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需要哪些资料测绘怎么测 要注意哪些细节及前期准备工作 谢谢!

当前位置:&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为粗略地测定周围环境中的SO2含量,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表1&&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对每次空气质量测定中的SO2最高浓度限值
SO2最高浓度限值(单位mgom-3)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在试管中装入适量的水(保证玻璃导管的下端浸没在水中),然后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填写实验操作方法),将会看到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填写实验现象),则证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已知二氧化硫与碘水的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向试管中加入1.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27×10-4的碘水(此时溶液的密度与水的密度近似),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后再加入2-3滴淀粉溶液,配制成溶液A.测定指定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时,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反复抽气,A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3)课外活动小组分成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和溶液A,在同一地点、同时测量空气中的SO2含量(两个小组所用时间相同、所用装置和药品均无问题).当反应恰好完全进行,记录抽气次数如下(假设每次抽气500mL).请将表填写完整(计算时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表2&&不同组别的测量值:
空气中SO2的含量(单位:mgom-3)
(4)通过测定并计算,你判断出所测地点的空气中SO2的含量属于三级标准(填表3中所列举的等级),你认为第一小组(填“第一”或“第二”)小组的测定结果更接近实际值,原因是第二小组的抽气速度过快,造成空气中SO2与碘未充分反应,产生较大误差.
解:(1)若要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首先理解单向阀的作用:单向阀原理说明:当注射器推活塞时,①关闭,②打开;当注射器拉活塞时,①打开,②关闭.因此应该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导致试管内压强减小,若看到浸没在水中的玻璃管口处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答案为: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从提供的化学方程式不难看出,当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不再有单质碘,溶液的蓝色就会消失.故答案为:蓝,无色
(3)由于所取得碘水是一样的,因此两组实验中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一样多,为了使二氧化硫气体完全被吸收,因此抽拉气体时要缓缓地进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参与反应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I2+2H2O=H2SO4+2HI
64&&&&& 254
X&&&&& 1g×0.0127%
X=0..032mg
第一组:-6m3
=0.53mg/m3
第二组:-6m3
=0.46mg/m3&&&&&&&&&& 第一组:0.53mg/m3;第二组:0.46mg/m3.
(4)由于第二组抽气速率过快,造成空气中SO2与碘水未充分反应,产生较大误差,所以第一组更实际符合.
②三级,第一,抽气速率过快,造成空气中SO2与碘水未充分反应,产生较大误差.
故答案为:
(1)向外轻轻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蓝;无;
(3)(第一小组)0.53;(第二小组)0.46;
(4)三级;第一;第二小组的抽气速度过快,造成空气中SO2与碘未充分反应,产生较大误差.
弄清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必须要保证装置能形成一个密闭的体系和引起密闭体系内的压强的变化,由于当注射器推活塞时,①关闭,②打开;当注射器拉活塞时,①打开,②关闭,因此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时,为使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应拉注射器的活塞,使装置内的压强减小,从而在浸没在水中的玻璃导管口会看到有气泡冒出.由于SO2+I2+2H2O=H2SO4+2HI,当单质碘恰好完全反应时,淀粉遇碘变成的蓝色就会消失,从而根据参加反应的碘的质量即可求出二氧化硫的质量,从而确定此地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评公司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