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和佛教的区别有多少宗教

印度宗教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宗教在这个国家及其绝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中扮演中心和决定性的角色。印度被称为“宗教博物馆”,其中最的宗教是印度教,全印有约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世纪雅利安人创立的婆罗门教,公元8世纪左右,商羯罗吸收了一些佛教和耆那教的教义,发展成为印度教。该教综合了多种信仰,非常复杂。时期,传入了印度。英国殖民后,将英属印度分为以印度教为主的印度和伊斯兰教为主的两个自治领。
印度宗教简要介绍
印度宗教国家环境
印度是世界宗教发祥地之一。直到现代,绝大部分印度人仍然笃信宗教。宗教与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深入到印度绝大多数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印度,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是工厂,还是学校,从几岁、十几岁的儿童,到几十岁的老翁,他们同你交谈之间,一定会问“你信什么教?”当你回答不信任何宗教时,许多人甚至青年学生都会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
在印度,可以说处处有神庙,村村有。在一些地区,街上的行人路过一座神庙,便会停下来,转身跨进庙门,举手击几下吊着的小铜钟,然后在一个容器里放一些钱,接着双手合十,闭上眼睛,祈祷片刻。之后再继续赶路。前边若再遇到一座神庙,又会重复一番。白天,在大街十字路口的庙内或路边的庙中,总有不少信徒赤脚盘腿席地而坐,全神贯注地听祭司向他们讲述各种神话故事。
由于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印度人看来,宗教至关重要,认为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这种思想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人们信仰宗教,按宗教教义行事。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联系起来。
印度宗教种姓制度
印度教将人分为四个种姓:、刹帝利、和,婆罗门的地位最高,其余种姓的社会地位依次降低。各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一般不能互相通婚。除了这四个种姓以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之外的人——贱民,即所谓“不可接触者”,圣雄甘地将贱民称为“哈里真”(意为神之子),印度独立后统称“达利特”(意为受压迫的人)。
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好像被排斥在社会之外。印度教种姓制度下的妇女地位低下,支持童婚,的境遇悲惨。种姓制度把印度教社会分成若干社会集团,集团之间有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给印度社会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虽然印度经历了经济的现代化以及有关禁止歧视以及结束阶级结构的法律的制订,在印度社会的地位依然重要。
印度宗教宗教情况
伊斯兰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13.4%的印度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印度已经超过印度尼西亚,成为是世界上穆斯林最多的国家。伊斯兰教是在公元8世纪随着的扩张而传播到印度的,公元10世纪后,北印的大多数王朝统治者都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特别是,印度也因此留下了相当多的。作为外来宗教的伊斯兰教和本土的主要宗教印度教在印度导致了一系列的宗教冲突,局面也是因为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造成的,在印巴分治时造成了宗教仇杀的惨剧。在现代,印度这两个主要教派依然存在深刻的矛盾。
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是起源于印度的宗教,不仅在印度,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影响。基督教、、犹太教和也是有影响的宗教,但人数稍少。
尽管宗教在印度的影响很大,但是也有不少人接受无神论和不可知论。
印度宗教社会情况
印度是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坚持世俗主义。但是,宗教对其政治具有巨大的影响。在印度,绝大多数人都信奉宗教。根据199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人口的2.32%;教徒,占1 .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其他宗教如拜火教、犹太教的信仰者约占0.43% 。各种宗教信徒的人口构成已发生一些变化,但基本格局依然如故。
印度宗教主要教派
印度宗教印度教
印度教神庙
印度教信众超过人口的82%,也就是说多达8亿以上的人口信奉该教。印度教由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世纪的婆罗门教发展而来。印度教是多神教。据说,印度教的神有3.33亿之多 。印度教经典繁多,教义十分繁杂,它既有崇尚神明的理论,也有一些无神论的思想。它既是一种禁欲的宗教,又是一种纵欲享乐的宗教,而在实际生活中,它则变成一种哲学、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风俗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男性生殖器)崇拜的宗教,又是扎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 印度教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但也有一种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即所谓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的典型特征是:社会分隔、等级制度、饮食与社交限制、不同集团具有不同的世俗和宗教权利、职业世袭以及内婚制婚制(即高等种姓的男子可娶较低种姓的女子,反之则被视为大逆不道)。印度教的宗教仪式相当繁复。一个正统的印度教徒一生中要经过家庭祭祀和公共祭祀的16种圣礼。
印度宗教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印度的地位仅次于印度教,信奉者约有1 .2亿左右,公元8世纪前后由阿拉伯传入印度。15——18世纪莫卧儿帝国时期,伊斯兰教在印度得到迅速发展,并被定为国教,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工具,伊斯兰教统治印度长达几个世纪。和其他陵墓是莫卧儿王朝的礼物不少印度教徒特别是那些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由于倾慕该教教友平等的思想,纷纷改宗信奉,当然也有一些是被迫改宗的。,80%属于逊尼派。印度穆斯林分两种,一种是移民叫阿失拉夫,一种是本土皈依者。阿失拉甫头两者是阿拉伯人,后两种是与蒙兀儿人,本土皈依者是贱民与首陀罗占绝对多数。
印度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传统服饰
教信徒超过2000万,是除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以外信众最多的宗教。教徒主要分布在南部诸邦,其中以为最,其次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一些大城市。相传,基督教于公元1世纪时就已传到印度。由于基督教主张“只有一个上帝”、“人皆平等”、“人皆兄弟”,因此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印度颇受欢迎,不少低种姓的印度教徒皈依该教。另外,由于传教士的说教和教会的善举(如在落后地区修路架桥、建立医院、学校、孤儿院等),影响不断扩大。
印度宗教锡克教
锡克教大金庙
锡克教是在伊斯兰教影响下经过改革的一个印度教教派。它原是印度教一个反对种姓的支派,是对婆罗门统治和教义的一种反叛,后来又在反对穆斯林的统治中形成了军事力量。它的产生受到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是两大文化融合的产物。大约400年前,创立于印度西北部的,创立者是那纳克(生活于年间)。该教强调信仰唯一的真神,认为各种宗教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主张业报轮回,提倡修行,但反对印度教的祭祀制度和一切形式的礼仪,反对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和重婚,主张消除教派间的对立和冲突。锡克教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四反五K”。“四反”,即反对禁欲,反对繁琐的祭祀礼仪,反对多神论,尚武但反对强权政治。“五K”是锡克教徒毕生实践的五件事的印地语缩略语,即Kesh(蓄发留须);Kanga(佩戴长梳);Kachh(包裹头帕),Kara(右手镯);Krpan(身配短剑)。锡克教徒男子名字后面均加“”(意为狮子)二字,以勇猛彪悍著称。
2001年,印度有1930万锡克教徒。现代许多锡克教徒还住在旁遮普——世界最大的锡克人省份和锡克人的发源地或家乡。其余的主要集中在邻近的和。最著名的锡克教庙宇是,位于旁遮普邦的。许多锡克人在军队服役。印度前总理也是一名锡克教徒。旁遮普是锡克教徒的精神家园,也是印度唯一一个锡克教徒占多数的邦。
印度宗教佛教
佛教是其诞生在南麓的达毗罗卫王国(今属),由始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佛教在印度曾获很大发展,一度近乎普及整个。时达到鼎盛。当时,大力推行佛教,实行“大法”,使得佛教空前发展。贵霜王朝时代,佛教仍有发展。后来,由于种种原因开始急剧衰落。19世纪开始出现复兴,20世纪50年代以来僧众人数有所增加,但总的来讲,势力比较弱小。
印度宗教耆那教
耆那教巨型石雕像
耆那教创立时间与佛教相仿,也是公元前6——前5世纪前后。它是当时反对婆罗门教的主要思潮之一,后分裂为天衣派(裸体)和白衣派,中世纪时得到广泛传播,一直保存至现代。耆那(Jain)本身的意思是胜利者,是该教传说中的人物筏陀摩那的称号。耆那教在印度一直得到稳步发展,这一点与佛教的情况完全不同。据统计,该教在全印共有4万多所寺庙 。它还向印度以外的地方传播,在斯里兰卡、伊朗、阿富汗和均有不少信徒。
耆那教和印度教、佛教和锡克教是起源于印度的四种主要达摩系宗教之一。总体上,尽管耆那教徒只占印度总人口的0.4% (大约420万),他们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却相当显要。绝大部分印度的耆那教徒都生活富足。他们所拥有的权力和财富与较少的人口很不相称。按照2001年印度人口统计,耆那教徒的识字率最高,达到94.1%,而全国平均水平只有64.8%。
印度宗教祆教
(Zoroastrianism)是古代波斯的宗教,仍在印度流传,信徒称为。许多世纪以前在今日的伊朗,祆教徒遭受到统治者的迫害而逃到印度,被一位印度国王保护并安置他们在印度西部的Sanjan。
印度宗教宗教关系
印度宗教综述
在近现代印度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中,印度的宗教派别的关系与古代相比有不少变化。古代的印度宗教关系,先是以婆罗门教与佛教的关系最为引人注目,后来伊斯兰教在古印度广为传播后,与原来的印度本土宗教的关系成为宗教关系问题上的中心。而在近现代,引人注目的除了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关系外,还有西方传入的宗教和印度本土宗教的关系、锡克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等。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发生较多也是宗教关系方面的重要特点。
印度宗教基督教
基督教在4世纪传入印度的影响极小。6世纪时,在印度马拉巴尔地区已有数百基督教徒。但该教在印度获得较大发展是在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印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传教活动。不少西方传教士是随欧洲人在印度贸易活动的扩大和发展来到印度的。欧洲的基督教徒向印度传教不完全是采用和平方式(尤其是在早期),如的圣方济会的传教士在16世纪初到达时,就曾把当地的摧毁,16世纪中期,他们在果阿成立耶稣会,后又设立宗教法庭,对异教徒进行残害。他们在对待信徒时所使用的手段尤为严厉,曾残酷地拷打和焚烧这些信徒。20世纪30年代,基督教在印度已有数百万信徒。在印度摆脱英国统治后,基督教在印度仍有相当的势力。在南印度有统一领导天主教与新教的基督教会,在北印度也有印度天主教主教会议等组织。印度近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也受到基督教等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如被称为“近代印度之父”的印度宗教与社会改革家罗易就著有《耶稣的教训——和平与幸福之引导》(the Precepts of Jezus:The Guide to Peace and Happiness)、《一神论者的赏赐》(Tuhfatul Muwabbiddin)等著作,积极向国人介绍欧洲思想,倡导印、西交流。
印度宗教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近代印度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影响。16世纪上半叶,建立。印度伊斯兰教成为印度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之一。在印度成为后,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同时在印度发挥重要影响,为殖民当局所重视,但伊斯兰教教徒与近代印度其他宗教教派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伊斯兰教在传播后从来没有间断过。在印度近代,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派别类似,内部也出现了一些宗教改革运功。在印度和分治后,现代印度的伊斯兰教徒约占印度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伊斯兰教在现代印度有不少组织,如印度穆斯林联盟、等。印度近代的一些伊斯兰教的思想家也认真考虑与其他宗教的关系。如达拉·希库就是其中较著名的人物。他虽然信奉伊斯兰教,但对印度传统的宗教哲学亦有深入的了解,并试图使二者相融合。他认为印度教的圣典《奥义书》和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在教义上是一致的,一切事物的最高实在既是潜在的,又是显现的。
印度宗教锡克教
锡克教在发展中建立了自己的武装,曾多次与莫卧尔王朝发生冲突,与这一王朝的军队作战。在英国把印度变成殖民地之后,锡克教曾展开反英斗争。19世纪,锡克教中出现了一个辛格运动大会。这个组织的主旨是要使锡克教成为独立的社会集团,与印度教对抗。20世纪又成立了阿党,这是一个宗教与政治密切结合的组织,经常开展为保持此教独立存在和维护教徒利益的斗争。印度独立后,锡克教曾多次与国大党政府发生冲突,常常受到镇压。与印度教教徒的对抗事件也屡屡出现。锡克教有自己的一些特定的习俗,如男婚女嫁要在锡克教教徒之间进行,不与异教徒通婚等。
印度宗教教派冲突
印度近现代的教派冲突经常发生,而且屡屡酿成流血事件。其中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冲突最为突出。这里面较典型的是的寺庙冲突。阿约提亚是印度北方邦的一座古城。1528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帝国皇帝下令在这一城内建了一座,而印度教教徒则认为阿约提亚是印度教毗湿奴神化身之一的王子生长的王宫所在地,并反对将清真寺建在罗摩庙上。两教信徒由此发生了较大的冲突。冲突持续了几百年,一直延续到21世纪。如1855年,印度教信徒和穆斯林的阿约提亚寺庙之争导致了75人死亡。1992年,同一寺庙之争又导致三干多人丧生。2002年,两教在此问题上的冲突造成七百多人死亡。印度其他地区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教派冲突也不时发生。古代印度在近现代演变成不同的政治实体,这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英国殖民时期,南亚次大陆上形成的主要政治实体是相对统一的。而在这个政治实体的统治区域,民众的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两大宗教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与经济的利益群体。不同的利益群体有不同的政治要求,这种要求在遇到该地区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就出现了后来的政治实体分化。这是政治矛盾、民族矛盾与宗教派别矛盾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结果。
印度宗教宗教发展
印度宗教远古追溯
印度远古的宗教形态在印度河文明(约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一些遗址中能有所发现。在这一文明的遗址中,可以见到许多神的雕像。但就文献来说,现存印度最古老的有关材料是《吠陀》(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的最初形态是印度上古先民口头创作的一大批赞歌或祭词等。这之中包含大量宗教方面的内容。《吠陀》赞歌等中记述了当时印度人的种种宗教观念,如关于神的观念,关于超人或超自然的种种神奇力量的想象,关于祭祀等行为能给人们带来结果的信念等等。这类观念最初是分散的,形态是多样的,但后来逐步形成了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的思想。这就是婆罗门教的思想。
婆罗门教的基本观念是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这一宗教并无最初的创教者或祖师。它是在《吠陀》中大量提及的宗教祭祀的基础上形成的。印度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种姓制的社会阶层形态,人们的身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从事的职业的类别。从事祭祀的人在印度很多,主持这种活动的人通常被称为婆罗门祭司。祭祀活动被认为能够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带来好的或不好的结果,是万能的,因而被赋予很高的地位。记述祭祀的最初主要文献《吠陀》自然也被认为是圣典。而主持祭祀的人——婆罗门祭司也就因而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认为在社会各阶层中是至上的。婆罗门教主要反映了婆罗门种姓阶层的利益和思想,在印度思想界通常占有主导地位。这种情况在印度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婆罗门教后来转变为印度教,发展到近代,依然是印度思想界的主流宗教派别。婆罗门教的哲学思想或核心理论是在《》时期(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明确提出的。如梵我同一的思想、轮回解脱的理论等都是在《奥义书》中得到重要阐述的。《奥义书》的思想不仅对婆罗门教后来的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婆罗门教派别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别也有影响。
印度宗教新思潮
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印度思想界呈现出一种极为活跃的情形,进入了一个各类思潮蓬勃兴起和争鸣的历史阶段。在此时的印度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很强的新思潮。新思潮也称为,它主要指当时出现的一批反婆罗门教或非婆罗门教的思想。新思潮的种类极多。有些材料说有数百种,有些材料说有数十种。但在众多的新思潮中,后来得到持久发展并对印度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佛教、耆那教Uaina)和顺世论(Lokqyata)这三个派别。这之中顺世论是反各种宗教的哲学派别,而佛教和耆那教则是非婆罗门教的宗教派别。佛教是在批判和吸收改造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大约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佛教在印度产生后经过了几个主要发展阶段:早期佛教(公元前6世纪中至公元前4世纪末)、小乘部派佛教主要形成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后2世纪中)、大乘佛教的主要形成和发展时期(公元1世纪左右至公元7世纪左右)、后期佛教时期(公元7世纪至公元13世纪)。佛教后来成为世界性的影响较大的宗教。但在印度本土,它并不是影响最大的宗教,而且后来在印度本土衰落。佛教的理论极为丰富,它和婆罗门教都探讨灭苦的方法,都有轮回与解脱的理论,思维方式也有不少相近之处。但早期佛教强调缘起的理论,认为事物是的,否定有一个不变的实体,主张无常。这是它与婆罗门教的主要不同。耆那教的产生时间与佛教的产生时间接近,理论上也与早期佛教的某些观念相似。此教重视对世间万有构成要素的分析,也讲轮回与解脱的理论,但具体内容与婆罗门教有差别,不承认婆罗门教主张的那种不变实体“梵”。
印度宗教重要变化
在公元4世纪至公元9世纪,婆罗门教有不少重要变化,开始逐步演化为印度教或“新婆罗门教”。从4世纪开始,婆罗门教大量吸收一些当时也已很发达的其他宗教及印度民间信仰的成分,对自身进行了许多改造。至8-9世纪,著名的吠檀多派思想家商羯罗(Shankara,788-820)加大了对婆罗门教思想改造的力度,完善了传统婆罗门教的基本学说,奠定了印度教的理论基础。在宗教崇拜方面,新婆罗门教或印度教崇拜的大量神在此教中的地位也有变化,出现了一些信众明显较多,影响相对较大的神。印度教中虽然还有多神崇拜,但主神崇拜已明显占据主导地位,有所谓“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后来在宗教崇拜方面还形成了所谓三大教派,即:毗湿奴派、湿婆派、性力派。这些崇拜一直发展延续到印度近代。
印度宗教宗教传播
大致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开始在古印度地区传播,其后几个世纪,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地域扩大。传播的途径虽有经商、旅行等,但初期主要还是通过军事征服的手段。伊斯兰教取得了在所征服地区的统治权后,大力宣传在西亚、中亚初创时期就形成的一些基本教义。一些伊斯兰教思想家认为,真主是至尊至善的,而世间事物和人则有邪恶和不净。还有一些思想家认为,真主是世界的根本因,是永存的。真主不仅创造了宇宙,而且创造了万物生死轮回的法则。
锡克教(Sikhi。m)产生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它是印度教中虔诚派运动与伊斯兰教中苏菲派思想融合后演变出的一种宗教形态。锡克教认为,神只有一个,是各宗教都应崇拜的对象,尽管各教所崇拜对象的名称不同,但实质上它们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神的表现,是神创造的。轮回于世间的人充满痛苦,要脱离痛苦就要达到与神合一的境界。
此外,基督教也很早就传入到印度,一般认为4至5世纪的一个基督教小教派中的传教士最先将基督教传入印度。当然,基督教在印度的较大范围内的传播还是在更晚的一些时期。
印度宗教印度教
印度近现代占主导地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理论的核心成分来自的婆罗门教,但其中也大量融合了古代许多其他宗教的成分。因此,现代印度教所包含的内容的来源是相当复杂的。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别在历史上有相当长的并行发展时期,因而各教派间存在着重要的交涉或关联,它们之间有相互借鉴或相互影响等的关系。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的两大主要宗教,两教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一些特点:
第一,两教都从印度古代圣典《吠陀》和《奥义书》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处。《吠陀》和《奥义书》中的内容极为丰富。其中的主要哲学思想为印度后来的婆罗门教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成为婆罗门教以至后来印度教的基本理论。但一些观念也为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理论中的重要成分。这是两教中出现不少相同处的主要原因。例如,轮回解脱的理论、善恶因果的思想、否定形态的思维方式等在《吠陀》或《奥义书》中就已提出,婆罗门教中后来的思想家大量使用这些成分,佛教也大量使用这些成分。两教的不少文献中的一些叙述是相似的。
第二,两教的主要差别反映了古代印度种姓制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主要利益及观念。婆罗门教在产生时主要反映了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思想,而佛教在产生时则主要反映了部分刹帝利及吠舍种姓等阶层的思想。婆罗门教的核心哲学理论是梵一元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在本质上就是梵,梵是最高的实体,真正的存在的不变根本因。佛教的核心哲学理论是缘起观,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否定最高根本因的思想,认为事物是无常的,无真实不变主体。婆罗门教的梵一元论与其婆罗门至上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体现了婆罗门种姓阶层的根本利益。而佛教的缘起观与刹帝利吠舍等种姓的反对婆罗门至上观念及追求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平等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体现了这层人的利益。
第三,两教在发展中基本能和平共处。婆罗门教和佛教虽然代表了印度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但两教的对立却不是水火不容的。婆罗门教和刹帝利分别代表了印度的上等社会阶层,而部分吠舍也不是社会的底层。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在一定程度上说对于这两教的教众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种姓制对这些阶层来说又是一种相对能保持各自利益的制度,能够大体上维持他们之间的相对和谐关系。因此,在两教并行发展的大部分历史时期中,二者能够和平共处,纵然存在着大量两教互相批驳的场合,但一般来说,基本上是思想交锋,而不是武力对抗,两教间很少见到发生流血冲突的事件。
印度宗教宗教关系
耆那教与婆罗门教之间的关系与上述与佛教的关系类似。耆那教的信众基础大致与佛教相近,此教也是来自沙门思潮,也吸收了《奥义书》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因此,婆罗门教与耆那教在历史上虽有思想冲突,但与后者也基本是和平相处,一般也不发生流血冲突。耆那教与佛教之间的相同处很多,二者在一些方面都不认可婆罗门教的观念。佛教和婆罗门教在产生初期虽然有争夺信众方面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并没有扩大或升级。佛教文献中有批驳耆那教理论的内容,然而所占比重不大。两教的差异或对立不是不可调和的。
在伊斯兰教传入古印度并成为其中的主要宗教之后,印度的宗教关系或宗教存在格局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伊斯兰教不是古印度的传统本土宗教,它的教义最初来源于西亚、中亚等地区,与印度古代圣典《吠陀》、《奥义书》没有渊源关系。因而最初在许多方面与印度原有的宗教派别难以调和。伊斯兰教在古印度的主要扩大或发展时期,就与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派别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最初,伊斯兰教曾一度采取军事征服的手段来解决与其他宗教之间的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当时伊斯兰教属于强势宗教,印度原有的宗教受到很大打击。然而婆罗门教或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影响最大的宗教,在社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虽然受到伊斯兰教的冲击,却只是影响的范围有所缩小,并未被完全击垮,在古印度形成了与伊斯兰教对峙的局面。耆那教也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冲击,但也没有完全被驱除,在一些地区仍保持着影响。佛教在伊斯兰教扩大影响的过程中受到的打击最为巨大,加上佛教当时在古印度的其他一些自身的因素,13世纪之后,它基本在古印度衰落,一些原有的佛教重要活动中心不复存在。直到19世纪,佛教才在印度在一定范围内有所“复兴”。
锡克教虽然是在吸收改造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某些成分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对传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的一些陈规陋习则表示反对。如传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中都有妇女社会地位不高的现象,印度教中有寡妇殉葬的习俗,伊斯兰教中有男女权利不一样的规定。锡克教则主张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歧视妇女。此外,锡克教还反对种姓分别、祭司制度、繁琐祭祀,把这些看作是违背神意的。印度宗教不少派别中有一种消极遁世的倾向,而锡克教则主张积极入世。
从总体上说,印度古代宗教中原有的本土宗教之间思想交锋多,直接的激烈冲突少,而后来出现的一些宗教与原来的传统宗教之间的思想交锋少,直接的激烈冲突多。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印度,宗教指北的西行丨数字尾巴
请绑定手机号
亲爱的尾巴用户: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需要绑定手机才能发布内容,感谢你的理解
03-22 22:00
拍摄&&PIXEL 2 XL我远远低估了印度的遥远。从北京晚九点起飞,需要近凌晨五点才能抵达德里。这个距离,就是一个从情人节到大年三十的距离,仿佛中间隔着道婚姻。
将近12点,我估计航班正迈过祖国的西南,飞机出现了持续的颠簸。我妈从困意中抬头“我很紧张。我不停地感觉到下坠”。我说,你有没感觉到到每次轻微下坠都伴随轻微抬升?她顿了顿,好像在感受。然后跟我讲,嗯,我本来是担心,现在开始恶心了。
我为什么要来印度?
我为什么要来印度?
我为什么要来印度?
不止一个人问我,在德里混沌的呆了一天,我也在问我。我选择相信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答案:我前段时间重新看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然后想起《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勾起了我对信仰以及多元信仰肤浅的好奇。
心里马上出现一则告诫:好奇害死猫的全过程是,有只猫好奇去了印度,因为在路上乱喝水,最后拉稀拉死了。
嗯… 那我为什么要来印度。
库杜布塔&印度教苗&德里门 @新德里
导游介绍印度庙的神灵,分别说明不同神的业务范围,也就是分门别类的生活事业情感需求,需要向不同的神灵祈求。于是这个人口密度格外饱和的国家,香火尤其旺盛。
其中,毗湿奴是坐在C位的守护神,究极能力是对抗恶魔。而我能想到现世最可见的恶魔,就是旺盛的欲望,化成香火。
抵达瓦拉纳西,鹿野苑所在的城市,位于印度东北。鹿野苑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次讲法开坛的地方。其历史地位不严谨的概括差不多是最早的佛学院,有讲坛有宿舍,如今断壁残垣。不是岁月风化年久失修,而是岁月之间,伊斯兰教到来。但当时70%-80%的印度人信奉佛教。这对当时的伊斯兰教来说,并不乐观。
站在无神论的视角,宗教维护归属群体的内在秩序。站在有信仰的视角,信仰维护独立自我的内心秩序。
《中场战事》里,范·迪塞尔扮演的角色对比利说,做事不一定要为了上帝,为了国家,要找一个超越自身的伟大信仰。这话太牛逼了,根本听不明白。超越自我且不为上帝的伟大信仰?大约,一定不是物质的渴求或拥有,也不是人际世界的批驳或认同。
那,他们或他相信的是什么?
鹿野苑 @瓦拉纳西
入夜之前要赶往恒河边,每晚都有夜祭在这里举行。
坐三轮车穿过瓦拉纳西的蜿蜒街区,拥挤不堪。拥挤和不堪。老朽的建筑和极无序的交通,横行的牛和狗,摇摇欲坠的电线,摇摇欲坠的电线杆,灰泥横飞,街道上随性的盛开着新鲜的粪便,个别上还留着新鲜的脚印。
这一切让我想起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故乡,一切都那么乌烟瘴气。但偶尔和老友聊起,那是我们怀旧时向往的时代。重新走在这样的环境,我想我们怀旧得一点都不具体。
我们只是怀念那个焦虑感还没满到溢出,而哪怕粗鄙的快乐就能轻松灌满身心的时光。但我们并没有决心要放下智能手机,回到过去当一个偶尔出神就会踩到野屎的处男。
离恒河越近,空气里的香火味就越重,路边席地而坐衣衫褴褛的乞丐也越多。远远能看到河岸上已经坐满了人,河里的小船上也坐满了人。目光都投向河岸上一个不大的舞台。
距离夜祭只有不到五分钟。
夜祭的过程我根本无法描述。首先我完全听不懂,其次音响太吵,我觉得我耳朵里被塞满了无法理解的经文,响亮的持续而来,从左耳涌入从右耳涌出,在脑腔里留下绵延的嗡嗡声。
我觉得这好像是个表演。现场95%以上都是观众,除了必须在台上不断重复几组标准动作的表演人,几乎没有人真的是来夜祭的。
那这就是一个表演。
台下的小贩都相当踊跃,除了兜售粗糙的纪念品,有种小贩是手里端着朱砂,见到你就飞扑上来,一伸手就往你眉心之间戳出红点,然后转手就管你收要费用。你需要在他冲上前来的那一刻一把拦住,然后快速逃跑。
恒河夜祭 @瓦拉纳西
恒河日出 @瓦拉纳西
看到恒河的机会还有一次,几乎瓦拉纳西还没有醒来的时间,日出以前。
恒河的清晨比夜晚显得安静,灰茫茫的一片,由低矮的水草隔出一线,上面是灰茫茫的一片天。霾里日出,早起的水鸟围绕河上的船舶盘旋。划过头顶,场景有些震撼,但也隐约担心,万一个别抛下鸟屎,砸在身上金花四溅。这里是印度教的起源。印度人需要经过恒河的洗礼,正式建构信仰。
这些拥有信念的人,有一部分就在恒河边,过着在我眼里全无生命质量的生活。有一种说法,他们在修生若天堂的来世。用最苦难的今世修一个最富足的来生。他们总不会希望来生是美国人吧。
我觉得这和他们的宗教包容度有关。多包容才有可能让基督教成为印度教的子集。不可能。
那就是站在轮回之间的先苦后甜。克服此生到彼生的拖延症,先咀嚼所有俗世疾苦,彼世好过得可爱香甜。
我觉得克服轮回的拖延症这想法太俗了。不可能。
那大约他们不论生命质量,内心都已经找到最为平和的状态。伸手乞讨不会为不耻感到羞耻,露宿街头不会为风寒感到心寒。
…他们的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相对我更相信最后一个答案,至少看起来很高级。
克久拉霍寺庙群 @克久拉霍
宗教总是与欲望管理有关。
克久拉霍是个例外,闻名遐迩的性爱寺庙群在这里映着下午三点的日光熠熠生辉。
现代的印度教保守,千年之前月亮王朝开朗的把王室的房事雕刻出来,错落有致堆叠出塔身,事无巨细的展示国王与激情与兽与杂技。基本原因是,当时印度佛教徒居多,佛教寡欲,月亮王深知即将失去人口红利。
所以国王携整个后宫男女团亲身下海大放送。
千年过度,当伊斯兰教进入印度,一边震撼开放民风与精湛技艺,一边着手开始毁掉印度教的石刻。如今看来,就像历史打上的马赛克。
不仅伊斯兰人。同样无奈履行过打码的,还有斯里兰卡的一批佛教僧人。
斯里兰卡著名的狮子岩,半山有天然颜料手绘的璀璨壁画,任岁月冲刷,依然鲜活灵动,都是巨乳裸女。原本,那里只是佛教禅院。却被王室发现了狮子岩的雄壮俊美,便轰走了僧侣独占了风光扩建了庭院。为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始创作宏伟的巨乳画卷,伴随薄雾透出的迷离日光,风起云涌层峦叠嶂。最后王室的权力战争爆发,才得以让僧侣迁回狮子岩。僧侣行至半山苦叹奇耻大乳,便开始漫长的清理工作。奈何颜料惊艳,才使得部分壁画清理不去留存至今。
印度教不接受佛教人口红利低,所以搭建性爱神庙;
伊斯兰不接受自己活跃用户低,所以破坏别教神庙;
佛教徒不接受王室审美情趣低,所以清理壁画长卷。
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提倡包容度的时代,以上都可以是欲望管理的一部分。
那么可以怎么看待信仰的宽容度?克久拉霍的寺庙群里唯一一庙没有遭到任何的破坏。由三个相同的庙身相连,三个庙顶一个印度教风格,一个佛教风格,一个伊斯兰风格。这个神庙希望传递一则信息,我们的神不同,但是我们信仰所追求的精神境界相同。它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奥查古堡 @克久拉霍
我觉得印度的神秘色彩,大约就是宗教的颇为多彩。我起初以为色彩的边界清晰,但也有相互晕染。到十六七世纪,为迎接伊斯兰王朝的皇帝驾临。所建的奥查古堡,已经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揉到了一起。
所以当印度的建筑出现宗教风格的混搭。往往是不同宗教的王室驾临,或者王室的跨宗教爱情。莫卧儿王朝的阿拉格古堡也是其中之一,伊斯兰风格的城堡中,出现了印度教的庭院。
同年代的泰姬陵也在这里,纯粹的穆斯林建筑。也是全对称的完美建筑。她与阿拉格古堡遥遥相望。感觉落寞的帝王,就在古堡的寝宫里日夜遥望思念亡妻。
这尼玛是个哀婉的爱情故事:
王后在生下第十四位王子的时候…仅38岁虽经验丰富的她却难产致死,临终前看着皇帝的眼睛问,你有多爱我?
即使时间过去了近400年,这个问题仍然是对直男很难回答的问题。
沙贾汗皇帝心里悠悠飘出一段芭乐的旋律,爱要怎么说出口,我的心里好难受。他确实没有说出口,王后没有等到答案,咽了气。悲苦蚀心,皇帝终于一晚梦见亡妻和泰姬陵。他找建筑师还原梦里的建筑,以葬至爱。用一个纯白大理石的完美建筑,屹立在历史的洪流里向全世界撒一把悠久的狗粮。
22年时间,泰姬陵落成。诸多细节表达着秀恩爱的心机,唯恐地震偶发震碎了狗粮,地基甄选木材,四面白塔也极细微的向陵殿外倾斜,以保天灾时真爱万全。
然后故事就急转直下。
交付完工以后,皇帝要求砍断了建筑师的双手。好确保全世界只有唯一的泰姬陵。泣血之心嗜血依旧。建筑师的唯一请求,是剁手之前在泰姬陵住一晚。获得恩准后,当晚便在泰姬的棺木上凿出一个小孔,塔顶正中渗下的露水会经小孔掉落到王后的脸庞。他告诉沙贾汗,这代表王后的哭泣。
因为泰姬陵并不是真正的完美…
泰姬陵 & 阿格拉城堡 @阿拉格
关于泰姬陵这样一个穆斯林爱情故事。现场的每个印度导游几乎都会讲,无论他们是哪个宗教。
我问导游的信仰,他说是印度教。我问他会不会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交好,他回当然,他有很多其他信仰的朋友,经常一块吃饭喝酒,但这只代表他,未必所有人都能如此。我问他那能不能和不是印度教的女生结婚,他果断坚决的回答,不能不能。
我想差不多,到这里是边界。
我问他,知不知道《少年Pi》?他说知道,李安拍得很美。我又问他,印度真的存在泛神论者吗?他又果断坚决的回答,不可能不可能,并没有。
我想差不多,到这里是边界。
少年Pi是一个虚构人物,比利林恩的B班班长也是。他们的信仰与宗教有关,也无关。我们的三观往往不敌客观,宗教就成了最好的地图。但,宗教是礼物不是地图。礼物给不了自由的方向,
浪漫的说,它是一本神秘叙事的典籍,在你找到自由的路上,他陪伴你,给你相信自己的勇气。
微博@膘哥壹眼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信仰什么教最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