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次梦见自己要出家当印顺大和尚出家前简历,特别渴望穿上僧服。现在也有些渴望,我是个中职生。求解梦,阿弥陀佛

好几次梦见自己要出家当和尚,特别渴望穿上僧服。现在也有些渴望,我现在是个中职生。求解梦,阿弥陀佛_百度知道
好几次梦见自己要出家当和尚,特别渴望穿上僧服。现在也有些渴望,我现在是个中职生。求解梦,阿弥陀佛
第一次是因为有人要杀我一直跑一直跑,跑到一个寺庙里躲过一劫,最近一次是因为好像什么得了什么病,然后要出家当和尚静心之类的,每次快要出家的时候就醒了,还是蛮期待的,每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学习方法 和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的 在家人一样可以成就果位 看书 净土五经、地藏经 药师经、普门品等等,了解佛家 五戒 、十善 、菩萨六度万行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每天念诵心经 普门品为好·····有两个愿是必发的!1、我此生一定要修成正果!2、百年后一定要去极乐世界!此愿一发,佛菩萨就会知道的,就会给你安排修行程序!守戒、安心、入定、生慧、慈悲救渡。圆满一切善行!顺利返回极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明学长老:只要穿上僧服 就不会再脱下来
明学长老(资料图)苏州古城以西,太湖以东,一座千年宝刹香火不熄,这便是灵岩山寺。从古老的东晋时期,西域而来的智积菩萨开山建寺,直到民国初年净土十三祖印光大师在此卓锡弘法,前后几千年的时间中,灵岩山寺在中国佛教发展与传承中,担当了重要的历史任务。九旬高龄的明学长老,与这座承载着太多记忆的灵岩山寺,有着甚深的因缘。只要穿上僧服,就不想再脱下来!【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得最胜之地,方可宏最胜之道。建非常之事,必须待非常之人。虽否极泰来,属于天运。而革故鼎新,实赖人为。——印光大师《灵岩寺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及此次建筑功德碑记》】“您让我换僧服,我穿上就不会再脱下来!”当“文革”期间在苏州太平果园“劳动改造”的明学长老,见到来苏州灵岩山视察的赵朴初老居士时,说了这样的话。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1978年11月,赵朴老从北京前往苏州灵岩山,目的是为了恢复灵岩山寺,他要请“文革”期间下放到农村劳动的明学长老,重新回寺里主持工作。由于明学长老是国家恢复宗教政策后,苏州第一批重新换上僧装的出家人之一。他生怕再次被迫脱下僧服,所以向赵朴老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稍后,在赵朴老的努力下,苏州市政府即将灵岩山寺归还给苏州佛教界管理,苏州佛教从此进入了新的一页。1979年底,明学长老正式返回梦魂牵绕的灵岩山。对于他来说,这次算是第三次回到灵岩山寺了。明学长老第一次“回”到灵岩山寺,也就是初次来寺里,是在1947年,当时印光大师已经往生7个年头了。大师住世时,曾经念大悲咒加持了一大缸米,准备留给后人作为结缘之用。明学长老第一次来到灵岩山寺的时候,还是一位在家居士,名为冯祖慎,这时候他已经25岁。按照老家浙江湖州的习俗,这么大年龄应该是早就成家立业了,但是他是一个例外。明学长老是带着重病来到寺里的。他所患的病,是当时被视为痨症的“肺结核”。他希望在这里皈依三宝,念佛求生极乐,可是万万没想到,自从吃了印祖加持过的大悲米之后,竟然病情日渐转好,不久痊愈。当时灵岩山寺的方丈是妙真老和尚,便对他说:“你不要谢谢老法师(印光大师)?”“肯定要谢的!”明学长老感恩地回答。“你打算怎么谢啊?光嘴巴说谢不行。你年龄不小了,就做个和尚吧!”妙真老和尚说。于是他欣然应允。这便是明学长老童贞出家的不可思议因缘。时值1948年。按照印光大师制订的“五条规约”,灵岩山寺不允许剃度沙弥,方丈也不准收受弟子。于是妙真老和尚就介绍他到普陀山三圣堂,依真达老和尚剃度出家。同年,明学长老前往宝华山受比丘戒。明学长老第二次返回灵岩山寺,是在1959年。这时候,他已经从北京的中国佛学院毕业,由于寺里缺人,就被请了回来。回来之后,被任命为灵岩山寺监院。世事无常。1968年“文革”开始后,中国佛教和僧人,共同走入了十年浩劫的历史绝境。所以,当还在苏州太平果园劳动的明学长老,突然受到赵朴老的接见,又听到他可以再一次返回灵岩山寺时,激动之余还翻涌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心情——毕竟佛恩浩荡、祖师加被,坚定的信仰终于换来了法脉续传的春天。可知,苏州佛教乃至中国佛教迎来的这崭新的时期,是无数被迫劳动改造、忍辱负重的出家人期盼已久的美好愿望。“请你回来,就是为了让你重新披上僧袍,就是为了让你恢复、住持灵岩山寺净宗道场。”赵朴老对明学长老的殷重希望溢于言表。(文:明学长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点击关注“腾讯佛学 ”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佛学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佛学”,获取更多佛学资讯。
[责任编辑:airyzha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出家,用我最好的方式爱你
三十岁出头的宏开坐在车里,便装,看上去是个文弱的小伙子。他静静地看着等在车外的父亲因腰疾而过分挺拔着的身影,咬了咬嘴唇,几天来的犹豫不决让他的嘴里起满了水泡。他慢慢打开了背包,拿出了自己一早放进去的僧服,恭恭敬敬地换上,打开车门,走向父亲。
看见儿子缓缓走向自己。尚老伯自从儿子离开老家湖北襄阳后多年来萦绕在自己和家人心中的疑团瞬间解开了。走在清晨带有一丝凉爽的清风中的儿子是那样自然洒脱,灰色僧服也显得格外的合身,尽管,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
看到换上僧服的宏开,几天来陪在这对父子身边嘻嘻哈哈忙前忙后照顾的年轻人惟甲,急忙走上前去,规规矩矩地行礼,叫了一声“师父”。
尚老伯一语不发地和儿子上了车。父亲脸上展露着沧桑和辛劳的皱纹仿佛变得更明显了,宏开感觉到了父亲凝重的心情,他也很忐忑。今天,他要陪父亲去凤凰岭风景区。接父亲出来的时候,他对父亲说,到北京要带他到处看看玩玩、调理一下身体,实际上,他还是想让父亲感受佛教的氛围,进而能够接受他出家的选择。凤凰岭,他七年前曾经去过,去的是那里的龙泉寺。
到了龙泉寺山下,宏开去问讯处咨询的工夫,老伯跟着惟甲在一旁等待,吸烟,仍然是一语不发。作为僧人,宏开法师参访龙泉寺要经过向寺院报备等一系列的程序,他无法陪同父亲和普通游客一样游览。于是,惟甲陪着尚老伯开始了龙泉寺之旅。
宏开法师来到七年前刚刚亲近佛法时曾经待过的那座殿堂,静静地拜佛。
老伯随着游人流水账一般地走着,与其他人不同,他每遇到佛菩萨像都会稍作停留,双手合十拜三拜。前两天,儿子带他找了一位专家调理腰部的旧疾,医生劝他晚饭少吃或不吃,再就是建议他每天拜佛。当晚,他第一次拜了一百零八拜,腰部仿佛轻松了不少。从儿子穿着僧服出现在他面前的瞬间开始,这些佛菩萨像就不再陌生了。
看似大大咧咧的惟甲,其实是个格外细心的人,看到老伯沉重的面色,便悄悄地向天开寺——宏开法师剃度出家的寺院——的大和尚汇报了情况。很快,天开寺客堂的宏添师父就在天开骨干义工群里对所有人说:“今天宏开师父和父亲尚爸爸初到北京游览。尚老初信佛法,刚得知儿子出家,可谓忧中带喜。今晚19:00-21:00于丰台区合一素食堂特切欢迎宴为尚老洗尘,欢迎大家参加。”接着还嘱咐大家:“都说些出家的好话,令老人家安心。”宽见法师也发信息鼓励大家报名参加。
晚上七点刚过,尚老伯来到了合一素食二楼的芒种包间。宏开师父和父亲就下榻在附近的宾馆,因为这里吃素比较方便。
包间里已经来了七位居士,正在一边等待一边喝茶聊天。除了惟甲,其他人老伯都是初次见面,其中有一位后生看着和自己的儿子同龄,其他人都在四五十岁的样子。
见到宏开法师和老伯,屋子里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尚老伯看到,所有人都在向自己的儿子和自己双掌合十问候,而且每个人都是等到儿子和自己落座后才坐下来。比自己的儿子年长不少的人纷纷向自己的孩子鞠躬致敬,这有些出乎尚老伯的意料,但他也不是特别吃惊。来京后,他常常能够感受到,周遭的人对自己孩子的格外敬重。今早出发去凤凰岭之前,因为出发早没有吃早餐,就有人提来大包的食物,让他们路上吃。在这座陌生的大都市里,他意外地感受到了特别的温暖。
在座的宾客大多是天开寺的弟子,也都见过宏开师父。宏开师父出家后一直在天开寺修行,2016年大和尚送他到普陀佛学院学习。他深深明白大和尚培养僧才的用心,自是非常刻苦。他对大家说:“功课太紧张了。听说当地的海很美,我还没有去过。”
寒暄之后,宏开师父把在座的人一一介绍给父亲,并简单介绍了当天的行程。尚老伯和大家问候之后,也不再多话。菜陆续上来,菜式丰盛,但并不铺排。见老人家一直沉默,戴着一副眼镜、三分像知识分子七分像财务人员的德乙木讷地问道:“您之前有预感吗,您能接受吗?”
老人家微微摇了摇头说没想到,然而接着说:“孩子大了,随他吧。”于是低下头用手指擦眼泪。
见老伯默默地流泪,大家也静默下来。
宏开师父说,我给大家讲讲我们家族的情况吧。
宏开师父的老家在湖北襄阳,他家所在的村子,大部分人家姓尚,村子得名尚家村。他家从前在当地也算是富甲一方的大户。太爷爷当家的时候,正逢日本人侵略。于是,太爷爷就给日本人送去了大量的财物,条件是不侵扰尚家村。村子果然在战争中免遭屠戮。但日本投降以后,宏开师父的爷爷却因为自己父亲当年的义举顶上了汉奸的罪名,被关进大牢,家产也被充公了。奶奶经常对自己的儿子说,你看乡政府的楼就是我们家的……爷爷入狱,奶奶也不得不改嫁。尚老伯兄弟四人,其他兄弟或未留下子女,或者儿子入赘其他家族,所以宏开师父的出家就意味着,这个家族即将消失了。
宏开师父说:“一个大户人家就这样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衰亡了,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无常。但我始终觉得,也许就是太爷爷当年的义举,创造了我能够出家的因缘和福报。”
大家自然为一个家族的命运唏嘘不已,然而在座的中年女性凭借她们的人生历练迅速调节出欢悦轻快的氛围,几个女人甚至煞有介事地讨论着各自能否出家的问题,还对有出家意向的艳慕不已。
坐在尚老伯身旁的义工团队的著名才女+美女惟丙,席间一直照顾尚老伯。她停止女众们出家的话头,对老伯开言道:伯父,我真赞叹您能生出这样一个儿子,也赞叹您这么支持自己的孩子。您知道宏开师父的师父、我们天开寺的大和尚出家的故事吗?大和尚是名牌大学毕业,工作可好了,房也买了,可是师父却出家了。师父的父亲当时都气病了!可是后来啊,师父的父母也都皈依了。
尚伯伯抬起头说,我今天看到的,听大家说的这些……我在这里我能够接受,可是我回到家里我就……
在尚老伯的家乡,没有寺庙,更没有僧人,在族人的眼中,那些犯了法、欠了债、走投无路的人才会隐姓埋名改头换面出家当和尚。宏开法师的一位同学出家后,硬是被家族里的人从寺里领了回去。这也是出家后的宏开师父每次便装回家,大家看到他理着光头,又吃素,便一直不断追问他究竟在外边干什么的原因。
尚老伯一片苦心,想给儿子盖房子,亲戚邻里更是张罗着介绍对象,可是宏开师父就是不搭这个茬。他对父亲说:我不会住你盖的房,不会结婚,也不会在这里生活。
最后,连村里的族长兼治保主任都出面了,把宏开师父叫去,一副不交代清楚他究竟
在外做什么,就不罢休的架势。即使如此,宏开师父还是没有说出自己出家的事实,他只是向族长保证,自己没有从事歪门邪道,而且一定会照顾好自己的老父亲。宏开法师是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后的第三天,赶到位于灾情最严重的房山区的天开寺剃度出家的。虽然五年来如何告诉父亲一直是他最纠结的事情,但是他出家修行的决心是从来没有动摇过的。
坐在宏开师父身边的惟丁是宏开师父出家前的好友,与宏开师父同龄,是一位中医,有自己的小诊所,接下来几天准备为尚老伯调理身体。他因为医术高明,人品好,很受患者的信赖,寺里的师父们也很赞赏他。不过,惟丁今日却面带倦色,在身边始终和颜悦色的宏开师父的衬托下,散发的焦虑气场更是明显。大家自然关心他一番,原来最近接连有亲戚和患者往生,来诊所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他自己也面临着还房贷等一系列都市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惟丁说自己现在很累,自己的身体也是在生命线的边缘徘徊。
惟丙说,惟丁啊,你最适合出家了,你不出家真是可惜了。
惟丁摇了摇头说,我现在已经完全被人生的各种俗务缠绕……人身体的所有疾病都是由“心”所引起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获得清净,但是在这个世间人是不容易获得清净的,特别是一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更是没有可能了。
这时,宏开师父点了点头说,在《四十二章句经》中有一句话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人犯法判刑,还有刑期结束的一天,但一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就永远没有解脱之日了。
惟丁说,我这次回家参加爷爷的葬礼。我不学佛的叔叔在送葬的路上对我说,其实我们也是土埋半截的人啦。
惟丁是在座的最年轻的一位居士了,惟丙说,我们埋到半截还差不多,你还不到半截吧。
惟丁慢悠悠地说:我是埋到半截了,你们啊,都埋到大半截了。可是我们对此都往往没有意识,有些人都埋到头了,还折腾呢。
惟丁面向尚伯伯说,我以前回家都不敢劝自己的父母念佛、供佛像。可是,今年回家过年发现家里供了佛,妈妈也开始念佛了。其实,我们村以前就有庙,我上的小学就在那座庙里。庙里供奉的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妙善公主。我都不知道妙善公主的来龙去脉,可是我不识字的妈妈却说得和书上的八九不离十。劝父母信佛,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难,因为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
这时,大家吃得已经差不多了。因为医生建议晚上要少吃或不吃,尚伯伯喝了一碗小米粥作主食。临了还用茶水把碗里的渣都喝光了。
宏开师父说,这是爸爸中午在龙泉寺过午斋时学的。
惟甲说,尚伯伯学得可快了,看了几眼就学得有模有样了。
尚老伯没有言语,其实无论是早上在龙泉寺拜佛、过斋,还是后来的时候,他心里想的都是儿子,儿子这五年来和今后的每一天就是这样拜佛吧,就是这样用餐的吧……他在短短的与儿子相聚的时间努力地感受着、体验着。
宏开师父温和地看着父亲,目光中带了不易察觉的自豪,用玩笑的口吻说:我爸爸觉得自己可聪明了,他觉得自己在兄弟几个里是最聪明的。
大家纷纷说,能生出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就是很不一般的老爷子啊。
尚老伯面色开朗起来,也渐渐加入了对话。他说,宏开师父小的时候,能掐会算的人说他将来会光耀门庭。可是当宏开师父没有在读书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后,他也就不再把这句话当真了。
惟丙说,现在师父读佛学院,不就又读书了吗?而且家里有一位出家人那是最大的荣耀啊。
尚老伯没有反驳,还是对村里人能否接受表示担忧,他决定回家以后就不提这事儿了,反正几个兄弟也不在了,总提这些事儿的人也不在了。村里人基本上就没见过僧人,又如何改变他们对僧人不好的印象呢?
晚宴的正山小种茶提供者,也可能是宾客里最年长资深的惟戊,听出老伯言语中的顾虑,进行了席间最语重心长的发言:伯父,您提到风气,其实风气是靠人改变的。我的老父亲前几年被大货车撞了,车逃逸了。父亲倒在血泊之中,但却奇迹地被救,他获救的过程也是一环套一环,少了一环都是活不成的。我父亲最终做了小腿截肢手术,我们一家人都心怀感激,觉得他能活下来、能多陪老妈哪怕十年也是好的。
大家赶忙问,那逃逸的司机呢?
惟戊说,警方并没有抓到,但我们通过自己的渠道找到了。他是一个帮人拉货的,家里有两个女儿,很穷。
那你们没报警抓人吗?
没有。抓到他又怎样,除了让他入狱和赔些钱,给他的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还能怎样?我们不想这样。父亲能够活下来,我们就很感恩了。最后,负责这个案件的交警对我们说,从来没有遇到过你们这样的人,因为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是不讲道理的……所以,伯父,您要相信您的改变,能够改变周围的风气。
一直和大家讨论出家问题的德己,用她温柔和坚定的声音讲起了自己父亲往生的故事。
她的父亲患肝癌二十年,饱受疾病的折磨。患病不久,他在梦境中得到一位白发老爷爷的指点,让他吃素和打坐。于是,父亲开始吃素打坐,二十年的修行,让老人家双腿柔韧性好得劈叉都没有问题。
去世前的两年,德己一家人都皈依了一位藏传佛教的上师。父亲的身体渐渐虚弱,但躺在病榻上总是保持着莲花座和双手合十的姿势。
往生前,父亲在吐了一次血之后就要求把所有的医疗设备撤掉了。虽然已经腹水得很严重,腿也肿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莲花座和双手合十的姿势,并让女儿赶紧和远在青海的上师联络。
德己的妈妈急得要和老伴儿说话,但父亲用一句“师兄”阻止了她。
妈妈接着还要说话。父亲说:“止语。”
面对相濡以沫几十年即将生死离别的老伴儿,怎么能就这样止语?
可是父亲除了“唵嘛呢叭咪吽”就再没有其他言语了。
德己说,这是父亲留给母亲最后的三句话了,也是最好的。
临近午夜,德己才联络到上师。父亲在电话中告诉上师,自己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见到在东北的老母亲。于是,上师的加持中,父亲庄严地往生了。
出殡时,德己决定自己为父亲化妆,她发现已经在冷柜中停放了三天的父亲,依然面色栩栩如生。德己说:我的父亲去了一个好地方。
德己的故事结束了。尚老伯开始站起身来给大家斟茶,并和大家聊起了一些自己在老家的事情。大家劝老伯在北京多待一段时间,老伯说自己的弟弟过世了,他要多帮他们家,离不开。
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宏开师父说,大家明天还要工作,早点回去吧。大家意犹未尽地合了影,便散了。宏开师父送父亲回宾馆后,又出来和还未走的几个人道别。
宏开师父还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在佛学院的学业。作为一位僧人,修行之路永无止境,让深受传统伦理观念熏染的父亲接受并欢喜自己的人生选择,也还只是开始。
站在带着隐约清凉的温柔夜色中,宏开师父说,过几天,他要带父亲去五台山去看看,听说那里出家人很多,他想让父亲更多地感受佛教的氛围。
编辑 |惟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见出家和尚吃红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