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记得一个情节是一个僵尸入侵 逃脱拿着一把农叉逐个杀躺在病床上的人,主角逃脱了

为什么美国人对僵尸(zombie)情有独钟?
按投票排序
以前恰好写过一篇相关的文章,就直接搬运了。(多图慎点)————————————————————巫毒教
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丧尸(英文:Zombie)也有活尸、活死人的说法,是传说中形如死人而能够活动的怪物,来自非洲的巫毒教信仰,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也有出现。丧尸类似吸血鬼,属于不死生物。”
巫毒教,也叫做伏都教,是源自非洲的一种原始宗教。根据他们的信仰,死者是可以被复活的,死而复生的人没有自主意识并被举行复活仪式的人操纵,这样的活死人就叫丧尸。但这其实并不是真的死者复活。真实情况是海地的巫毒教巫师会在他人的食物中下毒(河豚毒素),令受害者出现奇怪的“假死”现象。他们会在葬礼过后把“尸体”挖出来,受害者大脑机能被毒素破坏,通常会失忆并伴随智力下降,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般的“活死人”。之后会对听命于他人,奴役他们的人将这些“丧尸”用在农地作工人。
近代西方的探险家在到访海地后发现这种离奇现象,他们将活死人用文字和影像的形式记载下来传回欧美,这便是现代丧尸概念的最初起源。但这和当代流行文化中的丧尸形象完全不同,他们更接近于大脑神经系统被破坏的病人,而非那些生吞人肉的怪物。人类世界里到底有没有丧尸?
这个答案应当是肯定的:没有。
或者表述更精确一些:尚未被发现过。
有人也许会问2012年5月美国迈阿密出现的“食脸男”是怎么回事(不清楚的请自行谷歌)。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此人是食用一种名为“浴盐”的毒品后丧失心智袭击被害人,和“丧尸”根本毫无关系。可由于这一事件中的几个特征(裸体、咬人、无理智、暴力、攻击性)与丧尸电影恰好吻合,再加上一些类似迈阿密封城的网络谣言推波助澜,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几乎让1938年奥逊·威尔斯导演的“火星人入侵”国际笑话再度重现,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还有另一种多少和丧尸有关的现象,就是“人吃人”。食人在中国历史上早有记载,“易子而食”和“人相食”等字眼不绝于书,《史记》、《新唐书》、《资治通鉴》、《明史》等史书都有详细记载。从公元前205年到1930年,正史记录中国历史上共有118个时期发生过人吃人的记载,这还不包括野史中的。通常这些“人相食”的惨剧发生在大饥荒时期,反映到文学作品里就是“吃唐僧肉”和“人肉包子店”等惊悚情节。另有一些人由于严重的精神问题也会去吃人,而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吃人魔形象应该就是《沉默的羔羊》中的汉尼拔教授。这些由于各种原因失去正常心智的人吃人现象也是丧尸形象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参考。自然界中的类丧尸现象
有趣的是,在自然界的确存在一些类似于丧尸的生命现象,往往是由于病毒或真菌引起。人们从这些现象上借鉴了很多特征,再移植到流行文化里,创造了完全虚构的丧尸形象。狂犬病
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受到感染的人或牲畜会变得异常狂躁,在没有被激怒的情况下具有高度攻击性。曾有这样的病例出现,发病人失去了正常理智,向亲朋好友撕咬、吐口水。虽然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但是狂犬病的病死率接近100%,不接受疫苗治疗的情况下几乎是必死无疑。某种程度上说,感染狂犬病的人或狗在进入发病兴奋期后,几乎就是“丧尸化”了。病毒、传染、攻击性、无理智和死亡,看惯丧尸电影的朋友对这些字眼是不是很眼熟呢?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牛脑发生海绵状病变,并伴随大脑功能退化,临床表现为神经错乱、运动失调、痴呆和死亡。而我们知道很多丧尸电影中的“科学”设定就是:被感染对象的大脑海绵化并伴随着严重的脑功能衰退,仅仅依靠基本的动物本能生存,成为失去智力和情感的“行尸走肉”。真菌感染的昆虫
别以为自然界里的真菌就是些长相可爱的蘑菇,有时它们也能带来可怕的后果,BBC自然纪录片《地球脉动》里曾有一集介绍了一种能将蚂蚁“丧尸化”的寄生类真菌。这种真菌首先会侵入蚂蚁的大脑,被感染的蚂蚁在真菌影响下失去自主行动能力,不停向高处爬。真菌会在蚂蚁的大脑中不断增生直至最后爆出来,杀死宿主并传染给蚁群中的其它成员。这类蚁群中的“生化危机”,实际上是自然界对于昆虫种群数量的平衡机制。最早的丧尸电影:《白色丧尸》
拍摄于1932年的低成本独立电影《白色丧尸》被认为是最早的丧尸片,导演是霍尔柏林兄弟。这部电影以海地为舞台,描述了一个巫师透过巫毒教的巫术将所有来到岛上的白人变成活死人,然后让他们不分昼夜地在制糖工厂里操作着机器。影片大部分场景都在环球公司的摄影棚里拍摄完成,道具和布景大多也是向其它恐怖电影片场借来的。电影推出后收获了评论界的恶评,人们认为弱爆了的故事和演员糟烂的演技都令人感到发指。只是相对其低廉的制作成本,最后获得的票房利润堪称丰厚。1936年,霍尔柏林兄弟又拍摄了续集《丧尸暴动》。
影片拍摄之时恰逢巫毒教和丧尸的概念传入美国,因此基本的设定和故事都套用了海地的类似事件。这里出现的丧尸除了可怜以外,没有任何的恐怖感。所以,这部电影(包括续集)基本上在任何层面都没有影响当代的丧尸片,不论是故事设定、电影制作还是美学风格。如今人们依旧会提起《白色丧尸》,仅仅因为它是电影史上第一次出现丧尸的影片,而之后数十年出现的丧尸片大都没有跳脱巫毒教的固定模式。现代丧尸片的鼻祖:《活死人之夜》
要说哪部影片是当代丧尸电影的鼻祖,非1968年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活死人之夜》莫属。虽然《活死人之夜》并不是第一部丧尸片,却影响了其后不计其数的同类型影片,为丧尸流行文化的定义带来极大影响。
罗梅罗早在六十年代大学毕业之后就同人合伙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早期以拍摄广告为主。后来他们不满足于拍摄商业广告,便计划拍摄一部小成本恐怖片。十位公司成员东拼西凑了11.4万美元作为制作经费,不仅预算成本尽显屌丝本色,制作过程也完全走了B级片CULT路线。由于经费短缺,影片的化妆和特效相当简单,比如用巧克力糖浆制成的假血、由烤火腿和内脏充当的人肉、用蜡打造的丧尸妆容,就连演员们的服装也都是二手货。为了节省开支,罗梅罗选择用35毫米黑白胶片拍摄本片,没想到这个无心之举反而成就了影片的黑色气质。而音效、冲洗、剪辑等后期工作也都由几位公司成员自行完成。
影片剧情是后来丧尸片的典型套路。兄妹二人来到乡下墓地祭扫,偶遇食人丧尸的攻击,妹妹侥幸逃脱后与其他幸存者躲在一栋房屋内。众人以屋子为据点抵御丧尸大军的攻击,期间有合作也有纷争。几经波折之后伤亡惨重,最终只有少数人逃出生天。《活死人之夜》的一大贡献就是确立了几条堪称经典的丧尸基本定理:(1)丧尸大脑完全退化,没有任何意识思考能力,完全靠本能活动。(2)丧尸唯一的目标就是啃食新鲜人肉。(3)丧尸会传染,人被咬后会感染,死后会变成丧尸。前一分钟的同伴,下一分钟就会成为行尸走肉的敌人。(4)必须将丧尸爆头才能让其死亡,伤害躯干和四肢则无效。(5)成群结队缓缓走来的丧尸们、幸存者被丧尸围困在一个封闭狭小的空间内,这些场景也成为日后几乎所有丧尸电影的标配。
影片在1968年推出后受到了两极分化的极端评价。批评者认为这是一部令人生厌的垃圾暴力电影,除了恶心观众吓唬小孩子,几乎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肯定者认为这是一部极具开创精神的恐怖电影,在电影美学和精神层面都显得犀利而讽刺。1960年代末正处越战和民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因此更有甚者把《活死人之夜》上升到意识形态的政治层面,电影史学家罗宾·伍德便将片中的吃人场景看作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的批判,他认为丧尸代表着资本家,吃人意味着最终占有,而遇难者则象征着民权激进分子、女权主义者、同性恋和反文化主义者。不论这些评价是不是过分解读,《活死人之夜》以11万美元成本换来了3000万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在当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因此罗梅罗又有机会分别在1978年和1985年拍摄了续集《活死人黎明》和《活死人之日》。
商业成功还不是本片的真正价值所在。199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将其列为在文化、历史和艺术上具有重大意义的电影。恐怕连罗梅罗自己都没想到,如今看起来比较粗糙的《活死人之夜》成为了恐怖片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并开创了一种特殊的恐怖类型电影:丧尸片。 从此丧尸终于摆脱了过去巫毒教的刻板印象,开始在众多恐怖电影中展露头角。只可惜后来丧尸之父罗梅罗深陷于此不能自拔,大部分电影没能再突破自我,影片评价每况愈下的他最终被无数后来模仿者淹没。 人们为何热衷丧尸文化?
掐指算来1968年《活死人之夜》诞生至今,丧尸成为西方流行文化中的宠儿已有近半个世纪,丑陋可怖的丧尸文化为何能长盛不衰?死亡恐惧
外表恐怖、死而不僵的丧尸直接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本能恐惧。动物对同类尸体的恐惧与生俱来,活死人丧尸实际上是人类本能的外化投射。死人复活后成为丑陋的怪物,只以啃食活人为唯一目标,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让人害怕呢?好在有电影和游戏这样的娱乐方式,能让我们在屏幕前安全地体验这种恐惧感。杀戮快感
丧尸还能满足人类另一个阴暗的本性:杀戮欲。想想丧尸的形象吧,虽说是由人变异的,但除了躯干四肢哪里还有人类的样子。智商情感全无,它们是完全靠本能行动的邪恶怪物。然而也正是似人非人的丧尸,能够成为人们宣泄内心疯狂杀戮欲的绝佳对象。太不像人的怪物杀起来不爽快,屠杀正常人则让人产生负罪感和厌恶感。而不论用怎样变态残忍的手段虐杀丧尸都不会让你产生一丝道德上的困惑,相反由于它们接近人类的造型还能让人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杀戮的快感。科技忧虑
20世纪的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克隆出现后让人类有了扮演“上帝”的可能。然而对科技的忧虑和质疑却从未停止,进一步说,这种忧虑本身也是对人类文明前途的担忧。不同于传说中的吸血鬼,丧尸的起因往往不是诅咒和魔法,变异病毒和无约束的科学力量才是灾难的本源。而丧尸之灾攻陷人类世界后的末世景象,也成了人们对科技文明忧虑的最佳注解。沮丧的自嘲
丧尸文化兴盛的几个时期:1930年代的大萧条;1970年代的冷战与核威胁;21世纪前十年的经济危机和恐怖主义。无力沮丧的情绪弥漫大众心头,丧尸正是代表了一种远超普通人力量的外在威胁。在这样强大的外力面前,人们无从摆脱命运的枷锁和注定的结局,只能像丧尸一样漫无目的地游荡。正如《行尸走肉》男主角瑞克在故事中所说:“我们才是真正的行尸走肉。” 娱乐精神
抛开这些苦大仇深的沉重话题,说到底丧尸文化的大行其道也只是人们娱乐精神的一种体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本就没有什么不能被拿来消遣的,更何况是“丧尸”这种人们想象出来的怪物。
西方现代意义上的僵尸(Zombie,或译「丧尸」)之原型脱胎于一九六八年的电影《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虽然此前已经有类似同属于不死(undead)怪物的形象和传说存在,比如食尸鬼 ghoul 或者吸血鬼 vampire,但是这部电影成功地将僵尸定型。西方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僵尸通常具有如下特征:没有自我意识身体腐烂行动迟缓表现出对于活人血肉尤其是大脑的强烈兴趣Zombie 一词源于非洲班图语,指死后因超自然力量之影响而重新开始活动,却没有灵魂和自由意志的尸体。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僵尸则通常受到僵尸病毒的感染,被僵尸咬伤的人类会慢慢变成僵尸,失去意识,表现出攻击性。近二十年来,以僵尸为题材的书籍[2]、电影[3]以及所谓的第九艺术——电子游戏[4]都不厌其烦地刻画这一想象中的怪物,以及人类社会大规模出现僵尸感染的僵尸末日(zombie apocalypse)之恐怖,使得僵尸在真实世界之中存在的可能性与潜在威胁愈加引发大众关注。二〇一〇年,知名建筑设计公司 Architects Southwest 发起首届僵尸避难所设计比赛[5];二〇一一年,美国国家疾病控防中心(CDC)在网站上发布僵尸末日应对指南[6],英国民众则指责政府对于可能发生的僵尸末日缺乏准备[9]。一些知友的答案中也表现出对于潜在僵尸袭击的担忧[7]。作为以愚不可及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解释任何流行事物都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僵尸当然也具有其存在价值和哲学意义。心灵哲学概念上的僵尸,是一种无法与正常人区分开来的生物,它们具有人类除去意识(consciousness)及感受能力(qualia)之外的一切特征。刀刺一只哲学意义上的僵尸,它会表现出人类所有的反应,比如尖叫一声、闪躲或者告诉你这有多痛,但是它实际上并没有任何知觉。这种在概念与思维试验中存在的僵尸可以用来质疑或反驳物质主义、行为主义、功能主义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对于人类的所有本性(nature)都可以通过实体(而非精神)手段——比如神经生物学——来解释的驳斥。在知名的哲学论文网站
上面搜索「zombie」关键字,可以找到超过一百篇相关的哲学探讨。人们往往看到西方先进国家对于僵尸研究的热衷,但其实在我国政府实际能够行驶主权的领土内,早在公元二〇〇七年就出现了对于僵尸学颇有研究的民间科学家,一个名字不能说的人[8]。必须指出的是,僵尸兴起于现代西方流行文化之中,是历史的必然,体现出西方资本主义的腐朽,揭示出其终将灭亡的宿命。出身中产阶级人家的富足青少年,乃至一部分中老年,装扮成僵尸的样子在街头游行,表面上是欢庆,实则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拜金、虚伪、忙碌而看不到希望的颓废现实世界发自内心的反感与厌弃。书籍、影视、游戏之中以僵尸为假想敌的作战场面,更加透露出西方资本主义的残暴扩张本质,以及对于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裹挟他们走向的社会大颠覆之恐惧。善良的人们啊,你们要警惕糖衣僵尸病毒的侵袭,自尊自爱,自觉抵制西方不良诱惑和自由主义的侵蚀,坚持饭前便后洗手,坚持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建设,完成港式清朝僵尸电影的伟大复兴。[1] [2] [3] [4] [5] [6] [7] [8] [9]
其实僵尸电影很容易拍出哲学意义的。【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世界活下去?】【全世界都改变了,是他们是异类还是我们是异类?】这些问题最近的丧尸片都很少探讨了,一味提高噱头尺度,核心问题全留给进击的巨人来发问。其实观众是很希望看到导演能够给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的。
Max Brooks 的《The Zombie Survival Guide》里有这么一句话:「人类一直在对终结生命的科学进行发展和完善,但是,当我们的敌人不存在可以终结的生命时,这些科学就不起作用了。」他认为,在这场和僵尸的战争中,不存在胜利,不存在征服,只有「生存」。「绝望境地的生存」,这是个绝佳的叙事原点,当然倍受小说家、编剧们的青睐。
对末世的热爱,和没有责任的杀戮。
之前在类似问题下写了类似的答案,必须拖过来来骗赞了。ヾ(*??`*)? 的答案把现代僵尸片的由来说得非常清楚了,我主要是把坑挖大一点,扯出个不一定那么靠谱的文化意义上的解读:僵尸片其实一直有浓厚的政治隐喻,从现代意义上僵尸鼻祖《活死人之夜》开始,就暗暗迎合了人们心中关于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对抗的恐惧心理。参见答案:
美帝的民间武装文化,但是平时大家存的家伙没地方用啊,所以要YY一个合理对象
便于屠杀,而且非常正义。僵尸这事,想多了是非常政治不正确的。这个答案就很深刻,推荐下。
单纯从拍片儿的角度说呢:1、处理大规模的实体怪比处理大规模的魂鬼妖方便,大量群众演员+同质化化妆;2、行尸走肉没有感情、没有灵魂、没有记忆,纯有害物种,放开了去打打杀杀;3、没什么历史追溯,不用狼人变身需要特技毛发、吸血鬼决斗要飞来飞去,拍起来,省好多个钱。
僵尸和其他超自然类的怪物的区别:好理解:有实体,并且符合一切物理规则,有明确的杀死规则。。不符合正常物理规则的敌人,编剧需要从头架空设计情节,并且很容易出漏洞,所以往往很小心地把情节限制得很弱智。好理解归根结底,是观众更容易高质量代入。强大:力量耐力血量都比较高,可以做合格的反派,演绎很多故事。来源清晰:不用说了,传染模型,好解释。这个来源可以解释一只,出现一群也不会突兀,故事和场面可扩展。买一送一:末日背景,萌萌哒!于是,主角不用被不明确的现象吓成狗瘫软一团,在强敌环绕的世界里面,照准缝隙大胆执行即可,更加勇猛威武好看有木有。—————————————一稿更新前的内容备份—————————————因为恐怖片选这种世界背景,与现实世界最接近(基本上都是生物技术或者寄生虫搭桥),需要的认知失调比较少。可以在不诉诸超自然的情况下,搭建那个让故事展开的背景,僵尸相比其他怪力乱神,更容易编好一个不弱智、容易被现代观众接受的故事。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美国人不就喜欢这类的嘛,开车也要muscle car这样的
首先明确,僵尸与丧尸从其根源上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简单的来说,“僵尸”是由中国制造的“复活”死人,以吸血为生,有智力,甚至还会拥有刀枪不入,飞檐走壁的超能力;而“丧尸”则是纯外货,它们是因某些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而导致基因突变的活人,以啃食新鲜血肉为生,智力低微到只能通过本能或细胞生物做出反应,一枪即可被爆头。再来细谈美国的丧尸文化:美国的丧尸传说均根植于加勒比海的奴隶及殖民文化。1932年,贝拉o卢戈西(Bela Lugosi)参演的电影《白魔鬼(White Zombie)》使得美国荧幕上第一次出现了“丧尸”这一形象,其中的“丧尸”即是代表黑人奴隶,连电影名字本身都强调了电影中白人与僵尸文化的不寻常的关系。但早就取缔奴隶制的美国为何还是对“丧尸”充满了无尽的饥渴?其实早在今年前,某网站()就对此做了研究调查,并得出了十分NB的结论:僵尸电影的大生产总是尾随着社会动乱和战争。例如:经济大萧条,伊拉克战争,艾滋病情严重等。“丧尸就像是那些我们努力想要逃脱、想要忘记的恼人记忆。然而他们却不只是一个记忆——他们是我们关于失去生命,房屋倾毁,山河破碎的大量记忆的集合。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僵尸总是一大群出现的原因。他们就像那些充满创伤的记忆一样回来找到我们,无法躲藏。然后在我们的幻想里,以一种比原来更扭曲的形式存在着。他们来到这里,让我们记起我们已经走过的路和已经忘掉的事。”所以丧尸”文化之所以风靡是出于我们对过去历史所造成的伤害的潜意识的扭曲变形。详见:—————————————————到这里基本解释了美国丧尸文化风靡的问题。但我更想申明一点就是中国“僵尸文化”与美国“丧尸文化”的历史根源的不同。中国最早的“僵尸”形象“出现于明朝中叶著名的文学家袁牧的著作《子不语》中,其中更是将僵尸分为八个类别。由于没有具体的历史记载,关于以下关于僵尸形象的根源的论点均没有具体的依据,也不够严谨,但也提供了另一种思维方式,大家一起来头脑风暴吧:袁牧的著作《子不语》堪称“僵尸大全”,但袁牧本人却明确表示:“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以妄驱庸,以骇起惰”。也就说他写这些自己都没怎么留心,若想通过这本书来了解“僵尸”的起源始终是不够严谨,但也不妨我们借此作出假设。虽然袁牧尽写神鬼之事,其本人却不是在宣扬封建迷信,而是以一种对鬼神、、佛道调侃揶揄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怀疑。并且袁牧当时不满程朱理学,提倡人的真性情,众所周知,朱熹曾提出过“存天理,灭人欲”的论说,那那些“僵尸”是否映射了当时生活在“天理下”无自由的人们被禁锢了思想,如同行尸走肉般?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中国“僵尸”的存在反而是种积极向上的思想运动,是新希望的象征。
崇拜单一神的宗教一般都会有一个相对应的可怕的磨鬼,那是恶的化身。
个人认为。 1.恐怖元素。不用说了。 2.没头脑,没有想法。所以做法单一,简单,容易操作。就是说不论是在电影里,游戏里,僵尸无论是干什么,都不会有人有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 3.人变成僵尸这个论点。理论上来说也不是不无可能。当然这牵扯到生物学。所以不像吸血鬼,狼人等完全不可能出现的生物。这点是僵尸的优势。 综上,一个理论上有可能出现的,能带有恐怖元素的吓人的,还简单易操作,适合加入任何剧情的。这么多嚼头的一个“物种”,没有不火的道理的。 哦对了,在这个卖萌的世界里,僵尸不是也卖萌了么?那个很火的植物大战僵尸。 生活因有僵尸更精彩!
他们的文化里没有太多的其他的怪物吧。感觉那些无脑的僵尸(香港的有思维)是他们首创的。
1、对怪物的想象往往是人类对于自然力量的恐惧驱使的。对僵尸的想象可以视作人类对于自身不确定的未来——死亡——的恐惧。僵尸集中的体现了人类对失去独立意识、失去正常知觉与失去鲜活的外表的恐惧。2、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死亡之后的人多有这种近似的想象:他们不再具有先前的情感与理智,并且变的有敌意。印第安部落甚至会有一种代死人进行“战斗”(实际形式是一种比赛)以减少他们死后对部落可能带来的威胁。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也仍然有一些类似驱鬼(让死去的人安息)这样的简陋仪式。其实僵尸与鬼、幽灵只是不同形式的死亡想象。他们是相似的,并且可以激起人类天然的对于死亡的畏惧吧。
西方三大经典魔物,狼人,吸血鬼,科学怪人。其实僵尸香港早期电影也不少哦。
第一,美国人喜欢冒险,尤其是全世界都没有办法解决的大灾难的环境;第二,人性败坏,正义的主角,美式英雄的塑造,是电影的常用伎俩;第三,僵尸是未知的危机,容易激起最本能的恐惧。总结,美国人不一定是对僵尸情有独钟,只是作为塑造美式英雄的必要题材之一,飞天遁地的超人已经过时了,普通的宅男崛起了.....
在电影里,你拿枪射人群,这种片子估计会被谴责。但是,你拿枪射僵尸,这种场景就宽容得多。所谓僵尸,就是没有人权的人,是异类、是靶子、是情绪的殖民地。
搜索:怪兽档案 僵尸[转载]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附其他优秀德国电影)
以前都是从美国片中了解二战和德国兵,几乎没看过德国电影,尤其是关于二战这一影响世界更影响德国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电影从德国人的视角描述战争,真实、沉重、痛苦。。。很多都是真人真事,令人触目惊心!战争留给人永远抹不去的伤痕!德国视角的二战影片45部
作者:北欧海盗Eric(版权不值钱,转载请随便)
原帖地址:
当你厌倦了美国的“大话片”和苏联的“政策片”后,不妨换一下口味,尝试着从二战的发起国——德国的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
据笔者个人的观感,德国的二战影片有以下这些特点:
其一:以人为本,从普通民众出发,很少有像苏联的“某些”电影那样为政治家和当权者服务的作品(如《易北河两岸》);
其二:具有反思,大多时候以思考战争中的人性为主,表现战争的残酷,很少出现歌颂战争、鼓吹个人英雄主义和领导英明的片子;
其三:正视历史,几乎没有像日本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那样为军国份子“招魂”的片子(而且德国法律明确地规定了,敢胆发表否认犹太大屠杀言论的人,将会面临5年的牢狱之灾);
其四:并不张扬,德国电影向来以严肃出了名,影片气氛往往很沉闷、很压抑,甚至很消沉,很少追求场面的奢华,让人觉得缺乏激情,但除此之外几乎无可挑剔;
其五:视野广阔,虽然影片的制作水平可能不如好莱坞,但诚意可佳,不刻意去讨好观众,作品题材从纳粹领导到德国民众、从加害者到被害人、从残忍杀戮到人性光辉……应有尽有。
为了纪念1945二战结束,笔者就选在这里列举45部作品吧,其中35部由德国本土拍摄、10部由德国以外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拍摄。通过电影的方式让大家尝试理解一下德国人对待二战的心态(同时也和某国比较一下),也是颇为有意思的事儿,尽管这些只是毛皮,只是冰山的一角……
注:本文提到的德国影片,也包括了一些合拍片,但不列入《兵临城下》等有德国人参与、但不是以德国为主拍国的作品。本文提到的影片基本上能在迅雷、快车、电驴、P8、BT网等下载到,或者百度视频上有提供在线观看的地址,注意某些影片有多个译名。(对于电驴上没有提供字幕的影片,可试着去“射手网”等网站找字幕)
[德国本土优秀二战影片]
01.《从海底出击》(西德)
推荐:★★★★★
类型:单视角战争
备注:又名《潜艇风暴》。改编自真人真事;这部影片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公映版(2个半小时)、加长版(3个半小时)、完整版(5个小时),建议首次观看的朋友先看删节版的
(影片的完整版长达293分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狭隘的潜艇内渡过的,枯燥、乏味、沉闷、压抑、无聊、平淡……这些电影往往唯恐避之不及的“不良”元素,到了本片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部影片对人性的刻画,达到了其他影片难以超越的高度,什么叫“叶公好龙”、“听天由命”?“存在”与“活着”的差别在哪里?本片会叫你领教这些。有网友说自己看了这部作品后,就差点对战争片失去了兴趣,因为大多数战争片都意识形态很浓,有美化和鼓动战争的成分,而本片却告诉观众们,战争是残酷的,并不像书本上那般美丽,在大自然的生存法则面前,人都不过是一群可怜虫而已,任何意识形态和政治理念统统变得毫无意义。本片的剧情基本上是按照故事顺序来拍摄——观众们可以留意一下演员的胡须生长程度,许多影片先出现的镜头未必是先拍的。本片上映后,就连犹太人也为之鼓掌……)
02.《帝国的毁灭(加长版)》(德国)
推荐:★★★★☆
类型:多视角战争
备注: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又名《帝国末日》
(真实的希特勒是更可怕的,因为,希特勒是人!他并非地狱魔王派到人间来捣乱的使者,而是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化而来,任何人都有可能变成希特勒……现实中的恶魔往往并非面目狰狞、形象猥琐的,相反他们常常是外表漂亮,穿着得体,举止很有教养,周围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好人,但他们正是穷凶极恶的罪犯。亲切的希特勒用拉家常的口吻说“平民的性命无关紧要”、温柔的母亲把毒药塞进孩子们的口中、和蔼的父亲拉开手榴弹炸死自己的家人……扭曲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变成罪犯,而罪犯一旦掌握权力和武力,就会带来灭顶之灾,这种例子太多了。禽兽固然可怕,可衣冠禽兽更可怕。希特勒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
03.《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
推荐:★★★★
类型:单视角战争
备注:又名《决战斯大林格勒》
(从德军的视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影片涉及到了诸多战争中的敏感话题,如虐待战俘、枪杀平民、抢掠民宅、误杀战友、视士兵为草芥、让士兵充当炮灰、士兵的伤病和生活情感,而最为尖锐的,莫过于战争中的生存问题,尤其是支撑着人类活下去的必须品——食物。在士兵们最饥饿的时候,空运机送来的并不是食物,而是勋章和奖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讽刺。士兵们在前线拼死拼活,高官们却躲在温暖的地方,喊着漂亮的爱国口号,享受着美食,听着高雅的音乐……)
04.《黑色星期天》(德国、匈牙利)
推荐:★★★★
&&& 类型:爱情
备注:又名《忧郁的星期天》、《狂琴难了》、《布达佩斯之恋》、《爱与死之歌》;歌曲《黑色星期天》原版是40多分钟的钢琴曲,由于引发多人自杀身亡被各国禁播(网络上的都是删改过的翻版)。这首曲子的真正作者是Rezso
(纵观整部影片,我们很难找到一个所谓的“正面形象”,几乎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Ilona与几个男人发生了不正常的多角恋情,后来还被仇恨笼罩一生,直至白发苍苍;Rezso
Seress在影片中被分成laszio和Andras两个角色,分别象征着他的不同面。同为钢琴声,斯普尔曼带来希望与反抗,Rezso却带来绝望和消沉;最富有特点的莫过于Hans了,他前后不一致的态度,似乎反映了德军在前线的局势。Hans救过不少犹太人,但他不是舍财取义的辛德勒,他只是唯利是图的商人;Hans也不是雪中送碳的韦恩,他只是忘恩负义的小人。不过毕竟有无数人因他而获得新生,在他的葬礼上有上千名犹太人前来参加,可与此同时,也有两个人在开庆祝会……)
05.《铁十字勋章》(西德、英国、南斯拉夫)
推荐:★★★★
类型:单视角战争
备注:本片的主演詹姆斯·柯本等是美国人
(德国的影片,美国的导演和主演,英语的对白,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协助拍摄,多元化的组合使得本片不会以偏概全。故事以德军的视角来看待战争,既不为纳粹“招魂”,也不把主人公们塑造成“反战义士”,而是抛开政治上的意识形态,从人性角度再现血腥战场。在战争的前线,没有所谓的光荣和伟大,只有生存与毁灭,只有失去战友的悲伤和人性的扭曲。铁十字勋章,在贵族军官心里是最高荣誉,在厌战老兵眼里却是破铜烂铁,两种情绪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反映了当时德军中的两种心态。顺道说下,中文版配音挺不错~)
06.《浪潮》(德国)
推荐:★★★★
&&& 类型:生活
备注:又名《波浪》、《挥手礼》、《恶魔教室》。改编自真人真事
(影片表面上与二战无关,却实际上却息息相关,这个故事所讲述的,是“恶魔形成的过程”。人们向来总是很轻松地去张张嘴批判一下法西斯,却不愿动脑去思考法西斯是怎样形成的。本片的发生时间是在被认为“独裁已成过去”、从而步入“民主自由平等”的今天,而在这个“理智”的现代,培养像纳粹那样的法西斯青少年,却只需要五天足矣!法西斯少年们处在“独裁”的世界里感到无比的快乐,拥有着种种日常没有的自豪感,可是这种情绪渐渐失控了……现实中这个悲剧事件发生在美国,而导演则在影片中将其改为德国,正如片中一位少女所说的,这是肩负起反思历史的使命。)
07.《欧洲特快车》(德国、丹麦、法国)
推荐:★★★★
&&& 类型:爱情
备注:又名《战后余生》。黑白片,部分彩色
(这是一部非常另类的影片,镜头的视角是第二人称:“你”。影片将黑白与彩色两种色调运用得非常巧妙,丝毫不亚于后来的《辛德勒名单》。这个故事真实地反映出了德国战败初期德国人民的心态:80%的德国人依然同情纳粹、铁路公司老板以死捍卫自己对犹太人的蔑视、神父以上帝的教义支持战争、还有“白天是人,晚上是兽”的“人狼”执著地进行着那些注定失败的游击战……丹麦导演深入纳粹者的内心聆听他们的声音,但却不是美化纳粹,镜头非常冷静,对纳粹既非同情亦非愤慨,而是思考。影片并不局限于此,还反映出了当时所谓的和平口号与人道主义的虚妄。相比本片这种广阔的视野,许多日本影片只片面地强调日方遭受的伤害。)
08.《过客》(德国)
推荐:★★★★
&&& 类型:生活
备注:又名《过客的创伤》
(从新的视角去看待曾经令人发指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真正的反思绝不是简单地批判法西斯和反战,而是要更为全面地去看待历史,敢于从多个角度去探讨战争中的各种话题,这才是有意义的反思,只会在口头上一味地谴责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剧组并没有把主人公斯文设定为一个“觉悟”的“忏悔者”,相反,斯文年轻气盛,时常与他服务的对象——一个从集中营里生还的老人发生小摩擦,即使到了最后,斯文依然免不了产生厌倦和回避的想法,他卷起铺盖准备回柏林去,可当看到又一群德国青年来到了奥斯维辛时,斯文止步了,并和这群青年一齐留在了波兰的土地上……)
09.《伪钞制造者》(德国、奥地利)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备注:改编自真人真事
(本片堪称德国版的《鬼子来了》,这两部片子也许在能够向人们说明一下:为什么一只狼可以追着一群羊到处跑?短短的一个半小时,留给人们的思考却太多太多,正如导演所说的,“本片不是一堂历史课,它反映的只是纳粹体系的一小部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集中营,试图把重点放在世界性主题上”。主人公萨利,为了使自己和同伴们能够活下去,他帮助纳粹印刷伪造的英镑,以打乱欧洲的经济体系。而面对纳粹军官赫尔佐格的求饶,萨利选择放下了武器,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赫尔佐格用来逃跑的假护照正是萨利制造的……影片最后,萨利故意在赌场里输掉了自己制造的伪钞,然后默默地走向大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10.《最后的桥》(西德)
推荐:★★★★
类型:单视角战争
备注:黑白片;又名《桥》(与南斯拉夫电影《桥》同名,德文为“Die Br&cke”)
(德国战后第一部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的故事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故事发生在德国即将战败前夕,讲述一群年仅十几岁的少年被派上战场“保卫家园”,进行着一场毫无价值、没有任何意义、无须载入史册的战争。片子有一点夸张,几名只受过一天训练的少年竟然能够挨到美军撤退,这很不可思议,不过这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导演只是想借用这些故事来批判战争,故事的重点在于讲述战争中的人性。)
11.《莉莉·玛莲》(西德)
推荐:★★★★
&&& 类型:爱情
备注:《莉莉·玛莲》是一首二战各国士兵都很喜欢的歌
(如果你看过动画片《太空堡垒》的话,你一定会记得那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中国女歌手——林明美,她用歌声征服了敌人,也感动了无数影片中和现实中的人士。实际上明美这种战地歌手的形象并非凭空捏造的,现实中真有其原形,如德国女歌手玛琳·迪特里希曾让无数美军将士为之着迷,她的主打歌正是英文版的《莉莉·玛莲》。以这首歌为主题的这部影片始终在战争、爱情、歌曲这三大主题之间来回切换着,三点一线,彼此密不可分。战士们各为其主,然而音乐无国界,一首歌的FANS不分国籍、种族、地域……)
12.《欧洲!欧洲!》(德国、法国)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又名《欧罗巴,欧罗巴》、《希特勒青年队队员所罗门》。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个故事充满了辛辣的讽刺意味,本片的导演出生于波兰,导演以一种非常冷静的态度叙述了这些真实的事件,同时揭示了波兰人在二战时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地位,主人公一再地改变自己的身份,一会儿是受到迫害的犹太人,一会儿是苏联共青团员,一会儿是德军士兵,一会儿是希特勒青年队队员,最后又回归到了犹太人的身份,几年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主人公曾一度想逃到苏军内部,可当他跑到苏军面前时却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德军的“进攻先锋”,于是乎为了德军的“英雄”,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现实中就是么可笑地发生了。这部具有批判性、反思力度很强的影片属于德国人,也属于犹太人和波兰人。)
13.《玫瑰围墙》(德国、荷兰)
推荐:★★★★
&&& 类型:生活
备注:又名《罗森斯查塞街》、《罗森斯塔塞街的女人们》。改编自真人真事
(战争是让女人“走开”了,但却没能让妻子和母亲走开,一些坚强的德国女性,她们并没有因为纳粹的种族政策而抛弃自己的犹太丈夫、父母、子女,她们为了救出自己的家人,每天都来到玫瑰大街上与盖世太保抗争到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一些德国丈夫为了保全自己,无情地抛弃了自己的犹太妻子。玫瑰大街的女人们没有任何武器,只有自己的血肉之躯;没有高大的“革命情操”,只有最朴实的呐喊:“把我们的丈夫还给我们!”这些女性是伟大的,可在战后她们却没有以英雄自居,没有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是平淡地生活着……)
14.《极地重生》(德国)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改编自真人真事,现实版《肖申克的救赎》
(影片揭示了苏军虐待德军战俘的事实,但导演并没有让其沦为反俄片,而是较为中立地去看待这段历史,主人公甚至遭到德国同胞殴打。故事的重点并不在战俘营里,而在主人公逃亡的路上,无数个镜头既反映了西伯利亚的冷酷,同时也呈现了它的美丽。故事涉及的地点广阔、人物也多,登场的有德国人、俄国人、中东人、黄种人、犹太人。这是一部反思片,但它不是从政治上进行反思,而是从人性上,通过主人公的冒险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在大自然强大的力量前,人的身份和信仰显得如此的无足轻重,大自然并不会因为你是哪国人、信仰什么主义,来决定你的生与死,它考验的是你的意志力。)
15.《希望与反抗》(德国)
推荐:★★★☆
&&& 类型:庭审
备注: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又名《索菲·斯库勒:最后的日子》
(台湾译成《帝国大审判》。本片所传达的理念让我想到了《银河英雄传说》里的一段话:“说到国家,或许它只是人类为了使自身的狂妄正当化所捏造的推托之辞罢了。一旦国家成为主体,不论多么丑恶、多么卑劣、多么残暴的行为都将轻易地为人接受。所有侵略、屠杀、人体实验的罪孽,都可以一句‘这都是为了国家’说明一切,甚至有时还因而大受赞赏。批判这种行径的人反而被扣上‘侮辱祖国’的罪名,挞伐谴责的声浪也四方交逼而至。”拍摄于80年代的《白玫瑰》和本片讲述的是同一帮人的故事,中文版由上译配音。注:片尾播放的是历史上三位被害人真实的照片,索菲是德国人心目中的十大伟人之一,与爱因斯坦、马克思齐名。)
16.《悲情火绒草》(德国)
推荐:★★★☆
&&& 类型:青春
备注:又名《雪绒花海盗》、《小白花海盗帮》。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是从刑场开始说起的,不要以为它是电影人编造出来的剧本。二战时期的德国,常有一群个性叛逆的少年不满纳粹的法西斯教育,拉帮结派起来反抗,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是《希望与反抗》中的“白玫瑰”,和本片中的“雪绒花海盗帮”。但他们的命运都很悲惨,不少年仅16岁的少年被纳粹份子送上了断头台和绞刑架,仅仅因为他们散布了几张反战传单,《希望与反抗》中被斩首的索菲终年也只有22岁而已,由此可见纳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程度。“海盗”成员之一的卡尔被盟军“解放”了,但他一点也不开心,想到弟弟和朋友被绞死的场景,再想想自己,他只有痛苦地喊着:“NEIN!NEIN!NEIN!”)
17.《何处是我家》(德国)
推荐:★★★☆
&&& 类型:生活
备注:又名《无处为家》、《情陷非洲》。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部影片的风格给我的感觉很像《英国病人》,而且故事都是同样避开了对战争的正面描写,从侧面去表现战争对人的伤害,同样还向观众们展示着美丽的非洲大地。两部影片虽然传达着不同的主题,但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主人公们被迫逃离故乡德国,因为他们是犹太人。但到了非洲后他们又被英国人赶来赶去,因为他们是德国人。一家三口为逃避战乱背井离乡,四处漂泊,可天地虽大,却无处为家……终于到了1945年,纳粹投降了,苦苦盼望多年的回家梦终于得以实现,可是这家人却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非洲这片生活了数年的土地……)
18.《靡菲斯特》(西德、匈牙利、奥地利)
推荐:★★★☆
类型:人物传记
备注:又名《梅菲斯特升官记》、《恶魔》。改编自真人真事。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火鸟:凤凰篇》,影片通过演员霍夫根的故事重现了纳粹在民主选票下崛起并排挤共产党、直到独霸整个德国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人物的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纳粹狂热份子起来反抗纳粹的统治,原来的纳粹反对人士后来屈从纳粹的淫威。法西斯国家的民众对法西斯的上台是负有责任的,正如评论所说,本片“对特殊境遇中人的求生和堕落作了真实的描写,以小见大反映了纳粹为何能得到当时德国人民的支持”。每个德国人、甚至每个人类的心中,都有一个恶魔的化身:靡菲斯特。不管创造了多少所谓的辉煌,霍夫根只有到被纳粹法西斯抛弃的那一刻,才能明白自己不过是个戏子而已。)
19.《我十九岁》(东德)
&&&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黑白片;又名《我当年19岁》
Wolf的经典名作。一个幼年移民到莫斯科的科恩少年,在45年4月末作为苏军少尉被委任为接收贝瑙小城的司令官。他的使命是向惊弓之鸟的德军散兵游勇做政治宣传,号召他们停止残杀,就地投降。)
20.《善意的谎言》(东德)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备注:又名《撒谎者雅格布》、《雅各布的谎言》
(英文名为《Jacob, the
Liar》,民主德国唯一一部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作品。和《美丽人生》一样,用谎言创造希望,用谎言鼓励人们活下去。没有大救星,也没有奇迹,更没有舍身取义的革命者。正如网友所说的,“善良不过是良心的闪光,而不是催眠的口号、欺骗的哲学”。本片曾于1999年被翻拍过,片名译为《心灵DJ》,有网友指出翻拍版“演绎过度”。)
21.《大迁徙》(德国)
&&&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又名《百万大逃亡》。分上下两集播出
(和日本影片《赤月》是同一类故事,反映了帝国崩溃之时本国老百姓的逃难历程,但本片要远比《赤月》来得大气,涉及的内容也更为丰富。本片没有偏袒苏德两军任何一方,对双方的暴行都进行了批判,但也不对其全盘抹杀,只是对老百姓而言双方都是灾难罢。故事当中穿插了一条爱情支线,表现得很自然,不像《柏林1948》和《德累斯顿的悲剧》那样做作。)
22.《铁皮鼓》(西德、法国、波兰、南斯拉夫)
&&& 推荐:★★★
&&& 类型:荒诞
备注:又名《锡鼓》。小说版获得诺贝尔奖,电影版则获得奥斯卡奖;电影版删掉了不少内容,引起读者的遗憾
(战争的发动,并非是希特勒一个人的责任,德国民众也有责任,对此德国人勇敢地直面事实。这部影片是德国人的一次自我批判和反思,隐喻的叙事手法荒诞、奇特,剧情离奇但又启人深思,可谓荒而不谬,我们会发现,奥斯卡的个人世界,竟是与人类的战争世界如此的格格不入,作为主人公,他更像一个旁观者。影片的批判范围早已不局限于战争,甚至包括了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欲望,影片中那段“耶稣敲不响奥斯卡的鼓”的剧情充满讽刺意味。)
23.《乱世启示录》(德国、法国、英国)
&&&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又名《暴力启示录》、《残暴的人》、《食人魔》、《怪胎》
(雪朗多夫继《铁皮鼓》后的又一部二战片,作品可谓“荒而不谬”,以法国人亚伯的故事侧写纳粹的神学以及战争对人的摧残,影片镜头平稳冷静、毫不煽情。故事看似滑稽,但又启人深思。本片原名《食人魔》,隐喻战争的吞噬性。)
24.《纳粹军校》(德国)
&&& 推荐:★★★
&&& 类型:青春
备注:德国“终战”三部曲之一;又名《希特勒的男孩》
(“终战”三部曲以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二战,《帝国的毁灭》是从政界,《希望与反抗》是从民间,《纳粹军校》则是从军方。这又是一部谢罪片,有一个剧情是讲到校方为了训练学生们的作战本领,竟在树林里安排一群苏联少年供学生们猎杀,学生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上阵,可看到与他们同龄的少年们悲惨地死去们时,大家都沉默了,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反战情节。在扭曲的社会环境下,Albrech的不幸结局似乎是必然的,许多观众看完本片后喜欢上了这个角色。本片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在控诉纳粹教育的同时,并不把人物形象给单一化,如Albrech的父亲,他阴险、卑鄙,但虎毒不食子,听到Albrech死去的消息他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25.《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西德)
&&& 推荐:★★★
&&& 类型:爱情
备注:又名《玛丽布朗的婚姻》
(法斯宾德的代表作。德国战败前夕,玛丽娅与一个德国军官结了婚,这给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本片中的人物不能简单地以“好人”或者“坏人”来作评判,可以说这些人士的所作所为更像是人性的本质体现,人性的弱点只有潜伏期,没有治愈期……)
26.《六重唱》(德国、奥地利)
&&& 推荐:★★★
&&& 类型:爱情
备注:又名《红唇别恋》。改编自真人真事
(本片与其说是爱情片,不如说是友情片,真诚的友谊着实令人感动。六个志向远大的音乐爱好者相聚在一起,经历了艰辛的创作路程,最终成为了风靡欧洲的传奇乐队。乐队的成员们之间经常会为一些琐碎的事儿吵个脸红耳赤,但彼此之间的友谊从来没有动摇过,反而越加真诚,互相激励着对方前进。可是,就在他们的事业到达顶峰时,纳粹上台了,由于乐队中有三个犹太人,他们面临着灭顶之灾,要否离开自己深爱的德国,队员们产生了不同意见,然而尖锐的时局已不容他们作过多的考虑,在最后一次演出后,三个犹太队员踏上了告别祖国的道路……这部片子的名气不大,可故事散发出来的人性光辉却一点不亚于《美丽人生》等黄金大作。)
27.《死亡终点站》(德国、捷克)
&&& 推荐:★★★
&&& 类型:惊悚
备注:本片与同时期的一部恐怖片同名
(影片讲述的是一群犹太人被赶上一列火车准备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主角们在途中试图用各种方法逃生,但每一次逃生计划最后都化为了泡影、每一线希望都如同彩虹一样短暂。死亡终点站是恐怖的,但开往终站的列车,难道就不可怕吗?列车路过的站点如此之多,但却只有一个站的德国士兵还存有一丝良知……。德国还拍过不少反映迫害犹太人的片子,如《犹太人区》、《仁慈之心》、《布达佩斯之恋》、《母亲的勇气》、《六重唱》、《第九日》、以及与法国合拍的《钢琴家》、《再见,孩子们》、《休战的天空》、与匈牙利合拍《命运无常》等等。)
28.《凶手就在我们中间》(东德)
&&& 推荐:★★★
&&& 类型:悬疑
备注:黑白片;又名《我们中间的凶手》
(转载网友笑独行的评论:“民主德国第一部故事片,关注战后纳粹战犯逃脱惩罚问题。战后,曾被迫在纳粹集中营里担任军医的医生回到已成废墟的柏林,负罪感使他开始酗酒,而当他发现颇有名望的工厂主竟是双手沾满波兰人民鲜血的纳粹军官时,仇恨又使他图谋枪杀工厂主,然而,已经爱上他的集中营女难友却在紧要关头制止了他……据说在剧本初稿中,医生是击毙了工厂主的,后来根据苏联有关方面意见进行了修改,理由是不宜宣传自行裁决。(笑独行按:或有混同于德国1931年上映的《M就是凶手》者。)”
29.《第九日》(德国、卢森堡)
&&&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备注:改编自真人真事
(故事讲述纳粹党卫军试图收买一个卢森堡神父,利用他来瓦解当地的教会势力。影片虽然场面不大、没有过多的人物,但对角色内心的刻画可圈可点。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而在于他即使动摇过也会坚持下来。神父面对党卫军的软磨硬泡,经过九天内心激烈的斗争后,他选择了重新回到那个令自己恐惧不已的地方——集中营。)
30.《无情的战线》(东德)
&&& 推荐:★★☆
&&& 类型:历险
备注:本片与《死亡档案》是同一个制作班底
(13集电视电影。“80年代热播的民主德国电视剧,至今仍有许多当年的观众在网上寻找它的下载(战网天下)”。故事讲的是德国共产党从1934年到1947年的历史,“体现了地下斗争的艰险卓绝”。)
31.《裸露在狼群》(东德)
&&&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 备注:黑白片
(民主德国拍摄的片子,主角大多是外国人,故事围绕着集中营里一班共产党员为保护一个孩子而与纳粹斗智斗勇来展开。本片有些意识形态,但不像红色经典那般毫无人性;本片又有一点大话,但不像好莱坞那般明显。可以说这是一部东西方理念的混合产物。虽然影片的一些情节多少有讨好苏联“老大哥”的成分,但总体上算是德国人的一次电影谢罪,这点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
32.《犹太失乐园》(德国、立陶宛)
&&&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备注:又名《民族聚居区》、《犹太人区》
(引用战网天下的简介:“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统治下的位于立陶宛的犹太人聚居区,基帝是管理这里的德国军官。残忍冷酷的他是个乐迷。一次,他抓住了一名正在偷食物的犹太歌手哈雅,被她美妙歌声所打动。于是,基帝命令此区的犹太警察尚组织各种音乐演出以满足自己。尚为了能使更多犹太人摆脱被屠杀的命运而开始积极筹备并同哈雅相恋。但好景不长,德军在前线战败,上级命令屠杀所有犹太人,一场生死抉择摆在了基帝、哈雅和尚的面前……”)
33.《母亲的勇气》(德国、英国、奥地利)
&&& 推荐:★★
&&& 类型:集中营
备注:又名《我母亲的勇气》
(引用豆瓣网的简介:“1944年7月,德国人开始驱逐匈牙利犹太人,一些人直接从布达佩斯被骗到奥斯威辛集中营,乔治的母亲是一个拥有瑞士护照的犹太人,她也被稀里糊涂送上了去集中营的火车,在中途转运的一刻她告诉了一个纳粹军官她的身份,命运因此而变……”)
34.《史陶芬伯格》(德国)
&&& 推荐:★★
类型:人物传记
备注:又名《暗杀希特勒》、《刺杀希特勒》
(随着战争的进行,到了1944年,越来越多的德国军人开始认为,仗已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否则只会造成更多无谓的伤亡,并把德国引向绝路。想要阻止这场战争,首先得消灭那个疯狂、偏执、容不得半点坏消息入耳的绝对权威者——希特勒。刺杀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可是人算不如天算,炸弹竟被意外地移动了位置,使得希特勒侥幸逃过一劫。等待政变者们的,只有悲惨的结局……隆美尔也参与了这次刺杀行动,相关情况详见1951年的黑白电影《沙漠之狐》。汤姆·克鲁斯在2008年翻拍了此片。)
35.《拜见希特勒》(德国)
&&& 推荐:★★
类型:人物传记
备注:又名《我的元首》
(一部令人搞不清是喜剧、正剧、还是闹剧的片子,导演似乎在尝试了解希特勒的童年生活,故事既荒诞,但又很真实,以致不少网友至今还不清楚这个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拍摄于2004年的《寻找扎克》故事剧情发生在二战结束之后,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反思了战后犹太人的生活状态。当年希特勒没能用武力强迫犹太人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战后犹太式的生活却被逐渐抛弃、同时禁忌也被逐渐瓦解了。不得不佩服剧组的胆识,影片直把犹太人、日尔曼人、巴勒斯坦人都给开刷了一把;意大利与德国合拍的《超越国境》是讲述一个德国军官与一个意大利女性的爱情故事,改编自真人真事。
[由德国以外国家拍摄的以德国人为主角的影片]
36.《辛德勒名单》(美国):黑白电影,少量彩色,改编自真人真事。不用多说了,公认的经典,在中国大陆本片甚至要远比《拯救大兵瑞恩》来得受欢迎。
37.《沙漠之狐》(美国):黑白电影,又名《隆美尔传》。这不是1971年的那部彩色片《Raid on
Rommel》,而是1951年的黑白片《Desert Fox:The Story of
Rommel》。本片并没有正面表现隆美尔的骄人战绩,而是把重点放在隆美尔后期与希特勒的矛盾身上,再现了隆美尔参与刺杀希特勒的过程,以及他最后悲壮的结局。
38.《大独裁者》(美国):黑白电影,卓别林的作品,拍摄于二战期间,影片中的德国称作“托国”,希特勒则叫“希克”。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39.《德意志零年》(意大利):影片拍摄于二战结束后的第二年,以德国普通家庭的畸形心理折射整个大时代的悲剧。
40.《坦克大决战》(美国):剧情从德军、盟军两个视角,再现令盟军一溃千里的阿登战役。(另外一部美国影片《哥特防线》也是从多个视角去讲述战争)
41.《纽伦堡大审判》(美国):从德国战犯、盟国法官两个视角去看待这段历史,对战败国和战胜国双方都进行了反思。本片并非翻拍60年代的同名黑白影片,故事剧情发生在更早之前,拍摄于1961年的《纽伦堡大审判(特别版)》在剧情上是续着本片。
42.《柏林迷宫》(美国):黑白电影,又名《德国好人》、《善良的德国人》。很具有讽刺性的一部片子,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纳粹科学家为自己所用,不分黑白地为他们洗刷罪名,称他们为“好人”,使其逃过法律的制裁。实际上日军731部队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逃脱了审判的,我们中国真应该去拍一部《善良的日本人》。
43.《弗朗兹和波连娜》(俄罗斯):又名《青年近卫军》(译名有误,应为“青年党卫军”,这个译名与1948年的一部苏联电影重名),讲述一个党卫军青年与一个俄国女孩的爱情故事。
44.《刺杀希特勒》(美国):汤姆·克鲁斯主演,同时他也是制片人。2009年上映。本片的英文名为《Valkyrie》,与德国拍的版本不同。
45.《希特勒:恶魔的崛起》(美国、加拿大):又名《希特勒:恶魔的复活》。不少人批评本片对希特勒的塑造过于脸谱化,指责本片是好题材却被几个蹩脚的编导搞砸了。(俄罗斯和德国曾合拍过一部《狂魔希特勒》讲述希特勒和爱娃·布劳恩的“假日生活”)
*意大利与美国合拍的《午夜守门人》(狂恋/魂断多瑙河),是一部很令人汗颜的禁片,如果有谁没有被雷到只能说他是个BT……;此外,拍摄于1930年的黑白影片《西线无战事》也是以德军为主角的,虽然是一战的故事,但任何一个喜欢二战片的朋友都不能错过。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军事电影,同时也是一部反战片,希特勒曾下令禁播这部作品。它的影响力非常大,后来的反战片都没能完全脱离它的思维模式。本片后来还翻拍过彩色版,但不如旧版来得经典。
后记1:在德国柏林的广场上,树立着形象庄严肃穆的苏联红军战士塑像。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西方很少有歌颂苏联红军的二战电影,这个责任基本上是由德国的电影人承担下来。俄国佬自己拍的影片对苏军吹嘘过头了,美国佬拍的又不免对其进行丑化,倒是德国人比较客观一些,对苏军的评价不偏不倚,德国影片《决战斯大林格勒》中苏军的镜头虽然不多,但给人的印象就是一群亲近百姓的士兵,可算是“点到为止”;《极地重生》对苏军进行了批评,但并不丑化,也许对一些女性观众而言他们还冷得很“酷”;而更多的时候,还是像《帝国的毁灭》那样对苏军述而不评。所以很讽刺地说,德国人对苏军的评价要远比美国和苏联来得公正。
后记2:我常常会去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究竟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个问题看似容易回答,但其实很难。大搞犹太集中营的德国,墙头草两面倒的意大利,战时禽兽不如、战后篡改历史的日本,逃脱制裁的法西斯西班牙,依靠攀附希特勒获得了政治利益的梵帝冈,好战程度不亚于纳粹德国以致自食其果的波兰,一边采取绥靖政策歌颂希特勒是个“伟人”、一边残忍地迫害印度等殖民地人民的英国,拥有最强陆军却一触即溃、让北非殖民地的人民来解放自己却又要歧视他们的法国,抗日战争一暴发就与日本签定友好条约、同时跑去侵略芬兰和波兰并炮制卡廷惨案、最后还在中国东北烧杀抢掠的苏联,战时出售武器给纳粹和日本用来杀害他国人民、战后又包庇法西斯科学家的美国……面对这些真实、沉重、而且很无耻的历史,让人不禁想问一句:历史,真的像平日的政治宣传所说的那般简单吗?
PS:有人说,德国是个奇妙的国家,她要么考问世界,要么拷打世界。德国是一个令世界难以回避的严酷难题,没有一个强国敢说自己完全没有受到德国的影响,包括美国和中国。这个诞生过康德、歌德、席勒、马克思、恩格斯、还有那个被污蔑为“混世魔王”的反战作家尼采等多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的奇妙国度,也会出现诸如希特勒、戈林、威廉二世这样的战争狂人;这个视野广阔、态度严谨的民族,也会有对“314”进行不负责任报道的狭隘媒体。也许这就是物极必反吧,路德维希说过:“胜利,削弱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德国是个姗姗来迟的强者,她的建国道路充满了曲折和艰辛,而人总是要在逆境中才会去反思自身的价值,正如我们的古人所警醒的那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德国人是很傲慢的,他们即使低下头也不会变得消沉。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日耳曼人在连生活都不能保障的情形下,依然每家每户在桌子上摆放着一盆鲜花,当时的一个美国官员惊讶地感叹道:“任何一个民族,当他们处在这样凄惨的境地,还能想到在桌上摆设一些花,就一定能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这种高傲的性格,使得哪怕一个年幼的德国人,都有可能成为徐悲鸿。1947年,尼克松访问德国时,他为当地人民的精神状态所震撼了,一些贫穷的德国儿童围住了他们,但却不是来乞讨的,而是试图用父辈的勋章来换取粮食,其中一个年仅10岁、饥饿的小女孩在得到一块巧克力后,将其塞给了比自己更小的妹妹……德国人从来不会去要求别人“施舍”给他们“尊重”,他们会用实力去叫别人尊重他们,当有人轻视德国时,德国人不是暴跳如雷地喊:“你凭什么看不起我?你对我有偏见!”,他们是将头颅抬得更高反击道:“你看不起我是吗?那么走着瞧吧,你会有被我超越的一天!”这种高傲的民族性格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战争狂人希特勒,还是认罪总理勃兰特,都是在这种民族性格下诞生的。德国人的勇敢并非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在精神上有着更深刻的自我批判,以正视和审视自己的缺点来促使自己进步。在德国人自己拍摄的电影中,常有自我嘲讽的作品,在德国人看来,只有不断地自我批判,才能时刻地注意到自己的缺陷在哪里,只有注意到缺陷,才能在之后尽量地避免重导覆辙。战后德国人每天拿着比英国人少得多的工资,却进行着比英国人多几个小时的工作,以筹备资金赔偿二战的受害国。在当时的德国,只要能证明自己曾经受过纳粹迫害,就能获得赔偿,无需过多繁琐的程序。直到两德统一时,德国人还在赎罪,德国的民间在当时已经给出了900亿马克的赔偿金。德国在战后的重新崛起,是以两任总理的下跪、无数次经济赔偿、以及不断地纪念二战中的受害民众换来的。这就是德国,一个外冷内热、集傲慢、自负、狂热、勇敢、诚恳、死板、严肃、苛刻、勤奋、反思于一身的神秘国度。
附:其他优秀德国电影的简介
01.《卡桑德拉大桥》(强烈推荐!!):如果牺牲掉数百个人的生命,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你会否把他们牺牲掉?哪怕,这些人是无辜的?这部德国和英国、意大利合拍的影片对人性作出了深层的拷问。一列火车上的乘员不幸感染了病菌,政府为了保全“大局”,不惜要把这列火车引向毁灭之路——卡桑德拉大桥。而这个“大局”不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包括不让政府的细菌研究技术外泄……本片远比后来同为德国拍摄的《列车惊魂》经典得多,中文版配音很不错,甚至要超过原版。
02.《窃听风暴》:又名《别人的生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德国版的《1984》,对极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出了质问,但片子拍得很客观,没有过多煽情的成分,导演无意把柏林墙的倒塌形容为西方民主的胜利,反而刻画出了东德人在信仰破灭后的失落感。“史塔西”是史上最有效率、同时也是最恐怖的情报机构之一,平均每3个东德人中就会有1人受到监控,影片中扮演“窃听者”的光头演员,在现实中他也是“窃听风暴”的受害者……
03.《再见列宁》:又名《快乐的谎言》。故事发生在两德刚统一后,影片非但没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反而讲述了一个普通妇女,信仰共产主义的那种朴素精神,揭示了信仰与政治始终是不同的,政治家把社会主义信仰强加于民众是一回事,老百姓信仰社会主义又是另一回事。本片的主演Daniel
Bruhl还出演过另一部政治反思片《替天行盗》。
04.《陆上行舟》:又名《菲茨卡拉多》。本片的构想、制作、主题和内在精神,都十分特殊,导演维尔纳·赫尔佐格虽然尽量使影片中的人物与事件轻松化,但是影片绝对不是很商品化或充满娱乐性的,所以观众必须要耐下心来,慢慢的观赏才能真正深切地了解片中想要传达的一切。
05.《M就是凶手》:名气很响的犯罪反思片,拍摄于30年代。
06.《卡里加里博士》:又名《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卡利加利博士的立柜》。故事开始于男子的自述,叙说着他亲身经历的恐怖事件:谋杀、凶案、惶惶人心,具有神秘力量的催眠师卡里加利博士是一切恐怖的根源。歪斜不规则的画面线条、扭曲变形的空间、高反差的阴沉灯光、以及剧中人物风格化的造型与肢体表演,本片不仅是20年代德国表现主义的代表经典,也透过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让摄影机走进人心,看见心灵的奇幻与疯狂。
07.《大都会》:早期科幻片,故事讲的是一个阴险的科学怪人发明了一个名叫玛莉娅的机器人,并把她增养得越来越像真人。(手塚治虫的动画作品《Metoroporisu》其灵感正是来自本片)
08.《英俊少年》:如果你是出生于85年前的,那么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你就一定听过:“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
09.《勇往直前》(Head-on):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七部荣获金熊奖的德国本土电影,该片将焦点对准当今德国国内土耳其移民的生活,年仅30岁的导演费斯·阿金本身就是出生在汉堡的土耳其移民,影片讲述德国出生的土耳其女孩西贝尔为了摆脱穆斯林家庭的清规戒律,而设法说服一名土耳其中年男子娶她为妻的故事。评审团主席弗兰西斯·麦克道蒙说:“我喜欢这部片子,它的题材或许并不新鲜,但导演却用了一种最强有力、最现代的手法来演绎它。”
10.《柏林亚历山大广场》:长达840分钟的电视电影,改编自德国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920年代末的德国柏林。作品是典型的德国式的“以小见大”,通过小人物的故事折射出德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变迁,其中就包括了纳粹兴起的过程。(德国在二战前也拍过一部黑白版的《亚历山大广场》)。
11.《香水》:又名《香水:杀手的故事》、《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与法国合拍,主要角色是法国人。从来没有一个电影导演敢于挑战这样一部关于嗅觉的小说改编,对于小说中最难攻克的嗅觉表达难关,导演汤姆·兹维克用升格和对细节的关注、同味道事物的蒙太奇组接的办法:少女微微浮动的发丝、裙摆的微风、篮子吱哑的律动,果篮中完美无瑕的黄色苹果……让人嗅到了少女的味道和青春的味道。
12.《在人生的另一边》:又名《天堂边缘》、《天堂的另一边》。同样是反映德国与土耳其关系的作品,这是一个发生六个人之间关于宽容和谅解的脆弱情感故事,公映后倍受好评。德国电影协会评价本片“在全球化的今天,此片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爱的故事,因为爱,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和睦相处,不分彼此”。故事开头:内雅特竭力反对父亲和妓女耶特同居生活,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内雅特发现耶特把挣的钱都寄回土耳其,以资助女儿上学,内雅特改变了原先的看法……
13.《4分钟》:又名《情键四分钟》。2006年参加了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并作为电影节谢幕影片,在放映后便大受好评并且夺得最佳影片金爵奖。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幽默地表示:“我们只用了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把这个奖颁给《四分钟》!”吕克·贝松对该片评价说:“《四分钟》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个艰涩、感人肺腑的人生故事。主角的演技细腻精湛,配角塑造的形象也很生动。影片中,老师与学生、看守与犯人、过去与现在,交错从容,掌控得当,给人以震撼。”
14.《替天行道三人行》:又名《替天行盗》、《大教育家》。故事的主要人物只有4人,但剧情却此起彼伏,理想与现实、贫穷与富贵冲突连连,其反差极其巨大。资本家与社会主义者坐到了一块交谈,彼此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到头来发现原来人都是一个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而已。重要的不是谁制造了枪,而是谁扣动了枪,“制度不好”并不能成为一个人自我堕落的借口。
15.《天堂》:又名《疾走天堂》。故事发生在意大利都灵的一所教会学校,教书的英国女子菲莉帕的丈夫因吸毒过量致死,报警遭到警察局头目的漠视后,复仇的欲望让她决心只身前往破坏贩毒组织,但自制炸弹却阴差阳错地让四名无辜者丧命。菲莉帕得知真相后甘心入狱洗罪,却意外发现警察局的高层与毒贩千丝万缕的联系。年轻干练的警官费里波在审讯菲莉帕的过程中,从她的行为和眼神中感到了一种奇异的力量,从而无法自制地陷入情网。最终一起逃离了警局,开始了亡命旅程。
16.《德州巴黎》:又名《德克萨斯的巴黎》,这是一部以发掘一个人过去为主题的公路电影,由欧洲人的视角来拍摄美国人的生活的影片,从旁观者的身份来观望发生在美国这块热土上的故事,颇具深意。中文版由上译配音。
17.《柏林苍穹下》:又名《欲望之翼》。提醒一下,本片的气氛很沉闷,属于给那些喜欢艺术电影的人观看的类型,热衷好莱坞式商业娱乐电影的人士可能不会喜欢这种作品。影片呈现了战后德国社会的发展,同时讲述了一个男性天使观察人类社会时爱上了一个人类女子。由于片子大受好评,导演后来拍摄了续集《咫尺天涯》。(本片的主演正是《帝国的毁灭》里扮演希特勒的布鲁诺·冈茨)
18.《罗拉快跑》:一部以“跑”为主题的影片,女主角必须在20分钟之内凑到10万块钱才能够拯救男友,故事有三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后来凭借着出演《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况天佑一角成名的尹天照曾翻拍过此片(而且最后同样是在赌场里赢得了一大笔钱)。
19.《伯尔尼奇迹》:日,世界杯决赛,西德3比2匈牙利,首次赢得了世界杯冠军。本片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从侧面回顾了这次世界杯,内容有些超现实,但同样也令人反思。
*在有影响力的德国电影中,篇幅最长的是《Heimat》,中文译名为《故乡三部曲》,时长53个半小时,影片以一个农村家庭的历程为主线,管窥德国的历史变迁;篇幅最短的是《Balance》,中文译名为《平衡》,时长7分钟,寓意深刻的默片,奥斯卡获奖作品。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僵尸之屋恐怖逃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