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时期著名诗人王维的时代精神有什么特点

  【摘 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民族统一,经济繁荣,文"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唐代美术绘画的时代精神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国家强盛,社会安定,民族统一,经济繁荣,文化灿烂,国际交往频繁。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唐的主要时代特色是容纳百川的大唐气象,处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这使得唐代的绘画都有一种开放和博大的气魄。唐朝绘画不仅名家辈出,而且在题材内容、作画技法方面都有很大进步。 中国论文网 /1/view-5120481.htm  【关键词】唐代美术绘画;时代精神      初唐绘画,以宗教佛像和贵族人物画为主。名家有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等,现存的《太宗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就是阎立本的杰作。   盛唐以后,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题材大大开阔,画法也有新的创造,人物画开始以世俗生活为内容,山水画也日益兴盛起来。最有成就的画家是吴道子,他是画工出身,对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有很高的造诣,有“画圣”之称,现存的《送子天王图》,据说就是他的作品。在画法技巧上,吴道子在传统的兰叶描和西域的铁线描之外,创造出一种莼菜条的笔法。他还发展了梁朝张僧繇用的晕染法,于焦墨痕中,别施彩色,微分深浅,使画富有立体感。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画金碧山水著名,设色绚丽,描绘工细,景物逼真,是山水画北派之祖。   唐朝还有许多长于画花鸟禽兽的画家,如薛稷画鹤、曹霸、韩干画马,韩?戴嵩画牛,都著称于世。   寺院、石窟和陵墓中的壁画,是唐朝绘画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敦煌千佛洞的壁画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是空前的,其题材虽以佛经故事为主,但也大量地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些壁画的无名作者用生动的笔调,描绘出当时的现实生活,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壁画中的飞天,窟顶的藻井图案,也是富有独创精神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中国唐代时期(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国古代绘画全面发展的时期。由于隋、唐两代全国的统一,特别是唐代中期的一百多年间,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国内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文化交流也相当活跃,这一时期是中国绘画史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历史阶段。   当时涌现了大批的著名画家,有记载的就有200多人。画家不断吸收西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艺术表现技巧更加丰富,创作题材也比较广泛。人物画越来越注意反映现实生活和刻画人物的精神气质;山水画分出青绿和水墨两大体系,产生南方、北方不同的地域风格;花鸟画创立工笔设色和水墨淡彩、没骨等多种表现方法,宗教画也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可以说,唐代时期的绘画成就,超过了以前各代,影响到当时的东方各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高峰。   吴道子创作的人物很有特色,与东晋(公元317-公元420年)顾恺之不同,他改变了以前画风那种粗细一样的"铁线描",善于有节奏的"兰叶描"。突破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公元581年)的艺术形式,形成独特的风格。吴道子善于把握人物传神生动,注意整体形象的塑造,所画女子壁画十分精彩。他的风格影响到日本、韩国等地。   唐代首都长安人才很多。唐代早期的阎立德、阎立本兄弟,来自西域的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唐代中期的张萱、周和后期的卢楞伽、孙位等,都非常有名。周的传世名作《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唐代贵族妇女悠闲生活的一个片断,画面上共有五个贵妇人和一个挥着宫扇的宫女。这五个贵妇人的面容发式都很相似,她们有的在逗玩着小狗,有的在看手中采来的鲜花,有的在漫步,十分悠闲的样子,这是宫廷生活空虚、寂寞、平静的真实写照。妇女们身上的衣服色彩非常鲜艳华丽,周画得很逼真,连外面穿的很薄的纱衣,都画出了质感。唐代人物画家中比较有成就的人,还有韩,擅长画牛羊,他的作品有:《文苑图》、《田家移居图》、《田家风俗图》等,现存作品《五牛图》,画了五头样子不同的黄牛,有的吃草,有的回头舐舌,有的缓步慢行,笔墨层次丰富,神态生动。作为人物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唐代壁画艺术水平也非常高超。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仰。画师们凭着自己对现实的热枕,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绚丽的图卷,他们非凡的创造力和高度的写实技巧,使隋代、唐代宗教绘画的现实主义因素,得到充分地发挥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以薛稷、殷仲容为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此外,这时最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萨陀等。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出土的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的风格。   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的时代。宗教绘画更趋世俗化,经变绘画又有发展。不同地区的画法交融为一,产生了颇受欢迎的新样式,以“丰肥”为时尚的现实妇女进入画面。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从初唐的政治事件描绘转为描写日常生活,造型更加准确生动,在心理刻划与细节的描写上超过了前代的画家。而山水画则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代表的画家有李昭道、吴道子和张?,分工细和粗放两种。破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花鸟画的发展虽不象人物画和山水画那样成熟,但在牛马画方面却名家辈出,曹霸、韩干、陈闳、韩?与韦偃等都是个中好手。此外,著名的画家王维、卢?伽、梁令瓒等也名重于时,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他们的传世作品或者后世的摹本。   中晚唐的绘画,一方面完善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开拓了新的领域。此时,以周?为代表的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画更见完备。而王墨等人的山水画则发生了变异,盛行树石题材,渐用重墨,泼墨山水也开始出现。边鸾、滕昌?、刁光胤等的花鸟画作品则体现出了花鸟画的日臻完善。此外,李真与孙位也是当时的著名画家。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已无从得见,但从日渐发现的出土作品与壁画中,可以让我们想见当时的盛况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      【参考文献】   [1]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任征宇(1988.11―),女,汉族,河南人,西北民族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水墨人物。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11、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体现出了什么特点:A.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 B.大汉族主义C.只学习胡人习俗 D.只学习外国人习俗
woaigege002B6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4、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5、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再次,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6、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7、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8、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9、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0、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11、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1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3、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4、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15、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6、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17、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18、清朝前朝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措施:坚决镇压准葛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19、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长为六千多公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20、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时间早、规模大到达的地区广,航海技术先进等方面阐述. 21、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考虑.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过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一逐渐落伍了. 22、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23、元世祖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还编写《农桑辑要》. 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 二、 1、 年, 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统一南北.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帝时开凿了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 、 、 、 ,全长共 多千米大运河. 3、 年 建立唐朝,定都 .唐太宗统治期间,被誉为 . 4、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的名臣 . 5、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 制;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她统治时期史称有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8、 、 是唐朝农业方面的重大发明. 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 9、科举制创立于 朝.唐朝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 10、饮茶习俗在 代时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11、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 和 的特点,展示了 、 与 的时代精神. 12、西北少数民族都拥戴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的君主,称为“ ”. 13、 把文成公主嫁给当时吐蕃杰出的政治家 . 14 、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15、 时,唐朝高僧 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16、 时,高僧 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取经. 17、唐都 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18、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时,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19、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 的密切关系.最初用火药武器叫 . 20、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朝著名工匠 设计的 . 21、人们称他为“诗仙”的是 .称为“诗圣”的是 ,他的诗称为“ ”. 22、 年, 建立宋朝,定都 . 23、 年, 族首领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 . 年, 族首领称大夏皇帝,定都 . 24、 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 ”. 25、 年, 称帝,建立金政权. 26、 年,发生了“ ”.同年, 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 27、1140年,岳飞率军取得了 . 2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9、 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0、宋代 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1、 前期, 地区出现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有纸币. 32、宋朝时,设置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3、 年,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被尊称为 ,建立蒙古政权. 年 改国号为元 34、 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 35、 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到航海上. 时,经 传入股欧洲. 36、元朝时, 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的故乡 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37、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写的 . 38、苏轼的代表作有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是 ,代表作有 . 39、 和 合称元曲. 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在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其代表作是 . 40、 时设立的 和 时设立的 是明朝加强皇权中最具特色的. 时设立的 ,使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1、 时设的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2、明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 的范围内命题,应试文体称为 .明清统治者还通过制造 来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43、为了抗击, 训练了 . 年在 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4、 年, 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 45、17世纪40年代,沙俄强占了 和 , 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46、1690年 帝御驾亲征,在 大败噶尔丹的叛军. 47、清初 帝封五世达赖为“ ”; 帝封五世班禅为“ ”. 年,清朝开始设立 ,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时还制定“ ”制度,规定活佛转世人选. 48、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49、明长城东起 ,西至 ,全长 多千米. 50、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其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 51、明末著名科学家 写了一部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是《 》. 52、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其作者是 . 53、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的小说是 ,作者是 . 54、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于 . 55、 年---- 年郑和先后 次下西洋,到达亚非 个国家,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 沿岸. 56、 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 57、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 政策. 58、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生意 ,经济迅速恢复, 国力空前强盛,史称 . 将就看吧,蛮详细的哦~~~The shortest answer is doing. 最简短的回答就是行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相似的试题还有:
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材料二  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材料三 (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2分)(3)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1分)(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1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材料二:大批文化人士及中央级文化团体、报刊移至重庆,重庆成为抗战文化的中心。……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在战火中成长,民族化、大众化、政治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是文化为抗战服务的必然。――据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整编材料三:(14、15世纪)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他们不得不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和其他著作,都鲜明地表现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材料二,指出抗战时期我国文化具有什么特点?日,由郭沫若编写的哪一历史剧在重庆成功首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文化与其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突出贡献,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目光聚焦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材料一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巨大,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一个宗教派别、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2)材料二中“第二、三种东西”分别指中国古代的哪两项发明?(2分)(3)第三种东西出现在什么时期?它对欧洲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4分)当前位置: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唐)材料三&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傲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罗兹·墨菲《亚洲史》材料四&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御制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并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特点(3分)(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经材料二中的“此河”进京赶考,你首先经过的是哪一段?(1分)(3)材料三,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主要由谁领导?最远到达哪里?(2分)(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1分)(5)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的轨迹。(1分)对于这种变化你有何感想?(1分)
题型:改错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鉴真东渡(1分);玄奘西行(1分);特点:既对外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又积极吸收外国文化(兼收并蓄)(1分)(2)邗沟(1分);(3)郑和(1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1分)(4)闭关政策(1分)(5)从开放交流到闭关锁国(1分);闭关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发展(答对一点即可1分)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根据材料一中的“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可以知道需要列举盛唐时期的对外交往的事件,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在思想文化方面有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特点:应该根据所列举的史实和材料一中的“博大开放、汇纳百川”来分析,即既对外传播优秀的中华文明又积极吸收外国文化(兼收并蓄)。(2)根据材料二中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可知“此河”应该是指大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沟通的是沟通长江和淮河,唐朝时期南京的读书人,从家中出发去都城长安,如果走大运河的话,就应该先经过上述邗沟。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应该是指郑和下西洋,所以其主要领导人是郑和。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多个国家航海世界多几十年,是中国明朝强盛的直接表现。他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材料四,乾隆帝“宁可求全关不开”的心态其实就是天朝上国的心态,在这种心态最终在现实中演化为闭关政策。这是在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当时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很高的税额。(5)从唐至清,中国古代对外政策变化可以通过上述材料归纳出来,即从开放交流到闭关锁国。实行闭关政策之后,导致了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在鸦片战争中体现出来了。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即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发展。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主要考查你对&&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大衍历》,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大衍历》唐朝的衰亡(安史之乱)
唐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国力最强、历史最长、贡献最大的王朝之一。它以其博大的胸怀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同时又以其高度的文明影响了周围各国。唐都长安是当时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舞台,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使节、学者、僧侣和留学生。中国的造纸术、丝织技术、建筑技术、医学、瓷器等,正是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从海上来与中国开展贸易的有日本、新罗、印度、斯里兰卡、波斯和大食等国家和地区。唐文化的特点:1.全面繁荣: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和哲学、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   2.兼收并蓄:统治阶级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创造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氛围。内外交通发达、国内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文化增强了刚劲、豪爽、热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中国与亚洲、欧洲以至非洲都有频繁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优秀成分,比较突出表现在宗教和艺术方面。   3.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和火药,僧一行开始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唐本草》、赵州桥等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影响深远: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到亚洲的文明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文化繁荣的原因:1.国家强盛,经济繁荣。 隋朝的统一,使全国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南北的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朝从太宗的“贞观之治”到玄宗的“开元盛世”,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也较长,这就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最终导致了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在思想文化上,不管是外来的佛教文化还是中国的道教文化,统治者大都能兼收并蓄。这种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既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又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有利的氛围。 3.文化交流频繁。 隋朝运河的开通和唐朝交通的畅达,使唐朝同边疆各少数民族政权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双方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西域等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原文化的内容,使中华文化具有浓烈的多民族色彩。由于封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且对外交通发达,使唐和亚、欧、非之间的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中外文化互相吸收、互相促进的过程中,隋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4.继承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是唐文化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秦汉以来我国的封建文化就在不断地发展,在许多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又为科学技术及文学艺术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隋唐文化出现了全面繁荣的局面。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路上: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和欧洲海上:海上向东得以到达朝鲜日本向南可以经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远到达波斯湾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巩固隋朝统治,加强南北交通,公元605年,隋炀帝征发民工几百万,利用了天然河道和旧有渠道,开通了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开通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成了一条贯通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的的大运河,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特征:1.古代最长的大运河,全长2000多米。 2.成为南北经济、文化、政治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3.大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经济和工商业的发展。3.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代诗人皮日休曾经这样评价过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是:“尽管人们都说隋朝灭亡是因为大运河的开通,但是它至今还发挥了很大作用。如果没有隋炀帝在大运河乘龙舟游玩,他修筑大运河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媲美。”那么,应该如何评价隋炀帝?1、隋炀帝的功绩:(1)589年,被隋文帝杨坚任命为大将军,灭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开通大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水路,加强了南方与中原的联系。(3)创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的正式开始。(4)修筑东都洛阳,使洛阳成为了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隋炀帝之过:(1)开通大运河,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都是同时展开,对百姓劳役不息,征调不止,人民生活悲惨。(2)好大喜功,三征高丽,不仅士兵死伤半数,还征调劳役兵役,导致田地荒芜,农村经济破坏。(3)为张扬国威连年出巡,三下江都,奢侈浪费,所需费用均由所经过的州县的百姓承担。(4)采用严刑酷法,凡是反抗朝廷者,不问缘由,皆斩。3、如何正确评价:隋炀帝即位后,下令开凿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修订了法律,主要是针对隋文帝末年比较严酷的法律进行了改革;设立了进士科,促成了科举制的形成;兴办学校,访求遗散图书,并加以保护;几次派遣使者去流求和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关系。但是,隋炀帝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他倚仗国力富强,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年年征发繁重的徭役和兵役,使农民背井离乡,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年年远出巡游,三游江都,三至涿郡,每次出游,大造行宫,严重骚扰了地方百姓的正常生活。他三次远征发兵进攻高丽,穷兵黩武。他制法却不守法,采用严刑酷法威逼百姓,终于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农民大起义。隋大运河示意图:&大运河由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开通大运河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1)政治上,是巩固隋朝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抵江淮,为加强统治者对南方的控制和东都洛阳与南方的联系。经济上,江南地区经过六朝人民的辛勤劳动,成为了富庶的地区。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质不足以供应隋朝中央政府的需要,必须从南方转运,陆路运输,运输量小,费用又高,利用旧河道开通运河是最好的选择。(2)从军事看,由于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需要运输大量军队和军需物资,利用河道快速便利。(3)从个人因素上看,开运河也与隋炀帝本人游玩作乐,眷恋江南景色和物质繁华也有直接联系。2、影响:(1)大运河开通后,贯穿了河南,河北,江苏,浙江等省,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加强了南北联系,维护了国家统一。(2)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僧一行:一行原名张遂,唐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通过观察,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提出的恒星自行的观点早了将近1000年。一行还倡议在全国24个地点测量北极高度和冬夏至日、春秋分日的日影长度,并且设计了一种叫做复矩图的仪器,用来测量北极的高度,一行还算出了地球南北相差351里80步(合今129.22公里),而北极高度相差一度。这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测量,比外国早了90年。一行还修订成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巨大。僧一行在编写大衍历:&安史之乱:唐玄宗末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史8年之久的叛乱。玄宗后期,朝政腐败,各地节度使权利不断扩大。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史思明也官至范阳的兵马使。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相继攻下了洛阳、长安等城,玄宗被迫出逃至四川。然而叛军内部矛盾重重。唐政府任命郭子仪和李光弼为将,借回纥兵平叛,终于在广德二年(763年)平定了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使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边疆不断告急,唐朝国力大为削弱。节度使:节度使是掌握边镇无力的官员。节度使的势力在当时又被称为藩镇或是方镇。景云二年(711)唐睿宗开始设立节度使,以后逐渐推广,使得边镇的兵力大增,唐王朝丧失了拥重兵居关中以驭天下的军事优势。各地节度使的的权力很大,因此很快发展成为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成为中央的统治的离心力量。藩镇:唐代中后期存在的地方割据势力。唐玄宗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通城“藩镇”。各藩镇掌管一个地区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掌握全部边境大权,形成地方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的削弱、藩镇强大、相互战争的局面。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的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是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的管辖。藩镇势力对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极为不利。王仙芝、黄巢大起义:以王仙芝、黄巢为首的反抗唐朝腐朽统治的农民大起义。唐僖宗初年,政治腐败,科敛繁重,灾荒连年,劳动人民无以为生,被迫揭竿而起。王仙芝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领导起义,王仙芝战死后,起义军由黄巢领导,采取流动作战的方针,转战大半个中国。后来,起义军攻入洛阳,占领长安,黄巢称帝,国号“大齐”,唐僖宗逃往成都。起义军没有乘胜追击唐军,唐僖宗得以集结力量反扑,黄巢撤出长安,兵败自杀。唐朝灭亡的原因:1.安史之乱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形成了藩镇割据,藩镇和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一直到唐朝灭亡。2.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唐玄宗后期,宦官逐渐参政,后来宦官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国策的制订,朝臣的任免,以至于皇帝的废立,都有他们把持。高官们也相互勾结成朋党,排斥异己,最突出的“牛李党争”两党的斗争长达四十多年。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了唐朝的衰落。3.唐末农民战争。唐朝后期,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腐朽贪婪,大肆兼并土地,催收租税,巧立名目压榨百姓,加之藩镇之间战火连绵,广大农民困苦不堪,终于揭竿而起。黄巢起义彻底的使腐朽唐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4.公元907年,节度使朱温废唐自立,唐朝灭亡。唐代藩镇的分布:&两税法:1、原因: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入大大减少。2、目的:为了解决唐政府财政困难。3、内容: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一切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4、作用和意义:(1)使唐朝中期以来的极端混乱的税制得以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2)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表明了封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3)两税法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这就扩大了税源,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4)实行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5、实行:两税法开始实行时,户口明显增多,赋税也相对增加。但是,土地兼并不在受限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千方百计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而政府又在两税外增加了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
发现相似题
与“(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724627423019600319744517587018236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盛唐时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