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听说过职业蛙和unicareer吗

任何事情请教有经验的人,都┅定会有帮助

不过,建议报名之前一定要多对比的。货比三家不吃亏啊

下面这张图,应该可以说是国内大学生求职培训的族谱了吧

网址、微信、电话什么的,都有省时间自己去找了!

【关注点一】导师工作多少年了?可以有导师的私人联系方式么否则如何确认導师的真实性?

【关注点二】如果报名之后对服务不满意,可以全额退款么淘宝买东西不满意还可以退款呢?

【关注点三】费用具體的细节构成,课程多少钱1对1辅导多少钱?内推多少钱

一定要多对比,别偷懒上了这么多年学,也算是有脑子的人千万不要交智商税,

竟然到200多个赞了!看来对大家是有用的嘛

还有赞没有赞后续再更!

}

在职业前教育这个新领域曾经介绍过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Futuretour 等,从需求端来讲职业前教育切中的其实都是学生想要“花钱买工作”的想法,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这个赛道的差异化并没有很大,一面为学生提供成体系化的职业辅导内容一面讲学生资源对接到招聘企业。

Offer先生的创始人王梓帆提到学生的在找笁作期间的迷茫其实可以简单归为 3 点:对职位没有认知、缺乏求职技能和资源脱节。这是Offer先生想要解决的问题

切入职业前教育其实是Offer先苼的商业化变现方式,“Offer 先生”最初为王梓帆兼职运营的一个公众账号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运营,最初以分享各类面试技巧、职场tips 为主后期开始帮助企业 HR 发布招聘、内推信息,并开始进行社群运营以微信群的形式按需求不同将学生、企业HR 聚合在不同社群内,并进行关系维护茬 2016 年年初开始商业化之前,“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 8 万左右的粉丝2016 年 3 月底,Offer先生结合春季招聘的时间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线上付费产品愙单价为 300 ,总共售出 300 多份均为公众号的粉丝。

王梓帆提到在公众号运营中,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因此,在内容研发上主要是偠先成体系化目前Offer先生的课程主要集中为快消、互联网、四大的校招和暑期实习招聘,从内容版块上分为涵盖了行业认知、简历修改、投递策略、笔面试辅导等不同环节,以“面试技巧”、“大公司面试辅导”等形式呈现

具体到课程设计上,首先由Offer先生内部的教研团隊设计完成整个大的教学框架再由行业导师完成对关键知识点的填充和最终的输出成型。现阶段Offer先生的课程内容仍以行业图谱梳理、媔试技巧为主,较之于前者后者因人而异的成分太大,如何将内容标准化对于Offer先生这种以求职指导为卖点需要考虑的问题王梓帆坦言,这一块的确很难进行标准化这也是团队后期在内容上要完善的部分。

行业导师是职业前教育的固定参与者和其他玩家一样,Offer先生这種模式下的导师都是各个行业的职场人士兼职Offer先生的导师大多有 3-5 年工作经验,具体跟老师的分成方式暂时不做透露在导师招聘中,除叻基本的行业素养外也会以试听课的形式邀请学员为老师打分,在满分 10 的情况下需要到达 8 分以上才能成为签约的导师。

在上课方式上媔Offer先生主要以线上,一对多的上课人数在 50~100 人不等目前 Offer先生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目前为 30 万人。另外团队也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前媔提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人脉资源是痛点之一因此,聚合了学生资源的职业前教育平台一面利用自己聚合的学生资源获取和企業内推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又成为了获客的关键点虽然团队已经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合作较为松散更像昰信息聚合平台,可替代性强保证强合作关系是企业资源端的工作重点。

根据教育部今年 4 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 年中国茬校大学生规模 3700 万人,各类高校 2852 所但相比 K12、语言教育领域而言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而且就业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复购率也比较低。

职业前教育无论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同质性也都比较强除了达内外,初创公司已经跑出来的有 UniCarer、职业蛙和unicareer、Futuretour 等那么,Offer先生的优势叒在哪一块呢王梓帆表示,Offer先生在公众号和社群运营上的积累是获客方面的优势此外,Offer先生想要做的是“接地气”的职业前培训很哆学生欠缺的其实是如何面试、如何表达自己这“临门一脚”。

}

原标题:花4万保你直通名企“付费内推”背后的生意和争议

名企的岗位都太抢手了。要是有提高拿梦想offer的可能性你愿意为此花4万吗?

其实别说工作机会就一个没工資的实习,也有不少学生已经掏出了更多的钱

最近,知名博主、金融行业从业者大力如山就在网上曝光了“金融小伙伴”等众多第三方岼台存在向大学生出售金融机构实习机会的现象有的价格甚至高达五万多元。而这还只是所谓“付费内推”乃至求职服务生意里的冰山┅角

如今的大学生求职市场,好像变成了一个满是外挂的游戏世界除非你牛到全场发光,或者有的是时间耗最好先争取当个人民币玩家,多拿点装备和秘籍甚至解锁些隐藏通关捷径。

内推起争议求职服务行业遭声誉危机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高等教育与职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差距明显,各类大学生求职服务类平台就密集地冒了出来服务项目内容从简历修改、培训课程、職业规划到提供实习乃至全职工作内推,价钱也从几十几百到成千上万不等在急于求职的学生眼里,机构提供的职前培训就是性价比的個人选择关键增值的还看所谓内推企业资源的优劣。简单粗暴点的第三方机构会把这部分直接拿来单独叫卖聪明含蓄点的,就搭售上洎家培训服务一块儿

线上,它们精于微信公号等平台的运营经常发布一些求职技巧类文章、搜集的名企招聘信息集合以及开放部分免費培训等吸引目标客户;线下,资源更好的公司会拉上学校或知名公司做宣讲会等相关活动利用对方为自己做背书的同时,还能借此成為这些公司简历收集乃至筛选的第一关把控者获得先机把自家"符合条件的"付费VIP客户推给用人公司。

随意找几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打听戓多或少都知道这类机构的存在。而换作三五年前效果还没这么明显。

“现在基本找过工作的都接触过吧我也关注了好几家。”正在某985高校读研三的孙婷一口气给界面记者报出了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职问、面包求职等一连串求职服务机构的名字并且表示自己也曾犹豫过要不偠购买相关项目,尤其是被某些机构宣传的独享内推机会吸引“毕竟这两年找工作更难了,企业的简历关门槛都越来越高看到有说帮內推的,难免会心动只是看价格这么贵,也不知道到底靠不靠谱就算了。”

心存质疑的孙婷选择靠自己求职也有很多学生决定花钱賭上一把。

求职结果是一个最显而易见的判断标准当学生们发现付费后并未换来自己想要的offer,乃至所谓的内推连一个面试机会都捞不到時抱怨和质疑声越来越大。

“虚假宣传”、“根本没什么内推”、“一群硕士被大专生给骗了”……3月底大学生职前教育机构职业蛙囷unicareer(CareerFrog)遭到了众多学员的质疑,其中不少海外名校留学生他们有的付费”并非正确的后缀“@citics.com”,此后Unicareer向该学员退费。

“虚假宣传”vs.“預期管理”

在职业蛙和unicareer多位学员提出退费时他们有对售后咨询顾问服务态度、专业性,以及对培训导师背景能力和课程内容性价比的抱怨但最直接和主要引发不满的还是内推结果。王倩说她在与负责接手的咨询顾问聊天中发现实际上的内推流程与外面的常规招聘流程並无区别,还是得走简历筛选经过笔试,而这与她通过公司宣传资料了解以及销售顾问的前期沟通和承诺得出的所谓“直推”理解不是┅回事

界面记者看到,在学员拿到的合同文件提到的服务内容里职业蛙和unicareer承诺了“让学员保证直通面试官”1次。有不少学员却反馈職业蛙和unicareer提供的所谓内推机会里不仅适合自己的很少,在投递简历后也并没有任何进展

“内推应该是通过内部人员推荐跳过简历筛选环節直接进入面试,而不是只帮助学员用邮箱发送一下简历”、“宣称帮我投的12个内推没有一个收到任何回复”、“10个内推9个没回应1个回複毕业时间不符”、“我周围包括线下上课认识的没有一个成功内推的,只有两三个PTA(没有实习证明的远程实习)”……

有一点是显而易見的机构与学员双方确实对“合作”、“内推”、“保offer”、“合适的人选”等概念存在理解偏差,这也是导致矛盾爆发的关键因素之一至于这种偏差的成因,双方各有看法

不满的学生们认为,机构是为了赚钱而故意夸大能先蒙一个是一个。而他们当初之所以愿意付絀高价主要就是看中了机构提供的内推应该让自己享有比他人更多的优势。例如至少保证进入面试环节省去此前经常卡住不少人的简曆及笔试关;或者说,某些岗位就是企业特定开放给职业蛙和unicareerVIP学员的。

加入职业蛙和unicareer时赵珺在国内某211院校就读已经有了一家四大的offer,保底牌在手想着的就是尽量再冲击看能否有更好的选择,她只有一个目标——中金与很多求职中的学员一样,赵珺也关注职业蛙和unicareer的微信公号挺久了“有天看到顾问朋友圈发了中金公司的内推机会,我马上去私聊了”

她自己也觉得这家公司招聘门槛之高,一个普通211夲科生别说面试很可能连简历关都过不了。但职业蛙和unicareer宣传的内推机会让赵珺似乎看到了一丝成功的可能。因为图片中”本内推机会為职业蛙和unicareer学员专享“的文字赵珺认为这是一个非公开的招聘岗位,竞争强度就可能大减而只要机构能保障自己进入面试环节,不论荿败都认了

为了明确自己花的钱值,赵珺告诉记者在与顾问前期阶段沟通时,她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实习经历还挑明了只茬乎是否能保证进中金面试,而职业蛙和unicareer顾问给了肯定答复尽管没有在合同里落实到明确的文字承诺,赵珺还是决定“赌一把”

然而從年前等到年后,在多次质问顾问面试进展的情况下3月底她终于盼到了中金HR打来的电话,却发现当初花钱买来的并非期待中的电面只昰一个HR在职业蛙和unicareer请求下打来的拒绝电话,解释因学历和过往经历不匹配她没过简历筛选。“我当时就懵了”

职业蛙和unicareer则认为,问题主要出在预期管理、反馈机制以及资源匹配上

“像投行和律所,我不认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资源但企业确实有存在问题。”卢明霞解釋一方面有些顾问的确责任心不强,有些公司有资源却没有给学员做相应的好匹配;另一方面,公司发展大了之后员工可能的确不知道该如何调动资源匹配。此外她也提到,对于很多学员抱怨不知内推进展公司也确实没做到更及时的反馈。

卢明霞尤其强调了在学苼预期管理方面的欠缺“我们的宗旨就是说不直接说卖机会,因为这样的一个很大问题是人是参差不齐的”她说,“有内推机会存在也并不等于只要是学员就一定会推,比如说上过多少次课经过多少测评,OK的时候才行”

这种解释并不能让所有学员释怀。界面记者發现机构确实纳入了一些按其所述或许本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而这也是部分抱怨者愤怒之处:“内推没消息后才说我不够优秀那之前為什么要招我进来?”

在提出退费的学员看来职业蛙和unicareer的做法涉嫌虚假宣传乃至合同诈骗。所谓虚假宣传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利鼡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或者服务做出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的虚假信息,导致客户或消费者误解的行为2018年5月,职业蛙和unicareer的注册公司上海凯洛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因为虚假宣传和未按照《公司登机管理条例》规定办理变更登记而受到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政处罚罰款3万元。

机构有资源但真不一定是你最想要的

在负面反馈集中爆发后,职业娃将四大等企业LOGO从官网上的合作企业列表中撤了下来对於此举,卢明霞向界面解释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做到更加透明化,防止学生们再起误解 “现在挂在上面的,都是明确有官方合作的”

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卢明霞向记者举例展示了2017年8月以来开始签订的部分人才协议合同截图打印版合同期限一年或两年皆有,多明確提及了“优先录用职业蛙和unicareer学员”其中的确不乏一些知名公司。另一方面记者也根据官网名单跟其中部分企业方得到确认,它们与職业蛙和unicareer确实有某些形式的招聘合作如复星集团HR回应,在2017年与该机构有海外校招合作尽管其没透露更多具体细节。

卢明霞也介绍了一種与企业联合在做英国校招宣讲会中的合作形式即企业给予了职业蛙和unicareer所有投递简历的初筛权。“在一个学校宣讲后所有学生的简历會投递到我们这里,我们会优先将职业蛙和unicareer的学员挑出来当然,有些严重不匹配的会删掉”

至于这次饱受质疑的四大等公司内推,她表示虽然的确并非官方合作,但肯定有与业务部门或个人的相应联系渠道因此还是存在挺多人才输送。

“我们是有资源的”卢明霞解释,有些公司确实较难签订官方合作“越是大的公司,风控法务上复杂所以其实对我们来讲,更care的是结果就说我们学员最后拿到峩们的这个推荐后,能不能比别的学生多拿到一些资源”她告诉界面新闻,2016、2017年公司服务了2000多个学员实际上这两年差不多有1/5的学生拿箌了四大的offer。

对于个人或小业务部门与机构间的合作记者确实较难查证,但考虑到职业蛙和unicareer创始人、导师、已就业学员的背景并不排除其存在的可能性。以曾在麦肯锡工作多年的早期创始人孙捷为例现在仍担任导师一职的他,不可否认有可能起到咨询公司的可靠推荐莋用“普通的学生投递不到业务部门,只能投到HR官方而咨询公司、四大,包括很多券商都是存在非HR渠道的,业务部门的需求是很大嘚且他们有直接给到一些内部推荐的权利。”卢明霞说

然而,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负面反馈还是集中爆发了。

非官方确认的“内推”合作其稳定性、时效性、规模性、匹配度等方面都相对难有高保障。同时这种资源往往对学员自身的条件素质要求也同样不低。毕竟业务机构需要招的人能出活推荐人也得对自己的羽毛有所吝惜。其次哪怕是官方合作,也不是万能的即使这种合作不再是涉及小業务部门乃至个人,但也并不代表一定大到整个集团的招聘层面

以中信银行为例,当界面记者向中信银行公关人员问询时对方表示,巳和总行人力核实总行、深圳分行、卡中心都没有与职业蛙和unicareer合作。关于中信银行是否存在内推机制较难与所有分行核实。而记者也確实从职业蛙和unicareer处看到人才合作协议是单独与其某一线城市分行签订。

此外有资源存在是一回事儿,这种存在的资源是否能精准匹配箌位甚至完全满足学员要求,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如果目标四大的学员想去的部门没有非官方合作,目标中信银行的学员看中的并非某镓分行他们会知道存在的内推资源其实也不会惠及自己吗?

个中细节和区别很多学生表示在签约时并不知情。不少学生在得到机构对洎身条件的认可鼓励后决定尝试走走捷径。

李晓君目标就在四大和很多海外留学生一样,2016年7月从英国回来的她对国内就业形势不太了解又因学制不同等种种原因,错过了属于自己应届的四大校招时期回国后,李晓君决定先一边在重庆一家本土公司工作着一边争取伺机跳入理想公司。

“我当时是在智联招聘上挂了简历职业蛙和unicareer的销售顾问看到就致电联系了过来。”李晓君告诉界面主动找上门来嘚销售向她表示,凭借她的学历背景和语言能力不应该在本土公司就职,更适合跳槽去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类似层级的单位就职并承諾可以帮助找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这样的说法正与她自身的想法不谋而合“这说的不正是我吗?”心动的李晓君决定与职业蛙囷unicareer签订约4万元的保offer服务项目该项目承诺将帮助她在一年之内找到目标公司的全职工作。

1.6万基础项目与4.1万元的保offer项目有所区别后者据称囿更多专属内推资源。

根据职业蛙和unicareer内部的公司分级名单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属于Tier2。而这一梯队中也包含有几十家公司。此外按合同洳果最后没有找到Tier2的工作,而是找了Tier3、Tier4等次级公司的工作机构将会退还差价。

“这些机构就聪明在都会把大的小的放一块,小公司有些门路认识里面的人,学生质量只要也不是太差也确实保得进去。那没有保你进你最想要的也不能就说没有保你offer啊。”同为职业蛙囷unicareervip学员的刘雯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就算在Tier2的列表里,公司的名气实力以及进入难度也并不是相当的“当时看到这儿我就明白了,但也有些人可能看到前面的四大这些就没想后面了”

刘雯并没有在此次加入投诉者行列,2017年6月美国某排名世界前50大学毕业回国的她错过了2016届國内校招,为了赶上最新一趟也寄希望于通过求职机构提升自己,掌握更多信息“我认为,真正的保offer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只有你真嘚达到那么优秀才可以进去,那你走正常渠道也完全可以”至于花更高价钱买包含优先内推服务的vip项目,她想得很明白不指望真有,泹能锦上添花更好

“说白了,大部分人冲着的又就是这些大公司但你自己还是要明白区别在哪。”刘雯表示求职机构在宣传时挂出恏公司,确实容易对学生产生误导

当界面记者问及职业蛙和unicareer在与学员的前期沟通中是否有出现过度承诺和虚假宣传情况时,创始人卢明霞没有否认“我不能说百分百没有。”她承认尽管企业的价值观对虚假不能容忍,由于采用电销模式通话量巨大即使有品控机制,吔很难保证查到所有问题

对于接下来如何改善,卢明霞坦言前期做得好,后面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在我们的销售跟学员的溝通当中,我们会更多去强调话术的规范性把有一些一定不能去说的事,或者不能去承诺的东西我会列出来,然后加入他们的培训和栲核里面去;此外关于我们的这个服务能够帮助学生做到什么,什么是不能做到的也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界定。”

真正的保offer其实并鈈存在

那么,对于期望找到好工作的学生们来说第三方机构能做到什么?

除去简历修改这些小服务你确实还可能得到一些有帮助的求職教育培训,当然其性价比也看个人。但至少在这一块尽管也存在对内容匹配度以及教师质量方面的质疑,差评还是要少许多甚至鈈少投诉者也给予了一定肯定。

然而要强调的是求职前的准备,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哪怕是一年的培训辅导,也难讲效果看似繁荣嘚职前教育,以及茫然于求职的学生都各自有不短的成长路要走。“(职业蛙和unicareer的)面试培训包括课程系统还是不错的。”刘雯表示要说是否有用也是看双方的,学生自己也得努力吸收并多次运用练习“但你要说值不值,我花4万肯定是不值的如果没买vip,一两万可能还ok”

至于保offer,说到底更像是个噱头

佛脚有多难抱,我们可以从职业蛙和unicareer提供的一种比较常见内推形式其实际情况与效果中感受一二

“2017年秋季校园招聘(初次合作)中,我公司曾给予职业蛙和unicareer30~40个初面直通名额以尝试其简历推荐及筛选效果。”当界面记者向国金证券核实官方合作情况时对方回应确实曾与职业蛙和unicareer就学生招聘进行过相关合作,并签订了一份《人才服务合作协议》

然而,这种合作並不涉及任何费用往来协议中也无保证通过面试、承诺通过比例或保证录用的相关条款。该公司的所有招聘岗位也都会通过公司官网、公司微信公众号、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方式进行公开,并预留有公司招聘邮箱求职者可以通过以上方式投递简历。更重要的:“但昰其所推荐的所有人员均未通过我司面试”

此外,当界面记者与诸多金融、咨询、互联网等热门领域的求职成功者、HR认真聊了聊这个话題得到的反馈总结来说就是:成功与否关键还看个人实力,那些能力真正合格的花钱买内推是多此一举,至于条件不够的靠买也不會有什么实际结果。

“这类型的机构我也了解过但我自己也当过HR,我知道这样子肯定是不可能的”2016年9月从英国毕业回国的陈琳如今已荿功入职埃森哲,有时她会在朋友圈发布公司招聘内推的信息邀请有兴趣的朋友加入。“我们公司内推主要就是有职位在公司官网上放絀会鼓励员工推荐,成功的员工可获得奖金但一般都是推荐你的前同事、校友之类你朋友圈中的人,而不是说让你与求职机构合作”

陈琳告诉界面,埃森哲应届生一般都是校招进入其中确实存在员工内推的情况,但也就是求职者可以把认识的员工号填上去“说实話,仅仅是你推荐的人面试到哪一步了会通知到你但真的是不是因为你的推荐让他能进下一轮,我觉得作用微乎其微”

在普华永道工莋的李阳也提到了自己在当年校招时遇到了类似的内推方式。“当时网申填信息时有一个问题大概是‘你是否有认识的人在这家公司’,这里可以填上其员工号”李阳当时也确实填了一位在该公司工作的亲戚工号,但她告诉记者在整个后续招聘进展中都感受不到任何影响,而在入职后与HR聊起时对方也明确表示这对整个招聘毫无帮助。

“唯一一种比较有用的内推就是项目上的内推。比如你进入了实習的项目你的项目经理愿意担保你,他通过项目去推荐你可以跳过群面进入后面两轮的面试,通过后就可以直接拿offer了进来后你也是矗接在当时推荐你的这个项目经理的这个项目上工作。”陈琳表示在埃森哲,内推制度尽管存在却没有机构说的那么夸张,录取肯定看的还是实力“所谓的保offer,这个名头说白了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你进来要通过好几轮面试的,就算通过项目经理躲过了群面之后还囿经理面试,以及合伙人面试你说合伙人会在乎那点钱吗?”

是的刚才也提到了通过实习走内部推荐节省求职环节是个好办法。但是伱从第三方机构买到的大公司实习就会主要是这种吗?

并不然例如职问曾被曝学员案例中的贝恩PTA(远程实习)是out of pool的,实为“小黑工”也就是说,从理论和流程上讲这种PTA与贝恩公司没有任何直接联系,属于给in pool的PTA做外包工作无法核实。而这类情况在诸多提供实习机會的机构里都广泛存在。

当然也不否认这种“小黑工”也有一定价值。毕竟学生还是能体验倒一些日常工作内容而有些人并不在乎报酬或证明。还是那句话看个人理解判断。

付费内推遭抵制职前教育行业还会好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从部分第三方求职机构确实有機会拿到某些大公司至少初面名额的现状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学生被巧妙抓住的心理——担忧对己不利的不公

“我想要的只是至少能跟别人有公平竞争的机会。”王倩是澳大利亚一家知名院校的研究生对于专业也对口的她来说,自身种种条件走常规的校招流程进一镓四大也颇为符合之所以再花一笔钱,更多是想再多一重保障毕竟大公司校招都讲究一击必中。“我了解到进去的学长姐还有同学朋伖基本都或多或少还是有些内部关系的。有些目标岗位甚至全是招的走内推的”让王倩担忧的是,自己并没有所谓内部资源而如果現在企业都偏好内推,优秀公司的HR可能经常光内推过来的简历都看不过来这样一来,自己也许连和别人站同一起跑线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这些机构正是这类观念和氛围的重要制造者以及传输者之一。

“这就是在利用那些还没进社会的学生的无知”茬学生们主要憧憬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律所、互联网等行业领域,说到付费内推不少从业者在惊讶有此事存在之余,也纷纷表示了反对

“这笔钱实在好赚,简直就是包生男孩不成退款。”有人这么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吐槽道,“因为你总会要找到工作的而给定嘚公司范围那么大,中标并不难实在不行就退差价,反正前面的培训钱也赚了一笔”

而相比全职工作,实习岗位更是容易出现私下的簡单买卖有些员工在招聘方面享有一定权力和自由度,也不排除其在第三方机构金钱等诱惑下与之达成一定私下合作。至于其是否能夠这么做更多也还是看公司的相关规定,以及自身的价值观准则约束

“所有有良知的业内人士均抵制付费内推实习……之所以会发生這种情况,而我们很多业内人不清楚有这事大概率是因为在机制上被有些人钻了空子。”大力如山在个人微博和微信账号这样明确表态并呼吁金融行业机构和相关人士有所行动来改善现状,也得到了不少响应

如今随着质疑的学生越来越多,包括中信建投、天风证券、忝弘基金、泰康资产、华泰证券、兴业证券、瑞银集团等更多企业最近都已经以不同方式发布声明否认与任何机构达成过相关合作,并奣确抵制付费内推

不可否认,面对大量迷茫的学生以及确实有招聘需求的企业,第三方求职服务平台们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普通高校2018届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人再创历年新高。另据2018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字显示2017年峩国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48.09万。

正如曾在媒体报道里号称年营收过千万的职业蛙和unicareer所说大学生求职是百亿规模的蓝海市场。而其中嘚海归尤其是重点攻克对象毕竟这部分人“相比国内大学生,经历过留学机构的洗礼付费意愿也更强”。

但这笔钱真要赚起来并没那么容易。

在大力如山看来在金融机构不能自建,以及行业自律组织没有介入的前提下所建立的招聘信息披露平台,必须是一个完全公益的组织"这个平台只是为了双方的招聘信息传递,不开展任何其它商业业务因为如果将其作为一家正常公司进行运营,势必会为了縋求利润而逐渐走向歧途没有例外。"

对于被其批判的“金融小伙伴”最近给出的所谓机构有开展不少招聘类公益活动的辩白式回应他吔怼了回去:“有些机构用过去成立时的公益目的,来为现在的内推行为进行洗白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反面教材。”

创办于2004年的职业蛙和unicareer也曾是一家没有负面的明星创业机构。创始人卢明霞的背景亦颇为优秀毕业于上海交大,曾就职于英特尔和LVMH集团早期联合创始囚孙捷在麦肯锡也工作多年,如今还在担任导师最初的最初,他们也是从自愿在BBS论坛分享自己的求职成功经验开始

在接受采访的三小時里,卢明霞也自问了好几次明明初心是好的,怎么情况变成了如今这般

当业务模式不再小而美以后,抱怨声似乎也规模化了起来2016姩和2017年,职业蛙和unicareer服务了共约2000名学生尤其在正式爆发增长的2017年,大概有一千多学生而此次集中爆发的负面反馈,也主要来自于2017年的学員们

“我们这个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低,但规模化门槛非常高到处都会有困难和挑战。”卢明霞坦言自己也一直在思考职前教育行業是否能真正规模化的问题。在她看来这个难题并非来自于市场不够大。相反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用标准规范的服务将毕业生们的就業出口问题解决好,并且让大家都满意

就拿引起了众多学员不满的顾问为例。从前述分析中也可看出这个行业对其素质要求其实挺高。而真要招到又多又好的人才并不容易。“不要说后期的服务顾问就是前端的销售都不好找,而招来之后的培训成本也很高”卢明霞介绍,基本上新进的销售顾问需要经过两周的脱产培训且完训后要淘汰一半。然而由于90后的不稳定性留下的人在三个月里流动率也佷大。“我们虽然帮别人解决人才问题自己招聘上却也很难。”

此外从最受关注的服务结果来讲,别说引起企业关注的付费内推开始茬明面上受到大规模抵制即使有内推资源,对学员自身能力和素养积累也会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然而一旦准入门槛拔高,尽管学苼基数庞大能真正被众多机构挖掘和争夺到的合适人选规模也有待观察。例如一位此前做过类似金融夏令营来培训和向名企推荐优秀囚选的业内人士就告诉界面,实际上能符合条件的学员对象非常少最终他也放弃这种模式,改做了更能见效和易规模化的在线简历服务

其实,发现这个市场的并不只有第三方求职服务机构注意到中国企业用人需求与年轻职场人能力间日益加大的差距,一些知名大公司吔加入了进来

界面此前报道,2017年1月普华永道中国首次推出了面向社会的人才培训计划You Plus,为此也在上海自贸区也注册了中国首家外商独資职业培训机构该项目针对拥有0-5年工作经验的新职场人,全日制为期12个月没有文凭,学费30多万除课堂教学外,学员还有机会分别在普华永道中国各条线以及其它财富500强合作企业开展总计6个月的企业实训项目也给每人配备了一对一的行业资深导师。

对于目标明确在普華永道等相关公司的求职者来说这或许是一条更有资源保障的途径。然而动辄30万的学费相比标价上万的付费内推项目又贵了好几等。尤其对于普通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就性价比而言可能也并非上选。

尽管遭遇了危机卢明霞仍相信职前教育还有希望能够规模化。“我觉嘚创业者还是有信念的”

(文中受访学员及公司员工均为化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但欢迎转发朋友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蛙和unicaree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