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古代老师的称呼跳槽了,不是师生关系了,该怎么称呼他好呢?

孩子讨厌自己的老师怎么办?——师生关系紧张
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要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热情。我相信,假如我做到了这一点,一切其余的问题也会随着解决了。——裴斯泰洛齐(瑞)
案例引入:
家长求助:专家你好,我们的孩子平平上初三,今年14岁,是班上学习委员,初一、初二的时候成绩挺好的,特别是语文成绩,孩子很喜欢他们的班主任,说她讲课特别好,人也很开朗,十分器重他。孩子就玩命地学习,语文成绩特别号。但是初三的时候班主任因为回家生孩子就休假了,班主任换成了之前他就很不喜欢的物理方老师,孩子之前就抱怨过打心眼里就讨厌这个物理方老师,说他动不动就训人,总是把他们当成三岁小孩子似的。孩子和新班主任产生过一些误会,就是一天下午孩子带班上一个同学去医院看急诊,但是没有找到老师请假,结果回来时候被老师误会是逃课打球,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反而把家长请到了学校,孩子一直耿耿于怀。每天回家总是说这个老师很多的坏话,渐渐地孩子也不爱听这个老师讲课了,这次的期末考试考砸了,物理还没及格。怎么样才能化解孩子与老师的矛盾,让孩子不要这么讨厌老师呢?
专家分析:
老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是学生的行为示范者,更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在学生迷茫的时候点一盏明灯照亮心灵。师生之间不仅有教学关系,还有因情感交流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促进师生情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有利于孩子更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孩子学习交往,扩大交往圈子,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也有利于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孩子不喜欢某一门学科,出现厌学情绪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学习兴趣,而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是从不喜欢该科目的老师开始,因为不喜欢老师慢慢不喜欢听他的课程,上课便不注意听课,学习进度跟不上慢慢导致了学习的退步。但是这种学生要提高学习成绩也有捷径,就是改善师生的关系,就像案例中的孩子一样,只要喜欢该老师,得到该老师的鼓励与支持,孩子就会认同该学科并努力越做越好。孩子为什么会讨厌老师呢?原因分析有如下几点:
1、对人极端化。青春期的孩子比较“爱憎分明”,会把人极端的夸大或贬低,亲近有自己喜欢的优点的一类人忽略他们的缺点,只对自己欣赏的老师崇拜尊敬,而疏离那些只被看到缺点的另一类老师,不喜欢这些老师的教学方式及做事风格,甚至讨厌该老师的一举一动。
2、创伤体验。孩子的某些正确行为反而受到了老师责罚,感觉受到委屈,对老师产生误解,不再信任老师。
3、心胸狭窄,不良个性。一些孩子习惯了只想听表扬,听不得一点批评意见之后,很难从自身去找原因,而是对老师心存怨恨,产生强烈不满情绪。
就这样,师生关系逐渐的恶化,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
专家支招:
孩子不喜欢某个老师,对某门功课兴趣下降,进而某科成绩滑坡导致偏科,这个疙瘩不解开,影响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造成阴影。所以家长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迁就纵容,更不要采取为孩子转班、转学等过激行为。逃避不是办法,要勇于面对,才能解决问题。
&1、家长做好疏导者 
当孩子跟老师发生“冲突”,向家长“控诉”某老师不好的时候,家长一定要理智,先应该耐心听孩子的抱怨,让孩子把心中的不满释放出来。不提倡大道理,给孩子一些真实可信的案例,帮助孩子理解,老师今天的评价不等于你的将来,成功依然靠自己来把握。此外,家长还要倾听老师的声音,做好师生间的沟通协调,家长起到一个师生间交流的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老师受时间、精力和视角等限制,不可能对每个孩子了如指掌,家长找一个时间和老师面对面沟通,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也让老师了解到孩子内心的渴望,化解误会。
&2、帮助孩子冷静分析,宽容待人
平心静气地跟孩子分析老师这样做的原因以及对与错。如果老师做得对,那么家长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如果老师做得不对,则要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老师,承认老师身上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也会有说话、办事不妥帖的地方,和普通人一样,也有着自己的快乐、幸福,也有着自己的烦恼、痛苦。让孩子懂得宽容。同时,找适当的机会和老师沟通一下,尽量消除彼此的不愉快。
&3、学会与人相处
每一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风格,每个老师的性格特点也不尽相同,孩子不喜欢某位老师的情况出现并不偶然。家长可以劝导孩子作为一个成熟的人,看周围的人或事情要全面一点,会接受周围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事实,不要追求过分的完美。此外,成熟的做事方式应该对事不对人,不应该“恨屋及乌”,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而否定了整个学科的学习,采用对自己学业不利的方式对抗老师实际上一种幼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
更深入的考虑,对某位老师的喜恶的问题,也可以上升到能否全面客观地认识一个人,能否全面地接纳和理解别人。特别是当孩子长大后走向社会,必然会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也肯定会同时遇到自己喜欢和讨厌的人,员工不喜欢上司而影响工作和前途也时有发生。所以,如何学会与人沟通相处是一个一生必修功课。家长鼓励孩子调整自己,适应环境,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4、催化情感变化,尊师重道
家长通过与老师和其它同学的沟通,了解该老师的可敬事实,适时详细地讲给孩子听;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创造机会让孩子亲自体验老师的工作,加强师生相互理解,有助于师生改善关系,增进友谊。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讲述一些尊师重道的名人名事,言传身教,有时间多与自己的老师沟通交流,节假日主动问候、看望自己的恩师。这会对孩子感情变化起催化作用。指导孩子主动向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老师有困难或身体不适,要主动关心老师,和老师多多沟通交流。对老师要有礼貌,尊重老师的劳动。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老师的表扬是肯定,是鼓励,是期待;老师的批评是爱护,是鞭策,也是期待。如果孩子觉得被老师误解,可以向老师作出解释,但解释一定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并且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而不是逃避自己的责任。对表扬要再接再厉;对批评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_班主任工作及师生关系分析-疾风资料库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_班主任工作及师生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 15:57&&&&发布人:
班主任工作及师生关系分析
摘 要:信任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学生心田,必须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的规律。若忽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则两者间缺少平等相待、倾心交流的氛围。双向交流是师生双方心与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径。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生关系 相融有人说:美的环境是一部多彩的、立体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对生活其中的学生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人际环境,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之美的物质环境会给学生以心灵的净化、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但人际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往往影响更大。《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一、将尊重学生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现代教育理念成功的教育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过程。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师生间进行角色换位,以加深彼此间的沟通了解,努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导”的教育艺术老师与学生因其角色不同,导致看人、处事的方法不同,这给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把自己置于学生位置去认识,体验和思考,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应常引导学生思考,若你是班主任你应怎样看待和处理班上的人和事?这样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用亲切的语言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戒备。(二)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与教育技巧,改变批评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类型的学生,合理引导,区别对待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信任、尊重基础上师生之间交流沟通,就是用教师的语言唤起学生的爱,用教师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谈话前认真做好调研工作,要对谈话对象的思想、心理、问题的原因以及社会、家庭、学习生活环境等,要做到心中有数。交谈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诱导,或叙经历、谈感受,或树观点、辨是非,或引典设喻、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做到忠言顺耳,使学生心悦诚服。比如对于脾气急躁、易冲动的学生,易采用商讨式批评;对于自尊心强、固执己见的学生,易采用渐进式批评;对于依赖性强、试探性心理较突出的学生,易采用能动式批评。批评时要考虑学生的处境及态度,一时不能接受的,可以转换话题,缓和气氛,采取冷处理的办法。应沉着冷静,分析缘由,全面考虑,恰当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恰当处理。(三)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举权,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主人翁责任感在教育方法上力求避免使用传统的命令、要求、任务等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公众评价、公众道德管理、公众群体心理形成等手段来达到目标,树立起群体价值观,使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每个人是群体的一部分,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这个班级。二、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如果教师随意怀疑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愤怒和反抗,造成师生之间的情感对立,那么教育就无法奏效,尊重学生,才能满足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我班有个男孩学习不努力,上课不守纪律,随便说话,做小动作,下课打闹,同学们总告他的状。但他聪明伶俐,特别爱劳动,每天不管是不是的值日生,早上一来,下午放学他都主动拿起笤帚扫地,拿起拖布拖地。有一天课间我和他闲聊,我说:“你是个爱劳动的孩子,你又那么聪明,如果能自觉遵守纪律、爱学习那多好啊!你一定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没想到从此以后他劳动更积极了,课堂纪律、学习都有明显的进步,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经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调皮学生都有了进步。(一)做好&导&的工作,需要做到&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强制;多激励,少批评;多引导,少说教;多用情,少用气。&多民主,少强制&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民主评议、换选班干部和处理班级事件,而不是单从班主任的主观愿望出发,强行这样做或那样做。&多激励,少批评&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自身优点、长处,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通过发扬优点来克服缺点;要善于用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来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处罚。(二)&多引导,少说教&要求我们不单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要告诉学生为什么,并具体指导学生去做。有时还需要班主任亲自示范,手把手地教。&多用情,少用气&要求我们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要以情感人,亲切和蔼,心平气和,而不应怒气冲天,训斥指责,或者有意冷淡疏远。一句话能说得人笑,也可以说得人跳。方式有别,其效果截然不同。班级工作中,&堵&与&导&都只是手段,我们要以&导&为主,辅之以&堵&,追求最佳的教育效果。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教学学习网《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2]中国教育教学学习网《洛克的教育思想》
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案例分析
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案例分析安徽淮南 余洪礼一、说在前面的话各位老师,我们能够相聚在淮南师范学院,参加全省骨干班主任培训,既是辛苦的事儿,也是幸福的事儿。2006年,我有幸参加安徽省骨干教师培训,在芜湖的教师进修学校。那种能够静下心来,听听老师的讲座,想想自己的心思,也是1种难得的幸福。直到今天,有时都还在回味200年的那个夏天。去年,也是在这个地方,我与我们安徽省农村骨干教师小学语文班的学员就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当时我讲的主题是“文本解读与教学”。这之后,我与不少学员教师成为好朋友。最让我感动的是,休宁县的一位老师,在回去之后,竟然从休宁来到淮南,和我一起研究课例。所以,我期待着今天我们相识后,能够认识更多的老师。这样走出淮南之后,我会找到更多的好朋友。今天接受淮南师范学院的任务,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案例分析”这个专题。这个题目很长,把“义务教育”这个词去掉,其实就是谈我们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与案例。今天的讲座,理论的成分不多。因为班主任的理论大家都知道,我就结合我自己手边的资料以及自己当班主任时的做法,来谈一谈,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二、班主任工作的问题一:重大责任下的工作激情的缺失(一)问题及现象身边就有一些班主任老师,向我提出:能不能不当班主任?特别是一些年龄长一些的老师,这样的请求更是迫切。“让我休息两年,喘喘气,再接着当班主任都行。”这样的请求,很让我动情,因为我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有过这样的念头。班主任的责任与压力有多大?我在百度网上输入“班主任的压力”关键词,搜到相关信息约6,280,000个。80%以上的人都说凭直接感受,实在不想作班主任。只要学生在校,心里就终日不得安宁,不论白天还是黑夜,总有1种挂念和担心。某同学上课听不听讲?某某老师上课秩序好不好?自习课教室闹不闹?某学生课后在做什么?只有看着学生在眼前,心理才踏实。有失眠的现象,常感睡眠不足,身心疲惫,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于集中,情绪烦燥,常发无名火。A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三十几岁,头上就“毛稀少”了,剩下的也白了不少,后来得了抑郁症。据中医讲与心情长期紧张、烦燥有一定联系。学校只好暂停了他的班主任工作。结果,两年下来,他又黑发再生,白发转青了。班主任工作重大的责任主要来自于这样3个方面:第一,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交汇点与支撑点。全天候的工作,总揽式工作。第二,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实现长期被虚化。关于班主任工作还没有完全得到认可和重视,这里既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包括有的学校领导及其他非班主任老师。第三,班主任工作缺乏法律的规范及保护。责任的无限扩大化与受保护的无限缩小化,让许多班主任害怕责任。特别是对偶发事件的担心几乎成了班主任们的一块心病。(二)应对策略1、争取积极的工作环境,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对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与关心这种保护与支持说得具体一些,就是落实班主任应有的待遇,在关键问题上理解并支持班主任。目前,班主任待遇,主要是落实绩效工资分配中所说的班主任工作的待遇,即普通教师工作量的一半。从小学角度来说,这种待遇落实有一些难度。因为小学老师都实行坐班制,而且绩效分配不能拉开太大的差距。但是学校可以从很多方面给班主任找回应得的待遇。以我们学校绩效工资分配来说,班主任费每月100元。与周边的学校相比,这也是低的。但是制订临时代课费之际,则按3倍课时费来计,其他班主任的临时性活动也给予适应的补助。从实际分配额来说,其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主要是语文老师)的半年绩效工资差额在1300左右。同时,通过班主任外出参加活动及培训等方式给予最优先的条件。2010年,全校班主任参加南京班主任培训以及培训之后的考察活动,就属于这种补偿。行政部门及学校给予班主任工作的支持与保护,是班主任解除心理压力的最根本条件。不论什么原因,当班主任工作遇到困难之际,学校必须给予坚强的支持与保护。在实际的工作中,教育部门及学校已经这样做了。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六一”儿童节,请求带学生郊游,学校同意。这位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辞辛苦,冒着风险,带学生活动,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事情呀。可是,活动出事情了,1个学生腿骨折了,家长找到学校来,提出医药费要求,耽误课时要求,推荐好中学要求等等。学校明确告知家长,老师的做法得到了学校的认可,是正确的,责任都应该由学校来承担,合理的要求学校可以答应。但像推荐好中学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也是学校无法满足的。这件事情出来之际,教师很难过,很后悔,说来年打死也不带学生出去了。但看到学校的处理,老师又很感动。今年的“六一”照例带学生出游。教师感动,学校也同样感动。2、调整积极的工作心态,包括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及不断创新的工作方法从主观方面讲,班主任首先要努力协调主体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寻找并发展其共同点。对个体需要提得起,放得下,正确对待工作的得失,真正树立教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热爱学生,热爱工作,细心体验品味工作过程内含的乐趣,形成积极乐观的心境。其次,班主任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积极开展正当的人际交往,建立与同事的友好关系,与同事愉快合作。再次,班主任要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强健身体,愉悦心理。自己的故事:想到秋节开学,我有些失落。不禁我所喜爱的班主任工作做不了,连课堂教学也保证不了了。特别最近几天,准备班主任工作讲座,有很多的不舍和留恋。有机会一定再当班主任。2009年11月份,我终于遇到了1个好机会。1个班主任老师生病了,语文课没有带,班主任没有人当。我立刻要求顶上去。听说这个班级的学生有点调皮。在原老师请假期间,有一位老师临时顶课,学生和家长都造她的反。学生往粉笔盒里倒胶水,让老师上课没有粉笔写字。家长组成请愿团,找校长要求换老师。这样的班级有挑战呀!
要问我当了这个班主任班级有什么变化,我可以自豪地说,以前班级极少得到学校文明竞赛的流动红旗,一学年,2个学期,班级是同年级得流动红旗最多的班级。班级面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心态就是这样的,想着厌烦就会越厌烦,想着逃避就越想逃避。教育理念中,我们班主任要正确理解最优发展理念,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们班主任评价学生的最重要的标尺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品德修养与社会性发展,也就是教会学生做人。最优发展理念,还包括对学生个性成长的纵向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好一些,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对于学生成长的焦虑与忧思,固然是1个班主任崇高责任感的体现,但我们必须看到教育不是能够包揽学生一切的,学生完全的成长,需要其自身以及社会更加复杂的磨炼。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创新,在后面的内容中有所涉及,这里不作细述。三、班主任工作问题二:家长制下的社会化管理的缺失(一)班级管理社会化1、什么是班级管理社会化班级具有社会性,是1个具有封闭性的独立的社会组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班主任还不能纳入到这个组织中来,这个组织是完全由学生单纯构成的。班主任只能是这个组织的建设者,其良性的运行,必然是学生及其组织结构的自我行为。因为班级管理社会化的缺失,让班主任成为具体的管理者,甚至是家长制下的独裁统治。班主任工作中,必然陷于独裁的忙碌与繁杂。班级总是事故频发,因为独裁者的工作是不可能将管理深入到每个细节;一旦独裁缺失,整个集体将陷入1种无序的混乱。2、班级管理社会化与班级秩序班级管理社会化的根本条件是建立班级秩序。班级秩序是形成班集体最根本的条件,积极向上、严谨轻松的班级秩序是一切优良班级的标志。什么叫秩序,从本质上就是每个人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自觉行动。最近英国出现的城市骚乱,就是社会秩序缺失的表现。因为社会思想的自由,让一些人无视秩序,打、砸、抢、烧。现在英国政府在调动一切手段,搜捕那些制造混者,就是要恢复秩序。因为班级秩序的缺失,所以出现我前面所讲的,学生竟然敢往粉笔盒里倒胶水,让老师没有粉笔写字,这是多么严重的混乱。所以我建立班级秩序,通俗地说法,就是要让学生有个约束,做坏事有顾忌,有收敛。班级秩序有2个方面,一是制度管理,这其中包括班主任管理、班干部管理、制度管理;二是文化管理,这其中包括班级风气、班级理想。班主任工作是最基础的。通俗地说,学生是需要有点敬畏的。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1个学生不能敬畏的班主任一定是个失败的班主任。完全依靠班主任管理的班级学生的敬畏有2种:人在威严在——保姆式的看管。什么事都要到场。用班主任自己的话说:“不看不行呀!”现象:打了上课铃,班级里乱糟糟的,教室外还没打过瘾的,教室里接着打,个别学生守在教室门口张望守着,看着老师有没有来。只要谁喊一声“班主任来了”,学生们立即装模作样地坐好。只要班主任不在,学生就会有放肆现象。这样的班级始终存在着不安稳因素,整体浮躁,学生学习两极分化严重。人去威严在——酷史式的管理。只要想到班主任,学生就有惧怕感,学生彻底被制服了。这种平静的秩序,是以学生的完全惧怕为前提,班级一般会比较沉闷。这是可怕的沉静,这种沉静是以牺牲学生的生机与自由发展为代价的。现象:在路队和集体活动中,班主任不在,全班都是静悄悄,没有讲话,更不会有人打闹,学生表情木然,毫无生机。有的班主任坚持严管,以管死为代价的严,学生都变成了瘟猫似的,这种严管对学生的伤害也是巨大的。班主任工作不是越严越好,学生对班主任也不是越怕越好。从以上2个角度上来说,只怕班主任终究不是办法。真正良性的班级管理,应该是班主任、学生、制度的三者管理的结合。这三者的关系是:班主任是管理的坚强支撑,班干部是管理的中坚力量,各项制度是管理的规范标准。(二)班级管理社会化案例1、班级管理的组织结构我们班的学生都知道,班干部的批评和处罚不要去顶撞,不然,班干部会给你双倍的处罚。有委屈找老师反映。因此,我日常班主任处理事情比较多的是受理学生申诉,或者替班干部撑腰。怎么才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呢?请大家看看班级一日常规管理结构图。一日常规管理一日班主任(副班主任)早读监督小组:10人值班,每天2人。课前监督小组:10人值班,每天2人。课间监督小组:10人值班,每天2人。两操监督小组:4人值班,每天2人。路队监督小组:8人值班,每天4人。午读监督小组:10人值班,每天2人。红领巾佩戴组:4人值班,每天2人。班级事务管理班长分工负责制宣传组:三组轮岗,每组5人,比赛方式。卫生组:卫生班委(5人)轮岗日常卫生保洁小组(分组轮流)特定区域保洁小组(定人定位)大扫除突击小组(定人定位)学习管理学科课代表:联络课任教师学科合作小组:学习活动最基本的单位(小组内分别有A、B、C3类学习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作业批改员:A为批改员,B为监督员,C为协助员学科教师特别助理:帮助老师执行学科任务。这么复杂的管理体系管理我们1步步去建立,特别是去培训学生熟悉工作方法,培训学生了解每一项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管理责任制度,组长组阁制度,每1个监督小组的组长都有自己的组阁自由,班主任不作干预。当然,监督小组的工作质量,也必须由小组长全部负责。2、规范管理与班级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是一切集体发展的必要保障。在我的班级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制度:班籍管理制度:强调集体观念及集体荣誉感。监督员责任制度:各管理部门的职责制度。文明竞赛奖励制度: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各监督部门专用处罚制度:管理组自行拟定,经全体同学审议通过。课堂管理制度:对课堂实现实时的严格管理
让制度存在于学生的心中,这种规范的隐性作用是巨大的。特别是减少了同学与班主任、班干部之间的直接冲突,做到对事不对人,保证班级管理的公正性。(三)德性教育与班级管理的社会化德性教育是一切思想教育的基础。有的班主任只满足于常规管理,班级平平安安,学生老老实实就行了,不注意学生的德性教育。这里我不说思想教育,因为思想教育包含的东西太多,德性教育是最本质的教育,是底线教育,是保证学生能够成“人”的教育。我们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我们只需要学生能够很好地讲德性,就很好了。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基本德性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同德性——“大错化小,小错化无”的处事思想服从管理是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人人都能服从管理,班级才能形成凝聚力。因此,我把服从管理作为学生的第一德性。调查:A、老师要求犯错误的学生到讲台,或到室外,学生很顺从地做到。B、让私下讲小话的同学自己站起来,学生自觉地站起来。C、老师调查学生的错误,学生很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D、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学生自觉地分析自身的错误。班级学生都能做到这一点,需要1个提高认识、坚持训练的过程的。老师在处理学生的错误时,必须坚持“大错化小,小错化无”的原则,并且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勇敢地面对错误需要勇气,更需要修养,接受错误是美德,是高尚。我长期坚持这样做:A情况:能主动走到讲台上的同学,老师不作严厉批评,老师要表现出应有的亲切感。B情况:只要能够自觉地站起来,绝不处罚,并一定要感谢他们的诚实。C、D情况:主动承认错误,不作处罚(必要的责任是要承担的),并要表扬学生主动承认错误是1种高尚的行为,是君子所为。2、积善德性——“无以善小而不为,无以恶小而为之”的向善思想积德向善,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这种说话显得很遥远。可是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一直在坚持1种积善修德的活动,那就是捡起一片废纸的活动。“捡起一片废纸是伟人之举,丢下一片废纸是犯罪的开始。”这句是我们班的学生牢记在心的。我们要给学生讲清这里面的道理,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善与恶就在我们的身边。一片废纸分辨出我们的善与恶。随意地丢下一片废纸,是损人利己的表现,一切的恶都是从损人利己开始的。捡起一片废纸,是对自己身上善良的检验,没有善的支撑,是难以承受一片废纸之重的。捡起一片废纸,是不需要谁来注意的,是不需要谁来表扬的。真正的善是不包含私心私利的。老师带头捡废纸,老师首先做到,老师在校园里走过的路线,绝不会留下一片废纸。长期的教育与影响,我要求我们孩子走过的路面,也绝不留下一片废纸。想一想,有了长期坚持捡起一片废纸的德性,这该是多么高尚的品德呀。积善德性中包含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好借德性、好捐德性等。3、向上德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上进思想建立起班级奖惩机制,从制度上督促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步。 比如开展“红花树”活动、“文明竞赛”活动等。这里主要是以每周的文明竞赛成绩为依据,坚持奖优罚懒。每周的文明竞赛以文明竞赛的分数划分层次:标兵星(15名)奖2颗文明星、文明星(25名)奖1颗文明星、自觉星(12名)、努力星(后10名)。班级所的评优活动都是以每个人的得星数为准,从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投票选举。努力星的同学必须接受以下两项基本处罚:每天练字一面、做卫生保洁义工。总之,班级的秩序建设以及班级管理社会化是1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创新。特别是要根据每个教师各自的特点来设计出自己使用的方式。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级管理就一定会走上正规,最终才能做1个清闲的班主任。四、班主任工作问题三:教学压力下的班级文化的缺失(一)教学压力下的学生评价的缺失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学生,从理念层面已经没有什么困惑。评价内容以及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途径与评价方法的丰富性,让我们的班主任工作较以前,都更加科学。但是,在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教育中,学习成绩成为1种重要的评价标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情感色彩。1、平等文化——班级民主的基础班主任是班级平等文化的主导者,在我们认可这种文化的同时,我们于不自觉的状态中,忽视了这种文化的重要性。于是,在班级中出现了许多不平等的现象:精英式的班级管理,让班级中出现了强势与弱势群体,强势群体总像是处于最高处的树梢一样,最为充足地得到阳光的照耀。批评式的班级管理,让班级中出现了正面角色与反面角色,反面角色渐渐地演变成反面人物,成为班级里不稳定的因素。分数式班级管理,让班级中出现了希望之星与陨落之星。陨落之星在陨落的过程,燃掉了其原有的自信与期望,散落下一些灰色的尘埃。不是我们班主任不知道这种平等文化的重要性,而我们没有提升那么高的层次去认识。我们在树立榜样之际,不能培养贵族阶层,更不能培养士族阶层。我们在批评错误之际,不能塑造平民阶层,更不能塑造乞丐阶层。如同社会一样,参与班级管理的政治权利也是学生应该享有,并实际拥有的权利。2、生活文化——班级和谐的基础从本质上讲,学生在校是1种生活。正如社会生活一样,班级生活也要追求和谐与幸福。让每个人都能快乐地生活在校园里,生活在班级里,这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追求。为此,班主任要让每1个学生都能呈现出自己的光彩的一面,并持久地发出鲜亮的色彩;班主任要让每1个学生都能隐蔽起自己灰暗的一面,并努力地改变其中的阴暗。对于前者,班主任老师已普遍关注,而后面做的还不能够令人满意。这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学习与纪律方面的问题。对待那些不好学习、拖欠作业、成绩较差的孩子。从保护的角度,要让他的学习问题不致于成为班级话题的焦点;从鼓励的角度,要让他感受到不断进步的喜欢与快乐。对待那些不守纪律的孩子,违纪往往是1种引起大家关注的渲泄。这种时候,我们只要给予其1个合适的位置,使其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即可消除这种心理期望。同时,班主任还要尽可能淡化其违纪的影响。当一切都不再是矛盾的焦点之际,班级的和谐氛围就基本形成了。
(二)学习压力下的班级趣味的缺失积极的生活来自于强烈的生活趣味。有的班级,学习压力下的班级趣味已不存在,学生的在校生活中学习成为唯一的活动。有的班级,个别学生不良的趣味没有得到有效地引导,逐渐成为班级趣味。如用班级的孩子一阵风似的玩某1种游戏或是玩具。建立积极的班级趣味,形成高尚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系统工程。1、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班级关于书香的认识,我们来看一些词:书香门第、书香童年、书香国度、书香校园、书香监狱。人们对于“书香门弟”的景仰已经淡化,书香是1种层次,书香是1种修养,书香是1种德性,书香是1种习惯。让书魂、书音、书韵、书香填充学生的心灵,是让校园,让教室成为静土、净土的最好方法。有了书香弥漫,教室里少有嘈杂之音。建立书香班级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措施一:从强迫读书入手,逐渐培养读书兴趣。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兴趣往往是1种习惯,长期的坚持就是习惯。强迫读书必须从2个方面抓起。教室是读书的地方。让嘈杂和游戏离开教室,教室要成为一片静土。走进教室就要读书。家里是读书的地方。让读书成为学生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一家都是读书人。家里要成为一片静土。措施二:建立班级书橱。书籍来自于学生,每人拿来一本书,就足够班学生读上1个学期的了。关键是要建立有效的图书管理办法。最基本的方法:书橱必须是开放的,随读随取。班级的图书不能进书包,不准出教室。刻制班级图书专用章,在书的侧面加章。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即使有图书丢失,也不要因噎废食。2、小荷才露尖尖角——才艺班级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主要依靠活动,即班级文化活动的形式存在。特别是学生的才艺展示活动,是保证班级充满生机活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作为学校来说,每天最好都能为孩子们提供1个文化活动的专用时间。这一点很重要,但据我所知,目前还没听看到某个学校认真地做到了一点。那么我们班主任能否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自己在建设班级文化活动阵地方面的做法:利用每天的信息课时间,有效设计班级文化活动。星期一、朗读空间展示个人朗读才艺。很多时候以个人专场形式表演。星期二、夸夸他(她)学习发现别人优点,善于向别人学习。发现自身优点,树立自信自强意识。星期三、唇枪舌剑辩论赛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学会正确地分析问题,培养表达能力。星期四、游戏空间以娱乐为主,在参与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星期五、每周大舞台每周综艺联欢。充分展示个人才艺。建立主持人制度:自由组合、自主编导、自筹奖品。建立活动限制制度:每人每学期要在每周大舞台上表演2次以上。班级的文化活动还可以与学科综合活动及其他校内外活动联系起来,逐渐延伸其活动的时间和范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和成长的机会。五、班主任工作问题四:教师威严下的沟通艺术的缺失班主任工作中,教育学生的这种说法,如果改成与学生沟通可能更合理一些。一切真实有效的教育,必须要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讲究教师的尊严与沟通的艺术,这两之者似乎存在着需要跨跃的障碍。(一)教师威严下的真诚沟通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平等以及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突显,让教师威严受到一些挑战。屡次出现的令老师失去威严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能不是教育的缺憾。因此,在强调沟通艺术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教师威严的重要意义。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同样,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也必须有威严。班主任的威严主要来自于2个方面:一是适当而有效的惩戒措施,二是平等和蔼的待生方式。1、有言必行——有效惩戒[)班主任必须建立有错必究的信誉。这与前面所讲的“大错化小,小错化无”的原则看似矛盾。正如一切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一样,“大错化小,小错化无”需要在特殊的场合下才能适用的。如果对待所有的错误最后都成了“化无”,教师的威严也就无从谈起了。有错必究的关键环节是如何建立一套可行有效的惩戒措施,这也是许多班主任最感困惑的地方。以至于有的班主任不敢惩戒学生的错误,只能是批评批评而已。批评长了,老师就成了纸老虎,学生根本就不畏惧你了。以魏书生和李镇西这2个品牌班主任来说,他们都有自己的惩戒措施。李镇西对惩罚是这样说的——我对教育中的惩罚是这样看的,第一,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或者说惩罚也是教育的1种方式;第二,惩罚不一定是体罚,对学生任何形式的体罚都是应该反对并禁止的;第三,教育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1种形式,我认为应该提倡。(《做最好的班主任》90页)其中魏书生的惩戒办法犯错误写说明文、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写说明书与写检讨书的区别,用魏书生学生的话说:“写检讨书,越写越恨老师;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班主任漫谈》163页)对学生惩罚,班主任要做到明人不做暗事,有的处罚措施最好要征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的常用处罚办法:练字、写广播稿、抄课文、校园里捡废纸、卫生值日、画地为牢、特殊路队、自己调座位、自我封闭、除去班籍、为班级做好事等。练字主要用于文明竞赛积分后十名的同学,这是1种阶段性的处罚(最少1个星期)。写广播、为班级做好事、卫生值日,一般用于损害班级利益的错误。抄课文,一般用于课堂严重不听课的错误。画地为牢、特殊路队,一般用于上操及放学路队上的错误。自己调座位,一般用于被课堂管理员请出小组的同学。自我封闭,一般用于经常和同学闹矛盾,特别是打架的错误。除去班籍,一般用于特别严重的错误。除去班籍的处罚是系列性的,是多种惩罚措施的综合使用,包括作业本自己交给老师,进教室请示制度等。
当然,惩戒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惩罚。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对于学生的许多错误,我采用的是无批评教育。2、有言必诚——真诚沟通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真诚最为可贵。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的谈话,必须以足够的耐心保持真诚。真诚地倾听。犯了错误的同学,都是带着提防的心态与老师谈话的。不要急着指责与批评,真诚地听完学生所有的辩解,你会发现学生言语及思想上的谬误,于是你就找到了其心灵防线的突破口。等到他完全理屈辞穷、默不作声、把话语权完全交给老师之际,教育的时机才完全成熟。那种与学生争锋相对、激烈辩论的情形,更多之际,是因为老师从一开始就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完全失去真诚与平等的前提。真诚地发现。沟通的基础是发现彼此的共同,这里包括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情感。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真诚地感受学生的情绪,并在一定的程度上认同他;真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帮助学生在老师的面前找到交流的自信,这些都是沟通的起点。以教师的真诚赢得学生心灵的敞开,再也没有比这更轻松的教育机会了。真诚地希望。错误与问题是真实存在的,那种反复指责与批评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当认识还没有达到深度之际,老师的责任是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那个深度,这个引导的过程是启发。当达到那个深度之际,老师所能做的就是希望了。让学生说说自己希望如何改正错误,自己希望以后该怎么做。老师要最终强化这种希望,并将这种希望结成师生契约,使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的威严来自己于学生的心底,是学生给予的,最为崇高的威严就是景仰与尊重。把握这样的心理原理,树立威严是1种幸福的事情。(二)教育平等下的无批评教育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犯错误是他们成长中的1种必然,甚至可以理解为学生的特殊权力。从不犯错误的学生,是不存在的。即使有这样的学生,从未来的教育新观念来说,也不一定能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生正是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才逐渐成长起来的。所以,批评与错误是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的。允许错误、理解错误、原谅错误是无批评教育的思想基础。无批评教育的基本思路是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理解学生的错误,不进行正面批评,而是积极地创造多种形式,诱导学生主动地认识错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最终帮助他们起立新的希望和信心,直至达到人格的逐步完善。无批评教育的含义和价值可以从下面这个真实的教例中得到浅显的诠释。班级中有个性格倔强,思想有点儿偏激的男孩子。有一次,他和同班同学闹矛盾,竟然拿着铅笔刀一路嚷嚷着喊杀上门。这虽然是孩子的幼稚与冲动,但却是令人震惊的事情。当老师把孩子送回家之际,他的父亲抬手就要打。老师赶忙劝阻说,同学之间闹矛盾是难免的,孩子已经向老师承了错误,老师来就是为了表扬这位同学敢于认错的精神的。老师还告诉了家长1个好消息:新学期,这位同学成绩提高可大了。接着,老师又夸赞了这位同学的许多优点。家长听了老师的夸赞,转怒为喜。回到学校,老师又在班级开展了“夸夸他”的活动,请全班同学都来夸夸这位同学的优点。在老师的鼓励下,那位被追打的同学也走上台来,夸赞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被深深地感动了,流着眼泪走上讲台,紧紧握住对方同学的手,连声说着“对不起!”过了一段时期,班级里的1个很老实小女孩在后面踢了这位同学的凳子,提醒他上课别讲话。这位同学却认为小女孩在找茬儿,放学之际,不听老师的劝阻,当着老师的面踢了一下小女孩的书包才算罢休。在场的同学都吃惊地望着老师。可是,老师还是冷静了下来,老师劝慰着小女孩,叫大家赶快回家。同学们失望而又气愤地走了。老师动情地对这位同学说:“那位女同学是流着委屈的泪走的,作为老师,感到对不起那位女同学,因为老师没有保护好她。再说,以后老师也感到无法面对全班同学,老师哪里还有什么尊严呢!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你能不能把尊严还给那位女同学,把尊严还给老师——一位你最真诚的朋友呢?”第二天早上,趁着还没有上课,这位男同学就主动地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了错误,同学们也给他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这位男同学就是在老师一次次无批评的教育下建立了自尊、自爱与自强,学会了正确地处理问题,改掉了思想上的偏激,学会了理解与尊重他人,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无批评教育的1个成功范例。两位同学在教室里打闹,推倒了摆放花盆的小课桌。花盆摔烂了,几盆鲜花被砸得枝折花落。小课桌这个教室里的一处风景就这样被轻易地毁了。许多同学愤怒无比,跑来告状。我来到教室,显得无限惋惜和痛心,往日和蔼的微笑没了,只是严肃地叫那2个学生把残花烂盆扫进垃圾车,就转身离去了。同学们不解地望着我。那2个学生更是一脸的茫然。每当上课之际,我就有意思地朝那个空空的小课桌望两眼。那两位同学背负着极大的愧疚,期待着老师的处罚,好在同学们面前有个交待。可是他们等了好几天,老师都没有反应。先看两眼小课桌再上课,已经成了老师的习惯。他们再也打闹不起来了,课下2个人在一块儿嘀咕着什么。终于有一天,我看到小课桌上有又有了两盆鲜花,学生说是那两位同学端来的。从此,两人打闹现象没有了,更文明,更爱班级了。这种于无声处见惩罚的教育艺术收到的教育奇效,是其他教育手段所达不到的。它尊重了学生,使学生找到了自尊;它给了学生改错的空间,学生改正了错误。可以这说,没有比让别人悔恨更有效的惩罚了。大多数学生在犯错之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内疚感,以及对责备和惩罚的恐惧感。有批评教育的作用只能是加强诸如恐惧感这些负情绪。情感相互转化的规律告诉我们: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和仇恨;安全信任容易转化为同情和怜爱。无批评教育能够引导学生从内部世界正确地反观自身,使他们获得更强的内疚感、安全感、希望感、新生感,有效地把各种心理能量聚合起来、组织起来,产生强大的意志能力,帮助学生很快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三)教育泛爱下的理性与艺术的缺失班主任工作中,泛爱教育似乎成为其中的主旋律。在有些人看来,班主任工作似乎没什么技巧,不需要讲究太多的方法。其实那种完全离开理性思索的教育,是缺少艺术性的。
试问,教育心理学方面知识,你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运用到教育活动之中去了。
CopyRight&2012-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而思老师集体跳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