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形而上学的观点国人对修筑铁路观点的变化及愿原因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检测2: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检测2: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民版必修2)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3|
上传日期: 13:25: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检测2: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
官方公共微信当前位置: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
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急迫)于教育。”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简述“百日维新”在教育方面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1906年)中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 请回答:“此事”指什么?与此同时,哪一出版机构以编印新式教科书为主,为近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政府教育部法令(1920年)》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 请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谁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此,陈独秀提出什么主张?结合“法令”内容,指出这些主纺对近代教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上述中国近代教育的变革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材料题难度:中档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1)优先发展。废除八股文;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2)废科举;商务印书馆。(3)胡适;文学革命;促进国民教育。(4)认识:先进人物引领教育;社会变革(思想解放)推动教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等。(任意两点)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主要考查你对&&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项政治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这次运动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反对,这年九月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仅一百零三天的变法终于失败。戊戌变法的实质:戊戌变法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封建政治制度的主张。他们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运动具有鲜明的爱国性质。它是一场试图通过改革来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维新派和洋务派思想主张的比较: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不同点:洋务派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要求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习什么问题上。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它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西方列强利用借款,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和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2.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财政赤字越来越大:自1896年起,巨额的外债,兴修水利和赈灾的巨额资金,使政府财政赤字扩大。(2)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激化:为应付财政危机,清政府采取一些节支增收措施,如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额度,降低官员薪俸、增加商税等,遭到官员的抵制和人民的反对,使得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改革,改善社会环境,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戊戌变法: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1.政治: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2.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3.文化教育: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4.军事: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维新派是否反对封建制度和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的政体代替封建制度,以资本主义文化代替封建文化。而且变法法令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和封建的经济制度,所以维新派反对封建制度。但是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君主,保留皇帝,企图依靠光绪帝来实现变法主张,力图维护清政府度过政治危机,所以他们不反对清政府的统治。维新派通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正当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开展之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顽固派(包括洋务派),围绕着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封建教育制度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其中心是要不要让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以代替君主专制制度。维新派把维新变法与救亡图存直接联系起来,主张学习和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同时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为变法培养人才;顽固派则声称变法就是祸乱国家,“宁可亡国,不可变法”,坚持“中体西用”,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反对兴民权、设议院,反对君主立宪,坚持科举取士制度、反对西学。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维新与守旧、变法与反变法的论战,是不同阶级的意识对立和利益冲突。其实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这场论战是中国有史以来,作为新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力量代表的资产阶级,第一次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发起的挑战;论战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束缚,进一步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形成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派利用这次机会使自己的思想广泛传播开来,更多的人倒向了维新阵营,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对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和对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文化的提倡,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风气,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新文化运动:包括“五四”前期的启蒙运动和“五四”后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时间从1915年《新青年》创刊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新文化的主要内容有: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是传播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和进化论思想,其性质仍属于旧民主主义。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广泛传播,已是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的领导和人民民主共和国作舆论准备,其性质属于新民主主义了。新文化运动:1、背景:西方民主、自由、平等思想传入中国;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族政治。 2.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口号(两面旗帜):“民主”“科学”。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主阵地:《新青年》杂志。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3、内容: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4、意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为何是孔教: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他妄图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逆流,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
发现相似题
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所学知识回..”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9762533624922161657278903544815世界近代史材料题-第2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5世界近代史材料题-2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源是什;(2)依据材料二,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经;(3)依据材料三,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在政治上的;(4)简述与美国内战时间相近的欧洲大陆,统一促进;(5)依据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维护;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材料二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源是什么? 结合材料一分析南方种植园主对抗联邦政府的手段和意图。(4分)(2)依据材料二,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对于美国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3)依据材料三,分析内战中北方的胜利在政治上的重要意义。(4分)(4)简述与美国内战时间相近的欧洲大陆,统一促进国家实力发展的事例。(4分)(5)依据以上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的认识。(4分)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英国经济史编》材料二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世界近代史》 回答:(1)据材料一、二,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6分)(2)比较材料一、三,指出英国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有何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4分)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辨证法》)材料二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 回答:据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
一位在奴隶贸易后期进入非洲内地的殖民者的记述: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由种地的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到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摘自艾周昌《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几乎每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按:指奴隶贸易)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百分之三百。17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07英镑的货物,它返回利物浦时,运来了殖民地(按:指美洲殖民地)的产品和总额为3 080英镑的汇兑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摘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材料四
奴隶贸易的废止正如它的发生一样,是资本主义发展决定的。……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它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摘自杨人F《非洲通史简编》 回答:(1)根据材料一、三、四,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奴隶贸易兴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4分)(3)试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评价奴隶贸易的后果和作用。(6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材料三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6分)(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4分) 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到 1872年,(德国)全国铁路总长度达到22 426公里,超过了法国和英国。与此同时,德国还大力修筑公路,开凿运河,建设港口,发展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大规模的铁路修建给予采矿、冶金、煤炭和机器制造业以巨大推动,促使德国工业发展的重心较早地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迅速建立起雄厚的工业基础,保证了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所需要的物资及装备能够得到及时而充足的供应,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摘自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组织成立了技术委员会,颁布了专利法……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的统一规划、指导和监督。工业革命初期,德国一方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努力发展教育,以尽快提高国民文化素 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国民科学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文盲率降低到欧美各国的最低水平,还培养出一大批的集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于一身的优秀人材,获得了发电机、电车、合成燃料等一系列重大发明。到70年代末工业革命结束时,德国不仅在生产技术上消除了与英国的差距,而且在电气、化学等新兴工业方面超过了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摘自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回答:要求:内容应包括德国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及其从中得出的认识。答题应成文,限230字以内。(1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
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材料二
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蓬勃的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材料三
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已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材料四
“英国不管干了多大的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马克思 回答:(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4分)(2)据所学知识说明在两次事件后殖民扩张在经济上的主要特点有何不同? (4分)(3)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民主义带来的后果? (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材料二
一批批的东部移民像洪水似地涌入西部地区,一望无际的西部荒原逐步得到开发:……西进运动推动美国农业较早地实现了机械化。随着西部工业的兴起,西进移民的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从而把工业苹命的浪潮进一步引向西部边远地区,直至太平洋沿岸……60年代前,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约占全国的80%,到1890年降为58%……中西部各州发展成为新的工业中心。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5条铁路干线。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成了工业革命,一跃变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回答:(1)从以上材料中,可归纳出关于美国西进运动的哪些主要论点? (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进运动使美国经济发生了哪些变化,产生了什么重要结果? (6分)(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4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均引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材料一
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中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中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欧洲主要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太平洋沿岸与大西洋沿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能与太平洋流域或大西洋流域的国家地区,建立起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材料二
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是很可能立即卷入大战重新瓜分世界利益的。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拥有1060万平方公里,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的殖民地,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投资市场受到很大限制。以1914年为例,美国的国外投资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也只有德国的九分之二。应当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这种保持“中立”的选择,使美国处于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应该说是美国在国际争端和经济竞争中的一种巨大的成功。材料三
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着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外国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加了六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达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的英、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的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回答:(1)依据材料2,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当时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有何新的发展趋向?为什么? (4分)(2)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发展经济的道路有何不同?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4分)(3)依据材料1―3概括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4分)(4)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大跨越的必然性,你得出了什么认识? (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意志帝国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策……给予帮助。――引自日 《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努力争取适合我们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扁求得一些殖民地的话,我们将限在1866年的政治卑微地位。――引自1911年4月本哈第将军著《我们的前途》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指刚果)让出。……法国放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引自日《泰晤士报》 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3) 材料三中,英国对德关系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4分)(4) 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认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关系的本质特点? (4分) 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8年,一位美国参议员在波士顿向商人发表演说,美国的工厂正在制造比美国人民所能利用的更多的东西,美国的土地正在生产比美国人民所能消费的更多的东西,命运已经为我们制定了我国的政策;世界的贸易应该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的。因此,我们将如同母国(英国)所告诉我们的那样,去得到世界的贸易,我们将在全世界建立贸易站,作为美国产品的分配点。我国将派我们的商船队驶过海洋,我们将建立一支真正伟大的海军,自觉的挂起我们的旗帜,并与我们通商的巨大的殖民地将在我们的贸易站的周围成长。――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
19世纪末,《1897年美国海军的利益》一书的作者称:“不管我们愿不愿意,美国人现在必须开始着眼世界。国家不断增长的生产要求这样做,公众的情绪越来越要求这样。美国地处两个旧世界和两大洋之间,这一地理形式也提出了同一个要求。”――摘自迪特尔拉夫《德意志史》
1904年美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在年度咨文中说:“我们在维护门罗主义时,在采取像我们对古巴,委内瑞拉和已拿马所采取过的步骤时,在努力缩小远东战场时,以及在中国觅求门户开放时,我们是为了本国的利益,也是为了人类普遍的利益而采取的行动。”――摘自《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中“公众的情绪”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公众”又指的是什么?(4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公众”产生此种“情绪”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评价当时美国政府与“公众”的关系。(4分)(4)综合以上三条材料,谈谈你由此得出的认识。(4分) 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世纪英国圈地情况:1760年以前发布圈地法令208项, 年1482条,年1727条。圈占农民土地共318万英亩。材料二
日法令允许按人口平均分配市镇公地,使每个居民都能得到一份土地。……6月3日法律虽然同意穷人可购买20公顷―50公顷土地,地价分多年付清,但到了9月13日,国民公会又从财政考虑出发,收回这个让步,改作发给他们一张分20年偿还的票面为500里弗无息借据,权充购买国有产业之用。――勒菲弗尔《法国革命史》材料三
19世纪末,法国共有农户500多万,农业人口占60%以上。耕种5公顷以下的400万农户,只有659万公顷土地。……小农抵押借款的数额增加到250亿法郎,大批破产农民开始沦为无产阶级或半无产阶级。――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材料四
自亨利七世以来,世界上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
历史学家们普遍同意从1688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这段时间是大土地所有者集团的黄金时代。……毫无疑问,那些大的农业集团通过高利润、低成本获得大部分增长收益。――B〃摩尔回答:(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当时英国、法国处置土地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2)材料四中,“传统的农业关系”是指什么?应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这句话?(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英法两国农业经营的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生活休闲娱乐、应用写作文书、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15世界近代史材料题等内容。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世界近代史史的材料题《世界近代史》题库 世界近代史》一、名词解释圈地运动 清教运动 《权利法案》 独立派 克伦威...  2012 年中考题世界近代史材料题汇编 1.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 的状态,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全球...  2013年中考题世界近代史材料题汇编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3 年中考题世界近代史材料题汇编 1.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及世界古代史知识总结 隐藏&& 九年级历史上册材料题 1、材料一: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 争开始。 --- 列...  初三世界近代史材料题道仁矶中学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需要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材料三 西诶费Ъ胰衔:14 到 16 世纪是“人和...  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材料题汇编 新人教版 1.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 逐 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世界近代史材料解析题汇编及答案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世界近代史近几年中考材料解析题汇编及答案世界近代史 [12 年黑龙江鸡西中考]材料一:恩格斯说:“一次人类...  中考历史世界近代史材料专题 隐藏&& 2012 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模拟试卷分类汇编: 世界近代史 非选择题 (2012 济南天桥区学业考试)23. (16 分)下面是一位同学绘制...  材料解析题(世界近代史)_政史地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世界近代史材料解析题汇编 1、阅读下列材料: 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