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九本尊心咒功德心咒的功德法师辅导

索达吉堪布-观音心咒之功德 - 佛弟子网
&&&&&&&&&&&&&&&&&&&&&&&&&&&&&&&视频名字:索达吉堪布-观音心咒之功德& & & d出现错误代码请 &d页面空白或无法播放请 &d网站QQ或 &d加入收藏夹在线播放地址:
视频下载地址:
视频转载分享:
相关视频:&&&&&&&&&&&&##&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上一部影片: 下一部影片:查看: 4428|回复: 9
UID119316在线时间52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女帖子精华0积分223
亲近同修, 积分 2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7 积分
在线时间52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女帖子精华0积分223
索达吉堪布开示六字真言转经轮功德
       
发布时间:日来源:摘自索达吉堪布《六字真言转经轮之功德》& &作者:索达吉堪布681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
& && && && && &  
  ○ 按照了义经典的观点,一切有漏的身语功德中,转经轮的功德最大。邬金莲花生大士说:“凡是印度译成藏文的佛法中,身语所做的善事里,没有比转六字真言经轮利益功德更大的了。”你们想一想,从印度译成藏文的经续成千上万、堆积如山,莲花生大士已经完全精通,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身体和语言所造的善根中,转经轮的功德无与伦比。
  ○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累善根,善根的功德大小,要依靠高僧大德的教证来抉择。若能使用转经轮,不仅自己可积累很多功德,凡是与我们结缘的众生,也能直接间接前往极乐世界。
  ○ 当年上师如意宝依靠强大的发心力,在学院中要求每个人念经或上课时,手里要拿着转经轮。这种传统至今不变,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且上师还在全国各地提倡用转经轮,不管这个人有没有皈依,此举都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 它的功德从教理上完全说得过去。倘若经常使用转经轮,可任运成就息增怀诛一切事业,平息自相续中的贪嗔烦恼,灭除世间上的灾难,遣除风胆涎疾病,摆脱地水火风的违缘,以及一切非时的横死苦难。手转经轮者,还可以增长菩提心、善心、生圆次第的境界,获得无迷智慧,大悲菩提心自然增上,名声财富无勤圆满,寿命延长等有诸多功德。无论修任何一法,若使用转经轮后再修持,通过诸佛菩萨的加持,不管修本尊、护法、空行,还是闻思修行,都会圆满成功。
  ○ 转经轮的功德特别大,尤其人在死亡时,如果身旁有个转经轮,那就不需要破瓦法。……如果有人死亡,你实在来不及超度,或者没有人超度,或者这个人不信佛教,在他头的方向(放在头的周围即可,不一定是头顶上)放一个转经轮,那他根本不会堕入三恶趣。
  ○ 我前段时间也讲过,法-王接近圆寂时留下来几种教言,最后一个就是用转经轮,这是法-王如意宝的临终遗嘱。上师当时也说了,在身语的所有善根中,转经轮的功德最大,大家一定要使用,千万千万不要放弃。尤其到一些偏僻地方或没有这种传统的地方,应该给众生多结缘转经轮。
  ○ 要知道,念一句观音心咒的功德不可思议,用一次转经轮的功德也不可思议,更何况是用了很多次。古大德说:“如果转经轮里有一万个观音心咒,那么转一次就相当于念了一万遍的功德。”
  ○转经轮,又包括风转经轮、土转经轮、水转经轮、火转经轮及手转经轮五种。所谓的水转经轮,就像古代的磨坊或现代的发电机一样,借助山谷里水的力量,带动特别大的转经轮白天晚上一直旋转。至于风转经轮,你们到一些村落和寺院中,就可以看到屋顶上有许多转经轮,只要风一吹动,便不停地转动。火转经轮就是在钢炉的烟囱旁边,悬挂一些转经轮,生火的时候就开始转,火越来越燃,经轮就越转越快,听说我们这里的好多道友精于此道。
  ○ 现在比较普遍的是电动转经轮,我觉得这个非常方便,只要交一点电费,白天晚上在佛堂里面转,自然而然积累了许多功德。我隔壁有个老喇嘛,大概有几百个转经轮,我去他家时都担心他睡不着,一直“嗡—嗡—嗡—”,大大小小的转经轮全部是电动的。
  ○ 手转经轮,就是我们手里经常用的这种。它的式样,以前上师如意宝专门设计过,并叫工厂大量制作了几种。你们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里面的藏文不能颠倒,观音心咒的字应该完好无损,否则过失比较大。请了转经轮之后,若有一位具相上师对其开光,加持力会更大。当然,若条件不具足、因缘不具足,没有开光的转经轮也可以使用。
  ○ 前段时间,我跟菩提学会的好多人也说了:“以后你们辅导或听法的过程中,在前面后面念诵时,应尽量使用转经轮,平时在家有空的话,也要多用转经轮。这样到了一定的时候,自己就会习惯的。”
  ○ 你们若想真正获得一些功德,一定要清楚转经轮的功德。佛经中云:“一切世间界充满七宝,以此作供养的功德可以衡量,以大发心手转一次经轮的功德却无法衡量;一切世间界大地的微尘可一一数尽,手转一次六字真言经轮的福德却不可胜数;布施给三界每一众生双目的福德可以衡量,为饶益众生而手转一次经轮的福德却不可衡量……”
  ○ 藏地有位非常出名的空行母,叫西琼堪卓玛(即《西藏生死书》中的林萨秋吉),她经常前往中阴界,虽然去过十八大地狱,却没有见过生前使用转经轮的人堕地狱。
  ○ 莲师说:“善男子善女人,凡是欲求往生极乐世界者,应当勤转此经轮,五无间罪也可依此得清净。”乔美仁波切也说:“造五无间罪、八堕罪以及犯淫戒杀生等重罪之人,只要使用转经轮,罪业根本不会染污自相续,且能获得圆满的解脱。”
  ○ 转经轮的有些功德是这样讲的:山上一个人用转经轮,风吹过转经轮,然后又接触其他众生,则此众生不会堕入恶趣;自己用转经轮时,如果被别人看见,他眼识中就种下解脱的善根,直接或间接会获得菩提果位;走路时用转经轮,凡是路过的众生,其相续中都会种下善根;过河、过桥时用转经轮,水里的众生均会得以解脱。
  ○ 高僧大德也经常使用转经轮,据历史记载,华智仁波切无论到哪里去,随身都有一个黑色的转经轮;麦彭仁波切的家里,有一个经常用的转经轮;上师如意宝也有大大小小的转经轮,甚至去美国、印度等国家时,也总带着转经轮,有时间就用一下。
  ○ 有些人觉得转经轮只是藏族的一种传统,可能功德不会这么大。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你应该看一下经论中是怎么讲的,这些功德你有没有否定的力量?……去年我在一个DVD上,看见一位汉传佛教的大德一边唱观音心咒,一边拿着转经轮给很多众生作加持,我对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为什么呢?因为转经轮对任何众生都有利,这种弘法方式是非常对的。
  ○ 平时在电视上,每次出现藏族的镜头时,都会有一个旋转的转经轮。虽然这是种艺术手段,但它的旋转跟车轮的旋转是不相同的。车轮的旋转可能让人晕头转向,可是转经轮的旋转,能在众生相续中种下菩提的种子,最后也有解脱的机会。所以,我们应当大力弘扬转经轮。
  ○ 转经轮在行住坐卧都可以使用,乔美仁波切说这种善法简便易行,轻而易举就能成办重大的事业。如果让你布施钱财供养僧众,你不一定有这种能力,多年闭关修行,也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走路吃饭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就一直使用转经轮,无勤中就能积累许多资粮。
  ○ 以前有个伏藏大师叫班玛朗巴,他所开取的《观音海续》中说:“何者具有菩提心,具足智慧力士夫,制作观音心咒函,生次开光赞颂后,水风抑或手旋转,一定摧毁诸轮回,任运成就四事业,彼之功德不可说。”我们佛教徒对观音菩萨一定要有虔诚的信心,没有信心的话,功德也不会太稳固。自己也应该日日夜夜行持善法,而行善中最好的,就是用转经轮。
  ○ 在座的各位道友:你们想帮助亲朋好友的话,也应该用佛法尤其是转经轮来逐渐度化他。其实从世间的角度来讲,转经轮可以让人升官、发财、得名声,在很多文章中,这方面的感应非常多。
  ○ 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均依赖于我们的发心和身语的力量,而身语所造的善根中,转经轮的功德最大。我们口里念《金刚经》、《阿弥陀经》,功德是很大;身体做磕头、转绕等,功德也很大,但按照佛经的教证,这些跟转经轮的功德比起来,后者的功德远远超胜前者。
  ○ 转经轮是行持大乘佛教的一种标志。别人不接受是别人的事情,即使他用斜眼看转经轮,相续中也能种下菩提善根。乔美仁波切曾说:“转此经轮之人,生生世世不会转生于邪见之家、有盲聋哑跛者之家、贫穷下贱之家、屠夫渔夫等种姓低劣之家,生生世世转生到种姓高贵、信仰佛教、行持善法之家中。”
  ○ 总之,大家一定要以菩提心为基础,所作所为不离开善法:身体经常用转经轮,口里经常念观音心咒,心里经常想到利益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你就是名副其实的修行人,我们藏地衡量一个人的修行好坏,也是以此为标准的。
  【摘自索达吉堪布《六字真言转经轮之功德》】
顶礼上师索达吉堪布!
总评分:&经验 + 12&
UID476在线时间2948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132积分68802
圣五明佛学院见解脱坛城
在线时间2948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132积分68802
有下划线的请直接点击: &&
【索达吉堪布佛号心咒网络传承系列:增土豆视频传承34种】 & &
世界最大佛学院——喇荣五明佛学院【藏龙卧虎,圣者如云】 & &
【供养刻苦修学中的五明佛学院僧尼】最上福田,速增福慧! & &
UID16685在线时间1791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0676
随喜赞叹一切善举善念善行!
在线时间1791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160676
顶礼大恩上师索达吉堪布!
南无阿弥陀佛!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 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UID44159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善慧同修, 积分 128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26 积分
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五明佛学院:
大量具德上师甚深开示、教言:
UID44159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善慧同修, 积分 128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26 积分
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五明佛学院:
大量具德上师甚深开示、教言:
UID46534在线时间11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6652
善定同修, 积分 66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48 积分
在线时间1177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6652
UID24576在线时间1179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3积分52904
在线时间1179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3积分52904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暂闻即灭五无间罪的殊胜佛号:南摩无量寿智决定光明王如来
UID23141在线时间1510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8191
善定同修, 积分 8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9 积分
在线时间1510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8191
UID23141在线时间1510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8191
善定同修, 积分 819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09 积分
在线时间1510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0积分8191
UID44159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善慧同修, 积分 128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26 积分
在线时间1284 小时注册时间性别保密帖子精华5积分12874
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吾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
五明佛学院:
大量具德上师甚深开示、教言:
Powered by
X2.5 Design by本音频为13-14课(两课内容)第课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程现在讲第二个科判:庚二(加行殊胜)分二:一、加行所缘广大;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首先讲加行的所缘非常广大,是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殊胜福德。辛一、加行所缘广大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除苦妙甘霖,其福何能量?前面讲过菩提心非常珍贵,能够产生是非常罕见的,既然菩提心如此珍贵,其能力也应该与众不同,就像既难得又珍贵的如意宝,一旦得到,所获的利益也是超胜的。“珍贵菩提心,众生安乐因”:珍贵的菩提心是一切众生的安乐之因。我们也是众生之一,如果自己想获得一切安乐,就必须修持菩提心;如果想让众生获得安乐,也必须修持菩提心。因为所有安乐果的产生必须依靠殊胜的因——善法。菩提心本身就是非常清净的善法,已经把自私自利、心胸狭隘等等导致痛苦的不合理心态完全消灭了,所以菩提心不仅能让自己也能让一切众生得到殊胜的快乐。菩提心是一切众生的安乐之因,不论是想获得轮回中的安乐,还是获得出世间的安乐,都需要修持殊胜的菩提心。菩提心究竟怎样让众生获得安乐呢?因为菩提心是非常清净的善法,相续中有了这种清净的善法,就会成就非常殊胜的安乐。这种安乐属于异熟果,不一定马上成熟,到下一世或后世则可成熟。一定要等到下世或后世才能成熟吗?今生当中能不能成熟?实际上依靠强大的菩提心,菩提心的安乐果也能在今生成熟。如果果报不在今生成熟,菩提心对我们还有利益吗?假如菩提心能够在相续中产生,那么我们在面对很多责难、痛苦时,因为心中有非常清净的菩提心,就能够安忍一切违缘,不会对内心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有了菩提心,心态会非常安静平和,这也是安乐的因。安乐主要来自于内心,内心快乐则一切快乐,内心不快乐,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也不可能快乐。菩提心能够让我们的内心非常宁静,发了菩提心的人不会有怨敌,也不会有伤害自己的想法。在发起菩提心的当下,所有的怨敌就都消失了。菩提心能够让我们今生快乐、来世快乐,也能够让我们获得从轮回中解脱的快乐,所有安乐都是从菩提心而来的,所以颂词说“众生安乐因”。经过分析之后,我们就知道菩提心的利益的确非常广大。 “除苦妙甘霖”:菩提心就如妙甘霖一样,能够遣除众生一切身心的痛苦。通过菩提心的力量,今生、后世或者轮回中的痛苦都可以遣除。很多传记中记载,一些修持菩提心有素的大德,能够通过菩提心的修法遣除众生的痛苦。有的通过自他相换消除了众生的痛苦,有的祛除了大面积的瘟疫,此类故事在汉地、藏地、印度很多高僧大德的传记中都有描述,所以对于菩提心能够消除痛苦这一点,是根本不需要怀疑的。我们应先了知“除苦妙甘霖”中的“苦”是如何产生的:引发众生痛苦的根源来自于罪业,罪业的根源来自于自我,而菩提心是放下自我、打开心胸、对一切众生开放的心态,如果能够生起菩提心,就不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如果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就不可能以自我为中心去造罪业,没造罪业就不可能感受痛苦。所以如果我们的内心生起了菩提心,就可以有效息灭将来的痛苦,而且菩提心是成佛的因缘,通过菩提心完全可以消除成佛过程中的所有苦因,也可以说菩提心消除的是究竟的苦因。世间也有很多菩提心消除痛苦的例子:有些看病吃药都没有效果的重病患者,通过修持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绝症竟奇迹般痊愈了。当然不是所有重病人都可通过菩提心修法获得痊愈,毕竟每个人的因缘、修行力量、根基和意乐都不相同,但是的确有很多人通过修菩提心治愈了绝症,历史上有很多记载。此外,通过修持菩提心,向众生敞开了自己的心胸之后,也可以有效地治愈很多心理疾病,遣除心理上的疾苦。许多心理疾病在生起菩提心的同时就可以完全消除,自己的心会非常健康、清净、伟大。这就是对“除苦妙甘霖”的诠释。“其福何能量”:菩提心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呢?菩提心的所缘如此广大、本体如此清净,所以福德是无法衡量的。上师在讲记中说,菩提心的福德乃至以佛陀的智慧都无法衡量。佛陀是遍智,但佛陀以无量的智慧来衡量菩提心时,也无法得出菩提心有限量的结论,所以说无法衡量。菩提心的本体是无量的,佛陀的智慧也是无量的,以彼无量衡量此无量,以我们的分别念难以思维。可以这样理解:以佛陀的智慧衡量时,无法测度出菩提心福德的界限(比如在某个界限内,菩提心的福德到此为止,超出这个范围,菩提心的福德就无法企及),也无法看到菩提心的福德有限量,因此说明菩提心的福德利益非常巨大。佛陀的智慧是无法衡量的,菩提心的福德也是无法衡量的,以有限量的分别心去衡量不可思议的法,永远得不到正确答案,唯有诚信佛语。既然无量的佛智也无法衡量出菩提心的边际,因此菩提心的福德的确非常巨大。〖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的珍宝菩提心,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堪为一切众生安乐之因”:如前分析,菩提心是所有众生安乐之因。每个众生都想获得快乐,发了菩提心的人也想让众生获得快乐,如果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认真对待菩提心这个伟大清净的修法,不能她它单纯地看作前行,或者当作一个不了义的修法,实际上菩提心修圆满就是成佛,菩提心修法非常重要。因此,要让自他都获得快乐,必须要坚持菩提心。“遣除有情痛苦重疾之妙药也是珍宝菩提心”:“有情痛苦的重疾”一方面是指众生身心痛苦等苦果,另一方面是指相续中的三毒烦恼等苦因。三毒烦恼会连续不断地让众生感受种种身心痛苦,而此烦恼的正对治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能有效对治三毒。如果三毒这个根本病因已经去除,就不可能再在身心上感受痛苦。所以不管是表相上的痛苦,还是深层次的苦因,以修持菩提心的方式都完全可以对治,所以观察之后得出结论:“她的福德怎么能衡量得出来呢?”——其福德非常巨大,无法衡量。〖《吉祥施请问经》中云:“菩提心福德,倘若有形色,遍满虚空界,亦将超胜彼”。〗菩提心的福德是一种心法而非色法,因是心法之缘故,不以色法的方式显现。倘若菩提心的福德能够以色法的方式来显现,则周遍整个虚空界也无法容纳。就是说,菩提心的福德不以色法的方式在外相上显现,而是以心法种子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她会逐渐释放出功德。所以菩提心一方面让身心有所转变,另一方面她释放出功德后能让整个世界都有所转变,因此菩提心的因缘一旦成熟,其效力是不可思议的。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其福报就完全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何况精进地利益有情呢?此处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要了知供佛的功德有多大;第二、要明白仅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也胜过供养诸佛的功德;第三、如果不仅思维了,而且在行为上真正开始精进利益众生,那么福报就更大了。首先讲第一层意思。供佛的功德有多大?佛陀是最殊胜的量士夫、一切圣者之王,佛陀的相续中具足无量的福德,因供养对境非常殊胜之缘故,供养佛陀能得到无量的功德。在《百业经》《贤愚经》等经典中记载了很多供养佛陀的故事:有人看到佛陀生起了一念欢喜心,供养的东西就是一杯水、一口饭,甚至一点泥土,一方面因为供养时的发心很清净,一方面因为佛陀是所有圣者之王、所有福德的主尊,因此得到了不可思议的功德。以阿育王的公案为例:阿育王的福德很大,开始他以暴力征服了整个印度,后来对佛教产生了信心而大兴佛法,在南瞻部洲役使非人造了八万四千座佛塔,在中国也有好几处阿育王塔,由此可知阿育王是福报极大的施主。那么他的大福报因缘是什么呢?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和侍者外出化缘,路上遇到几个小孩正在玩泥巴,用泥土做仓库、粮食、如意宝等等,其中一个小孩看到佛陀生起了欢喜心,想把用泥土做成的如意宝供养佛陀,但是他个子很矮,就踩在另一个伙伴的肩膀上,想把自己手中的“如意宝”放在佛的钵盂中,佛陀俯身接受了供养,然后把泥土交给阿难尊者,让他涂抹佛住的房子,刚好涂满了一面墙。佛陀授记供养泥土的小孩以此功德,以后会成为国王广弘佛法,供佛时所踩的小伙伴以后会成为大臣辅佐他。从这个以泥土供佛的公案中可知,供佛的功德确实非常殊胜。在《贤愚经》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以光滑的石头供佛、以一枚金钱供佛都得到了殊胜的果报。由此可知,因佛陀是殊胜福田之缘故,缘佛供养能得到非常广大的福报。虽然现在佛陀圆寂了,但如果供养佛的舍利、佛的形象,如佛堂中的铜像、纸像、唐卡等,能够生起真佛之想,照样可得到很大的福德。我们的心胸可以再开阔一点,不仅仅是供养佛堂里的佛,在供养时观想把所有的供品供养十方刹土中的佛,这样也能得到很大的功德,总之供养佛陀的福德大到不可思议。第二层意思:“仅思利众生,福胜供诸佛”。仅仅思维利益众生,此功德已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佛陀以利益众生为主要事业,如果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佛陀不会发菩提心,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佛陀才发了菩提心,因此利益众生是最靠近成佛、靠近实相的一种殊胜方便。如果发菩提心供养佛陀,其功德可成为成佛的资粮。如果在供佛时未发成佛之心,只能成为成佛的间接助缘,成为成佛的远因而非近因。缘佛所做的供养必定还是会成佛的,但仅靠远因不能成佛。供佛只是成佛的间接之因,不能成为直接之因,而利益众生靠近佛的事业,佛陀是为了利益众生才发心成佛的,在佛陀所有的事业中以利益众生为主。华智仁波切在《现观庄严论》的注释中也如是说,真正大乘菩萨的所为最主要是利益众生。所以如果我们仅仅只是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已经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如果对供佛的功德有定解,我们就会惊叹:思维利益众生的功德竟然这么大!平时我们非常重视佛陀,最看不起的就是众生,我们认为佛陀与众生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于是经常对佛陀恭敬有加,对众生却经常看不起,嘲弄众生,甚至伤害众生等等。实际上我们如果能够思维利益众生,其福德远远胜过供佛的功德,这不是信口开河,而是佛经和论典中再再宣讲的,如果我们诚信佛语、菩萨语,就应诚信利益众生的福德的确非常巨大。通过学习这个颂词或是《入行论》的教授,我们应该转变自己的心态,一方面知道菩提心很殊胜,一定要发菩提心;另一方面也要转变对众生的看法。虽然《入行论》后面还有很多教授转变我们对众生的看法,但是现在就已经开始让我们转变了:众生实际上是个大福田,如果能够利益众生,就能够得到巨大的福德,甚至于仅仅是思维利益众生,其福德就已经胜过了供养诸佛的功德,这是第二层意思。第三层意思:“何况勤精进,利乐诸有情”。不仅思维利益众生,而且在行为上也精进利益众生,那功德就更大了。结合三层意思,我们就知道一定要发心利益众生,受持行菩提心,因为行菩提心的功德利益的确非常巨大。行菩提心有时是很广大的事业,有时就是我们身边举手之劳的小事:对需要帮助的众生伸出援手,给予物质方面的接济、语言上的安慰;对不了知法义的众生,以清净心对他们讲解,让他们知晓法义。以实际行动来帮助众生,只要自己发心清净,所得到的利益远远超过以希求喝彩、回报而去利他的福德。如果带着功利心去帮助他人,所得到的福报就很小。为什么呢?因为受到了功利心的束缚,功德就无法无限地扩展。但是如果以清净的发心去帮助众生,虽然当下未得到什么,但以此颂词的教授即可了知,受持行菩提心利益众生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我们在思考问题、做事时,不要因小失大。心态很清净、圆满、广大,所得到的福德就广大;如果心态很狭隘,所得到的功德就微乎其微。因而同样的时间、同样的人、做同样的一件事情,所得到的功德因心态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体现出学法和不学法的差别,以前不学法,当然就只会为自己、为家庭考虑,认为不考虑众生自己就能够过得更好一点,如果考虑了众生自己就会过得很悲惨。其实如果真正一心一意为众生考虑、帮助众生,所获功德利益反而是最大的,因为没有自我的束缚,打破束缚后功德可以增长无穷倍,这就是规律。〖仅仅思维利益众生也胜过供养佛陀,将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更为超胜也就不必说了。〗仅仅思维利益众生,其功德已经胜过了供养佛陀的功德,如果能把精力投放在成办一切有情安乐的事业上,自然就更加超胜了。我们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利益众生:以清净的发心放生时,想到众生从屠刀下得到了解脱,感到很高兴在众生耳边念佛号,想到它们能因听闻佛号的功德以后会转为人身、遇到佛法而走向解脱,也替它们高兴。诸如此类利益众生都是在成办令佛欢喜的事情。有时道友与道友之间互相帮助,提供一些钱财物质、给予一些安慰,实际上也是在相互利益众生。有些人遇到事情时容易退失信心,就安慰他一下,拉他一把,他就可能战胜违缘;有时在学法的过程中,有些人缺少顺缘,就帮助他们成办顺缘,如上师经常提到的,提供自己的房子做道场等等。只要能够帮助其他众生生起菩提心、善心,自己就能得到最大、最多的功德。在如何行持菩提心方面,我们应该多多思考。利益众生有很多方便,只不过有时我们把眼光投放在佛菩萨的事业上,觉得佛菩萨利他的事业很广大,我们做不到,但实际上我们身边有很多可做之事,只不过没有清净智慧观察不到,或者眼高手低,不愿意做小事,错过很多机缘。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在很多方面利益众生。如果去利益众生,上述所讲的超胜功德我们都可以获得。
〖《三摩地王经》中云:“俱胝那由他刹土,所有无量诸供品,恒时以此供圣士,不及慈心之一分”。〗“俱胝那由他刹土”指无量刹土、非常多的刹土。在一个刹土中有很多的供品,俱胝那由他刹土更是有无量的供品。比如地球上有黄金、白银、钻石等宝藏,有森林等很多资源,都可以观想作为供品。以俱胝那由他刹土的无量供品恒时地供养圣士(声闻、缘觉、菩萨、佛陀四圣),其福德不及修习慈心之一分——上师在注释中讲,连修习慈心的百分之一(有的也讲八分之一)的功德都不到。慈心是愿众生得乐的心,修慈心主要就是愿众生都能够获得快乐。利益众生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过了以无量的供品恒时供养圣者的功德。对这个观点一定要产生信解:加行所缘非常广大,所以能够得到非常巨大的善根。
辛二、其他无有如此加行众生欲除苦,反行痛苦因,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足以众安乐,断彼一切苦。更复尽其痴,宁有等此善!安得似此友!岂有如此福!第一个颂词首先讲众生的颠倒行为。众生是怎样安住在颠倒行为中的呢?“众生欲除苦”是每个众生的想法,上至天人下至地狱众生,或者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总统,还是在地上爬行的蚂蚁或蚯蚓,每一个众生都不想感受痛苦,都想遣除痛苦,但遣除痛苦的行为却恰恰是颠倒的——“反行痛苦因”。如果想要遣除痛苦,就应该断绝恶业与恶行,但实际上众生却以行持恶业的方式来遣除痛苦。如通过杀生害命牟取暴利,以此遣除贫穷的痛苦。这是很大的颠倒,杀生害命是痛苦的因,不但没办法实现遣除痛苦的目的,反而让自己感受更大的痛苦。表面上看,通过杀生害命得到了钱财,得到了可食用的肉食,实际上却已种下了长久的苦因。做人不能只看眼前利益,高智商的人类具有思维长远利益的能力,我们不能为了获取当下一点利益而失去长远的利益。众生永远不想受苦,反而造下了反复受苦的因,这是极大的愚痴与颠倒。从除苦角度看,众生的所愿与所行是背道而驰的。从求乐的角度观察,所愿所行也是背道而驰的——“愚人虽求乐,毁乐如灭仇”。没有智慧的愚者非常想追求安乐,但是在追求安乐时,反而将快乐犹如仇敌一样毁灭了。因为快乐来自善业,没有善业就无法获得快乐,但众生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行持善业,反而造了很多恶业,没有善业又怎么可能获得快乐呢?结果好像消灭仇人一样,把快乐像仇敌一般灭掉了,最后根本没办法获得快乐,这是从求乐的角度,对所愿所行背道而驰的形象比喻。接下来讲菩萨对众生发慈悲心,在智慧的摄持下去帮助众生,具足了大慈大悲和大智慧,所以菩提心是非常值得赞叹的,菩萨的加行也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于诸乏乐者,多苦诸众生”,归摄前面的颂词,众生想快乐却没有种乐因,导致今生中缺乏快乐;因为没有断除苦因,所以生生世世都具足许多痛苦。“足以众安乐”,菩萨对众生以慈心对待,慈心就是予乐的心态,菩萨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安乐,为了实践这个目标而广积善行。“断彼一切苦”就是悲心,即拔苦的心态,以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为法相,拔苦予乐就是慈悲的不共法相。菩萨看到众生的痛苦无法忍受而发起了悲心,为了拔除众生的痛苦开始加行。“更复尽其痴”——菩萨要完全打破导致众生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的愚痴心态,让众生真正获得离苦得乐的果位。众生的愚痴是什么呢?如前所说,众生的愚痴无外乎业果愚与真实义愚两种。业果愚是对业因果方面的愚痴,不了知业和果之间的关系,导致所愿所行背道而驰;真实义的愚痴是指对无我空性不了知,本来无我却认为有我,对真实义的愚痴导致众生围绕自我造了很多罪业。有了业果愚和真实义愚,众生就没办法认清实相,以至沦落到悲惨的境地。菩萨为了让我们了知业果,遣除业果愚痴而宣讲因果不虚的道理;为遣除真实义的愚痴而宣讲无我与空性的道理。这就是菩提心的加行——是能够让众生离苦得乐、获得清净智慧的加行。
“宁有等此善!”——在所有善法中难道还有比这更殊胜的善法吗?世间什么善法能够让众生得到安乐、断除痛苦、去除愚痴?世间任何善法都做不到,只有菩提心的加行才能够让众生成办此三大利益。
“安得似此友!”——在所有的友伴中是否有像菩提心这样的友伴呢?世间的友伴通常带有很强烈的功利性,交友要先看对方能带来何种好处,有什么能利用的资源等等,当然不是所有世间朋友都如此。世间也有“有茶有酒多兄弟,危难何曾见一人”的说法,这是对世间亲友具有很强功利性的真实写照。大家理应了知菩提心与这样的亲友完全不同,任何时候都不可能舍弃你,无论富裕或贫穷,菩提心都一直在利益你,所以“安得似此友”。众生要找一个最可靠的友人,那就是菩提心。生起菩提心,与菩提心为伴,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孤独,也不会痛苦。当我们痛苦时,菩提心会安慰我们,一想到菩提心,想到菩提心的伟大清净,自己就会从不良的心态中脱离出来。
“岂有如此福!”——在所有的福德中,完全找不到像菩提心这么强大的福德。众生都喜欢福德,如果想要很快、很容易地积累大福德,那就是发菩提心,因为她的所缘非常广大,所以没有比菩提心更殊胜的福德。〖作为众生,尽管有想丢弃痛苦的心念,可是由于茫然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反而屡屡奔波造罪;〗这是进一步让我们了知众生的可怜之处。我们学习这个论典,不仅要观察其他众生,还要反观自己,我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想离开痛苦的心念,但是因为以前没有学佛,现在学佛也不深,没有深广敏锐的智慧,对因果取舍之道茫然不知,不知痛苦之因是不善业。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认为没有钱是贫穷痛苦的因,不否认这是一个因,但它是近因而非主因,我们相续中的不善业才是主因或远因,因为不善业导致我们在今生没有能力拥有很多钱财,因为没有钱财之缘故,导致现在很痛苦。不善业与没有钱二者一个是主要因,一个是次要因,需要分清主次。我们不了知还有远因即主要因,往往把次要因即眼前因当成唯一因,所以就认为只要有钱就是解决贫穷的因,就能摆脱贫穷的痛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拚命想赚钱。但是因为没考虑到相续中不善业这个主因,再怎么努力也赚不到钱。如果仅凭求财的愿望能不能实现?每个人在外工作都有一种强烈地想要获得财富的心愿,但最后有的人能够实现,有的人就实现不了,这就是现实。所以要知道痛苦的因是不善业,如果对此不了知,反而屡屡奔波造罪,如前所讲,必然所愿与所行背道而驰。换一个角度说:〖虽然也想得到快乐,却全然不晓得快乐的方法,以这样的无明愚痴而弃离善业,结果将自己的安乐像怨敌一样毁灭。〗我们想得到快乐,但是不知道获得快乐的方法。前面讲过,有些人认为:得到快乐就是享用衣食、拥有住房及其它资具;有时候修炼禅定、练习瑜伽,身心也能快乐,通过这些方式快乐就自然具足了,其实这些方法只是快乐的次要因缘而不是主要因缘。快乐的主要因缘是善业,如果内心有善业,这些次要的因缘很容易具足;如果没有或缺少善业,这些次要的因缘很难以具足。所以,众生不知道获得快乐的方法,因无明愚痴而弃离十善法,结果把自己的快乐像怨敌一样完全毁灭,根本找不到快乐,今生找不到,来世也会越来越悲惨。〖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这些众生,怀着大慈心用一切快乐来满足他们,以大悲心解除他们的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他们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菩萨的心量深广无边,所缘是所有众生,发愿的对境不仅仅是眼前几个可怜的乞丐,或是战争中境况悲惨的众生,而是对所有众生都平等利益。即便是现在高高在上的梵天帝释,也被无明痛苦所折磨。菩萨知道众生没有离开无明就不可能离开痛苦,都会有痛苦的问题,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要了知众生的痛苦,必须对三苦有所了解。有些苦以苦为苦性;有些苦以变化为苦性;有些苦以苦因为苦性,一切众生没有不处在苦苦、变苦、行苦三种痛苦之中的。菩萨了知这些情况并对所有众生平等发起利益之心。并不是这个众生很富裕就不是菩萨发愿的对象,富裕属于一种变苦,其快乐是以变坏为苦的,菩萨仍然对他生起大悲心。对于乏少安乐、多具痛苦的众生,菩萨怀着大悲心用一切快乐尽量满足他们,然后让他们修持快乐的因缘十善业、断除痛苦的来源十恶业。以大慈心用快乐满足众生,以大悲心解除众生所有痛苦,以大智慧遣除众生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所以菩萨会经常对众生讲法、宣讲苦乐之道,这就是上师仁波切为什么经常传法的原因。众生听了法义之后,明了取舍之道,知道苦乐之因,自然而然就对所取、所舍的事情清清楚楚,知道之后励力行持,一方面就可以遣除对苦乐之因一无所知的愚痴,一方面在了知苦乐之因后去实践,真正可以从愚痴中脱离出来。所以菩萨给众生宣讲正法,让众生了知取舍之道,这就是对众生最大的帮助。〖哪有能与此相提并论的善业?哪有能这般利济帮助的亲友?哪有能依之生起如此福德之事呢?〗基于以上几个因素,所以没有能与菩提心相提并论的善法,所有的善业无法和菩提心加行的善业相比,也没有能够这样利益帮助我们的亲友。因为菩萨可以完全拔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完全能够让一切众生获得快乐,完全能够遣除众生相续中的愚痴,这样的亲友在整个世间是找不到的。“依之生起福德之事”是指除了菩提心之外,没有一个法能够具足此加行的福德,如前科判所说“其他无有此加行”,这样的加行只有菩提心才有,其他的善法完全不具足。所以通过学习“菩提心的利益”这一品,我们就完全了知菩提心究竟有什么利益,就知道菩提心的功德与利益真是太殊胜了!无论如何要开始修菩提心并坚持菩提心,无论如何要传扬菩提心,让众生都能够了知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让众生都逐渐具足菩提心。作为一个菩萨,这是应承担的责任和应履行的义务。戊三、(赞叹具发心之补特伽罗)分五:第一、自行利益;第二、是殊胜施主;第三、是殊胜福田;第四、不为痛苦所害;第五、成为应礼处与皈依处。己一、自行利益自行利益的意思是:菩萨不需要任何人嘱托,自然而然地会去行持利益众生的事情。因为菩萨生起了菩提心,认为利益众生是唯一应做之事,虽然没有受任何人的嘱托,也会自觉去做利他之事。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自乐为。此颂词是从对比的角度进行宣讲。“若人酬恩施,尚且应称赞”:如果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并铭记于心,有机会就酬答恩人,世间人就说这是一个知恩报恩的人。虽然知道他人给予自己很多帮助,但现在能力有限无法报答,只好把这份恩德记在心中,这是知恩没有报恩,知恩且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报恩就为人所称赞。如果酬答恩人的善心尚且应称赞,“何况未受托”?菩萨没有受任何人的嘱托,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施恩而后为了报恩才去帮助众生。虽然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的确有观想一切众生为自己母亲的一种知恩报恩的修法,但这种修法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力,实际情况中菩萨不会像世间人那样,因为感恩图报然后去回报众生。菩萨是以自主的方式心甘情愿去利益众生,这就是“菩萨未受托”的意思。“菩萨自乐为”:菩萨没有受谁嘱托,心甘情愿去做利乐众生的事情,岂不是更加值得赞叹?世人感恩图报尚且被人赞叹有加,那么菩萨利益众生没有以想获得回报为前提,纯粹心甘情愿地帮助众生,当然就更加应该赞叹了。当然如前所说,菩萨不是为了得到赞叹才去利益众生的。但是对我们而言,该赞叹之处理应赞叹。因为赞叹此种善行,就说明我们对菩萨的利他行为非常认同。一方面我们生起随喜能得到功德利益,另一方面此殊胜修法如果大家都知道、都来赞叹,就都愿意去行持。比如世间的好人好事通过媒体报道后,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善法宣扬得很圆满,以后再遇到类似事情,大家都会愿意做好事。因此对菩萨而言,并不在乎别人赞叹与否;但是对我们而言,如果很多人都来赞叹菩萨的行为,其他人就会深受鼓舞、深受启发,当自己有利益众生机会的时候,就会非常愿意做、愿意成为菩萨。因此,对菩萨行的赞叹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菩萨行本来就是应赞之处。大乘的很多经典、论典都赞叹了菩萨的行为、菩萨的发心。在弥勒菩萨造的《经庄严论》中,从头到尾都在赞叹菩萨的不共功德,赞叹菩萨超胜小乘的功德,赞叹菩萨广大意乐的发心,赞叹菩萨的行为……所以我们学完之后就觉得:应该发大乘心,应该趋入菩萨行。因为菩萨的发心、行为的确太清净、太殊胜了!如是赞叹之后,学习的人就会非常愿意趋入。《入行论》也如是宣讲,对于自行利益众生的菩萨应该高度赞叹。〖任何人有感恩图报之心,尚且值得被人们称赞是“这是知恩报恩的人”,更何况没有受人嘱托也是心甘情愿地利乐众生的菩萨了。〗任何一个世间人如果有感恩图报之心,人格比较贤善,就会为人所称赞:“这个人人品很好,能够知恩报恩。”如果受人恩惠,反而恩将仇报,那么肯定被世间人唾弃与呵责。对于感恩图报的人尚且应该赞叹,更何况没有受过任何嘱托、心甘情愿发心利益众生的菩萨,就更应该值得赞叹了。赞叹的理由与前面分析颂词的相同。本课就讲到这里。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有海诸有情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理各占百分之十,我们就可以知道早睡早起的重要性。我们白天是慈善事业不应该是富人良心发现时的施舍和恩赐,而应该是每个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对他人的同情与关爱。1、问题的由来
在门诊上经常遇到。好多吃素多年的朋友。出现了面色萎黄。声音低微。元气不足。浑身乏力,畏寒肢导读为了远离高血脂、肥胖,越来越多的人对素食情有独钟。然而摄入足够的果蔬并非就一定会健康。这是因为人的体质有吃素要有方法,方法很重要的。比如说吃素时,早餐一定要吃好,而且早餐一定要吃饱。以前我吃素时,因为早餐就吃稀饭“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二)答疑“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一) “佛法融入生活系列开示”通知(二)1、
时间:10月11日(本周日),19点30分-21点30分。2、下面继续学入行论《回向品》。辛二(回向成为安乐之因)分二:一、回向实现意愿;二、愿离不幸。众生心中有很多想法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宣讲希求成佛的凡夫修学者如何趋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我们再次一起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宣讲了修行者如何从自私自利下面我们继续学《入行论》回向品,接着讲为趋入佛教而回向的内容。愿离恶趣苦,以及诸艰困,复以胜天身,迅速成正觉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再一次来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入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分了十品。前面九品为:殊胜的菩提以佛法利益亡者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8课 为临终者献爱心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6课 三殊胜答疑《离幸福很近》法师辅导 第17课 再谈放生答疑第15课
如何寻找大乘方向答疑第11课 略说忏罪第14课 佛教的未来需要你我答疑第12课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答疑第13课
怎么样学佛答疑第10课 有十种事情不能做答疑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法师辅导答疑信心是最好的财富法师辅导第8课答疑问佛陀情为何物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法师辅导第7课答疑幸福的根本是心法师辅导 第4课辩论佛法的生命科学观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法师辅导 第5课怎样面对痛苦金钱到底有多值钱法师辅导第2课辩论第二十二课 胜利道歌讲记(1)第一节课思考题1、在传讲《大圆满前行》之前,为何要先讲《胜利道歌》?这个道歌来第二十三课 胜利道歌讲记(2)第二节课思考题5、发菩提心有什么样的功德?请从两方面具体分析。你对此有哪些感触第二十一课 什么是密宗什么是密宗?思考题1、现在社会上,人们对密宗有哪些误解?请举例说明。对此你该如何驳斥?第二十课 观音心咒之功德思考题1、佛陀宣讲观音心咒功德的经典是哪一部经?大概内容是什么?对此你有哪些感触?2第十九课 以佛法利益亡者以佛法利益亡者思考题1、有些人有这样的想法:“因为阿底峡尊者曾经说过,获得见道方可超第十八课 为临终者献爱心为临终者献爱心
思考题1、佛教的临终关怀和世间的临终关第十七课 再谈放生再谈放生思考题1、你放过生吗?为什么要放生?请举例说明,历代大德对此持何观点?你自己又有什第十六课 三殊胜三殊胜索达吉堪布
著今天给大家宣讲的是“三殊胜”。三殊胜是行持任何善法不可缺少的,如果不懂第十五课 如何寻找大乘方向如何寻找大乘的方向 ——于东莞开示[ 日晚 ] 来到这里,我也没有第十四课 佛教的未来需要你我护持正法——索达吉堪布于厦门开示
第十三课 怎么样学佛怎么样学佛?思考题1、在学佛的过程中,我们应具足哪几个要素?各自起到什么作用?请一一说明第十一课 略说忏罪略说忏罪——2007年金刚萨埵法会开示思考题1、为什么要忏悔?你平时依靠哪种方式忏悔?2、第十二课 让你重新认识佛教让你重新认识佛教——对佛教徒的几点忠告今天,我们学习一下佛教方面的简单知识。一般来第八课 信心是最好的财富成就信心 圆满二利 ——索达吉堪布于海口开示[ 日晚 ] 主持人致第九课 初学者不应视师如佛初学者不应该视师如佛
——索达吉堪布2013年5月第十课 有十种事情不能做深埋基石 根除十恶 ——于长沙开示[ 日晚 ]今天我利用这个时间,第七课 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来世生命及往生净土——西北大学演讲 『 日下午 』主持人致辞:ptxx2014方便与学友学习和查找佛学资料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txx2014方便与学友学习和查找佛学资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音心咒功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