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个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的历史人物学后感,1500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一)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适用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TH021)【访问量:1145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
大家“评论”:圆明园观后感 20:19:00张玲类别:综合;
关键字: 班级F0940201 作者 安洋阳 编辑 刘文豪
《圆明园》观后感
班级F0940201 作者 安洋阳 编辑 刘文豪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做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鹮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该片以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的角度对圆明园的建造、建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使我们对圆明园有了更具体的了解。同时,其中的论述更容易使我们进行冷静的分析,以在原先的感悟上获得新的启迪。 从康熙下令修建圆明园起,一颗瑰丽璀璨的宝珠便在天朝丰厚的蚌壳中孕育成长。康熙在此观星计算,在感叹其数学能力时,也感慨着他的大臣却将此视为娱乐,将科技视为不务正业;雍正在此励精图治,他的勤奋让人敬重,他的手段让人敬畏,他的创造力又让敬佩;而乾隆在此将大清的荣盛推向巅峰,这个专为统治大清帝国而生的天才不愧为千古第一帝。圆明园也随着这三代皇帝而成长,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宏伟,最奢华,最完美的皇家园林,其实亦可谓之桃源仙境,紫宫天府。可以试想,六百个足球场挨着拼接起来是什么样的概念,这片土地之上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美景——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它既有紫禁皇宫的雄伟威严,又有苏州园林的静谧安详,而三代皇帝相聚圆明园时的融洽与和睦,仿佛是一种感恩,那天伦之乐的画面长久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然而也是那位天才皇帝,他的成就,他的自负使其对新兴的科技不屑一顾。他下令将大水法的自动提水装置废弃,改为人工提水,也许这便是一个标志——愚昧与落后。他万没想到仅仅在数十年后,天国就被其所谓的雕虫小技敲开了大门。工业革命的飓风将大清的浮华吹得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则是浸透了天朝上下的腐败。 正如马噶尔尼所言:“清帝国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多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其邻船的地方只在于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如果第一次鸦片战争并未对满清政府造成影响,那么第二次便是对统治者信心的沉重一击!
英法联军攻陷北塘、大沽口炮台后,清军将士仍奋起抵抗。然而他们用的竟是二百年前的大炮,以铁蹄弓箭和弯刀征服天下的他们在洋枪洋炮前显得苍白无力,一次次撕心裂肺的呼喊,昭示着誓死不渝的忠心;一遍遍义无反顾的冲锋化为悲鸣,呐喊着战败的不甘,又隐约是对国之将亡的痛哭。最终,联军仅以阵亡五人的代价换得了大清三万勇士的生命。早已西去的乾隆若见此情景,会否为当时的无端傲慢而后悔不已? 联军占领圆明园后,所有人无不为其瑰丽而震慑。但在几天之后,他们就打起了园中财宝的主意。我不相信他们都是强盗,那些士兵应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在无数珍宝面前,人性深处的卑劣和弱点尽显无遗。渐渐地,偷窃变成了公开的抢掠,能拿的都拿走,不能拿的就地摧毁。
圆明园,他们同样带不走。作为对清朝政府的要挟和“伟大胜利”的证据,他们决定焚烧圆明园。数千士兵有计划地执行这一命令。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此时正抽着大烟,在烟雾缭绕的幻觉中寻求慰藉,他的眼前或许是康乾盛世的繁荣景象……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浓浓的黑烟伴随着哭喊声弥漫在京城的天空,弥漫在全中国人的心里…… 圆明园的光辉就此熄灭,带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天朝迷梦消失在这个星球上,而记忆的阴霾却永远烙在每个国人的心里。伤感与悲愤的同时,我们也受到了历史的启示。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耳边不禁回响起这一千年来发人深省的反问。由现今的角度来看,这场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纵观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它验证了不变的历史规律。后金是来自北方的草原文明,用铁蹄和武力征服了中原的广袤土地。在皇朝的初期,草原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等待处理。到乾隆时期,大的社会矛盾基本得以解决,国家政治经济也变得空前繁荣。但此时的统治者却种下了祸害百年的祸根。统治者的职责在于国家统治的维持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却因一时的繁荣而莫名地自大,只满足于眼下相对过去的发展而沾沾自喜,忽视外界的变化,将外国文明尽数视为“蛮夷之邦”,以“天朝地大物博”为由,抱着沿袭两千年的成规而不思与外界潮流共同进步,拒绝思想沟通,拒绝科学交流,这与圆明园被毁甚至整个帝国的陨灭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没有先进的技术,没有先进的制度,没有不断的进步,用落后与先进对抗,是注定要失败的!傲慢、保守、闭塞,是注定要被打垮的!
只有不断的发展壮大自己,才能保得民族文化的完整!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要为圆明园中的珍宝而哭泣。她们之所以珍贵,是因为期中蕴藏着设计者们的智慧。只要我们拥有智慧,珍宝仍能由我们创造。
不要为圆明园而哭泣。她的身体已经安息,她的灵魂已然离去,挺立的石柱是她的墓碑,散乱的碎石是她的墓志铭。她将永远鞭策着我们不断前进。 不要为那段屈辱的历史而哭泣。历史不可改写,但历史可以借鉴。它指导我们清晰得看透未来。我们会以开放的思想,坚定的信心,铭记历史并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1】 315914
21:12:00对的,以一个西方画师的视角来讲这个故事,更有感觉!【2】 315914
09:24:00文章虽然短小,但看得出是作者自己的语言,是真实感情的表露,是真正的观后带来的感情上的触动而写下的~~【3】 315915
15:34:00命运多舛,曲折见证中国的成长。
道途坎坷,屈辱促进华夏的发展。
张来涛 F0209164【4】 其他学生
17:15:00其实这段历史是我最不愿意面对的历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底最疼的地方。我想,是个中国人就一定仇恨妄自尊大,毫不避讳的烧杀抢掠的帝国主义吧。这不是我在夸大其词而是他们的做法真的不能不让中国人气愤。
对于圆明园我是心存骄傲的,不管它是否被帝国主义摧毁,也不管它现在是如何的面目!【5】 其他学生
17:21:00我想,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令中国所有人民所羞辱的,也是令全世界,令全人类所叹息的,也是历史上的一大遗憾。我想,现在的英国和法国应该抱有抱歉之心了吧!毕竟他们的做法实在太过分,太可恶了!可是,网上的一条消息,彻底把我震撼了:对于圆明园一事,帝国中有的没有记载,有的甚至是庆祝胜利之类言语。他们这般的自我吹嘘,我真的被震撼了。他们难道不该觉得在圆明园一事上,他们的做法可耻之极吗?没有记载,这不是小人的做法吗!敢做不敢当,这不是和当年日本对于二战时的残暴行为不以承认的可耻做法一样吗! 转到第123页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pdf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教育文化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王鑫宏 柳俪葳
摘 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中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上若干历
史人物进行评价,使大学生掌握历史人物评价方法,对历史人物能够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这是这门课程应当实现的教学
目标之一。
关键词 历史人物 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基金项目:郑州地方高校教育教育改革重点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
黄河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鑫宏,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硕士,讲师;柳俪葳,河北传媒学院马列部硕士,讲师。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 纲要》教学中仍照本宣科,没有实现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到教学
之一。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国近现 体系的转变,使得大学生对本已较为熟悉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抵触
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历 情绪,进而丧失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要提升教学效果,教
史观的基本观点,成为他们认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规 师必须要实现其教学内容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在这一
律的重要指导。 转变中,增加正确评价学生感兴趣的历史人物的内容是个很好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该把教会大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 选择。
物作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该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和
.符合课程性质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谈谈《我的1919》观后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交流平台 - Powered By BBSXP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交流平台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摘要】: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具有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双重性质,评价近现代历史人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兼顾课程本身具有的两种学科性质的特点;要关注学术前沿,处理好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关系。教学中对具体历史人物评价时,应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坚持"一看二比"的人物评价原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阶段性"和"方面性"的结合。课堂教学的方式,可以采取"专题式"讲座和"互动式"教学。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25-4【正文快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与其他几门政治理论课相比较而言,其特点是具有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的双重性质。历史人物是历史活动和事件的主体,历史人物的研究和评价是学术研究中令人关注的问题,也是教学中的重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近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刘志刚;;[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年04期
樊丽明;;[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王晓丽;;[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左伟尘;黄萼华;;[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冯夏根;胡旭华;;[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王诗成;;[J];沧桑;2009年03期
黄丽芬;;[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邱秀华;;[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贾立臣;李亚军;;[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赵朝峰;;[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06期
徐可纯;;[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1期
王寿林;朱金鹏;;[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05期
刘晋萍;;[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昝爱民;李珍梅;;[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晓潇;[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贾孔会;李敏昌;;[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赵金平;;[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9期
陈少武;;[J];世纪桥;2011年11期
赵志强;;[J];文教资料;2012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芳;;[J];嘉兴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刘伟;张屹;;[J];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04期
李志龙;;[J];才智;2009年15期
李良玉;;[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李宏瑜;;[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年09期
曹景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吉晓华;;[J];滁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徐奉臻;;[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年01期
严考亮;;[J];教育探索;2007年07期
李丽华;;[J];文学教育(中);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窦步云;;[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王凯;;[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宋晓军;;[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兰英;;[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海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邓志;;[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黄爽;;[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杨大千;刘彦红;;[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付桂芳;;[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富斌;;[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贵州省黔东南州岑巩县中学
杨昌新;[N];学知报;2010年
周文玖;[N];学习时报;2006年
张树伟;[N];中国教师报;2005年
李彦平;[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
严寅贤;[N];光明日报;2010年
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 严育洪;[N];江苏教育报;2010年
鄢陵县初级中学
闫军超;[N];学知报;2011年
顾金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陈超良;[N];湘潭日报;2006年
南京体育学院附中
韩明忠;[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忠厚;[D];西南大学;2011年
陈迪;[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邱红松;[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范铭;[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孙亚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杨玉东;[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孟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于波;[D];西南大学;2008年
李晓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刘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瑞生;[D];安徽大学;2011年
陈士良;[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占丰菊;[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郭志伟;[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张智远;[D];吉林大学;2005年
谷岚;[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李玲;[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肖康舒;[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杨素苑;[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刘树雷;[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