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7O年左右,看过一本小说,内容是抗战时期,地点好象是燕山脚下,未来的主人翁翁叫什么生,忘记了,里面有双

审美素质培养丛书 怎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
/ 审美素质培养丛书 怎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怎样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第一章 审美基础·理论篇 美的概念  美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是深情的落日;是含苞待放的春花;是含蓄沉思 的秋果;是母亲摇篮里孩子睡梦中浮上嘴角浅浅的微笑,是流淌在祖国大地 上的永不止息的长河的波涛;是香山秋日燃烧的红叶;是朱自清《荷塘月色》 中冷凝下来的荷的清香??  你可以列举出成百上千美的事物,但这种列举只是说出了什么是美的, 而没有回答美是什么。  美是什么?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困扰着历史上的哲人学者。千百 年来,他们各自根据对美的理解提出了自己的关于美的定义。每个人都能对 此发表些看法,但任何一种关于美的定义好像又都没有能被所有的人接受。 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一书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同希庇阿斯关于美的 对话。希庇阿斯是古希腊的诡辩家,以专教诡辩为职业。苏格拉底是古希腊 有名的大哲学家,知识渊博,机智而善辩。苏格拉底非常讨厌希庇阿斯的庸 俗浅薄。一次苏格拉底以讨教的形式向希庇阿斯发起诘难,对希庇阿斯所说 的关于“美是什么”问题的解答进行反驳。最后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道出一句谚语:“美是难的。”  “美是难的”的判断确实道出了对美的本质的探讨的艰难和漫长的道 路。人们对美是什么,它的本质是怎样的曾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讨论。据不 完全的统计,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定义就有十四五种之多。列夫·托尔斯 泰考察了 18 世纪中叶以后 150 多年间 80 位美学家、艺术家关于“美是什么” 的回答,最后发现“美”这个概念,对于那些“只讲不想”的人来说,是那 么明白易懂,而要给它下定义,各学派的学者都无法取得一致的意见。在古希腊,公元前 6 世纪的时候,有一哲学流派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一派的成员大多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们认为“整个天体就是一 种和谐和一种数。所以他们把美看成是和谐的结果。“美是和谐”的见解对 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许多美学家仍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这个命题。另一种观点认为“美即有用”。最早表达出这一观点的是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他说:“任何一件东西如果它能很好地实现它在功用方面的目 的,它就同时是善的又是美。”这种观点表达了美与功用的联系的一方面。 是这种观点合理的一点吧!还有一种观点是柏拉图提出来的。他认为,美是对“神明的理式”的分享。这一派认为“神是美的来源”。这种观点不仅影响了中世纪欧洲的美学 思想,而且一直延伸到 20 世纪的西方美学界。实际上,这派对美的解释等于 什么也没说,因为说“美来自神”,而我们没有任何人从神那里回来过,美 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也无从知晓了。  18 世纪法国文艺批评家布瓦洛认为:美是与真、善的统一。而美在于完 善是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沃尔夫的观点,他说:“完善的外形,或是广义的鉴 赏力为显而易见的完善,就是美。”  此外还有:美存在于观赏者心里;美是物体的一种性质;美是关系;美 在于自由鉴赏,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等观点。这些观点大都是哲学家根据自 己的哲学观演化出来的,是他们的哲学观在美学领域的表现,都不同程度地 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在美学领域里著名的还有那句“美是生活”的论断。这是 19 世纪俄国革 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比较地说,这种观点比以前的观 点更加丰富,更加深刻。但也不是很完善的。普列汉诺夫就曾批评他:“不 够了解关于生活的慨念在历史中是怎样发展的。”  马克思在并非论述美的时候提到: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 从而引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直观形象表现”。但是由于马克思并没有专 门地对美进行论述,而只是在有关问题上提到或是涉及到了美的问题,所以 论述也并不是完备的,这样一来,美学界对马克思的话也有不同的解释,并 没有完全统一起来。美的概念是与人类社会同时诞生的,是在人类社会的发 展背景中发展的。它的内涵和外延不变化,这就是美学的历史。  了解一点美学的历史,不仅对于弄清“美是什么”的问题有好处,而且, 你就会知道,在美学领域也有一个“哥德巴赫猜想”。  人的审美活动是以美的客体为对象,以人为主体进行的实践活动。人们 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会萌发美感。美感发生时,常伴随强烈的情感反应,使 人产生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舒畅、满足;同时美感发生时,具有愉悦性, 美的客体会使人赏心悦目。  当你登上北京香山的鬼见愁极目远眺时,北京市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 你感到心旷神怡;当你观看芭蕾舞《天鹅湖》时,被美丽的神话意境吸引, 被优美的舞蹈、悠扬的舞曲所陶醉。  美的感染力  好的艺术品都能打动人心,引起美感,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和感染作用。 而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小说、戏剧、音乐、绘画??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高尔基说:“我爱书,每一本书都为我打开了一扇面向新世界的窗户。” 这些精辟的格言,说出了书籍(当然不一定仅是小说)的价值和作用,它对人生有重要意义,那些有艺术性的作品就更是以动人的形象启动读者的 思维,引起想象,触动情感,使人陶醉。  作家古华在“文革”的极左狂潮下,偷偷留下了一部《红楼梦》。他每 天劳动之余,除了吃饭睡觉,就提心吊胆地读《红楼梦》。陋室外不时响起 武斗的冷炮声,批斗大会上传来的呼天抢地的口号声,欢呼某条“最新指示” 发表的鼓乐声、鞭炮声。但古华透过“大观园”,仿佛看到了游动在中国大 地上的封建幽灵,无所不在的封建幽灵??这种潜在的认识,在被他后来改 变为电影的小说《芙蓉镇》中已有体现。作家谭元亨说:“我还是爱书,书 里面有我的甘甜苦辣,有我的毁誉荣辱,有我生命的基因、链条??甚至可 以说,我的一生都将要靠书连接起来。唯有书,才能使我生命之火事业之波 永不泯灭??”,在“文革”中,他被押在学校的钟楼里,居然找到了《约 翰·克利斯朵夫》。周围是“杀!杀!杀!杀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的狂 呼声,他想到死,但是书给予他活下去的勇气。他说:“我总忘不了《约翰·克 利斯朵夫》最后的一节:克利斯朵夫背负着一个孩子要涉过一条大河,孩子 太沉重了,他要背不动了,但他知道,他背的正是未来??沉重的现实,在 我也是一种未来,我深信生活会偿还我的,这是书与生活同时给予我的启示。 于是我活下来了。书告诉我活下来,而我活下来也终于写出了书。”书感染了谭元亨,他从艺术的形象中悟出了真理,在感知、理解的心理过程中,产生了认识的飞跃。谭元亨深刻地谈出自己的体会:“书,也同生 活一道,告诉了我关于人的尊严,人的天性,人的情感,人的权利,人的一 切。我才有了那种宏博的人道主义激情,才敢于对一切不公正的、丑恶的、 罪孽的东西宣战。我才成为了我——一个不同于别人的我。”传说有个小偷在火车上偷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偷回去看完全书十分感动,最后鼓起勇气向报社写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 作品的感染力量,使小偷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萌生了除恶从善的愿望。  当然艺术的感染力也会有消极影响。比如有些学生看武侠小说入了迷, 天天想练成奇功,甚至到山林古刹去拜师,河南少林寺就接待过这类少年来 访者。有的少女看了《红楼梦》没能正确理解书中的进步意义而多愁善感如 林黛玉,书本身没有问题,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书中学到正面的东西。  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同样是很强的。音乐的特点是幻想,这正符合人们的 心理状态,因为人一生下来就处于未知之中,所以音乐特别能影响人,吸引 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 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旋律的时候, 我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起变化。”的确是这样,当你听到轻松抒情的音乐,例 如广东音乐《柳浪闻莺》、《雨打芭蕉》时,你就会感到愉快,当你听到贝  多芬或莫扎特的乐曲,你会产生丰富的想象。当你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你会产生一种力量。正因为音乐有巨大感染力,国外很早 就存在“音乐医学”的概念了。近代将音乐用于医学的是克梅特。他在 1846 年发表了《音乐对于健康和生活的影响》论文,论述了音乐的防病作用。特 别是对于精神疾病患者,音乐的感染力会使病人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当今不 少国家都有音乐治疗机构。  艺术的感染力不限于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绘画、摄影、雕塑等等,都 有各自的魅力,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把自己的情感,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自 己的全部才智融于作品中,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精品才能打动别人。郭沫若 在构思《地球,我的母亲》时说:“《地球,我的母亲》是民八学校刚好放 了年假的时候做的,那天上半天跑到福冈图书馆去看书,突然受到了诗兴的 袭击,便出了馆,在馆后僻静的石子路上,把‘下驮’(日本的木履)脱了, 赤着脚踱来踱去,时而又率性倒在路上睡着,想真切地和地球母亲亲昵,去 感触她的皮肤,受她的拥抱——这在现在看起来觉得有点发狂,然在当时却 委实感受着迫切。”可见,一首美的诗歌的诞生,正是创造美的作者在思维 活动中倾注了全部感情的结果,这样,美的感染力也就强了。  审美感知  很古的时候,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弹得一手好琴。有一天,公明仪 见一头牛在草地上吃草,他忽然想给牛弹上几曲让牛听听。于是,他就“轻 拢慢捻抹复挑”地弹了起来,尽管他是那样地动情,可再看那头牛依然是低 头吃草,无动于衷。公明仪很是失望,心想,这支曲子太高深了,牛听不懂 吧?于是他就换了一支曲子,一会儿用琴模仿蚊子的叫声,一会儿模仿小牛 唤母的叫声。这回牛的反应不同了。抬起头来,竖起耳朵听起来,摇摇尾巴, 走来走去,好像听懂了的样子。这就是“对牛弹琴”的出处。我们常用这句 成语批评人们不看对象而发表议论。这个成语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审美能 力是人所独具的一种特殊的能力。审美能力就是人识别美、欣赏美、评价美、 创造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基本条件是审美感知。没有审美感知就没有审美 能力,没有审美能力便没有审美活动。  当然完全没有审美感知的人是没有的,哪怕是完全没有文化的,根本没 有经过专门审美教育的人也有自己的审美对象和具有很敏锐的对某种“美” 的感知力。  审美感知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有意或无意的审美活动中发展起来 的。婴幼儿在某种程度上说不具备审美感知,两三岁的孩子有的能够从众多 的歌曲中听出他所熟悉的那首儿歌,并着迷地听上好多遍。这说明了这时的 孩子已经具备了低级的审美感知。如果经过严格的系统的培养训练,人的审 美感知能够达到很高的程度。据说一个训练有素的音乐指挥能从上百名演奏 员演奏中很敏感地听出一个不和谐音;一位成熟的画家能把常人看到的每种 颜色分出若干个等级。但是,非常可惜,由于我国审美教育的不健全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的大多数公民的审美感知限于一种非常低下的程度。这种情况在青年 学生当中更为严重。很多青年学生的审美感知粗糙,迟钝,变态,非强刺激 不能使之有所反应,非疯狂不足使之动情。患着“艺术维生素”缺乏症。美是多形态的,那么我们对它的感知也应是多渠道的。《红高粱》电影中几首插曲具有一种原始的、直抒胸臆的粗犷阳刚之美,而二胡演奏家刘天 华的二胡曲《良宵》,华彦钧的《二泉映月》却是一种哀婉的、含蓄的、细 腻的阴柔之美。被称为永恒的微笑的达·芬奇的那幅《蒙娜丽莎》画像蕴含 美,一种温柔的人性美;而中国的四川的大足石刻的佛像却有一种凝重的神 秘的美。贝多芬把对人生的思考化成了音符,创造出响彻千古的音乐美,而 在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的毕加索”的手下,美又以绘画的形式 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周恩来那由于伤病而微曲于前胸的左臂,由于其人格的 伟大,举止的得体而成为了一种风度美。在颐和园的谐趣园中你能领略到一 种人工的小巧的园林美,而你站在庐山的五老峰下,你体验的又是一种雄浑 的壮阔的自然美。  面对如此丰富的美的形态,如果我们无动于衷,无动于情,无动于感岂 不可惜!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审美感知变得丰富、深刻、健全呢? 首先我们应该有充分的审美准备,时刻以一种审美态度对待生活。如果你根本不想去感知美,你的审美感知对美紧闭着,那么你的审美感知是无从 发生的。例如,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展览,而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走进展厅,他的目的不是欣赏艺术,而是找人,并且是为了一件紧急的事,那么我们可以 说,再精美的艺术品对他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他到艺术展厅时没有审 美的准备。他对待这个艺术馆的态度不是审美的而是功利的。其实,在我们 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情形时有发生。春游时许多人首先注意的不是审美准 备,而过多注意的是物质准备,带上许多好吃的东西,穿上十分鲜艳的衣服, 准备的就是“吃”一顿,“玩”一阵。于是到了春游地点,对于树头嫩绿的 小芽透露的春意,温暖阳光照在背上的暖烘烘的春的气息??毫无感知,也 不准备去感知,所以,我们要想丰富、深化我们的审美感知,最好能以审美 态度对待生活。  其次是以情带动我们的审美感知。俗话说多情善感。过去,我们常把这 句话当成贬义词来看,其实,这种看法是一种无知的表现。  多情善感正道出了一条重要的审美感知规律。审美活动自始至终伴随着 强烈的情感活动,可以这样说,没有情便没有审美活动。试想一下,当我们 登上泰山,在破晓的料峭的山风里静静伫立,等待日出,云雾迷漫着久久不 肯散去,你等待着,你盼望着??这时你的情感是复杂的变化的,有些焦躁 之情,有些不安之情,“老远登泰山,我能看到日出吗?”你问自己。但更 多的是兴奋之情——我就要看到日出了!??就在这时云层慢慢散去,天边 变成淡黄、浅灰的颜色,瞬时天边露出红红的一角,太阳出来了??这时你 会觉得心头一悸,这时的情感是无法用言辞表达的,同时你也许会想得很多, 想得很远??如果可以把审美活动人为地划段落的话,那么,到这时在泰山 看日出的审美也就完成了中心段落。而整个登泰山看日出的审美活动都伴随 着情感的波涛,换句话说,没有情感便没有登泰山看日出的审美活动。情在审美感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情带感是审美感知的一条捷径。我们愿每人都有丰富的情感,愿你在新的幸福生活中享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 美感。审美理解  在审美活动中,对事物美的感知,只是美感的初发阶段。比如目睹“日 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碧如蓝”的景致;聆听育如莺声蝶舞般旋律优美的 乐曲;欣赏别有情趣、逼真传神的图画;吟咏琅琅上口、意境深远的诗歌, 顿时就会感到它们实在太美了。这是因为美的事物能够引起人们感官的快适 和精神的愉悦。然而这种对美的感受还是较低层次的,我们要想获得更加强 烈的美感感动、那就必须进一步理解美,即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继续去把 握事物美的内容、内涵和意味。  审美理解是美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活动,事实上美的感知、联想和 想象总是同理解、思维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正因为如此,人 们对美的认识才能既不脱离美的感性形象,又能把握住美的理性内容,使美 感不断地被拓展并深化。  美感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和直觉活动,而是以理性为主导的感性与理性 高度统一的意识流动,因此“用思有限者,不能得其神也”。  在审美活动中,不论欣赏和认识哪一种美,都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如对 自然美的欣赏,或日月星辰、大海森林、崇山峻岭等自然录致,或花卉虫鱼、 亭台楼阁、园林宫殿等人造景观,都能引起人们的感官快适和精神愉悦。但 是要得到深刻的情感感动,就必须有理性的认识来加以推动。我们欣赏到的 描绘自然美的诗歌、绘画、音乐等等艺术作品,无一不是通过作者的情感反 映出来的。例如李白诗《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 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太白峰巍峨高峻,神奇隽秀的自然景色,引起 诗人热烈的赞叹和奇特的遐想。“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以致产生“愿 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的愿望,显然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感情愉悦,其 中包含着复杂的思想活动在内,实际是在抒发他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 对于艺术美的欣赏,不能凭感性印象立即就可以认识。各类艺术作品中 的形象,都不是生活现象的简单抄袭,而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提炼、加工、 改造的典型形象。它一方面再现出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了 作者的审美理想、审美道德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需要反复琢磨,仔细品 味,才能深刻认识它所划分出的多种多样的美的范畴,进而深入挖掘其内涵, 才能获得正确的情感理解,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我们欣赏《大刀进行曲》, 乐曲高亢威武的旋律,豪迈雄壮的气势,会使你感受到一种坚无不摧的巨大 力量,动人心魄。而只有当你了解到这首乐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 景,掌握了它的审美价值,才会产生更加深刻的美感。又如当我们在人民大 会堂观赏到《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国画,画面上的江南景物,北国风光,云 海苍茫,旭日东升的壮丽景象,会给你一种波澜壮阔,生机蓬勃之美的享受。 如果你了解到这幅国画的立意是取材于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将两者 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理性思考,那么才会由模糊的意识进入到较高的意识,真正理解这幅画的主题,美感才会加深。 毫无疑问,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对于形成深刻的美感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审美理解力就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道德素养和文化艺术修养,有目 的、有意识地训练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广泛地与大自然、与社会、与艺术 接触,丰富内在的情感生活,积累审美经验,将感受导入理解,学会在形神的统一、情理的统一之中来认识美,经过循序渐进地不断努力,审美理解的 能力必定就会提高。审美价值  著名演员陈强在延安上演的《白毛女》话剧中扮演黄世仁,演出非常成 功,台下的口号声,抽泣声响成一片,许多人要冲上台打“黄世仁”,剧团 领导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观众;这是演戏,不是真的。陈强才算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戏散以后,有的观众心里还是憋了一口气,等到“黄世仁”出来的时 候,把他痛打了一顿。与此相反,几十年后陈强的儿子陈佩斯由于一段《吃 面条》的小品而闻名全国。所到之处,他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和款待。  陈强由于一场戏挨了一顿打,陈佩斯由于一段小品赢得了无数的微笑。 从父子俩经历的强烈对比中,我们想起了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审美价值。 为什么陈强会挨打呢?因为他扮演的黄世仁具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打 动了观众的心,点燃了观众内心的愤怒之火。为什么陈佩斯的几分钟小品那 么受人们欢迎,至今想起来还令人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呢?因为,陈佩斯的 表演也同样具有一种力量,虽然,这种力量不同于悲剧《白毛女》那么悲怆, 强烈。但是这种力量幽默,含蓄,持久。陈强父子塑造的艺术形象是根本不 同的,给人的感受也是截然相反的,但是他们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塑造的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内所包含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属性。只有能够给人以审美感受的审美对象,才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对象给人的审美感受越丰富,越持久,其审美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可以说, 审美价值是人对审美对象的肯定。审美价值按逻辑推理讲应该是一定的,因为我们的定义规定的是审美对象本身包含的某种属性,按理说,当某一审美对象处于相对静止、稳定的时 候,它的审美价值是不变的。但是实际上却完全相反。当人们评价一个审美 对象的价值的时候却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别。获“金熊奖”的电影《红高粱》, 在观众中存在有两种完全对立的看法,它实质上是对《红高粱》电影审美价 值的完全相反的评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在人们审定评价 某一审美对象的价值的时候,使用的不是同一标准。就像人们买东西用的衡 器标准不同,称出的重量自然是不一样的。对同一审美对象,由于每个人的 审美标准即审美价值观不同,评价自然不一样了。我们对社会上出现的对同 一审美对象做出的不同的审美价值的估价的现象,认为是一种很自然的现 象。因为,审美价值观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由对审美对象价值的感受 而产生的评价价值的心理倾向,而审美价值观又与一个人的心理特征,及知 识、生活经验、人生观、世界观等均有联系。所以,有不同审美价值观的人。 在感受审美对象的价值时就会以不同的需要、兴趣、思想观点、角度、层次 上产生不同的评价,而且就可能出现抬高或降低其审美价值的情况。对于我 们自己来说,在评价某一审美对象的价值的时候,注意多从几个角度,多从 几个层次,多从几个方面去分析,去评价,也许这样的评价会比较接近这个 审美对象的真实价值。审美价值的范围相当广泛: 自然美的价值大致在于给人一种纯粹的美的享受,怡情冶性,养精安神。或使人的身心趋于谐调宁静,或使人亢奋激昂。自然美的价值一方面在于对 人的生理的调节作用,一方面在于对人的心理的调节作用。在某种条件下还 能给人以哲理的思索和伦理的启迪。  春日的西湖,杨柳依依,莺声啭啭,游鱼自得,扁舟片片??你会感到 一种说不出的舒畅。在庐山三叠泉下,看飞泉直下,遥挂九天,气势逼人, 你会觉得自然伟力的博大。顺长江乘船入海,也许会引起你一阵哲学的思索: 人生也许就像长江历尽千辛万苦直赴世界大同。  自然美的审美价值的获得需要一种适宜的心境,换句话说,在欣赏自然 美的时候往往需要静下心来,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审美环境。  人创造的劳动产品及人本身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比如人的体态美、 仪表美、心灵美,不仅会给人以灵感享受,且能鼓舞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 同时,人类也按照审美理想创造生产劳动产品。这种劳动产品随着人类文明 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大到楼房、剧场、汽车、飞机,小到火 柴盒的包装、烟盒的装帧都含有一定审美价值,都能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它的审美价值更加广泛深刻。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在审美享受上,也体现在加深人对社会的认识方面。 在审美活动中,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对其审美价值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分析。这样做,对提高我们的审美水平是有益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世说新语》记载了一个生理变态的人,这个人嗜痂 成癖。有个人生了皮肤病,这个人去看他,没谈上几句话,这个人便偷偷地 吃起这病人掉在褥榻上的痂来。这个故事简直让人恶心,但这里面隐含着深 刻的审美问题——审美趣味。  人在接受外界事物的时候,具有选择性。比如说吃饭。南方人爱吃米饭, 北方人大多喜欢面食;上海、江浙一带的人爱吃甜食,而四川、湖南、湖北 的人常常“非辣不成席”,这种饮食习惯上的差别叫做口味不同。一个地区,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口味——美食趣味。  同样的,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也表现出不同指向。比如说,现在的年轻 人多喜欢现代艺术,迪斯科啦,霹雳舞啦,摇滚乐啦等等。老年人则喜欢传 统的民族艺术,京剧啦,昆曲啦,中国古典民乐啦等等。受过良好的高等教 育的人喜欢古典艺术的又相对多一些,交响乐,古典绘画受到他们的青睐?? 这种审美指向上的差异,反映了审美主体在理解和评价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各 种事物和现象的审美特点的能力。  审美趣味是在一个人的整个审美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它不是对审美对象 的理论的判断,而往往是带有感情色彩的直接评价,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表现 为喜欢、不喜欢、比较喜欢、非常喜欢等形式。怎样才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审美趣味呢?首先,要有高度发达的审美感知,审美感知是审美趣味的门户。其次,要善于辨别审美对象的审美品格。 审美趣味有丰富、贫乏、健康、病态之分。我们在欣赏美的活动中,对美的 品格了解得越透彻,我们的审美趣味也就越丰富越健康。一个人的审美趣味 丰富与否,健康与否,同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关。我们登泰山,对泰山要有所了解:泰山的特点,与泰山有关的历史掌故、诗词、最佳欣赏角度、最佳季节等等。你对泰山了解得越透越深,越全面, 你对泰山自然美的欣赏便会越成功。有时,我们问从泰山回来的不同的旅游 人,有的人能滔滔不绝地讲述泰山之美,有的人却三言两语,只能以一句话 概括“泰山美极了”,便再也说不出更多的审美感受。可见,为了使我们的 审美趣味丰富和健康,必须不断地提高我们的一般文化水平。人的审美能力的差异,也是影响审美趣味丰富和健康与否的因素。现在流行音乐非常受欢迎,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流行音乐这种形式是通俗的, 不需很多的审美知识、审美经验和审美能力便可欣赏。而交响乐便不然。要 欣赏交响乐,大多要对乐曲的构成、写作背景,以及作曲家的生平有大致的 了解,而且要具有一定水平的审美能力才能较好地欣赏。当然,不同的人欣 赏流行音乐与欣赏古典音乐同样会得到美的享受,这是毫无疑问的。美感的时代性  审美意识是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化的,它渗入人们的审美心理之中,给美 感也染上了鲜明的时代色彩。例如对人类自身形体美的追求,各个时代是不 同的。在我国,《诗经》的首篇《关睢》里唱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里“窈窕”就是苗条幽娴的意思。楚国文学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 描述他乡里的一位美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其中“腰如束素”的意思,就是腰像一束绢那样柔细。可见,在先秦时期, 人们是以苗条作为对女子体形审美标准的。  然而,到了唐朝,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很大改变,“所尚以丰肥为美” 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唐人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 面上的女子,无不是“曲眉丰颊”,“丰肌肥腴”。可见,唐人的审美标准 与前人的审美标准已经完全不同。按照我们今天的审美标准来看,体形孱弱 如“豆芽菜”不好,过于“发福”如“冬瓜”也不好,而应当骨骼匀称,肌 肉丰满,自然和谐,才称得上健美,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美感的时代性同样是由一个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在不同的生 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的基础上,各个社会发展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的居于主导 地位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要求,于是就形成不同的审美标准,产生 不同的审美趣味和审美鉴赏。米洛岛的维纳斯的遭遇就是一例。这座希腊雕 像,具有希腊妇女的典型特征,典雅大方的容貌,丰腴饱满的躯体,体现着 女性的温柔、秀雅、青春和健美,集中地表现了 2000 多年前希腊奴隶社会占 主导地位的审美理想。然而,在封建的中世纪,她却遭到基督教徒和修道院 的猛烈攻击,被称之为“女妖”。这是因为他们的审美理想,与维纳斯所展 现的审美理想是根本对立的。后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的萌芽和 形成,这古代的“女妖”才又“重见天日”。今天,维纳斯已为更多的人们 所喜爱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们,由于受着特定的社会实践内容和社会思想的影响及制约,总是按照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去从事美的创造,展示着那个时代的 精神风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而各个历史时代的艺术作品都会有不同 的特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 各个朝代人们的审美趣味是极不相同的。同是建筑中的塔,开封市的掯国寺 塔,系北宋时代所建,高 55 米,8 角 13 层,塔身外用 28 种不同形状的褐色 琉璃砖砌成,故称铁塔,砖面上塑有栩栩如生的飞天、坐佛、麒麟、立僧、 宝相等花纹和图案,反映了北宋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而西安市的大雁塔, 是唐代的建筑,高达 64 米,7 层,平面为正方形,塔型为角锥状,是楼阁式 砖塔的优秀典型,展现了唐代人们的审美情趣。同是雕塑,北魏、北齐时期 的形象飘逸自得,秀骨清相;唐朝则和蔼慈祥,丰满肥腴;到了宋朝却毫无 生气,顿失光彩。同是诗歌,齐梁体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唐朝则骨气端翔 而音情顿挫;到了宋朝便形式华丽而内容空乏。于是诗歌衰而辞赋兴。可见, 一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会渗透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归根到底,人们的美感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是的,原始 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懂得用动物皮毛、脚爪、牙齿来装饰自己,也 不知鲜花的美,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的人化进程不断地得到开拓, 人们的美感也由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相继出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乃  至出现了奴隶社会灿烂的商、周文化。在漫长的 2000 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 国人民从骊山脚下中国第一个封建帝王的寝陵——始皇陵,到明、清两代兴 建的宏伟庞大、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的故宫,在建筑、雕刻、绘 画、文学、音乐等等各个方面创造了无比辉煌璀璨的艺术成就。美的进程无 不鲜明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反映出各个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因此,我们在欣赏不同时代的艺术时,一定要了解那个时代的背景,掌 握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标准,这样才能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理解得 更透彻、更深刻,才能对它们作出正确的审美评价。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随着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审美观念、 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更新,不断发展。青少年们必须跟上时代的进 程,从小就应当培养符合时代精神的健康的审美趣味,以适应建设高度的社 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应当理解时代精神,明确当代人的审美 心理,继承历史遗留下来的、符合今天时代要求的积极的审美观念,扬弃那 些与时代要求不符的东西,才能创造出高于历史上任何时代的美好未来。  美感的民族性  美虽然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力量,然而,各个民族间的审美观念、 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却存在着许多差别。比如在我们看来,在脸上、身上涂 抹色彩或刻绘图案作为装饰,并不那么美观,因为这会损伤人的自然美。但 是,纹面、纹身在一些国家和民族中却颇为盛行。例如在苏丹的一些民族中, 就有纹面的习俗,他们根据人的脸形,划上又长又宽的面纹,辅有线条,技 术相当高超;突尼斯人和尼日利亚伊博人都使用染了颜色的刀;美国亚利桑 那州的一些印第安人和马来亚人则用荆棘在身上刻绘图案,来显示自身的 美。爱斯基摩人和东西伯利亚人更为特殊,他们用涂有黑颜料的针刺穿皮肤, 在身上绘制花纹,这当然要忍受更大的痛苦。关于纹身的起源,究竟已有多 少年的历史,尚无一致说法。但可以说,这一风俗已经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渡过了漫长的岁月,甚至有些民族还将纹身作为等级的象征。古希腊史书中 就记载着,没有纹身的人就不是好出身。  美感的民族性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每一个民族都长期生活在共同 的地域,过着统一的政治经济生活,形成了统一的生活习惯,接受着共同的 语言和文化传统,具有历史积淀的民族心理,所以造成了审美意识的浑厚的 民族性。这种审美意识的民族个性,表现于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反映 在服饰上,非洲的班图妇女,就喜爱在腰间缠绕着艳丽的大花布;苏格兰的 男子则喜欢穿花格子的短裙;阿尔及利亚南端的图阿雷格人,无论男女都习 惯披蓝色的披肩等等。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 汉、满族妇女在历史上曾喜穿旗袍;朝鲜族喜穿白色或粉色的长裙;藏胞则 穿黄色的藏眼;蒙族却穿褐色或绿色的大袍??真是绚丽多彩,无不展示了 民族特点。各民族的不同的审美意识,在艺术中获得了集中表现,因而形成了艺术作品鲜明的民族风格。中国的绘画与西方的绘画,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 中国的民乐与西方的管弦乐,中国的民族舞蹈与西方的芭蕾舞,不论在内容 上,还是在形式都有明显的差别。又如建筑,从威武宏伟的埃及金字塔,到 似长龙腾飞的中国万里长城;从气势磅礴的罗马庞培城的斗兽场,到端庄高 雅的希腊神庙;从豪华眩目的法国凡尔赛宫,到秀峰突兀般的美国芝加哥的 西尔斯大楼??展现着世界各个民族建筑艺术的风采,体现了不同的特色。 我们强调美感的民族性,但绝不能把审美意识的民族性与审美心量结构 的普遍性、共同性对立起来,强调艺术的民族特点,并不排斥各民族艺术之 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我们应当吸收借鉴世界上各民族的审美精华和优秀艺术,来丰富我们的艺术。 青少年们了解审美意识的民族性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因为这可以开拓审美视野,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望你以极大的兴趣,尽力 去了解世界各民族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广泛浏览世界名著,以增长你的见识 和才干;还望你能继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且能在未来创 造出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建筑、绘画、音乐、文学、电影、戏剧等等,为繁 荣我们本民族的文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 明,做出积极的贡献。美感中的联觉  明人贾唯孝在《登螺峰四顾亭》中写道:“雨过树头云气湿,风来花底 鸟声香。”他听到了鸟声的香味儿吗?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也有这 样的描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 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似的。”他看到琴声、嗅到了歌声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美感心理活 动中出现的联觉现象。  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必须通过视、听觉为主的感官来获取、选择、积累 审美信息,进入大脑后,由脑的各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组合而成审美表象, 获得情感上的愉悦。然而心理学认为,在审美的心理活动中,听觉、视觉、 嗅觉等感觉并不是孤立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往往会彼此沟通,一种感 觉可以唤起另一种感觉。这种奇妙的现象就称作美感中的联觉表现。它在美 的感知中极为普遍。例如,当我们见到不同的颜色时,往往会引起或凉或热 的温度感;看到大理石人体雕塑时,会产生触摸到肉体似的质感。欣赏吴玉 梅水墨画《葡萄》,就会仿佛嗅到玛瑙般晶莹的葡萄的清香(视觉中引起的 嗅觉);欣赏徐悲鸿的《奔马》,从骏马奔腾欲出的形象中,就会仿佛听到 急促的马蹄声响(视觉中引起的听觉);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牧歌》,随着 那浑厚的音色,深沉的旋律,我们眼前就会展现出茫茫辽阔的草原风光(听 觉中引起的视觉)??所有这些现象,都是脑神经兴奋所形成的暂时联系, 产生了统一的印象。由此说来,联觉并非特异功能,而是人所皆有的。这也 就不难理解贾唯孝的听香、朱自清的看琴声、嗅歌声了。美感中联觉产生的原因,往往与审美知觉的整体特性密切相关。在审美活动过程中,人在感知审美对象时,知觉并不是对审美对象机械地进行简单 记录,而是将不同感觉通道获取来的审美信息,经脑的各种分析器的联合活 动形成暂时神经联系,有机地组合成整体的审美复合形象,并形成完整的感 性意象储存起来。以后,当审美对象作用于某一分析器时,便会引起这些相 互联系着的其他分析器的神经兴奋,从而产生统一的印象。例如我们欣赏过(视觉)月季花的美丽姿态,闻到过(嗅觉)它的芬芳清香,反映到大脑中,月季花作为审美对象被完整地储存起来。后来,当我们欣赏一幅月季花的图 画时,画面虽然只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然而却能引起大脑皮层嗅觉神经的兴 奋,于是我们便仿佛会嗅到画中月季花的香味了。审美知觉整体性是人们在多次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经验,引起审美体验而形成的。对于从未体验的事,就不可能有审美知觉的经验,当然也不会 产生美感中的联觉了。白居易在《画竹歌》中讲述他欣赏画竹高手萧恍的画 时的感受:“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在视觉中产生了听觉感 受,这是因为他已有过竹子在风中发出声响的审美体验,所在以观赏画面上 的竹子时,视觉唤起了听觉。同样道理,正因为我们在大自然中有对鸟儿的 形态和鸟儿鸣叫声的体验,所以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乐器模拟逼真 的鸟鸣便会引起我们的视觉兴奋,仿佛看见群鸟雀跃的景象。  联觉与联想还经常联系在一起。联想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引起头脑中 储存的另外一些事物再现的心理活动。联想之中往往就有联觉。《列子·汤 问》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钟子期听到的是伯牙弹奏的琴声,在联想中却产生 了视觉,巍峨耸立的高山、浩荡奔腾的江河,油然呈现在他的眼前。可见, 联想与联觉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美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中,联觉具有促进美感的作用。作家在塑造形象 时,就经常采用描写联觉的语言,创造新颖别致、生动独特的艺术形象。例 如:“寒月上东岭,冷冷疏竹根”(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用 寒字来描写视觉中的月色,使人获得了温度的感觉;“红杏枝头春意闹”(宋 祁《玉楼春》),用表现声音波动的闹字来刻画杏花的姿态,使人于视觉中 获得听觉;而“哀响馥若兰”(陆机《拟西北有高楼》),则更是将听(响)、 嗅(馥)、视(兰)3 种感觉糅合成一体。欣赏者在感受这些形象时,范围 也就随之扩大了,延伸了,感受的内容也愈加生动了,丰富了。  审美感知是美感心理活动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视、听等感觉越敏锐, 那么所获得的审美信息才会越多,头脑中知觉活动所形成的审美表象也才会 更清晰,更生动,更丰富,那么,情感的愉悦定然更强烈,更深刻。因此我 们应当有意识地训练视、听觉感官,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应当积极投入到多 彩多姿的审美实践活动中去,亲眼看到生活的色彩,嗅到生活的气息,听到 生活的音响,触到生活的脉搏,使我们的审美感知发达起来,内心情感丰富 起来,这不论对提高美的感受能力,还是加强美的表达能力、创造能力,无 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美感中的联想  诗人白居易于浔阳江畔送别自己遭贬时交往的好友,下马登舟,借酒消 愁,无限惆怅。此时,忽听远处传来了琵琶声,白居易不禁欣喜万分,于是 立刻“移船相近邀相见”,请她来演奏助兴。这位身世悲凉的琵琶女技术极 为高超,弹奏时“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 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这样来形容它。 由此感情激荡,神驰遐想。白居易听到是琵琶的声音和旋律,可为什么却想 到了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水声呢?这就是在美感中产生的联想。  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即由当前所感知的事物引发,而回忆起有关 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起来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根据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联想是大脑皮质上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 活。由于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它们在人脑中的反映也就相互联系 着,其中某些对象或现象的再现,可以引起另外一些对象或现象的再现。例 如我们见到夜空闪闪发亮的星星,就会想到璀璨的宝石,甚至想到少女明亮 的眼睛;看到春天即将来临,就会想到百花盛开,万物复苏,也会想到繁荣 美好的生活??联想到的情景,作为美的意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是 富有美感的,自然会引起美好的愉悦和感情的激动。联想按照它所反映的事物间的关系不同,一般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几种形式: 第一,接近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或回忆,引起对与它在空间、时间上较为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回忆。  第二,相似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它与性质上或形 态上相类似的事物的回忆。第三,对比联想,即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同这一事物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回忆。 在美感中,联想对于形成美的认识,增进美感具有一定作用。借助联想,不仅能使审美对象在感知中呈现得更鲜明,更生动,进而还能使感知的形象中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在对自然美的欣赏中,借助联想,可以使感知到 的美的内容得到扩充,达到自然与人、客体与主体的完美统一,并由此扩展 到有关的人的性格和社会现象。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茅盾所赞美的白杨树, 陶铸所讴歌的松树等等,这些典型的美的形象,不都是美感中联想所产生的 杰作吗?  在艺术美的欣赏中,联想活动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艺术形象所没有直接表 现的、也不必直接表现的内容,从而更好地领悟其表达的丰富内涵,更准确 地把握其审美的价值。艺术家们都善于独具匠心地创造虚实相生的美的境 界,提供观赏者以联想、想象的广阔空间,笔未到而意已至,言虽尽而意无 穷。我们在欣赏时,也必须展开联想、想象,才能由此及彼,探隐知显,领 悟其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比如齐白石笔下欢快游动的鱼、虾,画面上并未表 现出水的清澈,也不见波纹。如果你展开联想,必然会想到柳宗元散文《小 石潭记》中对鱼儿的描绘“皆若空游无所依”,或“依然不动”,或“往来 翕忽”。此时,你定会感到意味更加深远。又如,鲁迅小说《一件小事》的 结尾:“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到此戛然而止,留下一片回味和思 考的空间,你在这里一定会联想到许多有意义的事,从而加深对作品形象所 表达的丰富内涵的理解。  丰富的联想活动可以增进我们的美感。因此,有意识地培养联想能力十 分重要。丰富的联想来源于审美经验的丰富积累,我们只有努力提高文化修 养,积极投入到多彩多姿的审美实践中去拓展精神世界,陶冶情操趣味,才 能为联想积攒丰富的素材。进而还应当积极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采用类比 性寻求、相关性寻求、对比性寻求等方式,在耳闻目睹的美的形象中,多方 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捕捉更多的东西,扩大思维的范围,那么你的联想能 力才会更加活跃,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美的感受能力便会得到 极大的提高。  美感中的想象  大诗人李白在诗中写道:“白发三千丈”(《秋浦歌》),“燕山雪花 大如席”(《北风行》)。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 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人如此丰富生动的想象,将我们引入一个奇特的境界,令人神驰遐想, 情感荡漾。可见,不论是美的欣赏还是美的创造,都需要有想象活动的参与。 在审美心理活动中,想象是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所谓想象,就是人们在 头脑里将已有的表象,通过脑的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与联想 不同,联想只是一种回忆,只是想象的初级阶段,而想象是新的,没有直接 感知过的事物形象,有些则是事实中不存在的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形象。所 以说,想象的最大特点就是新形象的创造,它与形象思维有着内在的联系, 而与抽象思维有着明显的区别。  审美想象就其分类来说,有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审美再造想象是根据 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审美新形象的过程, 如人们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想象过程;而审美创造想象则不是根据现成的描 绘,却是一种独立地创造审美新形象的过程,如艺术家们创造典型形象时的 想象过程。这两种想象在欣赏和创作中虽然各有侧重,但并不是相互孤立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在审美心理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艺术创作时,艺术家们总是在原有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杂取、博采, 并通过想象,分析,改造,综合,集众美于一炉,创造出比普通实际生活更 高、更美、更集中、更理想的艺术典型,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艺术是靠想 象而存在,没有想象就没有文学,没有诗,没有童话。”惟有想象才能达到 经验所不能企及的审美境界。对于欣赏者说来,人们需要通过作品的语言或其他物质手段的描绘,借助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没有感知过的人物与景物形象,从而获得美感享受。 例如没有到过祖国西北边疆的人,阅读碧野的散文《天山景物记》,通过作 品语言的中介,就能感知到它所描绘的天山 4 幅壮丽的画卷,在想象中便会 在脑际呈现出北疆千里牧场的绮丽风光,领略到那里的风土人情和奇珍异 品,从而得到感情的愉悦。又如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生活的人,阅读鲁迅的小 说《祝福》,就会在想象之中进入到作品所再现的生活情景内,仿佛亲身体 验到祥林嫂的悲惨生活和不幸遭遇,产生如同置身于现实生活本身那样强烈 的真实感,于是感情为之震动,心灵受到撞击。欣赏者在想象过程中,一方 面要受到作品所创造的形象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则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 知识积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去体验,去领会,而不只是在头脑中复制作 品描绘的形象。人们总是对艺术形象作无形的补充、扩大和延伸,从有限的 形象,去领悟并感受它所表现的更广阔、更丰富、更深远的内容和意义,由 一见十,因少知多,探隐知显,从而更好地把握它的美学价值。  当然,想象这种心理活动,并非只是在美的欣赏和艺术创作中才独有, 在人的任何创造活动中,想象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心理因素,例如工程师的 设计、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等等,这些以抽象思维为主的活动中,想象也起着 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离开了想象,那么,也就不可能有预见,有发明。正 如郭沫若所说的:“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  缚,才能发展科学。”但是,美感中的想象,无论是欣赏美,还是创造美, 与科学研究中的想象活动之不同,主要在于审美心理活动之中的想象与形象 思维、情感等因素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形成了独自特点,其想象中形象的 独异性、鲜明性和生动性,是科学中的想象所无法比拟的。  在美感心理活动中,情感与想象,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情感 推动着想象的开展,飞腾,深化,反过来,想象又推动着情感的发展,荡漾, 深化,从而激起强烈的感情,得到深刻的美感体验。例如毛泽东写《蝶恋花·答 李淑一》这首词,是因他深切地缅怀革命烈士而思绪万千,炽热真挚的感情 引起大胆而丰富的想象:忠魂升天,吴刚敬酒,嫦娥献舞,忠魂飞泪,天上 人间,不同时空的各种意象融为一体,将对烈士的悼念与对烈士的赞美完善 地统一起来。  创作如此,欣赏也如此。人们在欣赏美的对象时,想象也总是伴随着对 再造形象的强烈情感体验,而引起喜、怒、哀、怨的情感。譬如你阅读小说《红楼梦》,随着作品的描绘,在你的想象中就会呈现出各种纷繁的生活场 面,各种鲜明的人物形象,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若有所思,若有所悟,甚 至宝、黛的爱情悲剧命运会使你感动得落泪。正如霍布斯所说的那样:一个 小说迷“总是把自己本人的想象和他对别人的所作所为的想象合在一起,例 如想象自己是赫喀琉斯或亚历山大”。这一点儿也不奇怪,正是情感在想象 中发生的作用。总之,审美想象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培养并发展审美想象能力,特别是创造想象的能力,对于青少年说来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对于提高审美 鉴赏能力十分有益,而且对于培养创造美的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想象不等 于胡思乱想,胡编乱造,而必须以丰富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必须符合审美规 律。因此,希望你在绚丽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有意识地培养观察力以丰 富审美经验,在此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腾飞,去表现美,创造美!美感的共同性  美感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差异性,但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 阶级的人们,也存在着美感的共同性。那清奇秀丽的桂林山水;美丽奇妙的 日本富士山;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风景如画的塔希提岛;声震若雷的 尼亚加拉大瀑布??古往今来,不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哪个阶级的人都 会为之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感受,也有“菊残犹有傲霜枝”的感 受,更有“战地黄花分外香”的感受。这不仅是因为美感有个性差异,而且 是因为美感中的愉悦性与功利性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同一部作品, 欣赏者也总是从自己的时代、阶级的条件及需要出发,并结合个人的审美经 验去感受,去理解,去鉴赏的。所以说,美感的共同性和美感的时代性、民 族性、差异性,是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  美感的个性差异  美感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美的主观反映。客观存在的美,只有经过审 美主体的心理活动,通过主体的思想和感情的体系,才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 审美感受。由于人与人的情况和条件不同,对同一审美对象的反映正确与否, 深刻与否,强烈与否,则往往会出现明显的差异,甚至同一个人面对同一审 美对象,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条件下,也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 这是因为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不仅仅依赖于审美对象的刺激,而且还依赖于 审美主体本身的心理内容和个性特点,受到个人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到郊外旅游,同是观赏蓝天 上飘浮的白云,有的人觉得它像是一团团棉絮;有的人觉得它宛如是一堆堆 白雪;还有的人觉得它仿佛是一群群绵羊??审美感受如此丰富多彩,真是 “各以其情而自得”。同是欣赏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作者将隽美的池潭 描绘得清新而有生气,水声、山势、岩石、笪竹、游鱼,如图画一般,逼真 可感。可是对于不同的读者,在脑际会勾画出各色各样的小石潭的形象,也 会产生十分不同的情绪体验。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这个人物,对于阅历深的老人,与对于好奇而天 真的青少年来说,在他们心目中的样子是绝然不同的,因为人们总是以个体 的心灵去体验,以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来再造艺术形象,其领悟会各异其 趣。这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读者所推见的人物,却并不一定和作者所设 想的相同,巴尔扎克的小胡须的清瘦老人,到了高尔基的头里,也许变了粗 蛮壮大的络腮胡子”《花边文学·看书琐记》)。形成美感个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人们的审美能力不同,会直接影响到美感的个人差异。所谓审美 能力,是指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所具有的心理能力。任何美的对象, 对于欣赏者来说,都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审美感受能力,才能感知并领悟 到它的美。要欣赏音乐的美,就必须具有感受音乐的耳朵,要欣赏绘画的美, 就必须具有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如果缺乏这种审美能力,那么再美的对象也 难以被他所感受。由于每个人在知觉、联想、想象、思维以及情感等方面的 能力不同,存在着高低强弱之分,因而审美感受也就会有深刻浅薄之别。其次,审美主体的文化艺术修养不同,在欣赏美和艺术时所产生的美感也就不同。例如俄罗斯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丈化艺术修养不高的人可 以一般地欣赏它,而另一些具有深厚文化艺术修养的人,却能从官能、感情、 理智等方面去欣赏它,从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得到极大的审美 享受。  再次,审美主体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不同,势必也会造成美感的 个人差异。在美感心理活动中,欣赏者总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情绪记忆和 思想感情进行感知、联想和想象,反映并理解审美对象。由于个人的生活经 验、情绪记忆和思想感情不同,因而对美的对象的反映、理解和感受也不尽 相同。比如同是欣赏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四乐章,有的人理解它 反映的是急剧的、忙乱的和紧张的港口生活,有的人就认为它是坚定威武、 步伐整齐的进行曲。面对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中,有的反映十分强 烈,有的则反映比较淡漠,有的感受非常深刻,有的感受却极为肤浅。这就 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红高粱》会在不同层次的观众中引起不同的反响。    最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特定的心境、注意力等心 理因素,对美感的个人差异性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在美的欣赏中经常会表 现出个人的兴趣和偏爱,有的人喜爱音乐,有的人喜爱书法;有的人喜爱油 画,有的人喜爱水墨画;有的人喜爱巴金,有的人喜爱老舍等等,无不体现 出人们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人的心境处于某种状态,那么他往往 就会以同样的情绪去看待一切事物。不同的心境,会使人的审美活动和感受 染上不同的情绪色彩。所以,每个人的美感无不深深地打上了自己个性心理 特征的烙印。  综上所述,人的美感因个人主观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差异,这是必 然的,也是合理的。然而必须强调一点,在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美感的主 观差异性,美的感受或浅,或深,或强,或弱,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审美对 象本身的审美属性。对美的欣赏可以有偏爱,但是对美的理解和判断却不可 有偏见。要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那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增长知识, 加强文化艺术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感情。己的生活经 验、情绪记忆和思想感情进行感知、联想和想象,反映并理解审美对象。由 于个人的生活经验、情绪记忆和思想感情不同,因而对美的对象的反映、理 解和感受也不尽相同。比如同是欣赏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第四乐章, 有的人理解它反映的是急剧的、忙乱的和紧张的港口生活,有的人就认为它 是坚定威武、步伐整齐的进行曲。面对同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欣赏者中,有 的反映十分强烈,有的则反映比较淡漠,有的感受非常深刻,有的感受却极 为肤浅。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影片《红高粱》会在不同层次的观众中引起不 同的反响。最后,一个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以及特定的心境、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对美感的个人差异性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在美的欣赏中经常会表 现出个人的兴趣和偏爱,有的人喜爱音乐,有的人喜爱书法;有的人喜爱油 画,有的人喜爱水墨画;有的人喜爱巴金,有的人喜爱老舍等等,无不体现 出人们需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此外,人的心境处于某种状态,那么他往往 就会以同样的情绪去看待一切事物。不同的心境,会使人的审美活动和感受 染上不同的情绪色彩。所以,每个人的美感无不深深地打上了自己个性心理 特征的烙印。综上所述,人的美感因个人主观条件的不同而存在着种种差异,这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然而必须强调一点,在审美活动中尽管存在着美感的主 观差异性,美的感受或浅,或深,或强,或弱,无论如何也不能改变审美对 象本身的审美属性。对美的欣赏可以有偏爱,但是对美的理解和判断却不可 有偏见。要提高个人的审美能力,那就必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增长知识, 加强文化艺术的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感情。审美心境  心境是人的情绪的一种,是指一个人持续时间较长的精神活动的情绪状 态。在美感主理活动的过程中,审美主体的情绪状态经常影响着人的审美知 觉和审美感受。  心境具有蔓延性和扩散性的特点。不同的心境可以使人们对周围的一切 都染上各种各样的感情色彩,以致影响到人们的整个行为的表现。我们在生 活实践中往往会有这样的切身体验:在情绪欢快的时候欣赏周围的景物,就 会觉得山欢水笑,鸟语花香,生机盎然;而在情绪不好的时候,目睹到的一 切景物又似乎变得黯然失色,愁山闷海,冷落萧条了。这正是由于心境的不 同而导致的截然相反的审美感受。中国有句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 而喜”,反映的就是这种心理现象。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事实正是如此,审美主体的心境状态,直接影响着主体对审美对象的知觉内 容,并且将对象蒙上一层特定的感情色彩。例如,唐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 爆发了。这时,正在江南隐居的诗人李白毅然参加了率师由江陵东下的永王 李璘幕府。他写下气势豪迈的诗句:“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永王东巡歌》)充分反映出他当 时的激昂慷慨的情绪。然而,事隔不久,李璘不听肃宗命令,想乘机扩张自 己的势力,结果被肃宗派兵消灭了。李白也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随后 又被流放夜郎,由此他的心境堕入极度愁惨愤懑之中。在流放途中吟道:“楚 江清若空,遥将碧海通。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 风。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江夏别宋之悌》),诗中的景物全都 笼罩着一层抑郁悲恻的感情色彩,正是他那无比痛苦的心境写照。当李白流放行至白帝城,突然得知遇到大赦,重新获得了自由,不禁欣喜若狂。在他兴高采烈地返回江陵一带时,心境当然与前不同。“朝辞白帝 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 帝城》),他所目睹的所有景物又都染上了明朗、轻快、喜悦的感情色彩。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心境对审美感受的影响极其明显。由于审美感受依赖于审美主体的心境状态,因而不同心境的人在观赏同一景物时,审美知觉的选择、审美感受和理解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同是处在 春雨绵绵的环境中,心境快活的人,就会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 却无。正是一年春好时,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著《早春呈水部张十七员 外》)的审美感受;而心境感伤的人,则会有“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 独自归。远路应悲春蜿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著《春雨》)的另一 番审美感受。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以情观和情中景。可见,审美主体特 定的心境一旦渗透进美感心理活动之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获得 不同的审美效果。  美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活动。在美的欣赏和创造中的感知、联想和想象 总是渗透着人的主观感情色彩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二者相互交融, 彼此促进,从而形成一种意境美。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诗中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 壮丽景象与诗人广阔的胸襟、蓬勃向上的情绪融为一体。“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夕阳西下中美  丽而宁静的山村景物与诗人悠闲、恬适的心境彼此渗透,相互吻合;而“玉 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 甫《秋兴》),萧瑟阴森的暮秋景色与诗中飘泊悲凉的心境相互叠合在一起。 所以说,客观的自然景物与主观的情感在美感意识中总是有机地统一起来 的。  心境与审美感受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审美活动中保持良好的心境具 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积极、欢快的心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乐观地去对待生 活,从而激发健康的审美情趣。在这种心境之中,就容易产生肯定的愉快的 情绪体验,当欣赏美的事物时定然会感到它更美,由此产生强烈的愉悦的感 情。与此相反,消极、忧郁的心境会使人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因而抑制审 美情趣。在这种心境下,对事物往往容易产生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当 看到美的事物时也不会感到它美,甚至还会蒙上一层消极灰暗的色彩,断然 不会产生愉快的感情。  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心境的引起有多方面的原因:有的是由于重大意 义的事件、活动的成败或环境的巨大变化所致;有的则是由于对往事的回忆、 偶然的遐想或对未来的憧憬所引发;还有的是由于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精 力的旺盛或疲惫所造成等等。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比较稳定的心境: 有的人经常处于朝气蓬勃的心境中,即使遭遇逆境或挫折,也能保持乐观的 心境;有的人则经常处于抑郁愁闷的心境中,稍遇困难或挫折,便会心灰意 冷,萎靡不振。这种心境是受一个人的思想、观点、理想和世界观支配和驱 使的。因此,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心境的 主人,进而应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性格,积极培养良好的心境, 努力克服消极的心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并从色彩缤纷的 现实生活中获取到更加丰富的美感享受。  审美移情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播放,那一曲曲哀婉动人的插曲更增添了几分 凄凉的悲剧气氛。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黛玉葬花那场戏:四月二十六日,时 交芒种,众花凋谢,花神退位。芒种这一日要设礼祭祀礼花神。这一天众姐 妹都在园中玩耍,独不见了黛玉。此时黛玉正在园中葬埋落花。她怜惜那些 纯洁的花,恐被污淖沾污,所以将落花扫起,装入绢袋中埋上,让它们日久 随土净化。面对这些落花,不免想起自己的身世,落起泪来:“花谢花飞飞 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 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 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 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本来秋春代序,花落花开是自然规律,本来是无情之物。可生性多情的 黛玉眼中,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都含有了情感,有了性格,带着悲欢,以至 使她痴情地向无知的草木倾诉衷肠。止像黛玉葬花辞中所唱“侬今葬花人笑 痴”,局外人看葬花之举确乎有颠痴之症,但是对于当事人来说,外界草木 仿佛是有情感的,能通人语的。这种审美活动中将没有知觉的自然景物赋予 人的感情的现象叫做移情。审美移情有时是人把自己的感情、性格、情绪移到他物之中,形成交融的境界而浑然一体。 审美移情理论是法国心理学家立普斯确立的。人们对这一理论有不同的看法,但审美移情现象在审美活动中,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常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体验到这种现象。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 爽,山也欢来水也笑,其实正是这种审美移情现象。许多艺术创作也经常调动多种手段企图唤起人们的移情效应。尤其是电影,每当故事出现悲壮的情节的时候,常常出现大海苍松的画面;每当有人 病危呻吟之时,常常是电闪雷鸣,或是阴云惨淡,凄风苦雨的画面。编导的 用意在于想唤起人们的移情效应。可是却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人们称之 为电影八股。因为,编导们常常忘记了审美移情不是强加的,而是自然而然 发生的,是电影给人的艺术感染力到达一定程度时自然发生的。如果电影给 人的印象是伪假的,不可信的,观众根本没有进入戏中去,任凭你再呼风唤 雨也是无济于事的。审美移情效应是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的一个极至境界。它的出现需要长时间的情感积累、很高的审美感知和适宜的审美环境。 情感是审美移情的基础,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杜甫那句名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便是很好的例证。正是由于杜甫在动乱的年代,眼见 得国家破败,人民水火,他心中的悲愤之情犹如快爆发的火山,溃堤的黄河, 只有在这时他才可能对着花落泪,看到鸟飞而痛心。敏锐的感知和适宜的审 美环境是必须的。现在,我们的许多审美活动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常常与我们的审美感知迟钝、审美环境不佳有关。  比如说,我们进行祖国山河的审美活动,审了半天,往往无动于衷,或 是空洞地说几句口号“祖国真美”之类的话。这里面的原因除了感情平时没 有积累到一定厚度外,审美环境不佳也是一个原因。欣赏祖国山河美时,不 注重内心的体验,而是乱哄哄地交谈,吃喝,追逐跑闹。在这种环境中怎会  有真正的美的体验呢?这是审美移情效应的一方面问题。另一方面审美移情 效应有时也要加以控制,不然会闹出大问题。  据说福楼拜在写作《包法利夫人》小说时,写到包法利夫人服药自杀时, 福搂拜竟也出现了中毒现象。歌德中篇自传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问世 以后,受到青年的热烈欢迎,许多青年穿上了主人翁的服装,有的竟移情过 度,认为自己就是维特而自杀身亡。  在我国的青年中一度出现琼瑶热,少男少女对琼瑶小说热衷无比,据说 也有青年由于自比小说中的人物,而导致精神失常的。  中国明代大戏剧家写的《牡丹亭》非常成功,一上演,据说连《西厢记》 那样的名剧都售价大减。娄江地方有一女子俞二娘特别爱读,最后移情过度, 陷入剧情中不能自拔,最后竟气断身亡。  移情现象从根本上讲是由审美主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和心情所决定的,审 美主体的社会条件的影响不同,心情不同,对自然对象所产生的移情内容和 结果,也不会相同。因此,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认真加以鉴别。借 助移情现象,可以表达更为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应当在生活实践中积极培 养健康的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绪,学会运用移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 我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更生动,更形象,更活泼,更富有情趣。  审美距离法则  有个叫郭六芳的农家妇女,家住湖畔,终年辛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并未感到家乡怎么美。一日乘船外出多日,返回家乡时眺望家乡景物,落日 余辉,竹篱茅舍,碧波帆影分外美丽,心有所感,随口吟出:“侬家住在西 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这首诗中隐 着一个审美的法则——审美距离法则。  我们都有过这种经历:由于某种原因离家多日,一日返回,家中的一切 都有一种温暖亲切之感:桌上的台灯燃亮一个亲切的微笑;窗台上的那盆四 季海棠绽开温暖的问候;你一会儿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上几页,一会儿又 放一曲听惯了的磁带倾心收听??你处于一种微微的激动之中,心头洋溢一 种淡淡的美的感受。其实这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平常,也许有的东西曾招人 烦恼。可是在你外出多日,忽然返家的那一时刻,这一切都罩上一层美的色 彩。是什么使得它出现这种效果呢?即审美距离。  本世纪初,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在他的《心理距离》一书中,提 出了美学中的著名的“审美距离”说。布洛提出,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保持 适当的心理距离,是审美活动的一项基本原则。布洛说,这种距离不是简单 地指时间或空间距离,而是审美活动的心理距离,这个法则在我们的审美活 动中起着作用。布洛强调的是心理距离。其实审美距离中的时间距离、空间 距离在审美活动中也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这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审美活动是要保持一定的时间距离。中国有句古谚“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一件艺术作品,或是一处自然风景,我们 初次看到,会引起一种美感。如果我们进一步澄心静虑地揣摸观赏,我们的 美感会加深,变得丰富,但是如果看得久了,会腻烦,美感会淡化,甚至消 失。正像克雷洛夫寓言“杰米扬的鱼汤”一样,老是请人家喝一种汤,不管 这种汤多么鲜美,也总有腻烦的时候。同样的,一件艺术品许久不看,有一 天拿出来看看,美感又恢复了,甚至有了新意。普希金有一首题目叫《一朵 小花》的小诗非常形象地令人信服地道出了审美时间距离的效果:“我看见 一朵遗忘在书本里的小花/它早已枯萎,失掉了清香;/就在这时,我的心灵 里/充满了一个奇异的幻想:/它开在哪儿,什么时候?哪个春季?/它开得很 久吧?是谁摘下来的,/是陌生的或是知友的手?/为什么又会被放到这儿 来?/是为了纪念温存的相会,/或者是为了命中注定的别离,/还是为了纪念 孤独的漫步,/在耶静寂的田野,森林之荫?/他是不是还活着,她也还活着 吗?我们现在栖身的一角又在哪儿?/或者他们都早已枯萎,/就正像这朵无 人知的小花?”一朵小花,本来它的美就是有限的,而且又已经枯萎。但是 由于时间距离,它一下子又获得了那么美的属性,引起诗人那么丰富的联想, 这首小诗道出了审美时间距离法则的奇效。  审美活动也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听音乐,看电影都要有一个适中的 空间距离,太远了听不清,看不真,太近了震耳晃眼,压抑难受,都会影响 审美效果。看油画太近了,只能看到一块块的色块,太远了也同样看不清细 节,只有适中才能领略作品的美的魅力。审美,空间距离法则,如果再进一 步探讨的话,审美活动不仅要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还应包括适当的角度和 适当的观赏点。比如说观赏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如果正对着祈年殿,稍觉呆 板,如果稍稍侧着一些,不仅看到了祈年殿的全貌,而且背衬着殿外的百年  青松,观赏效果会更好。当然审美的心理距离在审美活动中也起着很重要的 作用。一个偷盗者,他潜入故宫,他是无论如何也无心、也不可能领略故宫 的建筑美的。同样的,我们为了某个实际的目的进入公园,我们也不会很好 欣赏公园里的美景的。谁的功利越重,谁的审美感受就越少。这也是一个很 普遍的现象。  审美距离是审美活动中不可忽视的心理现象,掌握运用好审美距离法 则,能提高我们的审美效果,提高审美能力,更好地享受美,陶冶性情,使 自己成为一个纯美的人。  怎样提高审美观察力
成为本站VIP会员,
若未注册,请点击 成为本站会员.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电子书均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情况,请立即和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作相关处理。
                                   
蓝田玉PDF文档网致力于建设中国最大的PDF格式电子书的收集和下载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主人翁意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