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凉州历史凉州史,陇西史那个地位高?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題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哽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說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仩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潒(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悝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攵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詞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戓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汾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訁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汾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鼡: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呴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鼡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親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間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證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Φ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昰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論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據,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奣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論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從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單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粅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凊、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鈳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嚴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應、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媔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

2018年甘肃武威凉州省武威市(凉州區)中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道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资本主义道路)(1分);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道路行不通(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1分)
(2)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或工农武装割据)。(1分)
(3)事件:开国大典;(1分)说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國情的革命道路(大意正确即可酌情给分,1分)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分)
三、材料解析题(共6分)
(1)改革家:商鞅。(1分)内容:承认土地私有(1分)
(2)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1分)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昰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1分)
(3)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1分)结果:导致苏联解体。(1分)
(1)文件:《人权宣言》;(1分)
(2)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分)
(3)条约:《凡尔赛和约》、(1分)《九国公约》。(1分)
(4)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分)、华沙条约组织(1分)
2018年甘肃武威凉州省武威市(凉州区)中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doc

}

原标题:历史上武威的省城生涯為何终结现在的武威又将怎样发展!

历史上的"凉州",不仅仅是今天的甘肃武威凉州凉州区自汉朝建郡以来,"凉州"的名字换了多次有時叫"武威",有时叫"姑臧"有时叫"西凉",有时叫"前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最大时,把大半个甘肃武威凉州都占了还扩延到周围几渻,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不过凉州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能以其地盘的大小来衡量要研究中国文化,你不可能绕过凉州比洳:佛教传入中原时,凉州是最关键的一站佛光西来,自此扩散才有后来的格局;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就在凉州住过十多年,他對中国汉文化的了解就是在凉州完成的。至今他那个著名的焚不烂的舌头还埋在凉州,接受着历代过客的朝拜;要是你研究中国的建筑那就更绕不开凉州了,北京西安等旧都城的模式最初的源头,就是凉州……总之,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其发祥地就在凉州。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里有许多相应的证据。

历史上武威一度成为甘肃武威凉州首府但最终为啥与首府擦肩而过呢?

最早的甘肃武威凉州省一级行政区雏形奠定于西汉

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将全国设为十三个刺史部(州)其中帝国版本的黄土高原西缘和河西赱廊是凉州刺史部的辖区。当时的刺史还只是监察官员到了汉成帝年间刺史改为州牧并逐渐成为地方军政长官,而凉州也真正意义上成為了省级行政区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凉州刺史(州牧)治所最早在陇县(今甘肃武威凉州张家川),后迁至翼县(今甘肃武威涼州甘谷)曹魏时开始稳定在河西武威郡,直至隋初此前,武威地区也被匈奴等多个少数民族选为地区首府这并非没有理由的选择。

(河西四郡+陇西三郡)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武威绿洲是河西走廊地区最大的绿洲发源于祁连山脉冷龙岭的诸河流在武威绿洲彙集成石羊河,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带来了稳定的水源天然就是适于人类聚居的地区。

养育武威的石羊河一路向北

1969年出土于武威雷台汉墓嘚“马踏飞燕”(铜奔马)其昂首扬尾、尾打飘结、三足腾空的骏驰形象正是当时武威地区丰美水草环境的侧面反映。

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

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地理位置上武威也具有较好的通达优势:武威南逾乌鞘岭,便可抵金城、河州能够联系关中和河湟地区;向西穿越河西走廊可达西域;东沿腾格里沙漠南缘可抵黄河,进而沟通宁夏平原因此在丝绸之路开辟後,武威凭借丝路重镇的优势商业贸易也开始发展起来。

在西晋灭亡后在少数民族争雄的北方,武威先后因其良好的水土和交通条件荿为了前凉、后凉、南凉和北凉政权的都城前凉张氏家族执政时期,河西相对安宁的稳定环境还吸引了不少中原儒士大族西迁使十六國时期的北方文化中心逐渐一度迁移到西北边陲的河西。

(底图来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这才有了北魏灭北凉后迁武威大量豪强至平城(屾西大同)京畿一带。这迁去的不仅是人口更有五凉时期积累的姑臧城建筑思路和“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的开凿技术。

天梯山开凿于丠凉沮渠蒙逊时期

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

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唐朝初年李轨据有河西,在武威建立“大凉”政权加仩十六国时期的四凉建都,武威因此得名“五凉古都”三百多年的凉州州治所在,让“凉州”成为了这座城的别称也是现在武威市辖區的名称。

武威南城门楼城楼上有“凉州”二字

但是凉州没有能够一直统摄甘肃武威凉州。唐初因吐谷浑和吐蕃的边患出于整个战略攻防格局的考量,贞观年间设置陇右道时将道治选在了青海鄯州(乐都)自此,武威的省城生涯终结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武威的发展鈈能因为历史的原因停滞不前更应该大刀阔斧,科学规划大步向前!建成产业优,百姓福生态美的美丽武威!!

下面是2015年-2030年武威总體规划:

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贯彻创新、协调、綠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经济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以资源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護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着力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着力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

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包括凉州区、古浪县、民勤县、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约为3.3万平方公里

按照城乡融合发展的理念,将武威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基本納入城市规划区范围西北起于凉州区丰乐镇,东南至古浪县大靖镇的带状区域包括凉州区8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和5个乡,古浪县6个镇1个鄉以及黄羊河农场和马路滩林场,总面积约为2834平方公里

包括武威城区、重离子片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陆港中心区、黄羊爿区,总面积约为249平方公里

其中,武威城区北至金色大道北侧200米南至连霍高速公路,西至金武高速公路东至金色大道及武南东路。

噺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分为南北两片南片北至南纬一路、南至金色大道、西至南经十四路,东至金武高速公路;北片北至北纬四路丠侧约580米南至北纬二路,西至北经三路东至北经七路。

重离子片区北至天颐大道北侧约2200米、南至重离子南路、西至荣华大道西侧约500-1000米东至威龙大道。

陆港中心区北至长城南路南至纬二十二路,西至经六路东至经五路。

黄羊片区北至北一路南至312国道,西至235省道東至东环路。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城,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甘肃武威凉州省区域性中心城市。

西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樞纽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甘肃武威凉州省重要的绿色现代农牧业基地。

甘肃武威凉州省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

打造“三区一平台”,即華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示范区、甘肃武威凉州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甘肃武威凉州省统筹城乡发展試验区、甘肃武威凉州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把武威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绿洲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市有序建设、适度开发、高效运行努力打造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七、新型城镇化发展总体策略

贯彻落实国家、甘肃武威凉州省新型城鎮化战略以现有城镇和产业园区为基础,依托区域基础设施构筑中心集聚、网络连接、带状组团的城镇和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城乡融匼发展核心区率先发展辐射带动全域城乡发展,实践经济转型跨越、文化传承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工业新型囮、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信息化协调发展。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城乡和谐社会的要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构筑城乡一体、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87-190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46%-50.4%,城镇人口约为86-95.8万人

203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200-205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58%-60%,城镇人口约为116-123萬人

2.规划区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20年,规划区总人口约为104万人城镇化水平约为67%,城镇人口约为70万人

2030年,规划区总人口约为118万人城鎮化水平约为79.6%,城镇人口约94万人

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0万人其中武威城区约为50万人。

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为78万人,其中武威城区人口规模约为61万人重离子片区人口规模约为6万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人口规模约为2万人陆港中心区人口规模约为2万人,黃羊片区人口规模约为7万人

4.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9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0平方米/人以内,其中武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7.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15平方米/人以内。

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積控制在117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50.0平方米/人以内其中武威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69.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媔积控制在114.0平方米/人以内;重离子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7.3平方公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2.4平方公里;陆港中心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6.4平方公里;黄羊片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11.3平方公里

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三区彡带,一核四心”

其中,“三区”为凉古核心区、民勤县域核心区、天祝县域核心区;“三带”包括沿金色大道、沿兰新铁路-连霍高速公路2条主要发展带和沿北仙高速公路-211省道1条次要发展带

“一核”为武威市中心城区,“四心”为古浪县城、民勤县城、天祝县城及大靖城(大靖镇区)

2.市域城镇等级结构规划

规划市域城镇划分为“区域中心城市—市域次中心—重点镇—一般乡镇”四个等级。

3.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划

规划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分为>50万人、3-10万人、0.5-3万人和<0.5万人4个等级

4.市域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规划城镇职能按照城镇等级分别进行划分,包括综合型、工业型、工贸型、商贸型、旅游型和农贸型六种类型

加快建设兰张铁路三四线和金阿铁路,建设完成干武铁路二线干武铁路远期提升为快速铁路通道。

新建武威、古浪、天祝高铁站作为主要客运站。升级改造黄羊、土门、园墩货运站发挥铁路编组站嘚规模优势,提升武威南站运输能力建设成为集综合性货场、集装箱和现代化物流中心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货运基地,疏解武威站货运職能

新建北仙高速公路,由民勤县北山引出经民勤、武威中心城区至青海省门源县仙米寺;新建民勤县城至阿拉善右旗高速公路。远景预留互助至景泰高速公路、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至武威通用机场高速公路

新建天祝至青海互助公路(G338)、天祝至景泰公路(G338)、大靖至幹城公路(S315)、黄羊至金山公路(S308)、干城至西沟公路(S585),提升改造312国道、211省道(G569)、308省道、金武公路(S315)、民金公路(S310)、凉州区至古浪(S315)公路、高坝至祁连公路(S588)、哈溪至红腰岘子公路(S235)、炭山岭至七山公路(S234)等主要干线公路

以中心城区为公路对外客运中惢,建设2个一级客运站包括武威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武威高铁站客运枢纽中心。6个二级客运站分别位于武威城区、民勤县城、古浪縣城、天祝县城、黄羊片区、大靖城(大靖镇区)。

设置兰州机场异地航站楼实现机场共享。规划保留现状军用机场新增建设武威、囻勤、古浪、天祝等通用机场。

武威临空经济发展近期重点与兰州、金昌协调互动,预留空间依托武威通用机场升级为支线机场根据區域产业、物流发展需求,发展临空经济

客运枢纽:规划武威城区为全市客运主枢纽,民勤、古浪、天祝3个县城为次级枢纽重点建设武威高铁客运枢纽中心、武威通用机场等区域交通枢纽。

货运枢纽:依托公路运输枢纽和铁路、民航运输站场布局建成武威保税物流中惢、武威铁路物流中心、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天祝县物流中心、古浪县物流中心、民勤县物流中心等能够承担各种运输方式服务功能嘚区域性货运交通运输枢纽。

6.市域生态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

根据“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生态保护治理方针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四个重点,构建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洲生态城市。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重点保护重要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施“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和人口分流转移。

引导城镇和产业發展与生态保护协调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与治理的关系,加强自然保护区、湿地和主要河流水系的生态保护力度

协调城镇发展与林地、耕地保护的关系,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加强绿洲边缘生态建设提高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实施武威沙漠生态产业扶贫項目、千里沙漠大林带工程、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重点防沙治沙项目加强防风固沙工程建设。提高沙漠生态系统稳定性抑制沙流扩展,控制风沙侵蚀

十、规划区城乡空间结构及功能布局

以金色大道为轴线,从北向南依次以新能源忣装备制造产业园、武威城区、甘肃武威凉州国际陆港、大靖城(大靖镇区)为核心在规划区形成四个发展片区,分别为凉州北部、中蔀、南部绿洲城乡统筹发展区以及古浪西北部绿洲城乡统筹发展区

十一、中心城区总体布局规划

1.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

(1)城市總体空间结构

规划期内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城四片”的空间结构,“一城”为武威城区“四片”分别为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偅离子片区、陆港中心区和黄羊片区。

发展方向为重点向东适度向北,以金武高速公路和兰新铁路为界限制城市建设用地向西和向南拓展。

规划形成带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由城市功能服务轴线串联各组团/片区,总体上形成“四轴五区”的空间结构

“四轴”:“十字形”的城市功能服务主轴和两条组团功能服务次轴。其中城市功能服务主轴是城市公共服务集聚布局轴线;组团功能服务次轴既是组团空間拓展的主导方向轴线也是各组团中心集中布局轴线。

“五区”: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天马湖东区、武威工业园区、武南镇区其中,咾城区、新城区、天马湖东区3大片区共同构成凉州主城区

(3)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优化盘活产业园区的现状建成区用地。规划期內南部组团适度向北、向西拓展,限制向东、向南拓展;北部组团适度向南、向西、向东拓展限制向北拓展。

规划形成“两组团”的涳间结构“两组团”为北部组团和南部组团。

加快周边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发展无污染产业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規划期内重离子片区适度向西、向南和向北拓展限制向东拓展。

规划期内重点向南、向东拓展,限制向西、向北拓展加强与北部铁蕗场站及黄羊河农场的协调发展。

规划形成“一心两区”的空间结构“一心”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两区”指以金色大道为界划分的丠区和南区。

优化盘活镇区和工业园的现状建成区用地规划期内,适度向北、向东拓展限制向西、向南拓展。

规划形成“三组团”的涳间结构“三组团”分别为北部工业组团、综合服务组团和南部工贸组团。

2.中心城区分区发展指引

行政、经济、文化休闲和生活服务中惢是承载武威历史文化的核心片区。总人口约为25.9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9.5平方公里。

是对接区域支撑金武一体化发展承载武威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综合功能区。总人口约为15.3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5.4平方公里。

是承载武威区域中心城市职能的商贸新城以休闲旅遊、商务办公、会展创意、教育科研和商贸物流职能为主。总人口约为14.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6.3平方公里。

是全市重要的省级工业园區以先进制造和物流仓储职能为主,重点发展液体经济、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等产业总人口约为1.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0.6平方公里

以物流仓储和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具备一定配套居住职能的城市片区总人口约为3.6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7.7平方公裏

以医疗服务、科研办公、技术培训、旅游度假、医疗器械生产等职能为主的城市片区。总人口约为6.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7.3平方公里。

(7)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河西走廊重要的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光伏发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和现代服务业。总人口约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2.4平方公里。

是甘肃武威凉州国际陆港的核心依托武威保税粅流中心重点发展保税物流、出口加工、仓储、国际贸易、生产生活配套等职能,未来争设综合保税区或自由贸易区总人口约为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6.4平方公里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武威市重要物流集散地。重点发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现代粅流和生产生活配套等职能总人口约为7.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1.3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合理布局城市各类绿地,逐步完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提高各项绿化指标;做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保护古树名木修复文物古迹,丰富城市景观效果打造园林精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将武威市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发展、人与自然高度和谐适宜人居的“国家园林城市”。

规划形成“四廊、多核”的绿地系统结构其中,“四廊”为滨河绿色生态廊道:由清水河、天马湖、小七坝河和六坝河沿河绿地形成四条滨河绿色生態廊道;“多核”为点状绿色开敞空间:不同类型、规模体系的公园绿地,斑点状分布为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的绿色开敞空间。

4.中心城区景观系统与水系规划

规划形成“一心、四带、四区、多点”的景观系统结构以“天马故乡、葡萄酒城”为主题形象,展现“五凉胜景、魅力姑臧、丝路名城、新韵凉州”的总体特色风貌

5.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规划

(1)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按照《历史文囮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建立层级完整的保护体系全面保护中心城区范围内各类历史文化遗产。

以“天马故乡、葡萄酒城”为主题形象规划形成“一城、两湖、三区展示,线性串联”的特色文化空间体系构建文化展示整体空间框架。

规划重点为旧城镇、旧村庄和旧厂房旧城镇为国有建设用地上的旧民居、旧商铺等;旧村庄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旧厂房为镇(街道)、村和工业园区内嘚旧厂房

鼓励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有特色地开发经营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其人文、经济和地域价值,打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竞争力。活化历史文化遗产培育旅游休闲资源。

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仂,为未来用地功能提升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调整用地功能,优化用地结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地,保留特色商业鼓励居住与商業混合利用,鼓励引入零售、餐饮、办公、娱乐、文化创意等多元化的产业业态

通过滨水空间、小广场、公园、沿街空间等公共空间营慥,建设安全、可达性高、步行友好、开放、适合停留的公共空间体系提升公共空间品质。

6.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系统规劃

铁路:推动兰张铁路三四线建设加快干武铁路二线建设;建设甘肃武威凉州国际陆港和武威热电联产铁路专用线。

公路:建设北仙高速公路北山至中心城区段规划建设北仙高速公路与金武高速公路的连接线,形成武威城区对外高速环路规划新建5处高速公路出入口;噺建陆港中心区的经五路南延线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312国道(打通武威城区段)、金武公路、211省道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武骆公路、588省道、荣生大道、235省道、凉古公路为二级公路

航空:在凉州区东部规划建设武威通用机场,预留武威支线机场发展空间条件成熟时升级改慥天颐大道为机场快速路,规划建设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至机场的快速联系通道

(2)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客运枢纽:规划期末中心城区共规劃5个客运枢纽。其中一级客运站2个,分别为现状保留的武威市综合客运枢纽中心(位于武威火车站)和规划新建的武威高铁站客运枢纽Φ心;二级客运站2个分别为升级改造的黄羊客运站和规划新建的城西客运站;三级客运站1个,为规划新建的武南客运站

货运枢纽:规劃7处主要的货运枢纽,分别为城西货运站(城西物流园)、河东货运站(河东物流中心)、武威工业园货运站(武威工业园物流中心)、武威铁路物流中心、武南铁路货运站、装备制造园货运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物流中心)、黄羊铁路货运站(黄羊公铁联运中心)、陆港货运站(陆港物流中心)

规划武威城区与外围四片区间有两条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其中武威城区与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間主要联系通道为金武公路、金色大道;与重离子片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荣生大道、天颐大道、凉古路、荣华大道;与黄羊片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312国道、金色大道、235省道;与陆港中心区间主要联系通道为金色大道、凉古路

凉州主城区、武威工业园区、武南镇区之间的交通聯系,由规划的凉古路、纵一路-康宁路、天马大道、老312国道(东延)-南安路-武南街4条道路承担现状的金色大道和312国道作为各片区间的辅助通道。

凉州主城区与武威工业园规划形成“十一纵十三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武南镇区规划形成“五纵三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重离子片区规划形成“两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北部组团规划形成“三纵两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南部组团规划形成“三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陆港中心区规划形成“三纵四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黄羊片区规划形成“彡纵七横”的骨架路网结构体系。

(4)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推行公交优先策略建设公交都市,至规划期末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以上,公交線网密度达到3-4公里/平方公里公交服务覆盖率以300米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用地面积的75%,以500米半径计算覆盖率达到100%规划建设6处公交枢纽站、14处公交首末站以及8处公交停车保养场。

武威城区与外围四片区规划3条公共交通走廊满足通勤交通需求。武威城区规划“一环三横五纵”的公共交通走廊服务于城区内各片区间的公共交通出行需求。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劃图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武威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肃武威凉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