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人生 电视剧一书

近现代哲学
当前位置:龙朔文化 >
弗朗兹·法农的黑白人生
来源:豆瓣网&&发布日期: 08:44:12&&
弗朗兹&法农出生于安的列斯群岛(Antilles,拉丁美洲),心理医生,同时也是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的活动家,是后殖民理论思潮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1925年, 日死于阿尔及利亚,死时年仅36岁。在法农短暂的一生中,他解决了非洲人民很多重大的现实问题,如破解了自1950年代以来殖民化带来的影响。他的作品,在他死后五十年,仍然在揭示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
祖国背叛了他黑色的儿子。这个黑色的儿子反过来也会背叛它。如此短暂的一生,仍给予了他时间去反抗法国自由部队内的纳粹主义,也让他能够在里昂攻读医学,同时令他可以跟随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的哲学课。接着,自1953年起,他在阿尔及利亚从事心理医生一职。1956年,他被驱逐出境,因为他加入了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其后他去了突尼西亚,并以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大使的身份,于旅程中开拓黑色非洲的独立路线,颁扬泛非洲主义。&他选择了成为阿尔及利亚人。在法国,记住这么一个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Aim& C&saire审慎地总结道。刚好整整五十年了。
法农在法国被长时间遗忘,今天他因着一套作品全集,和David Macey在人物传记的参考文章的翻译,又重新被提及。负责各个版本的《发现》的Franois G&ze指出:&是时候提出一个关于法农的思想和政治轨迹的全面图象了。我们希望响应读者的诉求,特别是来自移民阶层的年轻读者,他们自发地在法农的作品里找到令人震惊的现实。&这部炽热的作品就在我们面前,生动而活泼。
&法农是与时并进的,他不仅仅存在于郊区。他的声音、呼吸,源源不尽,如金属般铿锵响亮。他的思想,就像燧石武器,被一份不可摧毁的,生命的意志力燃点起来。既是诗化的生命,也是注重实践的生命。&喀麦隆政治家Achille Mbembe在他的作品前言中激昂地说。
弗朗兹&法农生命的最后一口气,用于口述《地上受苦的人》( Les Damn&s de la terre)──他最负盛名的作品,沙特为此书撰写了前言。法农这位医生,患上粒细胞白血病后,在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来回医治,然后得知自己只剩下几个星期的生命。1961年,Franois Maspero在法国发表法农的遗嘱,当时正值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这份遗嘱因而以损害国家安全的理由,实时被禁止发表。在这份遗嘱里,弗朗兹&法农希望建立一种获得重生的,新的人,即农民可以推翻殖民主义和本地的中产阶层,农民可以随时获得解放国家的力量。
这篇文章在美国受到黑豹党的喜爱,然而,这篇文章也被很多人谴责,并视它为一份暴力反欧洲的辩护书──被沙特写的前言所煽动。事实上法农也直接地写道:&被殖民的人在暴力中,和透过暴力去自我解放。&但这里指的革命性暴力,只有在与种族主义的暴力连结一起时才可以被理解。革命性暴力解放了种族主义暴力,清除了后者思想上的毒素,因为种族主义暴力使革命性暴力如患病般。在法农一生,他都因为自己的黑皮肤而受到磨难,但革命的视野使他获得了&新的皮肤&。
黑人的存在,只是因为白人的视野。我是一个黑人──但自然地,我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因为我本来就是黑人。
在死亡的边缘,法农习惯痛苦,但他很平静,不再害怕外乡人的凝视。&它们的凝视不能再撃倒我,不能再使我无法行动。他的声音不再使我停滞不前,我不再自我困囿于他的存在里。&这个凝线的交换,&黑人的生存经验&,已经是《黑皮肤、白面具》一书的核心。这本书是他的第一本着作,于1952年出版,是一篇令人惊叹的,&理解黑人与白人之关系的文章&,同时也是哲学的告白和医学临床研究。正如反犹太主义令犹太人&出现&,成为一个被标签的群组(沙特),同样地,&黑人的存在,只是因为白人的视野。我是一个黑人──但自然地,我没有意识到这件事,因为我本来就是黑人。&
法农在当代的影响,或者更多地因为种族主义的残忍描述。这些描述被英美的后殖民主义广泛研究,《地上受苦的人》,就像一本第三世界革命实践的圣经。这些受苦的人,是反殖民抗争的根源,他们难道不是离我们很远,属于他们的时代的囚犯吗?最畅销的心理医生或许就是那用来束缚囚犯的紧身衣。
年轻哲学家Matthieu Renault认为:&今天的关键是要破除一种划分,这种划分把《地上受苦的人》时反殖民主义的法农,和《黑皮肤、白面具》时初期后殖民主义的法农分开。而我们当代要做的是,把法农重新带到现在,为之寻找一个理论,辩证的延续性,这些东西在传记中往往是缺乏的。&在他的文章《弗朗兹&法农,从反殖民主义到后殖民批评》里,Matthieu Renault已确切地指出,这个法语区的思想,旋即在全世界传播,但就没有在其自身的法语地区里植根。而为法农全集撰写介绍的哲学家 Magali Bessone进一步说:&对美国黑人来说,法农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法农因而实时在美国植根,就像一个本土作家,一个反对种族分离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一般。他们的统一在美国更明显。&
一个殖民国家就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奴役人们的时候,不可能没有通过逻辑去使这些人感到自卑。
在大西洋两岸,我们找到法农的甚么思想?种族主义不是一个个人的心理缺憾,而是一个庞大的文化、社会、政治机器。&一个殖民国家就是一个种族主义国家&和&奴役人们的时候,不可能没有通过逻辑去使这些人感到自卑。&法农在1956年于巴黎,为黑人作家和艺术家联会的演讲《种族主义和文化》,写出这两句关键性的话。
正是这种无休止的种族主义机制──殖民化的基石,令法农在同一年,决定切断与法国的最后一条关系纽索,他辞去了卜利达精神医院部门主管的位置。在他给大臣Robert Lacoste的辞职信中,他披露了自己的良知状况:&不再能继续治理那些双重异化的人:阿拉伯人,永远离开了自己的国家,并生活在一个绝对地使他失去个性的国家里。&
法农是一个精神病医生,他深切的关心着他的同胞们的生活状态。他36岁的一生除了为了同胞奔走奋斗之外,还出版了四五本关于后殖民理论的经典著作,代表作有《黑皮肤,白面具》、《全世界受苦的人》、《为了非洲革命》、《阿尔及利亚革命的第五年》等。也许他的同胞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但法农深厚的民族情怀不会因为他的离世而消亡。
月点击排行
版权:广州龙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转载]《北望长天》读书摘记(九)
&&&&&&&&&&&&
夹边沟,我听见亡灵的悲诉&&&
《告别夹边沟》的作者杨显惠,一九四六年出生,幸好没有赶上反右的年代,他只能当个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九六五年,只有十九岁的他,刚高中毕业,离开兰州,奔赴千里之外的甘肃省生产建设兵团。在农场劳动时候,从解除劳教安置在农场里继续劳动的右派中听到「夹边沟」这三个字。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年过半百的杨显惠重返河西走廊,寻访四十年前落难于夹边沟的右派群体。整整三年,他竟寻访到了一百多位当事人。在哭泣和泪水中,昔日的右派,如今的老人们沉浸在那段不堪的年月中,向他追述一个个受尽折磨死里逃生的故事……
&&&&夹边沟在甘肃河西走廊重镇酒泉三十里外,地处祁连山下,荒漠戈壁之中。一九五七年四月将成立于一九五四年三月的夹边沟农场改为专收容「右派分子」的劳改农场。这个只能接收四五百人的小农场,在一九五七年甘肃当局却将两三千右派源源不断地押送至此。
&&&&三年半的时间,三千右派饿死超过一千五百人。一九六零年春播的时候,有一半人已饿垮了,死亡开始了,每天都有两三个人被抬出去。就在这年冬天,被堂兄傅作义写信从美国劝回国内的水利专家傅作恭在场部的猪圈边找猪食吃时倒下了,大雪盖住了他的身体,几天后才被发现。
&&&&在死神面前,右派们开始了本能的挣扎求生。夹边沟生存条件极为惨烈,右派们的自救更是令人瞠目结舌、惊诧莫名。
&&&&在每天吃过了食堂供应的树叶和菜叶子煮成的糊糊汤后,他们倦缩在没有一点热气的窑洞和地窝子里,尽可能地减少热量散失,等待下一次的糊糊汤。如果有一点力气,就到草滩上挖野菜、撸草籽煮着吃下;体质稍好的,到草滩上挖鼠穴,抢夺地鼠过冬的口粮;看到蜥蜴,抓来烧或煮着吃,有人因此中毒身亡;冬天野菜都无处可寻了,开始吃荒漠中的兽骨(用火烤黄,用瓦片刮下表面一层被烤出的泡泡,用水冲服)。
饿死的人被同伴用破被子一裹,拉到附近的沙包里,简单地用沙子一盖了事。大家管这叫「钻沙包」后来「钻沙包」的死人,又被活人拉出来吃了,胸腔被划开,内脏被取出……
近年来,有关「夹边沟事件」又出版了几部书:赵旭的《风雪夹边沟》、钟政的《血泪惊魂夹边沟》、邢同义的《恍若隔世,回眸夹边沟》、白天(和凤鸣)的《经历:我的一九五七》、杨献平的《夹边沟:谁踩疼了亡灵的心脏》等等。这些作品,有些更贴近史实,更具史料价值,作者都是走访了当时劳改农场的右派中的健在者,查阅了有关历史档案,掌握了大量翔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
五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夹边沟是怎样的呢?
不久前到过的人说:当年右派们住过的房子已经东倒西歪。一面将要倾倒的泥砖墙土腥弥漫,门框犹存,不知何年何月何人涂在上面的蓝色油漆依然鲜艳,这就是死在这里的右派的后代们所说的「哭墙」。不远处一岔路口,就有一面牌子,上面大书「夹边沟渡假村」,真是让人仰天长啸,无话可说。一边是饥饿和死亡,一边是酒足饭饱,歌舞升平。历史和人,反复得耐人寻味。目睹的人说,当年右派们住过的房舍现在不可以再拆了,连废墟都没有勇气面对和保留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为什么不在这里建一座纪念馆,以警示后来者呢?
中国人敬畏历史,历史就在眼前流过,不会无动于衷。夹边沟事件,以及当时全国大大小小的类似事件,是中国当代史上一段切肤之痛。不单是个人之痛、家族之痛、人群之痛,而是整个中华民族之痛。不仅切肤,而且彻骨,而且剜心。
往事无法埋葬,往事不会灰飞烟灰。或迟或早,往事都会一个个从坟墓里爬出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黑白人生》之江湖内幕一书_百度知道
《黑白人生》之江湖内幕一书
&黑白人生&之&江湖内幕&(急求)还有他哪儿有得卖
提问者采纳
是这本吗?书名: 黑白人生—江湖内幕
作者: 曹俊山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在孔夫子旧书网有卖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黑白人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所在的位置: >>
>> 《王牌潜伏:大上海的黑白人生》第一部分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白相人潘三省与名媛王吉(4)
  上了上海滩富豪排行榜的潘三省,上心做的第一件紧要事情,便是废去了从前父母包办的妻子。
  这一点,潘三省跟其他暴富的男子并无不同。
  女子有了钱换新衣裳,男人有了钱换糟糠妻。很多的年代,那些没有良心的男人,都是把女子作为一件衣裳来看待的。没有钱的时候,随便找一个,聊解饥荒。有钱了,还不找一个时鲜的女人妆点门面?
  潘三省这白相佬好歹算是有一点品味的男人,他对于前不久还穿着粉红色紧身上衣、白色短裙、化上很精致妆容的上海名媛们记忆犹新。因此,潘三省便发誓要弄一个绝品的尤物上手。
  这时,曾经在上海滩兴风作浪的,诸如唐瑛、陆小曼、周叔苹那样镂金错彩的一代名媛已成为了过去式。
  “黑猫”王吉,曾经上这样的广告牌美人骨头轻四两,黄浦江头涨新浪。这时节,上海滩地面声名最是清越浏亮的社交界名花,似乎要数风姿绰约、长袖善舞的“黑猫”王吉了。
  王吉,早先的名字叫王美如,又名王洁,无锡小箕山的小户人家出身。
  王洁进入上海滩后,经过数年的血泪打拚,初嫁的一个男人叫秦通理,为当时的硝矿管理局长。秦通理是把仕途看得重于泰山的一类男人。他既喜欢王洁的眼目清明,也希望能利用王洁的魅丽,疏通官场上的坎坷颠簸。这其实也为王洁意外地打开了一片桔红色的社交天空。
  1937年,抗战军兴时,无锡的地面,燎原而为一片火光冲天的战场。王洁的父母兄妹们,从老家踉踉跄跄地投奔了上海的王洁。王洁为了安顿这些至爱的亲人,便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段,出资为兄妹们开了一家照相馆。这照相馆的名字即取名“王吉”。
  后来,王吉与秦通理的婚姻触礁,王洁身着一袭长及脚背的轻柔黑旗袍重出社交的色艺江湖,她的艺名便顺势改为王吉了。
  王吉之所以获得像“黑猫”这样腴润而不肥腻的外号,据资深的娱乐记者们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成因:
  一个原因是在王吉的寒微时期,她应该是上海滩著名的黑猫舞厅中的一名专业舞娘。那时,她的华尔兹与探戈伴舞,有一种雍容华贵的低徊趣味。她表演的西班牙舞和吉普赛舞蹈,于一种锦绣铺云的灿烂中,也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摇曳情态。如此,与王吉有过交往的名家男子们曾经点评:如此知兼雅俗的一位女子,确是难得。
  另一个原因是,头发漆黑浓密、肤色白如凝脂的王吉,最喜欢的一种装束,便是身穿一袭飘逸如梦的黑色衣裙,腰际再斜斜地束了一条慵懒的玫瑰色腰带,这令王吉看上去更像是一朵幽香的黑玫瑰花,散发了无穷的魅力。
  王吉虽然缺少一个名门贵族的高雅门第,可是,王吉却始终是那种多才多艺的润泽女子。
  王吉可以流利地讲英、法、日三国的语言。书画的底子也不薄。
  当初,是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时期,画坛上曾经活跃过一个“九社”的文艺社团。
  这“九社”的人员组成为:汤定之、谢公展、符铁年、王师子、郑午昌、陆丹林、张大千、谢玉岑等人,都是名负一时的皎然人物。
  其中的符铁年,便以善画花卉、古松、怪石,颇领一时的画坛风骚。符铁年见过王吉的花卉水鸟的水粉,曾经私底下为之赞叹过。下次,王吉再在应酬的场合遇上符铁年,乃趁势要求符铁年先生收纳自己为一个入室的女弟子。朋友们翕然称好,符铁年欣然收之。后来,符铁年还给王吉取了一个风雅的艺名,叫做“雪浪山人”。
  王吉不仅善于西方现代的舞蹈,她的中国传统的京剧、昆曲演唱功力,其实也是不弱的。
  大约是在层烟叠翠、溪回山合的无锡乡镇,那时,王吉也不过是一位懵懂世事的小女孩罢了。民国最著名的笛师赵桐寿先生即做了她的开蒙业师。后来,她听昆曲大家俞振飞细腻流丽地唱《游园惊梦》,那一派的儒雅、秀逸、夹杂着一点点书卷气的从容唱腔,令王吉惊叹为人间天籁。也正是有了这样的艺术氛围熏染,慢慢地,王吉也就有了自己回旋斡运、点染渲润的昆剧功底。
  由此,王吉便成为了当年上海滩的一名清丽可人的京昆票友。当时,王吉是上海“赓余社”最受欢迎的票友,并且,时常得机缘与昆曲名家徐凌云、徐子权、韶九同台唱戏。
  1932年,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到上海献艺时,他的镇台大作便是《牡丹亭》中《游园惊梦》。梅兰芳听讲有一位叫王吉的交际名媛对于这出戏甚有心得,便点名要王吉饰演戏中的丫环春香。其时,著名画家叶浅予正在上海办周刊。叶浅予特地为王吉拍摄了一张演出的剧照,刊载在当时《时代画报》的封面上,这在上海的市民阶层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
定价:¥33.00 当当价:¥32.50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王牌潜伏:大上海的黑白人生》吧!作者:郭厚英
书籍简介:这是一部反映民国上海时期人物传记类的历史小说,以?生明为主线,将那个大时代活跃于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全部串连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真实再现了大上海沦陷时期,谍战双方的喋血厮杀与恩爱情仇。既有关于整个中日谍工战历史背景的铺垫,也有对于相关人物细节的生动刺激描写,适合于高中端各个文化阶层的人群阅读,是人们业余提升文化品位的一本良好读品。
本篇通过风流将军唐生明与他的女明星夫人徐来,携手潜入汪伪政权中做间谍的惊险传奇故事,生动再现了抗战时上海沦陷的那一段特殊的历史阶段。政治角力的残酷无情,呈现了一边是娱乐的醉生梦死,一边是政治的血肉横飞的凄美生活场面?他也成为民国战争史上军衔最高的间谍。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17641?ref=read-7-share一个海关关长的黑白人生
主页 & 中&国 & 法&制
人前清廉能干 人后无比贪婪一个海关关长的黑白人生
&&&&中国检察日报 范跃红 岳耀勇   5月19日下午,浙江省检察院反贪局向新闻界通报:原杭州海关关长耿永祥涉嫌受贿案已经侦查终结,检察机关近期将依法提起公诉。  打私行动中的意外收获  耿永祥的被抓,竟是打私行动中的“意外收获”。去年9月24日,公安机关准备抓捕在舟山海域多次从事走私犯罪活动的董欣束等人,却在董的别墅里意外地抓到了正在嫖娼的舟山海关关长陈立钧。不久,陈立钧被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紧接着董欣束被抓获归案。  在看守所里,董欣束不仅交代了自己向陈立钧行贿80万元的犯罪事实,而且还牵出了另外一个大腕级人物——杭州海关关长耿永祥。而耿永祥在得知董欣束和陈立钧出事的消息后,着实吃了一惊,急忙拿出董欣束送给他的4万元美金和1万元人民币交给杭州海关纪检组,试图蒙混过关。  然而,根据董欣束的交代和调查中掌握的情况,日,耿永祥被纪检机关立案审查,日,浙江省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耿永祥依法立案侦查。因耿永祥系浙江省第九届人大代表,在经过浙江省人大常委会许可之后,浙江省检察院于今年1月10日将耿永祥依法批准逮捕。经检察机关侦查证实,耿永祥在担任苏州海关关长和杭州海关关长期间,共收受贿赂计人民币145.3万元、美金4万元以及价值1.5万元的钻石项链和钻石戒指。  他,曾是一个好关长  人非生而就贪。在过去,耿永祥自我要求还算严格,很多人都认为,那时的耿永祥是一个好干部,一个好关长,为海关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  现年53岁的耿永祥出生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学没毕业就因家庭贫困休学回家务农。1965年冬天,他应征入伍,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耿永祥得到了锻炼。“艰苦的生活炼尽了人生的自私、虚伪和软弱,留下的是坚强与乐观……”34年后,已经身陷囹圄的耿永祥回忆起自己的军旅生涯时,仍禁不住写下了这样的话。  1978年4月,耿永祥从部队转业到了江苏省沙洲县公安局政保股工作。两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调入新建立的南京海关张家港分关工作,成为张家港海关的第一任关长。从此,耿永祥仕途一片灿烂。为了张家港海关,他倾注了不少心血,想尽办法,勤俭创业,和普通干部一起搬水泥、抬钢筋、挖地基,干体力活,从不喊苦叫累。1985年,张家港海关被海关总署评为全国先进海关。为了肯定张家港海关艰苦创业的经验,海关总署还专门在那里召开了现场会,耿永祥也因此深得领导的赏识。  1986年,耿永祥被借调到海关总署,但因不习惯北京的生活,次年便回到了江苏。又过了一年,耿永祥被任命为南京海关副关长,分管设关工作。3年内,耿永祥一心扑在工作上,一口气筹建了镇江、江阴、无锡、常州、盐城、苏州六个海关。1991年,耿永祥出任苏州海关关长,又用3年时间,建成了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吴县海关和海关总署外事培训中心、苏州工业园区海关。  1997年11月,耿永祥离开江苏到了浙江,当上了位居正厅级的杭州海关关长。在杭州海关的两年左右时间里,耿永祥依然保持着他以往的工作劲头,先后建起了萧山、余杭、富阳等海关办事处,还完成了杭州海关新办公大楼的选址、征地、拆迁工作,同时耿永祥狠抓杭州海关关区的各项业务工作,使浙江的关税收入大增,为浙江经济的发展添了力。  面对着这样的工作业绩,谁会想到耿永祥的今天?也正是在这样声誉日隆的时刻,正是在耿永祥事业的巅峰上,他开始被他的一些“朋友们”围攻。  他,收下了“朋友们”的钱  军人出身的耿永祥自称生性耿直,好交友,重友情,最终也是被那些所谓的“朋友们”用“钱弹”打倒。  早在1992年冬天,耿永祥正为刚刚建成的苏州海关所面临的诸多困难发愁时,一个自称受过耿永祥帮助的人找上门来,主动提出若有困难,可以帮忙。两人谈得甚欢,视为知己。这个朋友不时给耿永祥提供一些土特产之类的小恩小惠和帮助,耿觉得此人够朋友。这年春节耿永祥准备回南京过年,这位朋友送来1万元钱,耿执意不收,那人便说如不收下就是看不起他,耿无奈收了下来,时间一长心就平静下来了。据耿永祥自己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受朋友这样的馈赠。  随着耿永祥的官职越来越高,找他帮忙的朋友也越来越多。这些朋友似乎都很讲义气,从来不会让耿永祥白帮忙,即使当时不给钱,以后适当的时候也要加倍偿还。  苏州工业园区兴业装饰装潢工程公司老板朱文强,与耿永祥是张家港的正宗老乡,也是耿的铁杆朋友之一。1992年11月,朱要耿永祥为自己的两位老师工作调动一事帮忙,耿永祥利用自己海关关长的职务之便轻而易举地办到了。朱记在心里。1998年1月,朱文强从苏州赶到杭州,在杭州黄龙饭店送给耿永祥2万元人民币以示感谢,耿永祥笑着放进了自己的皮包。过了一个多月,朱文强又为自己女朋友王某调动工作的事打电话给耿永祥,耿永祥满口应允,很快把此事搞定了。为表示感谢,同年6月,朱文强在耿永祥的办公室里又送给耿永祥12万元人民币,耿点了点就顺手放到了抽屉里。去年6月,当朱文强又一次向耿永祥开口要购买被舟山海关罚没的冻鱿鱼时,耿连说“好办好办……”  与朱文强相比,耿永祥的另一个“朋友”丁永良出手更大方,从耿身上得到的好处也更多。这个江苏省江阴市宏图装饰装潢公司的经理从1992年慧眼识中了耿永祥这个靠得住的朋友后,便紧紧咬住不放了,从苏州一直跟到杭州,光海关办公楼的装饰工程做也做不完。  1992年至1997年间,时任苏州海关关长的耿永祥把属下的昆山海关办公楼、苏州海关综合大楼、海关总署外事培训中心等装潢工程以及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大楼的铝合金窗工程一股脑儿交给了丁永良的装饰公司。1997年12月,耿永祥调到杭州海关当关长后,丁永良的江苏省江阴市宏图装饰装潢公司先后又承接了杭州海关萧山办事处部分办公室、杭州海关余杭办事处办公楼、杭州海关通关中心、温州海关大楼、杭州海关富阳办事处大楼的外墙饰面、石材、铝合金等装潢工程……  作为回报,从1995年4月到1999年10月,丁永良前后26次送给耿永祥人民币70万元,耿都一一笑纳。去年年初,耿永祥还向丁永良索要了20万元人民币用于自己还债。后来丁永良跟着耿永祥到了杭州,丁永良简直就成了耿永祥的钱袋子了。只要耿一个电话,丁就立马把钱送过去。除送钱给耿永祥外,丁永良还常借巨款给耿永祥,以至耿把丁纳为自己的心腹。  像朱文强、丁永良这样搞装饰、做基建工程的“朋友”,耿永祥还有不少。这些“朋友”在耿永祥的关照下,从海关的基建、装饰业务中捞到了各自的好处。同样,耿永祥也从他们身上获得了巨额的回报,逐步地滑向深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耿永祥被逮捕后,那些平时很讲义气的“朋友”纷纷如鸟兽般散去,一下子不知躲到哪儿去了。耿永祥的小女儿还纳闷地对办案人员说:“我家出了这么大的事,我爸爸的那些朋友怎么没有一个人打电话来问候一声?”  他,终于被“朋友”俘虏了  耿永祥长期在海关工作,深知走私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这几年中央加大了打私力度,更是碰不得这条“高压线”。所以,他尽管有很多朋友,也敢收人家的钱,但是始终不敢和走私这条道上的人交往,也不敢在打私问题上帮人家的忙。但是,最终他还是乖乖地成了一个走私者的俘虏。  董欣束,今年28岁,福建石狮人。他很早就和两个哥哥干起了走私营生。三兄弟中,董欣束主要搞“通关”——买通海关、边防人员,让走私货物顺利进港。1998年5月,董欣束在舟山成立了浙江万顺储运有限公司,准备大干一场。  董欣束的“通关”策略说白了就是用钱开路,“有钱没有轰不开的堡垒”,这是董欣束的人生哲学。于是,他常常在自己小车的后备箱里放上一沓沓的人民币、美金、港币,一旦有需要,可以立即拿出来贿赂他认为有用的人。  金钱开路果然很灵。在很短的时间内,一些海关、边防的官员纷纷成了董欣束的“朋友”。舟山海关关长陈立钧收受董欣束贿赂80多万元,对董的走私活动睁只眼闭只眼,给国家造成关税损失达2000余万元,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舟山市普陀区边防大队大队长郦月建在收受董欣束贿赂的人民币35万元、港币两万元后,不仅不出动边防缉私艇,让走私货船长驱直入,而且帮助董欣束的哥哥董欣宪逃跑,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被董欣束拉下水的还有杭州海关调查处副处长朱微、浙江海警一支队业务处副处长黄军华等十多人。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耿永祥了。  日,董欣束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杭州海关关长耿永祥。他深知耿的地位很重要,立即使出浑身解数向这位权重一方的关长发起猛烈进攻——  1998年7月的一天晚上,董欣束将4万元美金夹在两条“中华”香烟中,送给了耿永祥。耿永祥回到家发现了4万元美金,第二天就赶到杭州香格里拉饭店董欣束的住处,要退还给他。董自然不肯收回,几次推脱之后,耿永祥只好收下了。  见耿永祥收下了钱,董欣束对攻下耿永祥已信心十足。过了几天,他开始试探性地向耿永祥提出让耿给远在舟山的陈立钧打电话,要陈对董欣束给予方便,耿永祥果然照办。再加上陈立钧、郦月建等几位“朋友”的鼎力帮忙,董欣束一伙在此后顺利地走私进口了3.3万吨柴油,光偷逃关税就达200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控制住耿永祥,便于今后做更大的走私生意,董欣束决定加大对耿永祥的“投资”力度。去年1月,董欣束在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又送给耿永祥一只内装10万元人民币的塑料袋,耿永祥将其拿回家中。去年3月,董欣束又把一辆日产“丰田佳美”轿车开到耿永祥家门口,说送给耿永祥用。去年7月,耿永祥到舟山海关布置打私工作,董欣束设宴款待耿等人。宴毕,董欣束从手提包里拿出两只钻石戒指、两条钻石项链送给耿。耿永祥回杭后,把戒指、项链都给了妻子。这时的耿永祥已经彻底成为董欣束的俘虏。  董欣束决定要利用耿永祥做大生意。同年9月,就在他案发的前几天,他派了一条大船直达某国港口,准备走私赢利极高的化工产品。得知董欣束案发,这条船才空载而归。  对耿永祥的被捕,杭州海关的关员们既感到意外,又十分可惜:面前清廉、公正、能干的关长,背后居然是那么的贪婪。其实,在今天,像耿永祥这样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并不罕见,更值得关注和研究。人们希望,通过研究提高干部考核机制的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不让具有“双重性格”的人欺骗人们;同时建立切实有效的防范机制,让他们具有抵御腐蚀的能力。这恐怕就是耿永祥受贿案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 关 专 题
主页 & 中&国 & 法&制
镜像: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电话:(010)
广告:(01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生是一本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