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车载反坦克导弹导弹的设计理念

||||||||||||
中国不愧为导弹强国 军品民用导弹用来灭火
  日前,航天科工在充分借助航天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研发填补世界空白的高端消防装备&&远程红外自动寻找森林灭火导弹车载发射系统,这是航天科工创新发展军民融合产品市场方面再次取得的重大突破。该产品利用远红外火源探测指挥车远距离探测感知森林等初期着火点,利用全天候全路面灭火导弹发射车将灭火导弹发射出去,在飞行中自动寻找着火点,进行快速灭火。该研发产品属国家消防装备行业科研项目,具有设计理念新、技术含量高、应用面广、市场前景好、发射车载弹多、灭火距离可达20余公里、单发灭火性价比高等特点,产品主要面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森林部队、公安消防及企业消防队的应用,着力解决森林、高楼、油库、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引发的火灾难防、难灭等难题,达到快捷迅速、高效准确、远距离灭火、确保灭火人员安全的目的。
  三瓦公司近几年在开拓民品市场过程中,采用&紧盯前沿市场,技术引领需求、错位融合竞争&的创新营销思路,致力于将九院型号产品的先进技术拓展应用于民用领域高端市场。先后成功推广开发了全路面矿山救援、沙漠油田作业等领域配套的系列特种车辆底盘,现已在煤矿救援、沙漠油田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次创新开发的远程红外自动寻的森林灭火导弹车载发射系统,是将九院型号产品技术拓展应用于高端消防领域,化剑为犁,实现军民融合的又一成功典范。
  该项目的研究成功,将有利于解决森林、高楼、油库、有毒有害及有爆炸爆燃品火灾的难防、难灭难题,达到快捷迅速、高效准确、远距离灭火、确保灭火人员安全的目的
  据中国远红消防集团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部经理陈达峰介绍,该项目是福建省白沙消防工贸有限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合作开发的。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这种远程自动灭火导弹,现在公司已经可以生产肩负式发射灭火导弹,计划年底完成车载式&远程红外自动寻的灭火导弹&,明年可以投放市场。
  陈达峰说,灭火导弹里面是聚磷酸铵类干粉,比普通干粉灭火效果高10倍,而且没有污染。导弹灭火后,还可以对森林施磷肥。(钛豌豆)
更多关于 中国,导弹,军品民用,导弹灭火 的热帖共20264个阅读者,34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2:22
科普,前苏联/俄罗斯防空导弹族谱[推荐] &&
帝国之鹰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24-1.html
在正式发帖之前,我声明三点
第一,帖子并非本人原创,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基本是以百度百科为主!众所周知,前苏联/俄罗斯的防空弹道种类繁多,型号编号较为混乱!我为了便于自己日后对于这些防空导弹进行识别,同时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下这个庞大的家族。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基本的主线就是按照北约的对于这些防空导弹的编号。即SA(萨姆)
第二,由于资料来源网络,整理时未过多去验证资料的对错和图片的真实性且图片数量有限,所以请各位网友第一时间进行指正以及上传更多的清晰图片!
第三,由于我统计的时是按照SA1-SA2-SA3-SA4......的流水线号编排的,可能还有北约未付于SA编号的防空导弹,也希望网友第一时间指出来!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插楼,以保证帖子的连续性!
&&&&更多精彩军事资讯,请点击华声军事首页: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24
  萨姆-1防空导弹
  萨姆-1防空导弹(SA-1“吉尔德”,前苏联编号S-25,或称R-133、V-300),原名“金雕”,是苏联最早研制和装备使用的固定式全天候型中程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要地和国土防空,能对付中高空跨音速飞行的各种飞机。
  萨姆-1防空导弹是是由拉沃契金地对空导弹设计局在德国“瀑布”地对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8年开始研制,1954年开始装备部队,可是直到1960年11月才第一次在莫斯科阅兵式上公开露面。但是,直到21世纪初仍保留少量导弹(约500部发射架,每架只装一枚待发导弹)部署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几个大城市周围,担任城市的辅助防空任务。该武器没有出口过,只在苏联国内部署。萨姆-1防空导弹系统在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及产业经营等方面均从 无 到有,为以后各型防空导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萨姆-1防空导弹没有出口,因而没有萨姆-1防空导弹参与战争的资料。
  导弹特点
  萨姆-1防空导弹系统技术落后,结构复杂,设备庞大,可靠性和机动性都很差,自服役以来各分系统皆无多大改进,故早已停产。导弹配属的一部制导雷达,可同时跟踪30个目标,并对导弹实施制导。逐步由萨姆-10防空导弹取代
  系统设备
  P-14(高国王)早期预警雷达 A 波段 作用距离600KM   R-113目标截获雷达 E / F波段 探测距离300KM   YO-YO目标跟踪雷达 E / F波段 作用距离150KM   PRV-9(小馅饼蛋糕)高频雷达 D / E波段 作用距离200KM
  基本数据
  弹长:12.19米   弹 径:0.7米   翼 展:2.4米   导弹全重:3000公斤   战斗部重:70公斤   有效射程:45千米   有效射高:0.3-25千米   马赫数:2.5M   主动力型号:1台液体火箭发动机,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 地面固定阵地   制导方式:无线电指令制导   总产量:2640个发射架(前苏联装备)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2:58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27
  萨姆-2防空导弹
  萨姆-2防空导弹(SA-2“盖德莱”),苏联编号С-75,是第一代中、高空全天候防空导弹。这种导弹战斗部威力很大,主要用于对付远程高空轰炸机和侦察机。
  导弹简介
  “萨姆-2”“导线式”式防空导弹为前苏联制造的第一代全天候中程、高空对对空武器系统,1953年研制,1957年在莫斯科首次展出,开始装备部队。SA-2是苏联当前高空防空的主要导弹,其发射阵地遍布苏联全境,主要担负国土和要地防空任务,并外销东欧及埃及、印度、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越南等20多个国家。
  导弹特点
  “萨姆-2”可以威胁到高空飞行的目标。但总体上其技术已经落后了,由于采用液体发动机,作战准备时间长,效能低;导弹操作过程复杂,反应速度慢,抗干扰性能差;发射架是固定是的,每个发射架一次只能发射一枚导弹,由于过于笨重,很难改成自行式的。作战中一般3枚导弹射击一个目标。   很多国家对SA-2进行了改进,特别是雷达系统和制导系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作战反应速度。由于战场机动困难,作战准备时间长,SA-2的战场生存能力仍然很低。
  主要型号
  SA-2的衍生型号有:SA-2A“德维纳”,SA-N-2A(舰载型), SA-2B“杰斯纳”,SA-2C“沃尔霍夫”,SA-2D,SA-2E,SA-2F,S-75M“伏尔加”。   “萨姆-2”“导线式”式防空导弹为前苏联制造的第一代全天候中程、高空对对空武器系统,1953年研制,1957年开始装备部队。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弹长10.79米,弹重2375公斤,战斗部为定向爆炸的破片杀伤式战斗部,装烈性炸药118公斤。最大射程为48公里,作战高度最大高度32公里,最小高度为1公里。速度为4马赫,采用发射架倾斜发射。动力装置为一级固体助推器和二级液体发动机。主要担负国土和要地防安任务,重点对付远程轰炸机和侦察机。   日,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用“萨姆-2”导弹,击落了在北京上空侦察飞行的国民党空军侦察机RB-57D,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此后,又陆续用“萨姆-2”导弹击落了国民党U-2高空侦察机5架,为“萨姆”地空导弹的战斗史写下光彩的一笔。“萨姆-2”是一种全天候、中程、防中高空导弹的武器系统,其最大射程为54千米,最大射高为34000米,是当时打击中高空飞机最理想的武器。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出动B-52等作战飞机数万架次狂轰滥炸,为了打击美军飞机,越南装备了近30个营的苏制“萨姆”第一、二代地空导弹。据不完全统计,在1964年8月至1968年11月间的4年时间里,美军损失了915架飞机,其中94.85%是被“萨姆-2”等地空导弹击落的。日,美军在越南实施地毯式轰炸,结果有30架B-52轰炸机被击落,其中29架是“萨姆-2”所为!   1972年12月中旬,美国与越南方面的停战谈判破裂,停炸诱和的企图落空,为挽救败局,迫使越南让步,美国从日至12月29日,发动了越南战争中规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空中战役“后卫-2”。美军动用200多架b-52战略轰炸机(740架次)、1200架空军、海军战术飞机(1800余架次)、70架f-111a歼击轰炸机、约150架sr-71、147j、rf-4c、ra-5c侦察机和各种电子战飞机,连续集中空袭越南人民军重点防护的河内、海防、太原等战略要地。越南人民军空军和防空军部队奋起反击,主要使用са-75м“德维纳”地空导弹(北约称之为“萨姆-2”),对“空中堡垒”进行了毁灭性的反击,击落了34架b-52轰炸机,在此次反击二战后第一次喷气式战略轰炸机大规模空袭的矛与盾的较量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年间,中国援助越南的装备中就有红旗2号地空导弹(即萨姆-2导弹)3个营的地面设备及导弹180枚。   很多国家对SA-2进行了改进,特别是雷达系统和制导系统,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和作战反应速度。由于战场机动困难,作战准备时间长,SA-2的战场生存能力仍然很低。   伊拉克拥有100部SA-2防空导弹发射架,可以编20至30个连。鉴于该导弹的缺陷,伊拉克已经把部分SA-2导弹改成射程150公里内的“萨默德”地对地导弹,伊拉克现在估计已经被迫销毁了这批导弹。   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SA-2防空导弹表现平平,并未取得特别战果。
  技术数据
  指导方式――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发射营的火控系统站能跟踪一个目标,利用三个信道同时制导三枚导弹拦截目标。   弹长――10.79米   弹重――2375公斤   战斗部――导弹战斗部重195千克,内装135千克炸药,低空杀伤半径65米,高空杀伤半径250米,平均精度75米。单发杀伤概率70%,三发杀伤概率95%。   最大射程――48公里   作战高度――1~32公里   速度――4马赫   发射方式――发射架倾斜发射   推进系统――动力装置为一级固体助推器和二级液体发动机[1]第一级固体燃料助推段工作4-5秒,弹径0.645米;第二级发烟硝酸-煤油液体发动机工作22秒,弹径0.5米,推力2650千克。   配属方式――每个发射营装备六枚,发射架成六边形布置。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2:59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30
  萨姆-3防空导弹
  “萨姆-3”防空导弹(SA-3“果阿”),是一种用来对付中低空飞机的全天候近程地空导弹,苏联编号С-125,是第二代中、低地空导弹,又名“小羚羊”,在印度被称为“帕朝拉”或是“伯朝拉”,自20世纪年代未开始装备苏军,1961年首次公开出现。
  导弹简介
  在苏联的防空系统中,用来填补高空导
萨姆-3防空导弹弹的空白区域,任务是辅助性质的,适用于要地防空,也可用于野战防空。该导弹采用破片杀伤方式,破片数量可达到3670块,4枚导弹齐射可形成15000多块碎片。其导弹发射架为固定式,4联装,作战中一般采取2发射击一个目标,制导系统可同时射击2个目标。   伊拉克拥有大约140部SA-3发射架,可编30至50个连。由于发射架和导弹重量轻,伊拉克军队把很多SA-3改装到卡车和坦克底盘上机动作战。其作战灵活性、生存能力比SA-2好。[1]   萨姆-3防空导弹系统作为远程防中、高空导弹C-75M系统的补充,主要用于国土防空(如保卫城市、机场、工业基地等),50年代未开始装备苏联国土防空军。每团下辖3个火力营、一个技术保障营和一个团部连。火力营是基本火力单位,它有4部双联装发射架、一部制导雷达、一套供电设备和一辆机动修理车。此外还配有一部II-15(或II-12)目标指示雷达
  性能特点
  ①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   ②可有效对付中、低空目标。   ③战斗部威力大,多发射击歼毁率较高。   ④易受电子干扰,性能相对落后。
  主要型号
  萨姆-3防空导弹有A、B两种型号,B型为改进型,1964年公开出现
  技术数据
  射程――5-21千米   射高――0.08-15千米   弹长――5.948米   弹径――0.552米(一级);0.375米(二级)   发射重量――952.7千克   翼展――1.192米(弹翼);2.208米(助推器尾翼)   最大飞行速度――2.5马赫   战斗部重――84千克,装烈性炸药70千克   战斗部类型――破片杀伤,天线电引信   杀伤概率――2发齐射95%   动力装置――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器   制导方式――无线电指令制导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3:00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33
  萨姆-4防空导弹
  萨姆-4防空导弹(SA-4“加涅夫”(Ganef),也被译为“小偷”),绰号圆圈 Krug(Круг),“圆形”(KPy∏),苏军称其为“中程防空导弹系统”(3PK-II),是苏联最早采用的、也是世界上首先出现的自行式地对空导弹武器萨姆-4防空导弹系统。它属于全天候型中程高空防空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地和国土防空,也可野战防空。该导弹双联装于履带发射车上,可随时从车上发射,并能由大型运输机空运部署。
  导弹简介
  萨姆-4防空导弹是20世纪五十年代苏联为防御高空威胁和加强师的防空力量而发展的第一代高空防空武器,是在萨姆-2防空导弹空域的基础上,扩展了作战空域,与萨姆-2防空导弹一起构成高空防空体系,于1958年―1964年由Lyulev设计局研制,1967年装备部队,1964年5月首次参加检阅。[1][2]    萨姆-4防空导弹后装备于方面军和集团军属防空导弹旅,下辖3个导弹营,每营有3个发射连,每连装备3辆导弹发射车、一部“拍手”制导雷达、4辆导弹装填车。该旅共装备27辆导弹发射车、9部“拍手”制导雷达、4部“长轨迹”搜索雷达和一部“薄皮”测高雷达。
  导弹型号
  导弹采用四种型号:3M8、3MSM、3M8MI(长头型)和3MSM2(短头型)。[1]   9M316地对空靶弹:发射系统为“弯曲Virazh-Вираж ”,单体为9M316。OAM MZIK/Lyulev由3M8与3M8M导弹开发了“Virazh”与“Virazh-M”航空靶弹。   2K11A地对空导弹/SA-4A:1967年定型。发射系统为Krug-A,全系统型号2K11A,导弹为9M8M。最小作战高度降低到250米。巡航动力为Bondaryuk RD-058冲压发动机。   2K11M地对空导弹:1971年定型。发射系统Krug-M。全系统2K11M。导弹9M8M1。 最大射程增加到50公里,低空目标最大射程增加到24.5公里。   2K11M1地对空导弹:1974年定型。发射系统Krug-M1。全系统2K11M1。导弹9M8M2是进一步的现代化改型。能够追击20公里外正在逃逸的目标。最小作战距离减低到6-7公里,最小作战高度降低到150米。   SA-4B包括两种改型:1971年入役的9M8M1 (2K11M “Krug-M”) 与1973年入役的9M8M1 (2K11M1 “Krug-M1”) 。SA-4B是在役的主要型号
  导弹剖析
  导弹为两级结构,每级安装有运输中可拆卸的十字翼,鳍翼为固定式,前翼为液压动作。导弹末端捆绑4台固体助推火箭发动机,工作15秒钟,把导弹加速到冲压点火速度1马赫,此时距发射车9千米。然后煤油动力冲压主发动机(型号3Ts4)把导弹加速到3马赫。采用破片杀伤式弹头,装烈性炸药,由无线电指令制导和末端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4]
  发射系统
  AT-T履带式运输举升发射车(TEL)(型号为2P24),底盘上装有液压动作转盘,其上携带两枚导弹,发射转盘可360度旋转,最大仰角45度。能由大型运输机空运。7对负重轮,4对托带轮,主动轮在前,扭杆悬挂。战斗全重30吨。涉水深度1.5米,垂直越障1米,越壕宽度2.5米,最大爬坡30度。[4]
  雷达与制导
  使用P-40 “长轨迹Long Track” E波段预警雷达(也用于SA-6、SA-8,作用距离175km),1S32“好手(或译作‘拍手’)Pat Hand”H波段连续波火控与制导雷达(作用距离130km),“薄皮Thin Skin” E波段测高雷达(也用于SA-6、SA-8,作用距离240km)。预警雷达与制导雷达安装于同一辆AT-T履带车上。测高雷达安装于一辆卡车上。发射车与制导站使用无线电数据链。导弹制导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与末段半主动雷达导引。激烈电子对抗环境对最初的指令制导也可用光学跟踪方式。[4]
  战斗运用
  SA-4的远射程非常可怖,但巨大的弹体令它很难击中小型高机动飞行器,如喷气式战斗机,除非在战斗机飞行员没有察觉情况下才有机会。   SA-4发射后5分钟发射车即可撤离;抵达新的发射阵位后需5分钟进入发射就绪状态。   SA-4装备陆军方面军与集团军的防空导弹旅,每旅辖3个导弹发射营,每个发射营辖8门ZSU-23-4 23毫米高炮,1部预警雷达,3个导弹发射连。SA-4以发射连为最小火力单位,配有制导雷达一部,导弹装填车一辆,双联装履带发射车三辆,一般为2枚9M8M1与4枚9M8M2导弹,以及6X6“乌拉尔”卡车4辆运输备用导弹,每辆携带1枚导弹。通常与SA-6联合部署,执行前线防空任务。集团军属“萨姆-4”导弹旅中的3个发射连配置在距一线部队10公里附近处,其余6个发射连则位于25公里附近处。
  基本数据
  导引长度:8.8米(SA-4A),8.4米(SA-4B)   弹径:0.86米   翼展:2.56米   发射质量:2450千克   战斗部:135KG 烈性炸药碎片杀伤   有效射程 11至45公里   有效射高 3,000M―23,500米   飞行速度:3马赫   目标最大速度:2880KM/H   制造商:莫斯科Efremov/Lyulev   弹翼翼展:2.6米   发射质量:2000千克   射程:8至74公里   作战高度:1.1~24.4公里   引导方式:无线电指令与末段半主动雷达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3:01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37
我不得不插个楼,百度的图片有防盗链设置,引用到我们这显示不出来了。
之前几个我编辑了,下面的图片还是上传到华声咯
----------------------------------------------美女请自重,大爷只卖身不卖艺~~~~~~
回复时间: 12:43
SA-5地对空导弹
S-200“织女星”导弹 为前苏联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属远程中、高空防空导弹, 北约称之为SA-5“甘蒙”,也叫“萨姆5”。该导弹采用一台液体燃料发动机和4台固体燃料助推器。弹长10.7米,弹径0.75米,翼展3.65米,发射重量10000公斤,战斗部总重218公斤,也可携带核弹头以增加毁伤概率。该导弹采用无线电中继指令+末段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作战距离17-300公里,作战高度0.3-40公里,杀伤概率70% (单发),最大飞行速度5马赫采用发射架倾斜发射。主要用于拦截高空高速战略战术飞机以及战术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SA-5防空导弹的作战过程为∶早期预警雷达将粗略探测到的目标信息传递给目标截获与跟踪雷达,使其对目标进行稳定而持续的跟踪,并识别敌我,测高雷达则测量目标高度, 然后各雷达将所获目标诸元传给导弹, 同时发射架也根据获得的目标信息调整高度和角度,对准目标方向。当目标进入射程后,导弹根据指挥所的指令发射,助推器将导弹加速到高超音速后自行脱落,然后由主发动机保持巡航飞行速度,而制导雷达持续对目标进行跟踪和照射,为导弹提供连续的制导信息,直至将导弹引导至目标附近爆炸。   SA-5地空导弹这是当今世界上射程最远的高空,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之一,于60年代初开始装备部队,承担国土防空任务,主要作战对象是超高空战略轰炸机。采用无线指令和主动雷达寻的制导,高能炸药破片杀伤战斗部。至80年代中期,前苏联仍装备1286枚SA-5导弹,现仍有少量服役,部署于塔林地区。该导弹正在被S-300地空导弹等新型导弹所取代
P-14/5N84A
  &Tall King& A波段早期预警雷达(作用距离600千米,扫描频率2-6HZ,最大搜索高度46千米)
  &大背Big Back& L波段早期预警雷达(作用距离600千米)
Kabina 66/5N87
  &Back Net& or &Back Trap& E波段早期预警雷达(低空搜索模式,作用距离370千米,扫描频率3-6HZ)
  1RL139 条锁Barlock/Backlock-B& 1000kW E/F波段目标截获与跟踪雷达(包含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392千米,扫描频率7HZ)
  &边网Side Net&或&Odd Pair& E波段测高雷达(也用于SA-2, SA-4 与 SA-6,作用距离260千米,扫描频率3-6HZ)
  &Squat Eye& 380 kW C波段目标截获雷达(作用距离130千米)
  &双正方形Square Pair& H波段制导雷达(作用距离270千米) 主要使用为5N69早期预警雷达、1RL139目标截获与跟踪雷达、PRV11测高雷达、5N62制导雷达。
高度(km)   
V-860/5V21
V-860PV/5V21P
V-880/5V28V-880/5V28N
  S-200VE
V-880E/5V28E
V-5V25V V-880M/5V28MV-880MN/5V28MN
有效射程:
17-150千米
有效射高:
0.3-20千米
杀伤半径:
杀伤概率:
战斗部型号:
战斗部重量:
战斗部装药:
主动力型号:
4台固体助推火箭发动机+1台3双冲程固体火箭主发动机
主动力长:
主动力直径:
主动力重量:
主动力功率: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主动雷达自动制导
位于莫斯科的火炬机械设计局
服役时间:
2000架发射架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3:03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47
萨姆-6防空导弹
萨姆-6”防空导弹(SA-6“根弗”)前苏联研制的机动式全天候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苏军称为“立方”,出口型叫“正方”。用于师级野战防空,主要用于攻击中、低空亚音速和跨音速飞机,以及和巡航导弹。除前华约国家装备这种武器系统外,还广泛出售给第三世界国家,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多个国家装备了苏制“萨姆-6”导弹。
  SA-6的制导雷达采用多波段多频率工作,抗干扰能力强;导弹采用固-冲组合发动机,比冲高。导弹的主要缺点是制导系统技术不很先进,采用了大量电子管,体积大、耗电多、维修不便和操作自动化低等。此外,SA-6的发射车上没有制导雷达,一旦雷达车被击毁,整个导弹连就丧失了战斗力。
  ①采用世界首创的固体火箭和冲压一体化发动机,性能稳定。   ②杀伤概率高,反应速度快。   ③采用三联倾斜发射,火力密度较大。   ④采用全程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命中精度高.
  射程――5-25千米   射高――0.06-10千米   弹长――5.58米   弹径――0.34米   翼展――0.95米(弹翼)   弹重――1.22米(尾翼)   战斗部重――604千克   战斗部类型――57千克,烈性炸药40千克   单发杀伤概率――80%   破片杀伤式,3000 块破片   杀伤半径――18米   反应时间――30秒   飞行速度――2.2马赫   发射方式――三联倾斜   制导方式――全程半主动雷达   机动方式――PT-76坦克底盘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3:05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2:57
萨姆-7防空导弹
萨姆-7防空导弹(SA-7“格雷尔”,SAM-7 Missile),俄罗斯机械制造设计局(KBM)制造,是一种便携式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用于杀伤低空和超低空慢速飞行目标。前苏联单兵使用的肩射近程低空地空导弹,称箭式导弹。采用目视机械瞄准和红外导引,只能白天使用,对付低空慢速目标,尤其是对付直升机特别有效,也可以多联装方式在履带车或轮式装甲车上进行逐枚射击或齐射。可供单兵立姿或跪姿发射
  萨姆-7防空导弹是60 年代初研制的,1966年装备部队,曾经过几次改进,服役的有箭-2(萨姆-7A)和箭-2M(萨姆-7B)导弹。印度引进后,主要装备步兵分队,用于打击低空,超低空目标。[1]   萨姆-7导弹除大量装备苏军摩托化步兵营、伞兵营和空降突击营外,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
  ①发射方式灵活,可肩射、可车载发射,对各种地形适应性较强。   ②抗干扰能力较弱,改进后型号略好。   ③对直升机威胁较大。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萨姆-7导弹红外导引头的灵敏度较低,对喷气式飞机尾部产生的强烈红外辐射的探测能力较强,而对其他部位的反应较差,因而只适合于从敌机尾部实施追击,不能有效地进行迎头拦击。另外,萨姆-7防空导弹红外导引头易受红外诱饵、太阳光的干扰,以及因地面较强红外辐射源的误导而迷失方向。该导弹没有敌我识别装置,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容易误伤其他目标。前苏联很快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设计出了“箭 -2M”,西方称之为“ 萨姆 -7B” 。   “萨姆 -7B”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在导引头上增加了红外滤波器和弱红外辐射跟踪装置,提高了抗诱饵和红外信号干扰能力;提高了红外探测器的灵敏度,导弹截获目标的距离增加了40%以上;增加了敌我识别装置;安装了目标自动截获装置,目标捕捉、测定和导引头控制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在复杂环境中的快速反应能力;采用了新型发动机,导弹长度增加到1.44米,发动机的重量增加了0.65千克,飞行速度达500米/秒,最大射程增加到4200米,最大作战高度增加到1500米 。1971年,“ 萨姆-7B”取代“ 萨姆-7” 开始装备部队。如果不特殊指明,所说的“ 萨姆-7”,一般指的就是“ 萨姆-7B”
  弹长:1.42米   射程:0.5―3.4千米(尾追);1―2.5千米(迎击)   射高:50―2300 米   最大射速:1.5―2马赫   制导方式:红外被动寻的   发射重量:9.8 千克   系统全重:15 千克   推进方式: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3:09
萨姆-8防空导弹
萨姆-8防空导弹(SA-8“壁虎”)系统采用自行式载车,供前方地域机动部队使用,是一种全天候低空导弹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具有通过各种地形的机动能力,适用于野战防空,前苏联研制,苏联境内曾部署1400枚,射程为1.5千米,射高为0.05-6千米。苏军称“菱形”(POMB),西方称之为“盖科”(Gecko,意译为“壁虎”)。于1974年开始装备部队,初见于日的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中。
  苏联发展SA-8是为了取代S-6057毫米反飞机高炮,填补肩射型SA-7导弹系统和SA-2中高空导弹系统之间的空隙。它的设计思想和用途与法国、联邦德国联合研制的“罗兰特”地对空导弹相似,但射程超过了后者。[1]   萨姆-8防空导弹系统装备于苏联陆军摩托化步兵师和坦克师属防空导弹团。全团下辖5个发射连,每个发射连由连部、4个发射排和一个射击指挥班及一个装弹班组成,每个连装备一部“地滚”射击指挥系统,4部发射车。全团装备5部“地滚”射击指挥系统、两部“长轨迹”搜索雷达和一部“薄皮”测高雷达、20部发射车。 [2]   萨姆-8防空导弹是一种实施跟进掩护用的防空导弹系统。它主要用于取代3Cy-57-2式57毫米双管自行高射炮,衔接“箭-2M”、“萨姆-9”和“萨姆-6”导弹的火力。萨姆-8防空导弹还装备于华约国家,叙利亚、约旦、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国。
  萨姆-8防空导弹是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一种防低空目标的导弹,其抗干扰能力较强,机动性较好,其主要特点是:   1、机动性能好,采用自行式载车,最大行军速度达65千米/小时;   2、低空最小射高仅为25米,作战空域扩大了;   3、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高比冲推动剂和固态电子器件,从而减少了导弹和雷达的体积与重量,使得整个系统(包括导弹、发射装置、制导设备、电源等)可装在一辆车上;   4、抗干扰性能好,单发命中概率高,近程导弹脱靶量在10米以内。
编辑本段型号发展
9K33“黄蜂”
  (SA-8A “壁虎”)1960年开始研发,年入役,每辆发射车四联装,导弹暴露在发射轨上。
9K33M“黄蜂-M”
  (SA-N-4 “壁虎”)1972年入役,是9K33的改进海军舰载型号。双联装于Zif-122可收放旋转式发射架上,安装于卡拉级巡洋舰与基辅级航空母舰上。
9K33M2“黄蜂-AK”
  (SA-8B “壁虎Mod-0”)1975入役,采用了六联装发射车,每枚导弹采用密封包装。最大速度1.6M。有效射程m,有效射高25-5000m。杀伤概率增加到0.55-0.85。
9K33M3“黄蜂-AKM”
  (SA-8B “壁虎Mod-1”)1980入役,最大射程延伸到15km,但由于雷达跟踪能力等原因,不能打击远距离目标;有效射高扩展到10-13,00km,加装了敌我识别系统。最大速度1.6M。弹头重量增加到40千克以加强对直升机的杀伤效果。也可以使用线控的9A33M3导弹,使得在强电子干扰情况下不靠无线指令制导仍能继续作战。   土坯Saman与Saman-M (俄语:Саман)是由“黄蜂/黄蜂-M”发展而来的地对空靶弹。   2000年后,火炬/安泰设计局(Antey)推出了现代化改进型黄蜂导弹系统。电子系统全面固态数字化,雷达安装了异步干扰抑制装置以便可以与“道尔”-M1协同,新型光电瞄准装置作用距离达30千米,安装了计算机控制自动跟踪系统,导弹战斗部使用了高比重合金预制破片,安装了烟雾施放装置抗敌光学制导武器、全自动诱导系统抗敌反辐射武器、附加的装甲防护抗榴霰弹破片,安装了空调,安装了与S60五七高炮协同作战的接口。   火炬/安泰(Antey)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的9K33 “黄蜂 Osa”(俄语:Оса - 北约命名SA-8 “壁虎 Gecko”)是一种高机动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系统。9K33的各种型号都是运输-起竖-发射-雷达一体化车载(TELAR),使得每部发射车可以独立完成目标截获、跟踪、打击,也可以与防空团检控雷达协同作战。六轮装甲越野载车具备良好的两栖能力,可以空运。   每辆发射车可同时发射与制导打击两个目标,不能在行进间发射,需要短停。对每个目标可以用1-2枚导弹打击。击毁概率为0.35-0.85,导弹发射后25秒钟自毁。从截获目标到发射的反应时间为26秒钟,从行军状态到战斗准备就绪需要4分钟,装填导弹需要5分钟。每个导弹连配有四部发射车、两辆备用导弹运输车9T217,备用弹共18发,以三联包装形式存放。备用导弹运输车与发射车都是BAZ-5937,备用导弹运输车有起重臂辅助装填。   每个导弹团配有一辆BAZ-5937车载瞄准雷达,用于校准导弹发射车上的雷达。9K33导弹系统替代了老式的57毫米高炮S-6,每个摩托化步兵师编有一个防空导弹团,下辖5个导弹连,以及一部“薄皮”测高雷达,两部“长轨迹”警戒雷达。   BAZ-两栖轮式装甲车,陆地最大速度80km/h,水上最大速度8km/h;300马力。驾驶员与车长座位在前排。发动机在车体后部。尾部有两个喷水推进器。装有空气滤清系统、核生化超压防护以及夜视设备
  “Land Roll” C波段目标截获雷达、H波段圆锥扫描目标跟踪雷达、两座J波段单脉冲火控雷达。(目标截获距离35km,跟踪距离30km,制导距离25km),安装在导弹发射车上。目标截获雷达作360度旋转扫描,33转/分钟。跟踪与制扫雷达仅扫描一个非常有限的圆锥形范围。   P-40 “长轨迹 Long Track”E波段早期预警雷达(也用于SA-4、SA-6,作用距离175km),装在AT-T装甲底盘上。   P-15 “平面 Flat Face”或P-15M(2) 矮小眼睛Squat Eye 380kW C波段目标截获雷达(也用于SA-6与SA-8,作用距离250km),上下两付抛物面天线,桅杆式装在6X6越野箱式货车上。   “薄皮 Thin Skin-B” E波段测高雷达(也用于SA-4、SA-6,作用距离240km),卡车车载。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3:15
萨姆-9防空导弹
萨姆-9防空导弹(SA-9“甘斯肯”),苏联称9К31 “Стрела-1”,西方称作“盖斯金(灯笼裤)”(Gaskin),在中国被称为“箭-1”,是前苏联研制的自行式全天候型高机动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低空亚音速飞行的飞机目标。弹长1.8米,最快速度2马赫,可攻击飞行高度为15米至4500米的目标。
  萨姆-9防空导弹1968年开始装备苏军,日在波兰国庆阅兵式上首次公展。SA-9系统的全部设备都装在一辆BRDM-2型水陆两用的轮式装甲车上,机动性较好,适于伴随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作战,车上还配有夜视仪,以便夜间作战,发动机功率104千瓦,有轮胎压力中央控制系统。行军和运输时可将装有导弹的发射架向后折,放在车体的后部。萨姆-9防空导弹装备苏军坦克团和摩托化步兵团属防空连,每连装备4部发射车,每辆发射车在炮塔两侧各配有一组双联9M31导弹,导弹密封包装。载车最大公路行驶速度90KM/H,最大水上行驶速度8-9KM/H。[1][2]   萨姆-9防空导弹系统主要为所属部队提供跟进掩护火九打击突然出现的低空飞机。行军时,通常在团部附近跟进;进攻时,在距前沿1~3公里处展开,与3Cy-23-4式自行高射炮配合掩护冲击队形;防御时,配置在团指挥所或二梯队营附近。3Cy-23-4式自行高射炮系统上的炮瞄雷达可以为“箭-1”提供目标信息1984年初,南非在安哥拉南部缴获了一辆SA-9发射车。SA-9不仅装备了华约国家,而且还广泛销售给埃及、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朝鲜、越南、也门,伊拉克、安哥拉等国家。
导弹与制导
  由于使用第一代1-3μm非制冷硫化铅红外导引头,当导弹用于尾追时实际射程更大,至少有11千米。 对头攻击时有效射程为性能规格里所述那样。鸭翼与尾翼可动以调整飞行轨迹。导弹发射仰角20-80度,跟踪角速度15-20度/秒,重新装填导弹手工进行,需时5分钟。关闭舱门时驾驶员与车长用潜望镜对外观察。
  9K31于1968年列装。   1970年研制出改进型号“SA-9BGaskin-Mod0”(9K31M) 系统。有效射程扩展到560-8000m,有效射高10-6100m。尾追攻击时射高11,000米。红外导引头加装了制冷系统,探测范围扩展到1-5μm。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3:19
  萨姆-10防空导弹
  萨姆-10防空导弹(SA-10,C-300П,S-300P)是苏联国土防空军第三代地对空导弹系统。从1967年开始研制,1981年装备国土防空军,为全空域大型防空导弹,具有反巡航导弹能力。20世纪80年代年代中期前苏生产装备了约110枚。原为固定阵地发射,已研制生产了车载机动式。
  主要型号
  S-300P系列从1967年开始研制,共发展了如下六种系统:   原型S-300P(SA-10A),1982年装备的S-300PM(SA-10B),1985年装备的S-300PMU(SA-10C), 1993年装备的S-300PMU1(SA-10D),1998年公开的S-300PMU2(SA-10E),1999年公开的S-300PMU3(SA -10F)。S-300P的原型是半机动型,S300PM及之后的型号全为机动型。
  导弹特点
  萨姆-10防空导弹各型别除了一些分系统性能得到很大提高和改善外,最大的不同是所配备的导弹性能的不同。他们的导弹分别为:5V55K,5V55R,5V55RUD,48N6E,48N6E2,9M96E,9M96E2。前五种导弹的重量均在1800公斤左右,射程依次为:47,75,90,150,200公里,战斗部均在150公斤左右,弹径在0.5米左右。前三种导弹不具备拦截战术弹道导弹(TBM)的能力,经过重大改进的48N6E/48N6E2两种导弹对TBM具备了40公里的拦截能力,48N6E2比48N6E拦截距离和范围更远更大,可将TBM在空中有效摧毁。用于S-300PMU3/4系统的9M96E/9M96E2的发射质量、弹径、战斗部重量都比之前的型号大大减小,射程为40/120公里,前者以反TBM为主,后者以打击飞机目标为主。S-300PMU系列的一个发射筒可装4枚9M96E/9M96E2导弹,从而大大增强了系统的火力密度。
  基本数据
  萨姆-10A(SA-10A)防空导弹   型号:SA-10A(前苏联/俄罗斯编号S-300P/S-300PT)   绰号:“雷声-A”(Grumble-A)   导弹型号: 5V55K(前苏联/俄罗斯编号5B55K)   总长: 7米[7.25米]   直径: 0.45米[0.508米]   翼展: 1米[1.124米]   总重量: 1480千克[千克]   射程: 47千米   最小射程: 5千米   最小射高: 25米   马赫数: &6.7M   最大过载: 21g   单发杀伤概率: 70%   目标最大速度: 1167米/秒   引信: 无线电近炸/触发引信   战斗部型号: 杀伤爆破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 100千克[133千克]   主动力型号: 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 四联装垂直发射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无线电指令+TVM+惯性制导   最大载弹量(营): 48   同时拦截目标(营): 6   同时制导导弹(营): 12   对1个目标所需导弹: 1-2   系统展开时间: 5分钟(如需现场更换或装填导弹,则需要30分钟)   系统间隔时间: 3秒   系统反应时间: 15秒   载车最大公路速度: 60千米/小时
  SA-10A(S-300P/PT)地空导弹系统采用四联装发射筒安装在5P85PT半拖车上,由KrAZ-260B车辆牵引
  正在起竖过程,图中一部SA-10A(S-300PT)已经竖起了45度角
  SA-10A(S-300PT)垂直状态
  型号:
  SA-10A(前苏联/俄罗斯编号S-300P/S-300PT)
  绰号:
  “雷声-A”(Grumble-A)
  导弹型号:
  5V55K(前苏联/俄罗斯编号5B55K)
  总长:
  7米[7.25米]
  直径:
  0.45米[0.508米]
  翼展:
  1米[1.124米]
  总重量:
  1480千克[千克]
  射程:
  47千米
  最小射程:
  射高:
  最小射高:
  速度:
  马赫数:
  最大过载:
  杀伤半径:
  单发杀伤概率:
  目标最大速度:
  1167米/秒
  引信:
  无线电近炸/触发引信
  战斗部型号:
  杀伤爆破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
  100千克[133千克]
  战斗部装药:
  主动力型号:
  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主动力长:
  主动力直径:
  主动力重量:
  主动力功率:
  发射方式:
  四联装垂直发射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无线电指令+TVM+惯性制导
  最大载弹量(营):
  同时拦截目标(营):
  同时制导导弹(营):
  对1个目标所需导弹:
  系统展开时间:
  5分钟(如需现场更换或装填导弹,则需要30分钟)
  系统间隔时间:
  系统反应时间:
  载车最大公路速度:
  60千米/小时
  载车最大公路行程:
  生产商:
  服役时间:
  产量:
  S-10B(S-300PS)采用了以MAZ-7910越野车为底盘的运输/起竖/发射一体化车系,其型号为5P85D/5P85S/5P85DU/5P85SU
  5P85S发射车
  5P85D发射车
  5P85SU发射车
  型号:
  SA-10B(前苏联/俄罗斯编号S-300PS)
  绰号:
  “雷声-B”(Grumble-B)
  导弹型号:
  5V55R(前苏联/俄罗斯编号5B55P)
  总长:
  7.25米
  直径:
  0.508米
  翼展:
  1.124米
  总重量:
  1664千克[1665千克]
  射程:
  90千米[5-75千米]
  最小射程:
  射高:
  25千米
  最小射高:
  速度:
  马赫数:
  最大过载:
  杀伤半径:
  单发杀伤概率:
  目标最大速度:
  1167米/秒
  引信:
  无线电近炸/触发引信
  战斗部型号:
  杀伤爆破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
  133千克[196千克]
  战斗部装药:
  主动力型号:
  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主动力长:
  主动力直径:
  主动力重量:
  主动力功率:
  发射方式:
  四联装垂直发射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无线电指令+TVM+惯性制导
  最大载弹量(营):
  同时拦截目标(营):
  同时制导导弹(营):
  对1个目标所需导弹:
  系统展开时间:
  5分钟(如需现场更换或装填导弹,则需要30分钟)
  系统间隔时间:
  系统反应时间:
  载车最大公路速度:
  载车最大公路行程:
  生产商:
  服役时间:
  产量:
  SA-10C(S-300PMU)地空导弹系统采用四联装发射筒安装在5P85TE半拖车上,由KrAZ-260B车辆牵引,速度比SA-10A更快,但还是缺乏越野能力
  SA-10C(S-300PMU)地空导弹系统,从图上不能分辨出左边的测高雷达是否为SA-10C系列的成员,有待更多的图片才能判定
  伪装网下的SA-10C(S-300PMU)地空导弹系统
  型号:
  SA-10C(前苏联/俄罗斯编号S-300PMU)
  SA-10C(前苏联/俄罗斯编号S-300PM)
  绰号:
  “雷声-C”(Grumble-C)
  “雷声-C”(Grumble-C)
  导弹型号:
  5V55R(前苏联/俄罗斯编号5B55P)
  48N6E(前苏联/俄罗斯编号48H6E)
  总长:
  7.25米
  直径:
  0.508米
  0.515米[0.519米]
  翼展:
  1.124米
  1.134米
  总重量:
  1664千克[1665千克]
  1800千克[千克]
  射程:
  90千米[5-75千米]
  75-150千米(对飞机),40千米(对弹道导弹)
  最小射程:
  3-5千米
  射高:
  25千米
  最小射高:
  速度:
  马赫数:
  最大过载:
  杀伤半径:
  单发杀伤概率:
  80%-95%
  目标最大速度:
  1167米/秒
  2788米/秒
  引信:
  无线电近炸/触发引信
  无线电近炸/触发引信
  战斗部型号:
  杀伤爆破战斗部
  杀伤爆破战斗部
  战斗部重量:
  133千克[196千克]
  143千克
  战斗部装药:
  主动力型号:
  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单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
  主动力长:
  主动力直径:
  主动力重量:
  主动力功率:
  发射方式:
  四联装垂直发射
  四联装垂直发射
  制导方式:
  无线电指令/无线电指令+TVM+惯性制导
  无线电指令+TVM+惯性制导
  最大载弹量(营):
  同时拦截目标(营):
  同时制导导弹(营):
  对1个目标所需导弹:
  系统展开时间:
  系统间隔时间:
  系统反应时间:
  5-12秒
  载车最大公路速度:
  60千米/小时
  载车最大公路行程:
  生产商:
  服役时间:
  产量: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5:46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3:27
萨姆-11防空导弹
萨姆-11防空导弹(SA-11“山毛榉”代号9K37),北约称其为“牛虻”,是SA-6地空导弹系统的后继型,与SA-6具有互操作性。此型导弹是一种中低空、中近程机动式防空武器系统,主要承担野战防空任务,装备陆军导弹旅。采取四联装发射架,履带式载车。出口型号称作Ganges。
  萨姆-11防空导弹是苏联军队中近程地空导弹系统。1979年开始装备部队,起初与“萨姆-6”防空导弹系统混编,每个“萨姆-6”导弹连内有一部“萨姆-11”导弹发射车,统一由“直流”射击指挥系统指挥。后来“萨姆-11”编成独立的防空导弹团,每团辖5个发射连,作为坦克师和摩步师的建制单位,全团装备20部发射车,并装备新型的雷达火控系统。萨姆-11主要用来对付美国的反辐射导弹、巡航导弹以及30~15,000米高度上的超、亚音速飞机、其作用与“萨姆-6”相同,但性能与威力比“萨姆-6”要强。萨姆-11防空导弹外形酷似标准防空导弹,弹体中段安装4片长弦短翼展控制翼面,尾端安装4片截短三角翼形的活动控制舵面。攻击时先快速爬升,再俯冲瞄准目标,导弹系统进入战斗状态需要5分钟,从目标跟踪到发射导弹需要22秒。萨姆-11防空导弹每个导弹营包括一部指挥车,一个搜索雷达车,六部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三部装填车。 每个导弹连包括两部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一部装填车。
  其发展型号有:SA-N-7“无风”(配用于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山毛榉-M1”,SA-17“山毛榉-M1-2”,SA-N-12(SA-17的舰载型,也被称为“无风-1”)。
  萨姆-11防空导弹使用9S18 “Tube Arm&/9S18M1 “雪堆”(Snow Drift)(俄语:СОЦ 9C18 “Купол ”)搜索雷达,而9S35/9S35M1 “火罩”(Fire Dome)H/I波段跟踪制导雷达则安装在每部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上。车辆本身被称为9A310M1。“雪堆”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85千米,能够探测35千米处100米高度的飞机,10-20千米处更低高度的目标,10千米处30米高悬停的直升机。“雪堆”雷达可以从“匙架(Spoon Rest)”旅级预警雷达获得早期预警信息。“雪堆”雷达安装在与导弹车同样的底盘上。火罩雷达是单脉冲体制,可以跟踪射程3-32千米射高15-22000米处的导弹,可同时制导三枚导弹攻击一个目标。萨姆-11防空导弹比3M9 Kub (萨姆-6)更强的抗电子干扰能力,可选配光学制导系统。   萨姆-11防空导弹系统还可使用 SA-6(3M9 Kub)的1S91 “同花顺” (Straight Flush) 25千瓦G/H波段连续波雷达。   指挥站负责搜索雷达与导弹发射车间的通信,每个指挥站可同时与6部发射车联通。   海军型的SA-N-7系统使用MR-750“顶舵”(Top Steer) D/E波段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300千米;3R90“前罩”(Front Dome) H/I波段跟踪与制导雷达,最大工作距离30千米。   萨姆-11防空导弹使用的9A39装填车类似于9A310运输-起竖-发射-雷达车,但雷达被一部用于吊装导弹的起重机替换。装填车可以直接发射导弹,但要求有一部导弹发射车上的跟踪雷达为其制导。“雪堆”搜索雷达安装在一部类似的底盘上称为9S18,指挥车也使用类似底盘称为9S470。从装填车到发射车吊装导弹需要13分钟,从储存处到装填车的吊装需要15分钟。
  使用导弹:萨姆-11陆基型和舰载型导弹系统都是用带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9M38M1/9M39M1导弹   制导方法:半主动单脉冲雷达制导   弹长:5.56米   弹重:685千克   弹径:400毫米   翼展:860毫米[5]   有效射程:23千米(超低空目标);35千米(低空目标);85千米(中高空目标)   有效射高15~22000米   杀伤部:高能破片杀伤战斗部,重70千克   配有经过改进的无线电―电子近炸引信   杀伤距离:17米   导弹最大速度:3马赫   最大过载:20g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4:38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3:39
萨姆-12防空导弹
萨姆-12防空导弹(SA-12“斗士/ 巨人”,苏联编号S-300V),是前苏联“安泰”(Antey)研制与生产联合体研制的一种机动式全天候型高空、远程地空导弹系统。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1984年完成研制试验,1986年开始投产,1987年开始服役。系高性能类似于美国的爱国者导弹,能攻击远、中、近程和高、中、低目标,采用一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约300公里,能同时搜索、跟踪、识别空中多批目标和制导多枚导弹攻击不同的目标,即具备多目标能力和低空能力,可击毁高性能飞机和战术弹道导弹,苏军用以取代萨姆-4防空导弹,有改型S-300VI、S-300V、S-300 VM和S-300VM2(安泰-2500)。
  萨姆-12防空导弹系列包括两种系统,即S-300V(SA-12)以及在其基础上改进的安泰-2500。这两种武器系统都使用1型(9M82,也就是SA-12A“斗士”)和2型(9M83,也就是SA-12B“巨人”)两种导弹及其它的改型。
  萨姆-12防空导弹是低到高空战术地空导弹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如下:SA-12A “斗士”(Gladiator)的9A83导弹运输-起竖-发射车,9A85发射装填车;SA-12B“巨人” 的9A82导弹运输-起竖-发射车,9A84发射装填车;栅盘制导雷达9S32,广告板监视雷达9S15,高屏扇形搜索雷达9S19和指挥所9S457。    SA-12A导弹兼备反导和反飞机性能,最大射程75~90公里。SA-12B导弹的弹体大,装有较大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主要用于反弹道导弹,最大射程为100~200公里。两者的运输-起竖-发射车大体相同,主要区别有两点:   第一,待发导弹数量不同。SA-12B的装4枚9M83导弹,SA-12A的装2枚9M82导弹。   第二,车上照射制导雷达构型不同。在SA-12A的车上,雷达装在可折叠杆的顶部,使之能实现方位上360度和高低上全半球形覆盖;在SA-12B的车上,雷达则半固定式安装在厢体上,其覆盖范围为方位上两侧各90度,高低上110度。
  “安泰-2500”于1998年对外公开,属于第四代武器,所用的导弹为9M82M和9M83M,是S-300V的最新改进型,是新一代机动式中远程、中高空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是世界上惟一一种既能拦截中程弹道导弹,又能拦截飞机和巡航导弹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它既可执行国土防空任务,保卫国家政治经济中心、首脑机关、军事要地、交通枢纽和其他重要目标;也能承担野战防空任务,掩护地面部队及战役纵深的重要军事设施,抗击敌对地攻击作战飞机、武装直升机和空地战术导弹。
  S-300V突破了一种防空导弹系统只配置一型导弹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将2种不同射程及射高的防空导弹集成到一个武器系统中。两种导弹配用不同的发射车,但在作战时作为一个整体来指挥控制。S-300V配用的导弹采用串、并联复合制导体制,初段采用程序控制、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指令修正制导、末段采用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确保了全程精确制导,利于对付战术弹道导弹之类的高速目标。导弹采用可形成2种破片的定向杀伤战斗部和双波束无线电引信,使一种导弹可同时对付弹道式和空气动力式目标。导弹脱靶方向的识别由导引头通过测量视线角速度来进行,使战斗部威力提高了15倍,这在防空导弹发展史上可谓首创。S-300V系统配备有远程地面预警雷达,能够获得早期预警信息,因此,系统的反战术弹道导弹的综 合性能很高。[5]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最终型号安泰-2500为例):   (1)所拦截目标的射程、最大飞行速度、拦截战术弹道导弹的最大高度、反应时间分别从1100公里、3000米/秒、25公里、15秒相应提高或缩短为2500公里、4500米/秒、30公里和7秒。    (2)雷达信息处理能力更强,对小反射截面积高速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更强。1个安泰2500导弹营,可在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拦截各种型号的弹道导弹,在12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摧毁敌航空兵器,拦截导弹的概率为96%。其指挥控制系统可在强烈电子干扰下跟踪300公里内的20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70多个目标实施打击。    (3)作战操作完全实现了自动化,具有更高的使用可靠性和现代化的故障检测与排除手段,大大减少了战勤人员数量与培训时间。    (4)更有效地用于国土防空,与国家、军队的武器指挥控制系统实现一体化,同时拦截16枚射程达2500公里、飞行速度达4500米/秒、有效反射面积0.02平方米的弹道导弹和24个飞行目标(其中包括隐身目标)。    (5)执行野战防空任务能力更强。其本身可作为一个小范围的机动式战术预警与指挥控制系统使用,独立进行防空作战,抗击敌人作战飞机对地面部队及战役纵深的空袭,拦截武装直升机、对地攻击机和空地战术导弹等
SA-12A斗士(Gladiator)
  俄罗斯名称:9M83 S-300V   类别:面对空   年代:1986[6]   弹长:7米   弹径:0.8米   翼展:1.35米[7]   射程:3-40 km   射高:0.2-25 km   速度:1700 m/sec (5.6马赫)   重量:1760 kg   弹头装药:150 kg   弹长:7.5 m   导弹数量: 4   杀伤率:60%(高空)80%~90%(中低空)
SA-12B巨人(Giant)
  俄罗斯名称:9M82 S-300V   类别: 面对空   年代:1986[6]   弹长:8.5米   弹径:0.8米   翼展:1.35米[7]   射程:3-100 km   射高:0.025-30 km   速度:2400 m/sec (8马赫)   重量:3300 kg   弹头装药:150 kg   弹长:10.0 m   杀伤率:60%(高空)80%~90%(中低空)   导弹数量:2[6]   安泰-2500   射程:200KM,对TBM:40以内   射高:0.025~30TBM:30以内   杀伤率:96%   动力装置: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发射方式:双筒一排联装/4筒一排联装垂直发射
前面2张应该是SA12,后面4张像是安泰2500,貌似区别安泰2500和SA12很困难,两者本就是一脉相承,求高手解答!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6:03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01
萨姆-13防空导弹
  萨姆-13防空导弹(SA-13“金花鼠”,9M37M Strela,苏联称之为“箭-10”)是一种机动式全天候近程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该导弹系统于70年代初在“箭-1”基础上研制而成,主要用于对付低空亚音速飞机。1975年开始装备部队,1980年出现于苏军驻东德集群部队,代替了萨姆-9防空导弹(“箭-1”),1982年11月在莫斯科红场首次公展,1985年初苏联还向安哥拉、保加利亚、利比亚、捷克、叙利亚提供一批SA-13地对空导弹武器系统。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至少生产2800枚。萨姆-13防空导弹装备于坦克团和摩托化步兵团属防空连,每连4部发射车(另有4门3Cy-23-4式自行高射炮)。发射车上有4枚待发炮弹和8枚储存弹。采用被动红外寻的制导方式,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越野性能好。
  萨姆-13防空导弹其发展型号有:“箭-10M”(1979年服役),“箭-10M2”(1981年装备部队),“箭-10M3”(1989年服役),“箭-10M4”。 它们全部使用轻装甲防护的履带牵引车,可通过水障,弹药基数为8枚导弹(4枚直接装配到发射装置上,4枚备用),全部用于为战斗中或行进中的摩托化步兵、坦克兵部队和其它部队提供掩护,同时防护各种设施免遭敌方空袭兵器的打击。   
  “箭-10M”1979年服役,射程500-5000米,射高25-3500米,主要攻击战斗机和直升机,透过操纵员前镜搜索目标,由无线电和电话通信指令瞄准,系统抗无线电干扰能力较强,无辐射信号,行动中隐蔽能力较强,主要缺点是只能白天使用,杀伤概率不高,特别是在现代化高强度干扰条件下,命中率很低。   “箭-10M2”1981年装备部队,射高25-3500米,主要攻击战斗机和直升机,在目标搜索设备上增加了光学照准镜,提高了搜索能力,同时改用根据目标来袭方向自动调整的瞄准方式,被动自导,实现了发射后不管的战斗使用方式,可在原地或移动中进行反击,发射间隔较短,抗无线电干扰能力较强,无辐射信号,整体技术战术性能较“箭-10M”有了很大的提高。   “箭-10M3”1989年服役,射程50-5000米,射高10-3500米,攻击范围明显扩大,可攻击战斗机、直升机、无人飞行器、巡航导弹,命中目标时最大速度420米/秒,采用变倍光学照准镜和操纵员前镜搜索目标,可根据目标来袭方向自动瞄准,被动自导,发射后不管,抗各种干扰的能力更强,是俄罗斯和一些阿拉伯国家主要的近程防空导弹系统。   “箭-10M4”改进型的试验工作已基本结束,射程500-5000米,射高10-3500米,攻击目标范围同“箭-10M3”,采用被动搜索仪、变倍光学照准镜、操纵员前镜、夜视搜索瞄准仪4种方式搜索目标,自动瞄准,可全天候24小时战斗使用,装备最新改进型地空导弹,基本技术战术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前景改进型正在研制之中(2004年),预计射程500-7000米,射高10-4000米,命中目标时速度500米/秒,其余性能与“箭-10M4”基本相同。
  萨姆-13防空导弹是在萨姆-9防空导弹的基础上改进的,从外形看很象SA-9,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不少区别,如:SA-9采用轮式载车,而SA-13采用履带车。SA-13增加一部测距雷达,装在两对导弹发射箱之间,工作在,波段。SA-13导弹及其发射箱比SA-9长,发射架的底座增大了。SA-13导弹采用较大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双波段红外导引头,从而使SA-13的作战性能提高,如作战空域大了,越野性能好了,抗红外干扰能力强了。SA-13系统可以发射SA-9导弹
  ①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导弹采用全程红外寻的制导,导引头灵敏度高,抗人为和背景干扰能力较强。机动性强、战斗反应迅速。履带式轻装甲车辆载运下的系统,具有较高的机动性能,能在迎向航向和追击航向扫射空中目标。   ②防护能力较强。发射车车体低矮,乘员不易遭杀伤或遭武器袭击。系统可靠性强。   ③火力密度较大。采用四联箱式发射,除待射弹外,还有4枚备份弹。   ④自动化程度高。整个系统只需1个人操纵,射手可实施短停顿射击。机动性强、战斗反应迅速。   ⑤使用寿命长,延寿空间大。现役老式防空导弹技术适用性期限可根据改进情况,再延长10-20年
  射程――0.8-5 千米   射高――25米-3.5千米   制导方式――被动红外寻的制导   基本载弹量/辆―― 8   系统展开时间――40 秒   导弹再装填时间――3分钟   反应时间――7-10秒   弹径――120毫米   弹长――2200毫米   翼展―― 400毫米   导弹质量――39.5千克   筒装导弹质量――70.2千克   战斗部类型/质量――爆破/5千克   动力装置――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导弹发射箱尺寸――2330毫米×290毫米×290毫米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680米/秒   杀伤半径――5米   引信――触发/主动氙气管近炸引信   载车公路最大速度――61.5千米/小时   载车水中最大速度――6千米/小时   载车公路最大行程――500千米   箭-10M3   射程―― 0.2-8千米   射高――10米-3.5千米   制导方式――双模式被动光学图象对比/红外制导   基本载弹量/辆―― 8   系统展开时间――40秒   导弹再装填时间――3分钟   反应时间――7-10秒   弹径――120毫米   弹长――2200毫米   翼展――400毫米   导弹质量――42千克   筒装导弹质量――74千克   战斗部类型/质量――杀伤爆破/5千克   动力装置――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导弹发射箱尺寸――2330毫米×290 毫米×290 毫米   导弹最大飞行速度――680米/秒   杀伤半径――5米   引信――触发/ 主动激光引信   载车公路最大速度――61.5千米/小时   载车水中最大速度――6千米/小时   载车公路最大行程――500千米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09
萨姆-14防空导弹为萨姆-7防空导弹的改进型,俄称“箭-3”,20世纪60年代末,前苏联开始研制9K34“箭-3”导弹,1974开始在前苏联部队服役,生产代号为9K34。北约称之为SA-7“小精灵”,类似于美国的毒刺导弹系统,是前苏联研制的第二代单兵便携式近程低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改进型,主要用于战斗前沿防空,对付低空飞行的攻击机和悬停直升机。为了防止西方国家研制更先进的对抗兵器,直到1985年才开始出口。
  该导弹系统由前苏联的科洛姆纳机器制造设计局研制,用于取代箭-2M9K32M(SA-7) 式导弹系统。该导弹系统的舰载型为针(SA-N-8)舰空导弹系统,采用四联装发射架,作为舰艇的近程点防空武器。
  ①抗干扰能力强。采用数字式信号处理系统,提高了抗红外干扰能力,缩短了反应时间。   ②可全向攻击,具备尾追和迎头攻击能力。   ③单兵使用,火力反应快。
  萨姆-14防空导弹 用节流制冷锑化铟探测器取代原有的硫化铅探测器,工作波长3.5微米,降低了热噪声,增大了导弹正面攻击目标的距离,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
  ①发射筒前端较粗,外观似筒口防护罩,实际是筒身的延长。 下方的球形热电池与发射筒平行安装,瓶底向前并略向下。   ②导弹采用二组控制翼面,第一组位于弹体后部,4 片,似筒身被轴向对称切割后筒套的自然外翻。第二组弹体前部4片,较小。导弹采用钝头。
  最大射程:   对喷气式飞机 2千米(迎击);4千米(尾追)   对直升机 4.5千米(迎击);4.5千米(尾追)   最小射程: 500~600米(迎击);600~1100米(尾追)   最大射高:   对喷气式飞机 1.5千米(迎击);1.8千米(尾追)   对直升机 3千米(迎击);3千米(尾追)   最小射高:15 ~ 30 米   目标最大飞行速度:310米/秒(迎击);260米/秒(尾追);1.4马赫   制导方式:被动红外寻的制导   发射方式:肩射   使用温度范围 : -40 ~ +50 度 [1]   制导方式:采用红外寻的制导   弹长:1.35米(1.42米)   直径:7厘米(7.5厘米)   发射重量:10公斤   战斗部:破片杀伤式战斗部,重1公斤   动力装置:固体助推发动机和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国产前卫2就是仿制的SA14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14
萨姆-15防空导弹
萨姆-15防空导弹(SA-15“圆环胎”),俄罗斯称之为9K330“道尔”(TOR),其最新改进型为9K331“道尔-M1”(TOR-M1),1993年装备部队,是俄罗斯“安泰”设计局80年代研制的近程地空导弹系统,它是一种机动型全天候近程防空武器,用于为野战部队或各种军事目标提供近距离对空防御,击落飞机、直升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弹药、无人飞机和弹道导弹等。
  萨姆-15防空导弹全套武器由目标搜索、射击控制和导弹三大系统组成。目标搜索雷达和制导站的天线部分以及2个导弹模块(8枚导弹)、电视光学瞄准设备组成了一个转塔式整体位于底盘上,整个转塔可360度旋转,其他显示控制台等设备位于底盘里。   目标搜索系统中的1部多普勒脉冲雷达具有很强的反干扰能力,可在激烈的电子对抗环境中探测到25千米。范围内的48个目标,并对其中的12个目标进行跟踪;也可根据指挥官的决策,对临时出现的危险目标自动进行跟踪。另有1部雷达采用先进的相接阵天线和数据处理装置,可同时跟踪2个目标并控制导弹实施攻击。   控制系统的3台计算机可每秒进行100万次运算,快速计算出截击目标必需的各种数据,在数秒时间内发射出第1枚导弹。发射车上装有回转式发射装置,上面的2个密封箱内各装有4枚导弹。   使用时发射箱呈垂直状态,先由弹射系统将导弹射向空中,然后点燃火箭发动机,导弹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达到每秒860米的高速度,以平均每秒600米的速度飞完12千米距离。它的作战高度是10―8000米。它可以攻击最大飞行速度达到700米/秒的飞机或导弹,而目前大部分机动式防空武器只能攻击速度约500米/秒的空中目标。导弹飞到目标附近,弹上的无线电引信自动引爆战斗部,炸出大量高能高速破片击毁目标。   整套系统中的雷达、导弹和火控系统都装在一辆履带式装甲车上,组成完整而独立的战斗单位,可以伴随机械化部队快速机动,也可协同其它战斗车辆一起作战。1个导弹连一般由4辆导弹车和1辆指挥车组成。为了保障长时间作战能力,每辆导弹率还配备1辆弹药车、1辆运输车和1辆维修车。弹药车内有2个备用弹药箱,利用车上活动式起重机可迅速运走发射车上的空箱后重新装上新弹。运输车可运送7箱备用的导弹。指挥车通过密码通信与备车保持联络,从4辆导弹车的雷达上获得信息后进行分析、评估,指挥协调各车战斗。
  “道尔-M1”系统是世界上同类地空导弹系统中唯一采用三坐标搜索雷达,具有垂直发射和同时攻击两个目标能力的先进近程防空系统。整个系统包括一部三坐标多普勒搜索雷达、一部多普勒跟踪雷达、一部电视跟踪瞄准设备和8枚9M330导弹,均整合安装在一辆由GM-569改装的中型履带装甲运输车上。基本战斗单位是导弹发射连,由4辆导弹车和1部指挥车组成,并配有导弹运输装填车、修理车和测试车等。   “道尔-M1”系统搜索雷达最大探测距离25千米,可对48个来袭目标作出判断,并对其中10个目标进行跟踪。系统跟踪雷达可引导导弹攻击2个目标。系统配有8枚导弹,垂直装在2个密封的4联装发射筒内。系统反应时间仅5D8秒。
编辑本段发展型号
  发展型号有:SA-N-9(舰载型),“道尔”(1986年部署),SA-15B“道尔-M”(1991年部署),“道尔-M1”(舰载型,其出口型命名为“短剑”),“道尔 -M2”,“道尔-MTA”,“道尔-MTB”,“道尔-MTS”。
  导弹战车   导弹车战斗全重:34吨   车长:7.5米   宽:3.3米   高:5.1米(雷达竖起)   最大速度:60千米/小时   乘员:3人   行驶最大爬升角:35度   越壕宽:2米   涉水深度:1米   9M330导弹   推进装置:采用鸭式气动布局和大功率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   制导方式:无线电指令/主动雷达制导   导弹全长:2.895米   弹径:0.235米   翼展:0.5米   起飞重量:165千克   射程:1.5D12千米   射高:10D8000米   最大速度:850米/秒(2.8马赫)   机动过载:30g   杀伤部:15公斤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可击落飞行速度在700米/秒以下、机动过载10g的目标,如各种固定翼战机、旋翼直升机,以及巡航导弹和精灵炸弹等精确制导小型空中目标   单发命中概率:70%以上
我国装备的红旗17就是SA15,也就是道尔M1!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24
萨姆-16防空导弹
针-1 9K310 式地空导弹系统是一种便携式近程低空防空导弹系统 , 北约称之为萨姆-16 手钻, 主要用于对付低空飞机和悬停的直升机。70 年代末研制,1981 年装备前苏军,导弹型号9M313
  萨姆-16防空导弹(SA-16“手钻”),俄罗斯命名为“针-1”(Igla-1),代号“9K310”。萨姆-16防空导弹由依热夫斯基机械厂研制,是一种便携式近程低空防空导弹系统,主要用于对付低空、超低空飞机和悬停的直升机,是SA-18的简化版本,是“针”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的基本型。20世纪70 年代末研制,1981年装备前苏军,导弹型号9M313 。全弹分为前舱(装导引头)控制舱,战斗部,主发动机和起飞发动机。[1][2]   由于在导弹的外形布局,制导控制,动力装置,作战系统等很多方面采用了新的技术和设计,故作战空域,飞行性能,杀伤效果,作战使用等战术技术指标均较同属第二代的-14先进。尽管SA-16在性能上比SA-14有明显提高,但因不具备抗红外人工干扰的能力,寿命周期并不长
  ①抗干扰能力强。被动引导头能够跟踪气流辐射能,使闪光干扰程度降到最低。   ②气动性能好,采用三角状头锥,射程与圆形比提高百分之二十。   ③可全向攻击,使用方便。
  萨姆-16防空导弹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新型便携式地空导弹,与萨姆-14防空导弹相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了改进:重新设计了导弹,增大了弹长和弹重,破片战斗部装有1.2千克高能炸药,增大了杀伤威力;头部 改为圆锥形,改善了气动性能;增加了无线电目标指示和接收装置,能显示12.5千米范围内的空情,一次测定4个目标,射手选择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射击;扩大了作战空域,最大射程达5200米,最小射高降至10米;采用了自动转向装置,导弹在飞离发射筒后能自动准确地转向目标,既能对目标进行尾追,又能迎头攻击目标,简化了射击操作程序,提高了毁伤概率;安装了数字式电子组件和抗红外干扰装 置,极大提高了快速反应、反干扰和生存的能力;使用了雷达应答装置,可有效地区分敌方和己方的飞机
  ①发射筒口无特殊装置,非战斗状态时由筒形保护罩保护,前缘凸起,下方冷气瓶呈球形,瓶底朝向前下方,总体布局同SA-14,与筒身有一定夹角。   ②导弹头部为锥形,尾部 4 个弹翼,尾弦不大,前部 4 片,较窄,呈梯形
  苏联代号:IGLA-1   服役年代:1981年   所属军种:陆军   装备数量:不详   引导方式:红外自引导   弹径:72毫米   弹重:10.8千克   导弹长度:1.55米[5]   飞行速度:M = 2.0 ,平均 570 米 / 秒,最大 880 米 / 秒[5][3]   服役国家:俄罗斯,东欧国家,伊拉克,叙利亚,伊朗,利比亚,南斯拉夫,克罗地亚,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朝鲜,也门   雷达系统:无[5]   全重:17.8 千克   时间:13 秒   射程:600-2500米(对飞机);米(对直升机)   射高 :10-2500米(对飞机);10-3500米(对直升机)   战斗部类型/重:杀爆型2 千克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4:25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35
萨姆-17防空导弹
萨姆-17防空导弹,是俄罗斯的一种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替换早先的萨姆-11防空导弹,于1995年进入俄陆军服役。该系统的作战目标为战略和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驾驶飞机。萨姆-17防空导弹主要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自行式火力单元、自行式装填发射萨姆-17防空导弹车、导弹等几部分组成。
  萨姆-17防空导弹(SA-17“灰熊”),俄代号为“山毛榉”-M1-2,是俄罗斯的一种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用于替换早先的萨姆-11防空导弹,于1995年进入俄陆军服役。该系统的作战目标为战略和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驾驶飞机。SA-N-12“无风-1”是其舰载型(也被称为“施基利-1”)。
  萨姆-17防空导弹主要由指挥车、目标搜索雷达、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自行式火力单元、自行式装填发射车、导弹等几部分组成。
  对发射单元周围的空情进行分析,控制和监视各火力单元,为单个发射车指示和分配目标。指挥车依靠无线电拉杆天线和电线进行通信,最多可跟踪60个目标,指示36个目标,控制6个发射班,反应时间为2秒。该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前者长21米,宽3米,高3.8米,作战重量25吨;后者长8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0吨。多功能相控阵目标搜索雷达系统车进行目标探测、敌我识别和目标的搜索、跟踪、分类,为指挥车提供空情图,依靠无线电拉杆天线和电线进行通信。该雷达的搜索范围为方位角360°(机扫)、高低角50°(电扫),最大探测距离160公里,扫描周期为11转/4.5~6秒。雷达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前者长21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0吨;后者长8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5吨。
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车
  使用电子扫描相控阵雷达天线进行工作。该天线具有很好的抗干 扰性能,装在一根高21米的伸缩桅杆顶部。照射和导弹制导雷达进行目标搜索和跟踪、目标分类与空情分析。在系统作战模式下,该雷达的任务是照射目标并把弹道修正指令传输给飞行中的导弹。雷达的通信依靠无线电拉杆天线和电线来实现。雷达的搜索和跟踪区域可达640°,搜索距离120公里,跟踪范围为方位角±60°、高低角-5到+85°,通道数目在搜索时为10个,在发射时为4个。雷达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前者长21米,宽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0吨;后者长8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6吨。
自行履带式火力单元车
  既可以在目标指示模式下,使用连指挥车,与装填发射车一起,作为SA-17系统的一部分进行作战,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火力单元与装填发射车一起使用,还可以根据授权保护某一设施,使用自备的车载抗干扰电子相控阵雷达单独作战。自备雷达可进行目标搜索、跟踪和敌我识别,并能进行目标分类和空情分析。不过,该车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目标照射,通过无线电传输导弹弹道制导修正,并控制装填发射车。安装在车后部的转台式发射装置上共有4枚待发导弹。相控阵雷达以一定的仰角装在转台组件的头部。通过无线电拉杆天线和电线进行通信。该车长8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5吨,其搜索和跟踪区域为640°,搜索距离为120公里,跟踪范围为方位角±60°、高低角-5到+85°,可用通道数目在搜索和跟踪模式时为10个,在发射模式时为4个,展开时间20秒,作战反应时间5秒。自行式装填发射车用于贮存、运输并在必要时发射SA-17导弹。它在外观上与自行式火力单元相似,但没有装在发射装置转台前部的雷达组件上。装填发射车除了有4枚待发 导弹外,另有4枚导弹,分两对装在装填装置转台的两侧。这4枚导弹既可用于本身的导弹装填,也可用于自行式火力单元的导弹装填。装填发射车本身的装填时间为15分钟,为自行式火力单元的装填时间为13分钟。该车有轮式和履带式两种类型,前者长21米,宽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5吨;后者长8米,宽3.3米,高3.8米,作战重量38吨。   萨姆-17防空导弹系统发射9M317型导弹,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末段寻的导引头,可进行惯性中段制导和数据传输弹道修正。采用雷达近炸和触发引信。
  一个典型的萨姆-17防空导弹团包括一个配备指挥车和目标搜索雷达车的指挥班,两个Ⅱ型连队和4个Ⅰ型连队。一个SA-17导弹团一般可同时攻击12到24个目标。导弹团的最大行军速度为70公里/小时。   Ⅰ型连队在进行自主作战时,可同时攻击4个目标,发射方向的地形容许高度为2米,反应时间为4秒,单车发射速率1枚/4秒,准备时间在行军状态为5分钟,位置移动后为+20秒。   Ⅱ型连队在进行自主作战时,可同时攻击4个目标,发射方向的地形容许高度为20米,反应时间为8到10秒,单车发射速率为1枚/4秒,从行军状态展开的准备时间为10到15分钟。
  萨姆-17防空导弹保持了萨姆-11防空导弹结构体系的主要特点,将目标通道的数量提高了好几倍,因而可对抗大规模现代武器的空中袭击和导弹攻击。   “山毛榉”给人带来了新的防空理念。它可在发射架的高低射界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发射导弹对付所有的目标。萨姆-17防空导弹用相控阵雷达天线取代装置在发射架上的跟踪雷达天线。每部发射架都能同时制导4枚导弹对付不同目标。它的作战目标为战略和战术飞机、战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战术空射型导弹、直升机和无人机。它还具备有限的反战术弹道导弹的能力,并能对付20公里距离内的反辐射导弹。萨姆-17防空导弹很有可能担负S-400多层防空系统的中程防御任务。   俄罗斯还可能在研制一种带三角翼的导弹型号,以在攻击目标时提高导弹的机动性。
  萨姆-17防空导弹发展有国土防空型和舰载型。俄空军装备的萨姆-17防空导弹是将两部4联装发射架安装在同一个拖车平台上,既可节约成本,还利于增强防空火力网。为了提高对低空目标的捕捉能力,它采用了“长颈鹿”雷达,就是把跟踪雷达安装在液压驱动的22米高的桅杆上的雷达。这种雷达通常与发射车配合使用,可为系统的8枚导弹指引目标。空军型“山毛榉”防空导弹将采用新型电子设备。导弹飞行轨迹能在齐射后根据空中情况及时校正,可轻松摧毁来袭的弹道导弹目标。新舰载防空型“山毛榉”导弹也在研发中,有可能采用垂直导弹发射架。出口型“山毛榉”不再叫“乌拉尔”,统一用“山毛榉”-M1-2的名称。
  9M317型导弹   弹长:5.5米   弹径400毫米   弹重715公斤(710―720公斤)   高爆破片战斗部重50―70公斤   有效射程2.5―45公里,   最小作战高度约:10―25000米   最大机动过载为30g   最大目标速度为1200米/秒(临近目标)或300到400米/秒(离去目标)   动力装置: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
[本帖最后由 帝国之鹰 于
14:39 编辑]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回复时间: 14:45
萨姆-18防空导弹
萨姆-18防空导弹是一种便携式近程低空防空导弹系统。采用一种取代光学扫描技术的更先进的导引头。可迎面和尾追攻击各种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以及悬停直升机等。由作战设备、目标指示和接收设备、维修设备和教学训练设备组成。
  萨姆-18防空导弹(SA-18“松鸡”),俄军代号“针”,内部编号“ 9K38 ”式地空导弹系统是一种便携式近程低空防空导弹系统。针-9K38 是一种全新的导弹系统,采用一种取代光学扫描技术的更先进的导引头。该导弹系统是继萨姆-7防空导弹、萨姆-14防空导弹、萨姆-16防空导弹之后俄研制的便携式地空导弹系统,于1971年开始研制,1983 年进入部队服役,可迎面和尾追攻击各种低空和超低空目标以及悬停直升机等。
  萨姆-18防空导弹由作战设备、目标指示和接收设备、维修设备和教学训练设备组成。系统的作战设备包括导弹、发射筒、发射扳机和热电池/冷气瓶。9P39发射筒由玻璃纤维制成,用于运输、瞄准和发射导弹。热电池用于提供系统电源,冷气瓶用于冷却导引头。目标指示和接收设备包括带一套R-255PP无线电台的电子显示器,能显示半径12.5千米范围内的战术空情,一次最多可测试4个目标,由射击指挥小组指挥员确定威胁最大的目标进行跟踪。维修设备用于保证作战和训练设备的功能,教学训练设备用于训练射手。   整个武器系统可在很高的湿度下工作,工作温度范围为-40~50℃。   SA-18还可配备内置式敌我识别应答器,自动防止向友军目标发射。
     导弹代号9M39,装在发射筒中,由前舱、控制舱、战斗部舱、主发动机舱和起飞发动机舱5个舱段组成。   前舱内装有双通道被动红外导引头,它包括冷却式寻的装置和电子设备装置。电子设备装置形成制导指令,送到导弹控制舱。在战斗部引爆前的瞬间,导引头逻辑装置将瞄准点从目标的发动机尾焰区转向目标中部机体与机翼连接处。头部装有整流锥,可以增大导弹的速度和射程。   控制舱内装有控制舵面和引导导弹飞向目标的其它各种设备。   战斗部舱内装有重1.27千克带近炸引信的高爆破片杀伤战斗部、 触发引信和剩余推进剂引爆装置。   导弹从发射筒射出,到达安全距离时,双推力主发动机点火,首先将导弹加速至最大速度,而后使导弹保持这一速度飞行。主发动机带有四片折叠尾翼,打开后起气动稳定作用并使导弹绕纵轴旋转。   起飞发动机为导弹提供初速,使其飞离发射筒并绕纵轴旋转。
  萨姆-18防空导弹发展型号主要有:SA-N-10“针-M”(舰载型,可以固定在船或小艇上当成防空导弹,用于舰艇的近程防空,采用多联装结构),“针-D”( 主要装备俄罗斯空降部队,发射筒长度减至约1.1米以便于空运)、“针-N”(战斗部重量从原型的1.27千克增大到3.5千克)、“针-S”、“针-V”(空空改型,用于装备米格-24、米格-25、米格-35战斗机和米格-28以及卡-50和卡-52等直升机)。   其中最新型号为“针-S”,“针-S”在攻击喷气式战斗机时效能是原型的2倍,在打击直升机时是原型的3倍,在攻击巡航导弹时是原型的5倍。与原型相比,“针-S”还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长的服役期限。[3]   “针-S” 攻击接近目标的最大射程为4.5千米,攻击离去目标的最大射程为6千米。“ 针-S” 的 主 要 特点如下:   ① 战斗部采用近炸引信(在这样口径的导弹上安装近炸引信独此一家),极大的增加了爆炸后产生的碎片,提高了导弹杀伤概率;攻击喷气式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的效率分别是同类导弹的2倍、3倍和5倍 。   ② 采用全新的控制系统,显著增强了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   ③ 采用全新的引爆算法,能够保证战斗部在接近目标的最佳时刻爆炸
  ①抗红外干扰能力强。SA-18是俄罗斯的便携式防空系统中唯一采用双通道红外导引头的型号。导引头内的目标选择逻辑装置能够识别由超音速目标发射的各种红外假目标,抗红外干扰能力很强,可以对付信号弹、闪光弹和调制式红外干扰等多种干扰。   ②杀伤力强。SA-18导弹除了战斗部外,依据目标状况的不同,还可剩余0.6~1.3千克固体推进剂,可与战斗部同时引爆。除此之外,在引爆战斗部之前的瞬间,导引头逻辑装置能将导弹瞄准点从目标的发动机尾焰区转向机体中部,确保对目标的最大杀伤。   ③自动化程度高。作战时,射手只需探测到目标并通过瞄准装置瞄准目标,激活电池,将扳机向后扳到底,后续发射程序、敌我识别询问、弹上系统激活和导弹发射都是自动进行的。   ④可攻击目标种类多,方式灵活。该系统可攻击低空机动和非机动目标,包括固定翼飞机、悬停直升机、巡航导弹等。由于导弹飞行速度快,导引头灵敏度高、视角大,不仅能尾追攻击目标,而且还能从正面和侧面攻击目标,实现了全向攻击。   ⑤速度快、作战空域大。导弹采用起飞和主航两级发动机,能以超音速攻击目标。   ⑥可靠性高。整个导弹系统中包括一套维修设备,每小时可对12枚导弹或12部发射装置进行技术检查,确保战场作战和训练的正常进行。
针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   
单发杀伤概率: 针
固定翼飞机
 类型:两级   低空长度:(发射筒)1.708米(导弹)1.7米   弹径:0.072米   系统重量::发射阵位上带敌我识别应答器时18千克、发射阵位上不带敌我识别应答器时17千克   系统名称: 针-D
发射重量: 17.3千克
19.5千克 22.5千克
战斗部重量: 1.27千克 3.5千克
引信类型: 触发 触发/近炸 触发/近炸
发射筒长度: 1.753米 1.876米 不详
发射筒行军时尺寸: 1.1×0.4×0.2米 1.1×0.4×0.2米 不详
最大目标攻击速度:(临近目标) 360米/秒
340米/秒 360米/秒
最大目标攻击速度:(离去目标) 320米/秒 290米/秒 290米/秒
最大有效射高: 3500米
3000米 3000米
最小有效射高: 10米 10米 10米
最大有效射程: 不详 不详 4700米
 导弹发射重量:10.6千克   战斗部:1.27千克高爆破片型(以及剩余推进剂),带触发和延时引爆电路   动力装置:固体起飞发动机和双推力固体主发动机   制导方式:双通道被动红外寻的   最大射程: (临近目标)4.5千米 (离去目标)5.2千米   最小射程::(临近目标)500米 (离去目标)800米   最大目标速度:(临近目标)360到400米/秒 (离去目标)320米/秒   最大有效射高(临近目标)3千米 (离去目标)3.5千米   最小有效射高:10米   系统展开时间:10秒   导弹准备时间:5秒
----------------------------------------------我要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载导弹怎么发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