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第一书记服务为群众做什么连心卡 这卡主要是做什么

查看: 186|回复: 0
心系群众情牵新宝 新宝村“第一书记”梁飞践行群众路线履职为民
TA的每日心情开心 09:44签到天数: 6 天[LV.2]偶尔看看I主题帖子积分
  信宜运输分公司经理梁飞自担任新宝镇新宝村&第一书记&以来,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树形象、察民情、办实事&的总要求,深入村组一线,第一时间倾听群众呼声,收集群众意见,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倾力关爱弱势群体,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切实履行&第一书记&职责,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肯定。
  一、抓班子带队伍,增强凝聚力。支部强不强,要看&领头羊&。梁飞到村任职后,把党建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抓班子、带队伍、修场所,有效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号召力。他深入与村&两委&班子成员谈心,组织召开会议,共同探讨村里的工作,一起制定工作措施。目前村&两委&班子团结合作,形成了工作合力。他组织召开党员会,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引导党员发挥带头作用;针对党员年龄偏大问题,积极把优秀青年培养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梁飞多方筹集资金,购置办公桌、办公椅,配置电脑、复印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并对新宝村村委会进行全面修缮改造,粉刷了墙壁,安装了窗帘,制作了新的制度标牌。村委会改造一新,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
  二、倾听群众心声,拉近干群关系。一是把调查研究贯穿工作始终,他进村入户察民情,深入困难群众和老党员家中拉家常、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二是建立&第一书记&联系群众制度。制作&第一书记&便民连心卡,写明第一书记的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宗旨等内容,发放给村民,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调整工作思路。通过这种零距离的接触,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关系,增进了彼此的感情,也为村中各项工作理清了路子。
  三、真心服务基层,真正奉献于民。梁飞始终把顺应民意作为村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依据,真抓实干,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在了解到新宝村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的情况下,他积极筹资更新村委农家书屋的上千套书籍,并先后组织新宝村党员干部联欢会、村民广场健身舞、电影放映等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大大增加了村委凝聚力;同时,为了让村民有健身娱乐场所,他积极向市体育局协调建设了一批健身器材,解决了村民健身难问题。
  四、关爱弱势群体,尽显人间真情。梁飞关爱弱势群体,带领村&两委&班子走访辖区内58户困难群众,耐心细致地了解他们生活生产情况,聆听他们的心声,听取他们的需求,并支持、鼓励他们走出困境。毎走访一户,他都与困难群众进行了亲切交谈,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生活必需品,竭己所能帮助困难户走出暂时的困境,带领群众致富。
信宜生活网 www.xinyi.gd | 信宜论坛 bbs.xinyi.gd | 信宜新闻网 xw.xinyi.gd
Powered by相关热词搜索:
延伸阅读:
 友情链接
主办单位:中共凉山州纪委
凉山州监察局
技术支持:中国凉山彝州新闻网.
Copyright & 2013 凉山州纪委 All Rights Reserved创新干部联系群众 与服务群众的工作
&&来源:云岭先锋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牟定县以“四群”教育为动力,把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着力点,健全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推动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资源向基层倾斜、服务向基层延伸。
坚持县级干部“村村到”,吃透下情、指导发展。一是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通过与村“两委”成员座谈、实地调研,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结合片区建设定位和资源特色优势,帮助村“两委”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二是指导加强班子建设。了解村党组织开展分类定级、整改提升工作情况,帮助找准问题、整改提升、建章立制。立足培强一个人、带富一个村工作目标,着力培养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实施“富民强村能力提升计划”,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对村干部、致富能手等进行能力素质培训。三是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指导抓好联系村的教育、医疗、农村危房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实事,积极开展送资金、送项目、送服务等活动,重点解决关乎群众切实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强化基层干部“户户访”,贴近群众、解决困难。一是发放调查问卷。重点调查村级经济发展现状、惠农政策落实情况,了解群众在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等方面的需求。对贫困党员、困难家庭以及有就业和创业需求的人员情况进行登记造册,为开展有针对性地帮扶工作提供依据。二是发放“党群连心卡”。公开走访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群众直接联系。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能协调解决的,在第一时间帮助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组织有关部门单位集体协调解决。三是形成调研报告。所有走访干部要分析村户实际、思考致富路子,形成有观点、有问题、有分析、有深度的指导材料,就有关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落实党员谈心“人人见”,坚定信念、增强党性。采取下延一级、面对面、一对一的形式,坚持基层党员“人人谈”,县级领导干部到所联系的乡镇与镇、村党组织书记进行谈心谈话;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包村和联系点,与全体农村党员和社会组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员进行谈心谈话;其他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分层分批与所属党员普遍进行一次谈心谈话;组织部门同时按照组织系统“双向约谈”的要求,重点与下级党政正职、新进班子成员、新提拔干部和刚退下来的干部等进行谈心谈话。
选派第一书记“靠上干”,拓宽路子、强村富民。对全县1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选派10名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探索推行“一二三四五”工作法。找准一个定位。村党组织书记主抓日常事务,“第一书记”协助搞好指导、帮扶、协调、服务工作。订好两个计划。结合村庄发展定位、经济基础、产业特点和群众需要,合理制订任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协调三方关系。正确处理“第一书记”与村干部、乡镇党委、派出部门的关系,依靠派出部门的支持,勤沟通、多交流,重协调、聚合力。用好四种方法。综合运用学习调研、民主议事、协调争取、教育引导等工作方法推动各项帮扶工作落实到位。主动学政策、学农活、学土办法,融入群众。主动承诺践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掌握各级强农惠农动态,搞好项目策划,加强宣传教育,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实现五个目标。把增强村级班子“造血”功能、提高基层班子自身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强村固基”的治本之策,实现培强一个好带头人、带出一支好队伍、理出一条好路子、形成一套好机制、倡树一种好风气,不断提升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推动党群之家“村村建”,完善载体、夯实基础。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按照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信息集散“六个中心”服务标准,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党群之家”建设工程,打造联系服务群众的新平台。发挥“党群之家”载体作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全面推行开放式、“零距离”服务,开展以“机关融入农村、干部融入群众”为内容的机关党建“城乡双融”活动,先后组织7个县直机关党组织与7个村党组织建立联合党总支,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到农村“党群之家”调查研究、蹲点服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作者单位:牟定县委“四群”教育办公室)(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高佛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下一篇:
&&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延伸阅读:当前位置:
[EXTFIELD:40$TUP]
甘洛:创新“五步工作法”助推精准扶贫
来源:凉山日报 时间:日 点击率:
  凉山日报11月10日讯(记者 尔古阿木) 今年,甘洛县选派21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任“第一书记”,全面展开精准扶贫工作。在驻村帮扶工作中不断探索,采取了宣传发动全覆盖、调查摸底全方位、制定规划科学化、培训教育长效化、项目落实无盲点“五步工作法”,摸清贫困原因、倾听群众呼声、观察村情民意,全面科学规划帮扶方案,确保精准脱贫。  宣传发动“7个1”,氛围营造全覆盖。该县采取7个1措施,实现宣传发动全覆盖。召开1次支部大会,宣传党的政策方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召开1次村“两委”会,激活村级组织战斗力;召开1次党员大会,传达各类政策精神,激发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1次群众大会,讲清楚精准扶贫与盲目救济的区别,普及扶贫惠民政策,引导群众建立对贫困的正确认知、树立主角意识、激发脱贫愿望;进行1次入户宣传,向每一户贫困群众介绍自己的职责任务,确保每一户贫困群众认识、信赖、依靠第一书记;形成1套村规民约,从思想、制度、规矩等方面摒弃陈规陋习;发放1批贫困户连心卡,架起和党员群众的“连心桥”。  调查摸底“5样清”,入户查访全方位。通过对贫困村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摸底调查,甘洛力求做到基本情况、贫困问题、致贫原因、脱贫愿望、工作台账“5样清”,为精准帮扶提供准确依据。准确掌握人口构成、支柱产业、收入来源、住房情况、子女入学等做到基本情况清;深入了解贫困群众基本生活是否有保障,属于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收支基本差额、脱贫差距等情况,做到贫困问题清;研究分析因灾、因病、因学等致贫因素,做到致贫原因清;收集整理群众脱贫诉求、致富想法,做到脱贫愿望清;综合了解到的信息,分门别类建立详细清晰的基础台帐,记录好工作日记,做到工作台账清。  制定规划“3&3”,对症施策科学化。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严格落实“一村一策、一户一策、一人一策”要求,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劳务增收“三个重点”,强化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移风易俗“三个保障”,认真做好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三个脱贫规划”。同时,统筹考虑所在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侧重细化每户贫困户脱贫愿望、劳力构成、实际能力等不同家庭结构;注重因地制宜、效益明显的产业发展规划,注重技术培训、引导就业的劳务输出规划,注重摒弃陋习、崇尚节俭的移风易俗规划。  培训教育“3结合”,提升能力重长效。根据贫困群众接受能力,充分尊重群众脱贫意愿,该县发挥优势资源和“订单式服务”政策优势,采取“三结合”方式,全面提升群众自主发展“造血”能力。结合民族风俗习惯,广泛开展“感恩奋进”“自立自强”“艰苦创业”“脱贫争先”四项教育,引导群众不等不靠、苦干实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主动投身扶贫攻坚;结合群众政策理解水平,大力开展形势政策培训,广泛宣传国家扶贫工作方向,打消贫困群众疑虑、树立致富信心;结合脱贫诉求愿望,组织农牧技能培训和务工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提升产业技能,促进劳务输转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主增收能力。  项目落实“7+X”,脱贫奔康无盲点。按照州委“七个一批”行动计划要求,每位第一书记任职期间需在全面落实“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移民搬迁安置、低保兜底、医疗救助扶持、灾后重建帮扶、治毒戒毒、移风易俗”等七大项目基础上,结合乡情、村情、户情,全面协调落实彝家新寨建设、教育扶持、社会救助和特殊困难群体关怀、社会治安整治等其他项目,确保“七个一批”规划要求落地见效、项目落实无死角,切实为贫困群众做出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  按照“五步工作法”的要求,甘洛全县210名“第一书记”迅速到村任职,转换角色,全面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主办: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办: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建设维护:凉山州信息中心(凉山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运维管理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甘洛县县委书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