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证明高山的岩石力学实验怎样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 如何让画面展现老树岩石的特色
如何让画面展现老树岩石的特色
走进深山中,总有许多极具特色的老树与岩石题材可拍摄;不论是作为画面主体或配角,只要能掌握取景角度及采光技巧,均可展现其特色,为你的风景摄影更添看头。不过,说得倒是简单,大家一定会想说这大树跟石头不就是长那样,东边的树跟西边的树,不都是咖啡色的树干,加上绿叶,而这岩石,更不用说了,不就是石头嘛!大错特错,其实老树与岩石,是相当具有灵魂的大自然景色,透过仔细的观察,加上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都能创造不同的景色,该怎么拍才能拍出他们的老灵魂呢?请看~
老树、岩石拍摄步骤
1. 观察角度与位置
树木的姿态,会因生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日照、风势、风速、岩石、山壁、水份、温度、物种等,而有多种方向及角度的改变。为了拍出高山上树木的强韧生命力,巨大的岩石、陡峭的山壁,便是时常伴随在旁的最佳配角了。
以超有型的玉山圆柏为例,它们生长在环境不佳的高山棱线上,为与长年强风相抗,老树往往曲折盘桓得矮小而漂亮,所以必须慎选取景角度与拍摄位置,并将现场的临场感突显出来。
2. 设定适当ISO值
白天拍摄老树、岩石时,多是以手持搭配光圈先决模式拍摄,可视现场环境光线调整ISO值,以提高快门速度至安全值。夜间拍摄时,则建议使用脚架及快门线,并将ISO值维持在较低数值,以维持画面纯净。
3. 设定光圈与测光
建议使用中小光圈(F8~11)以上,以取得较大景深。白天在顺光或是顶光等拍摄环境时,亮度较均匀,以权衡式测光即可;若是在逆光或侧逆光下拍摄,树干及树枝通常会因背光形成剪影,而树叶在逆光时较易呈现光影美感。
拍摄老树时,可以用广角镜采近大远小的构图法,使前景与背景相互呼应,表现出视觉透视的延伸感;而拍摄岩石时,建议采顺光或侧顺光拍摄,搭配蓝天白云或云雾为背景,以突显其主体性。
仰角拍出气势
拍摄单棵老树时,可以尽量靠近并用仰角拍摄,表现老树特有的魅力与苍劲。超广角镜不仅能完整表现主角,也能将晴朗的蓝天白云也拍摄进来,增加背景的开阔感。拍摄森林时,我用逆光拍摄群树争相向上的气势,加上美丽的光影,更显得生气蓬勃。
⊙Canon EOS 30D + SIGMA 17-70mm F2.8-4.5 Macro的17mm端。光圈F/16, 快门1/40秒, ISO 400, 光圈先决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Canon EOS 30D + 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17mm端。光圈F/9, 快门1/250秒, ISO 100, 光圈先决模式, -1.3 eV, 自动白平衡,RAW转JPEG
直幅构图表现纯净高空
在早晨的阳光及通透的蓝天下,屹立不摇的荒木直指着天空白云。我利用直幅构图的方式,让荒木在前景当主角,并安排地景占画面三分之一,天空则占画面三分之二,以表现高空的纯净度及画面的平衡感。
俯角也能拍出气势
利用广角镜由上而下俯角拍摄,以白化的玉山圆柏当前景,背景则是云雾飘渺间的壮丽高山,以及深不见底的险峻山谷,气势十足,充份表现出深远的空间感。
玉山圆柏又被称作白木林,在雪山主峰三角点上有一大片玉山圆柏,不幸因大火烧过而死亡;日积月累,白色的枝干仿佛化石一般,美丽而独特。
⊙Canon EOS 30D + SIGMA 17-70mm F2.8-4.5 Macro的17mm端。光圈F/7.1, 快门1/400秒, ISO 500, 光圈先决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Canon EOS 30D + Tokina AT-X Pro 12-24mm F4 DX的12mm端。光圈F/11, 快门1/20秒, ISO 100, 光圈优先模式, 自动白平衡, RAW转JPEG
生长在恶劣环境下的玉山圆柏,为了生存发展出适合当地环境的生存方式。雪山群中,从主峰延伸的山系都以石头为主,所以玉山圆柏的根演化得相当粗,且扎地相当深,这是因为只有在地下深处才能吸收到少数水份的缘故。
壮丽背景更强调主题
为突显主题,背景的选择很重要。当我们站在山头上,看到浩瀚云海呈现在眼前时,可趁着日落之际带入一点色温,让反差更明显。反之,为了突显山头上的玉山圆柏盘桓在石块中求生存的坚强韧性,我在曝光时让前景更明亮些,以强调被摄主体的存在感。
⊙Canon EOS 5D Mark II + EF 17-40mm F4L USM的25mm端。光圈F/8,快门8秒,ISO 400,手动分段曝光模式,自动白平衡,RAW转JPEG
⊙Canon EOS 5D Mark II + EF 17-40mm F4L USM的17mm端。光圈F/7.1,快门10秒,ISO 320,手动分段曝光模式,自动白平衡,RAW转JPEG
善用颜色拍出神秘感
拍摄这张时,我选择斜逆光的角度,以布满积雪的箭竹当前景,透过阳光的照射,呈现雪地上有光有影的丰富景象;而为了突显高耸的黑色巨石作为主题,取景时让黑色巨石占据画面较大面积,利用强烈的明亮对比,让漆黑的高耸巨石在画面中更显得神秘。
⊙Canon EOS 5D Mark II + EF-S 17-85mm F4-5.6 IS USM的24mm端。光圈F/9,快门1/500秒,ISO 100,手动曝光模式,-1.3eV,自动白平衡,RAW转JPEG
仰角拍摄群石之美
选择顺光的角度,可拍出颜色更饱和的蓝天。在整片碎石中取景时,需先观察哪些石头较大且较高耸,作为构图画面的前景时较为有利。欲拍出群石的气势,应善用广角镜采仰角拍摄,并尽量靠近前景,让石头约占三分之二以上画面的面积,以展现群石之美的气势。
老树、岩石摄影注意事项
采光的原则
拍摄老树、岩石时,一般多采顺光、侧顺光,或在光线反差较小的环境拍摄,在测光时才较容易达到准确的曝光。但有时为了表现光影美感,也可以采侧逆光来取景;例如日出、黄昏时分,为了拍出苍树的剪影,便多以逆光来拍摄。
尽量以完整视角拍摄
当拍摄主角外形特殊且吸引人时,不仅要截取主角,周围的景色也要拍摄进去,以表现宽阔的视野,并充份展现主题和衬景的远近与层次感。
注意自身安全
拍摄高山的老树或岩石山壁时,因拍摄点多在棱线或崖边,在无任何防护时应先确保自身安全,才能专心拍摄。高山上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_百度作业帮
高山上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高山上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从自然上来说~有冰川搬运~河流搬运~风化后的风搬运~等等~我学地质的~从人力上来说~愚公大法~从科技角度来说~火药~拖拉机~等等~高山上的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_百度作业帮
高山上的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高山上的破碎的岩石是怎样被搬运到其他地方的?
自然的风力搬运的.因为,海拔越高,风力越强.这就是为啥登山队员都要弄个绳子串一起.质量大了,不容易飞.而且,可以防止很多意外.第十一册――卵石的形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第十一册――卵石的形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7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10做一块卵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0做一块卵石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岩石力学实验指导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