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军形篇《形》篇夷陵之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军理题库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0|
上传日期: 21:36: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帖子主题:[原创]夷陵之战,核心内容不是火攻
共&1790&个阅读者&
军号:7182074 工分:6105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夷陵之战,核心内容不是火攻
文章提交者:拖库防皮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火烧连营是杜撰出来的文学。夷陵之战的核心内容是:诱敌深入。通过诱敌深入,达成聚而歼之的目的。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秋七月,刘备率领大军出益州向东进攻。孙权所置宜都太守陆逊则采用诱敌深入之计,步步后退,引刘备进入他所布置的口袋,以便瓮中捉鳖。见刘备来攻,江东诸将皆主张依恃山险就地迎击。陆逊向孙权建议诱敌深入,瓮中捉鳖,聚而全歼之:[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宜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间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间,徐制其弊耳。]史料中,陆逊的这段话,说得非常明白。如果依恃山险,就地与刘备争锋,逞一时之强弱,是非常不恰当滴。因为,一、会使吴蜀战争长期拖延下去,没完没了。二、即使打赢一两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在互相守山险的条件下,取得不了决定性的胜利,不过小挫敌锋而已。三、万一在冲突之中,受到一次小挫,有损国威。因此,要广施方略,诱敌深入。如此诱敌深入,如果在平原,不好办,乱了自己的防御体系。但是,在狭长的山地,困刘备于一字长蛇,是理所当然的事。再读一下原文,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孙权同意了陆逊的作战计划,晋升陆逊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并拜其为大都督、假节,节度昭武将军朱然(5000人)、振威将军潘璋(5000人)、偏将军韩当(1万人)、偏将军徐盛(5000人)、将军宋谦(5000人)、将军鲜于丹(5000人)、安东中郎将孙桓(5000人)诸部,连同陆逊本部1万人,共8支部队,水、步军5万人,抗击刘备。当初,吕蒙临死前,孙权曾问:“卿如不起,谁可代者?”吕蒙回答:“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吕蒙一死,孙权便使昭武将军朱然假节,镇江陵。如今,陆逊的作战计划深得孙权赞同,孙权便委陆逊以大任,放手让他烹调他自己设计的饭菜。而不是用朱然主持镇西军务。吴王孙权的战争准备是相当充分的。除在下游的京口、濡须坞由吕范、周泰等节度四五万人,及在武昌至公安一带由孙权自将及诸葛瑾所督四五万人之外,另调平戎将军步骘率领交州义士1万人到长沙,然后转进至益阳屯驻,既用于镇慑武陵诸夷,又防万一陆逊交战不利时不至祸延湘、资流域,免致局面不可收拾。简派昭信中郎将吕岱接替步骘担任交州刺史。这说明,孙权已经作了最坏的打算,如果陆逊惨败,就放弃江陵:以主要兵力,包括诸葛瑾、朱然等退守陆口;步骘扼住益阳,保守长沙、零陵、桂阳等郡。为对付刘备,孙权设了两道防线,并实实在在地驻有强大的兵力。蜀汉昭烈帝刘备发起进攻后,陆逊在巫县(今湖北省巫山县)一触即撤,蜀军顺利地占领了巫县和秭归(今湖北省秭归县),并在秭归以东安营扎寨。在秭归,前关羽的主簿廖化(字元俭)前来报到。廖化于荆州失守后诈称自己病故,携老母昼夜西行,终于在秭归见到刘备。刘备很高兴,以廖化为宜都郡太守。占领巫县和秭归后,刘备便回到成都,留下吴班(吴懿的族弟)节度诸军在秭归以东与吴军对峙。刘备回成都的举动表明,刘备东征的目的就是惩罚一下孙权,挽回些许面子,并不敢奢望收复湘西。鉴于军事惩罚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自己就回成都安乐地当大西南的皇帝。最初,刘备的战略构想,带有自卫反击战的味道。见刘备回到成都,陆逊觉得诱敌深入之计有中途搁浅之虞,而且吴、蜀永远对峙下去也不是回事,遂于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春正月,乘蜀军过年疏于戒备,派遣将军宋谦突然袭击,攻破蜀军五屯。刘备被激怒了,于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春二月回到秭归,亲率大军大举东进,并在蜀中进行战争总动员,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力量到东线来。另经过一番努力,刘备争取蛮王沙摩柯率数千蛮兵到东线参战。刘备一共调集了4万精兵到东线。魏文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称:“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埽扑,以克捷为效。”加上蛮王沙摩柯的军队数千人,所以《资治通鉴》称:“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兵秭观,兵四万余。”以蜀国的人口来看,总共可以实见精兵大约5.5万人,及各郡地方部队若干。精兵中, 除留给魏延督1万人守汉中外,成都卫戍部队5000人,其余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到东线来。4万蜀军中,有二三千骑兵,马匹应当是从羌人和氐人那里买来的。这表明,除了大约每2000左右步兵配备约50人的马队充作护卫和逻骑、斥候外,还有一标2000人的完整骑兵团队——这是吴国所无的一支令人羡慕的咆哮疆场的突击力量,然而却因山地作战而难以施展。蜀汉军队的武器装备也相当精良。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命令蒲元监造钢刀5000口。刀盾锐卒是突贯敌阵的选锋,数量达5000人的刀盾兵在野战中可以发挥极大作用。刘备一方面出于盛怒,另一方面则亦欺东吴眼下没有帅才(吕蒙新死),寄希望于能够迅速击破吴军,便倾尽全力向东猛攻,产生了收复江陵的奢望。刘备亲自率领马、步军,令陈式督水军,水、陆同时向前推进。蜀军进至夷陵外围,刘备见地势稍稍舒展一点,便决定亲率主力从长江南岸缘山向东穿插,直扑夷道城(今湖北省宜都县),以求一举粉碎吴军在三峡的抵抗。蜀汉益州治中从事黄权谏道:“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当寇,陛下宜为后镇。”刘备很清楚:不以主要兵力长驱直入,就不能拿下夷道,一举粉碎吴军在三峡的抵抗;不亲自出马,以别将出击将可能再现当年马鸣阁道和下辨之败。因此没有接受黄权的建议。以黄权为镇北将军,节度5000步兵,留守江北马鞍山。另以陈式率领水军万余人,在马鞍山守水寨,与黄权一同威逼夷陵城(今湖北省宜昌市),在峡口(今湖北省宜昌市北)与陆逊对峙。刘备亲自率主力,沿南岸穿插——将军冯习(字休元)为大督(中领军),张南(字文进)为前部,辅匡(字元弼)、赵融、廖淳、付彤各为别督。陆逊则故意让开南岸,放刘备长驱直入。蜀军缘山截岭穿插而进,张南督前军一万人进抵夷道外围。夷道城中有吴安东中郎将孙桓死守,城外有吴偏将军韩当成掎角之势,两部吴军共1.5万人,蜀汉前军张南等部无可奈何。刘备率领冯习以下包括一标马队在内的主力进至猇亭,在那里设置行营。胡王沙摩柯率数千蛮兵也在猇亭。猇亭蜀军兵力包括胡兵在内似应超过1.5万人。陆逊部署潘璋、徐盛、鲜于丹等3部共1.5万人在猇亭北岸,与刘备隔江对峙。陆逊的本部人马 (含李异、谢旌、刘阿等诸分统)及宋谦所部共1.5万人在夷陵,与黄权、陈式对峙。昭武将军朱然所部5000人为战役总预备队,驻江陵。至此,蜀军深入吴境五六百里,前后结营,其中,在沿夷陵道由峡口至夷道城下约200里的狭长袋形阵地分据险地,动弹不得。刘备从秭归东进的时间表,史料中没有列出,但可以推算。春二月,刘备回到秭归,整顿和调集兵马。春三月,进至夷陵以西。夏四月、五月,休整、运粮、调整部署、调集夫役。夏六月,行营进至猇亭,前军到达夷道城下。陆逊诱敌深入成功,便向吴王孙权上疏:[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蜀军深入,势不得展,困于重山峻岭之间,令人心焦。刘备不甘在猇亭坐等生弊,遣将军吴班率数千兵在平地立营。吴班在秭归为吴将宋谦所败,刘备因而以其为饵,诱敌决战。吴军诸将摩拳擦掌,很想出战。陆逊认为:“此必有谲,且观之。”数日后,刘备见陆逊不肯上钩,乃引所伏8000精兵从山谷中出来。陆逊对诸将说:“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这是刘备博望赚夏侯惇,之故伎重演。不过帅才陆逊,绝非“福将”夏侯惇可比。福将者,大饭桶也。民国刘峙便是。不知是笑死还是气死。)陆逊为何不在此际与刘备决战,要等日后强攻刘备坚守的屯砦?因为这时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潘璋、徐盛、鲜于丹3部共1.5人,数量不比猇亭的刘备行营驻军多,必须等待孙权派来的增援部队到达;刘备还有一标马队;过江到南岸作战,万一失利,大量被俘,很难指望舟船能跨越湍急的三峡水流救回多少军人。孙桓被蜀前军围困日久,向陆逊求救。陆逊拒绝了。诸将问:“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陆逊好不容易诱敌深入成功,当然不肯使蜀军先头部队向后龟缩,因此对诸将说:“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东自解。诸将或是孙策时旧将,或是公室贵戚,各自矜持,有时不肯听令。陆逊按剑说道:[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非所谓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矣。]闰六月,陆逊决定对刘备发起总攻。总攻开始前夕,由于潘璋、徐盛、鲜于丹等三部1.5万人对猇亭刘备行营不具数量优势,所以根据陆逊建议(史料没有明确说是陆逊建议,但总攻时陆逊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点),吴王孙权派建忠中郎将骆统率所部1万人马前来增援,使西线吴军总兵力达到6万人,对蜀军据1.5:1的优势。而在猇亭,则是2.5万对1.5万(含蛮王沙摩柯的部队),据绝对优势。这时,诸将一起说:“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已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陆逊解释道:“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诱至五六百里的猇亭,才转入进攻,目的非常明确,令刘备大军有来无回。陆逊遣军进攻,不利。这绝不是什么试探性进攻,而是第一次总攻未能得手。原因只能是,蜀汉的屯砦太坚固了。三峡谷中,尽是岩石,甚少有土,没法夯土筑垒。以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状况,采石筑垒十分困难,需要的时间长,工作量大。但峡谷中林木茂盛,蜀汉军大举伐树,横堆圆木筒筑垒,成效快、防御工事坚固,陆逊始料不及。致使吴军强攻不下,颇有伤亡。陆逊称:“吾已晓破之之术。”遂令每人带一捆茅草,以火助攻。诸将曰:"空杀兵耳。"(白白送死了许多士兵)——试探性进攻,不可能颇有伤亡。夯土难为,不料,堆圆木成垒。导致第一次强攻颇有伤亡。科普一下古代战争的常识:立栅为营,一冲就破。守屯的办法就是,冲出营盘,与敌撕杀。一旦筑垒为营,便可在里面固守。吴军的主攻是猇亭刘备行营,由潘璋、徐盛、鲜于丹诸部,及为总攻增援来的生力军骆统所部实施;朱然、韩当、孙桓也对包围夷道的蜀汉前军实施助攻,内外夹击。放火之后潘璋等诸军同时转入进攻,如同现代战争在排炮掩袭摧毁防御工事后发起冲锋。木垒遇火,自然焚破,吴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冲入撕杀。猇亭的蜀军崩溃,中领军冯习和胡王沙摩柯阵亡;夷道城外的蜀前军也败退下来,但后路已断,逃不出去,主将张南战死;杜路、刘宁等穷逼无路,被迫请降。蜀将付彤负责断后,身边士兵伤亡略尽,吴将呼唤其投降,付彤怒骂:“吴狗!何有汉将军降者!”遂力战而死。陆逊一举歼灭蜀军40余营。注意:40余营不是40余屯,是军事编制,不是营盘。刘备东征时,步兵共50余营,每营500人,计二万六七千人(不含沙摩柯的蛮兵);加上水军万余,马队一标,共4万人。即猇亭20余营(外加沙摩柯),夷道城外约20营。蜀军共40余营,2万余人,于公元222年闰六月被陆逊全歼。猇亭被歼灭,外加一标马队。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猇亭之战,精髓在于诱敌入瓮,火攻不过是攻坚过程中摧破敌垒的临时举措。其实,黄权传说得很明白:“[先主自在江南。及吴将军陆议乘流断围,南军(指蜀汉在长江南岸缘山深入诸军)败绩,先主引退。]这段史料告诉人们,陆逊诱敌深入,截断蜀军,打歼灭战的史实。关键还是,对史料留心与否。过份迷信火攻的神话,会导致对史料研究的疏忽。一千多年来,全部史学家,视而不见这段史料。根本没明白这段话,说的是什么。可叹!(魏国人、蜀国人,都称吴大都督为陆议。唯吴国人称其为陆逊。因此,有人谑称:其子陆抗,抗议二字合在一起不妥,所以改为陆逊.)蜀汉昭烈皇帝刘备仓皇逃至江北黄权寨,升马鞍山。至此,刘备所能指望的就是黄权10个营5000兵,及陈式水军万余人,至于猇亭败兵,能够从狭长的山路中退出,并渡江到北岸的蜀军士兵,不过二三千人。七八千步兵加上万余水军,总共不满2万人,去抵挡陆逊所督6万人的大军,是道地的卵石之势。为何刘备不直接退回蜀境,而固守马鞍山?照黄权的话说“水军顺流,进易退难”,沿水流湍急的长江三峡溯行撤退,一旦受到追击,肯定要把舟船、淄重、粮秣丢失一尽。而回到白帝城并不能保证陆逊不前来进攻,与其仓皇逃出而失去防御能力,不如就地死守,等待奇迹发生。陆逊对马鞍山的总攻是秋八月展开的。史书形容:[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自担烧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飘流,塞江而下。]这表明,在马鞍山打的是水仗,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尸体掉进江中。水战原本是吴军特长,但在长江三峡并不容易在水上作战。长江三峡水流湍急,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瞬间飞越万重山,没有庞大的人力拉纤,是不能逆水行船的。猇亭之战是在闰六月打的,而马鞍山之攻破是在八月。七月间陆逊干什么去了?为什么不在猇亭之后趁热打铁立即攻打马鞍山?原因只能是,马鞍山屯砦不比猇亭,扎营时间长,已经建成坚垒(即使是木垒,也已涂上泥,可以防火,抑或石垒,史料记载不详,无从得知),加上地势险峻(冷兵器时代,绝对劣势兵力缘山而堵,能令大军寸步难行),七月间吴军无法攻破。然而,由于刘备一共只有七八千步兵,仅足以专守江北,在南岸无兵警戒。陆逊派一些步兵到南岸去,拉纤,及掩护拉纤。这样,吴军在水上就是活棋,而蜀军不敢起碇,为避免横流而成死棋。陈式所督水军万余人就这样全部覆没,尸骸塞江而下,惨不忍睹。水军覆没后,后勤接济中断,刘备在马鞍山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宵遁。追击的吴军孙桓部,斩上兜道,截其径要。刘备逾山越险,勉强逃脱,余众被俘。据史料记载,刘备“仅乃得免”,“刘备奔走,仅以身免”。刘备逃至白帝城,忿恚叹道:“吾昔初至京城(京口),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于此也!”江北蜀军后卫,为掩护刘备逃走,被断了退路,损失惨重,残存的黄权及蜀汉南郡太守史郃等318人辗转东逃,向魏国荆州刺史投降。奉命到武陵郡诱招诸夷反吴的马良,无法返回蜀中,失踪于武陵蛮荒山区。蜀汉侥幸逃脱的主要将领仅有吴班、辅匡等。陆逊大功告成,全歼东征的蜀军,史籍称“临陈所斩及投兵降首者数万人”。怎么是数万人,没有确切数字?刘晔传称吴军歼灭蜀军8万人。估计,刘备在向猇亭、夷道进军之际,又征集了大量夫役,在山路肩挑运粮,向在南岸缘山而进的大军运输补给。即刘备东征总人数是4万精兵和4万夫役。益州仅被俘人数就超过4万口,实录历史遂发生疑问,只得写虚数。夷陵之战是优势一方利用主帅尚无威名,“能而示之不能”(引自《孙子兵法·始计篇》),诱敌深入,全歼敌军的典范。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他的穿插不成功。突向敌后,必须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刘备在马鸣阁道和猇亭的穿插,都是明谋,故而失败。突向敌后,或轻兵迅速穿插,或以重兵由不虞之途作深远迂回,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敌军发现作战企图。穿插过早被人发现,必然陷入困境。至于放胆钻入口袋,只能说自信过度——平生很少打胜仗的刘备,此时真的认为吴国无人,部署会出现如此明显的漏洞(南岸洞开),实在狂妄过份,自取失败。通过夷陵之战,结束了孙、刘两家,自周瑜死后,对荆州整整一个小花甲12年的争夺。结果,刘备斗不过孙权,吴国兼有扬、荆二州,全据长江天堑,蜀汉则无法保住益、荆二州,彻底丢掉荆州,偏居蜀中山险。孙权、刘备二人的能力,决定了自己统治地盘的大小。就所得地盘而言,以人和为主的刘备不如以地利为主的孙权,以地利为主的孙权不如以天时为主的曹操,不知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此处作何解释。因夷陵大获全胜,又找到了帅才,孙权以欣喜的心情对陆逊说道:[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于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以比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其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于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遂加拜陆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夷陵之战,核心内容不是火攻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271305
/ 排名:3058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楼主对于夷陵之战刘备进军路线的叙述和各重要地理坐标的位置的认定错误太多,晚上写一篇勘误供楼主参考。 你的勘误呢?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271287
/ 排名:3056
左箭头-小图标
12楼&楼主对于夷陵之战刘备进军路线的叙述和各重要地理坐标的位置的认定错误太多,晚上写一篇勘误供楼主参考。考据派和技术流的帖子,值得期待。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60103 工分:8341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对于夷陵之战刘备进军路线的叙述和各重要地理坐标的位置的认定错误太多,晚上写一篇勘误供楼主参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826676 工分:757
左箭头-小图标
有道理写得好!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65175 工分:2295
左箭头-小图标
8楼& 刘备是最无仁义之人 夷陵战败自己跑的比 兔子还快 看看人家孙权在合肥、曹操在赤壁是怎么退兵的 曹丞相当年被张绣追、被马超追的时候可没想这么多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0125 工分:271255
/ 排名:305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好贴,还原了真实的夷陵之战,并对双方政治拉锯和军事部署进行了最接近历史的推演。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82242 工分:10
左箭头-小图标
刘备是最无仁义之人 夷陵战败自己跑的比 兔子还快 看看人家孙权在合肥、曹操在赤壁是怎么退兵的
该帖子发自铁血军事Android手机客户端[]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82074 工分:6105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4楼&打完一轮以后蜀汉驻军在三峡沿江要点有何不可?既然打了,那就没有退回来的道理。是陆逊不愿看到吴蜀两国屯兵峡口对峙所以先挑衅攻破五座营屯激怒刘备,加之吕蒙新死欺东吴无人所以才有了夺回湘西的奢望5楼&切,自己看史书,刘备是连谈和都不许谈,还条件?条你妹夫!先后顺序都搞不懂吗小学生?打了就不能退回来?那同理啊,东吴边境延伸到夷陵秭归凭什么退啊!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个玩州官放火逻辑的小学生,只许自己欺负别人,不许别人欺负自己湘西本就是刘备的地盘,孙权背后捅刀子占据后,刘备自卫反击夺回沿江一些据点后还要P颠P颠再双手奉送回你?你这是什么逻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82074 工分:6105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4楼&打完一轮以后蜀汉驻军在三峡沿江要点有何不可?既然打了,那就没有退回来的道理。是陆逊不愿看到吴蜀两国屯兵峡口对峙所以先挑衅攻破五座营屯激怒刘备,加之吕蒙新死欺东吴无人所以才有了夺回湘西的奢望5楼&切,自己看史书,刘备是连谈和都不许谈,还条件?条你妹夫!先后顺序都搞不懂吗小学生?打了就不能退回来?那同理啊,东吴边境延伸到夷陵秭归凭什么退啊!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个玩州官放火逻辑的小学生,只许自己欺负别人,不许别人欺负自己该看书正是你!孙权遣使请和,但条件是什么三国志和裴松之注都没有详细说,结果是刘备不许,证明双方谈不拢条件。很可能是孙权要空手套白狼,而不是没有谈。三国演义那是杜撰诸葛瑾去求和,条件是归还荆州,但是这是小说,史书上没有记载。而且绝对没有这种可能,因谈不拢,故而刘备就要惩戒一下东吴,免得日后吴人得寸进尺。打完一轮后,刘备自己都回到成都去了,意思就是这次事情也未尝不可就这么算了(暂时)。否则刘备为何要回成都?不继续趁热打铁?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19337 工分:14663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4楼&打完一轮以后蜀汉驻军在三峡沿江要点有何不可?既然打了,那就没有退回来的道理。是陆逊不愿看到吴蜀两国屯兵峡口对峙所以先挑衅攻破五座营屯激怒刘备,加之吕蒙新死欺东吴无人所以才有了夺回湘西的奢望 切,自己看史书,刘备是连谈和都不许谈,还条件?条你妹夫!先后顺序都搞不懂吗小学生?打了就不能退回来?那同理啊,东吴边境延伸到夷陵秭归凭什么退啊!一看就知道楼主是个玩州官放火逻辑的小学生,只许自己欺负别人,不许别人欺负自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82074 工分:6105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打完一轮以后蜀汉驻军在三峡沿江要点有何不可?既然打了,那就没有退回来的道理。是陆逊不愿看到吴蜀两国屯兵峡口对峙所以先挑衅攻破五座营屯激怒刘备,加之吕蒙新死欺东吴无人所以才有了夺回湘西的奢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82074 工分:61058
左箭头-小图标
2楼&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和谈?孙权和谈的条件是神马?归还湘西还是归还江陵?什么都没有你还谈个P呀!换你被人背后捅了一刀子,然后那人随便说了句对不起,事情就这样算了?你干不干?当然你如果屁颠屁颠地说干,自甘当缩头屋龟,那无话可说,但刘备显然不肯这样低三下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19337 工分:14663
左箭头-小图标
又是那无聊的“刘备自卫反击战”拿先主传吹嘘?好歹把文章贴完啊。初,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秋七月,遂帅诸军伐吴。孙权遣书请和,先主盛怒不许二年春正月,先主军还秭归,将军吴班、陈式水军屯夷陵,夹江东西岸。呵呵,自卫反击到不许讲和哈,自卫反击到驻扎夷陵哈——哪个敢说夷陵对江陵南郡不重要的,有种出来!换我是陆逊我都要出动进攻:彼娘之,前面不许和谈,后面又占据我方咽喉要地,你什么意思?自卫反击?惩罚一下?一下你妹夫!再说一遍:谁再以为刘备有多仁慈多和平的,都是天真骚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4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夷陵之战,核心内容不是火攻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孙子兵法地形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