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志在四方十三师六十五团汽车二连老战友

四师六十五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支付|劳动报酬_凤凰资讯
四师六十五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天山网讯(通讯员杜本茂报道)9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五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该团七连农民工孔林华在团司法所,从在这个团保障房8号楼承包土建工程的刘某手中接过了6915元的工资,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原标题:四师六十五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 天山网  
日 09:46:04  
天山网讯(通讯员杜本茂报道)9月16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六十五团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该团七连农民工孔林华在团司法所,从在这个团保障房8号楼承包土建工程的刘某手中接过了6915元的工资,其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原来事情是这样的,日,满脸愁容的孔林华来到团司法所说道:“所长,你可得给我帮个忙啊,我是团七连的无业人员,主要是靠打工为生,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某公司第九项目部65团保障房8号楼承包土建工程刘某承包的土建工程工地打工。工程完工后,尚有1万余元工钱,我多次向刘某追索工钱,刘某均是以资金周转困难,无钱支付为由而拖延未付,现我因家人有病急需用钱。没有办法了,我只好来找你们司法所了。希望你们能帮我们尽快解决,以解燃眉之急。”杜所长一边好言劝慰,一边让其慢慢说是怎么回事。据了解,孔林华等人经人介绍,从去年9月至2014年4月就近到65团保障房8号楼刘某承包的土建工程工地上打工,可是现在活干完了,现在又急需用钱,找刘某讨要工钱,刘某总说经济紧张,不能及时支付工资,孔林华无奈之余才来到司法所寻求法律帮助。纠纷就是命令。得知这一情况,司法所干警立即与刘某取得联系,得知刘某现在64团的一处工地后,司法所全体干警就通过电话方式约定于日让其到65团司法所进行面对面调解解决。日,该团司法所将双方当事人孔林华、刘某召集到调解室后,杜所长耐心细致地向刘某宣传讲解了《人民调解法》、《合同法》及《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对刘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法。最后开门见山地说:“刘老板,你打算什么时候把老孔的钱付给人家?”经过近4个小时的调解,刘某与孔林华达成一致协议,协议明确规定当事人刘某于日前、6月30日前、9月初在六十五团调解室分三次用现金方式向当事人孔林华支付1500元、1800元、6915元将薪酬交给当事人孔林华,由当事人孔林华当面点清,并出具收据。9月16日上午11点多,孔林华拿到了由刘某支付给本属于自己的第三批工钱6915元工资,便出现了本文开篇时的场景,也使这起劳动报酬纠纷该团司法所干警的耐心劝说、依法调解下得到了有效的圆满解决,并落下了农民工孔林华追索劳动报酬案的帷幕。干警们的脸上露出了笑意、心情也终于能轻松一下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022917
播放数:2554645
播放数:262491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本站视频栏目已全面更新,部分视频已去除广告。
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二十九,对空激烈作战;三十,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作者:1539857 【
】 浏览:2583次
导读: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二十九、战场三年,六支队630高炮团、62团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生死作战 &
援越抗美六支队630高炮团、62团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生死作战630高炮团二个连队和62团的高射机枪连。部署在奠边府往西庄方向十几公里右侧山上。日、1967年1..
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二十九、战场三年,六支队630高炮团、62团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生死作战
援越抗美六支队630高炮团、62团高射机枪连,对空激烈生死作战630高炮团二个连队和62团的高射机枪连。部署在奠边府往西庄方向十几公里右侧山上。1967年9月19日、1967年11月29日二次对敌机激烈作战。由于敌机来的数量多,轮翻轰炸。高炮的炮管都打红了,炮弹也打光了。击落击伤敌机多架。但阵地被炸弹击中。伤亡较大,牺牲50多人,负伤数十人。高炮团团长和62团李胜景团长赶到阵地,指挥抢救伤员。牺牲的战士的遗体,有的被炸得残缺。为了对牺牲的战友负责。战士们一块一节找回,拼齐,安葬。1968年9月部队楣埃沂咳恳圃岬较衷诘牡毂吒朐娇姑懒沂抗鼓凇
上照片:笔者向六十二团B长,古全友烈士敬酒、敬礼。上照片:兄弟俩向汤芳琴军医、母亲烈士跪拜。1967年9月19日下午。六支队支队长、笫十三师师长,孙林泉。在我营传达文件。原计划在我营住一夜,第二天再前去奠边府、西庄。看望部队,检查工程。630高炮团激战后,他立即前去奠边府,看望630高炮团。并到62团西庄工地检查工程。几天后传来:师长在西庄检查工程时,遭迂敌机袭击。他虽然进了天然的防空岩峒,但炸弹落在岩峒顶上。师长耳朵被震出血。敌机为什么会跟踪到师长行动呢?也许有特务。
1967年11月29日。团总工程师余荣江,带领团作训股和一营技术人员,来我营指导、检查工程。下午三点走到蒙奔村。敌机多架由南向北飞行侦察。我说:按习惯,敌机由南向北飞行,等一会就从北向南俯冲轰炸扫射。我们先躲一下。大家躲进了蒙奔村中K157+570,2-2.0M的盖版涵洞内。仅几分钟,敌机就从北向奠边府目标俯冲轰炸扫射。敌机巨大的俯冲声,震耳欲聋。不一会,高射炮声,炸拥毂吒较虼础4蠹易叱龊匆看。看到高射炮弹就在敌机群中爆炸。因为从侧面看,炮弹爆炸时的朵朵白云、敌机、视线成一直线时。我们都以为击中了敌机。高兴得叫起来:打中了!打中了!也许是真打中了,也许是视觉差。大家只顾观看,全忘了是在生死战场。这不是演习,更不是看电影。万一有第二批敌机再从北向蒙奔村俯冲轰炸扫射。我们都成了活靶。一营主管工程师卢宗濂说:(江西藉)今天不白来,真正看到了打飞机。难得看见真正的生死地空战斗。上照片:630高炮团战士。讲述当年的高炮阵地。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三十、战场三年,无畏、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的中国军人援越抗美,无畏、无私奉献青春热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师,1965年7月奉命援越抗美,与第十二师58团、工程兵314团、315团、昆明军区舟桥团、高炮630团、14军高炮、138医院、交通部公路勘测设计院、云南民工40大队等,组成“中国援越后勤部队六支队”,共三万多指战员。在敌机轰炸、袭扰频繁,战争生死,热带丛林,艰苦恶劣的生活、自然环境下。抢建完成老街~孟康8号公路50多公里;巴丹~老街10号公路100多公里;巴丹~奠边府西庄12号公路200多公里。击落、击伤敌机数十架。牺牲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烈士200多位。于1968年9月完成任务回国。
1968年5月抢建完成12号公路。铁道兵第十三师第六十四团部分指战员。前往奠边府无名烈士陵园,向1954年中国援越抗法,牺牲的中国军人无名烈士致礼。留影:前排左起:汪世才,作训股股股长;陈宝兴,参谋;谷长发,团参谋长;余荣江,团总工程师;张正明,六连连长;李云强,二营主管工程师。中排:左一,方光智,四营副营长,拆卸炸弹者;左四,李南长,参谋;后排:左起,侯锦宗,工程师;翻译;兰技术员;王洪义,工程师;伍纪英,技术员。其余人员记不清,请原谅。1968年5月铁道兵第十三师,抢建完成三条作战公路后,第二次推迟楣C罴绦娇姑溃旱诹耐哦罢救嗽保傻毂吒频皆侥隙浚峭馐腹铩?辈獾鞑1号B公路改建工程。我们遇见二位中国农业专家,经交谈,他们是水稻专家,中专学历,享受专家待遇,工资(国内工资仍发。当年从工厂抽调一些技术工人到部队出国作战,部队发给一份工资和津贴。免交伙食费。原工厂工资照发),配有专门厨师、服务员。据说,毛主席向越南胡志明主席建议:降低中国专家待遇,不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专家比。胡志明主席说:“外国派来的专家,待遇应该一样”。我们三十多万中国援越抗美军人,军~专家、工程技术专家、全体指战员是无畏、无私奉献的。在“文化大革命”年代、在“斗私批修”年代、在“私字是万恶之源”的年代。国家宪法和中央军委文件规定的,军人上战场的战场津贴、及各项补助,全部取消了。指战员们没有一句怨言。大家一心早日完成党和国家、毛主席交给的,“支援世界革命”任务。支援“同志加兄弟”。早日完成抢建作战公路任务回国。回到没有战争、平安的祖国。生命和健康是钱买不回来的。当年远离祖国,交通困难,后勤供应困难,医疗条件差,负伤后极少数能送回国内治疗。热带从林的恶劣自然环境等。不少人负伤都没有评残,因为援越抗美“保密”。人事档案全留在国内。若提出评残,就可能被怀疑贪生怕死,想评残离开战场。生死未卜,评残有何用?军人不会贪生怕死,轻伤是不会下战场的。因此当年负伤的绝大部份没有评残。若评残,档案内有残疾记录。复员、转业找接收单位都难。据说现在提出补评残,仅作为当年军人、个人的历史荣誉(承诺只申领伤残证。不要伤残金)。有师一级的单位证明,老领导、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证明都不能评残。要有当年医疗记录!这是不了解48年前战场的具体情况:在远离祖国的战场上,没有医院,医院分散为急救站,没有医疗记录,轻伤的包扎处理后就立即榱印O衷诖釉颇虾涌诘皆侥系毂吒刈盼颐堑蹦昵澜ǖ10号、12号公路行车也得两天。当年没有公路。敌机轰炸。多少天才能把伤员运楹涌谀兀棵裾棵畔衷诘囊笥械愎倭拧⑼牙氲蹦甑氖导柿恕C裾棵庞Ω檬档氐鞑椋私獾蹦甑恼媸登榭觥2荒苡孟衷肽凇⒑推健⒔煌ǚ奖悖搅铺跫芎谩⑼晟疲搅萍锹佳细瘛⒐娣兜认执榭觥Hヒ蠼敫鍪兰颓埃谡匠 ⒈C堋⒃诠狻⒁搅铺跫畹氖率怠J~求是补评战场伤残。这是对历史的肯定。对战场军人的高度自觉的肯定。我营一位1956年唐山铁道学院毕业的,上海藉技术员侯雪园。在奠边府葛寨岭工地,遭遇敌机轰炸。简易防空洞被震坍。压伤了腰。当时年青,挺住了,没有任何治疗。1971年复员到工厂,以工代干。腰伤发作。病假。但工厂规定,工人病假是要扣工资的。如果是军人战伤残的,不扣工资。他写信给我,要求补办军人战伤残证。许多战士,战场上落下病根。在战场上退伍后,永远默默付出了。据传达:当年国家也曾准备,按宪法和军委的文件规定,发给战场津贴和补助。按职务高低分等级。支队领导建议不分职务高低了。干部战士一律平等。但在“文化大革命”年代,在“斗私批修”年代,在“私字是万恶之源”年代,在“揪出军内一小撮”年代。谁敢向毛主席汇报这种私事呢?谁敢当“走资派”决定发呢?三十二万中国军人和随军参战的工人、演员,无私地奉献了青春、热血和应有的权益。但当年没有一个军人会想到过。争取活着刖褪亲畲笤竿⑿腋!疤炜悸堑木褪侨绾味憧谢湔ㄊ奔洌苊馍送觯涌焓┕そ取T缛胀瓿傻澈凸医桓娜挝瘛@肟勒匠楣8揪兔挥邢氲绞裁础叭ㄒ妗薄扒弊帧S遗善椒矗狗⒐ぷ柿恕H嗤蛟娇姑谰耍婢握降墓と耍魇∽橹勺げ慷拥摹懊蠖枷胄印钡难菰保匀荒尬牧恕共产党《关于建国以来若干问题决议》。已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当年“按文化大革命”的思维。在“斗私批修”、“私字是万恶之源”年代。国家宪法、法律,中央军委文件规定的,军人上战场给予各项津贴;干部免缴伙食费。援越抗美的军人、工人、演员。全部不执行了。明显违反宪法和文件规定。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依法治国。依宪法、依法律办事。“文化大革命”已否定。当年的思维错了,也应该改变。国家是否应该考虑,恢复历史的规定。依宪法还账。也是对当年援越抗美的中国军人、工人、演员的肯定。从军的苦、乐与奉献:三十一,战场三年:援越抗美老战士、烈士亲属、后代,多次赴越南向烈士扫墓、祭拜。
援越抗美,中国后勤部队六支队老战士、烈士亲属150多人。2012年、2013年2014年清明。从全国各省市,汇集云南昆明。从河口进入越南老街,赴越南奠边府。向援越抗美,牺牲长眠在越南土地上的烈士扫墓、祭拜。2012年清明,我受原支队领导、中铁建十六局、战友重托。80多人组成扫墓团。赴越南奠边府,由云南河口进入越南。沿着六支队抢建的、防空作战的,10号公路,12号公路,到奠边府。沿途向沙巴、封土、莱州、奠边府,四座中国援越抗美烈士公墓,200多位烈士扫墓、祭拜。敬烟、敬酒、敬礼。2013年清明、2014年清明,又有数十位战友、烈士亲属赴越南奠边府,向烈士扫墓、献花障慵腊荨
2014年清明。志愿437位烈士英灵,六十多年后回到了祖国。慷湃嗣裆詈竦那楦小W踊兀交ず健>傩杏右鞘健R彩侨嗣竦脑竿K俏葱泄业拿睿吧勒匠 O壮隽四昵嗟纳>蠖嗍挥泻蟠K俏っ咴谝旃耐恋厣稀W婀挥型撬恰H嗣衩挥型撬恰U接衙挥型撬恰K怯泻蟠模堑暮蟠嵊涝堆罢宜恰E瓮嵊幸惶欤苛沂坑⒘榛氐剿堑淖婀?谷赵墩鬈的、抗美援朝的、援越抗法的、援越抗美的、援老抗美的都是中国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祖国土地,应该有他们的安息地。i当年由于各种原因:“唇齿相依”、“唇寒齿亡”、“牢不可破”、“同志加兄弟”、“支援世界革命”。以及经济、思维等等。牺牲在异国的烈士全部就地安葬。L眠在异国的土地上。但“唇齿相依”、“唇寒齿亡”、“牢不可破”、“同志加兄弟”、“辽阔的中国领土是越南人民的可靠后方”。历史和现实已证明,是不可能的。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烈士。随着国家关系的变化。他们的“待遇”也变化:他们的亲属、战友,有时侯都不能去为他们扫墓。他们是国家派遣上战场的。不管当年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花去了国家多少的物资、资金;牺牲、负伤多少军人。正确与否?军人是无条件执行共产党、国家下达的参战命令的。共产党、国家应该给他们尊严。建议人大立法,做一件永远让人民记住的历史大事:为国牺牲长眠在异国的烈士全部移葬回国。也与国际接轨。从抗日战争、远征军、抗美援朝、援越抗法、援越抗美、援老抗美等,一起请他们樽婀H萌嗣窳私饷恳淮握秸K萄锞宋匏椒钕祝木瘛N藓蠊酥恰<だ松险匠∮赂易髡剑慌挛曾经上战场三年,亲历战争生死,目睹战友牺牲的老人。盼望有那一天,现仍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友英灵,都回到他们的祖国。他们当年的战友,有的已多次赴异国为他们扫墓祭拜。但也已快“会师”了。他们有后代的,后代几乎每年[明都去越南为亲人扫墓祭拜。但路远,颠簸,危险。年也已过六十了。都很难再赴异国为他们扫墓祭拜了。祖国,人民一定会让他们“回家”的。让人民记住每一场战争,记住为国上战场,无私地奉献了最宝贵的年青生命的中国人。珍惜现在和平的幸福生活。央视采访问:“你幸福吗”?若找我回答:四十八年前,我和战友都回答过了:“活着就是最大幸福”。在战友英灵“回家”的那一天。祖国人民、战友、烈士的亲属、后代一定会到国境迎接他们“回家”。向他们致礼,敬上当年战友们爱抽的大重九香烟。北京二锅头。后记:笔者退休后,翻阅、橐渌氖嗄昵霸娇姑赖娜占恰2⒃祭险接迅霸侥希蛭っ咴谠侥贤恋厣系牧沂可辜腊荨V胤档蹦甑恼匠 S肓沂康那资簟⒄接眩懵肌⒔馑抵谱髁艘恢还馀獭T蛔魑接训橐洹⒘糇骷湍睢5接岩呀悠瞪洗健56”、“优酷”、“铁道兵战友”、“铁道兵家园”、“铁道兵”等网后。许多战友,不但有六支队的,还有一支队、二支队、五支队的,留言或来电话:“你做了一件好事,十三师的战友都感谢你”;“视频上所说的都是真人、真事、真地,很感人”;“我代表烈士亲属感谢你们……”。 全国各地不少战友来电话要此光盘。我无偿邮寄赠上100多盘。现按战友的建议。再发帖以上橐洹⒓鞘担魑悠档牟钩洹由于笔者当年的职务所限,虽然参加了一些工程会议,参观了一些重点工程,但也仅仅是一个缩影。也由于是四十多年前的往~,记忆所限。有些~和人,可能不十分准确。许多部队、战友的名字和~迹也没有记入橐渲小G肜斫狻⒃隆(图片没有显示。不会上传)
最近浏览过的会员: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立场,禁止在本站发表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言论铁道兵在线
铁道兵抗美援越资料
时间: 来源: 作者: 点击:913
  1965年4月,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等,受胡志明主席的委托书,率越南党政军代表团访问中国,要求中国扩大援助规模并向越南派出支援部队。黎笋说:“我们想请一些志愿军飞行人员、志愿军的战士……其他方面的必需人员,包括公路、桥梁方面的人员在内。”中国党和政府满足了越方提出的要求。在4月8日的举行的中越两党会谈中,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代表中国方面明确表示:援助越南进行抗美斗争,“这是我们中国应尽的义务,中国党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方针是,凡是你们需要的,我们这里有的,我们就要尽力援助你们”;“你们不请,我们不去。你们请我们哪一部分,我们哪一部分去。”这次会谈,中越双方签订了向越南派出中国支援部队的有关协议。4月12日,中央发出关于加强战备工作的指示,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势,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为了统一组织支援越南,和统一处理有关援越的涉外事宜,周恩来总理决定,由中央、国务院和军队有关部门组成“中央国务院支持越南小组”。这个小组由外交部、铁道部、交通部、邮电部、物资部、外贸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对外经委、解放军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海军、空军、铁道兵、工程兵、总参作战部、军务部、装备部、军交部、通信部、情报部等21个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组成。据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赴越南北方执行援越抗美任务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援越部队的组建、开动和任务等工作。4月18日,总参谋部下达了援越工程、铁道部队预先号令,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赴越南执行抢修、改建铁路,构筑国防工程和修筑机场的任务。7月6日,总参谋部下达了组建10万工程部队援越修筑公路的预先号令。同时,总部命令已集结待命的高炮部队作好出动的一切准备。总政治部颁发“援越抗美部队人员纪律守则”接受了援越任务的单位人员,雷厉风行,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地完成赴越执行任务的备战准备工作。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履行国际主义义务,派出了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等部队及海军扫雷工作队对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提供军事援助。     1965年4月,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战争日益升级日益加剧。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斗争,遵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和中越两国日(关于修建铁路和提供运输设备器材的议定书)的协议,中央军委铁道兵兵部决定以铁道兵第二师为主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 (后改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简称一支队),参加援越抗美战争,执行铁路工程保障任务。     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由铁道兵二师的六、七、九团和铁道兵一师的二团、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三团及铁道部派出的铁路勘察设计队组成,龙桂林任支队主任,郭延林任支队政治委员(1968年10月,肖春先、李德清分别接任支队主任和政治委员)。     一支队于日起,先后分3批于同年12月3日全部入越,1967年2月,将铁道兵一师二团分编组建了铁道兵十团。1968年8月,调入铁道兵第十二师五十八团(六支队三十二大队)。10月间又调入第十三师六十一团,至此,全支队共有8个建制团,兵员共计37300人。为了不影响成昆铁路的建设,铁道兵二师所属的八团没有出国参加援越抗美,仍然留在国内担负既有的施工任务。     入越前,根据援越抗美出国参战的需要,奉命将团、营、连代号改为大队、中队、分队,部队不佩戴领章和帽徽,身着统一的便装。支队隶属铁道兵建制,受铁道兵和广州军区领导。主要任务是负责友谊关至越南首都河内、安员北至河门、克夫至太原至安员的铁路改造、新建、抢修等任务。支队部先设在越南谅山省的同模,后移驻越南有陇县祝关村。     日,遵照总参的指示,铁道兵二师启用“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的代号。二团为一支队第一大队、六团为第二大队、七团为第三大队、九团为第四大队、六十三团为第五大队、高炮六二八团为第六大队。      日,经铁道兵同意,一支队各大队均增编一个高射机枪连,主要任务是防空袭和对空作战。日,根据总参谋部的指示,“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第一支队”改称“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日,根据铁道兵兵部的批复,从铁道兵一师二团分编一半组建了铁道兵第十团,代号为中国后勤部队第一支队四十四大队,隶属于铁二师建制与领导,其性质和任务与其它各团相同。5月1日,遵照铁道兵兵部的指示以一支队卫生营为基础组建了一支队医院,隶属一支队直属建制领导,主要任务是负责支队的卫生防疫、医疗保障等工作。     1968年3月,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1969年2月,根据中越两国的协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第二、十、五十八、六十三团分批回国归建。十团进驻湖北省谷城县进行整训,1970年5月移驻陕西省紫阳县参加襄渝铁路的建设。一支队队部率第六、七、九团继续执行第四期工程抢建和防洪加固任务。1969年12月,六团奉命回国,在湖北省枣阳县整训两个月后,开赴陕西省紫阳县参加襄渝铁路的建设。     根据铁道兵兵部日“调整部队编制”的命令,铁二师于3月10日起,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组建了铁二师机械营、汽车营、十团四营、师通信连改为特务连,建筑给水营改称建筑给水发电营,原技术连改为发电连,储备库改为后勤部仓库,原勤务连改为成品加工连,组建新的勤务连。修理营组建第二修理连,所属各团组建团司令部直属勤务连,各团的4个营将营所属的高机连,改编为营属机械连……。     1970年5月,中央军委下达了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回国的命令。6月21日,七团从越南回国进驻陕西省汉阴县整训后移驻紫阳县芭蕉口。 6月26日,一支队队部离开越南回国,进驻陕西省紫阳县城。7月9日,九团离越回国进驻陕西省石泉县整训后,移驻紫阳县高桥区,参加襄渝线建设。
友情链接:中国铁道兵网站 | 中国铁道兵网站 | 中国铁道兵网站 | 中国铁道兵网站
&总访问量&
梅梓祥地址:北京复兴路40号 邮编:100855 邮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任主要首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历任主要首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兵部、师、团、历任主要首长
时间:&&来源:&&作者:铁道兵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兵部、师、团、历任主要首长 司令员 王震(7.9)、李寿轩(8.6)、张翼翔(9.5)刘贤权(5.4)、吴克华(7.9)、陈再道(3.1)。
政 委& 王震(7.4)、崔田民(8.9)、第一政委 吕正操(8.9),政委& 刘贤权(9.4)、第二政委 崔田民(5.8),政委 吕正操(3.1) ,第二政委 旷伏兆(3.1)。
副司令员& 李寿轩(为副司令员,7.9为第一副司令员)副司令员& 郭维城(4.11,7.9为第二副司令员)技术副司令员& 刘克(9.4)后勤副司令员& 龙桂林(4.11)、闵学胜(5)副司令员& 郭维城(7.5)、刘克(4.6)、刘金轩(5.8)、罗华生(5.8)、彭海贵(5.8,3.1)、别祖后(9.12) 肖春先(5.8)、蓝庭辉(3.1)、何辉燕(3.1)、亓谦斋(3.1)、徐斌(3.1)刘居英(3.1)。
副政委& 崔田民(7.9)、王集成(7.6)、王贵德(5.8)、郭延林 (3.1)、王洪川(5.8)、訾修林(9.9)、李际祥(83.1)、邱子明(9.3)、张子明(3.1)。
司令部参谋长& 徐斌(9.1)、何辉燕(9.8)、彭海贵(5.8,兼职)、 龙桂林(8.8)、尚志功(3.1)
副参谋长& 张吉厚(6.4)、魏然(0.7)、张云山(3.3,69.8) 、蓝庭辉(1.2)、陈德三(3.3、6.7)、张致清(3.4)、汪祖美(6.6)、张鸿智(6.10)、尚志功(5.8)、宋瑞章(6.10)袁岩波(6.7)、王功(3.1)、潘田(3.1,兼职)、梁其舟(3.1)
总工程师 潘田(3.1)副总工程师 华允璋()、王传纪(9.11)、苏青选(3.1)
政治部主任 崔田民(7.2,兼职)、王集成(9.4、4.1,兼职)、陈力(0.4)、王贵德(8.8,兼职)、郭延林(9.8)、王洪川(5.8,从1971.2兼职)、徐诚之(8.5)、展明(3.1)
副主任 陈力(9.4)、袁光(5.12)、张治安(4.9)、任克加(4.3)、张崇文(8.3)、邱子明(8.5)、王洪川(9.8)、李清德(3.1)、罗彬(3.10)、张英(8.11)、刘谦益(6.6)、张少华(0.12)、席华亭(3.1)、蔡炳臣(8.8)。
后勤部部长 王景坤(6.4)、黎化南(1.1)别祖后(5.8、1969年8月起兼职)、尚志功(8.8)、范富山(2.10)
政委 程荣耀(9.11)、郭延林(3.4)陈德三(6.3)、岳心广(9.2)、何鸿业(3.1)。
副部长 刘谦益(6.4、4.6)、石中白()、别祖后(1.5)、张先志(3.3、6.7)、喻泽贵(6.7)、徐元甫(5.11)、谢华(2.6)、赵祥耀(6.7、3.1)、雷铁鸣(3.1)、孙兴发(3.1)、姜世良(6.7)、陈新(3.1)、牛载丰(3.1)
副政委 杨培君(4.7)、刘谦益(5.6、1.2)、徐元甫(6.6)、何文栓(0.3)、康概(9.6)、刘秉顺(3.1)。
志原军铁道兵指挥所司令员 郭维城&& 政委 袁光。第一指挥所司令员 郭维城。第一军军长 何辉燕。科学研究院政委 任克加、郭延林。大兴安岭林区指挥所司令员 何辉燕、张云山&&& 政委 张治安。东北指挥部司令员 张云山&&& 政委 张治安。西南指挥部司令员 何辉燕&&& 政委 苏超。地铁指挥部指挥 张鸿智(兼职)&& 政委 罗彬(兼职)、刘兼益(兼职)。第一指挥部司令员 田仁明&&& 政委 席苏超、康概。第二指挥部司令员 王万祥&&& 政委 席华亭、王锦荣沙通线指挥所(未任命正职)。第三指挥部司令员 张鸿智&& 政委 李万华。东北嫩江基地(农场)场长 田仁明(兼)、许守礼、王振宗&&& 政委 徐光、邢玉堂、石治国。铁道兵后勤部(以下简称铁后)东北办事处主任 苏大元、陈纪云&&& 政委 王学尧、孙思义、马延成。铁后华北办事处主任 刘兴、刘裕昌。铁后华东办事处主任 王一士&&& 政委 王保元、张寿卿、周震。铁后中南办事处主任 陶希林、陈纪云、范士堂&&& 政委 张长寿、胥炎、徐恒。铁后西北办事处主任 郭玉琪、第二主任 陈友国&&& 政委 张长寿、常喜礼。(注:铁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办事处,1978年12月前分别称沈阳、天津、上海、武汉、西安办事处。)
铁道兵团干部学校(4.3)政委 崔田民(兼职),校长兼政委 刘震寰;铁道兵学校(1.4)校长 刘震寰、龙桂林,政委 李平;第一铁道兵学校(2.6)校长 龙桂林,政委 李平;铁道兵学院()院长 吴建初,政委 李庆柳;铁道兵学校(6.1)校长 沈鸿林、王敏,政委 李庆柳;铁道兵工程学院(3.9)院长 王敏,政委 李庆柳、第二政委 黎群。(注:从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到铁道兵工程学院,名称虽几经变更,实际上是一所学校随着学校等级、培养目标等不同情况的演变过程。)四川绵阳铁道兵学校(前称第二铁道兵学校)校长 汪祖美、张致清&&& 政委 余金龙;铁道兵军政干部学校(校址湖南省长沙市)校长 董超,政委 赵工;铁道兵学院(由军政干部学校改称)院长 董超&&& 政委 赵工、李平。铁道兵研究所所长 李俊杰、张云庆、毕志德&&& 政委 杭震、许宇信。
师长:刘克(2.4)、汪祖英(1952)、李万华(1969.8)、董超()、贾文禄(9.2)、王治英()、张云庆(3)
政委:郭延林(5.11)、罗春华(4.1)、岳心广(5.9)王茂才(1.2)、张万()
一团团长:丁也(代)、段金城、陈志友、傅嗣骞、刘惠臣、郑嘉森、石银才、贾文禄、张仁、黄福清、凌松柏、史展志。政委:杜青平、闫洪波、闫斌、李和、任强、梁培兰、刘恒太、董长生、白恩明、明秀。
二团团长:王华堂、王勋、王玉宝、汪立祥、续克、夏玉援、李慕韩、马建玉、潘广发、吴万邦。政委:杨洪志、王德杰、李民星、常喜礼、李健、柳国相、孙广才、李振东、李德兴、张树枝。
三团团长:段金城、季寿亭、丁也、席海贵、戚广和、翟坤、李守信、李作福、高培匀。政委:简群、赵士贤、任强、王玉亭、袁汝臻、王宪延、王宗森、覃春山。
四团团长:龙义、朱有庆、王华堂、王德正、徐成山、刁树贵、谢英道。政委:王玉亭、孙广泽、魏逢春、王希才、李德兴。
五团团长:王华堂。政委:袁邦、王锦荣 。
师长:李震寰(2.12)、马宗凯(2.12)、肖春先(9.8)张通达(1.2)、倪恒昌(7.1)、李庆善(3.4)、翟月卿(3.12)。
政委:马凤午(0.7)、袁光(2.12)、苏超(7.6)、肖彭(3.12)、李清德(9.8)、于坦(9.6)、王世超(3.4)、何海涛(3.12)。
六团团长:崔镇(3)、孙林泉(6[四桥梁团])、焦文明(5.4)、王治英(0.11)、王丰(7.11)、陈家涛(0.7)、周家友(1.6)、鲁久荣(3.4)、徐定辉(3.12)、刘清斌(4.6[五线路团第二桥梁团])。政委:肖彭(1.11[第二桥梁团])、韩景正(5.6)、王文(8.6)、温丰义(3.4)、丁体仁(7.3)、王世梅(9.12)、刘庆堂(7.7)、高柱庭(9.8)、王文华(1.6)、黄启义(3.2)、彭贤才(3.12)、林英晨(0.3[第二十六线路大队])、孙士炎(2.11[十二桥梁团])、穆春堂(5.6)。
七团团长:董超()、回登庆(9.7代)、赵春(1.6)、王华堂(4.4)、孙福喜(4.12)、曲秀仁(5.10)、徐光(0.12)、张树勋(4.7)。政委:黎群(9.2)、刘全福(9.10)、李广生(4.12代)、王克成(0.11)、李维群(1.3)、周启发(3.12)、张文林(1.6十二线路队)、吴庆云(4.11)。
八团团长:李家善(6.4)、程建仁(7.2)、邢福海(3.4)、李克金(3.12)。政委:顔锡池(6.4)、张裕芬(3.2)、高懿祺(3.12)。
九团团长:刘天才(6.9)、周子和(7.5)、王敏(8.10)、秦安泰(5.3)、李盛洪(1.6)、计勖林(2.9)。政委:温丰义(6.1)、方登藩(9.11)、邝代章(3.4)、文普津(3.12)、徐桃义(1983.12)。
十团团长:张树勋(5.7)、秦安泰(9.3)、宋玉恒(1.5)、李庆善(3.11)、单宝平(9.11)、周家友(0.6)。政委:刘全福(9.3)、王钧发(1.5)、贾会祯(0.7)、孙维良(9.5)。
铁三师师长:龙桂林(2.12)、黄振荣(5.5[代])、张致清(0)、阎景祜(0.10)、陈文银(6.8)、苏宝臣(3.6)、李赞国(3.12)。
政委:徐斌(3.2)、岳心广(5.5)、徐元甫(3.8)、席华亭(0.4)、王树京(7.1)、毕于兴(3.6)、陈锡镇(3.12)。
第三桥梁团(1953年3月改为第七桥梁团) 团长:申平、郝志珍& 政委:李清德、胡断兴;第十三桥梁团(1953年3月改为第八桥梁团) 团长:黄孝言&& 政委:刘伯增;第二十三线路团(1953年3月改为第九桥梁团) 团长:贾庆祥、张字明、李治国&& 政委:徐冰、卢文华;第七桥梁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一桥梁团)团长:郝志珍;第八线路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二线路团)团长:胡断兴;第九线路团(1954年6月编为第十三线路团)团长:李治国&& 政委:卢文华;
第十一桥梁团团长 杜国珍、王积清、李方成、蒋志学、刘长林、褚惠民、刘洪涛& 政委:王继晖、杨敦瑞、孙建河、李可观、王化、刘长福、田海宽、尤斌文、袁凤举、文普津;
第十二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二桥梁团,1964年重新组建)团长:胡继兴、苏大元、郝志珍、何正军、尹燕荣、官平瑶、徐文义、何宝贵、王成良&& 政委:孙爱松、孙建和、杨敦瑞、李教民、宋祥鳞、阎振兴、周锡文、涂仕明、王志庭、蒋昌生;
第十三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三线路隧道团)团长:郝志珍、傅鸿宾、赵世贵、袁邦、高太珍、吴立辉、王彥治、张教坤、龙治祥、李怀&&& 政委: 杜振华、马之田、毕于兴、郭容民、冯潮珠、牛长夫、周于德、李汉??、宿跃忠、李贵金;
第十四线路团(1963年3月改为第十四线路隧道团)团长:刘汉杰、殷常胜、张瑞成、周兆礼、郝国英、张惠柳、丁振声、吴庆堂&& 政委:成志刚、牟德亭、于径、蔡萍、李海明、盖明礼、郑华才、董太祯;
第十五机械团(1954年6月组建,1958年12月撤销)团长:李治国、赵世贵&& 政委:王强& 第一副团长:张汉荣、周兴水、娄庆云;
第十五线路隧道团(1963年3月组建)团长:陈文银、王云峰、陈设、李年华、王彥治、郝国英、沈阿木& 政委 毕于兴、尹燕荣、丁宪邦、耿信、丁有娃。
师长:张云山(7.6)、张峰(7.6代)、沈鸿林(0.12、4.7)、王万祥(2.8、9.10)、彭绍智(6.8)、孙海同(1.7)、贾文禄(3.12)
政委:苏超(3.1)、刘学礼(6.5)、罗彬(3.12)、安春华(4.12)、闫斌(9.10)、靖树森(7.1)、黎明(2.7)、张培文(3.3)、刘文礼(3.12)。
十六团团长:魏绪桐、夏盛文、孙海同、周富、杨绍宽、毕于俊、盖治昌政委:法寿卿、蔡长忠、姜勉希、刘增祥、夏树山、王德巨、岳茂斌。
十七团团长:张振荣、张安福、贺魁敏、马秀长、屈文明、张桂根、顾茎拥。政委:蔡长忠、罗景隆、陈学诗、夏旭光、钟天增、吕洪光、唐吉生。
十八团团长:靖树森、刘尚义、林维彬、杜建华、伊方祥、孟宪启、韩志强。政委:任省义、徐洪昌、周德发、钟志安、徐保才、郭盛友、杨慕堂、杨谟成。
十九团团长:孟昭瑞、武清泉、张安福、张卓然、刘铁流、周富、赵相璞、胡芝萍、刘文海、靳尚忍。政委:靖树森、陈加通、王宝寿、朱协滋、王庆、郭荣茂、李本来。
二十团团长:孙连仲、李荣贵、孙效祖。 政委:孙爱松、张万和、朱云英。
师长:何辉燕、戴彪(未到职)、罗崇富、李绍珠、顾秀、林焕明、刘明江政委:朱绍田、张汉民、袁岩波、李国平、王强、宋连山、杨友仓
二十一团团长:康振玉、梁作栋、张达富、范伯成、刘湘君、蒋华祥、陈述友。政委:文平、蒋占鹏、范伯成、郝维章、蔚汝森、张复佳、常隆千、李海涌。
二十二团团长:泰兆棋、贺庆、钟平武、孙连忠、高友谅、顾金盛、徐德才、李文浩、高尚武、李云贵、刘世发。政委:马杰、李万清、朱元生、陈苗河、刘玉威、王宗朝、梁安学、刘树乐。
二十三团团长:梁作栋、刘清浦、高友谅、许维国、王功、白石肖、毛汉学、钱新才、高尚武、郝保明、张开能。政委:李思元、刘守义、杨成威、董振声、岳洪恩、李文书、许常春、张学林、范东生、闫宗文、刘宝珠、贾志德、刘炳清、苏云富。
二十四团团长:秦兆棋、曹建芝、胡继兴、梁作栋、许维国、薛玉金、吴从良、王伯欣、王邦培、王泉松。政委:曹建芝、林钦福、王家巍、闫德生、于桂、王善达、董宝梓、杨明光、曾佐江。
二十五团团长:贺振远、钟武平、苏幸峰、马海旺、郭希增、郝保明、曾金信、曹光彩。政委:岳洪恩、李海清、柳忠敏、陈苗河、杨明光、王舜邦、霍金贵。
师长:罗崇富、郭延林、刘正赓、宋瑞章、王泽民、李英、张文举政委:张治安、徐诚之、张英、马茂林、蒋占鹏
二十六团团长:宋升云、罗仕全、刘正赓、董正洪、宋继森、傅云兴、王瑞、郑加森、王文进、李太云、钟德华。政委:刘志坚、张治安、魏立政、张英、李英、穆联、崔宗杰、梁好学、赵明、赵锡周、王明金。
二十七团团长:贾英、史文彪、路宗成、傅云兴、王连仲、昌风岗、李云贵。政委:李冰、白征戈、李俊杰、李英、李继彩、马茂林、穆联、刘风桐、刘振山、梁安学。
二十八团团长:孙绍英、张通达、郭霞光、候宗敏、宋继森、倪恒昌、仁权、王树新、王心才、王庆兴。政委:林营丁、赵志金、李明新、马茂林、王新斋、杨润祯、朱耀洲、耀镇、王继增、王舜帮。
二十九团团长:张通达、郭霞光、赵士贵、吴明刚、夏远新、张永清、张彥平、张全福、张兴顺、赵相普。政委:张德、李明兴、于桂兰、张万和、梁好学、周长月、张正民、梁连元、刘凤泰、郭荣茂。
三十团团长:吴英义、赵士贵、高瑾、吴杰、傅云兴、陈玉琏、张占元、田明廉、任尚香。政委:杨润祯、石磊、刘训禄、吴森林、张警心、詹先鼎、王益平。
师长:戴彪(4.7)、蓝延辉(7.4)、秦云(9.8)、勒丰祥(1.2)、许守礼(7.1)、朱章明(2.6)、刘魁(3.3)、蒋安余(3.12)
政委:程荣耀(6.5)、李德清(3.11)、肖彭(6.12)、杨旭初(7.1)、赛时坤(8.8)、张景喜(1.2)、季福鼎(3.3)、孙有礼(3.12)。
三十一团团长:章燕(4.5)、(三十二团)仲带伍(1.1)、陈锡林(4.4)、戴新泉(5.3)、段成福(5.11)、车明路(6.5)、王华英(9.11)、朱章明(7.1)、张玉关(3.4)、王占立(3.12)。政委:孙志仁(6.1)、肖红书(0.12)、李怀彥(5.11)、宋修提(1.5)、曲桂文(6.5)、王承秀(1.5)、刘自楷(3.4)、李永汉(3.9)、金国造(3.12)。
三十二团团长:郭霞光(4.5)、徐洗(5.10)、贺魁敏(6.8)、刘明江(0.8)、李永增(4.11)、程显茂(6.9)、徐贵华(9.10)、王华英(0.11)、顾炳生(9.11)、徐德清(2.10)、王占立(3.4)、许同禄(3.12)。政委:张天佑(5.10)、泰国范(7.10)、宋协保(0.1)、李文书(0.12)、冯致远(5.6)、王怀恩(7.11)、吴成岚(6.7)、张克谏(1.7)、胥忠信(3.7)、武禄田(3.9)、李永汉(3.12)。
三十三团团长:姜世良(4.10)、徐洗(8.5)、顾秀(0.8)、陈立富(4.1)、武大仓(5.1)、刘希明(0.4)、韩守智(8.12)、王维芳(1.8)、马以岭(2.11)、丁原臣(3.12)。政委:贾爱华(3.10)、李长江(7.4)、崔德顺(4.12)、于永茂(5.11)、季福鼎(6.5)、嵇焕伦(1.1)、王国永(7.4)、张志杰(1.5)、孙有礼(3.3)、黄光福(3.12)。
三十四团团长:钱辉(6.4)、陈锡林(8.10)、徐恒(1.3)、武大仓(3.9)、夏海祥(4.12)、李永增(5.11)、鹿顺卿(6.5)、刘魁(1.5)、林学信(6.9)、蒋安余(1.8)、霍元琪(2.10)、唐佑光(3.4)、王宜强(3.12)。政委:徐恒(9.6)、王湘萍(0.3)、陈贵周(5.10)、嵇焕伦(6.5)、傅瑞书(2.1)、王玉德(9.11)、冯友长(3.4)、田云国(3.12)。
三十五团团长:郭志亢(6.3)、于受泮(6.5)、朱一民(0.4)、于广琛(7.2)、杨佳田(1.7)。政委:董桂馨(6.3)、崔德顺(7.4)、王湘萍(8.10)、孙敏禄(6.5)。
师长:贾庆祥()、王功(7.1)、薛步安(9.6)、王茂昌(1.2)、刘敏(3.3)、景春阳(3.12)。
政委:刘昭(1959.5)、余明(1965.3)、张讳健(1970.12)、王礼秀(1977.1)、周德余(1981.2)、张景喜(1983)、孔庆云(1983.12)。
三十六团团长:张洪智、张先智、张政亭、张文举、刘敏、王树学、蔡文先、刘达明、喻朝书。政委:张政亭、王德杰、温丰义、张培文、刘树明、周岷山、王守桂、杨天和、孔庆亮。
三十七团团长:刘尚义、胡世华、华丰、周茂成、姜魁文、任玉康、邝先福、谭桂凡。政委:陈俊、陈松林、周德余、周学俊、刘远伦、蒋建民、邱立早。
三十八团团长:边有功、王明宣、郝贵德、汲乃英、钟以彪、史耀章、马忠云。政委:吴力锋、葛逢杰、毕庶秀、吴庆林、王明德、杜运松、任仕高、胡佳细、宋学祥。
三十九团团长:张文举、王毓秀、丛秉玉、孟照华、孙德鹏、任玉康。政委:张子美、王心斋、宋修祯、张忠信、王树泽、胡佳钿、王增楷。
新编三十九团团长:季明贵、刘以升。政委:罗昌明、赵树春、薛民德。
四十团团长:林均彩、姜作财、李克昌、蔡文先、邝先福。政委:张华荣、赵永涛、郑玉琛、孙茂林。
新编四十团团长:解少文、雷大成。政委:孔庆云、姚维新。
师长:沈鸿林(1954.5)、张峰(1957.7)、吴志笃(1960.5)、田仁明(1964.4)、吴保田(1971.2)、葛祖根(1976.8)、张兴涵(1983)。
政委:兰庭辉(1954.5)、李军(1956.5)、苏超(1958.11)、刘宋义(1964.12 )、李际祥(1971.2)、刘秉顺(1975.1)、冯致远(1979)、郭安智(1983.3)、郑有贵(1983.7)。
四十一团团长:孙福喜(1954.6)、刘崇欣(1956.7)、肖少彬(1963.1)、盖农春(1964.3)、王兴家(1965.12)、孙长海(1967.5)、李兆明(1970.10)、王开通(1977.8)、郭万全(1982.9)。政委:牛仁威(1954.7)、肖少彬(1956.3)、朱仁威(1957.8)、张长寿(1959.5)、乔云川(1960.12)、李际祥(1963.1)、王相成(1966.4)、卜文(1969.12)、董德多(1970.5)、李宏业(1976.4)、易竹平(1982)。
四十二团团长:许永高(1954.10)、张根荣(1956.11)、吴保田(1964.11)、葛祖根(1966.4)、李景武(1969.12)、邵东岳(1977.8)、张伟帮(1983.5)。政委:朱仁成(1954.5)、孙培君(1954.7)、王礼秀(1955)、马延成(1960.7)、鞠杨奎(1964.10)、杜东旭(1965.11)、贾桂荣(1981.1)、朱德润(1981.5)、卢志富(1983.5)。
四十三团团长:张立全(1954.6)、赵明诚(1957.7)、刘崇欣(1959.7)、张立全(1960.6)、吴保田(1964.3)、贾洪义(1981.5)、潘国学(1983.8)。政委:张长寿(1956.4)、秦国范(1958.4)、吴金诚(1959.11)、马延成(1960.7)、陈敬修(1960.7)、杨书亮(1964.3)、杜培荣(1981.5)、徐元清(1983.5)。
四十四团团长:蔡兰庭(1954.6)、刘汉文(1963.1)、葛祖根(1964.10)。政委:王礼秀(1954.7)、宋连山(1956.4)、张志清(1961.5)、宋连山(1963.4)、宋文海(1964.5)、毛延智(1964.11)、何山林(1969.12)、丛道滋(1977.8)、郭安智(1981.3)、李雅文(1983.5)。
四十五团团长:刘清薄(1954.5)、康振玉(1954.6)、刘挺军(1954.7)、张锦如(1955.4)、牛仁成(1956.4)、崔镇(1958.5)、王兴家(1963.12)、李云山(1965.12)、翟清元(1970.4)、戴桂林(1970.10)、张极敏(1971.7)、贾洪义(1977.7)。政委:贾爱华(1956.9)、杨润祯(1963.1)、杨连州(1967.5)、卞海龙(1969.12)、乔学莹(1976.2)、彭家森(1977.8)。
师长:李兴第(-)、尚志功(-)、鞠远贵(-)、陈友国(-1977.10)、姜培敏(-1983.1)、陶学慈(-)。政委:刘乃殿(-1950.2)、张加洛(-)、任克加(-)、张少华(-1964.1)、徐冰(-1970.11)、许守华(9.6)、徐志超(3.3)、王成林(3.6)、沈柏铭(3.12.31)。
四十六团团长:于洲澜(-)、鞠远贵(-)、魏汉清(-1962.8.)、李振山(-)、官照德(-)、李田(-)、周振才(-)、王琪(-)、卢云丰(-)、冯巨海(-)。政委:林基序(-)、鞠远贵(-)、刘秉顺(-)、赛时坤(-)、孔繁贵(-)、沈柏铭(-)、王殿发(-)。
四十七团团长:芮瑾(-)、夏元新(-)、华丰(-)、李振山(-)、鞠远贵(-)、柳永洪(-)、丛树轩(-)、黄世义(-)、国波(-)、姜世禄(-)、冯国兴(-)、丁明德(-)、邵青海(-)。政委:周础(-1952.2)、林学汤(2.9)、赵德位(3.2.1)、宋光(9.2.2)、杨旭初(-)、李长江(65.4.28)、 乔沦荫(-)、王贞国(-)、王成林(-)、顾官胜(-1979.12)、陈运魁(-)、吴凤仪(-)。
四十八团团长:宋宗元(-1956.11)、季寿亭(-)、魏汉清(-)、王敏仁(-)、姜培敏(-)、张国吉(-)、高立德(-)、张德泉(-)、姚明芳(-)。政委:梁学绍(-)、张学礼(-)、王志久(-)、刘秉顺(-)、许宇信(-)、徐志超(-)、李润生(-1977.4)、杜中龙(-)、杜玉甫(-)、柴富明(-)。
四十九团团长:侯成敏(4.12.28)、慕翠(7.9)、刘尚义(8.12.28)、郭连恒(-)、李培藻(-)、罗景生(-)、肖继海(-)、包作航(-)、叶学文(-)、王春阳(-)、姚明芳(-)、孔凤杨(-)。政委:冯愚(-1952.5)、孙兴发(-)、岳洪恩(-)、陈俊(-)、肖敏煌(-)、李平(-1964.3)、李宪骅(-)、张景喜(-)、徐祗龙(-1979.11)、陈锡镇(-)、刘菊华(-)、周树华(-)。
五十团团长:和德义(-)、李培藻(-)、陈友国(-)、林焕明(-)、车玉荣(-)、尘金安(-)。政委:杨旭初(-)、许守华(-)、李宪骅(-)、李柏春(-)、邓鹏翔(-)。
师长:陈德三(代)、陈德三、杜伦才、彭海贵、慕翠、殷常胜、钟以彪。政委:魏然、王洪川、康概、杜喜仁、李进、韦彩猷。
五十一团团长:滕金海、王文、柯斌、沈华庭、苏宝臣、李中计、陈代金、闫和发、王才明。政委:康概、李国平、张慕峰(代)、吴泮才、刘锦彪、王怀礼、翟大生、麦隆祥、何能金、方庆元、欧阳干。
五十二团团长:冯长友、梁明(代)、梁明、肖松林、慕翠、杨洪训、王焕光、陈明东、于俊、陈代金、陈永德、张开贵。政委:王仲伦、王树京、翟修本、赵广校、徐启祥、齐国栋、章国水、潘昆端。
五十三团团长:傅鸿滨、滕金海、冯长友、郑杨初、叶长林、肖松林、芦英林、苏宝臣、杨世贵、梅柏寿、曹结如、陈永德、杨维芝。政委:余明、黎群、范攻、郑宗杰、赵挺、芦英林、李进、刘锦彪、汪朝垓、陈业君。
五十四团团长:郑杨初、陶荣、王焕光、王范卿、潘际义、舒信树、张庭良。政委:刘鹏飞、康概、王保元(代)、张国梁(代)、杜喜仁、李祯、邵令、陈荣、闫仕军、李耀辉、黄德煜。
五十五团团长:汪立祥、赵学志、吕桂文、刘再华。政委:田国藩、郑宗杰、王仲伦、程嗣兴、陈九如、冉启武。
师长:张鸿智、路宗成;政委:陈辛火、丁体仁。
师长:孙林泉、许永高、孙福喜。政委:罗彬、黎群、杨有仓。
六十一团团长:马守德、汪少滨、姚士杰、舒信树。政委:李广生、程善美、李有年、刘国秀。
六十二团团长:孙福喜、周其祝、李胜典、阎和发。政委:肖庭桂、陆永庭、王书明、何能金。
六十三团团长:苏宝臣、戍洪伟、符志斌。政委:卢英林、田洪林、叶毅华、陈礼海。
六十四团团长:史开锡、王富荣、王宏才、舒信树。政委:刘贵武、张锡显、刘国秀。
六十五团团长:王国荣、徐存礼、高益庄。政委:孙克明、周慎龙、阎士军。
师长:姜世良(1965)、李馨诚()、张达富()。政委:孙承鸿(1970.2)、李教民()、杜保()。
六十六团团长:傅云兴、李照堂、薛万孚。政委:侯炳章、宋协洲、李希容。
六十七团团长:陈铁文、于景阳、郭芳雷、季明贵。政委:陈敬修、刘刚、刘树林、马树深、刘锦彪、蒋建民。
六十八团团长:王全玉、石政、侯日菲、解少文。政委:鞠锡奎、杨秉钧、刘俊卿、徐福厚、李希容。
六十九团团长:马玉昭、刘玉朝、解春生。政委:李庚光、王竹青。
师长:宋文海;政委:张星耀。
铁道兵英雄模范单位和人物
一、中央军委授予称号的单位:抗洪抢修模范连(铁道兵一师四团一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三团十二连)唐山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铁道兵十四师六十八团七连)
二、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称号的单位杨连第连(铁道兵一师一团一连)
三、铁道兵授予称号的单位红专机械连(铁道兵四师土方机械连)雪山铁九连(铁道兵五师二十四团九连)盐湖筑路攻关连(铁道兵七师三十四团十六连)逢山凿路先锋连(铁道兵十四师六十八团七连)文明施工模范连(铁道兵八师三十七团八连)引滦入津攻坚连(铁道兵八师四十团二连)精神文明先锋连(铁道兵九师四十二团十三连)风火山尖兵连(铁道兵十师五十团十三连)引滦入津攻坚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二团二连) 机械管理标兵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四团十连)精神文明先锋连(铁道兵十一师五十四团六连团支部) 寒区军农先进连(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二营七连)军农生产尖兵连(铁道兵东北嫩江基地八营三十八连)
四、荣立一等功的单位铁道兵四师十七团十八连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三连铁道兵十师四十八团后勤处军需股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二团十连
五、中央军委、国防部、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称号的个人志愿军一级英雄杨连第(一师一团一连副连长)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三师十三团十六连副连长)雷锋式的好干部梁忠孟(十师四十八团副团长)
六、铁道兵授予称号的个人志愿军二级英雄史阜民(一师二团五连班长)志愿军二级英雄刘长岭(一师三团五连排长)志愿军二级英雄李云龙(一师三团战士)志愿军二级英雄周子和(二师五团二营副营长)志愿军二级英雄阎万库(二师六团一连班长)志愿军二级英雄袁孝文(二师六团十一连副连长)志愿军二级英雄李文柱(三师九团副营长)志愿军二级英雄马寿昌(三师给水二连连长)志愿军二级英雄李文生(三师给水二连连长)志愿军二级英雄陈伯悦(四师四团一连副班长)志愿军二级模范于琛(四师四团卫生连班长)雷锋式的好军医杨祖基(三师十三团卫生队副队长)钻爆能手李伦稳(四师十七团六连战士)雷锋式的好职工陈锡畴(四师修理营二连职工)红专优秀志愿兵黄景学(六师二十九团十五连志愿兵)技术革新能手肖光荣(六师三十团五连排长)舍己救人 勇于献身的英雄战士邓云昌(七师汽车营一连战士)模范汽车驾驶员吴长明(七师汽车营二连志愿兵)引滦入津优秀钻爆手刘光聪(八师三十六团七连副排长)引滦入津模范工程师王国均(八师三十九团师令部工程师)舍己救人 勇于献身的英雄战士周尚孝(八师三十九团三连副排长)红专材料员黄进智(十师修理营二连战士)雷锋式的战士薛银合(十三师六十一团十二连班长)雷锋式的战士陈汉松(十三师六十一团十二连战长)模范机械工程师杨树礼(十三师后勤部工程师)技术革新能手陈志能(六0一五工厂技术员)新长征的突击手高洪坤(六四一四工厂工人)劳动模范王金山(六四一四工厂工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模范青年刘全立(六四四三工厂工人)
七、一等功荣立者一师 韩福堂 尹文珊 赵文彩 王清源 姜发玉 霍永福 戴荣芳 刘学凤 杨远财 李绪全 邓孝成 陈友林 郑兴和 徐兴保 王泽清 李安普
二师 宋明伦 马福彬 王恩久 崔洪远 任运田 尚国来 杨文奇 张纯江&& 相 铭& 王志林 范明申 李福全 李振海 李水光 王全江 何为华 吴以先 向成湘 李月光 黄伯海 丰如潮 张帮登 陈本禄
三师& 王 宝&& 王殿宫 赵志诚 韩树仁 王国章 谢素珍 龙均爵 杨永勤 刘国财四师& 钟 英& 欧文义 田清洲 吴青山 王凤桐&& 秦 盛& 何金山 孙明超 李光松 李兴义五师 向旺坤六师 赵洪钧 黄景志七师 黄德元 向启万 董泽林 乔万迎 杨小毛 黄恭卫 罗贤树 刘绪清 成求仁八师 陈满祥 钟焕光 唐喜良 吴关云 王根林九师 陶成聚 秦义传 谭建晖十师 徐从伙十一师 汪增辉 邹本经十二师 邵同根十三师 贾法祯十四师 张贤荣 邓志高 彭成凯直属桥梁团 宋万宏独立桥梁团 佟恩波 齐清泉 傅志均 汪锡禄 旷炳炎 王宪银独立舟桥团 徐智铁道兵团干部学校 戚广和铁道兵团随军职工 李寿山
发表评论:
馆藏&1861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道兵纪念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