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市企业职工殡葬殡葬管理实施细则则

|||||||||||
||||||||||||||
|||||||||||
||||||||||||
||||||||||||||||||
||||||||||
办理机构:省民政厅
综合评分{{(mentSum.rank || "--").toString().substring(0,3)}}
{{doc.favorite.text}}
办理机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综合评分{{(mentSum.rank || "--").toString().substring(0,3)}}
{{doc.favorite.text}}
当前账号未绑定!请选择:
版权网登录账号:
版权网登录秘密:贵溪市人民政府
您现在的位置: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文章作者:中国·贵溪 发布时间:日
(日在贵溪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人民政府市长& 艾 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3年以来政府工作的回顾
  2003年以来的四年,是我市发展史上不平凡的四年。全市人民在鹰潭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平安贵溪和小康社会的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完成和超额完成了本届政府工作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四年来,全市显著的变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贵溪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初步显现。全市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结构明显改善,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据初步统计,与2002年相比,2006年全市生产总值110.36亿元,增长1.76倍;人均生产总值20249.5元,增长1.81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9.99亿元,增长2.5倍,市属工业快速发展,市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8.13亿元,增长8.35倍;财政总收入14.56亿元,增长2.61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1亿元,增长1.79倍,财政总收入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市、区)第一。特别是乡镇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06年全市涌现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街办)8个,其中滨江乡财政收入突破亿元,进入全省乡镇财政收入十强之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7亿元,增长9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0元,增长50.79%;农民人均纯收入4069元,增长58.6%;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5.92亿元,增长94.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70.9亿元,增长48.1%,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4.1亿元,增长1.1倍;三次产业的比重由16:54:30调整为9:71:20,四年内二产提升了17个百分点,工业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经过全市人民努力奋斗,“十五”计划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指数在全国位次大幅前移。
  ——四年来,全市突出的变化是形成了全面开放、深化改革的格局,贵溪大地充满生机活力。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市外资金大幅增加。累计引进市外资金40.04亿元,引进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36家,海利贵溪农药、江西贵雅照明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龙头企业;累计地方出口贸易7600万美元,比前五年增长1.2倍。各项改革深入推进。从支持企业重组改制、接收企业办社会职能,到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乡财政管理体制、林业产权制度和政府机构等一系列改革都取得较大进展。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全民创业方兴未艾,全市现有非公有制企业420家,其中纳税10万元以上企业160多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四年来,全市难得的变化是着眼长远发展,积聚了巨大的发展能量。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16亿元,比前五年增长2.33倍。实施了工业、交通、电力、水利、市政等一批涉及发展大计和民生民利的重点建设工程。园区一期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现有入园企业和项目70个,其中已投产企业和项目48个,2006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55.6亿元,创税2.3亿元,从业人员9014人。同时全力支持驻市企业发展,江铜集团贵冶四期30万吨铜冶炼技改项目和年产10万吨阳极铜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市乡和农村公路改造取得重大进展。累计投入11.89亿元,完成了890公里的市乡村公路改造,全市所有的乡镇通了水泥路(油路),所有的行政村通了公路,贵西线、贵溪大桥、贵溪大道等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建设。电力建设和电网改造取得重大突破。贵电二期两台30万千瓦的机组投产见效;贵溪铜城220千伏、罗河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综合通信能力显著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完成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2座,加固圩堤3.6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万亩;完成园田化建设1万亩;投资4500万元,完成了12个土地开发项目和雷溪、塘湾2个土地整理项目,实现了工业和城市用地的占补平衡。城镇化进程加快,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定期对城市控规和修建性详规进行公示;完成了城南滨水休闲绿地、中心区水厂、320国道拓宽、城区主干道改造等重大工程建设,象山地质公园通过申报批准为省级地质公园;集中整治城市规划区违法建设取得成效,城市管理向制度化、经常化迈进;农村集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了60个新农村的试点村建设,让农民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培育了大忙人系列食品、中胜粮油、金沙蔬菜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了贵北果业、贵南高效笋竹、城郊商品蔬菜3个产业区。认真开展了土地市场清理整顿工作,经营性用地全面实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保护和利用更加规范。地质灾害防治达到预期目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防灾抗灾能力显著提高。全市综合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四年来,全市可喜的变化是围绕加快崛起,形成了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教育投入加大,完成了全市292所农村学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7万平方米,基本消灭了现存的一类危房。文化、卫生、体育、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有线电视网络城区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共为农民报销医疗费用2284.33万元,受益农民达24655人次,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出生婴儿性别比失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就业、社会保障和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安置就业和再就业2.2万人次,发放养老金18267万元,拨付率100%,参加失业保险3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5万人,为24145名城市、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3573.1万元。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治市工作稳步推进。国防后备力量和国防动员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社会治安秩序不断改善,市、乡、村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促进和谐平安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市政治社会稳定。审计、统计、档案、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服务、防灾减灾、民兵预备役、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现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市”。
  ——四年来,全市深刻的变化是广大干部群众思想观念变了、干事创业氛围浓了、自信心更强了。在深入持续的解放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推动下,全市上下破除各种束缚发展的思想观念,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和求新思变、加快发展的意识大为增强,专心干事、齐心创业、共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广大干部群众在亲身感受全市的发展变化中,对贵溪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回顾我市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必须把工业强市作为核心发展战略。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通过工业化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经济转型结构优化,打造跨越发展的坚强支柱;始终坚持服务支持以江铜为代表的驻市企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江铜品牌资源优势,加快铜基地建设,打造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
  第二,必须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途径。始终紧紧抓住“五个统筹”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着力加强 “三农”工作、社会事业、生态建设,增强发展的协调性,促进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发展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必须把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作为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不断消除发展障碍;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活力;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第四,必须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着力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出矛盾,努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
  各位代表!四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全市人民,用辛劳和智慧、务实和拼搏,谱写了贵溪发展史上一篇又一篇精彩华章。四年来取得的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鹰潭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依法监督、市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各单位和全市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是驻市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回顾与总结中也清醒地看到,贵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仍有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地方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务艰巨,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资源和环境面临较大压力,资源利用和保护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解决得不够好;政府自身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少数工作人员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仍存在一定问题等。对此,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重视,并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市第四次党代会绘就了今后五年的宏伟蓝图,新一届政府将勇敢地肩负起历史重任,牢牢把握机遇,从容应对挑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按照党代会确定的工作部署,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不断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壮大经济总量;着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水平;着力抓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推进绿色生态建设;着力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外源动力;着力实施“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着力推动政府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政府的决策力、执行力和公信力。力争在建设“四个贵溪”有明显成效,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
  ——未来五年,我们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全面建设实力贵溪。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整体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完成标准化良田建设8万亩,培植主营业务收入达5000万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过亿元的龙头企业5家,全市优质产品订单面积达80%以上,网络农户90%以上,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产业集群化,重点发展铜加工产业,培育一批地方重点骨干企业。到2011年,形成主营业务收入超50亿元企业2家,20亿元企业5家,10亿元企业5家,5亿元企业8家。全面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进程,使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促进一、二、三产业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高。努力把贵溪建成铜原料基地、铜加工基地、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60亿元,年均递增18%;市属工业总产值确保350亿元,年均递增38.7%;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年均递增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年均递增10%左右。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未来五年,我们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全面建设活力贵溪。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县域经济主要潜力来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贵溪,继续推进政府机制改革、财税、教育、卫生机制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增强行政管理服务体制活力,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与全民创业作为促进贵溪崛起,加快富民兴市的两个战略支点。把推进全民创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来抓,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把扩大开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外援动力来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对外贸易的步伐,提高县域经济外向度。全市民营经济要在全面搞活中不断壮大,行政事业单位要在改革创新中提高效能,全市经济要在改革开放和项目建设中增添活力。到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5%以上,利用外资年均递增30%左右,外贸出口年均递增40%左右,使贵溪成为江西投资最具潜力、发展最具活力、最适宜创业的县市之一。
  ——未来五年,我们更加注重环境建设,全面建设魅力贵溪。按照“打造中国铜都和赣东北园林城市”的目标要求,以沿河路延伸及防洪堤工程建设为重点,打造沿河外围循环通道,培育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一江两岸”的生态景观。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拓宽城市框架,注重城市发展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将中心区打造成集商务、办公、信息、商业、文化、居住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行政办公中心。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逐步实现新老城区共同发展格局。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为重点,改善环境,塑造风格,提高品位。以创建文明城市为重点,提高市民素质。到2011年,力争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到22万人左右,城市化率达到48 %,整体跨入现代中等城市行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大农田水力建设投资力度,加强农业抗灾能力,五年后农村基础设施基本配套,经济全面发展,环境明显改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按照“以人为本、全民参与、综合执法、联创联建”的要求,以大的决心、硬的手段、铁的纪律,推动市区环境的整治维护向恢复生态、展现魅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转变,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到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2.6%,充分展现贵溪的城市魅力、自然魅力、人文魅力,努力把贵溪打造成县级最佳宜居城市,建成全市人民引以为豪的家园。
  ——未来五年,我们更加注重民生,全面建设和谐贵溪。我们将牢固树立民生为本的发展观,始终坚持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本,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民生之需,把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作为民生之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共荣。坚持财力“四个倾斜”,即向困难群众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向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倾斜。实现“四个全覆盖”,即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全覆盖。建设就业、教育、医疗、生活、安全“五条保障线”。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完善廉租住房制度,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逐步让中低收入家庭买得起、买得到基本住房,让最低收入家庭能够住上廉租房,让所有老百姓都喝上干净水,让所有的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让所有的困难群体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人身权益都得到充分保障,社会安宁祥和,百姓幸福安康。
  各位代表,实现未来五年的宏伟目标,任务光荣而艰巨,是对我们的一次重大检验和考验。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而不可丧失良机,主动迎接挑战,而不回避退缩,全市上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必须以神圣的历史使命感勇挑重担,必须以必胜的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必须以团结的巨大力量突破难关,在贵溪发展历史进程中忘我工作,建功立业。我们相信,只要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贵溪发展的美好蓝图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三、2007年工作安排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更是顺利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政府的各项工作,对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争创全国百强县”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32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同比增长21.6%;财政总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亿元,同比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亿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4390元;城镇就业率达到9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4%。
  为实现上述目标,着重把握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
  紧紧抓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这个着力点,既注重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速度,更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1、实施以增强竞争力为重点的园区提升战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发展平台,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提升集约化发展水平,加快基础设施向10平方公里延伸发展,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入园项目的开工投产;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加快物流企业、银行、工商、税务、超市、医院、邮政、电信入园步伐,增强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2007年,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超100亿元、4亿元,新增就业5000人。
  2、实施以产业结构优化为重点的产业集群战略。建立激励机制,继续扶优扶强重点企业。集中力量抓好铜材加工、机械制造、光电子、化工、建材、医药食品等主导产业,围绕鹰潭市提出“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即铜冶炼基地、铜原料基地、铜加工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促进铜产业集群,做好与江铜集团公司的上下对接文章,为江铜集团公司提供阳极铜等原材料,争取江铜集团公司铜加工项目和引进外来铜加工企业落户园区。充分发挥贵溪铜产业优势,引导铜材加工企业同业整合,加快扩张,做大规模,提升配套,延伸产业链,推进深加工,提高竞争力,进一步优化铜材产品结构,提高产业层次,打造省级铜产业特色园。2007年,全市铜材加工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
  3、实施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规模扩张战略。继续支持驻市企业做大做强,重点支持江铜22万吨铜杆和10万吨阳极板达产达标、阳极泥和硫化砷滤饼处理综合利用、渣选矿扩建项目,贵电三期“以大代小”项目的推进,贵化扩产技改项目。继续加大科技投入,按照“十一五”科技规划,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项目为载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和规模化机制。促使年产5000吨高精度电子(白、青)铜板带项目,年产1000万支高品质JUST灯管等4个技改项目建成投产,新开工年产10万吨啤酒生产线第一期、新世纪水泥低温余热发电等6个技改项目。 2007年,形成地方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的企业1家、超15亿元的企业2家、10亿元的企业1家、5亿元的企业8家。
  (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
  积极探索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着力在规划、建设、政策等多个层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1、深化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品位。立足高起点、高标准,认真做好城市规划编制。全面完成行政中心区以及城南区、城北区、老城区“三个片区”的修建性详规和专项规划编制,继续编制好小城镇和村庄规划,提高我市详细规划的覆盖率。追求高质量,切实抓好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启动雄鹰大道、贵溪大桥东西延伸段道路、广场中心转盘渠化及信江路、交通路、雄石西路改造;推进贵溪大道二期连接线、城北汽车站、管道天然气及冶金大道、建设大道、柏里大道、城南等4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建成贵溪大桥、城南综合市场、城南汽车站、柏里大道改造工程。进一步落实小街小巷改造和硬化,认真做好水厂二期建设的前期工作,实施供水管网向工业园区延伸。坚持高水平,大力加强城市管理。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建立城市管理长效运行机制。继续依法整治违法建筑和非法营运、占道为市等影响市容市貌的不良现象和行为,加强城市环卫保洁、绿化和城市交通管理工作,努力营造管理有序、环境优美、安全文明的城市环境。争创省级园林城市,城市化率达到40%。
  2、发展现代农业,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加注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做好世行贷款园田化、优质粮食产业化工程等项目建设。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播种面积达90万亩,粮食总产33万吨。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优质稻比重,启动建设20万亩绿色大米基地。继续扶持白鹤湖农业生态园、雷溪蔬菜、双圳冷水丰产毛竹林、泗沥红谷养鸡场、周坊雷竹、三县岭和塘湾油茶等亮点工程。在资金、税收等方面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忙人、金沙蔬菜等9家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新增3-5家鹰潭市龙头企业,农业总产值增长5%以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280公里通村公路改造。实施2座中型、3座小(一)型、21座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2座拆渡建桥,完成1-2公里万亩圩堤土方断面工程。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2-3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加强村庄布点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管理,建设环境优美的新村镇,推进塘湾、文坊、志光、泗沥等中心集镇建设。按照“六改四普及”的要求,新建129个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让老百姓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卫生厕、住整洁房。
  3、培育旅游商贸物流业,发展第三产业。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民俗风情和红色旅游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开发鹰潭龙虎山配套旅游项目,加快旅游业的发展。依托和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整合市场资源,加快构建现代商贸格局,在城市规划控制区,搞好商业网点规划布局。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商贸企业落户我市。加快建设规模大、集散能力强、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业,抓好市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促进会计、咨询、法律、广告服务的健康发展,不断繁荣金融保险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抓好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生态建设。
  我们坚持以建设生态市为龙头,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一起抓,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生产、生活、生态联动发展之路。
  1、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年”活动为契机,抓紧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审批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科学调控房地产土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和工业厂房的建筑容积率,确保土地供应向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出效率好、资源能源消耗少的大项目倾斜,提高土地产出率,确保耕地保有数量和质量不下降。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依法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的监管力度,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化殡葬改革。切实保护好林业资源以及各类珍稀树种和野生动物,积极申报阳际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让贵溪水更绿,天更蓝。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省、鹰潭市关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价格、税收、金融、财政等经济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大力开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工作,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选择一批再生铜利用企业,在节能降耗、产品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贵电粉煤灰、贵化磷石膏等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2007年,重点抓好海利贵溪农药的三氯甲烷替代四氯化碳溶剂项目、江西贵雅照明公司无极灯、精卤灯的开发项目。
  3、加大污染物的治理力度。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城乡环境的管理和整治,切实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建设项目坚持环境保护第一审批权,落实“三同时”。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划定饮用水保护区,加强信江、罗塘河等流域的水质保护、水土保持,确保饮用水安全。建设2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完成燃煤企业的二氧化硫治理,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化学需氧排放量削减1%,使酸雨的发生频率降低到80%以下,加强烟尘控制区的建设,使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100%。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基本完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初步设计,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四)深化各项改革,推动开放型经济与全民创业相结合
  扩大开放与深化改革是加快贵溪发展的动力源泉,贵溪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既要借助开放的外力,又要依靠改革的内力,做到两力并用,内外互动。
  1、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推进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全面结束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理顺乡(镇)国土所管理体制,将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扎实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努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巩固乡镇财务“零户统管”改革成果,全面实施“乡财市管乡用”政策,抓好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统编的改革试点,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改革。
  2、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全面赋予本地民营业主与外来投资者同等待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引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企业改革、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进一步激活各类创业主体,支持经营管理和科技人员领头创业,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大力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2007年,全市民营企业达到700户,从业人员7500人,注册资本7.3亿元,民营经济贡献税收占全市地方税收达到85%以上。
  3、全方位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树立环境招商理念,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创业环境,把诚信、效率建设放在改善和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和园区主战场作用,瞄准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创新招商方式,注重以商招商、产业招商,突出“三个带动”战略,即重大项目带动、重点企业带动、重要产业带动。着力引进大财团、大项目和国内知名企业来贵溪投资。制定积极的鼓励出口政策,培育出口创汇大户和品牌产品。继续支持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设立贸易网点,实现外经、外贸、外资“三外”齐上格局。2007年,力争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实际引进内资12.8亿元、外资5000万美元,地方外贸出口3800万美元。
  (五)着力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我们按照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和谐发展,更加关注民生,市财政预留1000多万元用于民生工程,让发展改革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1、推进教育全面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水平。搞好农村教育网点布局,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贫困生免教科书费、贫困寄宿生补助生活费政策,决不让一个小孩因贫困而失学。继续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一中改扩建二期工程,打造省级示范高中。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适应特色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抓好市职业技术学校建设。积极发展文化和体育事业。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做好非物资遗产、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增强市民体质,完成市体育中心选址及建设前期工作。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保障水平。以确保发放和扩面征缴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体系。充分利用中央、省的扶助政策,构建县(市)、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体系,投资1000万元,改扩建13所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投资1亿多元整体搬迁市人民医院。开工建设4.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为困难群众提供住房保障。在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全面实现城乡低保、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全覆盖。增加预算400多万元,城市低保补差人均由省标准75元提高到80元,农村低保补差标准由省标准25元提高到30元。提高居委会干部待遇,书记、主任由原来每月350元提高到490元,委员由330元提高到450元。
  3、落实优惠政策,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良性互动。全面落实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发展社区就业,重点帮助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4050”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实施城镇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2007年,完成城镇职业培训3200人,城镇新增就业5300人。认真抓好中央、省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阳光工程”等培训,培训农村劳动力23500人,提高农民从事农业活动和非农岗位的生产和就业本领,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320元。
  4、发挥各种社会组织作用,妥善处理社会矛盾。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深入开展平安和谐社区创建活动,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充分发挥社区、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继续完善三级信访网络,努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化解各类矛盾。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完善劳动仲裁制度,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加强征地拆迁管理,严格落实“三条红线”,避免征地拆迁问题造成新的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健全一把手负总责的“大综治”机制,提高依法管理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平安贵溪”建设,实施“科技强警”工程,重拳打击黑恶势力等各种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5、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健全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始终坚持“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两个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及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体系,确保全市安全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10%以上。全面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严格安全执法,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单位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加大交通、消防安全监督力度,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深入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知荣辱、树新风、求和谐、保稳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扎实推进“五五普法”,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未成年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国防动员工作,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全面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整治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兑现奖励优惠政策,完善技术服务网络,打造生育健康服务平台。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重视做好统计、物价、人民防空、外事侨务、涉台事务、社会科学、档案、保密、红十字会等工作,进一步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六)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对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们政府的全体工作人员惟有敢于负责、全力服务、坚守法治、清正廉洁,才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此,一要坚持将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以法律约束行政权利,靠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努力建设法治型政府。二要严格落实行政决策责任制,抓紧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做到有错问责、无为问责,尤其是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依法追究责任,努力建设责任型政府。三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四要严格执行和规范行政许可制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和服务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努力建设效能型政府。五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改革和制度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努力建设廉洁型政府。
  各位代表,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市委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求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当好江西排头兵、争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工大会实施细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