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万缘放下万缘才能悟在当下

查看: 1904|回复: 8
万缘放下,五蕴皆空
本帖最后由 寂环 于
16:12 编辑
万缘放下,五蕴皆空。这是上师的金刚法语,是修法的指针。
万缘放下,相当于是消除法执,也就是说将“我”之外的一切事物一概不管,排除外物外境的干扰和障碍。
五蕴皆空,相当于是消除我执,也就是说五蕴即我们的身心世界(色、受、想、行、识)为因缘和合之物,照见其乃幻生幻灭、无永恒自性而不执着。
因为要万缘放下,所以我们不要去想自己的身外之物,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
因为五蕴皆空,所以不要去追求五蕴的感受,乃至见佛见光见魔都是唯心所现。
以上两种对治就可以排除烦恼障和所知障,以三密相应为所缘而得一心不乱之清净自性。因为三密妙行乃空有圆融,不堕两边,师所言三密相应直入法界,其意义深远。师言,三密相应,一切不管。这是何等干脆洒脱,毫不拖泥带水!但我初时信不过,心里打起了小算盘:真的这么简单吗?但是,上师的话是真实语,我不信也要信。实际上,大道至简至易,确实是这样的。不知道同修们明白了吗?
然而因为没有做到万缘放下、五蕴皆空的前提,故三密不能相应,一心也就成为乱心了。我认为以下是常见病:对世间八法耿耿于怀,贪恋世间人和事;追求身心的感受,希求胜景现前;希求开悟见性,脑子佛理连篇直往外冒,却成所知障碍。
曾经有师兄说他找不到法行的感觉了,但愿他不是真的在找感觉,被自己的感觉欺骗了。
再引用师父的一句法语:“当下立心树正念,三密相应自性圆。”这就够了!
<p id="rate_"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威望 + 6
" class="mtn mbn">
是!目前我们要做的只有万缘放下,三密相应!
谢谢师兄分享!随喜受教!
我就是因为没有做到万缘放下、五蕴皆空,所以无论法行和禅坐都是心很乱!
随喜,受益。以前对师父的开示,没有重视,没有用心,今天受启发。
谢谢师兄分享!随喜受教!
谢谢师兄分享!随喜受教!
万缘放下、五蕴皆空.
随喜师兄!
远离名利心自闲,慈悲济世寝食安。阿弥陀佛!
随喜,随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非常受教,谢谢分享。
顶礼慈悲金刚上师。
Powered by&&&&中国文史出版社佛教&心经与智慧(经典珍藏本)&凡夫子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373字 数:250000印刷时间: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1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虚云老和尚开示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
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若离了妄想执
着,就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佛,否则就是众生。祇为你我从无量劫来,迷沦生
死,染污久了,不能当下顿脱妄想,实见本性,所以要参禅。因此,参禅的先决条件就是除
妄想。妄想如何除法?释迦牟尼佛说的很多,最简单的莫如“歇即菩提”一个“歇”字。
&&&&禅宗由达摩祖师传来东土,到六祖后,禅风广播,震铄古今,但达摩祖师和六祖开示学
人最紧要的话,莫若“屏息诸缘,一念不生”。屏息诸缘,就是万缘放下,所以“万缘放
下,一念不生”这两句话,实在是参禅的先决条件。这两句话如果不做到,参禅不但是说没
有成功,就是入门都不可能。盖万缘缠绕,念念生灭,你还谈得上参禅吗?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是参禅的先决条件。我们既然知道了,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呢?上
焉者,一念永歇,直至无生,顿证菩提,毫无啰嗦;其次,则以理除事,了知自性本来清
净,烦恼菩提生死涅槃,皆是假名,原不与我自性相干。事事物物皆是梦幻泡影,我此四大
色身与山河大地,在自性中如海中浮沤一样,随起随灭,无碍本体,不应随一切幻事的生住
异灭,而起欣厌、取舍;通身放下如死人一样,自然根尘识心消落,贪瞋痴爱泯灭。所有这
身子的痛痒苦乐、饥寒饱暖、荣辱生死、祸福吉凶、毁誉得丧、安危险夷,一概置之度外,
这样才算放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久放下,叫做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
不起执着远离,至此一念不生,自性光明全体显露,自是参禅的条件具备了,再用功真参实
究,明心见性才有分。
&日来常有禅人来问话,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怀此一心本来是佛,直下无事各
各现成,说修说证都是魔话。达摩东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明明白白指示,大地一
切众生都是佛。直下认得此清净自性,随顺无染,二六时中,行住坐卧心都无异,就是现成
的佛;不须用心用力,更不要有作有为,不劳纤毫言说思惟,所以说成佛是最容易的事,最
自在的事,而操之在我,不假外求。大地一切众生,如果不甘长劫轮转于四生六道,永沉苦
海,而愿成佛常乐我净,谛信佛祖诚言放下一切,善恶都莫思量,个个可以立地成佛。诸佛
菩萨及历代祖师,发愿度尽一切众生,不是无凭无据,空发大愿,空讲大话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通灵佛教网&||||||
黄念祖:念佛时万缘放下,是天地间一个大闲人
  延伸阅读  “沉着安闲”。这句话直指目前许多修行人的病处。  有人用功,但是有急躁情绪,恨不得很快就要有所成功,于是很紧张,很着急。这就是有求的心了。  念佛的殊胜就在从有念暗合无念,从有求而契到无求,从往生证到无生。要沉着,沉着镇定,没有那些忧虑徘徊患得患失,焦虑不安的情绪。而且要安闲,有的人努力,但由于急躁情绪而陷入紧张、忙乱、焦急之中,与圣教背道而驰。  “安闲”两个字又进一层,不但镇定,而且是万缘都一齐放下了,无取无求,所以是天地间一个大闲人。心中只管念佛,一句圣号朗朗现前,既无挂碍又不颠倒,所以寂然心安。可见安闲两字十分重要。  相反若有急躁情绪,想见佛见光,想有瑞相,这样去念,念出毛病来了。并不是念佛念出毛病来了,是你那个急躁情绪出的毛病。  我们很安闲,为什么能安闲?信心哪!有信心你就很安。  有人说我怎么还念不好,还有妄想,还有什么什么,就往生无分了。这是他自定的规章,不是佛的意思。蕅益大师讲得好,“往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你有没有深的信心,你是不是真的发愿,真的不留恋这个娑婆世界,欣慕极乐愿求往生呀。  实际上很多人还是留恋,尽量想多活几年呀,听说那里有点气功,自己马上想去练一练。想长生不老,正是留恋这个世界。  所以欣慕极乐,要发大愿。这多劫以来曾做过自己亲眷的一切众生都在苦海中等待我去救度。但我怎么才能度众生呀,我还是在苦海中挣扎的一个人,当下毫无能力救度别人,只有往生之后,乘佛的加持力,我就有神通智慧来救度亟待我救度的这一切有亲的人。是这样的心情,这样的大愿力呀。有信有愿自然会念,就一定往生。  所以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大家想往生的话,大家先在信愿上下功夫。六信[1],我这六信是不是具足了,我这愿是不是真切。信愿切的话,你决定是往生,你再念的话,心里就不会急躁而自然安闲了。(《心声录》,黄念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年版)  注:  [1]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净土资粮·阿弥陀经宗要—信愿持名》)  转自大通永利文化传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放下一个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