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与社区志愿者对接资料需求对接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特点和对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特点和对策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本​文​界​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比​较​了​它​与​企​业​公​益​活​动​、​一​般​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异​同​点​。​在​回​顾​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后​,​特​别​是​列​举​了​国​内​知​名​大​学​的​志​愿​服​务​开​展​的​情​况​,​从​中​归​纳​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两​大​理​论​基​础​:​即​自​我​实​现​论​和​社​会​互​助​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对139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实证调查
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对139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实证调查
作者:翟军亮
吴春梅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武汉430070)
摘要: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有利于提升科普志愿服务效能。基于能力建设理论,广义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个体能力建设、组织能力建设和环境能力建设三个层次。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存在个体能力建设中的基础支持不足、组织能力建设中的平台支持不力、环境能力建设中的保障性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教育、优化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与结果管理未强化基础支持;通过构建科普志愿服务网络、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升大学对科普志愿服务的培训效能未强化平台支持;通过在国家和学校两个层次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来优化保障体系。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普志愿服务 能力建设
  论文来源: 科普惠民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3.
  [专家导读]
  科技人才老龄化、基层人才短缺一直是我国整体社会和谐发展的瓶颈。近些年来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指出,到2020年&各类注册科普志愿者发展到220万人&。由此,青年大学生成为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源泉,对大学生的科普能力培养成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但是,这一志愿服务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学生志愿者在基层科普实践中的作用发挥还非常有限。目前,地方较为典型的例子是河北唐山市。2008年9月,唐山市科协联合中共唐山市委组织部、唐山市人事局、唐山市财政局和共青团唐山市委,共同制定了《关于招募选派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农村开展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同时又制定了《唐山市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管理办法》。这些做法可供借鉴。
  这篇论文基于地方基层的实践调查,在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的基础上,充分了解了一些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态度和实际工作状况,总结出了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松散性、临时性、任务性及不确定性等问题,从个体、组织和环境三个层次进行了系统剖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实地调研结果也反映出了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科技工作实践方面的潜力,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除该论文强调的内容之外,大学生志愿者人才的地方适用性问题更应该引起基层科普工作者重视。这种适用性要求基层尽可能在借鉴一些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地方实践的创新。比如,基层科普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加强与本地高校的联系,实现当地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对接,积极主动吸收与本地实际需求相符合的大学生人才;重视对当地准大学生志愿者的针对性培养及培训,为当地农村基层输送适用性更强的科技人才。
  [正文]
  随着中国科普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已成为研究热点。现阶段的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面临由科普志愿服务快速发展所引致的能力需求急剧上升与由科普志愿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缓慢所引致的能力供给增长缓慢之间的供需结构失衡矛盾。科普人才资源在科普资源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具有&系统加强&功能。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作为科普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力建设对缓解科普志愿服务能力供需结构失衡、提高科普志愿服务效能、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价值。能力建设理论因其较高的适用性和系统效能而愈受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关注,并被广泛应用于公共事务领域。本文以能力建设理论为依据,结合对139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实证调查数据,从个体、组织和环境三个层次系统剖析当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
  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具有松散性、临时性、任务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一般很少有固定的志愿者群体从事特定对象的志愿服务任务,志愿服务功能的定位亦会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志愿者之间的异质性特征亦较为突出,多属于任务导向下的临时性自愿组合,志愿者动机常常具有多样性和多变性。鉴于此,本文选取具有一定组织保障的科普志愿者,将参与2012年7所高校共同开展的&百名博士广西防城港行&暑期科技服务活动的部分志愿者和武汉某高校一志愿组织中参加过科普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对象,力求降低调查对象的异质性。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个体能力、组织能力和环境能力建设状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课题组选取了多名科普志愿者进行了个案访谈,目的在于了解许多难以量化的信息,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以全面、准确地考察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状况。问卷调查中,除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外,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状况进行考量的题项的答案选项均包括&不同意&、&不太同意&、&不一定&、&比较同意&和&非常同意&5项,并按照李克特量表方法将这5个答案选项依次赋值为1分、2分、3分、4分、5分。分值越高,表明该题项所反映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状况越好。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1份,回收问卷145份,其中有效问卷139份,问卷有效率为95.7%。139名被调查者中,男生77名,女生62名;中共党员85名,共青团员36名,普通群众17名,民主党派成员1名;所学专业为文科的44名,理科的17名,工科的28名,农学的50名;对科普志愿服务&不了解&的2名,&不太了解&的19名,&说不清&的34名,&比较了解&的78名,&非常了解&的6名;参与动机为&锻炼自己&的80名,为&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59名。调查样本在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中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一、能力建设理论与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
  能力建设理论认为,能力在狭义上指做某件事情的技能;在广义上不仅指个体、组织和社区有效处理相关的事情的技能,亦指组织性和技术性技能、关系及价值观,其使得国家、组织、群体和个人能够在社会的各个层次以有效、高效和持续的方式履行其职能,实现发展目标。这意味着能力不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持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人力资源在能力发展中居于核心位置。与能力内涵相对应,能力建设在狭义上指增强特定人群管理其自身需求的潜力的技能的一系列活动;在广义上指一系列活动及其动态的、持续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过程,其&旨在增加知识、增强技能、改善个人行为、提升组织结构与过程,从而使组织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完成其使命与目标&,如旨在增强资源管理过程中公众技能与组织能力的教育和培训及其过程。
  随着能力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推进,能力建设适用范围逐步由单纯的个体能力建设经由公共组织能力建设扩展到地方社区与公民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并向社会文化、制度能力方向推进,其目标焦点亦逐步由个人与公共组织向个人、组织与社会环境的有机整合层次转移。因此,能力建设需要从整体系统的视角来审视、&能力是指作为整体的公众、组织和社会成功管理其面临的事务的技能,能力建设意味着作为整体的公民、组织与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释放、增强、创造、适应与保持能力的动态过程&,其&包含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科学、技术、组织、制度和资源能力&。1991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能力建设定义为:通过恰当的政策与法律框架创造有利的环境;包括社区参与的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发展以及管理系统的增强。可见,能力建设并不是一个单项活动,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涵盖了个人、组织和环境三个层次。
  基于上述分析,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在狭义上主要指旨在增强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科普志愿服务技能的一系列活动;在广义上主要指一系列的科普志愿活动及其动态的、持续的参与性过程,其旨在增加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科普知识,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技能,优化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行为,重塑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结构与过程,从而使作为整体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科普组织和社会能够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更迭,不断地释放、维持、增强科普能力,高效地实现科普志愿服务目标。就其外延而言,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个体能力建设、组织能力建设和环境能力建设。其中,个体能力建设旨在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科普知识和技能实现科普志愿服务个体目标的意愿与能力,其主要由科普志愿服务知识、技能、价值(观)、态度、意识等要素组成;组织能力建设旨在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的科普志愿服务绩效,其主要包括以教育与培训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结构及其与其他组织的关系等方面;环境能力建设旨在创造有利于实现个体层次和组织层次能力的环境条件,其主要包括有利于政策和战略制定并实施的系统与框架,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法律环境等。
  二、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致的科普志愿服务需求的不断上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和制度化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效能显得尤为重要。当前,虽然我国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个体、组织和环境三个层次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个体能力建设中的基础支持不足
  与志愿服务一样,公民意识、服务意识、服务过程管理对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并取得良好的服务效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由于我国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是科普志愿服务教育与宣传及公民意识教育的缺乏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消极影响。科普志愿服务教育与宣传的缺乏,引致多数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的精神内涵、价值观念和社会功能尚未建立全面深入的理解;公民意识教育的缺乏,使得大学生尚未建立自身的科普志愿服务责任感。在被调查的48名本科生科普志愿者当中,对科普志愿服务&不太了解&的有7人,&说不清&的有17人,&比较了解&的有24人,&不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均为0,对科普志愿服务有较好认知的比例为50%。参加过科普志愿服务的本科生对科普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尚且如此,可以设想,普通的本科生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认知程度堪忧。此外,在所有被调查者当中,超过半数(57.6%)的被调查者以&锻炼自己&作为参与科普志愿服务的动机,而仅42.4%的被调查者以&关爱他人,奉献社会&为动机参与科普志愿服务。这说明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建立,也深刻凸显了加强科普志愿服务教育与宣传以及公民意识教育的迫切性。
  二是科普志愿服务过程管理水平偏低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消极影响。宏观层次,当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多以临时性服务为主,志愿服务组织尚未有明晰的组织规划与目标设定,组织成员的目标认知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可以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得到反映。&学校对科普服务活动有着整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步骤&、&组织成员都知道志愿组织的发展目标、宗旨和社会职责&、&组织上下统一认识,都能清楚回答,我们现在在哪里?要往哪里?怎么去?&三个题项的得分均值分别为3.32、3.42、3.63,比较偏低。微观层次,访谈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招募标准多侧重于是否有时间和精力、是否感兴趣等,忽略性格、价值观等内在因素;服务岗位划分模糊、职责不明确,仍处于&谁有时间谁多做&的初级阶段;服务效能评价标准单一,注重结果,忽视过程及能力,评价目标不明确,形式化现象严重,且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容易挫伤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服务形式单一,多局限于宣传单发放,成果展示等形式,且每次基本上都一样,多元性与创新性偏低,忽视了各个组织成员的意愿、兴趣与特长,容易引致服务所需能力与成员所具有的能力不匹配和服务效果偏低。科普志愿服务效能的偏低使得大学生科普志愿者难以在服务实践中建立起科普志愿服务认同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意义的感知,削弱了自身的参与意识。此外,研究生的科普志愿服务过程管理水平与本科生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生在这三个题项上的得分均值分别为3.64、3.68、3.87,本科生在这三个题项上的得分均值分别为2.73、2.92、3.19。这一结果,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真实现状,即研究生在科普志愿服务功能的发挥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科生处于末端地位。对该农林高校水产科普协会会长的访谈也证明了这一结论,&他们(研究生)通过课题等形式把资源争取来,把整个过程设计好,我们就是跑龙套的,离开他们,我们什么都干不成&。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进一步加强科普志愿服务过程管理系统协调性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三是科普志愿服务技能偏低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消极影响。进行科普志愿活动要求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具有一定的科普志愿服务技能,如良好的礼仪及沟通技巧、心理调适能力、应急自护技能等一般能力和科普志愿服务领域的专业技能。良好的科普志愿服务技能有助于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知识优势、智力基础和学科背景,提升科普志愿服务效能,建立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我成就感和科普志愿服务认同感。当前存在的问题如下:①科普志愿服务培训的不完善使得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在开展科普志愿服务前难以通过系统培训来提升科普志愿服务技能,&我们在进行转基因宣传的时候,经常遇到反对的人比我们懂的还多,感到很无奈&&希望能够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一名科普志愿者在接受访谈调查时如是说。②科普志愿服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性和非规范性使得科普志愿服务对相关专业技能的需求偏低,进而导致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偏低以及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对提高自身专业服务技能的积极性偏低。在调查时,有科普志愿者说,&需要什么技能啊,学校也没有培训过,自己感觉怎么舒服就怎么办&。③科普志愿服务观念的偏差使得科普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尚未进入日程。例如,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科普志愿者凭着一腔热情来参与科普服务,能力居于次要地位。
  (二)组织能力建设中的平台支持不力
  在组织能力建设过程中,政府的保障作用偏弱、科普志愿服务格局非网络化、教育与培训效能低等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政府对科普志愿服务的保障作用偏弱。在科普志愿服务发展的起步阶段,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模式对科普志愿服务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现实中,存在政府对科普志愿服务管理相对松散、公权力保障不足、宣传不足等问题。问卷调查中,两题项&科普志愿服务在学校和社会上得到了广泛宣传,科普志愿服务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科普志愿服务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较高的社会评价&的得分均值分别为3.53、3.52,表明政府仍需加强科普志愿服务宣传,为推动科普志愿服务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保障作用。
  二是组织建制的独立性偏低以及科普志愿服务格局非网络化,社会化程度偏低,社会支持网络欠缺。当前,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多依托于高校共青团组织,由高校党组织直接领导,各个部门共同参与,自上而下的开展。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组织并非是向政府注册的合法志愿组织,亦不独立于学校管理体制之外。这一组织建制状况逐步形成了以学校(院)和共青团为主导的科普志愿服务格局,将社会主体排斥在科普志愿服务网络之外,进而影响了涵盖政府、学校、社会、志愿者等主体的综合科普志愿服务网络体系的形成以及科普志愿服务体制的创新。科普志愿服务格局的非网络化引致科普志愿服务的社会支持网络欠缺,社会化程度偏低。以该校农业科普协会为例,该协会举行的科普志愿活动全部由学院支持,基本没有引入社会主体,引致科普志愿服务规模效应偏小,科普志愿服务形式创新困难。再如,此次&百名博士广西防城港行&活动仅为7所高校、广西防城港市市委和市政府间的简单协同,且带有较强的任务与命令性质,网络化格局远未形成,社会支持网络欠缺。
  三是教育培训体系与机制的不完善,引致能力需求与供给失衡。首先,能力需求水平不断上升。问卷调查中,&科普服务能力很重要&、&进行科普服务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科普志愿服务能力高低直接关系到科普服务活动效果的好坏&三个题项的均值分别为4.32、4.54、4.27,表明被调查者的能力意识在逐步增强,对能力的需求在逐步上升。其次,教育培训体系与机制不完善,能力供给水平偏低。教育培训对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学校所提供的服务学习机会等因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培训是志愿服务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尚未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培训体系与机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尚无实质性进展。各个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培训也因其对科普志愿服务的重视程度而异,呈碎片化状态,培训内容与方式尚无具体规划,带有较强的随意性,这集中体现为科普志愿服务开展前的临时动员与讲解。此次调查中,&学校制订了明确的培训规划&、&学校为组织成员建立了多种培训渠道&、&学校对每次培训进行评估和跟踪,以改进培训效果&三题项的得分均值偏低,分别为3.40、3.37、3.25,凸显出加强能力培训体系与机制建设的紧迫性。在访谈中,有科普志愿者认为,如果除去临时动员与讲解外,学校和学院并未实质性的能力培训。&每次校外宣传觉得大家的科普能力很薄弱&也成了能力需求与供给失衡的真实写照。
  (三)环境能力建设中的保障性不强
  环境能力建设中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与学校规章不完善。① 法律法规方面、政府政策、法律法规对志愿服务行动有巨大的影响,良好的科普志愿服务环境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效能。国外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对志愿服务提供综合性的、全方位的法律保障,如美国的《国内志愿服务修正法》《志愿者保护法》,德国的《奖励志愿社会年法》等均旨在促进各志愿主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韩国将初中生志愿服务义务化,规定高中生志愿服务分数占高中成绩的8%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我国,虽然初步形成了以《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刚要》为核心的科普政策法规体系,但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善体系,保障性作用尚未体现出来。调查问卷中,&国家相关法律对科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题项的得分均值仅为3.51;访谈中,多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均表示,他们在科普志愿服务中尚未&感受到法律(保障)的存在&。这表明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②学校规章方面。学校对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尚未有明细化的规定,尚未形成激励大学生自主提升其科普志愿服务能力的外在动力。尽管&学校或学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科普志愿服务奖励制度&题项的得分均值为3.65,表明学校的科普志愿服务制度完善程度尚可,但仍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不完善&,如学校(学院)仍未将科普志愿服务列入学生期末综合测评规章中,或仅仅将其简单的归入社会实践一类,并在综合测评中区别对待(科普协会负责人有综合测评加分,普通成员没有),严重影响力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三、加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
  理论分析与实证调研结果表明,加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能力建设,需要以个体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组织能力建设为平台,并以环境能力建设为保障。
  (一)加强个体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效能
  第一,加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教育,培育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意识与公民意识。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的意愿依赖于其对科普志愿服务的认识及其对自身科普义务的感知。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教育与宣传薄弱的现状,应借鉴我国台湾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经验,依托高校平台来提升大学生的科普志愿服务意识与公民意识。首先,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优势,通过公开课等形式开设有关大学生志愿服务、科普志愿服务、公民意识教育等课程,使大学生能够接受系统化和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教育与公民意识教育,提升大学生对科普志愿服务的认识,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与公民意识。其次,要将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和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再次,要借助大学社团活动和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普志愿氛围,使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观念与公民意识内化于心。
  第二,优化科普志愿服务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提升科普志愿服务效能,促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效能感与认同感的建立。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的意愿也依赖于其对科普志愿服务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及价值的感知,以及由良好感知所产生的认同感。根据效能感理论与动机理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的影响,人的行为的出现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因此,良好的科普志愿服务效能有助于强化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效能感与认同感,进而强化其科普志愿服务行为的持续性。针对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中所出现的效能感与认同感偏低以及过程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要在优化科普志愿者招募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与结果管理水平:首先,识别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价值创造过程与支持过程,明确科普志愿服务对象和其他相关方及其需求,建立可测量的多元化的过程绩效目标与结果绩效目标,在综合组织成员的意愿、兴趣与特长等状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过程设计;其次,培训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使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科普志愿服务,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服务对象的信息,对服务过程进行调整;再次,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进行评估检测以确认实施过程是否依循过程设计,科普志愿服务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以此为依据,对科普志愿服务实施过程进行改进并制度化。此外,要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科普志愿服务过程管理的显性差异,加强不同群体间的服务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系统协调性,以提高整体服务绩效水平。
  (二)加强组织能力建设,搭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平台
  第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中的作用,逐步构建科普志愿服务网络,完善社会支持网络。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中的作用,加大政府对科普志愿服务的培育与支持力度。我国科普志愿服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必须加强对科普志愿组织的培育与支持力度。因此,政府要加大对科普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合理引导舆论导向,扩大其影响力,为科普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增加对科普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和物质支持,不断探索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科普志愿服务资金支持网络。二是要逐步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网络。针对大学生科普志愿组织的独立性偏低现状,应在保证高校党组织和共青团领导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建立基于社团管理模式而非行政模式的独立的大学生科普志愿组织。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入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并完善多元主体间的合作机制与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保障体制机制,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组织的社会化程度,巩固社会支持网络。
  第二,提升大学对科普志愿者的培训效能。与普通的志愿服务相比,科普志愿服务因其服务对象和内容的不同使得加强大学对科普志愿者的培训显得更为重要。针对我国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技能的现状,应借鉴我国香港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相关经验,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在纠正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观念偏差的基础上,借助大学教育平台,对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进行系统化与专业化的培训。一是培训内容。高校不仅要注重对科普志愿服务通识(如科普志愿服务的基本常识和基本理论等)的培训,亦要注重对专业技能的培训;不仅要注重对基础素养培训,亦要注重个性化素质培训;不仅要注重外显行为的培训,更要注重对内在精神的培训。二是培训方式。高校应构建并创新多元培训方式,不仅要注重理论的培训,亦要注重实践的培训,通过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技巧示范等实践演练方式来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要注重对骨干成员的培训,亦要注重对全体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培训,通过点面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科普志愿服务培训的实践效能;不仅要注重长期的有规划的培训,亦要注重短期的强化性的培训,使两者能够相得益彰。
  (三)加强环境能力建设,加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保障
  随着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将不仅仅依赖于高校的精心组织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亦将愈来愈依赖于多元社会主体。因此,建立并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法律法规,将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纳入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为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对于促进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规范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与社会层次,要在制定《科普法》实施细则与完善志愿服务法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来明确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内涵、地位与性质,界定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科普志愿服务对象三者间的权利、义务等法律关系,规范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过程与结果管理。在学校层次,应制定并完善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提升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的地位,明确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权益、科普志愿服务组织的责任与义务,完善大学生科普服务奖励制度,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激励与保障体系,解除大学生参加科普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提高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任福君,翟杰全.科技传播与普及概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Vincent Lancrin, S. Building capacity through cross border higher education [J]. World Bank/OECD/Nuffic Seminar on Cross Border Higher Education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The Hague, 14-15 September .
  [3]Peter Morgan. Capacity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Some Strategies [Z]. Note prepared for CIDA/ Policy Branch, 1998.
  [4] UNDP. Capacity Assessment and Development in a System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Context [Z]. Technical Advisory Paper No 3,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Division. January 1998.
  [5] Christopher Potter and Richard Brough. Systemic capacity building: a hierarchy of needs [J]. Health Policy and Planning, ): 336 -345.
  [6] Capacity-building Framework: For Partners and Stakeholders [ EB/OL].[]. http: /foreverindus.org/pdf/capacity-building_ framework.pdf.
  [7]OECD-DAC GOVNET. The Challenge of Capacity Development: Working towards Good Practice [M]. Paris: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Directorate, 2006:12.
  [8]UNCED. Capacity Building - Agenda 21's definiti- on (Chapter37) [EB/OL]. http: //www.un.org/esa/dsd/agenda21/res_ agenda21_ 37.slmnl, .
  [9]Linda Sax. Citizenship Development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M]. 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 2004: 65 - 80.
  [10] Moira Deslandes and Louise Rogers. A Volunteer Training Framework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dult Learning, ): 355-358.
  [11] Lucas C. P. M. Meijs, Femida Handy. ,et al. All in the Eyes of the Beholder? Perceptions of Volunteering Across Eight Countries [A] //P. Dekker and L. Hahnan (Eds.), The Value of Volunteering: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s [C]. New York: Kluwer/ Plenmn,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志愿服务精准对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