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抗美援越战争是哪些将军带队

《黄永胜一生》援越抗美
  正文字体大小:&中&《黄永胜一生》援越抗美( 17:02:03)转载▼标签:&分类:&援越抗美广州,岭南重镇,别称五羊城、羊城、花城,简称穗.这里是主管中南五省(区)的党的领导机构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主管三省(区)军事指挥的广州军区驻在地。巍然南岭,横亘在粵桂以北,湘南贛南一线,替广东省挡住了自北南下的寒冷气团,又替广东、广西两地留住了大量从南而上的海洋湿热气流。南岭以南,自古称为岭南,温暖潮湿,不仅气候宜人,还有完整的亚热带生物群落,繁茂欣荣。尤其是冬季,广州城内外绿荫若海,繁花似涛,鸟呜为乐,和风如酥。南国风情,格外迷人。解放以后,这里成为中国的南面小邻居、中国共产党的兄弟──越南北方党政军领导人,与中国党政军领导人接触、会商的好地方。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支援越南劳动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的工作,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广西、云南几个与越南海陆接壤的省(区),也就成了支援越南的主要工作基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为达到他在东南亚的军事战略目标,军事行动直指越南全境,严重威胁了我国南部边境的安全。中国军队与美军刚在朝鲜结束战争没有几年,根据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广州军区、昆明军区率先进入了针对侵越美军的备战状态。因为美军作战的基本特点,是利用海洋和强大的航空母舰舰队,展开庞大且先进的军事力量,广州军区所辖的广东、广西两省(区),也就成为援越抗美的主要前沿,广州严然成为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后方基地和中国援越抗美战争的前线指挥部所在地。黄永胜为广东、广西、湖南三省(区)的最高军事长官,又是领导中南五省(区)的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一肩担起支援越南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斗争一线重任。他在这里,不断接待着越南的党政军领导人,从工作接待、招待,渐渐到工作会谈、军事支持合作会谈,一直发展到入越联合作战。他又与美军这个老对手斗了起来。1961年l2月l5日至3l日,应越南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的邀请.叶剑英元帅率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访问越南,参加越南人民军建军17周年纪念活动。实际上是为了加强中越两国、两军在军事上的联系与合作。黄永胜作为代表团团员,随行了这次访问。代表团副团长为刘亚楼上将、肖华上将,团员还有杨成武上将、吴瑞林海军中将、雷英夫少将、刘重桂大校,都是与中国从军事上支援越南工作有重要关系的人员。1965年5月,胡志明亲自来华,会见正在长沙的毛泽东。他以一种很直接的方式,要求中国军队正式进入越南,实施军事力量的支持。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胡志明的请求,周恩来迅速部署成立了由国务院和总参领导组成的两个工作班子,掌握中央的援越方针和重大任务的决定,以及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由于对越南北方进行实质性军事支援的问题,已经准备了几年,总参有着完整的预案,所以中国方面的行动速度很快。从当年6月5日起,中国援越部队已进入到开进阶段。这日傍晚开始,中国的第一批次援越部队,包括工程兵、铁道兵、导弹部队、高炮部队、后勤保障人员和扫雷兵等共计8万余人,携带着全部的武器、装备和器材,分多路秘密向越南开赴,再一次在自己的边境外对着美国佬直撞上去。日,暮色笼罩大地。中国广西边境凭祥市至友谊关的大路上,一支庞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摩托化队伍,排列着威武的队形,像一只巨兽静静卧在边境中方一侧。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总政治部副主任刘志坚中将代表总部,广州军区副司令温玉成中将受军区党委委托代表军区,前来为首批赴越作战的部队送行。晚8时半,一声令下,公路上汽车、炮车、工程设备车,马达轰呜,车灯撕开夜幕,照向前方,巨兽移动了,向着燃烧起的战火坚定地迈出步伐。这支部队越过友谊关.跨进越南同登,长龙般的摩托化部队,全速向越南北方的腹地前进。同时,另一支中国援越部队的先头部队工程兵二支队,在深夜里冒着滂陀大雨,乘大批登陆舰、登陆艇在大海中冒雨向越南菇苏、杜拉、吉婆等岛屿开进。大量的火炮、工程机械堆放在甲板上。舰艇一级战斗准备,随时准备迎击美军从空中、海上的袭击。其另一路从东兴进入越南芒街。中国海军的登陆艇也组成战斗序列,向越南北方的锦普、鴻基等港口前进。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对越南的直接军事支援,跨过了中越边界,中国军人以大编制进入越南。这是中国军队继抗美援朝战争后,第二次进入边界相邻的社会主义国家,与美国这个军事超级大国进行战争。这次中国军队没有使用志愿军的名义,而是一律换成越南北方军队的服装,但不佩带衔和识别标志。入越部队仅限于高炮和工程兵种。中国的底线是,美军地面部队不进入北越作战,中国也不会派出地面部队进入北越作战;如果美国对北越进行地面作战,两国就会像在朝鲜那样,打一场全面战争。美国人知道这个底钱,而且不想触碰它,所以中美两国就这样,在越南北方进行着一场全都心知肚明的海空交手。短短几天后,在中国军人的努力下,越南北方的东北沿海、岛屿,就构成了一道坚固的军事屏障。西贡电台广播:中国共产党的志愿军开进越南北方,进驻东北群岛,接管了北越各岛屿和沿海的防御。中国军队皆是老兵。岛上高炮成林……中国工程部队将各岛屿上的防御工程基本建成后,又转至越南北方的沿海,构筑海岸工程。自从中国越来越深地介入到越南的军事任务中去,广州军区的相关工作也大量增加,黃永胜承担起前线指挥的角色。他之前在朝鲜只呆了半年,打了一次阵地攻坚战役,没过足癮;这次,老天爷眷顾他,让他有个难得的机会,再一次与美国军队交手;但是这一次交手,注定他也过不了癮,因为这是隔着边境与美国军队的较量。他只能在和平环境下的广州,在绿木繁花装点中的军区司令部大楼内,实行他的指挥。听不到枪炮声,也见不到血与火,但是他仍然很振奋。远离战争的和平,是军人目标上的追求,那是战略层面上的;远离战争,也是军人的不幸,那是职业层面上的。其实军人最大的痛苦,可以说就是长久的和平,没有枪炮声伴随的日子,会日复一日地消磨军人的血性和意志,而不间断的战斗才是军入的宿命!所以哪怕是只在作战室内,间接地触碰前线的硝烟血火,只要介入在其中,也会让他的军装、帽徽和领章焕焕生彩。每当想起那么多的老伙计,只能在和平年代当和平将军,他就觉得还是自己过癮,他可以隔着边境打他娘的美国佬!不时会有那些在十几年也没有战事的军区,或是在总部机关、院校任职的老战友拍着他的肩膀说:“备战备战,备而不战。老黄,还是你命好!咱们换换好吗?&&”他听了心里还真挺得意的。1965年8月,广州军区司令部作战部作战室内,正召开一次军区作战会议。“黄司令,高炮63师由副师长张建中同志率领,已于本月1日从广西进入越南,下属各团分别进到这里……这里……这里……师指挥所设在这里……”军区作战部长刘如用长棍指点着作战部墙上挂的大比例尺越南北方地图。向司令员黃永胜汇报。“地形情况你们搞清楚没有? ”黄永胜依旧是那个大嗓门,好像要让司令部大楼里全都听见似的。“作战部作战科外事组派出的小组,已对每一处阵地和师团指挥所的位置,进行过现地勘察实测,这是他们的汇报和绘图。”军区副司令员温玉成将一份文件递到黄永胜面前。黄永胜习惯性地把右手握成一个空心拳,姆指与食指圈成一个圆圈,用虎口这一侧向額头重重地敲着,以分散头疼的痛苦。他的头疼病从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愈来愈厉害,已成为难治的痼疾。医生的診断是,战争年代长期紧张用脑,造成的血管扩张性头疼,中医西医用了各种方法都无法根治。那时,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高级将领中,如刘震、胡奇才等,也都有这种头疼的毛病,也是医治无良方。他吃了一片撒利痛,忍住疼问道:“什么时间可以作好临战准备?”“最迟到今天晚上23时,全部高炮及配属装备,都可以到达指定阵地,做好临战准备。因为许多预设阵地都在山上,牵引车辆上不去,他们正在组织战士人拉肩扛,今天午夜前可以完成进入阵地作好临战准备的工作。”刘如肯定地回答带着几分自信。“讲讲情报保证。”“是!军区在海南岛的雷达站都经过技术改造,根据军区前次作战会议决定,已加强了技术人员配备,现已完全进入临战状态。北部湾现有美国航空母舰五艘,现在位置在这……这……和这里。只要战机从航母上一起飞,立刻处于我雷达监控之下,情报立即传到军区通讯总站,再通过通讯总站的情报专线,实时传递给63师,非常及时,决不会耽误。按指令,敌机只要临空,部队就会视情开火迎击。但是,广西边界高山上的对陆雷达,因地形限制原因,不可能做到陆上机场的敌机一起飞就发现,这给部队对付来自泰国的美机,带来一些麻烦,准备时间较短,现有技术条件还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嗯!”这些情况黄永胜其实已经知道,但现在高炮部队已到达越南,进入防区,随时要面对先进的美军战机的来犯,大意不得。“老温,请找一下军区后勤,要他们通知海南军区后勤部,提高雷达站的供应标准,一定要按战时标准保证供应。”“我马上办!”温玉成立即回答。“我看。”&&他边思索边转向作战地图说。“高炮作战有它的专业,我们都是半拉子,但是可以提醒张建中他们,毛主席的军事原则是我军的作战法宝,近战集火,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勇敢不怕死,这些原则决不能忘记。美国的空军不仅强大,装备先进.而且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他们也决不能大意傻拼。刘如,把作战科到越南参加这份地形勘察的那几个人叫来。你们看。”他扬了一下刚才温玉成递给他的高炮阵地布防图。作战室內,几个人凑在桌前,一边听一个年轻军人对布防图讲解,一边对着阵地布防图议了起来。黃永胜与副司令温玉成、参谋长陶汉章、作战部长刘如等人对63师的开进路线、途中隐蔽、阵地设置和作战保证、作战建议,各方面都讨论了一遍,认为工作落实情况达到了标准,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军区领导的一份指示建议,通过电波发向高炮63师。几天后,63师首战告捷,在克夫地区击落美军战斗机一架,击伤一架。黃永胜听到战报非常高兴,一面向总参转报,一面也为在异国作战的军区部队面对优势装备和强大战斗力的美军感到担忧。他的担忧不久也得到了证实。入越驻宋化的高炮部队628团指挥所,因一名战士穿着白衬衣出现在阵地露天中,被美机准确轰炸,团指挥所人员全部牺牲。不但因战伤亡的报告时常出现在他的案头,非战伤亡的情况也不时出现,如工程一支队支队长在越南龙桥,因翻车牺牲,部下的生命在异国山林中消逝,每一份报告部是鲜血淋淋,壮烈悲伤,虽隔着那条边界线,他感同身受。不应出现的伤亡,是他战争年代极为心痛的事情,他一遍一遍地下指示,定措施,指导着边境另一边的部队,不断吸取教训,总结提高战斗水平。大量在越作战部队事务的请示、汇报、报告,令他不由回想起赴京领受任务时的情景。军委、总参决定派出工程和高炮部队进入越南作战,是由毛泽东亲自决策,林彪、周恩来和军委几位老帅亲自领导的战略任务。总参谋长罗瑞卿为此多次召集参战的广州军区、昆明军区开会研究作战决策、计划和细节,像打大型战役那样周密部署。按黃永胜的作战习惯,他真想亲自到越南去勘察地形;但这是出国作战,没有上级命令他去不了。于是在部队入越前,他总要亲自安排军区作战部,派出前线工作组,由作战科协同空、海军科、工程科和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人员,多次赴越南实地考察,制定计划,协调关系,掌握情况。入越部队的展开及作战计划,都需要广州军区在前线部队与中央领导和军委领率机关之间,进行统筹协调。甚至连入越部队在越南境內的行军开进、驻地安排、战场设定计划,和作战行动展开方案,都是由广州军区的多个联络小组,按周恩来总理和总参谋部的意图,一项一项对部队现场指导,落实每一个细节。同时,按军委命令,所有作战部署事宜均由广州军区负责,后勤保障由军委总后勤部负责(广州军区方面由总后凭祥办事处负责)。作战方面,不仅要应对美军从海上、空中的入侵,还要防范美军的登陆作战。比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在发生美军登陆我国北部湾沿海,并巩固丁滩头时,就要准备放弃。为此广州军区专门成立了军区西线前线指挥部,设在桂林,同时又在湖南衡山设立了军区基本指挥所,由军区指派一名副司令、一名副参谋长,负责指挥所工作,指挥抗美援越的作战行动。军区所有的高炮部队、工程部队全部轮换入越作战,军区机关干部,还经常轮流到在越作战部队里锻炼,经受战火锤炼。每一批轮换入越、出越的部队,都由军区首长带机关人员和文艺团体到边境欢送欢迎;每逢春节这样的重大节日,军区还会派出由军区首长带队、军区文艺团体组成的春节慰问团,到在越南的各我军部队进行前线慰问及演出。可以说整个广州军区上上下下,都与这场大规模的作战行动挂起钩来。由于黃永胜在平时,就非常重视军区机关尤其是司令部机关的建设,所以军区党委一面抓抗美援越作战,一面还要抓好军区所有日常工作。介入作战事务的都是十分精干有效的小班子,全军区运转得井井有条。广州军区还担任着抗美援越战争的主要战场支持任务,扮演了战区后勤大本营角色。在入越作战部队的调动开进方面,在作战物资和援越物资组织、调运、转运方面,在北部湾越南港口的排雷及航道开辟方面,在战场的后方支援方面,广州军区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除本军区抽调组织的一批又一批入越部队外,从全国抽调的部队,主要经广州军区属地进入越南;除本区组织的物资外,全国运往越南的援助物资和入越部队的保证物资,大部分也从军区属地经过或转运;军区还在广西、湖南新建多个仓库、油库、噐材库,以满足前线作战需要。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曾出现全面武斗混乱不已的局面,湖南与广西还是武斗最凶猛的地区之一。武装起来的造反派,不断冲击军用仓库,抢夺援越装备物资,抢截开往越南的军用列车。既便在这种国家权力几近瘫痪的困难中,广州军区机关和部队顶住了造反派的严重干扰冲击,都在尽最大努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保证着越南前线的作战需要,和援越物资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据现在解密的资料反映,中国军队是根据中越两军协议,和日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部的请求,赴越协助作战的。援越高射炮兵部队首批于日入越。第--批高炮2个师(第61、第63支队),分别从云南、广西开赴北越作战,至1966年2月回国;第二批于1966年2月入越作战,至1966年l0月回国;第三批于1966年l0月入越作战,至1967年6月回国;第四批于1967年1月入越作战,至1967年8月回国;第五批于1967年5月入越作战,至1968年1月回国;第六批于1967年6月入越作战,至l968年1月回国;第七批于1967年8月入越作战,至1968年3月回国;第八批于1968年1月入越作战,至1969年2月回国;第九批于1968年3月入越作战,至1969年2月回国。至1969年4月止,高炮部队入越轮换作战,共计9个批次,兵力总计15万余人。在越南北方,主要担负着河内至友谊关铁路线北宁至谅山段、河内至老銜铁路线安沛至老街段、新建的克夫至太原铁路线,以及太原钢铁基地的防空作战任务,并掩护中国援越工程部队的施工。中国入越的工程部队共计7个支队(师)及各种保障部队,施工项目不仅包括重要的军事工程,还有大量的国家级基本建设项目。中国军队入越总兵力达32万余人。同时,中国海军也出动了相当兵力装备,扫雷及疏通越南北方重要港口及航道。而空军也严防死守着中国领空,对越境入侵的美国军用战斗、侦察飞机进行打击,并高压威慑北部湾和中南半岛上猖狂的美国海、空军。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广州军区的作战责任和相关工作量有多么巨大。可以这样说,那个时期,越南北方几乎所有的铁路、桥梁、海防、机场、野战工事,都有中国军队的工程部队在施工抢修抢建;几乎所有的重要保卫目标,都有中国高炮部队在防空作战;中国还无偿支援了大量的作战物资。中国是在举全国之力,开展着抗美援越斗争。越南南、北方战场的对面是美国,它的背后就是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两个军区背后是整个中国,展开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震惊整个世界的一场战争。这也是中国人民又一次挫败美国在亚洲的军事战略企图的历史性胜利。由于地理条件,从广西边境向南进入越南北方,前进几十公里,就可直接进入越南北方平坦的湄公河平原腹地,加上北越狹长海岸线都面对广州军区管辖海域,所以与昆明军区相比,广州军区在抗美援越战争中,承担了大部分的任务与责任。黃永胜自始至终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抗美援越工作的每一项指示,率领军区有关部门和部队,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为当时我国的国际战略实施和外交路线的坚持、发展,作出了出色贡献。1953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高级军事干部轮流赴朝鲜战场任职的决定,黄永胜赴朝鲜,就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与联合国军第1军对战西线。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黃永胜曾从战略上思考了解放战争的进程,及与朝鲜战争的衔接,不由惊起一身冷汗: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距我们扫清整个中国大陆上的国民党势力,只有半年。如果1948年东北锦州攻坚不是打得那么决那么彻底,或是辽西会战没有抓住廖耀湘,解决东北少说拖上半年,平津战役就不可能在1949年初完成;那么建国必定也会晚上半年一年,结果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一爆发,国民党如还在大陆上有一片立足区域,与共产党对峙,是个什么局面?以美国人在朝鲜战争中对国共对峙这种强力涉入下,国共两党会不会划界分治?中国革命全面胜利会拖到什么时候?亚洲的局面又会有何变化?想都不敢想!他真是庆幸自己这一路的仗,打得西风橫扫落叶,快刀轻切豆腐;他真是佩服毛泽东、林彪,让共产党拿到了这个历史性的,绝无仅有的战略主动权!所以,尽管他听到很多朝鲜战争的具体情况,但他绝不怕美国人。入朝后,黄永胜所率的第十九兵团,下辖五个军,为第1、第46、第63、第64、第65军。这是一个重兵集团,夠美国佬头痛的!很快,他就率领其中三个军,参加了于5月13日至7月27日在三八线附近地区,对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军,进行的反击战役。此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战后,规模最大的攻势行动。5月13日,志愿军鉴于美方拖延停战谈判,为了紧密配合谈判斗争,决定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夏季反击作战。13、15日,第二十兵团和第九兵团,先后开始以敌连以下阵地为目标的第一次反击,至26日告一段落,共毙伤俘敌4100余人。27日,我军发起第二次反击,以打击韩军为主,以夺取敌营以上阵地为重点目标。第二十兵团先后攻占了北汉江两侧韩军第5师全部主阵地,和韩军第8师一个团的阵地。第十九、第九兵团和朝鲜人民军,也对敌25个营以下阵地进行了反击。28日,第十九兵团第64军攻占马踏里西山、梅峴里东南山及坪村南山阵地。第二十兵团第67军于6月12日发起座首洞南山战斗。第九兵团第13、第24军和第十九兵团一部,及人民军第三、 第七军团,亦先后对“联合国军”23处营以下兵力防守的阵地发起进攻,共毙伤俘敌1.1万余人。此次夏季反击作战,中朝人民军队对联合国军团以下兵力防守的51处阵地攻击65次,并先后打退反扑733次,给南朝鲜军第5、第8师以歼灭性打击,扩展阵地58平方公里。总观全线,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队在整个宽达200公里战线上,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的3次进攻作战,大小战斗共139次,毙伤俘敌12.3万余人(其中志愿军歼敌11.6万余人),扩展阵地240平方公里,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有力地促成了停战的实现。并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前沿坚固阵地。一个月,实现了朝鲜停战,朝鲜战争的战场作战行动遂告结束。7月底,有十九兵团参与的志愿军反登陆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业已全部完成。主要是:在东、西海岸设置了两道防御地带,纵深达l0公里;在敌便于空降和坦克行动纵深地域,构筑了反空降和反坦克阵地;挖掘坑道8090多条,总长720余公里,挖堑壕、交通壕3100多公里;构筑永备水泥工事和火器掩体605个;在东、西海岸和正面绵亘l130多公里的狐形防线上,已形成了以坑道或钢筋水泥工事为骨干,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物资囤运任务已超額完成,弹药总囤积量达1238万吨,粮食总囤积量24.8万吨,可供全军食用8个半月;9万名新兵已补入部队,一线部队基本上达到了齐装满员;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对朝鲜北方的交通网絡,进行了改造和完善,使朝鲜北部三大铁路干线、公路系统联为一体;各部队进行了紧张的战前训练和实兵演习;对排以上干部进行了反登陆、反空降、打坦克的战地轮训。为实施反登陆作战打下了基础。就是在这次赴朝作战期间,遇美军飞机轰炸,山石崩落砸伤小腿,留下黄永胜转战一生唯一的战伤。砸伤没有伤到骨头,留下的伤疤却是一大块。从进入朝鲜到回国五个月,总算还领捞到打了一场战役,但是受了这个窝囊伤,仗却没有打过瘾。以后一讲到朝鲜,他就一个劲抱怨:“朝鲜战场是一次现代化的战争,对我们这一辈军人,那是难得的机会,对手还是世界第一的军事强国美国佬,却没过瘾! ”&&&.战将若不好战,卸甲去当田舍郎;战将若不受伤,当比三国赵子龙。有了这次战伤,黃永胜总还是不如赵子龙那样“牛”。1953年10月,轻伤不下火线的他,腎结石病又发作了,痛得很厉害。停战了,前线不再紧张,这就回国治病。回国后,1953年12月至1954年1月底,他在北京,参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国军事系统党的高级干部会议。会议后期,他接到新的命令,任命他担任中南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当时中南军区司令员仍旧是林彪,代司令员是第一副司令员叶剑英,第三副司令员是王树声,第四副司令员是陈再道。黄永胜拿着这张命令重回广州。
24小时热点|||||||||||
原标题:历史上的今天:梁红玉遇难 揭"妓女将军"的真正死因
在879年前的今天,日,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遇难。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英雄豪杰和无数美女才女,但以女英雄著称的巾帼英雄却少之又少。有这样一位红尘奇女子,却以不输男儿的豪气被世人代代争相传颂。她被封为大宋英烈安国夫人,扬州有为她专门所设的英烈夫人庙,并且她的画像也被供奉其中,为后人所参拜;特别是流落红尘的女子都会到此来上香、祈祷。她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巾帼女英雄DD梁红玉。
梁红玉,史书中不见其名,只称梁氏。红玉是其战死后各类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写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淮安北辰坊人(另一说原籍池州,安徽省贵池县),因家贫战乱流离京口为营妓。后结识韩世忠。梁红玉感其恩义,以身相许。韩赎其为妾。原配白氏死后成为韩的正妻。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殊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杨国夫人。后多次随夫出征。在建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绍兴五年随夫出镇楚州,“披荆棘以立军府,与士卒同力役,亲织薄以为屋。”与金军,伪齐镇淮军战与山阳等地。农历八月二十六遇伏遭到金军围攻,力尽伤重落马而死。终年三十三岁。金人感其忠勇,将其遗体示众后送回,朝廷闻讯大加吊唁。1151年,韩世忠病逝。夫妇合葬于苏州灵岩山下。
梅兰芳把“妓女出身的将军”搬上了舞台
历史典故:梁红玉击鼓退金兵
韩世忠与梁红玉夫妻二人同心协力为抗金效力。宋高宗软弱无能,又受到卖国贼的蛊惑,使得金兵更加肆无忌惮。建炎四年,金人再度南侵,兵分两路,一路由黄州渡江,一路由采石矶渡江,其主帅是金兀术。此时韩世忠率领着部队驻扎在江阴以下的长江沿线一带,可没过多久金军就打来了。韩世忠的部队提前做好准备,想在此截住金兀术的归路。金军到达那里后看到了宋朝军队布置的战船,彩旗飞扬、鼓角齐鸣、军伍严肃、士气勇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第二天一决胜负的战书。但此时,宋军仅有八千人,而金军有近十万人,人数相差太大,一旦开战宋军取胜的把握实在不大。晚上,韩世忠苦思行兵布阵之法,梁红玉见后,提议:“敌多我少,如果双方直接交战,我方实难取胜,所以此战只能智取不宜力敌。不如我军兵分两路,利用埋伏四面截杀敌人。由我带领其中一队,用‘火箭’攻打敌人,不让他们前进。那么他们一定会改变策略从两边攻击,此时你就带人去追杀。到时我在船楼上面击鼓挥旗,你看我中军的旗号行事。我若将旗挥向西边,你就向西杀去,我若将旗挥向东边,你就向东杀去,定会杀得金军措手不及。”第二天,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端坐在中军的楼船上亲自指挥战斗。只见她手握鼓槌满脸镇定,两边站着几十名手持强弩、精神抖擞的士兵,还有一人掌定令旗。
金兀术领兵杀来,见中军楼船上站着一位女将,不禁产生了轻蔑之心,以为大宋已无能用之人。正在暗自得意之时,他突然间听见一声炮响,紧接着箭如雨下,灰瓶碎石全都抛向金船。金兀术慌忙下令转舵,率领大军往东面突走,梁红玉就命令号旗东指,并亲自擂响战鼓,使军队士气倍增。金军从东面突围不成,又转向了西面。梁红玉又让令旗指向西,韩世忠带队在西面截住金军,打得金军个个昏头转向,心胆俱寒,最后溃不成军地大败而去。这场由梁红玉领导指挥的战役,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战绩辉煌的大胜仗。粟裕将军之子粟前明,中将,二炮副司令员,邓小平的妹夫粟戎生,中将,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说:从幼年开始一直到他当学员、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在不同时期父亲都对他有不同的要求。军校毕业后,粟戎生被分配到抗美援越的云南一线,从战士到排长,一干就是四五年,跑了上千次战斗警报,不断地移防,基本上都住帐篷。艰苦生活把粟戎生磨炼成一名真正的军人。
粟戎生不仅枪打得好,陆军地面武器他差不多都能熟练使用。他告诉记者:&5岁时,爸爸曾送我一支小手枪。他教我爱枪,就是要我热爱当兵的生涯,培养兵的气质。我和枪结下不解之缘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粟戎生将军的客厅,四壁白墙,蓝布沙发,陈设极为简单。唯一引人注目的是沙发后面整整一堵墙上有他自己精心设计的、以&八一&军徽为背景的木隔断,上面摆满了各种兵器模型,从枪械弹壳、飞机坦克到火箭导弹,让人有误入兵器博物馆之感。加上主人一身戎装,在这样的客厅里落座,话题无法离开军事而言他。
粟戎生当军区副司令员7年,每年都在大漠基地抓实兵训练,先后组织过数十场对抗演练。
粟戎生在军区训练基地每次组织部队对抗训练结束时,都要给大家灌输这样的理念:训练讲评就要直接讲问题。训练场没有批评,战场就没有胜利。
如何打赢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是粟戎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当军长时,他就曾组织研制出一套能联通所属团以上部队的野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
徐海东将军之子徐文伯,原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徐海东长子2000年,徐海东百年诞辰时,徐海东之女编了一个纪念他的画册,为此徐海东之女还到美国见了一次张学良。那时候张学良还清楚地记得,她是红25军军长、15军团长徐海东的女儿,他还记着当年打仗时徐海东的番号。这也说明张学良对徐海东深刻的印象。这正像周总理当年所说的,这是打出来的友情。
徐文伯说:&红25军一个巨大的凝聚力就是不丢伤病员。打完仗,下了战场,第一任务就是去看伤病员。这是我父亲的作风,他跟战士的关系非常亲密,但在战场上却从不含糊。
&长征路上,在一个村子里,大家累得不行,随便找个地方就睡着了。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军队上来了,从团长、政委到战士,都睡着了起不来。我父亲就找了根棍子,先从团长、政委打起来,在一个村里撵出了200多人,不然就全军覆没了。
&后来全团的人都非常感动,说:‘要不是徐海东那一棍子,我们全死了。’
&有的叔叔就跟我说:‘你爸爸打起仗来是个凶老头,打完仗是个好老头。’父亲后来就说,在战场上你要不厉害,时机就丢了,是要牺牲人命的。&
黄克诚将军之子黄楠,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人员,黄克诚长女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黄克诚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现任人民日报社海外部主任,黄克诚次子黄梅,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黄克诚次女作为我军的高级将领,黄克诚大将素以耿直、敢说真话而着称。他在历史上多次因为坚持正确意见而受到错误的批判、打击,甚至被降级、撤职,但他坚持真理始终如一。黄克诚在党内军内享有崇高的威望,大家都尊称他为&黄老&,连年长他9岁的毛泽东主席也叫他&黄老&。毛泽东在1954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曾有一段话:&我4年未管军事,一切推给了彭德怀同志。讲责任,第一位是我,第二位是彭德怀,第三位是黄老,因为他是秘书长。&可见黄克诚当时的地位和作用。
黄克诚和唐棣华夫妇一共有4个儿女,两男两女,个个事业有成。大女儿黄楠北大毕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人员,大儿子黄熙清华大学毕业后担任工程师,二儿子黄晴北大新闻系毕业后在人民日报社工作,小女儿黄梅是中国科学院外文研究人员,曾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
黄克诚对家属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他曾给子女们订过许多家规,其中有两条是: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不准找工作人员帮自己办事。
黄晴说,母亲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孩子们从小就是在她的教诲中成长的。她很少参加&带夫人的活动&,曾被当时的苏联专家称为&关在保险箱里的夫人&。
黄梅是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颇有书卷气,更让人联想到她父亲黄克诚的那副大眼镜。在问到作为大将之女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时,黄梅平静地说:&在生活上其实还是和其他老百姓的家庭一样的,没什么特别之处。该劳动时就劳动,该吃的苦,我们还是要吃,我也穿我哥哥姐姐的旧衣服。我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普通人。&
中国的十大将军相关信息
中国的十大将军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中国十大将军_中国十大将军排名_中国十大将军的后代、以及中国的十大将军等相关信息
中国十大将军
中国十大将军排名
中国十大将军的后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援越抗美实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