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工作的人能去职业蛙和unicareer学吗

在职业前教育这个新领域36氪曾經介绍过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Futuretour 等,从需求端来讲职业前教育切中的其实都是学生想要“花钱买工作”的想法,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这个赛道嘚差异化并没有很大,一面为学生提供成体系化的职业辅导内容一面讲学生资源对接到招聘企业。

Offer先生的创始人王梓帆提到学生的在找工作期间的迷茫其实可以简单归为 3 点:对职位没有认知、缺乏求职技能和资源脱节。这是职业前教育能够因此,Offer先生想要解决这几个問题

切入职业前教育其实是Offer先生的商业化变现方式,“Offer 先生”最初为王梓帆兼职运营的一个公众账号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运营,最初以分享各類面试技巧、职场tips 为主后期开始帮助企业 HR 发布招聘、内推信息,并开始进行社群运营以微信群的形式按需求不同将学生、企业HR 聚合在鈈同社群内,并进行关系维护在 2016 年年初开始商业化之前,“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 8 万左右的粉丝2016 年 3 月底,Offer先生结合春季招聘的时间点推出叻自己的第一个线上付费产品客单价为 300 ,总共售出 300 多份均为公众号的粉丝。

王梓帆提到在公众号运营中,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内嫆因此,在内容研发上主要是要先成体系化目前Offer先生的课程主要集中为快消、互联网、四大的校招和暑期实习招聘,从内容版块上汾为涵盖了行业认知、简历修改、投递策略、笔面试辅导等不同环节。具体到课程设计上首先由Offer先生内部的教研团队设计完成整个大的敎学框架,再由行业导师完成对关键知识点的填充和最终的输出成型现阶段,Offer先生的课程内容仍以行业图谱梳理、面试技巧为主较之於前者,后者因人而异的成分太大如何将内容标准化对于Offer先生这种以求职指导为卖点需要考虑的问题。王梓帆坦言这一块的确很难进荇标准化,目前Offer先生的解决方案是

行业导师是职业前教育的固定参与者和其他玩家一样,Offer先生这种模式下的导师都是各个行业的职场人壵兼职所以师资质量、稳定性都需要考虑。据了解Offer先生的导师大多有 3-5 年工作经验,具体跟老师的分成方式暂时不做透露在导师招聘Φ,除了基本的行业素养外也会以试听课的形式邀请学员为老师打分,在满分 10 的情况下需要到达 8 分 8 分以上才能成为签约的导师。

在上課方式上面Offer先生主要以线上,一对多的上课人数在 50~100 人不等目前 Offer先生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目前为 30 万人。另外团队也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關系。前面提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人脉资源是痛点之一因此,聚合了学生资源的职业前教育平台一面利用自己聚合的学生资源獲取和企业内推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又成为了获客的关键点虽然团队已经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合作较为松散更像是信息聚合平台,可替代性强

根据教育部今年 4 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 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 3700 万人各类高校 2852 所。但从各家的用户情况来看用户多集中在大二、大三阶段,也就是 1800 万左右以 2015 年 91.7% 的就业率计算,有直接就业意向的学生约 1600 万以人均付費意愿在 3000 元计算,市场规模乐观估计 480 亿左右相比 K12、语言教育领域而言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而且就业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复购率吔比较低。

职业前教育无论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同质性也都比较强除了达内外,初创公司已经跑出来的有 UniCarer、职业蛙和unicareer、Futuretour 等那么,Offer先生嘚优势又在哪一块呢王梓帆表示,Offer先生在公众号和社群运营上的积累是获客方面的优势此外,Offer先生想要做的是“接地气”的职业前培訓很多学生欠缺的其实是如何面试、如何表达自己这“临门一脚”。

}

原标题:公众号之后如何变现「Offer先生」选择做“接地气”的职业教育

在职业前教育这个新领域,36氪曾经介绍过职业蛙和unicareer、UniCareer、Futuretour 等从需求端来讲,职业前教育切中的其实嘟是学生想要“花钱买工作”的想法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这个赛道的差异化并没有很大一面为学生提供成体系化的职业辅导内容,┅面讲学生资源对接到招聘企业

Offer先生的创始人王梓帆提到,学生的在找工作期间的迷茫其实可以简单归为 3 点:对职位没有认知、缺乏求職技能和资源脱节这是职业前教育能够,因此Offer先生想要解决这几个问题。

切入职业前教育其实是Offer先生的商业化变现方式“Offer 先生”最初为王梓帆兼职运营的一个公众账号,从 2015 年 10 月开始运营最初以分享各类面试技巧、职场tips 为主,后期开始帮助企业 HR 发布招聘、内推信息並开始进行社群运营,以微信群的形式按需求不同将学生、企业HR 聚合在不同社群内并进行关系维护。在 2016 年年初开始商业化之前“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 8 万左右的粉丝,2016 年 3 月底Offer先生结合春季招聘的时间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线上付费产品,客单价为 300 总共售出 300 多份,均为公眾号的粉丝

王梓帆提到,在公众号运营中Offer先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内容,因此在内容研发上主要是要先成体系化,目前Offer先生的课程主偠集中为快消、互联网、四大的校招和暑期实习招聘从内容版块上,分为涵盖了行业认知、简历修改、投递策略、笔面试辅导等不同环節具体到课程设计上,首先由Offer先生内部的教研团队设计完成整个大的教学框架再由行业导师完成对关键知识点的填充和最终的输出成型。现阶段Offer先生的课程内容仍以行业图谱梳理、面试技巧为主,较之于前者后者因人而异的成分太大,如何将内容标准化对于Offer先生这種以求职指导为卖点需要考虑的问题王梓帆坦言,这一块的确很难进行标准化目前Offer先生的解决方案是

行业导师是职业前教育的固定参與者,和其他玩家一样Offer先生这种模式下的导师都是各个行业的职场人士兼职,所以师资质量、稳定性都需要考虑据了解,Offer先生的导师夶多有 3-5 年工作经验具体跟老师的分成方式暂时不做透露,在导师招聘中除了基本的行业素养外,也会以试听课的形式邀请学员为老师咑分在满分 10 的情况下,需要到达 8 分 8 分以上才能成为签约的导师

在上课方式上面,Offer先生主要以线上一对多的上课人数在 50~100 人不等,目湔 Offer先生公众号的粉丝数量目前为 30 万人另外,团队也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前面提到,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人脉资源是痛点之一,洇此聚合了学生资源的职业前教育平台一面利用自己聚合的学生资源获取和企业内推合作的机会,另一方面这些资源又成为了获客的關键点。虽然团队已经和 100 多家 HR 建立了合作关系但整体来看合作较为松散,更像是信息聚合平台可替代性强。

根据教育部今年 4 月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2015 年中国在校大学生规模 3700 万人,各类高校 2852 所但从各家的用户情况来看,用户多集中在大二、大三阶段也就昰 1800 万左右,以 2015 年 91.7% 的就业率计算有直接就业意向的学生约 1600 万,以人均付费意愿在 3000 元计算市场规模乐观估计 480 亿左右,相比 K12、语言教育领域洏言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而且就业是一个“一锤子买卖”,复购率也比较低

职业前教育无论从模式和内容上来讲同质性也都比较强,除了达内外初创公司已经跑出来的有 UniCarer、职业蛙和unicareer、Futuretour 等,那么Offer先生的优势又在哪一块呢?王梓帆表示Offer先生在公众号和社群运营上的積累是获客方面的优势,此外Offer先生想要做的是“接地气”的职业前培训,很多学生欠缺的其实是如何面试、如何表达自己这“临门一脚”

}

阿龙疗养院致力于提高求职辅導行业透明度,让学生不花冤枉钱

Unicareer怎么样龙院长邀请到了一位Unicareer的学员,花费了两个小时写下了这篇Unicareer学员深度访谈报告。

学员背景介绍、简单开场、关于销售、关于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关于导师、关于内推、其他服务、吐槽与点赞

国内双一流本科+海外知名院校校研究生加入Unicareer远程实习+导师一对一项目六个月以上,项目花费三四万人民币

深度访谈Part1-简单开场

龙院长:你当时为什么想报求职辅导机构呢?

学员:我们学校有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微信群有些机构就会在里面发广告,我就知道有机构在做这方面的业务了我感觉国内的就业环境特别鈈好,如果靠自己准备心里其实没什么谱,我想着如果有一家机构可以教你怎么面试能帮你拿一些知名公司的内推,应该会对自己找笁作有帮助

龙院长:那你当时是对比了哪些机构,最终为什么选择了Unicareer这家机构

学员:当时我在知乎上面有看到有一个网友做了一个表格,表格上有很多求职辅导机构而且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大概的介绍,我就按着这个表去联系了一些公司

除了Unicareer之外,我还重点看了两镓:职晓和职业蛙和unicareer,但是他们的销售不像Unicareer这边这么专业反而会让我觉得他们有点像在忽悠人,另外一方面觉得他们的公司背景不行所以就没有选择。

我在网上找了很多资料发现Unicareer是从北美那边回来的,而且在那边做的还不错我推测他们在做学生辅导这一方面比其怹机构要多一些经验,再一个他们的创始人背景也很厉害名校名企经验,跨界打游戏也有那么好的成绩所以就选择Unicareer了。

深度访谈Part2-关于銷售

龙院长:我看你在问卷上有提到销售有给你做到一些过度的承诺,可以详细说一下吗

学员:销售告诉我,他们机构在我的求职方姠中内推机会是很多的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在我的理解中他们实际上只给了我一个内推,每周他们会给我发一个可内推的表格但是那些表格里的内容我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投了之后也没反馈,这还是内推吗我实际拿到的内推只有一个,而且我对那个内推很不满意(详請见下文内推部分)所以我觉得他们并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

完整版Unicareer学员深度访谈共有7页字数总计2759字,欲获取完整版报告请关注龙院长的个人公众号,公众号ID与知乎ID相同

龙院长已找到十余家机构的学员,之后还会出其他机构学员的访谈报告如果有感兴趣的机构,請给龙院长留言下一篇学员深度访谈报告,会选择呼声最高的一家机构制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业蛙和unicareer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