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诸葛亮帮助刘备这么大的能力都帮不了刘备统一三国?

        地球人都知道,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放弃了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是榜样,是标尺。这个榜样和标尺,主要是指高风亮节,功业卓著。儒家的忠孝仁义,是他们毕生践行的标准。作为有眼光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当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朝廷已经不是大汉的朝廷,要想践行忠义,自然不能投靠曹操为虎作伥。一个人做什么决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在内因,在于其为人,在于其性格。可以说,这是诸葛亮不选择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第二,诸葛亮的理念。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国理念是内儒外法,实行儒家的仁政,而曹操实行的却是霸者之政,强权政治。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齐注定不会长久。除非一方只领薪水不干实事,但这明显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不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  综合以上两点,曹操不被诸葛亮看中,在情理之中。  第三,刘备的魅力。有着皇族身份的刘备,还参与密谋诛杀曹操,这是对大汉朝廷难得的忠诚。这在感情上就与深受忠孝思想影响的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层。此外,刘备在平原、徐州任上实行仁政,仁义之名远播,这对于崇尚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同样推崇仁政的诸葛亮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刘备礼贤下士,被称为天下英雄,在当时名头不小,这一点诸葛亮也必然会有所考虑。  第四,刘备的空间。虽然刘备声望很高,但此时除了手下有一批雷打不散的人以外,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刘备还在困境当中。诸葛亮如果能辅佐刘备脱离困境,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乃至克竟全攻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间大有可为。同时,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说留给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因此,诸葛亮更加倾向于刘备。  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是看上了发展空间。依据是赤壁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张昭挽留他跳槽到孙权手下打工,他推辞了,理由是:孙权是个很不错的老板,不过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这个依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约几个朋友在酒场饭桌上随便侃侃就行了,拿出来忽悠人,就有点不负责任了。  试想,诸葛亮怎么可能当着孙权员工的面说人家老板不好?何况此时诸葛亮代表刘备一方有求于孙权,说孙权的不好不是没事找抽么?诸葛亮注定只能说孙权是个好老板,然后再找一个委婉的理由拒绝。大家都是聪明人,理由编得太离谱了没有人会相信,因而诸葛亮以发展空间为理由来拒绝。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个比方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尤其是学生时代的早恋,拒绝对方最常用的理由是: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其实大多数情况不是真的不想谈恋爱,而是不想和你谈,但直接说“我看不上你”实在太伤人了,因此换一种委婉的说法而已。可不能会错了意,否则就要闹出笑话了。  再者,说诸葛亮在曹操手下发展空间不如刘备,不过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问题。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荀彧、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认识的,这些机密当时绝对不会披露出来,诸葛亮怎么知道荀彧、贾诩、郭嘉到底有多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谁比谁强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试一试,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  同时,诸葛亮到刘备手下的发展空间就一定比曹操大吗?刘备实力弱小,能不能折腾出一个明天是非常不好说的。而曹操却是家大业大,俨然是天下的NO.1。如果主要考虑发展空间为了自身利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曹老板(事实也是如此)。  而诸葛亮,终究选择了刘备,明显不只是为了发展空间那么简单。  如果说诸葛亮事先算准了在曹操那里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算准了在刘备手下虽然历经危难,最终却能全面掌权,立下丰功伟绩,那还真是把诸葛亮当神不当人了。      节选自本人原创作品《刘备的成功之路——从摆地摊到蜀汉皇帝》(暂定书名),连载天涯煮酒论史/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8500.shtml,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过去一起交流讨论。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据说这里是三国高手云集的地方,特来诚心邀请!  如果能得到朋友们宝贵的意见,更是求之不得!
  节选二:    真假陶谦       陶谦,字恭祖,丹阳人。他是老牌军阀,曾任幽州剌史。中平五年(188年)冬十月,青州、徐州一带的黄巾起义再度爆发,他被中央政府调任为徐州刺史。上任后他很快就将起义军赶出了徐州,后来升任徐州牧。     陶谦其人在史书中的记载褒贬不一,相差很大,如同人格分裂,或者是泾渭分明的两个人,到底哪一个才是历史上的陶谦,难以辨别,上千年来谬种流传。     根据陈寿《三国志》及采用《三国志》内容的《后汉书》记载,陶谦亲近小人,疏远君子,甚至还曾联合自称“天子”的反贼阙宣——这个问题就大了,徐州之乱,实际上是他埋下的祸根。    但根据《三国志》注文,裴松之引用的《吴书》记载,陶谦刚直忠厚,是不折不扣的好干部。     那么,陶谦为什么在史料中的形象会有天壤之别?     这一切源于一个人的意外死亡,这个人就是曹操他爹、大太监曹腾之子(当然是养子)、当过皇帝(他孙子曹丕给他追认)的曹嵩。     以上几部史书,关于曹嵩之死的记载也有很多疑点:《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曹腾传》、《后汉书•应劭传》都记载曹嵩被杀,是由陶谦指使部将所为,谋杀曹嵩的元凶是陶谦。而《后汉书•陶谦传》、《吴书》则记载是陶谦的部下贪图财物,擅自袭杀了曹嵩,认为陶谦并不知情。《三国志•陶谦传》甚至对这一事件避而不谈。     如此褒贬不一,如此相差甚远,如此讳莫如深,当然不只是史书作者不了解事情真相那么简单,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史书作者的立场问题。     所有史书,其实都有编著人的倾向、立场在其中,尤其是官方著书比私人著书的政治倾向更加明显。比如唐朝官方史书一定会说李世民被逼无奈才发动玄武门政变,清朝修的《明史》则一定会向崇祯皇帝身上泼脏水。这是一种惯用的统治手段,几千年以来,从不例外。     《三国志》当然也不例外。作为晋朝政府认可的史书,《三国志》以晋朝承袭的曹魏为正统,视蜀汉、孙吴为僭伪政权,书中自然免不了有一些对曹魏集团人物的褒美之辞。     曹嵩之死,直接导致曹操后来的徐州屠城,这是曹操人生的一大污点,《三国志》及采用《三国志》内容的《后汉书》为了找出一个合理的借口,所以将曹嵩之死的责任推到陶谦头上,使曹操“师出有名”。《后汉书•应劭传》甚至将曹嵩被杀的时间,放到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之后,似乎这样也就一并解答了陶谦为什么要杀曹嵩的问题——陶谦被曹操揍了一顿,想报仇血恨,杀不了曹操就杀了曹操他爹。    因为有这一层深意,所以《三国志》、《后汉书》关于陶谦和曹嵩之死的记载可信度不高。反倒是《吴书》,旁观者清,孙吴政权与陶谦没有多少直接利益冲突,早年孙坚与陶谦虽有联盟,但后来到孙策时期,孙策又与陶谦交恶,《吴书》不必为褒美陶谦而歪曲事实,因此记载更为可信。    除此之外,《三国志》、《后汉书》的《陶谦传》都有相似的自相矛盾之处,是刻意向陶谦身上泼脏水的直接证据。    这些自相矛盾之处,都是为了说明陶谦如何如何亲近小人、疏远君子。其中最滑稽的一条是,陶谦疏远名士琊邪人赵昱,所以就举荐他为茂才,让他做了广陵太守。     我们可以想一想,陶谦把一年只有一个的茂才名额给了赵昱,还让赵昱担任广陵太守这样重要的职位,能算是疏远君子吗?如果算是,那么后来曹操让陈登担任广陵太守,难道也是疏远君子?在徐州任上,陶谦前后选拔了陈登、麋竺等人作为高级官员,陈登、麋竺是世人公认也是《三国志》作者承认的正直君子,这是重用君子,还是疏远君子?    再者,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陶谦为官不正,徐州治理不好,那么为什么“流民多归之”(《三国志》),从关中等大老远的动乱地方偏偏跑到徐州避难,这不是饮鸩止渴,只求速死吗?    这样综合分析,也许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根据对史料的筛选分析,我们可以还原一下曹嵩之死的真相:    罪魁祸首叫张闿,是陶谦手下的一个军官。有一天,张闿无比惊讶地见到了钱。本来见到钱没有什么好激动的,令张闿无比激动的是钱的数量——足足装有一百多辆大车的财物。张闿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他在心里大致估算了一下,别说一辈子就是十辈子也赚不了一车,何况眼前有一百多车,那够多少辈子赚的?张闿数学不好算不清楚,他只知道心里痒痒得难受。虽然那钱是有主的,但张闿实在禁不住诱惑,不管三七二十一带领手下的士兵们制造了东汉末年一桩骇人听闻的杀人抢劫案。之后,张闿带着赃物跑到淮南逍遥去了。     这是人为财死、钱能害身的一个鲜明例证。     张闿逍遥去了,他的上司陶谦却逍遥不起来,而是大祸临头了。     因为受害人不是一般人,是曹操他爹。      
  节选三:           徐州殇                 曹操怒了。     按照曹操的哲学,从来只许他对不起别人,不许别人对不起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得知老爹和弟弟等家人全部被杀,他二话不说决定起兵报仇。凶手张闿已经跑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陶谦跑不了,徐州更跑不了。     不久,即使放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来看,照样罪恶昭著、惨无人道的一幕出现了:     初平四年(193年),曹操击(陶)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初三辅遭李傕乱,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后汉书》)     ……     每次读到这些内容,我都有种无语的感觉。     再多的言语也难以说清如此的罪恶,再多的辩解也难以掩盖这样的事实(曹操屠城还有多次)。     曹操是个争议很大的人物,尤其在当代,曹操少守拘束活出真性情的个人主义风格,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很受一些人的推崇。    但我们同时也不应该选择性地忘记曹操的罪恶。屠杀几十万人口,堪比南京大屠杀(如果以所占人口比例来计算,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罪行令人发指。     曹操为报家仇可以理解,乘机攻城略地可以理解,追究凶手张闿的责任可以理解,甚至不论陶谦知情不知情追究他的连带责任也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责任是追究不到手无寸铁的徐州百姓头上的。不分男女老幼全部杀光,实在是罪大恶极。     我虽然读书不多,道理懂得不多,但至少还是分得清善恶的,起码还是知道滥杀无辜不是丰功伟绩,屠戮妇婴不是不得不为,而是十足的残酷和暴虐。     任何一个人,哪怕再贫穷再愚昧再落后,也不是生来被人滥杀的。     当然,我们不必因此就将曹操一生的所有作为都全盘否定。应该就事论事,实事求是,在看到他的一些功绩的时候,也不必回避和掩饰他的罪恶,应当正视历史。     历史就是历史,任何矫情和掩饰,都是徒劳的。         有人将曹操称作“可爱的奸雄”,恕我愚钝,我实在看不出曹操可爱在何处。     对于当时的徐州人民来说,无论是被屠杀的,还是活着的,曹操对他们来说更谈不上可爱,而是深入骨髓的可怕和咬牙切齿的可恨。     作为徐州牧的陶谦就是又怕又恨,人民都快被杀光了,他还牧个什么?而且曹操要杀的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     第一轮屠杀于兴平元年(194年)春天结束。不是曹操忽然良心发现要回头是岸,只是因为没有军粮了,士兵们是不可能饿着肚子打仗干活的。所以他带着军队回到根据地兖州度春荒去了。     徐州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安宁。     这是暴风雨到来之前短暂的安宁。     没过几个月,到了夏粮即将成熟的时候,可怕的曹操又卷土重来。     陶谦打不过曹操,只好满世界找人救命。     不用说,陶谦和大伙想到一块儿去了——想到了不久前见义勇为救过孔融的刘备。     陶谦不是傻子,他清楚曹操的军队不是没有多少战斗力的黄巾军,找一个平原相刘备救命还远远不够,他还满世界找别人。但前来救他的除了刘备,就只有青州刺史田楷了。     这一场战争,对于陶谦阵营来说是抵抗杀戮的正义战争。     令人遗憾的是,有正义不一定就有胜利。     此时,曹操手下已经是猛将如云,粗略统计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等人,另外曹休、曹真等几个年轻人正在茁壮成长着——看看这些名字就知道有多猛。高级谋士有荀彧、程昱。此外,曹操已经收编了青州军,兵力更加强大。     当然,最可怕的是曹操本人。在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论打战用兵无人能出其右。  
  曹操手下谋臣多,诸葛亮去未必做第一。在刘备那里,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志谋可以发挥。/
  作者:风雨有情2009
回复日期: 21:05:00 5#       曹操手下谋臣多,诸葛亮去未必做第一。在刘备那里,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志谋可以发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台所言,我不敢苟同!  说诸葛亮在曹操手下发展空间不如刘备,不过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问题。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荀彧、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认识的,这些机密当时绝对不会披露出来,诸葛亮怎么知道荀彧、贾诩、郭嘉到底有多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谁比谁强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试一试,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    同时,诸葛亮到刘备手下的发展空间就一定比曹操大吗?刘备实力弱小,能不能折腾出一个明天是非常不好说的。而曹操却是家大业大,俨然是天下的NO.1。如果主要考虑发展空间为了自身利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曹老板(事实也是如此)。    而诸葛亮,终究选择了刘备,明显不只是为了发展空间那么简单。    如果说诸葛亮事先算准了在曹操那里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算准了在刘备手下虽然历经危难,最终却能全面掌权,立下丰功伟绩,那还真是把诸葛亮当神不当人了。  
  楼主继续啊
  作者:phonix911
回复日期: 9:16:00 7#       楼主继续啊  —————————————————————————————  多谢兄台顶帖!我是来这里邀请高手,欢迎大家去煮酒论史主贴一起讨论!
  节选四:      出名要趁早                 拿定了跳槽的主意之后,刘备开始留意外边的机会。     不久,一个举世名高的人——孔融向刘备求救。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孔融的名气不是一般的大,别说当时,即便是现在,我们听到这个名字照样是如雷贯耳。     实在太有名了。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他的一个小小故事。     那时,孔融才四岁(一说是七岁),不过是我们上幼儿园的年纪。     出名要趁早。孔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这句话做了最佳诠释。     孔融让梨只是个开始,此后他的传奇经历才刚刚开始。     孔融在十岁时的一件事,真正让他名扬天下。     这一年,孔融跟着他爹来到了京城洛阳。时任河南尹(类似于今天的北京市长兼市委书记)的李膺身价很高,不随便接客,能见到他的只有两种人:当世名人或世交之家。     十岁的小朋友孔融却想见见李膺。他跑到李膺家的大门口,说是李大人世交之家的子弟求见,便进去见到了李膺。     李膺虽然收到了孔融的名片,又见到了孔融本人,可是上看下看不认识这个小屁孩,左思右想不记得与孔家是世交,就问孔融所谓世交之家的缘故。     孔融脑筋一转别出心裁地答道:我祖上是孔子(这是真的),你祖上是老子(老子也姓李,但李膺未必是老子后代),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这样说来我们两家很多代以前就是世交了。     这个回答,最令人称奇的不是孔融头脑灵活思维奇特,以玩太极的方式回答了问题,真正的厉害之处是搬出了祖宗——既亮明了自己的身世,又捧高了李膺的身份。     因此,李膺听后非常高兴,满座的宾客也都惊叹不已,都说这个小孩真是了不起。     故事并没有结束。此时,来了另一个高官——太中大夫陈炜,他听说孔融的回答之后,对这个有钻空子拍马屁之嫌的小屁孩有点厌恶,对孔融说道:“别看小时候很聪明,长大了很可能是个傻蛋。”(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话音未落地,孔融针锋相对地回敬一句:“按您这么说,您小时侯一定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说得陈炜大人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说得满座客人开怀大笑,心服口服。     李膺也很开心,大笑着做出一个著名的人才论断:孔融长大“必为伟器”(《后汉书》)。     李膺没有看错,孔融长大后的确成为一代名儒,文章宗师,而且忠于汉室,刚正不阿。     后世流传的关于孔融的趣闻典故还有很多。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孔融对曹操的很多行为不满,就隔三差五地骂曹操一顿,而且还骂得十分艺术十分高雅十分有水平,基本都是将历史典故翻陈出新,绝对不带一个脏字。更绝的是曹操读书不算少,有时候被骂了仍然听不懂。     比如,曹操打败袁绍后,儿子曹丕贪恋美色,夺了袁绍儿子袁熙的老婆甄氏当小妾。孔融知道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赐给了周公当小妾(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也算是博学多才饱览群书,可压根儿没听过这事,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孤陋寡闻没见识,就特意请教孔融这个典故出自哪本书。孔融回答说,以你的儿子曹丕强娶甄氏这件事来看,也就差求不多(以今度之,想当然耳)。这是“想当然”典故的来历。     类似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后来曹操被骂得实在招架不住,专门写信求饶。最后曹操还是咽不下这口恶气,把孔融全家给杀了。就是在临死的时候,孔融不满十岁的一双儿女又留下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的成语。     一家三口都这么有才,这么早熟,真是不服不行啊!      
  节选五:         这一顿鞭子打了谁                 刘备几番出生入死,虽然没有立下拿得出手的丰功伟业,但起码也是忠心耿耿为国家出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多少还算有所斩获。     因此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刘备终于从临时志愿者转正成了国家干部,他当上了中山国(汉代实行郡国并行制,国与郡同一级别)安喜县(今河北定州境)的县尉。     县尉是个什么官呢?详细点说县尉是县令手下的官职,掌管一个县里治安捕盗一类的事务,类似于今天的县公安局长兼武装部长这么一个职务。在今天来看这是一个不小的官职,不过在当时只能算是一个小官。     小官也是官,好歹算是混进公务员队伍了,说明那么多仗没有白打,那么多兄弟血没有白流。     好好干吧,平凡的岗位照样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业,干好了也是很有前途的。     但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过多久,刘备就当不了这个官了。     不是刘备和孙悟空一样心气太高,不想干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而是政府不让他干了。     东汉政府下达公文,命令各地淘汰一部分因军功当官的人——淘汰的正是刘备这样的人。     当然,鉴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很强的,要想保住官位也不是没有办法:     一是让后台出来说句话,朝中有人好做官嘛。《西游记》告诉我们,没后台的妖怪都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当场死翘翘,有后台的却都被接走了,可见后台很重要。     二是出钱,有钱能使鬼推磨。东汉末年买官卖官也是司空见惯了,比如曹操他爹曹嵩同志就是花一亿万钱买的太尉官职。连位列三公的太尉都能用钱买到,还有什么官职不能买?很难说这次淘汰官吏是不是政府创收的又一次大好机会。     可刘备既没有后台,也没有钱。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备非常郁闷,非常恼火,这不仅仅是丢官的问题,还意味着政府根本就不待见他们这帮人,需要的时候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就一脚踢开。     朝廷上下贪官污吏满地走,而像他这样一心报国、忠正廉洁的有志青年却报国无门,怀才不遇。     在这样的世道,要成一点事真的很难。     即便是他们死心塌地的为朝廷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照样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一切的一切,原来都是无用功。     实在太气人了。         几天后,中山国的督邮(郡国的检查官)来到了安喜县办理公事,其中一项重要的公事就是罢免刘备等人的官职。     刘备迫切想见督邮大人。即便是被罢官,他也想罢个明白,给督邮大人说个清楚,自己是汉室宗亲,有报国安民的抱负,有出生入死的功劳,做这个县尉不只是完全够资格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说不定还有保住官职的一线希望。     便鼓起勇气厚着脸皮前去求见。     便被无情地伤害了。     在督邮大人下榻的宾馆门口站立了N久之后,刘备得到的回复是:督邮大人身体不舒服,不能接客。     刘备是个明白人,明白督邮大人这病是装出来的,真正的原因是督邮大人根本就不想接见一个几个时辰之后就要被免职的芝麻绿豆大的小官——不,严格来说已经是个草民。     督邮大人认为接见这样一个草民,不只是浪费时间,简直是浪费感情。因此,督邮大人合情合理地拒绝了一个草民的不合理要求。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良好习惯,丝毫不觉这有什么不妥当。     刘备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怎么也按捺不住心中的那一把无名之火了。出了那么多力,流了那么多血,死了那么多兄弟,却依旧不受朝廷待见,甚至不受一个督邮待见。奈何不了朝廷,奈何不了社会,还奈何不了你一个小小的督邮么?     他气冲冲地回到县尉办公室,带上了办公印章,叫上了兄弟们,第二次去找督邮。     宾馆门口的办公人员不明白刘备为何去而复返,他只明白一点——来者不善。     因为刘备身后跟着一票肌肉男,这帮人手里还拿着绳子、棍子和鞭子等凶器。     刘备带着兄弟们夺门而入,冲进了督邮睡觉的房间,把正在床上的督邮大人绑成了一个粽子,扔了出来。     然后,刘备郑重其事地将县尉的印章挂在督邮大人的脖子上,不就是要拿走印把子吗?给你,老子不稀罕。     接着,刘备把督邮大人绑在了拴马的柱子上,轮起马鞭劈头盖脸地抽了下去,打得督邮大人哭爹喊娘,哀号不断。     鞭打加杖击,足足持续了一百多下之后,刘备拔出陪剑准备给督邮大人一个痛快的。     一桩草民残杀国家干部的特大命案眼看就要发生了。     片刻之前目中无人的督邮大人,此刻早已屁滚尿流,眼看着要因公殉职,他说出了一句话,一句救命的话:我也不想罢你的官啊,只是奉命行事啊。     是啊,这个可恨的家伙也不过是个供人驱使的棋子罢了,不是他的错。算了,饶他一命吧。     刘备收起凶器,上马扬鞭,开始了逃亡生涯。         鞭打督邮这笔帐,后来被罗贯中运用乾坤大挪移神功记在了张飞身上,似乎粗暴的行为只符合张飞粗野的形象,而刘备打人则有损仁义的形象。     其实,即使张飞参与了这次暴力事件,他也只是一个从犯,真正的主谋还是刘备。     仁义只是刘备的第二属性,他的第一属性是男人。     而任何一个男人都是有尊严的,即便他只是个无名之辈。     当一个男人的努力成为徒劳,付出被人无视,尊严被人践踏,他的愤怒就是顺理成章。     真实的刘备,正是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会喜会怒的男人。      
  过节了,转几个三国笑话,大伙乐乐:        1.想关羽    曹操潼关战马超,割须弃袍大败而归,因此在大帐中不停的叹气。     张辽:“丞相,你叹什么气啊?”     “哎!”曹操:“我在想,如果关羽还在我手下就好了。”     “是啊!”张辽点点头,说道:“若有云长在此,定能斩马超于马下。”     “我倒不是这个意思。”曹操捋了捋只剩下半截的胡子,道:“今天马超喊‘长胡须的是 曹操,抓长胡须的曹操’,要是关羽在的话......他的胡子比我长多了,我还用得着这么惨吗?”             2.甘露寺     吴国太:“人言刘皇叔长的奇丑无比,看来全是胡说,仲谋你看,刘皇叔竟长得如此英俊 潇洒,威武雄壮,简直是当世的美男子......”     孙权:“母亲,你看错了,那是刘备的部将常山赵云赵子龙。旁边那个才是刘备。”     “啊?”吴国太:“那这样一看,刘备还真是长得很丑。”     (早叫你刘备相亲的时候不要带赵云这种小白脸,带张飞去不就行了,保证衬托出你的“英俊”。)             3.穷刘备     孙尚香拽着刘备的耳朵,问道:“你是不是说过: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你把我当什 么?”     刘备:“夫人,不要生气吗。因为我当时穷,没想到将来还能有新衣服。”     (过去穷人家,一辈子也就一两件衣服。)             4.老黄忠     关羽兵取长沙,太守韩玄派老将黄忠出战,两人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负,突然黄忠马失前 蹄,败下阵来。     韩玄:“为什么会输?”     黄忠:“我忘了喂马,没办法,年纪大了总爱忘点事儿。”     韩玄将自己的马让与黄忠,并命他箭射关羽,黄忠仍然无功而返。     韩玄怒道:“为什么不放箭?”     黄忠:“我又忘了带箭了,没办法,年纪大了总爱忘点儿......”     韩玄大怒,道:“你这老糊涂,我留你何用,拉下去砍了!”     黄忠:“等一等,我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诉你!”     韩玄:“快说!”     黄忠:“嗯......好像......大概是......我又忘了。”     韩玄:“气死我了,快把他拉下去,斩首!”     魏延:“韩玄你残暴不仁,轻贤慢士,拿命来!”     黄忠:“对了,我想起来了。韩大人,我想说的就是魏延早就想杀你了,要小心呐!”     韩玄:“啊......”             5、庞德抬榇战关羽的真相     士兵甲:“我们庞将军干嘛要抬着口棺材去打仗。”     士兵乙:“你还不知道吗?庞将军已经当了XX棺材连锁店的形象代言人了。”     (明星做广告,切忌注意自己形象,不要给钱就干。)             6、王朗之死     诸葛亮:“......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 吾共决胜负!”     “诸葛村夫!欺我太慎。”王朗气得七窍生烟,忙喊道:“快拿我的速效保心丸来!”     随从:“来了,大人慢用。”     “吃完药再和你吵。”王朗一口气吃了整整一瓶药,正想接着和诸葛亮对骂,突然口吐鲜 血死于马下。     后经专家鉴定,死因是服用了大量的劣质假药,导致药物中毒,然而生产假药的厂家却是 曹氏集团旗下的长安制药三厂,为掩盖事实,魏国政府最后宣称:大魏司徒王朗,在祁山前线被诸葛亮“骂”死。             7、单刀赴会     鲁肃宴请关羽,关云长未带兵马,单刀赴会,酒过三巡后。     鲁肃:“关君侯,这荆州......”     关羽:“没......没问题!不就是几......几座城池吗,我老关一......一句话的事儿。 ”     “那就多谢了!这点小意思不成敬意!”鲁肃连忙往关羽口袋里塞红包,临走还亲自把关羽送上小船。     几天后,荆州。     鲁肃:“君侯,你上次不是答应还荆州了吗?怎么能言而无信呢!”     关羽:“靠!我喝醉酒说的话你也信?”     (记住不要在酒桌上谈重要的事)             8、七擒孟获     诸葛亮:“孟获你已经七次遭擒,为何还是不降?”     孟获:“下次,下次您在抓住我,我准投降。”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下次?”     孟获:“下次就凑满八次了,八就是“发”,是我的幸运数字。”     诸葛亮当场厥倒。     (对这种人没什么可说的,拉下去砍了就得了。)             9、斩颜良诛文丑     颜良:“来将通名!”     关羽:“......”     “什么?大声点!听不见!”颜良说着往前凑了几步。     关羽:“......”     “在大声点!还是听不清!”颜良说着又往前凑了凑。     关羽:“嗯!现在正好够的着。”说着手起刀落,斩颜良与马下。     一个月后,文丑:“来将何人?”     关羽故作神秘的说:“你知道,颜良是怎么死的吗?”     文丑:“噢?不知道。”     关羽:“近前来,我告诉你。”     文丑乖乖的凑过去,伸长了脖子问:“他是怎么死的?”     “就是这么死的!”关羽说着把青龙大刀一挥,只听“咔嚓”一声,世界清静了!            10、七步诗     曹丕:“吾今限汝行三步吟诗一首,不然就拉出去斩首。”     曹植:“不行,太少了,十步!”     曹丕:“四步!”     曹植:“九步!”     曹丕:“五步!”     曹植:“八步!”     曹丕:“六步!”     曹植:“跳楼价,七步!”     曹丕:“成交!”     曹植:“好!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讨价还价这么长时间,早想好了。)       
  曹操墓被发现了,转载一则新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专家热议曹操墓】          易中天:魏武不再挥鞭          听说,曹操的墓,已经在河南安阳找到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也不知道里面 听说,曹操的墓,已经在河南安阳找到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也不知道里面都有些啥,无可评论。考古,是一件非常严谨的事情,非有专业知识、科学手段并亲临现场不可。我等外行,只能等待考古队正式公布的鉴定和报告。在出土文物开口说话之前,恕不能接受采访和发表意见。抱歉!         王立群:将会知道曹操因何头病而亡           新浪文化读书讯 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刚刚在北京向新闻媒体公布一项重大考古成果,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宣布重大考古发现,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为此,文化读书频道连线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就曹操墓的发现回答了网友疑问。          王立群对新浪文化读书频道表示,自己刚得知这个消息,准备近期走访河南,亲眼看一下曹操墓的情况。王立群说,曹操墓能找出来,是三国历史研究的突破,对于解开三国时期的很多历史难题有很大帮助。特别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说法,有很多争论。由于对于曹操的埋葬之处,史书记载不详,实际上有一百多种说法,而曹操墓的发现,对于建安时期曹操的活动和晚年生活的研究,有很大好处。          曹操当年为了补充国库充盈军饷发动成立一个部队专门盗墓获取里面的金银财宝,其中的头就叫摸金校尉。而曹操一面主张薄葬,一面又怕自己的墓穴被盗,王立群表示,这次考古找到曹操墓发现之前已经被盗多次,不能说不是一次历史得讽刺。王立群说,史书记载曹操得头风病而死,因此还杀了华佗,这次发现了他的头盖骨,通过研究就可以知道他到底得了哪种头风病。这对于解开历史疑团是有好处的。(采写 庄涤坤)  
  为什么要追随你                在刘备南撤途中,出现了历史上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大批荆州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赶来追随刘备。    刘备带领军队向南撤退,沿途百姓不断从四面北方赶来加入队伍。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越来越缓慢,到当阳(今湖北当阳)境内时,大约有十余万百姓加入队伍,离开家园,踏上漫漫的旅途,走向未知的远方。    类似的情景,在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大批人民渡江南迁时没有出现,在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大批人民逃离北方时也没有出现。    这是人心向背的一大标志,是刘备深得人心的如山铁证。    这么多荆州人民,不是不希望拥有安定幸福的生活,不是不在乎田产房屋,不是不知道跟随刘备前途莫测,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    人民选择逃离,必然与曹操的残暴有关。曹操屠城的往事,也许他自己已经淡忘,但人民不会忘记。荆州是逃难者的乐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却不全是因为曹操屠城。如果只是惧怕被杀,那么可以四散逃命,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追随刘备?而刘备恰恰是最危险的人物,曹操绝不会放过他。    这么多百姓选择追随刘备,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至少其中的一部分)爱戴刘备,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追随刘备。    人们有从众心理,一批人追随刘备南撤,就会带动更多的人。所以,加入刘备队伍的人民越来越多。    现在有一些曹迷不顾荆州人民自愿追随刘备的史实,认为是刘备妖魔化曹操强迫人民南迁、拿百姓当人质当肉盾,根本就是扯淡,不值一辩。虽然跟随刘备的人民最终的结局很悲惨,但事发之前,谁又能未卜先知料定这些人民会惨遭不幸?    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种,答案也有很多种,但能够得到的答案,只是亲身实践的那一种。在实践之前,所有的可能性都没有确切答案。历史同样如此。    历代研究历史的学者,很少对人民自愿跟随刘备提出质疑。三国历史有着太多的疑团,许多事件的记载出入很大甚至互相矛盾,但这件事却没有争议,因为这虽然难以令人相信,却是不折不扣的史实。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刘备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么多百姓的爱戴以及后世广泛的颂扬,就在于他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一贯作风践行仁义,地地道道深得民心。    建立汉、唐、宋、明等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很多,却没有谁有过这样感人的事迹;建立蜀汉一般规模割据朝廷的帝王更多,却没有谁赢得民间如此广泛的颂扬。    后世对刘备的颂扬,并不是开始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早在唐代至北宋时期,刘备及其他三国人物的民间形象已经基本成型。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骄儿诗》,就描述了小儿对三国故事的痴迷情形,说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北宋时,三国故事更加普及,成为茶馆酒肆说书人的重要题材之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人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评论——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国家会灭亡,朝代会兴替,惟有仁德、忠义一类如今天所谓的普世价值,永远存在世人的心中!    而刘备,在许多人心中就是仁义的化身!      
从襄阳至江陵,陆路约五百汉里,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步兵十多天可以到达江陵,骑兵四五天就能到达。    刘备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再加上十多万荆州人民,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史书记载“日行十余里”。影响行军速度的主要是跟随刘备的人民,这些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除了带上金银细软等值钱的家当,还少不了粮食衣物,推着独轮车,甚至还有可能赶着耕牛缓慢前进。    队伍走了好多天,才到达当阳。照这样的蜗牛速度,何时才能到达江陵?如果半路上被曹操的追兵赶到,既无险可守,仓促之间又组织不起来有效抵抗,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有一位员工忍不住向刘备提出建议,应该放弃百姓,轻军前进,直达江陵。    刘备当然明白一旦曹军赶到败局无可挽回,但他更明白人心的重要。    十多万百姓背井离乡,随我前进,我就这样抛弃他们?    不,绝不!    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自从起兵以来二十四年,我败多胜少,事业却一点一点发展,理想却一步一步接近,能够得来今天的成就,靠的不是某一场战役的胜利,靠的是人心和道义。    正因为人心和道义,十多万百姓才一心追随我前进。如果在危难关头置百姓于不顾,今后将何以立足?    只要得到人心立足道义,仗打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队伍打没了还可以从零再拉。    失去人心,背弃道义,才是彻底的失败,意味着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全部付之东流,更意味着自己一生坚持的信念原来一直错了。    人,尤其是伟人,是靠信念活着的。丢失信念,是他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何况刘备根据正常的行军速度,认为曹军追上自己的可能性很小。    于是,面对部下的建议,刘备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危难之际见真情,这句话表露了刘备的真实心境,感动了当时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也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看到这句话的人。    一百多年后,晋人习凿齿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被深深地感动,并写下了著名的评论: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刘表)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在习凿齿看来,刘备如此重情重义,信义昭著,必然深得人心,日后终成大业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的确,这样的一个人不得民心,谁能得民心?这样一个人不成功,谁又能成功?    刘备,即将走出人生的低谷,大踏步走上成功之路。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接受一次极为残酷的考验。    因为他即将遭遇一支天下无双的军队。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支军队,那么就是——恐怖!      
  节选六:         
为什么要追随你                在刘备南撤途中,出现了历史上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大批荆州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赶来追随刘备。    刘备带领军队向南撤退,沿途百姓不断从四面北方赶来加入队伍。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臃肿,越来越缓慢,到当阳(今湖北当阳)境内时,大约有十余万百姓加入队伍,离开家园,踏上漫漫的旅途,走向未知的远方。    类似的情景,在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大批人民渡江南迁时没有出现,在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后大批人民逃离北方时也没有出现。    这是人心向背的一大标志,是刘备深得人心的如山铁证。    这么多荆州人民,不是不希望拥有安定幸福的生活,不是不在乎田产房屋,不是不知道跟随刘备前途莫测,但他们还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了选择。    人民选择逃离,必然与曹操的残暴有关。曹操屠城的往事,也许他自己已经淡忘,但人民不会忘记。荆州是逃难者的乐园,来自徐州的难民对曹操的暴行更是没齿难忘。    却不全是因为曹操屠城。如果只是惧怕被杀,那么可以四散逃命,为什么他们偏偏选择追随刘备?而刘备恰恰是最危险的人物,曹操绝不会放过他。    这么多百姓选择追随刘备,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至少其中的一部分)爱戴刘备,愿意冒着生命危险追随刘备。    人们有从众心理,一批人追随刘备南撤,就会带动更多的人。所以,加入刘备队伍的人民越来越多。    现在有一些曹迷不顾荆州人民自愿追随刘备的史实,认为是刘备妖魔化曹操强迫人民南迁、拿百姓当人质当肉盾,根本就是扯淡,不值一辩。虽然跟随刘备的人民最终的结局很悲惨,但事发之前,谁又能未卜先知料定这些人民会惨遭不幸?    人生的可能性有很多种,答案也有很多种,但能够得到的答案,只是亲身实践的那一种。在实践之前,所有的可能性都没有确切答案。历史同样如此。    历代研究历史的学者,很少对人民自愿跟随刘备提出质疑。三国历史有着太多的疑团,许多事件的记载出入很大甚至互相矛盾,但这件事却没有争议,因为这虽然难以令人相信,却是不折不扣的史实。    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刘备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么多百姓的爱戴以及后世广泛的颂扬,就在于他有着非凡的人格魅力,一贯作风践行仁义,地地道道深得民心。    建立汉、唐、宋、明等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很多,却没有谁有过这样感人的事迹;建立蜀汉一般规模割据朝廷的帝王更多,却没有谁赢得民间如此广泛的颂扬。    后世对刘备的颂扬,并不是开始于《三国演义》。在《三国演义》出现之前,早在唐代至北宋时期,刘备及其他三国人物的民间形象已经基本成型。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骄儿诗》,就描述了小儿对三国故事的痴迷情形,说道“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北宋时,三国故事更加普及,成为茶馆酒肆说书人的重要题材之一。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述:“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人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苏轼的评论——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国家会灭亡,朝代会兴替,惟有仁德、忠义一类如今天所谓的普世价值,永远存在世人的心中!    而刘备,在许多人心中就是仁义的化身!      
从襄阳至江陵,陆路约五百汉里,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步兵十多天可以到达江陵,骑兵四五天就能到达。    刘备的军队,绝大多数是步兵,再加上十多万荆州人民,行军速度越来越慢,史书记载“日行十余里”。影响行军速度的主要是跟随刘备的人民,这些百姓拖家带口、扶老携幼,除了带上金银细软等值钱的家当,还少不了粮食衣物,推着独轮车,甚至还有可能赶着耕牛缓慢前进。    队伍走了好多天,才到达当阳。照这样的蜗牛速度,何时才能到达江陵?如果半路上被曹操的追兵赶到,既无险可守,仓促之间又组织不起来有效抵抗,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有一位员工忍不住向刘备提出建议,应该放弃百姓,轻军前进,直达江陵。    刘备当然明白一旦曹军赶到败局无可挽回,但他更明白人心的重要。    十多万百姓背井离乡,随我前进,我就这样抛弃他们?    不,绝不!    失败没有什么可怕的。自从起兵以来二十四年,我败多胜少,事业却一点一点发展,理想却一步一步接近,能够得来今天的成就,靠的不是某一场战役的胜利,靠的是人心和道义。    正因为人心和道义,十多万百姓才一心追随我前进。如果在危难关头置百姓于不顾,今后将何以立足?    只要得到人心立足道义,仗打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队伍打没了还可以从零再拉。    失去人心,背弃道义,才是彻底的失败,意味着二十多年的不懈奋斗全部付之东流,更意味着自己一生坚持的信念原来一直错了。    人,尤其是伟人,是靠信念活着的。丢失信念,是他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何况刘备根据正常的行军速度,认为曹军追上自己的可能性很小。    于是,面对部下的建议,刘备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危难之际见真情,这句话表露了刘备的真实心境,感动了当时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也感动了古往今来无数看到这句话的人。    一百多年后,晋人习凿齿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被深深地感动,并写下了著名的评论: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刘表)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在习凿齿看来,刘备如此重情重义,信义昭著,必然深得人心,日后终成大业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的确,这样的一个人不得民心,谁能得民心?这样一个人不成功,谁又能成功?    刘备,即将走出人生的低谷,大踏步走上成功之路。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要接受一次极为残酷的考验。    因为他即将遭遇一支天下无双的军队。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支军队,那么就是——恐怖!      
  好多容易有人来留言,居然是广告。
  广告又见广告。。。。
  wobushiguanggao/
  感谢楼上各位支持!  传个诸葛亮靓照上来:
  连载到关羽水军了,欢迎有兴趣的朋友过去看看~
  有句话叫 宁做鸡头 不做凤尾
  刘备太弱小,帮他带大更能显示他的才能!
        选择你,不是为了自己        一千八百多年来,无数的人对这件事有无数的理解,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诸葛亮的为人。诸葛亮之所以深受历代知识分子推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是榜样,是标尺。这个榜样和标尺,主要是指高风亮节,功业卓著。儒家的忠孝仁义,是他们毕生践行的标准。作为有眼光有头脑的知识分子,诸葛亮当然看得出曹操把持的中央政府已经不是大汉的政府,要想践行忠义,自然不能投靠曹操为虎作伥。  第二,诸葛亮的理念。诸葛亮一生推行的治国理念是内儒外法,实行儒家的仁政,而曹操实行的却是霸者之政,强权政治。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个分歧太大的人走到一齐注定不会长久。除非一方只领薪水不干实事,但这明显不是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他不仅要做事,而且要做大事。  一个人做什么决定,最根本的因素是内因,在于其为人,在于其理念。可以说,这是诸葛亮不选择曹操的最根本的因素。  第三,刘备的魅力。有着皇族身份的刘备,还参与密谋诛杀曹操,这是对大汉朝廷难得的忠诚。这在感情上就与深受忠孝思想影响的诸葛亮等人拉近了一层。此外,刘备在平原、徐州任上实行仁政,仁义之名远播,这对于崇尚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同样推崇仁政的诸葛亮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再者,刘备礼贤下士,被称为天下英雄,在当时名头不小,这一点诸葛亮也必然会有所考虑。  第四,刘备的空间。虽然刘备声望很高,但此时除了手下有一批雷打不散的人以外,没有多少实力,可以说刘备还在困境当中。诸葛亮如果能辅佐刘备脱离困境,站稳脚跟,发展壮大,乃至克竟全功一统天下,这个过程中间大有可为。同时,刘备手下有一流武将,却没有一流的治世能臣,可以说留给诸葛亮大展身手的空间是非常广阔的。  如果追随刘备,既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念推行儒家仁政,又有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的空间。因此,诸葛亮自然更加倾向于刘备。    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选择刘备主要是看上了发展空间。依据是赤壁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张昭挽留他跳槽到孙权手下打工,他推辞了,理由是:“孙权是个很不错的老板,不过不能充分发挥我的才能。”(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这个依据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约几个朋友在酒场饭桌上随便侃侃就行了,拿出来忽悠人,就有点不负责任了。  试想,诸葛亮怎么可能当着孙权员工的面说人家老板不好?何况此时诸葛亮代表刘备一方有求于孙权,说孙权的不好不是没事找抽么?诸葛亮注定只能说孙权是个好老板,然后再找一个委婉的理由拒绝。大家都是聪明人,理由编得太离谱了没有人会相信,因而诸葛亮以发展空间为理由来拒绝。这的确是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打个比方说,现在年轻人谈恋爱,尤其是学生时代的早恋,拒绝对方最常用的理由是:我现在不想谈恋爱。其实大多数情况不是真的不想谈恋爱,而是不想和你谈,但直接说“我看不上你”实在太伤人了,因此换一种委婉的说法而已。可不能会错了意,否则就要闹出笑话了。  再者,说诸葛亮在曹操手下发展空间不如刘备,不过是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问题。以诸葛亮当时的视角来看,他是一个以管仲、乐毅自比自视甚高的人,怎么可能认为自己不如曹操手下荀彧、贾诩、郭嘉之流?更关键的是,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奇谋高论,是经史书记录之后,才被后人认识的,这些机密当时绝对不会披露出来,诸葛亮怎么知道荀彧、贾诩、郭嘉到底有多猛?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谁比谁强多少啊?不去曹操手下试一试,怎么知道到底有多大发展空间?  同时,诸葛亮到刘备手下的发展空间就一定比曹操大吗?刘备实力弱小,能不能折腾出一个明天是非常不好说的。而曹操却是家大业大,俨然是天下的NO.1。如果主要考虑发展空间为了自身利益,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曹老板(事实也是如此)。  而诸葛亮,终究选择了刘备,明显不只是为了发展空间那么简单。  如果说诸葛亮事先算准了在曹操那里没有多少发展空间,算准了在刘备手下虽然历经危难,最终却能全面掌权,立下丰功伟绩,那还真是把诸葛亮当神不当人了。  诸葛亮选择刘备,从根本上来说,是他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理念所决定的。诸葛亮与刘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志同道合:同样崇尚德治,同样重视做人,同样推行仁政,同样致力于匡扶大汉江山。  作为一个志存高远的大好青年,诸葛亮选择老板,绝对不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饭碗,更是为了心中远大抱负,为了天下黎民苍生!  一旦加入刘备阵营,诸葛亮的理想,会随着刘备事业的发展而实现,也会随着刘备的失败而消亡。而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失败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实现的机会。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会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争取,即使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近人尚有如此抱负,况诸葛武侯乎!  
  诸葛亮可能是觉得如果连他这样自比管仲、乐毅的人都加入曹操阵营 那这混乱的时代不是马上就结束了 哪还会有以后的丰功伟绩 诸葛亮就是不想太早结束乱世才加入刘备的(这也说不定,不然他寒窗苦读不是 生不逢时嘛)
  特来封杀 小广告    诸葛亮可能去投靠刘表了,估计刘表没有看的上!
  楼主这里的诸葛亮一节,是修正版?和原来的不大一样啊!
  作者:南宫步云
回复日期: 18:15:00 26#       楼主这里的诸葛亮一节,是修正版?和原来的不大一样啊!  ————————————————————————  兄台慧眼!是修改过的稿子。
  哈哈,我慧眼啊
  诸葛身上更多的是儒家入世的情怀,而不是《三国演义》中道家的出世情怀,这,也是诸葛历史形象与演义形象最大的差别。
  方诗铭老先生的三国人物散论理得原话,  我比较懒,但对方先生的治学精神还是比较佩服的!!  也是我的观点!
  方诗铭老先生的三国人物散论理得原话,    我比较懒,但对方先生的治学精神还是比较佩服的!!    也是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诗铭先生说的不无道理,但只是就刘备和刘表的比较来说的。而这两个人除了都姓刘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比性。不选择刘表做老板的人很多,比如诸葛亮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等人,他们都看不上刘表,最终却选择了曹操。  所以,应当重点分析和比较的,是曹操和刘备。  
  呵呵,刚看了你的家乡原来在甘肃,那边可是三国故事传说的最多的地方啊!我的家乡在扶风绛帐,就是马融老先生设绛帐授徒的地方,三国故事人人耳熟能详啊!受此影响,我也很喜欢三国,呵呵!这方面的书读了一些,但很少思考,呵呵,我比较懒!  现在很多人写三国,泥沙俱下!三国演义已经把三国的小说版写绝了,所以后来的三国以评析为主,基本都是以史实为依据的。我也挺喜欢的。  诸葛亮的选择刘备的问题,刘表可比,曹操可比,孙权也可比,  另外史实中的刘表确实逊与孙刘曹三位,但还是很有才能的,在他的统治下,荆州是三国战乱时期的一片乐土,是太平的,人民安居乐业!只是他没有认清本质的东西,弱肉强食!  呵呵有点事情,只能说到这里,下次再讨论!
  呵呵,扶风正是在下姓氏的郡望所在地,当年求学也正在关中。  诸葛亮如果选择刘表,即使不受重视,也能谋个一官半职。事实上,诸葛亮却一直隐居未出,可见不只是刘表看不上诸葛亮,而且诸葛亮也看不上刘表。刘表早年刚到荆州时,确实很有两下子。但刘表在袁操官渡战时的表现,完全暴露出他拥土自守、胸无大志的本质。再加上他到晚年暮气太重,这样一个人,被很多人看不上丝毫不值得奇怪。  至于孙权,这个年轻人在赤壁战前是以富二代的形象出现的,只是继承了父兄的基业,基本没干出过什么事情(攻破江夏那是208年的事情了),所以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他。诸葛亮选择老板的时候不考虑孙权,也是很正常的。否则,凭借长兄诸葛瑾的一封介绍信,诸葛亮到东吴当干部也不是什么难事。  因此,我认为,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好青年,诸葛亮当时选择老板,候选人有且只有两个——曹操,刘备。  这边帖子里是节选,也许叙述不够完整。兄台有空可以去煮酒论史主贴看看上下文。  《刘备的成功之路——从摆地摊到蜀汉皇帝》(暂定书名),连载天涯煮酒论史/publicforum/content/no05/1/148500.shtml。  
  呵呵 楼主的帖子我在搜狐就看过了!
  作者:a
回复日期: 17:11:00 37#       选择刘备也是他最好的选择,因为去选择其他人,对于诸葛亮来说,他不是唯一的,比如他如果选择从曹操,就算曹操会用它,他也不会是最重要的角色,毕竟曹操的谋士太多了,从孙权,我想不会比从曹操好多少,反而可能会更差,孙权手下的那群谋士排外情绪还是比较浓的。从刘表那就更没戏呢,一个老的差不多就要挂的人能有多大作为,所以从那时候的背景来说,从刘备是最好的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台说的不无道理,但更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我认为是诸葛亮的人生理想。
  作者:henheping
回复日期: 11:37:00 38#       呵呵 楼主的帖子我在搜狐就看过了!  ————————————————————————————  原来是老朋友了!多谢支持!
  作者:剑_眉_枉_凝
提交日期: 22:41:42 楼主                地球人都知道,诸葛亮最终选择了寄人篱下几乎一无所有的刘备,放弃了已经基本统一北方威震天下的曹操。    -----------------------------------------------    主要是曹操孙权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有个诸葛亮,或者说,即使是知道,也不当回事..    刘表不也没把诸葛亮当回事?    
      不该说是  诸葛亮放弃了曹操。    曹操何曾让诸葛亮来选择自己了?    
  曹操帐下人才济济,孙权帐下皆是江东人士 诸葛亮去哪家都不好
  其实诸葛亮的清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我想他之所以选择刘备跟刘备的三顾茅庐也不无关系。
  诸葛没有选择曹操,可能也与他们的私仇有关,当年曹操打徐州,是一路屠过去的,而诸葛亮老家在琅琊,离徐州很近啊,而且诸葛一家之所以搬迁到荆州,也是为了避战祸,也就是说,诸葛可能是曹操当年屠城的受害人,诸葛家族从当地的士族,到躬耕南阳,全拜曹操所赐
  个人意见:在曹操那儿不会受到刘备这儿的重用,曹操用人是唯才是用,像萧何一样做后勤,已经有荀稶了,诸在那里最多也是和荀一样地位平等(甚至大部分情况是不若)。出谋划策,那里更是谋臣如雨,而且曹操自己在这上面也不弱,想在曹操自己做首席很难,而且即便做上了曹操也不会像刘备那样听自己的话。行军打仗的话,曹操带兵的能力和刘备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在他那里和其他人的地位不会有太大差别至多也就是个参谋长而已。在孙权那里,排第一的无可替代的是周瑜,周瑜之后是鲁肃(孙权,周瑜对鲁肃都很器重)。在东吴那边好像文武双方的意见不是很统一,没有一定的地位根本震不住双方。去刘备那里的前程是最不错的:刘备那边有名望(和曹操比哎--不可同日而语呀),有实力(关张赵云都在那里摆着呢不服行吗)是最可能成一番事业的,可他们就是没成功,不就是因为缺少一个CEO嘛(好不容易有一个徐庶还被挖走了),因此注定他一上任就是第一把交椅。而且曹操孙权的天下已经打下来了,你就是打几个小胜仗(出道初期)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响,而且最大的功劳也不一定是你的,跟着魏国功劳可能是曹操的,随着吴国就说不定是周瑜的。对刘备方面而言意义就不止于此啦。它直接把你从人们心中升到了神的地位……
  缘分。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刘备飘零半生,行走大半中国方到诸葛身旁。听闻诸葛才貌兼备,欲“娶”之回家,携“花轿”、“聘礼”求其3趟,可谓诚意十足。诸葛呢,一来素闻玄德威名,且为堂堂帝胄,并不辱没自身。二来玄德相貌堂堂,且言语投机,料想过去后不会亏待自己。再者诸葛本身大龄未婚,属于晚婚晚育,国家有优惠政策。如此条件下诸葛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了,毕竟可选择的余地已经很小了。历史证明:这是一段就算不是旷古烁今,也是名垂青史的美满婚姻。  另提一下,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必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博君一笑。
  诸葛亮选择刘备,从根本上来说,是他的为人品质和政治理念所决定的。诸葛亮与刘备在很大程度上是志同道合:同样崇尚德治,同样重视做人,同样推行仁政,同样致力于匡扶大汉江山。  ===========================================================  很赞同这段话,诸葛亮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人,跟那些个混饭吃的谋士有着本质的区别!
  同意刘备的空间一说。  再者曹操也说出了答案,他说司马懿为什么不去投孙刘时说了,去与诸葛亮鲁肃争夺地位,难操胜算。同理,诸葛投曹,未必有一个好位置给他。投孙亦如此,张昭、周、鲁都不会让位与他。  还有就是诸葛亮的选项不多。  至于刘备的魅力,你说我听,一笑罢了。
  孙权曹操手下人才济济
去那里才华得不到发挥
  如果诸葛亮去曹操那里的话,下场估计跟杨修差不多,就这么说吧:就算诸葛亮跟了刘备,只要曹操有郭嘉在,就没有他孔明出头之日,只可惜呀…
  @慕容小梅
2:31:00    如果诸葛亮去曹操那里的话,下场估计跟杨修差不多,就这么说吧:就算诸葛亮跟了刘备,只要曹操有郭嘉在,就没有他孔明出头之日,只可惜呀…  -----------------------------  幼稚的想法,历史哪里来的假如?就算郭嘉在,又能如何?曹操手下那么多能人,难道加起来不如郭嘉?可即便曹操能人众多,最终也只能三分天下而已。还有一点,诸葛亮出不出头和郭嘉貌似没什么关系,诸葛事刘备,郭嘉事曹操,诸葛以政见称,郭嘉因奇谋长,八杆子打不着。可笑
  @心有O琳夕 52楼   幼稚的想法,历史哪里来的假如?就算郭嘉在,又能如何?曹操手下那么多能人,难道加起来不如郭嘉?可即便曹操能人众多,最终也只能三分天下而已。还有一点,诸葛亮出不出头和郭嘉貌似没什么关系,诸葛事刘备,郭嘉事曹操,诸葛以政见称,郭嘉因奇谋长,八杆子打不着。可笑  -----------------------------  理念不同,道不同不想为谋!
  若说孔明更倾向于刘备恐怕没有说服力,我想他肯定更倾向于曹操,因为曹操更容易成事儿。不过以孔明这种高士的心态是不会主动有求于他人的。等着人请呢。这也是他的命。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刘备为什么没一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