)师归纳,生质疑:师:学了这两行诗,你有什么要问的?路上行人为什么“欲断魂”?这时他的心情如何?(5)师生交流。(6)指导朗读:想象诗句的意境,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7)总结学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2.学习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三四行):(1)出示句子,指名读、齐读。(2)学生自学,再集体交流。师: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认为儿童会说些什么呢?“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遥”妙在何处?体会作者的心情,指导诵读古诗。在这一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那种“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无限惆怅的心情。3.描述全诗的画面,背诵古诗。4.出示填空,反馈所学知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出自()朝的()所写的《》。全诗通过描写的景色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心情。5.学生小结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板书设计:清明〔唐〕杜牧解题目清明时节雨纷纷,景:雨纷纷知作者路上行人欲断魂。人:欲断魂释词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情:怅然若失懂诗意牧童遥指杏花村。品诗味第二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二、复习学法三、自主学习,深入探究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字音、停顿、语调、语速等)。2.边读边想象诗的意境。(1)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减低想象难度。蒌蒿:长在河滩的一种野草。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内容。3.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4.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8&&&&&&&&&&&&四、小结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季节。)五、指导有感情地诵读,背诵古诗。&&&&&&&&昆明的雨教学目标:1.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品味文中语句,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春天的雨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2.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板书)。3.请学生读读课题。通过文题你明白了什么?二、初读课文,读中感悟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并借助字典给予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3.指名读课文,教师相机给予指正。4.学生自由练读。5.现在同桌之间赛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好。6.同学们通过这次读书,又读懂了什么?(学生讨论)7.教师小结: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过昆明,写出了对昆明雨的怀念,请同学们思考,文中写了雨中的哪些景物?三、理清文章脉络学生讨论汇报,教师板书。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抒情导入,揭示课题昆明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舒服,这样的令人兴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昆明的雨》。&&&&9&&&&&&&&&&&&教师板书课题。二、复习课文内容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三、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中写了雨中的果儿和花儿。昆明的雨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兴奋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昆明的雨的喜爱。品读对果儿、花儿的描写:1.指名读文章。2.从哪些词句看出作者对昆明雨的喜欢与怀念之情,画一画,然后想一想,学生交流。3.你能通过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指名读。四、反复诵读,体会升华昆明的雨是那样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个画中的故事,是一段让人怀念的时光。让我们尽情地赞美昆明的雨吧!&&&&&&&&4&&&&&&&&刷子李&&&&&&&&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艺人高超的技艺和风度。3、练习复述课文。教学重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练习复述课文。教学准备:1、教师了解冯骥才和《俗世奇人》,搜集相关资料,提供同类文章《泥人张》《快手刘》等。2、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同时阅读人物描写出色的文章,积累优美词句及写作方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4.刷子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刷子李的高超技艺。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搜集冯骥才以及《俗世奇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今天,我们将结识一位手艺人,他就是——《刷子李》。〔板书课题〕2、解题:怎么叫刷子李呢?(姓李,专干粉刷这一行)&&&&10&&&&&&&&&&&&3、简单介绍作者冯骥才及本文出处。本文选自《俗世奇人》,其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2)画记生字、新词,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圈点批画。(3)找出文中自己感兴趣的方言,多读几遍,谈谈自己的理解。2、学生独立自学。3、全班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读准字音,读正确、流畅)(2)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师傅、刷浆、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严、露馅儿、发怔、发傻、半信半疑。(3)交流难写字的字形如何记忆。(4)词语理解。(5)理解练读有特色的天津方言:“任吗甭放”“赛升天一般美”“未准”。4、再读课文,初识“刷子李”。引导学生提问:(1)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2)要读懂本文,你会设计一些怎样的问题来帮助同学?(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提问,作为自学要求。如:从哪些地方看出刷子李技艺高超?)5、教师归类补充“自学要求”。(1)“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奇”在哪儿?(2)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三、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甭、4.刷子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反馈读句的感受,体会刷子李高超的手艺。2、了解曹小三对刷子李手艺的认识过程,品味其心理变化。3、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曹小三对刷子李手艺的认识过程,品味其心理变化。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刷子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奇&&&&11&&&&&&&&矩&&&&&&&&4.刷子李徒曹匀凳&&&&&&&&芝&&&&&&&&诈&&&&&&&&&&&&人,见识一下他的高超技艺。二、结合词句,精读课文1、上节课师生共同提出的自学要求:“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精彩语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2、阅读课文,勾画圈点做批注,老师巡视,发现问题,点拨指导。3、交流自学心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现在哪些地方?着装奇、规矩奇、技艺奇。4、你觉得从哪段最能看出他技艺的奇?(6段)(1)生精读此段,边读边找,看看哪些语句能表现他的奇?①动作奇: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哪儿是在刷墙?是在干脏活?分明是在跳舞。)让生读,读出悠然的韵味。全班齐读感受。②声音奇:清脆、啪啪。(这简直是在演奏)③颜色奇:匀匀实实,透亮清爽(厚薄均匀,不稠不稀,不拖泥带水)。(2)作者是用什么感情来写的呢?用赞叹的语气读此段。5、刷子李不仅技艺奇,他的着装、规矩也更是奇,从哪看出来?(1)“黑衣黑裤”“干活前,穿上这身黑,就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2)“每刷完一面墙再刷下一面墙。”(3)“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4)“一天只刷一间屋子”6、你喜欢这个人吗?为什么?7、思考:作者还用什么方式,衬托出了刷子李的“奇”?曹小三心理: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灰心失望——烟洞,令人拍案称奇。8、学生再次阅读,积累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1)交流精彩语句,体会表达效果。(2)摘抄精彩语句,尝试点评。三、推荐阅读,课外延伸1、教师推荐:《泥人张》《快手刘》等。2、学生推荐课前找到的同类文章。四、作业设计1、做一课一练。2、摘抄文重你喜欢的句子。板书设计4刷子李(刷子李:手艺高超)半信半疑→→→→佩服得五体投地(曹小三:亲眼见证)&&&&&&&&5&&&&&&&&顶碗少年&&&&&&&&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12&&&&&&&&&&&&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5.顶碗少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杂技比赛吗?说说你在观看比赛时的感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1、自由读课文,根据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一件什么事。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2、指名读课文,矫正字音。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优雅颓丧迷惘座无虚席不知所措4、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1)默读,给课文分段,总结段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倒叙式开头。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到倒数第2自然段:写顶碗少年不怕失败,第三次终于稳住了头顶的那一叠瓷碗,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热烈掌声。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2)自由读第二部分。用序号从文章标出“顶碗少年”一共尝试了几次。第一次失败。第2自然段。第二次失败。第3自然段。第三次成功。4到6自然段。5、齐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三、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5、顶碗少年&&&&13&&&&&&&&&&&&哲&&&&&&&&叠瓷&&&&&&&&肢&&&&&&&&捣捂搏&&&&&&&&渺&&&&&&&&5.顶碗少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自然段。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一下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品读词句,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思考:顶碗少年进行了几次表演?(三次)2、生读课文,以读带思。(1)学生读第一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2)学生读第二个场面描写,画出失败后少年的表现(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3)学生读第三个场面描写,画出少年的表现。3、读这三句话,(投影出示)体会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心理变化。(联系前后文的场面描写。)(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4、顶碗少年连续两次失误,当第三次继续表演这个节目时,他心里会怎么想?如果表演者是你,你会怎样做?三、课后拓展,深化感悟读了课文,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假如你到现场看了顶碗少年的表演,你会在观众留言簿上写些什么?四、总结读到这儿,我相信同学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了顶碗少年那颗锲而不舍、勇敢顽强的心。真心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一颗这样的心,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不怕困难,永不退缩。五、作业1、做一课一练。2、搜集名人在失败中获得成功的故事,然后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5顶碗少年第一次失败:微笑———鞠了一躬第二次失败:呆呆地———不知所措第三次成功:镇静———鞠了一躬惊心动魄的拼搏&&&&&&&&14&&&&&&&&&&&&6、体育颂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掌握字形、字义。积累文中好的词语。2、学习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3、体会文章中心,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4、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中心,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教学准备查询关于作者顾拜旦及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多媒体资料。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6、体育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掌握字形、字义。积累文中好的词语。2、学习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掌握字形、字义。积累文中好的词语。教学难点在准确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查询关于作者顾拜旦及奥运会的相关知识;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画面。提问:这些画面都与什么有关?谈谈从这些画面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画面如:刘璇的体操,刘翔110米跨栏,竞走运动员脸上的汗水,奥运冠军站在领奖台上等等。体育能给人们带来诸多美好的感受,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的法国人顾拜旦,就曾经热烈地讴歌过体育。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先快速阅读课后信息窗。二、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查阅的有关奥运会及顾拜旦的相关资料并做简要的介绍。三、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体育颂》,在朗读过程中融进你们对于体育的切身体会和美好联想。圈点勾画出生字、生词。猝然:突然;出乎意外。晨曦:晨光。曦,阳光(多指清晨的)。畸形:生物体部分发育不正常。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有朝一日:将来有一天。五、感知文章内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说说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文章高歌了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15&&&&&&&&&&&&六、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你平时对体育的了解,为文章第3、4、5、6自然段所表达的意思补上相关例证。板书:娱卑耻6、体育颂悉培肌押患&&&&&&&&6、体育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文章中心,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2、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心,理解体育所蕴含的伟大精神。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能力。教学准备准备与课文有关的多媒体资料。教学过程一、复习全篇由9个自然段构成,每段都由“啊,体育”开篇,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体育的,写出内容提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从以下九个方面赞颂体育:1、体育是生命的动力。2、体育能塑造美。3、体育能体现正义。4、体育能培养人的勇气。5、体育能使人赢得荣誉。6、体育能给人带来乐趣。7、体育能增强体质。8、体育可以推动进步。二、理解课文内容反复朗读课文,将未能理解的段落或句子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如:(1)“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使受难者激动不已”。受难者为何激动?(体育给地球和全人类带来希望的阳光,带来生命的活力)(2)体育“向暮年人微笑致意”的含义是什么?(同上)(3)为什么说体育就是“培养人类的沃土”?(体育能增强民族体质,矫正畸形躯体,对于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三、以读代讲,加深感悟(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从以下形式中任意选择)1、学生自由地朗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品读,并在班级中交流自己的体会。2、自由地朗读课文,试一试应用怎样的语调、语速朗读课文,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应用高昂、激越、赞美的语调,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感情。)3、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感受文中的写作手法1.文中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画出相关语句,自己练习读一读。&&&&16&&&&&&&&&&&&2.文章运用了第二人称的表达方式使文章亲切而热烈,情真而意浓。五、总结文章通过热情洋溢的文字,讴歌了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板书设计6体育颂美丽正义勇气体育荣誉你就是乐趣培养人类的沃土进步和平&&&&&&&&选读二有个男孩儿爱唱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新词,能顺畅、有感情地朗读文章。2、按时间顺序,理清文章条理。3、真切感受施光南对音乐的执著与热爱。教学重点:抓住重要词句,体会施光南对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1、欣赏音乐片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2、同学们,这些优美动听的音乐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我国伟大的音乐家施光南。从小他就喜欢唱歌,喜爱音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结识这位爱唱歌的男孩儿。3、施光南简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2)画记生字、新词,在不懂的词语上做记号。(3)想想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独立自学。3、小组内交流。(1)互相抽查生字、新词。(2)分自然段检查课文的朗读。(3)交流想法。4、全班交流。(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字音准确,朗读流利)(2)黑板出示读错的字音,不容易理解的词。&&&&17&&&&&&&&&&&&(3)交流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浏览课文,理清思路文章从哪些阶段分别体现了施光南对音乐的喜爱?(襁褓之中、四岁时、五岁时、十岁时、高中毕业)四、再读课文,自学感知1、从文中的那些词句看出施光南“爱”唱歌,“爱”音乐?要求:(1)默读课文,动笔圈点批注。(2)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3)学习小组同学相互交流。2、班级内交流。五、结合内容,思维拓展正因为有了这份执著与热爱,有了这份勤奋与努力。施光南终于成为了一代著名音乐家。同学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你应该从施光南身上学到什么呢?板书:有个男孩儿爱唱歌对音乐的喜爱(襁褓之中、四岁时、五岁时、十岁时、高中毕业)选读二&&&&&&&&语文乐园二教学目标: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2、体会金钥匙中的写作方法,懂得在开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阅读短文《万年牢》。4、完成习作:写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巩固生字,了解开篇设置悬念的作用。2、难点: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写具体。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语文乐园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以及自主阅读不部分。教学重点:1、巩固生字、词语。2、体会金钥匙中的写作方法,懂得在开篇设置悬念。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3、全班一起读一读。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18&&&&&&&&&&&&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二、金钥匙1、教师导读:课文《刷子李》一开头就写刷子李的手艺如何让人叫绝,而且还自己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儿,白刷不要钱。我们一起把课文《刷子李》的第一自然段读一读。2、引导学生读全文,想一想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3、指名反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教师小结:是呀,一篇文章的开头精彩,文成一半。开篇设置悬念,让读者充满疑惑,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三、猜字谜1、教师导: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猜谜语吧。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猜一猜字谜。2、学生独立阅读谜面,想一想。3、指名反馈,并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4、拓展练习,猜字谜。一月七日:脂开门红:红日七十二小时:晶四、自主阅读1、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归纳。短文中,题目“万年牢”是什么意思?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3、指名反馈:题目“万年牢”是什么意思?4、引导再读短文。思考:爸爸做的冰糖葫芦为什么能够蘸得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5、指名反馈:(1)爸爸用的是最好的材料。(2)煮糖用铜锅。(3)爸爸蘸糖的手艺好。6、教师:“万年牢”其实在作者的心中有多重的意思。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7、指名反馈:“万年牢”在作者心中还有什么意思?8、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各抒己见。9、教师: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10、课堂小结:同学们,做人就应该这样,认真生活,认真做事,认真做人,决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情。11、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超市中要求抄写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万年牢》,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3)做一课一练。语文乐园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语文生活:“以我喜欢的一项活动”为话题,开展一次交流。教学重点:完成习作:写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19&&&&&&&&&&&&教学难点:把活动的过程说清楚,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审题,了解要求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1)写作内容:写一次自己最喜欢的活动。(2)表达要求:题目自拟,突出活动特点,有意思的地方细致写,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二、说一说,拓展思维1、教师:同学们,课外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你们平时课余都参加一些什么活动呢?2、指名说说。3、学生交流,拓展素材。三、指导写作活动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怎样把活动写得生动精彩呢?1、按照顺序,写出过程。(1)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员。(2)活动的具体内容。(3)参加活动过程的心理感受和外在反应。(4)参加活动后的收获或感受。2、抓住重点,有详有略。3、抓住关键,畅谈感受。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五、赏析、修改习作六、布置作业&&&&&&&&7奇异的琥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2、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教学课时2课时7、奇异的琥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整体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20&&&&&&&&&&&&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奇异的琥珀》。(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古代松树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三、指导学生自学,理解课文内容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2、学生按要求自学。3、讨论交流。(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个苍蝇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从这块琥珀,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从这块琥珀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3)请同学们把讲这块琥珀形成经过的部分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把形成经过说一说。(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样子和它的价值。)(5)请四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板书:7、奇异的琥珀思考: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7、奇异的琥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学难点: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老师谈话引入时间的估算有科学依据,那作者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测是否合情合理呢?二、学习课文(一)理解松脂球形成的各种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几个条件,并说说理由。①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热。②夏季也有阴天、雨天,因此要有阳光,而且强烈。③阳光不强,松脂可能渗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板书:阳光强烈2.请同学们找找看,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各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21&&&&&&&&&&&&词上。(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通过“暖暖”“火热”“热辣辣”可以看出来。)3.师问:阳光热度的变化点明了当天的炎热,为两只小虫遭遇不幸作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①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松脂。②必须发生在松树林,而且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因为树多,才会有多年生的老树,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到苍蝇身上,吧嗒,松脂滴下来了。)板书:蝇、蛛、巧遇、松脂滴4.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可能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必须有,如果就那么一滴,俩家伙目标一致,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许无法形成球,球太小了,也许经不起几千年几万年时间的腐化、风化。)板书:松脂继续滴(二)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去理解课文内容。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个必需条件都找到了。作者对它们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节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动有趣。现在请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层,找找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要点:①“展开”“飞舞”“穿过”“飞进”这几个词,把小苍蝇的快乐劲儿写出来了。②作者把蜘蛛写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简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③前三个小节衔接得非常紧,太阳暖,苍蝇才会出来飞,闻到香,才会飞进松树林,飞累了,想歇会儿,它歇了,蜘蛛乘机想吃掉它。④“乐极生悲”也许有点道理,这两个家伙,一个想美美地歇歇,一个想饱餐一顿,哪能想到大祸就要临头!⑤“刚好”这个词用得好,说明事情发生得太巧了。⑥“小苍蝇不能掸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这句话很幽默,这两个家伙太可怜了。(三)了解化石形成所需的条件,体会想象的合理性。1.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要有什么条件。(松脂球变成化石需要4个条件,“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这说明时间长;“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说明地壳发生过变化,水把森林淹没了,树腐烂了,松脂球被淹没了,这又是2个条件。)板书:松树林松脂球三、谈收获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又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理的严密,真是收获不小哇!四、总结课文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奇异的琥珀地壳运动松脂球→→化石漫长岁月7&&&&&&&&22&&&&&&&&&&&&8松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尝试复述。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8、松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2.在你喜欢的小动物前面加上一两个词语来说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3.老师也喜欢一种小动物,今天还把它给带来了(出示松鼠图片),同学们喜欢吗?想了解关于松鼠的知识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松鼠的文章——《松鼠》。你了解松鼠吗,把你所了解的介绍给大家。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三、检测自学情况(1)出示词卡,正确读出词语:矫健敏捷蛰伏缝隙橡栗(2)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得正确、流利。(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教师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那么松鼠的样子有什么特点,生活上又有哪些习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8、松鼠矫敏捷逐仁扒锐梳8、松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并尝试复述。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热爱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23&&&&&&&&&&&&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做到“三不”,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3.读完后说一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三、精读品悟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一)外形的美丽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玲珑”“美丽的尾巴”“毛茸茸”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之后出示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二)动作的机敏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三)搭窝时的聪明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四)吃食时的有趣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四、积累运用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还可以把课外了解的知识融合进来。教师引导:不光小松鼠可爱,其他小动物也非常可爱。前面大家用一句话说了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现在你能像课文一样,写一段话来描绘这种小动物的一个特点吗?学生练笔,互相交流。五、拓展延伸课后大家可以办一张关于动物的手抄报,然后我们可以在学校宣传栏里办一次关于动物的专栏,让叔叔阿姨们都来看一看,他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心声——请保护动物。板书设计漂亮8松鼠驯良乖巧&&&&&&&&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教学目标1.识写生字词。2.了解居里夫人并读懂文中所写的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24&&&&&&&&&&&&3.让学生懂得尊敬老师、爱戴老师是一种美德。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并读懂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用居里夫人的事业上的成就与她敬师爱师的事相对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写生字词。2.了解居里夫人并读懂文中所写的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并读懂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教学难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美好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伟大的女士,她是一位波兰科学家,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她就是居里夫人。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她的文章《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猜一猜,文中可能写些什么内容?二、新授课(1)自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也可以和同学交流交流,还可以问老师。(2)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提问:本文写了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之间哪几件事?要点:一、居里夫人将自己的象牙项链送给老师做旅费回乡。二、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后,居里夫人写信邀请老师到家中做客。三、在盛大的典礼上,居里夫人穿过人群,把老师接到主席台上。三、悟中心由这几件事,你读出了什么?(居里夫人尊师敬师的美好品质)四、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新词。板书: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欧俄控届副署拘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文中所写的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2.让学生懂得尊敬老师、爱戴老师是一种美德。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懂居里夫人关心、敬爱老师的几件事,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的美好品质。教学难点:用居里夫人的事业上的成就与她敬师爱师的事相对比,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居里夫人的美&&&&25&&&&&&&&&&&&好品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复习回顾一下,这篇文章表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品质?是通过哪几件事来写的?三、新授课1.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文章哪里写出了居里夫人对老师怀着真挚的情感?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相关语句,在书边做简单的批注。2.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意见。3.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收获。要点:(1)“下了课,玛妮雅走进欧班老师的房间,从脖子上解下一串象牙项链,默默地放在老师的手里,然后用法语说了句‘为了第厄普’”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一个幼小的孩子能为老师着想,能体会到老师的难处,能把自己的心爱之物送给老师做旅费,可见对老师的情感多么真挚。(2)“欧班老师简直不敢收下,以为是邮局弄错了。一位全世界都在传颂的伟大科学家,怎么会给一个又老又穷、默默无闻的教师写信呢?直到邮差肯定没有错,她才用颤抖的手拆开了信封。”这一段用一个反问句写出了居里夫人虽已成名却不忘恩师。(3)居里夫人在典礼中对老师表示敬意,足见她们的真挚感情。(4)“幸福的泪水挂满了老人的双颊,她的学生对她还是那么热爱,那么尊敬!”这一段表面是在写欧班老师,实则写居里夫人,通过老师的表情和心理,赞扬了这位伟人的崇高品质。4.指导朗读。抓住让人感动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读。5.总结本节课的收获。6.布置作业。搜集名人尊师敬师的故事,下节课开个故事会。四、板书设计9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师热爱尊敬居里夫人→→→→→欧班(伟大克科学家)(贫困的教师)&&&&&&&&选读三&&&&&&&&生命交响曲&&&&&&&&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2、学习加小标题写作的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语感。教学重点: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习加小标题的方法。&&&&26&&&&&&&&&&&&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贝多芬的交响曲吗?一提到交响曲,很多同学开始舞动起来,确实,那美妙的声音令人沉醉。你知道,我们身体里的器官也能演奏交响乐,不信,我们一起来瞧瞧。二、新授课1.教师提问:文中的交响曲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让学生自己学习,边读书边圈点批注,而后同桌交流,最后推举代表阐述观点。大家互相补充。2.组织汇报让学生用文中的事实回答交响曲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比喻。心脏像鼓手不停地有节奏地敲击,(肺脏像管乐队连续地吹奏,而胃肠道则不断歌唱,结合起来就是一曲交响乐。)3.讨论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说说当心、肺、胃肠等病变时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4.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器官拿挂图介绍,看谁介绍得清楚明白,语言形象生动。这个环节的安排要分三步:一是自己组织语言,二是同桌、小组互说,三是登台介绍。5.小结6.写作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教师首先让学生发现本文与其他文章的不同之处,学生基本能找到小标题这一特点。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加小标题有什么好处?让学生各抒己见,如:加上小标题使原本很长的文章,尤其是说明文,条理更清晰;小标题是对下面内容的概括等。7.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学习方法,也可以是写作方法。8.布置作业课后读一些这样的科学小品文,把你的收获介绍给大家。三、板书设计生命交响曲心——鼓手肺——管乐队胃肠——唱歌&&&&&&&&语文乐园三教学目标: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3、阅读语文故事《语言的魅力》以及短文《猫》。4、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2、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4课时&&&&27&&&&&&&&&&&&语文乐园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词语超市中出现的词语,懂得词语的意思,能够正确地加以运用。2、了解说明事物,既可以从肯定方面说明,也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1、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超市”里的词语。2、教师出示词语,指名读一读,教师适当正音。3、全班一起读一读。4、教师开火车检查读。5、引导学生观察这些词语,说说识记的方法或书写的注意事项。6、学生书写词语,教师根据巡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再强调。二、金钥匙1、学生自由读一读,思考:今天的“金钥匙”又给了我们一把学习语文的什么钥匙?2、指名反馈:(说明事物,为了让人认识更全全面,除了从肯定方面说明,还可以从否定方面陈说)3、指名反馈:文中列举了什么事例对这一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介绍呢?4、教师:你能不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5、拓展练习:(1)猫十分喜欢吃鱼,从来不吃。(2)妈妈性情温和,从不。6、教师小结:同学们,说明事物的方法很多,无论大家从哪个角度出发,只要表达合理,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特点就可以了。三、语文故事1、学生自由阅读故事,思考: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指名反馈: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3、出示:(1)我什么也看不见!(2)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4、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话。5、师导:这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老人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可是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6、指名反馈:师导:当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时,人们。师导:当加上“春天来了,可是”时,人们。7、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8、集体反馈,教师小结。四、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超市里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语言的魅力》。语文乐园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阅读《猫》教学重点、难点:体会猫的性格以及作者的情感。&&&&28&&&&&&&&&&&&教学准备:猫的图片教学过程:自主阅读(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1、出示图片,学生欣赏。2、教师:我们班有谁喜欢猫呢?为什么?3、教师导读: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很喜欢猫,他笔下的猫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二)初读感知,把握课文条理1、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2、教师:从“阅读提示”中,我们知道了作者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做下面两件事情。(1)找出介绍大猫和小猫的相关段落。(2)想一想: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3、集体反馈。(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介绍大猫?哪些自然段介绍小猫?大猫:第1-5自然段。小猫:第6-7自然段。(2)指名分段读短文。(三)再读感悟,体会猫的性格1、引导学生把刚才自读的情况和同学交流:大猫的古怪表现在哪里?小猫的可爱又表现在哪里?2、集体反馈。大猫的古怪:既怪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高兴的时候对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既胆小又勇敢,母猫对小猫很尽责,公猫则毫不关心。小猫的可爱:腿脚还不稳,就学会淘气;贪玩,一玩起来就没完没了;抱着花枝打秋千。(四)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1、教师导读: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猫的古怪和可爱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好好地品味一下老舍的语言特点。2、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老舍先生语言上的什么表达特点?(1)通过性格的截然相反比较突出猫的古怪。(2)处处流露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3、教师: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1)学生反馈语句。(2)教师根据句子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体会情感。(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语句。(五)总结全文。(六)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课外阅读描写小动物的文章3篇,思考每篇文章的写法有什么异同,做简单的纪录。2、抄写文中划记得词语。(七)教学后记:&&&&&&&&语文乐园三(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习作:介绍一种熟悉的动物或者植物。教学重点:把熟悉的动物和植物清楚、具体地表达出来。&&&&29&&&&&&&&&&&&教学难点:在介绍动物或植物时能够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发兴趣1、教师:同学们,读了《松鼠》和《猫》,你们一定喜欢上这两种动物了吧。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你们都知道哪些呢?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谈到动物和植物就滔滔不绝、喜形于色,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动物或植物。二、读提示,明确要点1、指名读题目,其他人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1)抓住特点写。(2)写动物可以写它的外形、动作、习性等。(3)写植物可以写它各部分的样子、习性、生长过程、用处等。(4)可以写自己和动物或植物之间的小故事。三、指导表达(一)怎样写植物1、写好植物的形态。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3、可介绍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4、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来描写植物,可使植物更加形象、生动,语言更加鲜明活泼。5、要真实地抒发感情。(二)怎样写动物1、要抓住动物的特征。2、要表达自己的感情。3、语言要准确、生动。四、学生练习写作,教师个别辅导五、赏析、修改习作六、布置作业&&&&&&&&10、蒲公英不说一语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教学重点:在反复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美妙的画面,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或图片。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渲染气氛(播放课件或图片)同学们,你们对这飞舞飘洒的蒲公英一定不陌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蒲公英的小诗。(板书:《蒲公英不说一语》)&&&&30&&&&&&&&&&&&二、理解诗歌(一)初读,整体感知。1.自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认生字,并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找伙伴们读,要读得正确、流利,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3.指名读,师生交流,感知诗的大概内容。(二)精读,细细品味。1.我们再来细细地读读这首小诗。想一想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喜欢吗?2.把你所感受到的和周围同学交流交流。3.汇报。(1)第一小节,生动描绘了蒲公英飘洒飞舞的形态,引导学生抓住“远了又远了”“近了又近了”“一絮又一絮”“淘气”等词语,让学生想象这美妙迷人的画面。(2)第二小节,写出了满天满地的“蒲公英”与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欢快场面。“落、染、碰、沾、不弃也不离”这些词语形象准确,情真意切,充满了童趣。(3)第三、四小节,一问一答,再次表达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结尾一句“蒲公英不说一语/眨眨眼/与我亲昵”,既照应了文题,同时眨眼、亲昵的动作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样的画面。)(三)有感情地朗读,组织交流。1.这样迷人和谐的画面,真让人喜欢,融入自己的感受把这首诗美美地读读吧!(学生练读)2.指名读文,请同学们评价。(引导学生用欢快的、轻松的语调朗读诗歌)3.让我们把这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记在脑海里,让这温馨的画面永远留在心中(练背,指名背)。&&&&&&&&1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鼓励学生细心阅读,交流感悟,体会两首诗表达上的异同,从而领悟诗的内涵。教学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在品读中,感受两首诗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庐山的美丽风光)教学时数:2课时1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以及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准备:能够体现古诗内容的庐山瀑布景色的图片以及资料。教学过程: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31&&&&&&&&&&&&谈话: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1.提问:你们去过庐山吗?谁能说说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认识“庐”字)→庐山是个风景秀丽、令人向往的地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庐山的美景。(播放庐山课件)2.提问:刚才的画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唐朝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二、理解诗题,了解诗人1.齐读诗题,思考:“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①书空,写“瀑”字,注意不要把最后一点写成捺。②理解“望”字。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2.学生互相交流资料,了解李白。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试着读一读吧!2.指名试读。(请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3.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诗意。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1.在这首诗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根据诗意联想到画面,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学习要点:(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间的一条大河流。(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眼前所见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遗。2.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朗读诗歌,不断丰富脑海中的画面。3.师生齐诵,再现诗中的壮观景象。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1.展示瀑布的景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2.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问: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诗人李白会想些什么呢?他的心情怎样?3.再读古诗。瀑布雄奇、壮丽,李白的诗同样气势磅礴,耐人寻味。请学生带着动作表情读古诗,读出诗人表达的情感。4.背诵积累古诗。六、总结课文,布置作业&&&&32&&&&&&&&&&&&学生搜集并诵读李白的诗作。板书:11、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生挂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直下落&&&&&&&&瀑布(雄伟壮观、气势磅礴)&&&&&&&&11、古诗二首(题西林壁)(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题西林壁》。2、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和朗读相结合。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流露在诗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准备:《题西林壁》的挂图、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诗,引入新诗1.复习背诵《望庐山瀑布》。2.同样写庐山,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却另有一番意境,让我们跟随着作者去欣赏,去品味这首诗。二、学习《题西林壁》1.知诗人,解诗题。苏轼(),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都属“唐宋八大家”。)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2.抓字眼,明大意。(1)自由诵读,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读,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自学古诗:根据课前所查阅的资料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经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5)汇报交流,引导有感情地诵读。第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句意:从正面看成岭,从侧面看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朗读指导: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要读出起伏。第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看不清。缘:因为。句意: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3.入意境,悟诗情。(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2)想想我们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况吗?(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33&&&&&&&&&&&&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4.小结:《题西林壁》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让我们和诗人一起站在庐山之巅,看着眼前这变幻莫测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配乐齐诵)三、总结全课1.《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都是描写庐山的,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探究诗人不同的艺术构思。)2.吟诵两首古诗,细细品味不同的韵味。板书:11、古诗二首题西林壁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各不同“只缘身在此山中”启示:必须客观、全面地看问题&&&&&&&&12、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的时光。教学时数:2课时&&&&&&&&12*、童年的朋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3、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式导入&&&&34&&&&&&&&&&&&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8226;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2.汇报交流: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三)学习最后一段。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12*、童年的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体会“我”内心情感的变化。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1.指名朗读课文。2.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可自由讲,稍作点拨)&&&&35&&&&&&&&&&&&二、重温重点段的描写,进一步体会感情1.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亲密情谊,感受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2.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最珍贵的,我想作者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说,经历了这次情感的转变,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现在怎样,他会怎么说呢?(请你试着仿照课文写法,合理想象)三、总结全文,迁移训练1.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那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几本精彩的故事书?2.布置作业: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有时间可以当场练笔。&&&&&&&&选读四小船,小船教学目标1.本文篇幅较长,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及心理的描写,感受师生间浓浓的情谊。3.引导学生以良好健康的心态,面对挫折,面对生活。教学重点:文中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十分细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教学准备:准备《每当走过老师窗前》的音乐磁带。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小船,小船》)1.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什么样的景象?(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说出自己的想法。)2.课文围绕着“小船”究竟向我们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们轻轻把书翻开读读吧。二、整体感知(一)解决字词1.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文中不懂的生字、新词。2.交流汇报自己所理解的字词。(二)初步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小船,小船》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芦芦”的残障孩子与他的新老师由先前的陌生排斥到最后接纳亲近的情感故事,展现了师生间质朴纯真的情谊,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对待生活应有积极的态度。)三、理解探究1.(1)故事中出现了两位老师,她们的性格一样吗?请你默读课文,画一画,想一想。(2)学生自读,勾画。(3)汇报先前的刘老师:性格柔弱,温柔和善,处处对孩子小心,充满怜惜,深得芦芦的喜爱。小玲老师:性格开朗,活泼直率,大大咧咧,不认为芦芦需要同情,把他当正常的人看待。&&&&36&&&&&&&&&&&&2.(1)怀着对刘老师深深的喜爱,面对这样一个“不一样”的小玲老师,芦芦是怎样一步步接受并喜欢上她的?请同学们细读文章,勾画出文章的重点词句,并用心体会。(2)学生自学。(3)把你感受到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4)汇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去细细体会,感受师生间的情谊。)重点体会下面几组句子:①小玲老师说:“这样不好,将来大了,还总要捧着哄着呀?”芦芦缩在屋角,动也不动。(小玲老师的直率中透露着对学生真切的关怀,一种面对挫折的积极态度,但一向被怜惜的芦芦却不为所动。)②“哪儿来这么大气性。”小玲老师说,“算了,算我不好,认个错,行了吧?”芦芦心里想:“这算什么呢?哪有老师向学生认错的,这不是在耍我吗?”(敢于向学生认错,再一次展现了小玲老师爽朗的性格。)③“芦芦,你真的不走哇?”小玲老师的声音忽然变了,变得有些垂头丧气的,“好吧,你不出来,我就坐在门口等。我不去上课,让同学们都等着你,只要你过意得去。”他心慌意乱,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这算什么呢?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小玲老师那近乎孩子似的做法,令人“心慌意乱”。这真是一个“不一样”的老师,但细细品味也不难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那份责任,那份关爱。)④芦芦坐不住了小玲老师连忙抢上前,高高兴兴地驮起芦芦:“芦芦,你是个倔脾气,我也是个倔脾气。你到底没倔过我。走吧,咱们上学去,大家都把这件事忘了,好不好?”芦芦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这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呢?又叫人伤心,又叫人喜欢”3.有感情地朗读①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指导学生想象人物的不同心理,读出不同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②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学习了全文,你喜欢这个“不一样”的小玲老师吗?说说你的理由。2.芦芦和小玲老师在以后相处的日子里,又发生了很多感人和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在课下把原著找来读一读吧!&&&&&&&&语文乐园四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积累“睫毛”等词语。2、了解环境描写在习作表达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环境描写。3、积累名人名言,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4、教育学生珍惜友谊,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尊重。5、习作:写一写自己的朋友,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时数:4课时语文乐园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语海拾贝部分教学重点:1、巩固复习所学的生字词语。2、了解环境描写在习作表达中的作用3、积累名人名言,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37&&&&&&&&&&&&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环境描写。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词语超市:1、要求学生自读词语,巩固对所学字词的认读。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检查个别读的情况。3、强调部分生字的读音。4、再读词语,读中巩固。二、金钥匙:1、引导学生读一读下面的语段。“东边的天空火红火红的闪出一种紫色”2、启发:这个语段写了什么》它出了给我们介绍了阳光照在芦苇上的美丽景色以外,还告诉我们什么?(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间)3、作者在交代时间和地点的同时,为什么要对景色进行这样具体的描写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赞颂了刘老师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在这里是想通过景色的美丽来衬托人物心灵的美。)4、小结:写作的时候,对周围景物、环境的描写,有助于读者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适当的环境描写。三、名人名言: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一读,说一说自己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3、学生自由反馈。4、师:世界各国的名人对友谊有着不同的认识,他们的名言时刻警醒着我们,要珍惜友谊!希望同学们牢牢记住这些话,用它们来激励自己。5、学生熟读成诵。四、作业布置听写生词,背诵并默写名人名言。语文乐园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阅读短文《“差生”档案》教学重点难点:教育学生珍惜友谊,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尊重。教学准备:收集贝多芬等人的资料教学过程:一、阅读短文《“差生”档案》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学生质疑:“差生”为什么加上了引号?档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二、自主阅读,解答疑难。三、集体反馈,畅谈感想。1、“差生”档案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这些所谓的“差生”是谁?3、他们真的是“差生”吗?你知道他们哪些成就?4、现在,你知道差生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了吗?(他们并不是差生。虽然小时候他们有这样那样的比别人落后的地方,但是后来经过努力,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5、老师为什么要把这份档案给蔡林?她想告诉蔡林什么呢?6、小结:是呀,同学们,在困难面前,我们不能退缩,不能被自己打败,我们要鼓起勇气,面对困难,不懈地努力!&&&&&&&&38&&&&&&&&&&&&语文乐园四(第三、四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朋友”。教学重点: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流露出自己和朋友的真挚情谊。教学难点:读写结合,在读中感悟,在写中实践。教学准备:收集关于友谊的故事和名人名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拓展思维。1、《童年的朋友》为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2、小结:同学们,小熊陪着“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成了“我”的好朋友。3、们都有哪些好朋友呢?(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二、明确内容,指导选材。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朋友”(板书),可是这里的“朋友”为什么加上了引号呢?2、要求学生读一读习作提示第一点。3、指名反馈:因为这里的“朋友”不只是真实的朋友,还包括和自己有感情的小动物或小物品等。4、师:你们能列举一些你的朋友吗?(指名说)三、把握要求,指导写作。1、师:从同学们的口中,老师知道带给你们快乐的不仅有自己身边的朋友,还有一些不会说话的玩具、动物,它们共同建构了你们快乐的童年。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朋友介绍给大家呢?2、学生自由读习作提示2-4点。3、指名反馈:你掌握了哪些写好本次习作的技巧呢?(1)突出特点。(2)写出相处的故事,表达出情感。(3)写认要注意刻画出人物的动作和语言。(4)写物要注意观察,适当地运用拟人的手法进行介绍。4、齐读习作提示。四、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五、评议习作,修改习作。语文乐园四(第五课时)教学目标:写毛笔字“松”“种”“精”,学习并掌握部首“木”“禾”“米”的写法。教具准备:毛笔、墨水、纸教学过程:一、观察、掌握部首书写要点1、教师出示“松”“种”“精”,学生读一读。2、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三个字的部首。3、指名反馈。4、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部首,发现他们的共同点。(这三个字笔画中都有横、竖、直撇、点)5、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部首。6、指名读一读要点提示,教师边示范边调。7、学生动笔练习写部首。二、读贴,指导学好字。1、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指名说一说,教师强调“精”右边的“青”横画多要把横画间的距离缩短。&&&&39&&&&&&&&&&&&三、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部首“本”“禾”“米”,还学习了“松”“种”“精”的书写要点,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够好好练习。&&&&&&&&13《飞夺泸定桥》教案教学要求1.了解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飞夺泸定桥的战斗英雄业绩。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红军战士,向红军战士学习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叙述的。3.学会本课生字11个,生词12个,会用“关键”,“千钧一发”造句。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教学难点认识景物描写与中心的关系。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13《飞夺泸定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2、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条理。3、学习课文相关语段,体会卢定桥的“难”和“险”。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文章条理。教学难点:体会卢定桥的“难”和“险”教具准备:课件一、课前谈话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城西边,有一座大渡河的铁索桥。1935年5月,红军曾在这里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课文描写的是中国工农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二、教师板书课题,释题1.什么叫飞?2.什么叫夺?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三、教师范读课文思考:想想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四、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1.读课文,认生字。2.查字典理解词语。五、检查自学效果1.读生词:(指名读、自读,同桌对读。)增援关键宿营铁链手榴弹翻山越岭山峡号召狼狈奔赴震耳欲聋千钧一发&&&&40&&&&&&&&&&&&2.注意难写、容易出错的字:键(字形)瓢(字形)召zhao(读音)3.理解词语。关键: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千钧一发: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合十五公斤。六、再读课文,把握文意想想课文怎样分段,哪些部分是描写红军战士夺桥的。请同学们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一段:(1自然段)写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第二段:(2自然段)我军命令红四团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第三段:(3~5自然段)写红四团与敌人援兵“赛跑”,像飞一样行军、先于敌人赶到泸定桥。第四段:(6~8自然段)红四团英勇战斗夺下泸定桥。第五段:(9自然段)写红军主力渡过了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线。七、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2.练习朗读课文。课后小结:分段时第二自然段容易分错,几个词理解起来有困难,如:千钧一发、诡计13《飞夺泸定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经过,体会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2、总结全文,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红军战士英勇夺桥的经过。教学重点:了解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经过。教学难点:体会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审题板书课题:飞夺泸定桥。课题中的“飞夺”什么意思?(速度快,时间急。)二、通读全文,把握中心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夺取泸定桥的战斗经过。三、分析段落(一)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1.北上红军过大渡河、为什么非从泸定桥走不可?(指导学生抓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自古诗词的四字网名有深刻寓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