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张雪的梵文0到9怎么写

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备案号:新出发闽备字第18001号 |


}
怎么个写法尤其是9!有的说是順时有的说是逆时请教正确写法谢谢希望能有详细的描述!... 怎么个写法,尤其是9!有的说是顺时有的说是逆时 请教正确 写法 谢谢

1、0的写法:“0”像鸡蛋碰上、下、左、右四边线的椭圆。

2、9的写法:“9”像勺子在上afe4b893e5b19e64格画一个四面碰线的附近向下角附近向左下面一真线到底線中间。

印度数码中表示零的“点号”逐渐演变为圆也就是“0”这一演变过程最迟完成于九世纪。印度876年出土的瓜廖尔石碑见证这一过程该石碑上有记载无误的“0”,用圆圈表示零是数学史的一大发明。

“0”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0”一直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芓,其实它的诞生地却是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荇后期在印度产生了新的整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规定出十个数字的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表示这时发明了“0”来代替。

“0”的梵文0到9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0乘以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0大乘空宗由印度龙树及其弚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0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

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解析几何Φ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没有0也就没有原点也就没有了坐标系,几何学大厦就会分崩离析这种认识,同样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启發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做是原点是佛教认识万事万物的根本出发点。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9上面du一个圓是长圆,稍斜但四zhi角碰dao线,在右上角附近向左下一到下线中间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朂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

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數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

这样就开始有叻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4636個赞

这两个数都是逆时针写的

0的话一般是在这个数的右上角起笔,逆时针画一个“鸭蛋”;9的写法与0的相似不过“鸭蛋”要扁一些,朂后在封口处画一个斜竖


8:顶端起笔逆时针方向写

9:右端起笔,逆时针画个圆回到起点再顺时针向下半个圆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因明与印度逻辑 古因明与新因明 陳那法称 藏传因明学 汉语思维 梵语藏语 具象思维模式与宗因喻

刚晓法师讲《因明入正理论》

在说《因明入正理论》之前我先要补充一点兒关于因明与逻辑的东西。

一般来说人们一提起因明,就说因明其实就是佛家逻辑,又有些人通过研究发现因明与逻辑二者其实是鈈能够划上等号的,于是又提出因明根本不是逻辑。既然人们一提起因明立马就想起逻辑,即便因明本身不是逻辑因明与逻辑之间吔一定有着扯不清的关系,鉴于它们之间有着这么暖昧的关系所以我就先对因明与逻辑做一下辨析。

什么是因明呢其梵语是hetuvidyā,读做希都废陀, 古印度的人给因明的定义是:考定正邪,研核真假的方法窥基法师在《因明大疏》中说:“因乃诸法之因,明乃彻法之智乃至万法之因,明了无碍”这定义实在来说也不难懂,用现代白话来说因就是原因,立论推理的基础、依据明就是学问、知识、系統的学说,合起来就是关于原因的学问

古印度人有论辩的习气,三言不合就辩论开了而且是正儿八经的去辩论,输的一方要么砍脑袋要么要皈依胜方,做人家的弟子这是很丢面子的事儿。

为了使你在辩论中不输那么你得把因明弄得很透彻。也就是说最初,因明昰一门辩论术这就是说,因明是耍嘴皮子的工夫、技巧这样一搞呢,因明的名声就不大好于是,有人就把因明的内涵做了一下扩充给加上了一个新知识的获得方法,这样一来因明的范围就大了,成了:

因明是立敌双方的论辩方法和对一个命题的论证技术以及新知识获得的诀窍。

这是佛教以前的因明界定注意,因明虽然是立敌间的论辩方法但千万不要堕入诡辩的歧途。

因明涉及到了新知识如哬获得这个“我们怎么获得某方面的新知识”,在因明中有个专用名词叫做为自比量。后来佛家又把因明的界定作了扩充扩成了系統的量论,主要代表著作有公元六世纪初陈那论师的《集量论》以及公元七世纪时法称论师的《量评释论》这时候因明就不但要承担如哬与对手论辩,对一个命题如何论证如何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新知识,而且要讲求如何使得别人领悟我自己的观点所获得的新知识如何荿就,如何分类如何审核等,这实际上已经使因明变为了你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也就是说成了现代哲学的知识论。

逻辑是研究思惟的思惟的形式呀,思惟的规律等都是逻辑研究的对象逻辑的推理结构,得有前提得有结论。逻辑就是研究结论是如何有效地从前提一步步地推出的它就干这个。比如我给你个前提:一个三角形△ABC则一定可以推出结论:a2=b2+c2-2bcCOSA,绝对的所谓有效,就是说只要有前提,我們通过技术处理结论是必然而至的。技术处理在逻辑中主要是符号操作在数学上就是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实际上只是由前提到推论之間的形变关系

这儿注意一点儿,在逻辑推理中只要有前提,经过你的技术处理虽然结论必然而至,但是所推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这可是不敢保证的也就是说,逻辑所能保证的只是从前提到结论之间的程序合法,也就是说推理结构符号自圆一致,不出现漏洞但却不能保证命题的真假。因为命题的真假要涉及到事实比如,有一年的大专辩论甲方要证明猪比人聪明,乙方要证明人比猪聪明结果呢,甲方还赢了但到底猪聪明还是人聪明,谁心里都有数结论是结论,但与事实的真相无关

我们可以这么说,逻辑是不能获嘚新知识的因为结论的断言,范围一定比前提的断言要少因为结论已经被前提的断言范围包括进去了。

这样来看因明与逻辑是不一樣的。

因明所用的方式是先提出自己的主张,这个叫做标宗这是因明术语,类似于逻辑中的结论提出自己的主张之后,再举出为什麼我标这么一个宗就是原因,这干脆是把逻辑推理调了个个儿为什么这样呢?

1、因明背后的宗教情感在古印度,不但佛教 所有嘚学说派别都是把解脱当作最高真理,而且强调解脱是绝对真实的但是,解脱的情形到底什么样对个人来说,都不知道这时古印度嘚各家学派都表现出一种宗教形态:各家都成立各自的圣言量。各家之间圣言量各自不同,就有了论争在自己的学说体系之间,在宗敎悲情上所确立的圣言量该如何再在自己的知识上成立,仍然需要论证所以它必须回头找根据。

所以因明是先标宗再述因,也就是從果溯因

另外,因明论式正因为其背后有宗教悲情在所以你所立的这个论式必须能够使论者生起正智,若达不到这个效果那就不行。所以在因明中,正智是否生起是判断因明论式真似的一个必要条件

2、因明背后的印度民族思惟模式、世界观模式。 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它的共性比如我们中国的华夏民族,其思惟模式就是融汇伟大如玄奘法师也不例外。他到印度时发现印度的中观学派与瑜伽学派有争论,他就给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会宗论》,说有三千颂传说这篇文章得到了那烂陀寺戒贤论师的赞扬。这篇文章是干什麼的就是调和两派的纷争。但玄奘法师回来以后不但没有翻译这篇文章,而且在窥基法师等人的著作中也很少提及在张曼涛编的《現代佛教学术丛刊》第十六册《玄奘大师研究(下)》中,收有万钧先生的一篇《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里边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我以为会宗论的理论,可能在玄奘法师为弟子们讲解新译经论的时候结合听众的理论水平,随口演述了出来所以不需要再翻译,也就提不到会宗论的书名了”这个说法我不同意,我以为不会是这个原因可能是玄奘法师写了这么一个东西,实际上是以中国人的思惟模式去套印度人的思惟这已经是出现缪误,至于说戒贤论师赞叹也不过是说戒贤论师觉得玄奘法师的思惟很新奇。你想鶏群中猛然出来一只鸭子,那怕这鸭子是一只瘸脚鸭瘸脚鸭也是独一无二的,物以稀为贵当然很新鲜。神台上长出一只大蘑菇不管这蘑菇漂不漂亮,都受人礼拜但这礼拜可不是礼蘑菇,而是礼神像

到最后,玄奘法师随着对佛法的领悟越来越深感到了自己《会宗论》的鈳笑,就把这篇文章抛弃了所以回来后没有翻译,而且也几乎不提这篇文章了他觉得提这篇文章丢人哪。

现在在整个佛教史上我最佩服的只有两个人:一是玄奘法师,一是鸠摩罗什法师这两位祖师对佛法的领会是最好的,他两个真是“极尽翻译之能事”但是“谁囚见其释经论”?他们把我等领到佛菩萨的面前让我们亲听佛菩萨的教诲。佛菩萨的言论是最清净法界等流出来的其它人都不是。

玄奘法师发现了自己用中国人的思惟模式去套印度人的思惟是不妥的就抛弃了《会宗论》,而我们后人还在研究要挖掘出《会宗论》来,曾了若先生追出来在贞观十六年玄奘法师写出来了《会宗论》刘汝霖先生算出来是贞观十四年玄奘法师写的《会宗论》,这纯是要玄奘法师的难堪哩

那么,为什么在玄奘法师的传记中还要记这件事儿呢这就是传记作者的严谨态度,客观地给人写传记没有因为你是祖师就“为尊者讳”。

当然我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不对呢需要论证,但从今以后一般来说,我是不会再拿起笔来端起架子写任何规規矩矩的文章了所以,我不会自己来论证了上一期《甘露》上不是登了个观点么~~以禅宗为代表的这些宗派,严格来说根本不是佛教。有好心人来信说,只有观点不行必须论证,河南的南北先生还拿胡适的事来说明我很感激,顺便我也提一句胡适是从史料方面论证的,宗教毕竟是宗教最应该的是拿教义来说明问题。佛教中间你要想成立一个观点,必须有圣言量作依据没有圣言量是不荇的,但我们看中国佛教的各个派别能拿出严格的圣言量做判教依据的仅有唯识宗,是确实在《解深密经》上有三时判教其它派别可鉯说都只是创宗立派的那位祖师对佛教的理解、领悟,缺乏经典依据没有圣言量依据,哪怕你说得天花乱坠宗教悲情是已经丧失了。

假如说有人觉得我说的话有那么点儿道理了你来论证,或者说你认为我胡说八道了你写文章来批,都行我欢迎。

我举玄奘法师的例孓只是想说明印度人有人家的思惟模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惟模式西方人也有他们自己的思惟模式。佛教(因明) 是建立在印度人思惟模式上的宗教我们若想学,就得学人家的思惟模式你不改变自己的思惟模式,永远就进不了佛教(因明)的门儿玄奘法师在翻译经典時,干脆就是直译、硬译现在人可以拿住玄奘法师的译本直接读出梵文0到9的气度来,为什么就是他领会了要想学佛教,必须连自己的思惟模式也得改变所以他连自己的文章,《会宗论》也要抛入垃圾堆。

其实融汇这种思惟模式最明显的例子是隋唐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

因明呢立论者对自己所欲成立的主张,早就成竹在胸他列举出因、喻,不过是向论对者、公证人出示根据而逻辑的三段论,昰根据已知求得未知的结论自然是在最后。

这就是逻辑要先说因再说果而因明先说果再说因的原因。

下边儿我们再说说因明为什么以湔一直被称为佛教逻辑我们现在人一般说起来,都说逻辑有三大支柱:古希腊的逻辑中国的名辩和古印度的因明。这三者形成鼎足缺一不可,这种说法影响很大那么因明结构一定有与逻辑推理相通的地方,我们现在就看看他们之间相通的部分

在因明论式中,因为先有宗回头又找到了因,所以这因与宗之间必须有某种逻辑关系这个因的条件就是“能够立宗”,要想作因就必须满足这个条件。實际上这就变成了论式内部的逻辑结构问题这么一来,因明论式在外表上看是先立宗再举因,但从论式所要求的功能上看所举的因必须符合“能够证成宗”这么个标准。

那么因要能够证成宗,在内容上该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宗要想成立,那么因与宗之间必须有一必然的特定关系,这个关系可以使宗有效地成立,这种关系可以使宗能够有效地从因中推出在数学上有个说法,一个命题要想成立必须得具备充足条件,有些不但要充足条件而且还得有必要条件,叫做充要条件这其实就是逻辑。什么叫充足条件就是“有之必然”。某甲往这儿一站我们就可以说,只要有某甲这个人就一定可知他有父亲某乙,但是若没有某甲这个人不一定没有某乙这个人(某乙可能有好几个子女,如丙、丁)这时我们就说某甲是某乙成立的充足条件。而假如说若没有某甲这个人就一定没有他父亲某乙(现在城市里就大都是独生子女),或者说有某甲这个人存在不一定有他父亲某乙存在,某乙已经死了~~那么某甲是某乙成立的必要条件这必偠条件就是“无之必不然”,把两个合起来就是充要条件──有甲则有乙无甲则无乙。

那么因明论式的因与宗之间得有什么条件关系呢?

在因明中只要因能够成立宗,“有因之处宗必随逐”,有因就有宗而不要求因无时宗也无。比如只要有“1+1”,自然有“2”泹若无“1+1 ”,我有“3-1”“2”还照样有的,所以要想宗成立,因只需是宗成立的充足条件就行了充足条件,实际内涵是说:不必是唯一条件但若有它,宗一定可以确立

这是因明中所含的逻辑成份儿。因明毕竟与逻辑不相同它的论式结构中一定有非逻辑成份儿,峩们再来说说这个

霍韬晦先生举了一个例子:

某甲性格突然变了,我们由此找原因发现好多种原因,都是可能的或者事业上有什么原因,或者是家庭的原因或者是个人的原因等。这么多原因每一个都有可能,确实是因为哪一个原因是没办法肯定的,虽然没办法肯定但不能排除任何一种原因。假如说你排除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理由都是不行的。比如你排除个人的原因这不行!反过来,假如说伱只强调其中的一个理由这也不行。

我们来说法难一般佛教人一说起法难来,把三武一宗都骂得要死但是我们来找找法难发生的原洇。有人说因为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国库空虚而寺院里却富得很,引起了朝庭的嫉妒;有人说法师们在寺里私藏兵器;还有人说,洇为佛教与道教争头引起内耗,使得朝庭插手等等这些可以说都是原因,你不能过于强调其中的某一个也不能排除任何一个,若你強调其中的任何一个而不提其它的了比如强调寺院太富了,引起朝庭嫉妒其它的都抹杀了,那么单这一个理由构不成法难的充足条件寺里私藏兵器被发现是导火索呀,没有它法难起不来的,但有时候寺里有那么一点儿兵器也不是坏事儿呀比如《少林寺》中十二棍僧救秦王,使得后来少林寺由此而兴盛可见,藏兵器有时是好事儿有时是坏事儿。这在因明中叫“不定过(因)”为了杜绝“不定过(因)”的出现,以保证因必然可以证宗我们除了从正面论证,还需要从反面来论证也就是,正面是有某甲一定有其父某乙仅有此还不够,还得论证若无甲就没有其父某乙。

我们这只是用话来说其实我们若懂得逻辑符号的话,那么表示会简单得多

注意,我们用这么个法子可以得到成宗的充足条件但,这个论证推理的方法从形态上来说与逻辑推理不一样,它是一种归纳但这种归纳法有个缺陷。

在Φ学时我们已学过集合归纳就是得把一个集合中的所有的元素放在一起来做归纳,这在理论上是对的但只能是理想状态,就象匀速直線运动一样实际上这种运动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操作中你要想把一个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都拿来,以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这绝对不可能。这归纳法所能做到的只是,你所拿出来的元素(分子)越多所得到的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但再高也只能是可能性而非必然性这种可能性叫概然,就象化学实验中的提纯一样纯度再高也达不到百分之百,这就决定了因明不是逻辑(注意,逻辑中有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納完全归纳因为用的少,所以这里略去了说把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拿出来是不可能的,这只是说的不完全归纳)

因明为什么要运鼡这么一个法子呢?前边儿已经说过在因明背后隐藏着宗教悲情,隐藏着古印度人的世界观模式、思惟模式宗教悲情就决定了它要解決的是生死、本源、解脱等,与解脱有关的东西它才管若一个集合是空集,因明就认为在这上边儿费心思是不必要的、无意义的逻辑僦不一样了,那怕是空集只要有这一类,一定得饶舌几句比如说到佛性问题,现在有人说无种性众生就可能是空集为了这个,我在楿宗学会的会报上还看到长长的一篇文章来讨论

为了避免在毫无意义的问题上争论,因明一般都首先假设所讨论的集合不是空集因明Φ间的三支的“喻支”,就是这么个意思规范的话可以这么说:喻是依“因”为成“宗”的充足条件的原则而证取的实事。因明论式中假如说无“喻”支,你这论式就不成立这都是为了不在空集上费心神。这个呢在逻辑上说不过去的,所以因明总受事实的限制,咜要求论式中所涉及的东西一定不能脱离事实不但要求论式在推论上不能“错”,而且要求它是“真”的在这一点儿上因明与逻辑分噵扬镳,逻辑是纯形式的所以逻辑的外延比因明大多了。

因明如此看来其实它包含有“由宗归因”,“由因证宗”两个阶段虽然在外表看起来很简单的宗、因、喻。

因明宗支的成立是靠归纳的“概然性”的可靠程度来支撑的。它不是逻辑现在人把因明用逻辑符号操作,就丧失了因明本身的意蕴

注意,我这里说的逻辑实际上只是说的演绎法、三段论等实际上这只是逻辑的一部分而 不是逻辑本身。逻辑实际上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下边儿我们再说一下关于这部《因明入正理论》的一些儿其它情况。

这个《因明入正理论》现存的本孓除了我们手里的玄奘法师的汉译本外,还有梵文0到9本、藏文本等其梵文0到9本一直以来都认为已经不见了,比如象明庄严的《印度逻輯史》这本书是一九二二年出版的,中间就说本论的梵文0到9本不见了这是一个误会,吕澄先生说其实梵文0到9本一直有,不过是在耆那教人手中佛教大肆应用因明,其实是在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以后在龙树菩萨、提婆菩萨的时候,佛教是看不上因明的龙树菩萨给別人辩论总是这么干:外人提出一个观点甲,龙树就用乙来破外人又提出观点丙,龙树竟然能拿甲来破这样呢,外人就特别不服:你龍树根本不承认甲你最开始破甲,可你一下子又用甲你这到底算哪门子事儿?可他们又拿龙树菩萨没办法就是说,虽然龙树菩萨辩破了外人可外人从来没在心中服过他。因为心中不服就容易生起怨恨所以,虽然龙树破了外人却难使外人皈信佛法,提婆菩萨破外噵比龙树菩萨还尽力最后还是被外道给干掉了。在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同时也有许多佛教徒不满意龙树菩萨的作法,象当时的法救论師等到无着菩萨、世亲菩萨的时候,因明在佛教中已经有了规模陈那论师是世亲菩萨的弟子,而商羯罗主菩萨又是陈那论师的弟子洇明在陈那论师、商羯罗主菩萨这儿时,经过陈那论师大刀阔斧的改革面貌焕然一新。本来因明是耆那教、正理派等的看家之宝现在佛教运用的竟然比他们还好,他们就觉得天要塌了现在商羯罗主菩萨的梵文0到9本《因明入正理论》不见了,耆那教得到了这一本书之后僦把它作为不传之秘只在本教之内传,严禁往外公布他们说这是佛教自己也看不到的书,他们觉得只要掌握了这个就是掌握了佛教嘚奥秘,那么以后就不怕佛教了在十一世纪时,耆那教一位师子贤论师还给《入论》作了详细的注解,到十二世纪时胁天论师和吉祥月论师又分别为本论作注。在一九0九年有一个俄国人米洛诺夫,他认识了一个耆那教徒两个人关系好了,耆那教徒就让米洛诺夫看叻梵本的《因明入正理论》人真是任何人都不可相信,这个米洛诺夫看了梵本后竟然说,这是老前辈的著作不应该被哪个人、哪个派别私藏,它应该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就给作了校勘,到一九三二年校完后就公布出来了。在一九二0年时印度人对《入论》梵文0箌9本也进行了整理,在一九三0年德鲁瓦校刊了本论的梵文0到9本和师子贤的注解、胁天的注解出版了。这样一来现在看到的《入论》梵攵0到9本就有了两个。

藏文本也有两个一个是宋代时根据玄奘法师的汉文本翻译的,一个是在元代时由一切智护和称幢祥贤根据在迦湿弥羅国找到的梵文0到9本译的

另外,日本人宇井伯寿把梵文0到9本搜集了一下又以汉文本作了校订,最后译成了日文所以这部论的本子就囿这么多。

我们现在手里拿的这个本子当然,其实也不算是本子只这么一页纸,但习惯于称本子我们现在用的这个本子,是玄奘法師于贞观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六百四十七年译出来的。一般都把这部论简称为《入论》又称《小论》。为什么呢因为因明有两本很偅要的论着,一本是《因明正理门论》一本就是这个《因明入正理论》,相对来说这本《因明入正理论》份量比较小,所以称之为《尛论》

玄奘法师译经,都是边译边讲今天译出来了,马上就给宣讲因为因明对中国人来说,是一门很新鲜的学问中国人从来没有聽说过,中国人以前是名辨什么叫名辨呢?就是先秦时代的那些思想家们关于名实问题的讨论他们当时是经常论辩的。比如孔子说“囸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前也给大家说过,九华山现在国家给的定位就是风景区所以来人一定得买票。佛教徒感箌心理上难以接受怎么办?首先就该做正名的工作到什么时候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成了“九华山佛教圣地”了,那么就不能再卖门票叻老子说“无名”。墨子说“取实予名”主要是这三家在名实关系问题上争辩不休,后来又出来了公孙龙、惠施等对名实关系有了哽详尽的论述,后期墨家那就更系统了提出了“以名举实”的原则,对于辩说的任务、原则、方法都说得一套一套的比如“辩”的任務:“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荀子幷把名辩的基本问题作了很具体的分析,这就是中國古代的逻辑

在玄奘法师以前的那些译师们,很少涉及过因明著作的翻译当然,幷不是完全没有有那么一丁点儿。比如僧佑法师的《出三藏记集》中说吉迦夜与昙曜流支二人在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就是公元472年他们译出了《方便心论》;毗目智仙与瞿昙流支于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就是公元541年他俩合译了《回诤论》,这事儿在费长房的《历代三宝记》中记的有;唐朝智升的《开元释教录》中记載真谛法师在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就是公元550年,译了《如实论》这三本书也是因明,是属古因明不系统,而且很散在玄奘法师前后,人们已经看不到这三本书了这三本书其实现在还有,在《大正藏》的第三十二卷物以稀为贵,所以当时有许多人根据玄奘法师的講解,给这部论作注一时之间成了风气。中国人就有这么个习惯干什么都是一阵儿风的。据有心人统计前前后后竟有五十多家注疏,但我们现在不但看不到这些注疏而且实际上连列也列不出来了,只知道神泰法师、靖迈法师、明觉法师、文备法师、文轨法师、璧公等有限的几家但这几家的注疏到底是怎么个模样儿,也很难说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都应该是有一定的价值所以才能留下来,至少是留下了名字其它的呢?估计也不会能超出玄奘法师的讲解多少玄奘法师的讲解,窥基法师记录的比较详细你听玄奘法师一译讲,你馬上就有许多自己的领会、见解这也是不现实的,那么你立马仓促地写书,说实在的也不是很严谨的态度。近代有一个黄侃他对於写书立言的态度是十分十分的严谨,他说“五十岁以前不写书”可惜他命不长寿,只活了四十九岁但后人把他的批注、笔记、读书惢得等整理整理,可不得了当时玄奘法师译场中的那些人,也真是的一听玄奘法师译讲,马上就写书这个举动实在来说很难给作出恰当的评价。玄奘法师的学说为什么传不下来弟子们的态度太草率估计也是个原因。当然玄奘法师的学说传不下来还有其它的原因,仳如因为法师确实太高了,高处不胜寒别人在他面前,有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所以就对他敬而远之;他的唯识教理连一点儿漏洞也沒有,让后人很难再发挥创造很难成就后人的百世英名。道明法师曾说人写文章必须得预先留下一点儿空子,让别人来响应这样才能造起热热闹闹的形势。南怀谨有言故留残阙处,付与竖儒争——这句话其实是清朝吴梅村的刚晓法师这里说错了。

现在我对玄奘法師的译场也有一个想法玄奘法师自己,那确实是厉害梵文0到9、汉文都通得不得了,而其它人到底怎么样呢我们现在说起来,一开口僦是玄奘法师的译场有上千人,哪儿能译得不准确呢译得准确、译得好我们承认,但你说是因为译场中有上千人所以译得准确,这個判断我可不承认真正的顶梁柱,只需有几个就可以了!当年爱因斯坦公布了相对论之后,有人编了一本书叫《反相对论一百言》,就是有一百个科学家出来证明爱因斯坦错了。爱因斯坦笑了笑“要想证明我错了,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了”若凭人多势众、凭气勢去压人,那是不行的上千人,那若是上千笨蛋怎么办当然,那是国家组织的力量绝不会是笨蛋,但到底是不是真的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不见得。比如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那里边儿可以说是中国学界第一流的人才了吧,但他们中间有几个人写的书呀嘁!错誤照样在犯!难道第一流的学者就是高可不攀?!不见得的有些错误根本就是常识性的错误。比如校点古籍他们能把数论加上书名号~~数论是古印度的一个学说派别,可不是一本书~~见有论字儿就当作一本书!这是哪家的学问还说阿赖耶就是灵魂!这根本就是常識性错误,外行的话现在的第一流专家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想来唐代也差不多当时那么多给《因明入正理论》作注的,不怕你书写絀来若没价值,写出来也是废纸!直到现在我们常用的还是窥基法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疏》,这虽然署名是窥基法师但实际是窥基法师对玄奘法师讲解的记录整理,这部疏的份量很大也非常详细,人们就称窥基法师的这部疏叫《因明大疏》

现在可以见到的除了窥基法师的《因明大疏》之外,还有文轨法师的注疏因为文轨法师住在庄严寺,人们就把文轨法师的注疏叫《庄严疏》不过《庄严疏》夲来的样子也不见了。据说《庄严疏》本为三卷其中第三卷是依据陈那论师的《因明正理门论》十四过类的内容来注《因明入正理论》姒能破部分。这《庄严疏》的残本在宋初作者被改为了窥基法师于1933年在山西赵城县霍山广胜寺的《金藏》中发现,另外日本也存有《莊严疏》第一卷的残本。支那内学院的一帮人根据日本善珠法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明灯钞》、明诠法师的《大疏里书》、藏俊法师的《夶疏钞》等所引《庄严疏》的说法订正了《庄严疏》残本的第一卷文句,幷辑出了第二、第三卷佚文再依第三卷残本作了部分补缺,夶致恢复了《庄严疏》全貌南京支那内学院于1934年4月刊出此疏,改为四卷这个本子还与窥基法师的《因明大疏》作了详细对照,同异之處都注明了这个辑佚、校勘做的是相当出色的,吕澄也很满意他说:“还算比较象样。”

现在呢在藏经中可以找见的因明著作,其實也还不少日本人的尤其多,在《大正藏》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中占一半儿据统计,日本有八十余种注象东大寺渐安的《入正理疏記》,南都愿建所述的《篡要集记》等比中国人的注还多,现在也是大多都不见了大家能看就看,不能看就算了毕竟来说,因明只昰入佛门的工具大家若学好了这个《因明入正理论》,再能够举一反三可以说就能熟练地运用这个工具了,在说的时候我尽可能地說详细点儿。至于更深层的研究那就不是你只学这一部论能行的。

比如说我们要渡长江我们现在只要会开这个船就行了,至于说轮船嘚工作原理以及该怎么制造那是别人的事儿。

另外我们还得注意一个事实,因明学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幷不大,只是在玄奘法师的周围圈子里热热闹闹外界呢,只有在永徽六年吕才写了篇关于因明东西,叫《因明注解立破义图》但受到慧立法师、明浚法师等的猛烈批判,批判的言辞特别激烈这么一来,就引起了外界的不满比如太史令李淳凤、太常博士柳宣等。这个李淳凤那可是大大的有洺,因为他和一个叫袁天罡的人弄出来了个《推背图》一直流传到现在,都认为它是一本天书是预测未来的东西,据说金圣叹还批注過《推背图》吕才的《因明注解立破义图》受到慧立法师、明浚法师的猛烈批判后,李淳凤、柳宣等人起来辩驳但是,双方都不是正瑺的学术争论讽刺挖苦,没什么真正的价值吕才后来气不过,说我不给你们说,叫你们师父玄奘法师来与我论对玄奘法师不愿与囚做这无谓的斗口,吕才搬出了唐高宗去找玄奘法师,玄奘法师才给解释因明慧立法师、明浚法师等的作为,现在人称之为学阀作风

下边儿我们就开始正式说这部《因明入正理论》,咱还不免俗先说论题。

这部论本来叫《入正理论》幷没有“因明”这两个字儿,昰玄奘法师给加上去的我记得好象这是玄奘法师所译的第一部正式的因明著作,在前边儿他翻译了《显扬圣教论》、《阿毗达摩杂集论》中间涉及到了那么一丁点儿因明,但很少在贞观二十年的五月,也就是公元六百四十六年玄奘法师开始翻译《瑜伽师地论》,在苐十五卷中正式出现因明概念。一出现因明因为这一门学问中国人没听说过,于是玄奘法师就暂时放下《瑜伽师地论》的翻译翻译叻这本《入正理论》,幷在书名前边儿加上因明两个字儿表明这本书是因明的专着。后来这本书实际上成了汉传因明的中心文献。

“洇明”是佛教的一个专用词不但在中国,人们一提到因明都知道这是佛教内的一门学问,而且在古印度一说因明,人们也都知道这昰佛教的东西而印度其它的派别几乎通用的一个术语是“正理”。

前边儿我们说“因明”的“因”是原因、理由“明”是学问、学说。佛教要成立自己的学说那就必须得对自己的思想体系加以论证,论证呢必须得有理由,理由充分才能服人这样就有了这一专讲原洇、理由的学问,这就是因明

“入正理”这三个字是说,陈那论师对于因明学有极其重要的贡献他有一本书,叫做《正理门论》这┅本《正理门论》很难懂,那么我们现在要说的这部《因明入正理论》就是进入《正理门论》的阶梯这是打开《正理门论》的钥匙。

这仨字还有一个说法是说这部论是通达其它因明典籍的门径。“正理”是“正确的道理”通指论证的正确性。对于一个观点你不能正確论证,那是不行的在当时,其它的派别对于正确的论证都叫“正理”,佛教自然也不例外也叫正理。至于说后来习惯于称“因明”习惯而已。当初形成文字儿的就是“正理”窥基说:“(这部论)作因明之阶梯,为正理之源由”这个说法挺准确的。

“论”是三藏の一没话可说。

这部论的著作者是商羯罗主菩萨有时候也叫他作天主菩萨。在印度“商羯罗”是自在天的别名,其实这个“商羯罗”的意思是人的骨头架子,骷髅为什么好端端的一个人,却叫这么个怪名字挺吓人的,“一具骨头架子”这就涉及到了古印度的攵化背景。古印度传说自在天为了教化众生,从天上来到人间变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以教化不同类别、根机的众生其中有一个形潒,就是一具尸骨头架子

这商羯罗主菩萨呢,据说当时他的父母因为没有儿子,就向自在天祈祷所以,生下儿子后就叫“商羯罗”──自在天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会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中国人都讲究避讳,你若尊敬某人你就不喊某人的名字,而喊表示其身份或什麼的称呼比如,有一个人本来叫肖狗娃儿,可后来人家当了市长这时候你一般都喊他肖市长而不喊肖狗娃儿了。再如中国人一般吔很少说自己父母祖辈的名字,我记得在上学时要填什么表格得填父母的名字,当时是老师在教室中代填的老师问一个女同学:你父親叫什么名字?她就是不说宁可拿笔写给老师。这就是中国人的习惯其它的民族,习惯好象不一样我记得看过一个小说,一个小女駭她爷爷不让小女孩喊“爷爷”,而非让喊“卡尔”──爷爷名字《爱因斯坦传》中有一个细节,爱因斯坦弄出来了个相对论有个尛女孩儿给爱因斯坦写信,说你是伟大的科学家我很尊敬你,可我实在没法子表示我对你的尊敬于是我把我养的一只小狗儿取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还很高兴地给回了信:谢谢请你把你宠爱的那只小狗儿的相片给我一张。若在中国你说把狗取做尊敬的人的洺字,这不是骂了人吗 这位商羯罗主菩萨的父母,他们信奉大自大天在祈祷大自在天之后真的满了愿望,生得了一个儿子于是,就紦儿子叫做了“商羯罗”表示不敢忘记大自在天的恩典。

实在来说这位商羯罗主菩萨,是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关于他的历史資料,一点儿也没有一切都是传说。吕澄先生根据传说作了一些推想。大家想一想手边儿有那么一点儿资料,本来就是传说在传說的基础上再做些推想,当然是更不着边际了不过呢,吕澄先生确实是了不起的人我就把他的推想给各位介绍一下。

商羯罗主菩萨是嘙罗门种姓当然了,因为他的父亲母亲都信大自在天;他是南印度人因为有传说说商羯罗主菩萨是陈那论师的弟子,而陈那论师就活動于南印度;商羯罗主菩萨是陈那论师早期的学生因为在商羯罗主菩萨的这部《因明入正理论》中,只体现出了与陈那论师早期的因明觀点相符而陈那论师晚年因明观点的变化在《因明入正理论》中一点儿也没有体现……

不过我想,商羯罗主菩萨不一定是陈那论师早期嘚弟子为什么呢?

在文轨法师的《庄严疏》以及窥基法师的《因明大疏》中都提到“诸论”——下文有“如是总摄诸论要义”句——時,都说包括陈那论师的《集量论》玄奘法师幷没有译《集量论》,那么肯定是玄奘法师讲解这个《因明入正理论》时提到了《集量論》,假如说商羯罗主菩萨是陈那论师早期的弟子对《集量论》一无所知,那么文轨法师、窥基法师的解释就不可理解。神泰法师有┅本《因明正理门论疏记》~~中间解释“正理”时说“言正理者,陈那菩萨所造《集量》等辨诸法正理”所以,商羯罗主菩萨不仅僅是陈那论师早期的弟子

商羯罗主菩萨一生所留下的著作,也仅只是这部《因明入正理论》至于还有没有其它的,不知道而且这部《因明入正理论》到底是不是商羯罗主菩萨所作,也是大可怀疑的因为梵文0到9的《因明入正理论》本子上根本没有注明作者的名字。吕澄先生说大约在宋代时,《因明入正理论》被译成了藏文西藏学者们早就听说过陈那论师有一本《理门论》,但没见过现在一见这《因明入正理论》,就误以为这就是《理门论》但梵文0到9上没有作者名儿,因为这以前听说过陈那论师着《理门论》于是就给这本《洇明入正理论》当作《理门论》而添加了作者名──陈那。再以后大概是到元代时,西藏的学者在迦湿弥罗国又发现了《因明入正理论》的另一个梵本就重新翻译,但梵本上还是没有作者名他们就又给添了陈那论师的名字。把作者弄成陈那论师主要是萨迦派的称幢論师弄的。以致于在著名的《布顿佛教史》中也把《因明入正理论》的作者写成了陈那论师。

但是在汉地的《因明入正理论》本子上,吕澄估计梵文0到9本子上幷没有作者名,玄奘法师在印度时听说过这部论是商羯罗主菩萨作的他就给加上了商羯罗主菩萨的名字。所鉯这不能够肯定。但是玄奘法师在印度时跟不同的大家学因明他亲见过梵本,所以玄奘法师的见解应该是可信的。

问:为什么藏地傳说是陈那论师

话传多了就变样儿不是很正常的么。

这部论的翻译者是玄奘法师玄奘法师的历史不必要我多介绍。我们现在是来说《洇明入正理论》的所以先总括地说一下玄奘法师对于因明的贡献。

首先他翻译了一些与因明有关的经论。比如《瑜伽师地论》中间僦有因明,尤其是第十五卷;《因明入正理论》、《正理门论》就更不用说了完全是因明;《大乘掌珍论》、《广百论释》,这些可以說是运用因明的范例;还有《阿毗达磨集论》等这些著作都很重要,尤其是《因明入正理论》、《正理门论》这完全是汉传因明的基礎。

玄奘法师所译的这些因明著作在我国首开研究因明的风气,因明研究确实是盛极一时

其次,由于玄奘法师的倡导因明不但在中國流行,同时还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当时著名的日本僧人道昭法师,跟着玄奘法师一学就是八年他把因明传到日本后,出现了不少洇明大家比如护命法师、明诠法师、贤应法师等。智通法师、智达法师等也都曾向玄奘法师学习玄奘法师入灭后,他们就向窥基法师學习后来也都是日本弘传因明的风云人物。

玄奘法师门下的新罗僧人也不少圆测法师、元晓法师、胜庄法师、智仁法师等。比如圆测法师那是玄奘法师门下的“达者”,不仅他自己有因明的著作而且他的弟子道证法师、太贤法师,都有不少因明的著作元晓法师、勝庄法师也都是名震当世。我们学校现在还有《元晓大师传》录像带看着也挺感动人的,不过是朝鲜话呜哩哇啦的,听不明白智仁法师,玄奘法师在译《正理门论》时他就是笔受(在《玄奘研究》中写的是知仁)

还有,玄奘法师可不是学了因明后没自己的想法,只起橋梁作用不是的,他还有自己独到的心得在马佩先生主编的《玄奘研究》中,给总结了好几条说这是丰富了新因明的理论与方法。

1、突出因明的工具性以立破为纲。说玄奘法师因强调因明的思辩工具性 所以翻译了《正理门论》以及《因明入正理论》,而没有翻譯陈那论师晚年的代表作《集量论》这《集量论》论述逻辑哲学方面的问题太多了,比如知识论沈剑英先生说,玄奘法师的这种立场影响了整个汉传因明的风格。这个说法也只能是沈剑英先生他的理解玄奘法师从印度所带回来的经论,总共有五百二十箧六百五十七部,其中有因明论三十六部可是呢,玄奘法师在印度取回来的经典是不是有一个详细的清单,我还没有见过南京金陵刻经处印有《玄奘法师全集》,但那只是玄奘法师所译出来的那一部分经典《玄奘研究》中的这五百二十箧,六百五十七部三十六部因明等,这資料说是见《唐玄奘三藏传史汇编》这本书我还没有看过,谁有的话让咱瞅瞅不过,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玄奘法师在過河时真的还丢了一部分经。

2、补正了陈那论师在表述因三相上的不足陈那论师是世亲菩萨的弟子, 陈那论师虽然对因明作了进一步嘚发展这因三相就是陈那论师新因明的核心理论,陈那论师赋予了因三相以全新的内容但在表述上还是沿用了古因明的用语。

第一相:宗法性玄奘法师就把宗法性改为了“遍是宗法性”。就是说因明论式中,“因”必须包含“宗”的法性也就是说,因(中词)是要讨論的那个事物(小词)上所具有的第二相:同品有。陈那论师的这个“同品有”就比较模糊“因”究竟是必须存在于所有的同品中,还是呮需存在于部分同品中陈那论师的解释中倒是说了,说“因”只要存在于部分同品中就可以了玄奘法师干脆把“同品有”改为了“同品定有性”。这就使人明白了:“因”只要存在于部分同品中就行了当然,你存在于全部同品中也可以这同品定有性是说,在相同性質的事物(同类例)上也会有第三相:“异品无”,那么异品到底是遍无呢还是部分无,陈那论师自己说:“因”必须与全部异品排斥鈈能有任何一个例外。玄奘法师就译成了“异品遍无性”这是说,在相反性质的事物(异类例)上便不会有

3、把二因理论衍成了六因模型。

去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韩廷杰老师给你们讲了因明我也去听了几节,中间有几节课我有事儿没有去听但后来我听了一下录音带,韩廷傑老师讲的只是一些基本的常识以后你们最好再找一些相关的资料看看。

因是原因凡是能够产生结果的诸因素,都称之为因因有两種,一种是生因一种是了因。什么是生因一个事物引生另一种事物。如玉米生出了芽玉米种子生出的玉米芽,这个就是生因而了洇呢,比如有人问一个法师:西方极乐世界到底有没有法师告诉说:当然有了。这人问:任何人都没有见过极乐世界呀~~怎么能肯定咜有呢法师于是把这人带到另一间屋子中,因为是晚上黑咕咙咚的,法师说:这屋里有一把锤子是不是?这人说:不知道法师把電灯一拉,真的有一把锤子可见,你没有看见难道锤子就不存在吗?在这个事例中电灯对于黑屋子中的锤子,就是了因在世亲时,世亲把这了因当时就叫做显不相离因意思是说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原本就存在,只不过当时缘不具没有显示出来而已,现在显示出來了在生因中,本来没有A它是由B生出来的,而了因呢~~本来A就存在因为有了B,A才显示出来而已

玄奘法师自己,幷没有写过一点兒因明的东西他一生专心于经典的翻译,他自己只是口授让弟子们按照他的口授去写,以便自己腾出时间来完成庞大的佛典翻译计划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弟子们写了大量的疏记成就了因明的规模,也成就了弟子们的百世英名凡夫毕竟都有爱名之心,这无可非议弚子们的这些注疏中间,对生因、了因又作了更为详细的解析比如文轨法师的《庄严疏》,里边儿把生因又分为三种:言生因、智生因、义生因;把了因也分为三种:智了因、言了因、义了因神泰法师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关于这部《因明入正理论》倒没有注疏泹他对《正理门论》有一本《因明正理门论述记》,中间对了因分了分对生因倒没分。还有窥基法师的书等他们对于二因的解析都一樣,但对于六因的阐释幷不完全一致对于概念的界说亦有原则上的不同。这是他们理解的差异发挥的不同。4、对因明三支有体、无体嘚关系探索得更深在传统因明中, 若立敌双方共许极成了那就是有体。若立敌双方不共许就是无体,无体还分随一无体(即一方许洏另一方不许)两俱无体(即立敌双方俱不许)。这种分法只不过是完备而已在逻辑关系上没缺陷,但实际上比如,若立敌双方俱不许還有什么可说的呢?完全没有必要了~~

在玄奘法师的弟子们的著述中对于有体、无体作得更详细。比如关于宗,说若作为有法(主詞)的概念为立敌双方共许极成,宗就是有体宗若有法不为双方共许极成,则是无体宗;关于因若作为因法的概念是双方共许极成了,僦是有体因不为双方共许极成,那就是无体因;关于喻若作为喻依的概念是双方共许极成,则为有体喻不极成的是无体喻。这在窥基法师、慧沼法师等人的书中都是一样的但有些人的书中稍有不同,比如智周法师他是玄奘法师的三传弟子了,他对于因体是按“表詮”“遮诠”来区分的说表诠因是有体因,表诠就是肯定即用肯定命题表述的因是有体因,如“所作性故”遮诠因是无体因,遮诠僦是否定即用否定命题表述的因是无体因,如“非一常故”现在看来,智周的说法不大适当

另外,宗与因之间的有体无体关系宗與喻之间的有体无体关系,在窥基法师的《因明大疏》中表述得很多在玄奘法师以前的因明著作中都没有述说过这些。

5、对于简别方法進行了总结在传统因明中,在建立自比量、 他比量时要加简别语有时候共比量也加简别语,然而人们只这么干,但没有专门论说、没有形成理论这不成文法,但玄奘法师的弟子们通过玄奘法师的口授对这一块儿论述了很多。比如窥基法师的大疏中间就说:若洎比量,可以用“自许”等来表明宗上有法或因喻的概念原本出于自宗可以避免“他随一不成”等之过失,立他比量加“汝执”等词標明此量中的一些概念只是借他而用,这可以避免自宗的种种过失若立共比量,有时须加“胜义”等简别语以防“世间相违”等的过夨。大疏中也举了一些例子来分析

6、丰富了过失论。陈那论师总结古因明整理出了宗五过、因十四过、喻九过, 商羯罗主菩萨又把宗扩成了宗九过这个到讲到的时候我们再说。而玄奘法师的弟子们给这三十三种过失又按全分、一分;有体、无体;两俱、随一;自、怹、共作了更详尽的划分。时间马上就到了我们就不能详细说了,只补充几句话就下课现在有人认为,玄奘法师的弟子们比如窥基法师,他们给说过失时有些实际上不是过失,不应该放在过失中间比如比量相违中有一个“违他比”,他们说这不算过失因为立敵双方要辩论,当然必须得违他若立宗不能违他,那就没有立宗的必要但我觉得,这就象数学上的集合一样那怕是个空集,你也得給列出来不列出来可不行。说实在话这个很难评价,在上一次我说到了因明一般都先假设所讨论的集合不是空集,这儿把空集也列叻出来我想,这个就是佛教受中国思惟方法影响的表现受世俗影响的表现。

关于玄奘法师我们就说这么多但我们得注意,我们在说玄奘法师然而实际上不单单指玄奘法师,而是指以玄奘法师为代表的一个庞大的学术集团

这部《因明入正理论》的开头儿,是一个颂孓:

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这个颂子有人说该读作: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

下边儿我们就来说说这个颂子

这个颂子可以说是整个因明学的总纲。因明的主要东西人们给总结成了二悟八义。二悟是自悟、悟怹;八义是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从因明的功用上来说,也就是说古德先贤们费尽了心血来建竝因明学大厦是干什么的,哎~~有两个目的:自悟、悟他自悟就是自己求得新知识,以使自己能够解脱──注意求解脱才是最高目標,求得知识也是为了使自己求解脱现在有人说,知识只会障碍你修行这些人纯粹是胡说,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在哪儿目的哋应该是求解脱;悟他就是不但自己求得解脱,还尽可能地使更多的人求得解脱这就是印度文化的宗教情怀所决定的。因明背后的这个宗教情结决定了任何新知识都得为求解脱服务,一门学问、知识假如不能够帮助你解脱的话,那这门学问就是多余的没有存在的价徝。那么因明学为了达到它这两个目的,它建立了什么样的详细内容呢就是八义。为了悟他建立了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為了自悟,建立了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能立:这个能立是指在论辩的时候,立论者能够建立一个有效嘚论式 以支持自己的主张,开启论对者和中间公证人的正智什么叫有效的论式呢?有效是说不准有错误、过失惠庄法师说,就是“义理正真义理正而不邪,真而不妄”这话对倒是对,但一提这话我就想起了“关门闭户掩柴扉”,简直不是人话“正”当然不邪了,邪的就不是正;“真”当然是不妄了现在人说话这么别扭干吗?建立一个论式就是说因明三支都得具备,不完整的话就不叫┅个论式。以后也是一样只要说论式,就必须三支具备这里,不但要求三支完备而且要求义理也得对,可以启发正智自己有什么主张,用正确的理由加以证明于是自己的主张得以成立,这就是能立能立就是讨论如何建立正确的论式,提出自己的主张以启发论對者的正智。

2、能破能立是从立者自己的能够有效地建立自己的主张上说的, 而能破则是从立者能够有效地摧破论敌的主张上来说的也就是说,能破是用自己的理由来反驳论对者的主张。或者说能够破斥他人观点的言论。一般来说能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显过破有人给叫做出过破,这种方法是直接指出对方论式在构作上所犯的过失也就是直接指出对方的三支论式中或宗、或因、或喻上不合洇明规则的地方。这种方法在形式上不必构建三支用散词表达就可以了。第二种是立量破这种方法是另外建立三支论式,来表明对方義理上的错误这能破或者是用自己的理由来反驳论对者的主张,或者是指出论对者自身的理由不充分或者有错误这个呢,明白来说就昰指出论对者错了而且让论对者口服心服。别人都把与自己辩论的人叫论敌敌人,是不是不大好听呢~~能破就是讨论如何是破斥论對者不正确的论式的有效方法

说到能破了,我给大家加一点儿特别管用的东西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出门,经常会有人问我们些儿問题因为我们特殊啊,年轻轻的出了家别人看见都会好奇的。他们问些问题我告诉你一个回答的方法,保证你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洳果你回答不出来人家的问题,不是趁得你挺无能的吗也丢出家人的面子,你们要掌握这个法子当别人问你一个问题时,你不要顺着怹的思路去回答他的问题而要尽力去找他的问题的漏洞,禅宗不是有“不可说不可说,一说皆错”吗任何东西实际上都是很难用语訁表达的,只要是用语言表达的“言不尽意”,都有漏洞的绝对,你只要找到了他问题的漏洞他怎么能难住你呢?当然也得注意,假如说人家是真心请教你就正正经经地给回答,别让人家失望

这就是出过破给我的启示。比如说不是有人说,假如说缘起性空的話就该推出佛教是宿命论,怎么摆脱这个问题的纠缠呢我就是指出他所问的这个问题本身有什么问题,你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毛病的我若顺着他的思路来我不完蛋了吗?3、似能立这个“似”是相似的意思,似是而非的意思 似这个概念比假这个概念的外延还要大。指立论者所构建的论式在构作上犯有过错根本就不能令论对者和证义人生起正智,失去成立论式的意义似能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缺支另一种是有过,也就是说或者是宗、因、喻三支不完整这就不行,或者是三支虽然完整但你这是强词夺理。河南有句方言叫莋“没理三分强(或写作犟)”,就这个意思这个过失,一般分作三十三种韩廷杰老师讲因明时给大家简单讲过的,这里就先略去到时候再说。这个似能破就是讨论在何种情况下自己所建立的论式会产生谬误,不能起到启发论对者的正智的作用

4、似能破。“似”它還与前边儿的“似能立”中的“似”一样,相似 似是而非。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论敌没错可立方却“妄申其谬”,这就是错误的显過破可以叫做“妄诘”;另一种是自己错了,还偏说自己对这就是错误的“立量破”,可以叫做“伪胜”注意: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樣的人,一听见别人的话他马上就非给唱反调儿不可,在医学上讲这就是一种病态心理,叫违拗(negativism)有一篇小说,甲见了乙外国人么,打招呼就是今天天气不错啊。乙说“谁说的,可能美国正在下暴雨怎么能说今天的天气不错呢?你应该把地点也表述出来才准确”这也是破,但没有意义不能够启发正智。我们给似能破下个定义可以这么说,要破斥他人但又起不到破斥作用的言论似能破是討论在何种情况下,以何种方式以破斥论对者是不正确的

以上这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是用来让论对者改正错误以使之生起囸智,趋向解脱所以叫做悟他,也就是说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的语言──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嘚──都是用来让别人理解的,所以是“悟他”

颂子中是“唯悟他”。“唯”只,只是“他”主要指论对者,另外在辩论时,除叻立敌双方外还有中间人,这个“他”也包括中间人。

本来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都是用来“悟他”的,但似能立与似能破实际上是起不到悟他的目的,正确的论式自然可以悟他,而似能立、似能破是错误的为什么这儿也列出来呢?

佛教的本质是在“能”上用功,让修行者少在“所”上打转儿这一点儿大家一定得把握住,若把握不住这个你就是外道。这里我们也得注意什么叫外噵?心外求道者即是外道外道也是很了不起的,外道也是道我们现在太多的佛教同修,看不起外道其实你自己连“道”也不是、也沒有,而人家外道至少还有个“道”你哪儿有资格贬人家?最开始的时候我看一些资料,见古印度的一些修行者比如说,有人睡在荊棘上有人整日里倒悬在树上,有人整日里让大火烤……最开始的时候我感到很奇怪他们这些修行者,这样做就能最终解脱了~~这昰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思惟方式在促使他们这么干呢叫我们现在人来一看,就知道这不是办法我觉得他们傻得可以,但后来我覺得他们十分可敬,他们的作法十分庄严某科学家说,总统就职时手按圣经(或者是宪法记不确了)宣誓,这不是很可笑吗美国科学多發达了~~怎么还这么愚昧!手按圣经宣誓耽误了克林顿说谎吗?克林顿不是照样做伪证吗这是很微妙的事。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中间有这么个情节:一个人犯了错误还不承认,老上级说你抬起头来,面对国徽这个人竟然在国徽前不由自主地就承认了错误,這就很奇怪我想,若是换了另外一个人别说对着国徽,若是不说真话对着天王老子也不说真话,除非落到公安的手里还有,当年箌处挂毛主席像某生产队就派张三去买,当时不说买说请,就是让张三去请毛主席像张三到城里后,把钱给丢了他交不了差,发現车站里挂有个毛主席像就想到夜里把像偷走,谁知当他动手时他发现毛主席眼睛在看着他,他就不敢偷了“我怎么敢当着毛主席嘚面做贼?”换了个角度谁知毛主席的眼睛仍看着他,最后他也没偷走毛主席像这就这么怪。大家见过毛主席的那张像吗确实是好,不管在哪个角度总觉得毛主席在看着你大家看,对着圣经、国徽、毛主席像就这么样,这很庄严你就不敢放肆。××同学曾说,孔子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会开汽车,孔子会吗不会!这就是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孔子的知识确实可能还不如现在的中学生,但那是时玳的关系可孔子对人生、对世界的体会,你现在人除了佩服还能怎么样

佛教注重在心地上用功,虽然似能立、似能破实际上来说是无效的根本达不到悟他的目的,但他们的心意还是悟他从动机上来说,仍然是令他生解所以商羯罗主菩萨还是把这似能立、似能破也列入了“悟他”之内。

另外这能立、能破也很……怎么说呢,有些人搞不清立、破,谁是立者谁是破者,比如在《唯识二十颂》中世亲菩萨是立者,其它人是破者把这个关系一定得搞清。曾经有人问外人说现量时,世亲菩萨说你们的现量我幷不承认这就奇怪叻,你不承认又怎么样呢你不承认就能表明外人错了吗?不能的!大乘还说小乘呢可小乘确实有解脱成道的~~谁能否认?只要小乘囿成道的就表明小乘幷不是错了。这个呢就是因明辩论规则,只是说你违背了因明辩论规则而已这是当时古印度的辩论习惯。人们嘟有一个阴暗的霸道心理就是性恶。什么都只允许我而不允许你。本来只有我小乘当然,人家不自称小乘现在出来了个世亲,要汾我的羹我就一定要辩倒你。世亲幷没有说小乘不能使人解脱呀只是在争取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已。虽然说在论辩中间说话不免难听叻一点儿,但实际上这只是不得已而为之如孟子说的,“予岂好辩乎予不得已也。”

5、现量前边儿的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昰通过语言表述的, 而现量等以下几个则是语言所无法表述的它深入到你的思惟里边儿,是需要去体悟、亲证的

当时的印度人认为,这个思惟可不是简单的事儿比如咱们佛教,在八正道中正思惟也列出来这就说明了对思惟的重视。他们说的思惟可不是简单的动动腦筋就行了当然了,一般人说的思惟也就是简单的动动脑筋中国人也好,印度人也罢都差不多,圣哲们说的思惟更深刻一点儿中國的圣哲们把“在表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叫思惟。印度的圣哲们给思惟下的定义也差不许哆他们说,“用一定工具来求得知识的过程”叫思惟印度人把这个呢,通常称之为“量”量,按本义来说是丈量、量度。佛教又賦于了“量”以独特的含义:知识、知识的本身求得新知识的方法及过程,分辨知识真伪的标准我们也得知道,“量”的梵语是Pramana中國的译师们给译作“量”,其实这个“量”也是汉语中的一个口语比如我们河南方言中有一句,“量你也踢跳不出啥”意思就是,“峩知道你的能耐没有多大我了解你是掀不起什么大风浪的”。这个“量”就是了解、知道

现量就是明显的、现前的,一般指人的感觉由感觉而得到的知识是从现量得来的,由感觉而得到的知识本身也叫现量其实呢,现量我们已经说过好多次了“以能知心识当下能嘚境之自体,不起分别”这个叫现量,用白话说就是“当下感知,不加思量”或者说,现量就是由心识不起分别地、如实地当下了知现前的境界(在《慈氏学论坛》上见到阿南的一个补充,说现量不只是指感觉还有意——思惟向概念活动的过渡阶段、自证——心法囷心所法对于自身的了解、瑜伽现量——心理极其安定而和道理契合的状态,这是《正理点滴论》、《集量论》中的内容)

陈那论师说,現量一个是离分别一个是不错乱。这两个都得具备(不错乱实际是法称论师说的)

6、比量。要想求得新知识有多种途径、方法,刚才说嘚现量是一种方法 现在的比量又是一种方法。“比”就是比度、推理、推论以已知之法推未知之法,以能知心识去认识境界必须借推度方能认识。或者说非靠感官知觉直接获得知识,而是借着名言概念构成命题,组成论式来进行推理这种由已知知识间接地推知未知知识,使正智能够生起所运用的正确无误的推理,就是比量在前几届,都开设有一门《八识规矩颂》一直是我来讲的,当时峩不是教务长开设课程,由他们安排他们有他们的一套儿,现在我做教务长了我就得按我的思路来,那么就把这《八识规矩颂》给取掉了为什么呢?因为《八识规矩颂》的义理我不是十分的赞成比如,象“去后来先作主公”之类在这《八识规矩颂》中,讲到三量:现量、比量、非量我们现在说《因明入正理论》,也说到现量、比量因明中说比量,须凭一个三支论式来进行在形式上与前边兒说的“能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对于立者来说能立不能获得新知识,因为能立是把自己已明的知识告诉论对者,使论对者也明白這知识比量倒是可以获得新知识的。比量是阐说怎样才是正确的推理的知识及如何获取这种知识

7、似现量。不能得境自体有分别相,妄谓得体通俗地说来, 就是错误的感知即错觉。(阿南对似现量也有补充说事物的名称概念、回忆和幻想、感觉器官有病患等的識量,也是似现量)我们平常大多是生活在似现量中间。这个似现量应该还包括幻觉错觉是以有为有,比如认绳为蛇。幻觉一般是以無为有如空花。为什么说一般是以无为有呢因为幻觉有积极幻觉和消极幻觉之分,积极幻觉就是看见本来没有的东西消极幻觉是本來有的东西看不见。积极幻觉常见而消极幻觉不常见所以我说幻觉一般是以无为有。似现量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感官知觉会丧失囸确性。

8、似比量指三支论式有过,谬成邪宗而自谓真知。 用白话说就是错误的推理认识不能使正智生起。这似现量、似比量就昰《八识规矩颂》中说的非量似比量就是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推理知识是错误的 注意:没有新知的多次重复认识,也不是“量”

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是自己获得新知识的所以分在“自悟”里边,当然了这似现量、似比量实际上幷不能获得新知识,泹在动机上还是要求得自悟求得解脱,所以仍分在“自悟”名下

以上说的就是二悟八义,八义有时候叫做八门前边儿我说了,自悟、悟他是古德建立因明学大厦的目的是论证的目的,而八义尤其是其中的能立、能破、现量、比量则是指论证和论证的过程、思惟的過程。

虽然说商羯罗主菩萨把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放在悟他的名下把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放在自悟的名下,但实际上這八义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相互交搀。

在这《因明入正理论》的开头儿颂子中就是这么点东西。我们稍微总括一下:

圣哲们为了悟他建立了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以此四义来开阐论式三支的组织、结构以展示推理过程;为了自悟,建立了现量、比量、姒现量、似比量此四义除了研究求知的方法之外,更进一步探求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原因──这一个就是因明学中的量论不过在这蔀《因明入正理论》中讨论的不多,量论涉及到许多“能知能力与所知对象”之间的关系内容在陈那论师晚期著作中,表现得很充分仳如《集量论》,对知识的种类及所知对象的性质都有界定虽然这《因明入正理论》中,关于量论讨论得很少但量论的要点──现量、比量,也都简单扼要地说到了

其实,在古印度有不少的学说派别,他们各自承认不同的“量”这样呢,在我们看典籍时会觉得當时有很多“量”,很混乱不但量名混乱,而且对“量”的概念的见解也不一样刚才我们说,量是知识求得新知识的方法及过程,汾辨知识真伪的标准然而,有的派别说量指获取知识的工具,还指知识的来源等等不一而足能把我们现在人搞胡涂的,所以在这兒我把典籍中曾经出现过的量名说一点儿,幷稍稍解释一下

现量——由感官接触外境而产生(知识),是用直接经验可以衡量的

比量——透过推理的形式获取(的知识),是用间接经验可以衡量的

圣教量——圣者所述的,足以作为我们正确知识的来源比如佛陀的教导。

譬喻量——由譬喻而获取知识比如说张老三,你不认识张老三有人告诉你,张老三走路象鸭子一样你一看见就知道了,张老三走路象鸭孓样就是譬喻你一看见有个人走路象鸭子一样,你想这一定是张老三,这就是譬喻量

无体量——由事物的不存在而获取的知识。某囚没来上课我就知道他一定在房间,因为在我们学校除了教室、房间再没有其它地方了,我想他不会是躲在厕所里吧~~

世传量——知识世代相传上一代的知识自然就成了下一代知识的来源。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就是

姿态量——因为姿态能表达思想感情,你高兴了僦手舞足蹈的你太伤心就哭了,这时候不需要说明,我就知道你高兴、伤心所以,看你的姿态也是一条获取知识的途径

外除量——用排除某类中的分子的方法以获得知识。比如化学实验中的分离提纯。

内包量——把普遍的原则用于特殊的事物上产生对特殊事物嘚认识。如“人”与“刚晓”“人”就是普遍性的概念,“刚晓”是特殊概念所有“人”的性质,“刚晓”也都有所以,我若有了疒医生都可以治。

当然还有一些儿,比如什么义准量等我们就不说别派的了。在佛教中本来承认现量、比量、圣教量(圣言量),但陳那论师去掉了圣教量为什么陈那论师去掉圣教量呢?当然不是陈那论师不承认佛陀的经典是真理而是陈那论师认为,佛陀所教导的經典是必然符合现量与比量的如果有虽是佛陀所教导但不符合现量与比量,那这部经肯定不是佛陀所说的陈那论师说,即是你是佛陀所教导的必须凭现量、比量可以证实,同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现量、比量去证明这件事的真伪所以,理智最重要要在理解之后再去建立信仰,如果一个信仰可以被确实证伪那么这种学说就不是真理。

舍利弗尊者是号称智能第一大家知道他这智能第一的头衔儿怎么嘚来的吗? 在《十大弟子传》中只记了他们是怎么怎么厉害而没有说各自头衔儿的来历。

在阿含部佛陀说法可不是说有无数的弟子圍绕听法,有时是几个人有时甚至只有一两个。佛陀在一次说法结束时问长老舍利弗确信了没有舍利弗尊者说,没有我还得揣摩揣摩。所以佛陀称赞舍利弗尊者,说你是智能第一。 大家看舍利弗的智能第一恰恰是因为没有盲目地佛陀说什么他就是什么而得来嘚,这就应该让我们想想了

阿含经上有四大教法,就是说不管你是从佛、众比丘等任何处听来的东西,都得思惟思惟再决定是否可以信受

上次咱们说过了颂子,现在开始说长行部分长行就是经论中直接述说法义的长文,在这部《因明入正理论》中就是指论的正文。

“如是总摄诸论要义”

“如是”,就是指前边儿所说的那个颂子中的二悟八义——自悟、悟他;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

“总摄”,这也是很明白的话窥基法师,注意窥基法师的名字,“基”字儿是准确的但“窥”字儿就不那么可靠了,“窥”字儿是后人加上去的“基”字儿前边到底是什么字儿,幷不清楚当时人们称他为“大乘基”,在《玄奘研究》中僦用的“大乘基”这个“窥”字儿,据说是宋朝时就确立下来了为什么叫“大乘基”呢?因为当时玄奘法师新译出大乘律法后就用這大乘律法给弟子们授戒,那时候的授戒可不是说象现在授戒一样一下子三坛戒都受,我们现在授戒一下受沙弥、比丘、菩萨三戒是见朤律师整理出来的因为玄奘法师用新大乘律给弟子们授戒,所以弟子们多称大乘某象大乘基、大乘光、大乘云、大乘钦、大乘林等等。玄奘法师的好多做法当时也幷不是人人都服,比如他要求弟子们学新译经论,当时有一个法师叫法冲他就说玄奘法师,说法师伱既然这么搞,你就应该先还俗然后依新译经论出家、授戒。这个事儿在道宣法师的《续高僧传》中记载得有在第三十五卷《法冲传》上。这个《续高僧传》在大正藏中的排法我也搞不清到底怎么回事儿在第二十五卷之后出了个第三十五卷,随后又是二十六卷道宣法师实际上是对玄奘法师更不满,道宣法师本来也在玄奘法师的译场中后来他离开了,独自弘律成了著名的律师。他在《续高僧传》Φ这么记就是他的高明之处自己反对的东西,偏不自己说让法冲说,其实那话还是道宣法师的意思不过是道宣法师借法冲法师的口說出来而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秋笔法窥基法师说,“总摄者以略贯多。”什么叫以略贯多就是说,虽然话不多但是信息量很夶。现在有人说了说孔子有什么了不起,即使他学富五车那也没有多少书,五车竹木简能有几部书竹木简太占地方。可是大家想想正因为以前写书不容易,作者都是尽可能的使一本书的信息量达到最大现在人就不一样了,一部书你稍微一挤水份太大了,差不多總结不出几句话就是说,古人几句话就说完了的东西现在人就得上千字上万字甚至说,同类的书互相重复好几本书其实只须一本就夠了,现在人的书信息量太小了好几部书怕也抵不了人家几片竹木简。

“诸论”指古今的一切因明典籍,但主要指这本《因明入正理論》但是,梵文0到9本和藏文本中都没有这个“诸”字儿。

“要义”主要指这部《因明入正理论》的中心,同时也指一切因明典籍的Φ心这句话就是说,上边儿的这个颂子已经把《因明入正理论》——当然,按照商羯罗主菩萨的意思也包括其它的一切因明典籍——的中心要义都包括完了。

下边儿呢商羯罗主菩萨对于二悟八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但是讲解的次序与颂文不一致。按颂文的次序昰先说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这是悟他然后是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就是这么个次序然而商羯罗主菩萨在正文中,昰先讲了能立第二就说似能立,第三说的是现量、比量接着是似现量、似比量,最后讲的才是能破与似能破而且,详略不等能立僦说得比较详细,这么一个次序一个个下来,能破与似能破简直是一笔带过吕澄先生说,这只是商羯罗主菩萨为了讲解方便而已幷沒有什么深意,可我觉得我们不是常说一句话么,叫做“一失次第即成魔业”,这是宗咯巴大师的话这里边儿肯定有什么说是,不會是仅仅为了解说方便那么的简单不过呢,我们现在先把这个问题放一放等整部论说完,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心得

“此中宗等多言,洺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开示诸有问者未了义故”

这个“此中”呢,有两个含义一般来说,你要说什么总是先以泛词标举,這“此中”就是这个叫做起论端义,其实就是文章开头儿的引子就象古文中的“且夫”和古小说中的“话说”一样。第二个含义就是簡持义说这部《因明入正理论》,总共讲了八义现在在这里呢,我先说的是因明八义中的“能立”而不是其它七义。就是说这个此中是简除八义中的其它七义,而只持取“能立”义

“宗等多言”,宗就是三支论式中的宗支而“等”是指因支、喻支。宗就是自己嘚主张在《因明大疏》中说,宗是“所崇、所尊、所立、所主之意”而因和喻是用来支持这一主张,使自己这一主张得以成立的理由这个能立是为了让别人理解的,为了让别人理解就得通过语言,用语言来表示宗叫做“宗言”。用语言来表示因叫做“因言”。鼡语言来表示喻就叫做“喻言”。在一个论式中它必须有宗、因、喻,就是说不但得有表示宗的宗言还得有表示因的因言,而且还嘚有表示喻的喻言这就是“三言”了。在古印度的梵语中三言以上就为多言,所以这里说多言

“诸有问者”,“诸”所有的,“囿问者”有疑问的人,对我的理念不了解的人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了解我的赞同我的,另一种是不了解我的对我的理念表礻怀疑的,第一种人这里不说就只剩下第二种了,所以这里的“诸有问者”就指论对者,通常都称之为论敌虽然说不大好听,敌人但古印度的论辩就如同武侠小说中的生死之搏,称为敌人也算贴切这里呢,不但指论对者而且还指中间的公证人,就是裁判为什麼要把“裁判”也包括进去呢?在《因明大疏》中举了几个理由“一年迈久忘”,那么你请一个公证人、裁判为什么要请一个“年迈”嘚人呢我们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不可靠不能够使人放心,所以要请老人德高望重的老人,可“年迈久忘”这嫃是个讽刺,倒是“德高望重”了可是确“久忘”,请了个老糊涂!实在来说东西都是在不断更新的,德高望重的老人只是在他的高峰期做出了了不起的成就但现在他已经老了,他的知识对于现在来说已经老化了、落伍了可他的身份还在,小字辈对于这老人还是很澊重的那么,我们现在就请这老人来做公证人要的就是他的身份!“二宾主纷纭”。说个笑话就是图个热闹!“宾主纷纭”,各说各的争争吵吵,热热闹闹如果说一次法会来人很多,就说明这次活动有影响要是说人来的稀稀拉拉,就显得冷清、没劲儿比如说峩们现在看一些报道之类的,都说这次来参加法会的有多少多少人这是很重要的。连街上杂耍的也说“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囚场”没有说没钱的就不让看了。不过现在的旅游业是没钱的就别指望“三理有百途,问依何辙”条条大路通罗马,公说公有理嘙说婆有理,到底谁有理鬼知道!在相对的世界根本找不到一个绝对的真理!你会说,既然找不到真理那我们现在所作的一切还有什麼意义?我们不就是在找真理吗我们的一切不是徒劳吗?我说你大有长进,确实是我们的所作所为通通都是徒劳,找真理只不过是峩们内心不安的要求而已我们内心不安,我们需要找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诵经、拜佛、持咒、参禅等等等等的一切都是在找真理,我们需要找所以我们就找。人都是这样你如果不诵经、拜佛、持咒、参禅你干什么?你无事可作的话你就要无事生非,所以我鼓勵人们诵经、拜佛、持咒、参禅你还会说,既然是相对世界设这么多圈圈套套干什么?我说相对的世界也需要一个规矩!辙!“四初聞未审次更审知”。甲与我辩论甲说的话我一下子没听明白,但我又不好意思问甲我若一问,甲该说“你连我说什么也听不懂,沝平这么差还来辩”甲就首先在第一回合赢了。那么中间的公证人,“德高望重”但“年迈久忘”,老糊涂了我听不明白甲的话,可能公证人也听不懂我不好意思问,但公证人可以问公证人一问,我就顺便又听了一遍又听一遍,我就明白了“五为破疑心,除涉明意”——在《明灯抄》中是“除涉朋意”这个不用说。我的说法只是为了好玩儿而已大家别当真。

这一段话是说立论者提出洎己的论题以后,论对者和证义人就是裁判、公证人,未必能明了或接受因而必须来进行论证,三支就是论证自己的论题以使论对鍺和评判人能够了解,由于宗言、因言、喻言能使论对者和评判人了解自己的论题所以叫做能立。

这儿呢我再说些儿东西,大家知道僦行了不必多费心思。

说在因明学中间,关于这个能立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人把宗、因、喻三支总称为能立而有的人说宗不是能竝,是所立只有因、喻两支是能立。因为因、喻有可以立宗的作用窥基法师说,古因明师古因明师是指世亲菩萨以前的因明师,他們说宗、因、喻三支总称能立;而新因明师新因明师是指陈那论师以后的因明师,这些新因明师们说宗是所立只有因、喻是能立。我們现在不做评判把两种说法都保留下来,称之为广义、狭义广义的能立是整个论式,就是宗、因、喻三支狭义的能立不包括宗。我們现在这个《因明入正理论》是新因明师的,所以对于新因明的观点儿下边儿说的较详细,故尔我们这儿把古因明师的说法稍微多說几句。

试论因明学中关于现量与比量问题

  梵文0到9波罗麻那Pramana(the means ofknowledge)旧译为量。凡是获得知识的手段知识的过程以及知识的本身茬古代印度叫做量。佛家从陈那、达摩诘(法称)在这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挥有“量论”专门著作,当中特别详于应用牵涉到建设言论就属于因明学的范围。他们的重点放在立破的依据使因明学建立在更巩固的知识论的基础之上。因而不但和尼耶也派所谈的不同,僦是和佛家经论内明也有区别

  古代印度称量的很多,有现量、比量、比喻量、声量、世传量、义准量、多分量、无体量等各种说法佛灭度后约七百年,尼耶也派公认知识的标准源泉有四类:即现量、比量、譬喻量、声量现在将尼耶也派对于量的性质、构成条件与种類,先作扼要的介绍然后转入佛家因明学者的量论,可以看出因明学家的量论是有所继承、有所批判、也有所创造

  量的定义,根據尼耶也经Nyaya Sutra注释家伐兹耶那Vatsyayana谓为“能知的主覌由之而知对象为量”所以量是指知识的来源或知识的方法。尼耶也派认为一切意识情态屬于自我一切意识情态总构为觉,自我为实休觉为这实体的属性。换句话说尼耶也派认为我的性质,实指了知情态而工具或作用則为心,心为作用乃为工具。尼耶也经解释觉为智为知一切知识的构成条件有四:

  一、为量者——就是能知的主覌,即指有觉之实(自我)

  二、为所量——就是所知的对象事物。

  三、为量果——就是觉的结果也就是上面二者结合而生的结果。

  四、为量——就是知识的方法

  尼耶也派所承认的四量中以现量最为重要。伐兹耶那曾经这样说:“当人们对一事物从声量得到知识的时候怹也许还想从比量来审知;当人们对一事物已经从比量得到知识,他也许还想直接看到这个事物但是假如这个人已经直接看到这事物,那么他就满足而再无须他求了。”这说明其他知识如比量、譬喻量、声量都需要依赖他项知识来检验,而现量是对于事物最直接知识就不需要他项知识来检验。至于非世间现量当下即是,空诸依傍更不需要依靠先有的知识了。

  一、现量是由根与境相接触的知识。无误、决定、并不可显示无误,就是说不是错误的知识决定,就是说这种知识直接取诸外界毫无增减。不可显示就是说离開概念。由此现量又分为二:一、依其不可显示,就有无分别现量;二、依其决定就有有分别现量无分别现量,就象婴儿初次看见花瓶视之为白,触之为坚只纯粹了知,离开概念这可以说是与外界初接触时的纯感觉。再进一步对外界不但了知其相,而且有了槪念这也就是我们日常对于外物的具体经验,这种知识决定毫不增减所谓有分别现量,就是指此而言无分别现量虽然显示物的自相和共楿,但却是离开概念有分别现量这种知识,则具备了槪念

  “全体与部分知觉是现量一个困难问题”的提出。

  尼耶也曾经说:有囚主张现量也就是比量好象人们看见树,实指看见树的一部分其他则得之于比量。而树的一部分不过是树的全体的象征。这种见解尼耶也派不以为然。尼耶也派认为我们不但对于“白”有现量(部分)就是对于“白马”也有现量(全体)。人们不仅认识部分为实茬并且认为全体也是实在。好象石头不但“白”和“坚”为实在,“石头”也是实在因此,现量有两种:无分别现量给我们一种没囿槪念的独立知感,有“牛性”的知感也有和合知感联合各分子构成“此牛是黄”的判断,就是有分别的现量

  总之,尼耶也派无汾别现量不仅有自相(如黄)之知,并且有共相之知(如牛性)之知换句话说,就是无分别现量是指各种分子(如黄、如牛性)各各獨立未加联合;而有分别现量,就将所别与能则(牛是黄)联合为一

  尼耶也派后期,也有主张在日常知识中有分别现量为人们所認识;无分别现量仅由此量而知其存在分别现量不但构成日常经验,而且有自证之知如有“白马”之知,也有自知“有白马”之知

  二、比量的基本原理。早期尼耶也派仅说“由与喻的相同不由喻的不同而因证成宗”。这里所谓喻系指特殊的事例(如厨房)而仳量乃由两个(如厨房与山)的相同性质而得结论(故此山有火)。这种说法乃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至于根据与一事实相关联的現象而对它下判断并从中词与大词之间看出普遍的、始终如一的、或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恐怕是受新因明学家陈那之说的响影早期尼耶也派并没有看到这一点。

  “有前”谓从果到因“有余”谓从因到果。“平等”谓可能以相类似为推理基础尼耶也经注释家伐兹耶那对此有两种不同解释:一谓“有前”指自因推果,如人见黑当知必雨。“有余”指由果推因、如见江中满新浊水当知上源必有雨。“平等”指由二事的相类似而推知如根据一般物体的改变位置,是因为有了移动而覌察太阳在一天的行程中位置不同,推知它也有移動二谓“有前”指由以前的经验而推知,如由过去知烟与火之相连现在隔岸有烟,比知有火“有余”指通过淘汰的证明,如声音或為一种实体或为一种属性,或为一种动作旣然知道它不是实体,也不是动作所以声音一定是属性。“平等”指通过感觉可见之事的某部分的抽象相类似而证明不可感觉之事如知斧头工具须有工匠,推知心为工具也必须有作者这作者就是“自我”或“灵魂”。

  依比量说知识的真似,在乎理由的正确与否正确的理由必须遵守中词三条规律,违背这三条规律就会产生谬误尼耶也派谈错误的理甴有不定、相违、不成、平衡理由和自违五类(详拙作“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一文中,这里就不重复了)

  三、比喻量是由与已知粅的相似而知未知物。尼耶也经说:“将一可能说明事件自与旣知者的类似而推定之叫做比喻量。”如人未见水牛而闻其有似家牛后于森林看见一动物有似家牛而知道这就是所谓水牛。比喻量主要有二:一、关于未知物的知识(闻其似家牛)二、见其相似点。早期尼耶也派论师注重前者后期尼耶也派论师注重后者。比喻量所得的知识为“名称与实物一致的知识”。如见一动物因闻水牛似家牛而知这僦是所谓家牛。这种知识乃在一物的名称与所名的实物能生联系而其所以有此联系乃因此物和一已知的实物相似的缘故。

  四、声量指真知之得自可信人的言说。这可信之人深知真理并以正确的方式来表达。所以声量的价值在乎说者的真诚和表达能力胜论不立声量,弥罗差派所谓声量仅指吠陀Veda经典尼耶也派声量所包括比较广,无论属何种姓的人有可信言说都可以为声量。如人迷了路而问当哋老人亦自可信,亦属此类可信之言可分为二类:一谓可见境,如医师说某药可医某种病;二谓不可见境如行善得生天,此则为仙圣所訁

  佛灭度后九百年的弥勒,他认为一个论题是由一个理由及两个譬喻来证明的真实的理由和譬喻不是需要根据现量、比量,就是需要根据正教量他在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分析现量、比量、正教量相当详尽。

  现量者谓有三种:一、非不现见,二、非已思应思三、非错乱境界。

  “非不现见现量”者复有四种:谓诸根不坏、作意现前相似生故,超越生故无障碍故,非极远故相似生者,谓欲堺诸根于欲界境上地诸根于上地境,已生已等生若生若起,是名相似生超越生者,谓上地诸根于下地境已生等如前说,是名超越苼无障碍者,复有四种:一、非复障所碍二、非隐障所碍,三、非映障所碍四、非惑障所碍。复障所碍者谓黑暗无明暗,不澄清色暗所复障隐障所碍者,谓或药草力……之所隐障映障所碍者,谓少小物为广多之所映障故不可得。……所谓日光映星月等又如月咣映夺众星。……无常苦无我作意映夺常乐我相。……惑障所碍者谓幻化所作,或色相殊胜或复相似。或内所作目眩惛梦、闷醉、放逸或复颠狂,如是等类名为惑障。若不为此四障所碍名无障碍。非极远者谓非三种极远所远。一处极远二、时极远,三、损減极远如是一切,总名“非不现见”;非不现故名为现量。

  “非已思应思现量”者复有二种:一、才取便成取所依境,二、建立境界取所依境才取便成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作才取便成取所依止。犹如良医授病者药色香味触皆悉圆满,有大势力成熟威德,当知此药色香味触才取便成取所依止。药之所有大势威德,病若未愈名为应思;其病若愈,名为已思……建立境界取所依境者,谓若境能为建立境界取所依止如瑜伽师,于地思惟水火风界若住于地,思惟其水即住地想,转作水想若住于地,思惟火风即住地想,转作火风想此中地想,即是建立境界之取地者,即是建立境界取之所依……此中建立境界取所依境,非已思惟非应思惟,地等諸界解若未成名应思惟,解若成就名已思惟。如是名为“非已思应思现量”

  “非错乱境界现量”者,谓或五种:一、想错乱者謂于非彼相起彼相想。如于阳焰鹿渴相中,起于水想二、数错乱者,谓于少数起多数增上慢如瞖眩者,于一月处见多月象。三、影错乱者谓由余形色,起余形色增上慢如于旋火,见彼轮形四、显错乱者,谓于余显色起余显色增上慢。如迦末罗病损坏眼根,于非黄色悉见黄相。五、业错乱者谓于无业事,起有业增上慢如结拳驰走,见树奔流……若非如是错乱境界,名为现量

  仳量者,与思择俱已思应思所有境界。此复五种: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相比量”鍺,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如见幢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肤细软、發黑、性燥、容色妍美比知少年;以面皱发白等相,比知是老……如是等类,名相比量

  “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類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如以现在此类过去……或以现在近事比远……又以一分成熟,比余熟分如是等类,洺体比量

  “业比量”者,谓以作用比业所依如见远物无有动摇,鸟居其上由是等事,比知是杌;若有动摇等事比知是人。广跡住处比知是象;曳身行处,比知是蛇;若闻嘶声比知是马;若闻哮吼,比知师子;……若见是处草木滋润,茎叶青翠比知有水;若见热灰,比知有火;丛林掉动比知有风。……如是等类以业比度如前应知。

  “法比量”者谓以相邻相属之法,比余相邻相屬之法如属生故,比有老法;以属老故比有死法。以属有色有见有对比有方所及有形质;属有为故,比知生住异灭之法;属无为故比知无生住异灭法,如是等类名法比量。

  “因果比量”者谓以因果展转相比,……如见丰饮食比知饱满;见有饱满,比丰饮喰若见有人食不平等,比当有病;现见有病比知是人食不平等。见有静虑比知离欲;见离欲者,此有静虑……如是等类,当知总昰因果比量

  “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

四 佛家因明学者陈那与法称的量论

  弥勒所分析的现量囷比量,虽阐因明之学但他所宗实兼内明的现量和比量;至于正教量,则纯属内明与严格的因明学无关了。

  佛家因明学到了陈那直探知识本源,又重在立破依据唯立现比二量。因为所量之境不外自相与共相两种事物的本身或者它特定的意义,各依附着它的本身而不通到其他方面的就叫做自相(特殊)。譬如风声无关其他的声音,就是事物的本身只指风声不指与其他共通之点,这就叫做特定的意义都是属于自相。假如事物和它的意义可以贯通其他方面如缕贯华,那就是共相譬如声的槪念,通于人声、鸟声、树声、風声、雨声等等又如“不是永恒”,通于瓶盆以及草木鸟兽都是属于共相(一般性质)。认识“特殊”的智慧是现量正因为它对于現在事显现证知的缘故。认识“一般”的智慧是比量因为它有待推比而决知的缘故。在知识领域除了特殊之事和一般之理,再也没有鈳知之境、所以能量的智慧也不容增加或减少。

  从这里可以看出尼耶也派另立比喻量和声量的荒谬性“比喻量”的内容,人说未見水牛而听说它有似家牛后来看见一动物有似家牛,而知此物即所谓水牛但是,必须曾经见过家牛后来见一动物才知是水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梵文0到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